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每一个新的发现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都会对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对世界的认识带来冲击,改变。价值观决定着个体的生活方式和目标,也影响着社会,这次为您整理了价值观的社会意义【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三个倡导共24个字。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
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
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自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命题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基本内容、功能与作用、建设途径等方面形成了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得到彰显。
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凝练成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党的从价值理念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价值观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理论逻辑魅力,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所掌握。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没停止过。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对我国实施价值观渗透战略。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民主,也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实际上,民主、自由和人权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
面对价值观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坚守好价值观领域这块阵地,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上下足功夫。应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领域的博弈是激烈的、长期的、复杂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在全党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价值理念的集合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党的报告提出的具体表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简洁凝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尺度、基本价书包范文值理念的概括,应将对其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
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特点稳定性和持久性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历史性与选择性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主观性
指用以区分好与坏的标准,是根据个人内心的的尺度衡量
进行衡量和评价的,这些标准都可以称为价值观。
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2、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有理智、有逻辑性、钟情、顺从、有教养、负责任、自控、仁慈。
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互不相同,因此价值观也多种多样。行为科学家格雷夫斯(Graves)为了把错综复杂的价值观进行归类,曾对企业组织内各式人物做了大量调查,就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作风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以下七个等级:
第一级、反应型:这种类型的人并不意识自己和周围的人类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他们可是照着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做出反应,而不顾其他任何条件。这种人非常少见,实际等于婴儿。
第二级、部落型:这种类型的人依赖成性,服从于传统习惯和权势。
第三级、自我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信仰冷酷的个人主义,自私和爱挑衅,主要服从于权力。
第四级、坚持己见型:这种类型的人对模棱两可的意见不能容忍,难于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希望别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
第五级、玩弄权术型:这种类型的人通过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非常现实,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
第六级、社交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把被人喜爱和与人相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受现实主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己见者的排斥。
第七级、存在主义型:这种类型的人能高度容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的观点,对制度和方针的僵化、空挂的职位、权力的强制使用,敢于直言。
这个等级分类发表以后管理学家迈尔斯等人在1974年就美国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对照研究。他们认为,一般企业人员的价值观分布于第二级和第七级之间。就管理人员来说,过去大多属于第四级和第五级,现在情况在变化,这两个等级的人渐被第六、七级的人取代。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价值是一个含义十分复杂的范畴,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哲学中,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价值是人们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如做事说话经常要考虑“值不值得”、“有没有益处”、“美不美”,这里的“值”、“益”、“美”就是一种价值判断。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与价值判断密切相关。当人们从事交往、学习、工作、娱乐、休闲活动时,头脑中就包含着关于这些活动的功用乃至善恶、美丑的某种价值判断。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思考价值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是人们使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达到自觉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实际生活中,社会的价值观念系统十分复杂,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往往会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格局。然而,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身与心、生与死等一系列矛盾,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在关于人生的思考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人生目的问题,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一个人自觉地追求着自己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选择的生活作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或者能够创造价值。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即人生态度问题,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一个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待生活,处理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因为在他看来,他所选择的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有意义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作为当代大学生、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又该怎样更实际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我认为就目前看来,我们力所能及的包括促进社会的“自由”、“平等”,以及个人做到“爱国”、“诚信”与“友善”。
先说个人层面,人人都会强调自己是爱国的,而爱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是一昧地排外吗?是排挤、嘲讽使用别国品牌用品的同学吗?是仗着自以为是、偏离主心骨的民族荣誉感贬低其他文化吗?如果这些都可以算作一种爱国的方式,那么中国人在国外所遭遇的非议也理应统统接受,因为这是对方爱国的表现。
爱国并不仅仅像字面上这么简单的两个字,爱国意味着理性,意味着尊重,意味着恰当的自豪感,意味着包容和求同存异。倘若世界上的每个国家的公民都以一种唯我独尊的姿态来爱国,那么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分裂而不可存在的,这个国家也是自负而难以进步的。所以,我们这些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应该时时审视自己、提醒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该有的品质,以大国公民的要求提升自己,这才是“爱国”这个准则所真正旨在表达的意思。
