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教学反思(通用33篇)
《桥》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天黎明,一个工地突遭洪水侵袭,100多人无路可逃,都疯了似的向一座木桥拥去,情况十分危急。而老汉——却站在桥头沉着冷静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最后他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夺去了生命。故事非常感人。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的情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老汉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感受到老汉在危险面前沉着冷静、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
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即:导入课文——自由读课文——识字教学——书写指导——默读课文设置悬疑。这一课的教学也就为下一个课时埋下了伏笔。
整堂课来讲,通过自读自悟,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地留在学生的心理。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所以到最后,学生也说出了这其实是一座“生命桥”、“希望桥”、“救命桥”、“感人桥”。
但是也有遗憾:第一课时识记生字方法可以省略,书写指导时在教师范写后剩下的几个生字可由学生在课堂上书写教师不范写而教师巡视指导,另外学生在概括课文时不必让学生复述课文而应该概括课文,出现复述时让学生即可停止;第二课时开始时没有讲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进行教学,而是我进行了概括。
①、导课注意激发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导课时就要注意激发兴趣。仔细回顾我所听过的高效的《声律启蒙》课,我发现这些老师在导课时都特别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比如五小的刘晓仙老师,导课时模仿说书先生的口吻来了这么一段:清朝有一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了江苏省。这一天,他路过的一个城镇叫通州。这时,乾隆皇帝忽然想起了北京城附近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他一下想了个上联叫身边的大臣们来对: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个上联用“南”、“北”、”通”、“州”四个字重复组成,想得十分巧妙。大臣们听了面面相觑,大伙儿使劲想各处的地名,差不多把全国的重要地名都过了筛子,可就是想不出个合适下联。还是纪晓岚有办法,他没有死抠地名,倒是在方位上动脑子。他一眼看见了街头上挂着“当”字大招牌的当铺,马上想出了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下联对得十分工整。也是由四个字:“东”、“西”、“当”、“铺”, 重复组成。在引导学生读了趣联之后突然话锋一转:对联中有智慧、有意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声律启蒙》《十三元》这一课,去感受对联中的古典情韵之美,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十三元》的学习活动中。再如二小的赖小珍老师,导课时她模仿“开心词典”的“根据文字叙述猜人物”的活动,巧妙地讲述了《九青》中《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引出《九青》中的诗句“楚人谁识屈原醒”,不露痕迹地带领学生进入《九青》的学习。还有吴梅英老师上《十灰》时,通过向学生描绘“月光撒满南楼,庾亮坐在胡床上与众人尽情吟咏玩乐”的画面,自然而然地引出诗句“月满庾楼,据胡床而可玩”,从而进入《十灰》的学习。
其实关于导课的形式,胡主任在《声律启蒙》课堂教学构建中列举了很多例子,这份材料我们国学邮箱中有,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去仔细研究研究。
相对于原有教材,20____版新七上教科书的《单细胞生物》一节有如下改动:1.增加了关于眼虫的介绍,并作为该节的引入,提出了单细胞生物为何能够独立生活的问题。在课后练习中,对眼虫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开放性的讨论。2.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进行了重新绘制。新图更大,更清晰,更有立体感。该节的另一重点内容: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讨论没有变化。华附的董鸣鸣老师将怎样实施教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华附初一(1)班教室。
在课前,是学生自定主题的演讲。这是董老师课堂的一个特色。一位男生演示了自己做的PPT:《茑萝》,也就是那种丝状裂叶,开五角星型红色花,俗称“五角星花”的攀援花卉。该生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头上红军帽的五角星引入,图文并茂介绍了这种植物的生活史、特征和相关文学作品,水平相当高。该活动需时约五分钟。
随后,董老师组织学生复习了多细胞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口述),简介了常见多细胞生物的名称,然后介绍了草履虫的细胞结构名称与作用。在介绍完毕后,董老师要求学生在草稿纸(学生代表在黑板)绘制草履虫结构图并标注结构名称,教师本人也同时在黑板上绘制。华附学生很厉害,过目不忘,普遍画得很好。接下来,师生讨论两个问题:1.草履虫怎样生活。2.草履虫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学生发言很热烈。最后,董老师播放了一段介绍各种原生动物的视频。
课后,我与一起跟岗的赵惠兰老师交换了意见。学生课前演讲是个不错的形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由于是轮流进行,每节课一人,并不会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但是如果学生演讲主题能够有一个范围的限定,例如与本章或本单元的主题相关,是否会更有利于演讲者和听众们当下的学习呢?
