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讨论发言稿(合集6篇)

共同缔造讨论发言稿(通用6篇)

共同缔造讨论发言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水是生命资源,世世代代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然而,现在的水资源却遭到了我们人类的破坏,人们图方便将垃圾丢进河里,一些企业还将污水排放进河中,使周围的人都染上了癌症。

难道我们人类还不能从中得到觉悟吗?

河水污染严重,可能会连我们日常生活用水也会成为一个难题,洗手时会在纯净水中夹杂着泥污,洗菜时会在自来水中跳出几只虫子,那是多么可怕呀!

听我妈妈说,外公家是缺水地区,外公在妈妈很小的时候,都会教妈妈小心用水,他让妈妈把水小心用舀子舀上来,把手放在出水口下方,再小心地将舀子倾斜,就可以洗手了。我认为这有什么的,在外公家就随便浪费,外公就将我狠狠的臭骂一顿。

这么珍惜水的人已经不多了,如果这些人离去了,那还会有谁去珍惜呢?地球上的水一定会被我们浪费光的。我们的未来难道要生活在缺水的世界中吗?我不要,我不要!

未来的水资源枯竭了,草木枯萎了,我们没有粮食吃,牲口没有水喝,便死了。难道,我们人类活得下去吗?真希望变成那样吗?

七天不吃饭,但有水就可以活下来。七天不吃饭,也没水,谁可以活下来?如果你说你行,你试给我看!

水,大自然的守护者。水,人类的生命支柱。我们要行动起来,捍卫我们的生命支柱。

保护水吧!让我们的生命更健康,生活更快乐人的生命资源,如果没有水,我们就不能生活在这个世上,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 ,不要浪费每一滴水。

这些年来我国各地区正遭受着干旱、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 、水生态恶化等问题突出,从以上严重污染。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离不开水,现在我们还有水喝 但是在干旱地区、村民从很远很远找水喝山路那样崎岖村民可能在路上遇到……只能喝那些浑浊不清的水来充饥,更何况他们连吃的东西都没有,蔬菜也干枯了,看到了这样的悲惨结局我们以后要节约用水,做到节约用水,我有一些办法:循环用法。

①我们可以把洗脸的水来洗脚再把水冲马桶。

②可以用积攒的雨水来洗车。

③可以用洗衣服的水来拖地。

因为联合国把3月22日定为世界护水日,即使3月22日不是护水日我们也要做到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共同缔造讨论发言稿 篇2

各位同志们:

共同缔造关键在“共同”,难点也在“共同”。只有把群众调动起来、社会力量发动起来,人人以“主人”身份参与社区治理,推动观念、治理主体、工作模式转变,真正做到群众事群众共同议、百姓事百姓共同干,共建共治共享才有牢固根基和强力支撑。

共同缔造,推动观念转变。政府对社区建设的介入,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穿针引线”实现“助人自助”,帮助居民从原来旁观社区治理的“观众”,慢慢变为能参与治理的“配角”,最终成长为主动当家做主的“主角”。如三义北街历史街区改造,尊重群众的首创,不是闭门造车规划成什么“盆景”,而是发动群众谈谈生产生活中需要改善什么、找找街区改造有什么自身条件和优势,鼓励群众通过捐老物件、讲故事、出主意等方式参与共建,也改变了群众只讲权利和福利、忽视自己义务和责任的现象,从而不断强化“共同体”意识自觉。

共同缔造,推动治理主体转变。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就是共同缔造的靶向,也是形成社区治理力量“最大化”和“同心圆”的本质基础,最终体现在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上,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街道以文庙、通会桥社区为试点,创新建立“一早”(民意“早餐会”)、“一晚”(“小板凳”议事会)民意收集机制,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开诚布公并被一一采纳,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一起动手解决。三义街社区组织员志愿者入户开展广场舞扰民问卷调查,帮助居民表达诉求,组织周边居民、舞蹈队及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协商,引导形成社区广场舞文明公约,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共同缔造,推动工作模式转变。要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通过搭平台、建载体、给资源、立机制等方式“引路搭桥”,让群众知情有渠道、参与有平台、监督有手段、当家有方法,激活群众和社会的力量,凝聚社会参与共识。通会桥社区引进武汉恩派社会创新发展中心,策划打造“大栋座·小益思”睦邻楼道提案项目,围绕“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谁来管”等问题,逐户敲门入户发动和引导居民畅谈楼道微改造设想,先后培育群众“金点子”6条,并给予物质奖励。下一步,计划通过惠民资金将“金点子”转化为“好项目”。群众的代入感增强,自然参与其中、建设其中、享受其中,从而自觉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

共同缔造讨论发言稿 篇3

各位同志们:

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xx镇结合实际,将共同缔造贯穿于全镇工作中,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共同缔造与重点工作相统一