“诚信”与“友善”更是老生常谈。从小到大,每逢考试,老师总会一再强调诚信考试的重要性,公告栏里也是一直能看到因作弊而公示的处分,于是诚信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人人都知道处分是终生的污点,人人也都害怕处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是却不是人人都会在意会导致处分的不诚信。中国现在的大环境诚信吗?我猜想我们面对这个提问的时候都会犹豫。是什么让我们犹豫了?就是我们自己内心清楚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并不完全诚信,这和个体的侥幸心理互相作用,于是不断恶性循环直到我们甚至开始变得麻木。
而这种逃避的小人心理却绝对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形象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如此看来,不诚信真的只是小事、只是道德层面上的小污点吗?我无法理解这么爱面子的中国人竟可以这般不在乎。我不认为这只是难改的坏习惯,也不认为只要大学生能做到诚信,这个社会就会朝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了。我们还要做到的是抵制这种行为在任何一个人群中的存在,因为常常是好的事物的影响力弱于坏的事物,也许始终无法达到这种绝对,但一旦在社会上产生这样积极的风气,相信并不会有更大的阻碍因素。
提到“友善”,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这简直是最简单的事了。其实不然,友善不仅仅是以礼待人一个方面,友善是内心自然而然产生并表现在待人处世的各方面,如此说来,讲礼貌只是教养方面的问题,友善却涉及人格。友善是好品质,但不友善却不一定是坏品质,毕竟
有些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在待人接物上并不是那么擅长,也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看起来的确不太友善,但这无法形成对这个人的一个定论,不是吗?友善在一方面也是对他人的包涵啊。
至于“自由”和“平等”,自从民国时期开始大肆倡导,至今都没有完全实现,当然,即便是一直自称是自由、民主、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们也不可能真正达到这个标准。可是我们这个国度,时常散发着假意的自由与平等,总让人认不清这是怎样一个社会。人们喜欢把“言论自由”挂在嘴边,因为觉得不自由;人们喜欢举着“人人平等”的大旗,因为觉得不平等。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但我们自身真的就那么完全正确地存在着吗?并非吧。纠于“言论自由”的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话语权,我们的肚中是否确有墨水,还是空有理想抱负与不满,会不会正是我们的没资格才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夸张一点地说,即便给了你可以完全口无遮拦的“言论自由”,你又能说得出什么真知灼见呢?
执着于“人人平等”的更是可笑――这群人所认为的“人人”不过是指自己,当看到其他人遭遇不平等待遇时,却选择性失明。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关于如何对待同性恋。事实上,对待同性恋的最好方式就是没有任何特殊对待。很多人认为异性恋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同性恋则是违背的,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同性恋者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一再隐藏自己的内心,直到心理和生理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下那些刻薄的异性恋们就更有理由了。我身边就有同性恋朋友,我所认识的他乐观、积极、待人温和,他参加同性恋公益组织,大胆面对这个
社会四处袭来的非议,他的人缘也很不错,却依旧要比其他人承受更多的不理解,而这就是我们这些“正常人”所亲手造成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支撑得住的“不平等”。
这个国家并不成熟,这个社会也并不成熟,这不是一种错误,而是一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是,也不是。因为倘若我们一直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准要求自己,就永远无法前进,永远无法达到真正的“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大学生的路还很长,而在这么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
对于医院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随之,出现了医患关系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要在顺利完成医改的同时又要缓解这些问题,为人民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是医院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医院党组织在新形势的重大任务和使命。那么,医院党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进行调整和发展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领域的具体化,是我们党对各个行业、各种职业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疗卫生行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医院文化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共同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的高度提炼,但是它必须与医疗行业的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有机统一才能对准人们思想的共鸣点、群众利益的交汇点,从而成为人们价值愿望,成为广大医疗行业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医院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原则,结合医院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创造性的丰富医疗系统特色文化内涵。
不仅要吸收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文化精髓,做到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同时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医疗系统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运用好文化载体,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使医院文化建设功效发挥到最大;而且要将理想信念与具体现实结合起来,结合时代特征,创新传播方式,将高度抽象的价值理念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出来,采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生动形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活、融进人们的心灵。
同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院管理制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医院规范化管理理念的价值目标,实现激励约束与价值导向优势互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的医院文化融入现代医院的管理之中,健全规范体系,使现代医院的运营管理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更具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让公益性、人文性等行为规范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自觉追求、文化习俗和文明风尚。建立完善相应的决策评估和纠偏机制,还要建立完善相应的决策评估和纠偏机制,防止出现具体目标决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
二、确定以人为本的导向
以人为本在医院建设中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也是所有医务人员应有的核心价值取向。医院所从事的工作归根结底是救死扶伤,解决疾病带给人们的痛苦,做人民健康的使者。医务工作者必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医疗水平,在改善医疗环境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力度改善服务质量,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方便尽最大的努力满足病人的需求,解决病人的烦恼。
医院也应完善各种软件、硬件建设,营造以为患者服务为中心的。就医环境。高科技的诊疗设备会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率,但也可能导致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距离感增加的情况,使医生更加重视病情而忽视了病人,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患者作为管理的根本,医务人员人员应该将患者作为尊重和关爱的重点对象,医学技术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合理的沟通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可以很好地了解患者病情,患者也可以在与医生的交流中很好地了解自身的病情,更好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一旦形成,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采取及时有效措施来控制患者病情、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医患沟通的时候,医务人员要亲切友善的态度,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另一方面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医务人员的岗位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关心人才,捕捉医务人员的闪光点,激发工作热情和活力,增强医务人员的归属感,让广大医务工作者从内心深处觉得受到信任和尊重,这些良好工作环境的营造,都将切实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智慧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职代会等方法,鼓励医务人员参与讨论,认真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参与医院管理改革和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医院应根据医院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合理制订人才发展计划,提供人才发展机会,让不同的医院人员都能在医院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通过各种激励措施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引导他们不断的学习和创造,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实现医务人员的自我成长。