对于眼虫,董老师的课堂上并没有提及。虽然单细胞生物的身体结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围绕眼虫开展一些学习活动的。例如可以在讲完草履虫后,比较一下眼虫和草履虫结构上的异同,再推测一下眼虫的生活方式,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另外,在课堂上主要使用的是静态图片和文字叙述值得商榷。对于肉眼无法观察的单细胞动物,学生并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教师应提供尽可能多方面反映单细胞生物的直观教学材料,例如模型、视频,既能使学生有直观的体验,也为下一节在实验室观察草履虫打下了一个基础。
最后,草履虫的应激性反映也是一个教学重点,在本节课堂上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讨论。
当然,世上没有最好的教学设计,只有最合适的,以上想法,也许只适合我自己的工作吧。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读写结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较好。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查的资料,介绍作者,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然后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画面之中。美丽的春景伴着轻快流畅的乐曲,大家跃跃欲试,争先说出自己看到的情景,学习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
2、充分重视古诗朗读。关于读的设计,这节课主要体现在个环节:初读读准读通古诗;自读交流诗意;研读写法入诗境;熟读成诵悟诗情。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为主,虽然读的形式并不多,但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的,都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节课上我积极创设学生读诗、学诗的情境,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在春天的图景中轻松走进古诗学习的环境,放手让孩子们借助工具书、注释和已有经验自学古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诗人描绘的画面,用图画、音乐感染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又是体验者。
4教学中的不足:
教学时间安排得欠合理。整个40分钟的教学总是显得前松后紧。由于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过长,下课时积累杜甫其他诗句的环节和作业环节没能实施。这也是以前我的课堂上曾经出现过的问题。也许是教学的节奏不够紧密,环节安排不够合理,教学时间是我经常遇到的困惑的问题。
无论是语文课还是其他学科,老师们都感到对学生的评价很难。来到回小,每当听到教师讲课时,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就是他们常常对他们给予学生精彩的评价。我一直努力学习对学生进行鼓励性、针对性的评价,但是在讲课过程中仍然我还是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语言不够丰富。
《夸父追日》是人教版三下年级的课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就以“神奇”为线索,构造教学步骤:划一划,品一品,写一写,评一评,对比阅读,渗透着作者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显神奇,整一节课下来,同学们能较好地感受到“夸父追日”的神奇,也能较神奇地表达夸父所经历的困难与克服困难的办法,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
教研员虞勇军老师肯定了我以“神奇”为线索展开的一系列教学,认为这些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充分考虑到了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同时指出,我们还可以做得更“神奇”些,将“神奇”做透。(1)充分利用课题。课题“夸父追日”中的“追日”本身就很神奇,在此,拓展“神话的起源”,会让学生感到更神奇。(2)在品读句子“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是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这一句时,可以引发学生想象:腿会有多长呢?人会有多高呢?山、河在他的眼里会成什么呢?……(3)摘录“让你觉得神奇的句子”这一自主学习作业可以改成讲这个神话故事,一方面符合神话故事口口相传的特点,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添油加醋地讲,比比谁讲得更神奇,会让学生对“神奇”的感受更深。
遗憾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
对于一个教师,总希望自己的课堂不出岔子,能顺利达成目标,因此,在一些细节的设计时,往往会避重就轻,将岔子先排除在外。比如说,我在《夸父追日》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防止学生找出来的句子很多,却不能马上提到那些最明显的句子,会拖延课堂上的时间,于是,我这样设计:“请你找出3处让你感到最神奇的地方”。虞老师提出:课堂要允许学生出岔子,当学生出岔子时,你就会想办法去解决,这才会有提升。
当我将写完的教案给一些老师看时,他们说:“好难的教案哦,这个方案更适合高段学生,三年级的学生能做到吗?”当我第一次试教完时,发现时间很不够。我痛苦了,怎么办?我的设计太难了,如果全盘否定,我不知道怎么入手。于是,修改教案,把可以缩时间的地方尽量缩,力求让这堂课的主线不掉链。当我呈现完这一堂课后,虞老师并未觉得这堂课的设计超过了三年级的孩子水平,而是说,这些应该抓的点你都抓到了,用这些方法去抓这些点很好。同时还指出最后对比阅读时,《山海经》这一段话可以请学生来读一读,讲一讲意思。我心中一惊,这可是一篇文言文,在五年级时才出现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孩子们能读懂吗?当时,我也曾想过简单讲一下意思,但想想太难了,于是放弃了。因此,我只是由自己读了一遍给孩子们听,急急地引到课文写得不错,因为它充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将这个神话故事写得很神奇。(没想到,犯了“二元论”的错误)正当我回忆着,虞老师说:“让学生逐句说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正好检查课文是否读懂了。”是呀,读得懂,最好,读不懂,我给予一些解释,算是让学生多理解几个词的意思也好,算是为高段的文言文教学渗透也好,想想应该是有益处吧?其实,追根究底,还是担心课堂上出岔子的心理在作怪而已。
人无完人,同样,课也无完课,允许学生出岔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思维的碰撞,在某种程度上,也督促老师去解决问题,没有问题的出现,怎么会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话虽轻松,但要做好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只能尽自己所能罢了。
《打掌掌》这一首童谣的学习加上音乐游戏的环节,让老师和孩子们觉得非常开心,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在玩中学习,学习内容可以深深地扎根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同时,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孩子们的节奏感得到提升,音乐表现欲望也得到增强。孩子们能够从游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这是一首童谣,流传于江西鄱阳一带,是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对拍手掌游戏时的儿歌,全曲仅8小节,只用了mi,sol,la3个音,节奏明快,口语化。
我以《打掌掌》为背景音乐教孩子们玩打掌掌的分解游戏,让孩子们对歌曲有个整体的印象。紧接着,引导孩子们随着节奏念歌曲的念白部分,引导孩子们在反复的游戏中熟悉音乐,再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学习歌曲,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歌曲,最后,再让同学把节奏和歌声结合起来,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做的很好。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育观念与教学机制的整体深刻变革。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一思想。因此,我在《购物》一课的教学中,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全课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获得发展,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与有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中,我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网上购物活动,通过操作、讨论交流, 使学生 认识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理解人民币的功能,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 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反思这节课,我在第一个班的教学中,只是在教室里把课件作为 内容展示的工具,当课件一展示出来时,学生们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小手都举得高高的,盼望着我叫他(她)的名字,试一试在网上购物的滋味,可是,由于时间有限,只有一部分同学有机会到老师机上进行操作,没能进行操作的同学都有一点失望,因为,他们只当了一回旁观者。当小组讨论:“在付钱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的时候,表现积极的也只是刚才有机会进行操作的同学。