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或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读者文摘(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书店买书,妈妈帮我挑了一本书,她跟我说,这本书很好,讲了很多道理,我一看,上面写着“读者文摘”这几个字,我又一看,什么,这么厚一本“妈,这么厚,我要看多久才看得完啊!”我看着妈妈,“没事,慢慢看嘛,反正要让你明白些道理。”……
后来,我就天天看,发现,这本书真的不错,写了很多生活的道理,所以,我每天都要摘抄一些好的名人名言,和一些道理。它一共有八章:第一章放弃是一种选择,第二章与真爱一起跳舞,第三章幸福就在不远处,第四章理想的神秘花园,第五章人性的光辉,第六章机遇成就完美人生,第七章阳光灿烂的日子,第八章快乐就这么简单。每一章里有许多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名人名言和道理。例如:第一章放弃是一种选择的只用四种感觉,就是讲:乔治·康贝尔患有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小时候,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看不见,在六岁时,球就要击中康贝尔了,另一个孩子提醒了他,可他还是被击中了,他回家后问妈妈,为什么另一个孩子知道他将被球击中,妈妈告诉了他实情,他妈妈说:“人的5根手指头代表五种感觉,而你只有四种感觉,那你也要用这四种感觉抓住丰富而幸福的生活”康贝尔最终做到了。它写了一句名人名言:只要抱着希望,死去的意志会在内心复活。——罗曼·罗兰,也告诉我了这则故事的道理: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愿,遇到任何伤心、失望的事情,也不要灰心丧气。我们要抱着希望与失望决斗,当勇气与坚决的双手握紧,胜利就已经在我们的手中。
大家喜欢吗?喜欢就去买来看吧!我推荐大家看!
有时候,女人能够用化妆品掩盖容颜的苍老,也可以依靠衣着打扮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但掩饰不了的往往是一双手,因为经年累月的劳作,总会在手上留下无情的痕迹。
留意观察母亲的那双手,皮肤粗糙、关节粗大、手指粗壮,手背呈现久浸手中之后的红色,手心中的线条黄且深,就像被岁月的尖刀刻过,我转过头,不忍在细细大量。
岁月匆匆,母亲已经年过花甲。生就一双巧手的她,当年下放到农村独立成家,父亲到供销社挣每月二十多元的工资,母亲在忙完一天的农活之后,还帮做左邻右舍做一些针钱活。
我小时候,无论是外套、毛衣还是棉鞋,都出自母亲的一双巧手的她。记得那时家里用的枕头套都是用在裁剪后剩余的布头缝制的,漂亮的色彩搭配,到如今还令人赞叹。
从一个小商业主最疼爱的小女儿脱胎换骨到一个人合格的农民、小家庭的主妇,完成的不仅仅是由少女到妇人的蜕变,母亲更以自己的善良、勤劳与坚强撑起了一片明朗的天空。在这片蔚蓝色之下,家里的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其乐融融。
一晃十多年过去,母亲回到城里,在漫长的二十多年中,母亲剪过皮革,敲过榔头。每天,甚至包括很多个星期天,母亲都急急忙忙上班,急急忙忙下班,既要工作,又要顾着家人,剩余的青春就在这些平凡,辛苦的劳作中小磨掉了。
都说他们这个年代的人是压力最大的人群,年轻时上山下乡,人到中年改制下岗。母亲所在单位就在她临近退休前两年被一企业合并。母亲却还连称幸运,说有些单位合并是只要设备不要人的。在那两年中,母亲几乎每天都把在单位完不成的工作份额带回来,吃过晚饭,赶紧就着灯光缠绕一根根极细的铜丝,嘴里念念有词数着绕圈的数目,回忆当初,我不能不责怪自己是多么不懂得体会母亲的艰辛。年纪渐老,完不成定额成了一向要强的母亲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现在的母亲,头发已经花白,一双手还整天为家人操劳个不停。结婚后,我依然和爸妈住在一起。儿子自小到大的衣服我没有洗过几次,也没有做过几顿饭,几次看到母亲劳累的样子也想要下厨,却总被她拦住;饭后几次想要洗碗,母亲也总说:“还是我来吧"。所以,我的手总比同龄的女人更滋润光滑一点,我知道,这其实是母亲一直在以她宽厚的手掌,呵护着我这个在她眼中里永远也长不大的女儿。
在这个深夜,就着台灯写下这段文字时,操劳了一天的母亲在隔壁沉沉睡去。在我这双还算细嫩光洁的手与母亲的那一双已满是褶皱的手之间,该有着怎样的关联与过渡呢?渐渐地,我的眼睛又湿润了。.。.。.