在医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树立正确的医疗行业的价值观不仅是建设良好医院文化的基础,更是净化我们整个医疗行业的道德标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摘要】党的十八大科学的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项重要决策,正确理解并实际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人民群众的热切回应,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因此,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价值
党的十八大科学的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又一重要决策,对我每个人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这和席主席提出的中国梦中“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有相同的含义,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的保证基础。
我们所提倡的民主,是社会主义下的民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已经明确指出,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都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才能真正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公正就是指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依法治国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必将是我们长期追求和实践的社会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爱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且必须做到的行为,以国家的富强为荣,做一名光荣的中国人,绝不做任何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敬业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试实守信,是人类千百年承传下来的道德传统,我们要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有利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不断追求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始终是我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凝聚社会共识,集中体现人民的思想核心,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这股精神力量对推动我国的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求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的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变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人们社会思想的一种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没有时代精神,思想上就永远不会有进步,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民族就已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并随着时代的变革,不断创造出新的时代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等时代精神不断鼓舞着我们勇敢向前。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不断团结和凝聚,树立了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我们同资本主义的较量,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西方国家凭借着其科技的先进,武力的强大,将侵略逐步从军事上转移到思想上,用西方的价值观冲击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它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一切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平等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民主、自由和平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自由、平等不适用于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应当予以摒弃。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三、结论
党的十八大科学的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引领整合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
所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继“中国梦”之后,党的十八大又再次提出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做了三个层面的提炼。这是凝聚和引领13多亿中国人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自开展活动以来,结合当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感恩为载体,弘扬感恩文化,开展感恩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生中“内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做法如下:
1.感谢父母养育恩
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父母生日等特殊节日,在学生中开展“孝心”活动,给父母制作一张贺卡或者小礼物,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送上一个紧紧的拥抱等。并适时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号召少先队员们利用双休时间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不仅与此,学校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利用五年级学生学农期间与家长的短暂分别,号召家长为孩子们写一封家书,当孩子们在学农基地意外地看到父母们温暖的问候和亲笔的家书时不禁热泪盈眶,泪水中包含了对父母们的想念,更多的是对其感恩之情的升华。
2.感谢老师教育恩
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演讲比赛,比赛中学生们共同回忆老师们的点滴付出,并发自肺腑地向老师们表达了感激之情。每年教师节到来之际,学生从一开始学校布置做感恩贺卡逐渐过渡到自发地制作贺卡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同时,学校也会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各班级召开“感念师恩”等主题班会。学生们在感恩的同时,感受着身边老师们的工作态度,进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二字的重要意义。
3.感谢同学帮助恩
学校适时在同学间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今天我做值日生”、“手拉手共成长”、“友谊中队共成长”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间不断感受彼此付出的快乐和被关心的温暖,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二字的深刻内涵。
4.感激社会关爱恩