从这可以看到,如果 课件只是作为 内容展示的工具,会打击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阻碍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于是 ,在后面两个班的教学中,我采用了“ 数学规律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把课件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探索规律的工具, 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网上购物活动,使全班同学都能亲历规律的“发现”过程。 当小组讨论:“你 买了几样东西? 在付钱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的时候,同学们都表现积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发现,还会边说边演示付钱的过程,这时, 信息技术又作为了交流讨论 、表达的工具。当交流汇报后,反思:“你已经学会了哪些付钱方法?还有哪些不会?再次上机,试试用多种付款方式购物。”时, 学生就不同的意见再次上机操作,共同发现,深化了对多种付钱方法的理解,信息技术又作为了练习、巩固、探究的工具。 这一改 ,使我想到: 在课堂里,如果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 工具,作为“数学实验”的工具来探究数学规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多元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经过两次购物教学 ,收获不同。使我深深体会了利用“ 数学规律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好处,也 深刻理解了 布鲁纳提出的 : “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地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而非只是被动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结果”。通过“发现”这种方式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探索、体验科学家发明、发现、创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创造的态度和创造的能力。同时,也使我感受到: 教学资源无处不有 ,只要适时适事地利用,就可取得意想不到之效。教师既要“教中学”,也要“学中教”,只有充分、合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教学相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会学习。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格式与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本节课的关键。
下面我针对我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一、以旧引新,以旧促新。首先,我复习了简单的图画问题,学生根据图意用加法计算。第一题是根据生活经验理解图意继而用加法计算。即河里本来有3只螃蟹,又游来了2只。学生自然会想到现在有几只的问题,并用加法计算。第二题应用了集合圈,让学生清晰的看到是把两盘苹果合起来了,因而也要用加法计算。使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同时,为下一步学习有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问题做好了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帮助理解。然后,教学用加法解决图画问题。我先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画面:
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图里有什么?也就是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比较与复习中看到的两幅图有什么区别,从而以认识新朋友的形式引出“大括号”,明确“大括号”表示的意思。接着在大括号的下面写上“?只”,让学生考虑问号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大括号加上问号表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通过步步追问让学生逐层理解,明确图意:“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一共有几只?”然后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图意,再加上手势边比划边说一说图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括号就是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而大括号下面的问号及几只就是问“合起来有多少只?”。就要把两边的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此时,学生对这题已基本理解,我又设计了让学生用符号或者图形代替小兔子来画一画图的意思,让大家看明白的环节。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用三角形、正方形、数字等形式很好的表达了图的意思,使学生对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有了深度的理解。本环节教学,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手比划比划,用笔画一画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更易于学生接受。
学校课改处安排了高一各备课组准备一节课改展示课,很荣幸我能代表物理组来完成这节课改展示课,我这次讲的是《弹力》,从开始准备这节课到正式讲课,我大概用了一周的时间,这一周的时间里组里的所有老师都对我的课提出了很宝贵的意见。
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我反复阅读体会本课的三维目标,努力围绕三维目标来讲好这一节课。
课上,我首先想到利用多媒体播放20__年奥运会上何雯娜蹦床的视频,力图从生活实践引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效果,果然,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而且视频非常精彩,使得学生注意力迅速转到课堂上来,于是我从这一实际提问,学生们非常积极、踊跃,齐声回答问题。这样,我花很少时间就引入了课题。
课堂上,我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老师互动,在显示微小形变实验中,我让同学们自己演示“激光”实验,然后提问光点位置发生变化说明什么,走向课堂中央向同学们演示显示微小形变的瓶子实验,效果非常显著。
在课堂教学中,我更多采取逐步提问法,并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思想,如在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中,我设计的问题是:1、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本节课的重点是弹力的方向,在讲述弹力的方向时,我先让学生做几道关于弹力方向的练习题,然后,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解题,这样,我能很好地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情况做出正确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针对学生各方面的看法,进行评讲,使学生的印象变得非常深刻,掌握程度得到提高。
总结这一堂课,我深深地感到新课改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老师的角色已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科学的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创新中发展。
几和第几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 认识“几和第几”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这个知识点小朋友很容易混淆。“几”表示事物有多少, “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偏小,方位感还较差,对“几”和“第几”区别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在上这部分内容前,每天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和学生做些有关方位的游戏,让学生认识前、后、左、右的方位。特别是左、右,我先让学生自己介绍怎样记住左和右的方向,作好了准备工作后,开始了“几和第几”的教学:
一、情景引入,感知“第几”
我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找到了一个与“第几”有关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肉包子,他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吃到第五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了口气说:“唉,要知道吃第五个能饱,先吃第五个该多好啊!”学生意犹未尽时,我问大家:“你们说,这个人说的对吗?”“不对,不对。”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这时聪明的刘煜站起来说:“这个人要吃五个才吃饱,如果只吃第五个的话,那他就只吃了一个。”我适时引出了今天的课题。
二、利用主题图,教学“第几”
教材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这个场景是静态的,缺乏动态性,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把教材上的主题图重新作了调整,变为让学生参与排队这一主题情境,学生通过排队,将主题提供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加实际的体验,深切地体会到几和第几的不同。