(一)
《把信带给加西亚》这篇短文的作者是Eebert Hubbard,最早发表于1899年。这篇百年前的文章,几乎被世界上所有的语言翻译出来,印制了亿万份。纽约中央火车站曾将该文印刷了150万份分发出去。日俄战争期间,每一名俄国士兵都带着这篇文章,日军从俄军俘虏那里发现了它,如获至宝,在日本天皇的命令下,日本的每一名军人、公务员、老百姓都拥有这篇文章。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任何管理学或者成功学不可或缺的经典,被一代代人所广为传诵。
实际上,这种把信带给加西亚的精神在我国一直深远流传,上溯到《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到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一脉相承的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引以为豪的优良传统和责任意识。传统的“五四”精神,更体现出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积极地前行,审视自我、完善自我、勇于奉献的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责任感更多地体现在敬业之中。敬业,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涵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着一份热爱、珍惜和敬重,不惜为之付出和奉献,从而获得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可以说如果社会各个行业的人们都具有敬业精神,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文明进步,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有的人,让他把信带给加西亚,他会说出一万个不可能,并且举出种种理由支持他的观点,却从来也不会费心去考虑如何完成他应该完成的目标。敬业精神,不单单是完成日常的工作,朝酒晚五点卯报到,而是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联系在一起的,是和诚实守信、质量效率、企业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浑浑噩噩、混天度日是一种态度,扎实勤勉、日清日高又是一种态度。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普通的工作作好就是不普通,把平凡的事情作好就是不平凡。这样的道理似乎人人都会说,但却极少有人能做到。
也许,大家已经急切想知道《把信带给加西亚》的内容,下面就是这篇传世之作。
(二)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物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
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3个星期之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要加强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务――“把信带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间,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凡是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有时候都会因一般人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惊。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或者,除非奇迹出现,上帝派一名助手给他,没有人能把事情办成。
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你此刻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有6名职员。把其中一名叫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那个职员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然后就去执行吗?我敢说他绝不会,反而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他是谁呀?他过世了吗?哪套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放在哪儿?是我的工作吗?为什么不叫查理去做呢?急不急?你为什么要查他?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怎么样去查那个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找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某某的资料,然后,会再回来对你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真的,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不会对你的“助理”解释,某某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你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把这个社会带到危险境界。
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你又怎能期待他们为别人采取行动呢?你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之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不认为这些是必要条件。这种人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吗?在一家大公司里,总经理对我说:“你看那职员。”“我看到了,他怎样? ”“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不过如果我派他进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务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而当他到了闹市区,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这种人你能派他送信给加西亚吗?
近来我们听到,许多人为“那些为了廉价工资工作而又无出头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表示同情,同时把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年老,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员工。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引新的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公司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
都被摈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文明,就是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
世界上亟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碧云天,黄叶地,日暮黄昏,这时候最适合想念一个人。
窗外的夜色掩过来,独坐灯影里,轻缓的小提琴曲《枉凝眉》的旋律就在我的小屋里回荡,每一个音符都散发出迷人的气息,醇香的让人沉醉。在耳边,琴声舒缓、轻柔如涓涓细流,从遥远的地方飘过来,越来越清晰,清泉般的婉转悠扬,伴着怀旧的心绪,点点滴滴,钻进心扉。
我静静地听着,此时此刻,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任何声响都是对那天籁之音的破坏。音乐像舒卷的轻纱,像幽咽的流泉,像春蚕倾吐着缠绵不尽的丝丝缕缕……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琴声如泣如诉,如夜雨一样倾洒人间,潇湘馆中的那份优雅与痴情,被这琴声渲染的更加痴狂,红楼梦中那一地相思,终不能随人愿,两情相悦,却被封建制度驱散,只落得劳燕分飞人离散。
思绪就这么不着边际地被琴声牵着,只一个回眸,我的心便被这琴声收住,洞开的心扉,敲打着冰冷的键盘,泪不禁掩过来,知道今生今世,泪流不干。光阴流转,谁懂这份痴心的等待,谁明白这种无望的守候中的那份无奈?凄婉的葬花,怜香的心境,就这样推开了思绪的闸门,清清流淌的是我的思念。徜徉于清幽抒情的音乐中,仿佛独自徘徊在依依柳岸,任凭秋风吹落柳叶,任凭秋意寒了心间最柔软的`思念。琴声悲意地绕着我的全身,灌注我的心髓,我希望流水落花带去我对你的思念,不顾路遥,不顾山险……
窗外夜色渐浓,挺拔的白杨,娇柔的垂柳,婆娑的合欢树都披上了白纱一般的薄雾,轻轻地摇曳,仿佛和着这乐曲的节拍翩跹起舞;仿佛这悠扬的琴声,在那串串玉珠,条条银丝,朵朵白花之间缠绕回旋。我就这么沉醉于那个一尘不染的美好的世界里,如歌如诗,如梦如幻,如云如月,如水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