共同缔造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更是实践论,表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理念,指出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方法路径,明确了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工作目标。镇村两级直接服务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共同缔造与重点工作的理念统一、方法统一、目标统一,把共同缔造理念转化为统筹各项重点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共同缔造活动贯穿到各项重点工作中去,把经济发展、产业振兴、民生福祉、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群众关注度和期望值高的问题转化为“共同缔造”的实事项目,着力推进xx镇“三线两中心”发展体系,健全完善“五治融合”治理体系。

共同缔造与村情民情相结合

共同缔造的基础在村和社区,xx镇各村和社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资源优势不一、发展难题不同。村和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群众自治推崇“情、理、法”,立足建引领,找准发动群众的关键要素,调动村内多方资源共同出力,对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xx村点燃乡村红色引擎,激发红色治理动力,走出了“红色传承”的模式;双垱村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先锋带头作用,走出了“支部引领”的双垱模式;联山村发挥乡贤能人作用,走出了“乡贤共建”的联山模式。

共同缔造与群众相促进

共同缔造的核心在于“五共”,关键在扭转干群认识、提高群众参与比例,让群众的参与度与共同缔造在发展中相互促进。近年来,村和社区人才外流严重,人口“老龄化”、“空心化”现象明显,逐渐产生了“干部提出的建议群众不认可、群众提出的建议不可行”等矛盾。xx村采取“请过来教、走出去学、学回来谋、坐下来议”的方法,将xx村一组户长组织到xx村参观学习乡村旅游和人居环境,群众和视野打开了,在返程途中,户长们当即表态支持xx村一组的发展规划,并对一组发展开展热烈讨论。在后续建设中,村民自发拆除了废弃建筑18处,村民自愿公共装饰老物件60余件,xx村一组6名泥瓦匠全部参与施工,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环境与一组整体环境相呼应,人居环境和群众为之一变,xx村其他组村民看到一组变化,自发向村“两委”提出了“双堤协调发展”“沿湖风景区打造”“北湖水产品利用”等好的建议,xx村“共同缔造”实现“五共”良性循环。

共同缔造讨论发言稿 篇4

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助力湖北先行区建设的重大举措。xx市、区两级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省政协部署要求上来,积极投身“一线协商·共同缔造”,以实际行动交出合格的答卷,为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两区一枢纽”,奋力干在先、走在前、作贡献。

一、用好“协商在一线”经验和启示,确保“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开好局、起好步

(一)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协商在一线”工作,着力构建“四级书记抓协商”机制,不断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市委把“协商在一线”工作纳入全市总体工作部署和重大改革项目,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督查。各区均成立由同级党组织书记任组长的“协商在一线”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协商在一线”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协商在一线”工作,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不断完善委员经常联系界别群众的长效机制。坚持议题选择问需于民、协商议政问计于民、成果转化问效于民,助力破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中,我们更加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加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做到“围着群众转、发动群众干、解决群众盼”,确保共同缔造为了群众、共同缔造依靠群众、共同缔造成果由群众共享。

(三)坚持优化协商格局。以“协商在一线”工作为切入点,不断优化政协协商议政格局。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中,我们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以科学合理的协商议政格局确保行动实效。在协商内容上,更加关注群众身边小事和房前屋后实事,从中提炼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共性议题。在协商形式上,进一步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搭建线上+线下、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协商议事平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小微协商”,让协商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二、不断推进“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走深走实

(一)推进“决策共谋”,让群众说出来。坚持议题从群众中来,探索协商议题征集、筛选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可转化、能落地。公开征集议题,以走访座谈、网络征集、电话问询等形式,请群众说实话、说真话、说心里话,引导群众给政协“出题目”。精心筛选议题,对征集的题目进行分类梳理,重点关注那些党政需要做但尚未顾及、正在做但有待完善、已经做了但还不到位的题目,关注那些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协商所能的题目,把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政协的“协商清单”。动态调整议题,根据情况新变化和群众新需求,适时调整部分议题,使一线协商聚焦民生更灵敏、更精准,确保“共同缔造推进到哪里、一线协商就跟进到哪里、政协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拓宽群众参与协商的渠道,组织群众参与共商共议,有效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让群众愿意来、待得住、说出来。

(二)推进“发展共建”,让群众动起来。巩固拓展委员“进社区促和谐、进乡村促振兴”活动,组织委员为“发展共建”建良言、出实力、聚共识。支持委员坐到群众院里头、蹲在群众地里头,以百姓思维、基层视角,开展蹲点式、沉浸式调研,把调研过程变成跟群众交朋友讲政策聚共识的过程、变成帮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有效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做”为“一起做”。支持委员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群众以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绿化美化等美好环境建设。支持委员广泛联系联络联谊,动员在外的籍成功人士和乡贤、能人常回家看看,为家乡的共同缔造贡献力量。统筹安排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下沉基层,共享协商阵地、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做到市区政协系统联动。