三、联系生活,学习数学
为了帮学生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我根据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第几”的含义。如“我想考试得第一,我坐在第一排”等等,学生有了老师的引导,很快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第几”。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新知,也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几和第几的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感觉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在课堂练习中发现 问题有很多,后来我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几点原因:
一、在课堂教学中我只注重讲解,而实际操作的相对少了一些,讲课速度偏快些,我觉得应该通过摆图形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比如拿出左边的几个或拿出右边第几个,多操作多练习来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几和第几是教学的难点,因为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从哪边数的问题,虽然课前我让学生感知了方位,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区分左右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几和第几也会混淆。比如从左边起涂4个灯笼,学生可能只圈了第四个。
三、当然这也和学生目前认字少,不懂题目意思以及所接触题目量少有关系。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练习之后,这方面的情况会有好转。
四、讲完练习之后我进行了小结,但感觉小结的方式不对,我是让学生上台排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总结的时候不应该提问:“一共有5个同学”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什么(几),“第5个同学”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什么(第几),问的太唐突了,虽然有个别同学知道,但是我觉得大部分孩子还是觉得云里雾里,其实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只要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并能够区分就可以了。这是一个感知的过程。
五、在后面讲练习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想想做做”第1题从左边涂色,可以先复习一下“左右”,做一做有关“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的小游戏,加深学生对方向的感知,再进行涂色,效果会好些,目的性会更强些。2.“想想做做”第2题,“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吗?”有的学生听过,有的没听过,其实这个时候孩子的兴趣还是蛮高涨的,应该事先准备一个故事的录音,或者动画,让孩子在轻轻松松中学到知识。
当然,课堂教学是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完课都会有些遗憾,所以实际与预设是有距离的,真正的完美只有在教学之后的重设计和反思,教学之后适当的调整设计,相信对以后的教学能提供借鉴作用。
我认为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应该尽量让他们在课堂上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学生自己找寻到的关键语句才真正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才是真正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我要求学生以“令我感触最深的语句是……因为……”这样的格式自主圈划关键语句进行“赏析”,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也允许学生选择“质疑”方式,同时又为学生们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在小范围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全班交流打下基础。在全班交流时,同学们畅所欲言。
班里的郑兰兰同学找寻到了“人就成了地球的上帝了”这个重要的句子并且采用“比较阅读”方式,在文中找到了与之形成对比关系的语句“一个人不能擅自创造连他自己也没有见过的东西”,在同学们的相互补充中充分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力量迫使上帝放弃了对人类的控制,因为有了爱情人类才主宰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又如黄江荣同学质疑:为什么既然童话故事说的是爱情为什么描写上帝三次人间看到景象?同学们通过讨论得知,上帝描绘的是人类的温馨、美好、快乐的生活场面,而这一切都是爱情造就的,所以自以为万能上帝那么恼怒,进一步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强大;吕昌玲同学质疑:为什么上帝第三次来到人间后沉思着离开?……学生的这些问题的提出证明了,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
本节课的不足是:我仍感觉“品读赏析”环节中,虽然要求很清晰,但是由于导向不清,在一位学生质疑之后致使原先准备“赏析”的同学没能及时做好赏析,就又是下个同学的质疑了。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初中阶段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就是一首现代诗。
本文我设计的导入是问:同学们喜欢诗歌吗?学生基本上都说喜欢。我也请他们背诵了自己比较喜欢的诗歌。基本上背诵的都是古诗。李白的诗被背诵的频率最高。估计问成年人这样的问题,结果应该也是差不多。此设计的目的还是为下一个问题铺垫:你认为诗歌要具备哪些特点。于是在讨论,交流中,获得了一些对诗歌的一些理性的认识:押韵,分行,富有感情,语言精练,思维跳跃等等。顺便简单提到古诗和现代诗在形式上的区别。于是,进入本课的学习。
在朗读环节,我是这样做的:分两部分。每部分请三位同学朗读,接着让其他同学点评。好,好在那里;不好,哪里可以改进。点评的同学也可以示范朗读。
在朗读点评过程中,遇到了一件事。第一部分中,有这么几句:“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关于“哦”的读音问题发生了分歧,有学生读第四声,有学生读第二声。这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情况。我稍微思考之后,决定让他们讨论。我说:到底应该读什么,这是由它的意思决定的,请联系上下文,说出理由。于是,他们各抒己见。赞成读第二声的学生说:“哦”的后面是一个问句,所以它也应该表示疑问。赞成读第四声的学生说:他相信妈妈的话,所以,他后来才那么失望。至于后面的问句,是表示他已经有了爬山看海的想望了。我表示同意读第四声。但也表扬了认为读第二声并能说出理由的学生。并由此告诉学生:看起来,很简单的朗读,其实里面大有学问要研究!
第二部分的朗读,我就学生朗读的情况,提出了,他们缺少重音的处理。对于作者想要借以强调自己思想感情的字词应重读。例如: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此句中“是”就应该重读,它强调了答案“海”,表现了作者的坚定。
总之,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指出学生在朗读时应注意的事项(停顿,重音,快慢,感情等方面的处理),举例说明即可,不一句一句讲解。
朗诵点评环节的总结,要提醒学生:诗歌朗读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感情。而要处理好感情,首先要能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要深入理解诗中词句。
在揣摩诗歌词句含义的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来试着理解,方法:1。联系生活;2。发挥想象和联想;3。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我”。反对照搬参考书。参考书有什么“好处”呢?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让我们教死书。总之,让我们畏首畏尾。
例如:“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的理解。参考书上说:“形容对理想的渴望”。这样的解释显然没有到位,之所以叫“解释”,就是让别人能理解。不能让人理解的“解释”就是失败的。这和翻译的道理是一样的。于是我这样解释:联系上文,我因一次次失败而沮丧,失望,因沮丧,失望而失去斗志,生命也失去了活力与生机。不是说哀莫大于心死吗?心也是可以死的,就像是花草树木,“枯干”了,这个时候极其需要水的滋润,所以说“枯干”的心灵。失望了,甚至要绝望了,心死了,生命也必然失去生机与活力;而理想滋润了我的心灵,鼓舞了我,给我信心,给我动力,让我的生命又拥有了生机和活力。当然,在记笔记的时候就可以简洁一些:我因一次次失败而沮丧,失望,因沮丧,失望而失去斗志,生命也失去了活力与生机。理想滋润了我的心灵,鼓舞了我,给我信心,给我动力,让我的生命又拥有了生机和活力。
再如:为什么说: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飘来何解?我是这样解释的: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蒲公英”,“飘来的种子”,在这里就是指妈妈无意间剥下的希望的种子,给了我希望,给了我信心和力量。并且在我的心中茁壮成长。最终成为我的理想,成为我心中坚定的信念。至于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不知所云。
虽然说,诗歌教学重在朗读,但实际上如果不讲解,也只是和尚念经了。而且课堂时间有限。这篇课文看似简单,但实际要解决的问题却相当繁琐,尤其是词句理解。面对着差生面比较广的现状,我们该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时间?一篇课文上下来,还是我自己说的比较多。学生的收获能有多少呢?