基于学校外来务工子女数量不断上升的现实情况,学校联手社会实践基地敦煌社区创建农民工子女学校,学校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可以每周三下午参与到社区为其免费开设的各项辅导班中;个别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经过申请,可以得到“万帮小蓓蕾”的助学奖学金,这些孩子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基于此,学校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学雷锋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5.感谢祖国培育恩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开展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及清明节祭祀、烈士纪念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秋节、十一三大队会等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活动,挖掘其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在首个“烈士纪念日”和纪念抗日战胜胜利70周年等活动中。学校均举行主题升旗仪式,以此来纪念革命先烈,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育我校师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提高师生感恩烈士,感恩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节气血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年3月和9月开展“弘扬雷锋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主题的学雷锋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风尚。以“学雷锋活动月”为契机,在学雷锋活动月中,各班团队通过召开“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学生”的主题班队会,通过讲一则雷锋故事,为低年级同学、为学校做一件好事,唱一首赞颂雷锋的歌曲,开展一次队员的实践活动等内容。与此同时,继续坚持开展“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各班好人好事的记录和宣传活动,我校每月第一周的周二上午间操时间,组织全校各班负责人召开“雷锋就在我们身边”的专题例会,会议上,各班负责人向学校汇报一个月来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学校利用周一的值周总结时间向全校师生表扬并宣传在此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和班级,营造了良好的学雷锋氛围,将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
6.感激自然赐予恩
结合3.12植树节、4.23地球日、环境日等时间节点和“三节”教育契机,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厉行节约等活动。号召每一个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认养保护一片绿地或一棵树,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志愿者,做“10天少开1天车”的宣传者,做厉行节约的好少年,开展讴歌大自然对人类恩赐的书画、摄影和演讲比赛等,使学生能够形成感激自然给予的情感,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为。加强小学生感恩教育,使之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列,使之成为一名感恩国家、感恩时代、感恩社会的栋梁之才,为圆梦中华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我们都知道,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方向性的,因此,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甚至会导致评价结果完全对立。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那个价值评价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而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知道了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一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我们自身更多的是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
首先,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第一,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因就是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而一个人在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和要求时则需要做出选择,人们选择的标准就是什么样的选择既能够很好地满足自身的发展和需要,同时又是合理的,不会对他人、集体和社会造成损害。一个简单的例子,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其他很多方面的东西,例如人际交往能力、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才艺等等。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选择呢?这就要取决于我们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些事情的。基于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重视,我们可以选择只学习专业知识;
我们可以也选择在专业和其他事情上各分配一些时间;我们甚至可以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到兴趣培养、知识拓展、人际交往上。只要我们的选择在我们看来是值得的,也就是有价值的,我们就更容易在自己所选择的领域有所作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自己都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上能够有所作为。
第二,价值评价作为时间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他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同样,我们一旦选择了认为专业知识是最有价值去做的事情,并且把它作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之后,我们的行为就会有所规范,我们的活动就有了方向,而不再是之前的盲目和随意。我们就不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弹钢琴、唱歌、绘画等其他事情上了。
第三,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者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立足于整个社会,当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事情,而且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整个社会便会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其次,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即使从同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出发,也可能引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行为取向。例如具有同样化学知识的人,有的人可能为人类造福,有的人可能制造毒品危害人民。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可见仅仅拥有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一样的两个人,前者能力差,但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后者能力强,但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更倾向于做前者,因为前者可以为人类做出贡献,而后者则只能危害人类。我们想来,哪一个黑客不是网络高手呢?试想,如果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必定会一片和谐的景象。近来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令人痛心,一个女婴被车碾压两次,居然无人救助。
再次,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方面。那么,这种价值观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的呢?
近来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令人痛心,一个女婴被车碾压两次居然无人救助,最后第十九个路人,也就是一位拾荒的老人经过时,才将其就起。也许,前十八位路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一是怕自己救人反被诬告,二是怕自己救人反被说作秀。这种理由听起来似乎合理,但细细想来却又是如此的荒谬。那些说你作秀的人无非是为自己的冷漠找借口,无论你做什么事,这些人总是能找出一些借口来否定你,难道这种人的评论值得去考虑吗?再说害怕自己反被诬告这个理由,正确的价值观要求我们追求真善美,救人难道不是真善美?即使是被诬告,做错的是对方,而不是自己。之所以有人被诬告,就是因为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每个人都按照正确的价值观行事的话,我相信这个社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最后,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风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免费师范生正体现了这一点,2017年国家实行了免费师范生政策,就是要鼓励更多的优秀大学生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是到偏远的地区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
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是应该怀着一颗立志从教、终身从教的信念选择这条道路的。目前,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已经顺利毕业,并且绝大多数同学都签约到了中西部地区,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我们认为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到那些最需要我们的地方才能发挥出我们的价值。有一个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自己而言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到这些地方的话,我们收获的就是更多。也许,因为我们的到来,可以改变许多人的命运,他们可以因此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可能改变一个地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