(三)推进“建设共管”,让群众管起来。准确把握政协协商式监督的特色和优势,把“建设共管”内容纳入年度民主监督重点,聚焦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停车场建设、公共空间利用管理等群众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邀请群众代表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充分发挥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引领带动所在单位、所在界别群众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开展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共建成果维护和管理。发动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参加工作地和居住地社区的建设,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汇聚共管合力。

(四)推进“效果共评”,让群众说了算。把评价权交给群众,一方面,促进实现由群众来评价相关建设的效果;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对政协“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效果的群众评价机制,实行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内外评价相结合、群众和专业人员评价相结合,促进提高工作实效。建立拉练观摩机制,由试点单位轮流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活动,邀请相关党政部门负责人、群众代表、利益方代表、政协委员现场观摩。办好社情民意信息专报,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效果清单,协助有关方面组织群众对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参与“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情况给予评估、评价和反馈,让群众说了算。

(五)推进“成果共享”,让群众得实惠。按照“一般性问题现场解决,普遍性问题跟踪督促,全局性问题整理上报”原则,每次“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活动后,及时向党委、政府报送协商纪要。推动转化落实协商成果情况纳入市直党政部门目标考核,定期通报转化落实情况。对重点难点问题以调研视察、民主监督等方式持续跟踪问效。对易落实、见效快的问题,先转化、快解决,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共同缔造讨论发言稿 篇5

各位同志们:

把农村美好环境与农民幸福生活相融共建,以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共同缔造新时代农民幸福家园,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目标。就公安县xx镇xx村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来看,我们深入践行“五共”理念,完成了组织架构的搭建,确定了“幸福食堂”“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等一批“共同缔造”项目。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核心是建。坚持管农村工作,的必须贯穿“共同缔造”活动的始终。

要强化群众的主体地位,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组织架构;要强化“堡垒”意识,设立小组,将的组织覆盖纵向到底,由每个员中心户带动3名群众中心户,从而带动全村群众参与“共同缔造”活动;要弘扬“头雁”,支部带头、员带头,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做到政务服务廉洁规范、高效便民,将政务服务纵向到底;要听民声、强民生,按照“征集意见、代表商讨、向村民公示、意见修改、反馈村民、代表表决、‘两委’决定”的七个步骤,搭建协商共治平台,真正做到“把话筒交给群众,听群众‘唠嗑声’,办惠民‘暖心事’”,提升共治能力。

xx村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665人,占比25.7%,其中,留守老人79人、散居特困人员8人、残疾老人37人。xx村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矛盾日渐突出,成为该村发展的痛点与堵点。

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我们组织成立了“老年协会”,召集全村员代表、群众代表、老年代表等85人召开会议征求解决“老年食堂”问题的意见。对于就餐资金问题,采取“三个一点”的方法:由参与老人自己出一点、村集体经济解决一点、乡贤捐赠一点。经过多次的修改、反馈,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完善、改造原老年服务中心,共建“幸福食堂”,满足老年人“微心愿”。

xx镇将继续践行“五共”理念,听民声、强民生、暖民心,用点滴小事圆民生大事,齐心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

共同缔造讨论发言稿 篇6

各位同志们:

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生动体现,是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路径,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举措。xx镇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在建引领、群众发动、产业发展三个方面精准发力,着力打造乡村发展新格局。

坚持建引领。坚持把的贯穿到“共同缔造”活动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健全“村(社区)组织+小组+员中心户”工作机制,完善员干部包村联户工作机制,实现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联系群众零距离,为“共同缔造”走实走深坚强组织保障。松园村充分发挥老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乡贤、老模范、新乡贤等“五老乡贤”重要作用,引导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清洁家园、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中,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出镇”。

用好“五共”方法。“共同缔造”的核心在“共同”,关键在激发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根本在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幸福。xx镇始终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用好“五共”方法,在群众的呼声中找问题谋方法,在群众的参与下推动工作,在群众的评判中改进工作,有力提升了“共同缔造”温度。张新场村坚持每季度召开“季度工作村民评议会”,邀请员群众代表、老干部等参加会议,开展现场拉练,看产业、看项目、看环境,村里的工作受群众监督,村里的发展让群众见证,村里的规划听群众意见,有效解决了“干部干、群众看”、“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

抓实产业支撑。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离不开经济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产业的强力支撑。紫荆村坚持“建引领、产业兴村”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加工业、精品苗木、乡村旅游“三产融合”项目。20xx年该项目年产值超10亿元,带动7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产业助农、产业兴村成效显著,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松园村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依托杨家湾水库、日光玻璃温棚等资产资源,通过社会化服务和“四荒地”清理发包,打造集高端水果种植采摘、滨水垂钓、农家乐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连续3年村集体经济超60万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