在上这节课以前,我自己先根据上下册教材、网上的资料,对于星座的数量、名字、形状、在天空中的位置、方向、甚至有些关于星座的传说的知识进行了梳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整理,使我也受益匪浅,真正的体会了教学相长的含义。
这节课的教学准备中我设计了有关春季星空的视频,因此,我带领孩子在多媒体教室完成了本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星座的前概念水平起点较低。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星星比较陌生,如大熊座等比较有名的星座,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知晓;对北斗七星比较陌生,大多数学生处于科普书中看过的介绍为主。几乎没有学生实地有目的的观察过星空。对星空的印象肤浅,难以沟起学生对满天繁星的美好回忆。因此在课的引入部分,尽管我设计了利用美丽的星空图片导入,但效果总觉得欠佳。经调查,我认为这与现在的学生很难有机会与美丽的星空接触有关。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有机会在盛夏之夜露天野外纳凉的时间,很少有在漆黑的夜空中走夜路的体验,再加上现在的大气污染特别严重,在晴朗的夜晚,也很少而且也很难欣赏到漆黑的夜空上闪烁着繁星的景象。
《一亿有多大》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内容,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一、创设宽松空间
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1亿有多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虽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制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二、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悟、体验,建立数感
一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我联系小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材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还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数1亿本本子的时间,学生想到可选测量数50本的时间,再推算数1亿本本子的时间;这样就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这样一些具体、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材料,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同时这些又是综合知识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等教育的渗透。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等式的性质”我们基本上都是这么处理的:第一课时直接介绍什么是等式,等式的性质是什么,做为介绍性的内容十分钟甚至几分钟一笔带过,紧接着就教学生如何解方程。对于等式的一些简单的应用我们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循环的练习来补充。但是新人教版的这一部分内容却安排了两个课时,除了介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外,并直接应用等式的性质去讨论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考虑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继学习解方程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以后在代数几何中进行量与量之间的转换,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依据,更为以后学习不等式打下基础。我还是计划用一个课时的时间专门去学习这部分内容,并把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作为这节课的一个重点。
教学中我以天平为直观形象引入内容,增加或减少左右托盘中的物体或砝码,使学生明确等式的性质,并能用列式的方法表达等式的性质。紧接着通过三个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即使我在安排例题的时候注意到了难度的梯度,但是最后学生普遍认为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相当麻烦,而且不容易掌握,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小学用算式各部分关系来解题。可见这节课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对等式的性质的本质似乎理解不够,所以这堂课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个知识他们接受得相当被动。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另外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还注重指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总起段。学习完课文后,我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体地写了大自然的的声音?学生一下就回答出: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我又继续追问:那课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写呢?学生很快就发现了第一自然段。我启发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2—4自然段是什么关系?学生想了一下便说:2—4自然段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的。我相机表扬他们很会动脑筋,并告诉他们,第一段就是这篇文章的饿中心段,而它又是第一段,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它又叫总起段。接着我又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2—4自然段中还出现了总起句和中心句,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他们积极地读着课文,思考着,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总起句。
本课的课题新颖,引人从课题着手,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话题:如:晚上怎么会有太阳?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是谁发明了晚上的太阳?晚上的太阳用来干什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
在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后,引导学生简单介绍课前搜索到的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从而更好地了解爱迪生,结合课外知识介绍急性阑尾炎的知识,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不做手术的后果,加深学生体会,指导有感情朗读。
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油灯的光线很暗”,结合“犹豫”请学生想象医生在犹豫些什么?动作演示“爸爸无可奈何搓着手”,扣住“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体会爱迪生的焦急。想象爸爸和爱迪生当时在想些什么?心情怎样?结合“妈妈痛苦地呻吟”来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和糟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接着我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爱迪生想出了一个怎样的好办法?”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扣住“眼睛一亮”、“医生的摇头”体会爱迪生想出了好办法,可医生却还不明白,间接衬托出爱迪生的聪明。我预计学生对爱迪生想出的方法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因此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当时情境,来体会简易手术台前的一片光明,进一步感受爱迪生的善于思考。
抓住“妈妈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请学生想象此刻妈妈最想说些什么,来体会妈妈以有这样的儿子引以为豪,理解爱迪生所说话中第一个太阳是指白天生活中能发光的太阳,联系下文理解晚上的太阳是指“电灯”,结合学生回答及时点明课题。扣住“一本正经”“真的”引导学生体会正是因为爱迪生从小就善于动脑,并且一直这样去做,长大才能有伟大的发明创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路旁的橡树》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从《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到本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建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几天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今天讲了《路》的第二课时,虽是自读课文,但我还是着重了注意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心理活动的体会,重点放在体会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环保意识上。 今天上《路旁的橡树》,感觉有点散,碎片多了点。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篇课文,我觉得好象有点过,那么一条路为了一棵橡树,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隐藏了不少交通隐患呀。也许有了这种想法,没有和课文的意图合拍,情未动,上起课来,没味道。
“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请学生读,“你读得可真有气势。”“仿佛看见了一棵高大的橡树,比六层楼还高呢!”朗读评价语的确能起一定作用,学生在我的评价下,读得挺不错,再请学生动笔圈圈,句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橡树的高大?学生说到了挺立、粗壮、结实,像哨兵一样。最后齐读:“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接着,就引导学生去看路了。圈词体会,反复诵读,学生对这句话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只停留在:橡树的外在美,美在它的高大,挺拔。难道这棵橡树的作用仅仅是美化环境吗?如果只是这样,为这棵橡树而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似乎不太值。可以在“像草原的哨兵”处,挖掘更深的内涵。为什么把橡树当作草原的哨兵?狂风怒吼着,橡树……除了狂风,还可以说说噪音,黄沙。
接下来,我请学生思考: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朗读4、5、6三段后,学生说这棵树很美,砍掉了多可惜。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心情学生就是一个舍不得。如果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还可能想象到没有了树,空气不再那么清新,风沙迎面扑来,人们睁不开眼来,鸟儿无家可归……想到这,他们的心情将会多么难过,多么沉重。 最后,我请学生讨论“工程师的决定,工人们的做法,你怎么看?”学生说到的都是:这棵橡树太美了,他们真善良,虽然学生说到了要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但是感觉有点牵强。如果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问学生:工人们和工程师保护的只是这一棵橡树吗?学生联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理解“高尚的心”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一直记挂在心头的公开课终于落下帷幕,对比之前的课,感觉现在的脑袋倒是清醒许多,《学步》是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先生描述自己的儿子在学步过程中摔跤、跌倒、爬起来继续跌跌撞撞学路的散文,以寄托他对儿子未来能够走好人生之路的期望。
散文,本身形散而神不散,不好把握,如何摆脱“教课文”的怪圈,实现“教语文”,教给学生品悟散文中寄语的方法呢?
之后,在不断的反思中,我确定教学环节,反思我的教学,做得好有以下几点:
1. 能巧妙抓住文眼,利用汉字‘步’字理的演变方法,学生了解字的演变由来,不易错字;
2. 预习单中,能将文中出现的词语归类巧妙安排,为下个环节概括主要内容做铺垫;
3. 引导学生多次品悟父母亲心情的语句,感受为人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爱与期望。
4. 第一课时的教学,带领学生品悟到散文的语言凝练美,及寄语的基本特点。
不足的是:
1. 遗憾的是与学生概括完主要内容后,未引导学生理清文中的线索,线索不明;
2. 课文的朗读指导,过于枯燥,缺乏层层递进式的引导,近乎应加强这方面的修养;
3.这堂课的出发点,是课例验证我们本学期的教研组主题研讨——关注文体,落实语用;但不足的是此次的语言文字训练过于少,为真正落实,时间的调控、把握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执教完《小鹰学飞》第二课时后,我认真听取了师傅奚校长和二年级各位老师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就整堂课的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做如下反思:
根据教材特点和编者意图,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朗读一、二小节;半扶半放指导三、四小节;演读五、六小节。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鼓起劲”、“急促地喘着气”等词语,学会用“已经”说话。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反思一:应适当进行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朗读一、二小节时,我让学生边读边划出小鹰和老鹰的第一次对话,然后抓住“我已经会飞啦!”这个关键句让学生体会小鹰飞上大树后的心情,引导学生做一只高兴的小鹰,读好这句话,从而读好老鹰与小鹰的对话。教材三、四小节与一、二小节句式相同,因此我采用“半扶半放”,让学生学着学习一、二小节的方法去学习。但是,在学完一、二小节后应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比如:该如何边读书边划出对话?教师适时进行总结,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
反思二:句式对比设计要有针对性。
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3-4自然段)时,我采用男女赛读、小组赛读的方法,试着放手让学生朗读。这一环节设计有些粗糙,如果能对重点句子“我真的会飞啦!”加以指导,设置两个对话即“我已经会飞啦!”和“我真的会飞啦!”的句式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小鹰从“已经”会飞到“真的”会飞的心情变化过程,学生的朗读效果会更好。
此外,在学习课文第三部分(5-6)自然段时,我设计比较两个句式“这下······我总算······会飞了吧?”和“这下我总算会飞了吧?”来让学生体会省略号的意义,感悟小鹰说话喘气,上气不接下气的那种累。如果换成三个句式的比较:我已经会飞啦!”、 “我真的会飞啦!”和“这下······我总算······会飞了吧?”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小鹰心情的变化,为接下来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反思三:朗读指导应落实到每一位学生。
教材中的重点对话如:“我已经会飞啦!”、 “我真的会飞啦!”和“这下······我总算······会飞了吧?”这些句式,可采取开火车的形式撒网式指导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这样就不局限于个别学生,便于教师掌握基本情况,扎扎实实将朗读训练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学新手,我需要不断学习和刻苦钻研,好好把握每一次上教研课当成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学中教、在教中反思,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能手。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教过之后有一些体会如下: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形象,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下,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这一次学校开展了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集体备课选定了《方程的意义》一课作为研讨课。这课的难点是区分“等式”和“方程”,为能突破这一难点我们精心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接着在方程意义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明白什么是相等关系,我们先用了一把1米长粗细均匀的直尺横放在手指上,通过这一简单的小游戏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平衡和不平衡,平衡的情况是当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时(食指位天直尺中央),紧接着引入了天平的演示,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分边放置20+30的两只正方体、50的砝码,并根据平衡关系列出了一个等式,20+30=50;接着把其中一个30只转换了一个方向,但是30的标记是一个“?”天平仍是平衡状态。得出另一个等式20+?=50,标有?的再转换一个方向后上面标的是x,天平仍保持平衡状态,由此又可以写出一个等式20+x=50。整个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演示、观察、思考、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由浅入深,分层推进,逐步得出“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虽然整个教学任务好象是完成了。但从学生的练习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还是没有真正弄清,例好在练习题中有一道讨论题:“方程都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句话对吗?(答案是对的) 但是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和争论,答案不一。虽然做错的同学最后被做对的同学说服了,但这也说明了“等式”和“方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其实我们是忽视了“等式”和“方程”的直接对比。
我们的口算题引入本来是为这节课的学习进行铺垫,但在第一次上课时,口算题我们做完后没有再回过头来再充分利用。课后经过大家的评课和科培中心老帅的指点,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几道口算题,其中隐藏着等式和方程的关系。第二节课中我们通过改进,在讲完“等式”和“方程”后又回到口算卡,将口算卡的题通过变化 ——只是等式| ,——既是等式又是方程,这样进行对比使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就弄得明明白白了。
“0×5=?”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乘法”中有关0的乘法教学。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探索并掌握“0乘任何数都等于0”这个规律。2、根据这个规律,掌握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画了5个方框,每个盘子里有3个圆圈,问学生一共有几个圆圈?用乘法怎样列式?然后擦掉一个圆圈,剩两个圆圈,再问学生一共有几个圆圈?用乘法怎样列式?……直到方框中一个圆圈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计算3×5=,2×5=,1×5=,0×5=这几个乘法算式,并让他们根据乘法的意义来找规律,说明0×5为什么等于0?让学生明白“0×5表示0个5相加,也可以表示5个0相加。0个5相加是0,5个0相加也得0,所以0×5=0”。讲到这里,有的学生说“5个方框都是空的,一个圆圈都没有,当然0×5=0”。当时我就觉得孩子们根据教材中的实际情境再结合乘法的意义去理解为什么0×5=0,比老师单纯地利用乘法的意义去讲解,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他的说法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个小小的教学情节,让我进一步明白了情境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真的是很大的。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它更能帮助孩子理解所学知识。
在探讨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时,我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比较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的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能正确处理乘数中间的0。
探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我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后比较怎样算最简便。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还亲自经历了计算的过程,最后我加以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便的算法。
练习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算法,还让学生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美中不足的是,在最后的练习中,由于自己的疏忽,解答题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这让我非常自则,不过整体还是很成功的。
整节课环环相扣,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的开心,特别是开始的情境教学,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情境的引入,要在情境中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从身边的实际例子中去探索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感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数学就在我们的周围。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争论中往往比单独地思考更能发挥创造性。在教《小松鼠找花生果》时,同学们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小松鼠为什么要找花生果2,小松鼠在哪里找花生果3,小松鼠怎样找花生果4,小松鼠有没有找到花生果
前几个问题学生通过朗读很快找到了答案,惟独最后一题学生意见不统一,有的说小松鼠找到了花生果,还有的说小松鼠没有找到花生果。在两种意见争执不下的情况,我不是简单地给予评判,而是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引导学生朝着有序有利的方向发展,调动了学生的有效参与。
辩论中,学生有的忙于看书,找句子,读课文,在读中揣摩,探究,寻找答案,提炼出自己所需的论点;有的睁大眼睛盯着对方的发言,随时准备反驳,一组同学说我读到"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找到一个花生果"。来断定小松鼠没有找到花生果;可另一组同学说,小松鼠只是暂时没有找到花生果,但是蚯蚓已经告诉小松鼠花生果长在泥土里了,等到秋天,花生果成熟了,挖出来就一定能找到花生果。学生在辩论中,不断向对方质疑,在相互质疑中,学生调动一切学习因素,启用自身的一些学习潜能,使自己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在辩论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他人的见解进行评价和补充,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敏感的捕捉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小松鼠能找到花生果。
《弹琴的姑娘》这篇文章叙事清楚,结构精巧,语言简洁,优美生动,通过对四季琴声的不同感悟,小女孩的形象描写,展示了人物美好的一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充分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通过阅读、体现、交流、探究、感悟,让学生自读自悟,体验内涵,感悟真谛。
教学时,我首先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接着让孩子自读课文,画出文中写的好的地方,并想一想好在哪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习惯,同时也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对文本的原认知程度,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向,从而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我安排了学生先尝试解决疑问、回答问题,然后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品词品句等教学方式,逐一解决课前学生提出的疑问。但是这节课最大的不足是,课堂气氛不活跃,没有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回答问题者寥寥无几。我觉得自己平时在这方面训练的太少,孩子们又怕回答错误,所以不敢举手。在四季琴声的教学方面,我总觉得有什么欠缺了,后来课后细细反思,我想:是不是我在四季琴声的教学中太平均用力了,学生学起来也不太起劲。后来我设想了一下:如果我在春季的琴声教学中先引领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品味学习,然后指导学法,再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夏季琴声,有选择地学习秋季、冬季的琴声,那么既可以突破重难点,又可以让学生体现从不会到会,从别人教到自己学的实践过程,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那不是更好吗?最后由于时间关系, 尤其是“锲而不舍”的处理上,我没有在课中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将语文生活化,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锲而不舍”的例子。
一节课中,要反思的地方可以有很多很多,大的可以是整一节课的主脉设计,小的可以是某个教学动作。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更好的课堂,我相信只要有反思就会有进步。有一句话说得真好:虽不能至,但心往之。
闻一多是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名字。最初我对他的认识是很浅显的,我甚至只知道他是一个诗人,后来参加革命了,至于他是怎样做学者,怎样做革命家,怎样做大写的人,直到今天领着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才从心底里认识了这个不一般的人物。对于这个人物,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想谈谈我的理解。
按照常规教学思路,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讲了人物什么内容,那么这个课堂是一个死气沉沉的课堂,没有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人物不够立体,不够有血肉,不够有感染力,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没有挖掘出来。学生始终是被动的接受课本上的知识,而没有积极的思维和感情上的共鸣。
所以我觉得深入理解文本,挖掘文本内涵,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教师首要做的是深入理解文本,确立阅读要达到的目标,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设计上要做大胆的创新。过去的那种介绍作者,归纳段落大意,说说思想感情的方式,完全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介绍闻一多做学者时,要充分理解他为什么要做学者,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了完成这个目的具体是怎样做的,他做学者的态度如何,我们能否做到他那种实实在在做学问的态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感受人物的不平凡之处。既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实现阅读的目标。否则,僵死的接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特别是分析他做学问的态度,呕心沥血,兀兀穷年,足不下楼,夜不入眠,这种一丝不苟刻苦勤奋的态度,如今的我们何人能及呀!我们真的应该找找差距,紧跟先烈。
对于做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我们则可以联系中国的时代背景,结合他的《最后一次演讲》,切身的去感受他所经历的一切。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常规学习他做了哪三件事,课本上给予我们的东西实在是太少,而要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学生去了解他那样一个伟大的人。仅仅依靠课本远远不够。课堂应该是一个洋溢着生命激情充盈着幸福体验的课堂。应当有利于学生的感情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到陶冶和美化。因此作为教师要汲取广泛的知识,深入挖掘闻一多这个人物本身蕴含的人格魅力,从而让学生和你一起全身心投入,以情动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事实证明学生在缺乏情感感染的环境下,是很难从英雄人物身上,得到启示和激励,更难在情感美的陶冶里,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的。
同时对于导入课题时,我建议采用一些伟大人物赞颂闻一多的话导入课题,比如: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周恩来:“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周恩来,邓颖超:“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董必武,李维汉:“我辈犹生变悲哀为力量公等不死继传统有人民。”
最后教师设计“感动中国”活动场景,让学生为闻一多写一段颂词,从另外一个角度,形成更高更深的理性的认识,也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悟、评中充分发挥思维,充分锻炼能力。
总之,一个好的课堂,就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迸发出新的活力,让每一个智慧都能闪烁出新的光芒
课一开始,我就直奔本课的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描写体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一条主线,抓住这些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我从以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深究。
1、找句子。先让学生找体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大部分同学能够找出小夜莺语言的句子,但是对于他的行动的句子相对来说要困难一点。特别是关于夜莺的歌声的句子,学生没能把它联想到是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表现。
2、写批注。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做做批注,写写你从是怎样感受到他的勇敢机智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写出来。
3、谈感受。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然后再在班上汇报。有些句子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本身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每一句的教学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教学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句话,我要让学生感悟的重点是小夜莺天真的话语,加之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察觉中借野兽来骂敌人,体会他的机智,理解不慌不忙体会小夜莺的勇敢。教学下来,学生基本上都能顺利的阐述到这些点上,因此这一句教学比较顺利。而教学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象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句话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小夜莺是以自己的天真烂漫来迷惑敌人,表现他的机智和勇敢。但是学生的体会都不够深或者说的不够全面。只言片面,或者理解出现偏差,说是小夜莺已经在向游击队传递情报了。其实这里他并还没有传送情报,只是为了故意迷惑敌人,为他以后顺利学夜莺叫杜鹃叫传送情报不被敌人怀疑做好准备。这里我觉得面对学生的回答后我没有好好的去引导,而是生硬的拉到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上,因此,在教学这一句时出现了理解感受不够深刻的情况。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在教学本课的时候,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让学生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针对本课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特点,我通过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数据本文想象奇特浪漫的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特色。最后进行仿写训练法:运用第二人称及拟人、想象等手法介绍一两个你自然界的朋友,说清楚以他为朋友的原因,培养写作能力。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是对知识方法的一种灵活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使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文分析时,用第三段做例子,重点讲解。其他的段落,学生自己读,先说说这一段落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朗读,再让他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朗读出来。然后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此过程中,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最后强调,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以“山中访友”为题,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来引起共鸣
进行本课,在仿写时处理的比较粗糙。朗读的时候学生对感情的把握也不是很好。说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2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在教学本课的时候,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让学生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针对本课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特点,我通过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数据本文想象奇特浪漫的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特色。最后进行仿写训练法:运用第二人称及拟人、想象等手法介绍一两个你自然界的朋友,说清楚以他为朋友的原因,培养写作能力。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是对知识方法的一种灵活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使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文分析时,用第三段做例子,重点讲解。其他的段落,学生自己读,先说说这一段落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朗读,再让他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朗读出来。然后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此过程中,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最后强调,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以“山中访友”为题,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来引起共鸣
进行本课,在仿写时处理的比较粗糙。朗读的时候学生对感情的把握也不是很好。说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小学三年级英语这一课充分体现了英语新课标理念,从知识目标来说,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考虑到孩子刚开始学习英语,所以本课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以为三年级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新单词、新句型。考虑到三年级的孩子已学过四个星期的英语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始终采用英语,让学生完全沉浸在一种英语的学习氛围中,同时也以这种氛围感染每一个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在本课教学中做得不足的是部分同学把单词green 和 black的发音发的不好,教师应在多数同学错误发音后立即进行纠正,有些同学的歌唱的也不是很到位。在以后模块的教学中还应经常复习和操练。
文章从看到儿子蹒跚学步,联想到学步只是人生旅途的开始,希望孩子脚踏实地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顺利地踏上人生之路,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父辈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和良苦用心。
学步——人人都要度过的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经历,这就是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与其中的某些描述能够产生共鸣的所在。如果将学生引进文本,一个个的成为文中的学步者,再现儿时的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经历,那么就不难理解文中所讲的“你的生活从此开始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这句话的含义了,也能体会到父母的深情厚意。
在备课时,我预设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体验。
课前,我让学生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学步时的年龄、情景和趣闻,或找出相册中的自己学步时的照片欣赏,特别要了解父母父母看到自己学走路时的心情,并以《我开始走路啦》练笔,这样学生原有的较为朦胧的体验可能会因此而变得清晰,解读文本时较会产生共鸣。
二、让学生再现自己的情感体验。
课中,我一开始就要避免的是不再重复预习的内容,我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高于预习,让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于是采取了这些步骤:
首先,理清文章脉络,由“居然会走路、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入手,让学生找到学步的艰难。学生需精心阅读文本,体会父母的心情。
其次,让学生抓住某一片段精心阅读,归纳出有关描写心理感受的词语,诸如“胆怯”、“自豪”、“勇敢”、“新奇”、“坚持不懈”等。这就是一个感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的朗读训练,应该定位于朗诵。第三,体会父母的情感。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些环节的设计是本节课的亮点。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很自然地让学生走进了一种能够共鸣、能够感悟的状态,而我又利用各种契机进行了大量的语文能力的训练。例如,阅读文本时的划句做批注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的训练,积累句子并合理运用的说话训练,大规模的朗读训练,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的训练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事先根据课文设计问题,学生回答得多好,渐渐的他们的积极性不高了,当我的学生渐渐在课堂上失去兴趣的时候,我才醒悟过来。———老师设计的问题≠学生想知道的问题。
注意到了课堂的缺陷,我的课堂上渐渐多了许多学生的声音,我渐渐关注着他们的思想,渐渐明白教学生不知道的问题才是真正地在教学生。
对于自觉学习的学生,需要给他们指引方向,然后让他们学会自己走;对于不自觉的学生,就要诱导着着他们,然后让他们跟着老师走——这些都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老师们是无法完全去设计的。
学生已经知道,人生只有学步,才能迈步,直至成长。在作者眼中,儿子学步的意义就在于他开始迈上了漫长的人生之旅。因此,父母会惊喜与兴奋,会赞美和欣赏,还会担忧和焦虑,更会有期望与忠告,将学生的情感提升至懂得“感恩”,并懂得勇敢地走好人生的坎坷路。
作文难写,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心声。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中心、选材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如写作。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话题“钱”,可以自问“谁在赚钱”、“他是怎样赚钱”;“谁在用钱”、“他又是怎样用钱”;“钱的作用有多大”、“钱是不是万能”;“学生在花钱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未来的世界里钱还会不会存在”等等。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读与写相结合。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读”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内容,在选取内容时,通常是为了解决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而选取一个片断,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
四、作文与做人相结合。作文指导课,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造成一些学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问题。
教师必须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结合具体的类型作文,同时渗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作文时,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选取先进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特点,启发学生写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我们赢了》是数学北师大版第三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在学生一年级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认识钟面上的时、分。
1、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时钟,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
2、重视学生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能力
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了解了“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读写时间,让学生面对数学问题能够比较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
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同桌及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机会,在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发现什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探讨时分的关系及几时几分的读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发现规律,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