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在深入学习《决定》的过程中,带着对“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这一问题的思考,对昌乐县民营经济进行了调查。深切地感到,民营经济已成为昌乐县经济发展中比重最高、活力最强、贡献最大的经济增长群体。

一、基本经验

近几年来,昌乐县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天字号工程”紧抓不放,坚持总量抓扩张,骨干抓提高,政策抓落实,环境抓优化,民营经济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年,全县注册民营业户已达9611户,注册资金2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17.4%;完成营业收入145.5亿元,实现利税12.6亿元,实交税金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4%、54.8%和43.6%。昌乐县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持续实现了量的膨胀和质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准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近年来,昌乐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确立了“招商引资促发展,求真务实建强县”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把“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作为两个“天字号”工程来抓,选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起到了抓关键、带全局的理想效果。其中,招商引资实现较大突破,成为支撑和带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年,全县新引进项目311个,实际到位资金31亿元,实际引资额同比增长49.4%,其中引进总投资过亿元项目29个,过千万元项目51个。

(二)探索了市场经济新条件下指导企业工作的新方式。针对部分已改制企业改革不彻底、不到位和部分新发展民营企业管理粗放等问题,着眼于培养市场竞争实体和“四自”主体,在民营企业中广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使民营企业普遍上了档次、上了水平。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国外、省外、县外的力量“嫁接改造”全县民营企业,培植起了一批新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县规模企业已发展到160家,比XX年增加72家。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改制后积极与国外客商开展合作,新上万吨药用淀粉和万吨药用白糊精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1200万元。最近,该公司又与山东大学高分大材料研究所联合投资开发了药用水溶性包衣项目,该项目是获得国家专利、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科技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造就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环境。坚持“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的观点,高度重视环境建设,既抓硬环境,又抓软环境,大大优化了民营经济的整个环境。硬环境建设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全县重点规划建设了“二区四园”,成为外资和县内民营项目注入的“洼地”,产生了良好的聚集效应。县经济开发区吸引了许多项目,其中投资过千万的11家。潍坊中传拉链项目,投资3080万美元,主要生产隐形拉链和拉链头,目前已形成年产隐形拉链6500万打、拉链头6000吨的生产能力,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000万元。三艺珠宝石饰加工项目,由香港恒昌珠宝首饰有限公司、青岛世通工贸有限公司和潍坊蓝天首饰珠宝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兴建,投产后可形成年加工黄金首饰3600千克、白金首饰1600千克、白银首饰3000千克,k金镶石类珠宝工艺品100万件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利税1000万元,将成为全县珠宝加工业的“龙头”。在加大硬环境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县里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40个职能部门到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一条龙服务”,较好地规范了部门服务工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切实加强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建设,积极培育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探索出一条让企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成功路子。

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四)形成了重视民营经济的大气候。昌乐县委、县政府狠抓解放思想这个“先导工程”,适时开展县情教育,提出“经济相对欠发达是昌乐最突出的实际”、“招商引资是解决昌乐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等重要观点,较好地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大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弘扬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这个时代主旋律,用“认真、扎实、求实”精神要求各级干部,先后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扶持、考核、奖惩政策和办法,落实了领导包靠民营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等措施,在全县形成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可以说,目前全社会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参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气候已经形成。

二、几点启示

昌乐县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力度之强、措施之实、成效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为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面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其一,政府合理定位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抓经济的职能定位,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不抓经济”,市场做不好的才是政府要做的。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在为社会公众的服务上,用驾驭市场经济的胆略和魄力,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不干预企业内部事务,把重点放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项目引导等外部环节上。昌乐县明确提出了要让民营企业主“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经营上有靠山”,县里每年都要评选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50强民营企业、先进民营纳税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并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全面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能人脱颖而出的政治氛围。今年,又确定了20家重点骨干企业,在信贷投放、项目审批以及资金、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力争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党的建设,让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吸收民营企业家入党,让民营企业家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报纸上有名,政治上有位。同时,政府部门对企业不搞“吃、拿、卡、要”,不向企业征“过头税”,不与

企业争利,藏富于民,放水养鱼,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和谐、优越的发展条件。

其二,立足本地优势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基矗对于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来讲,可能会没有什么绝对优势,但总会存在着比较优势。民营经济的成功者,大多数都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发展区域经济,不仅要在招商引资、吸引外力、扩大对外开放上下功夫,还要在发挥优势、激活内力、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上下功夫。昌乐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就得益于把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是靠壮大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明智选择。目前,该县的塑料制品、食品加工、化工、医药、乐器等十大特色产业,已成为支撑昌乐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十大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利税、上缴税金已分别占到全县工业指标的80%以上。

发展民营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其三,实现科技和管理创新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动力。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发动机。持续的科技和管理创新,是民营经济克服弱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如果创新停滞了,企业的生命活力也就行将结束。昌乐县坚持把人才作为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一个大的战略,招才重才,尊才爱才,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为民营企业引进、输送和培养人才,特别是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提高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企业家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其根本目的在于打造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势。这也是该县民营企业获得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的关键所在。以技术创新抢占市场制高点,通过自主创新,使产品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竞争风险,不仅使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而且企业规模也日益壮大。目前,该县90%以上的规模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关系,并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创办科技型企业20多家,其中,潍坊旭业塑胶公司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潍坊市十佳民营科技企业”。山东乐化集团与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合成立了山东乐化纳米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现已研制成功了纳米基荷叶型自清洁外墙涂料和超耐侯涂料等产品,成为国内同行业率先利用纳米技术生产涂料的企业。

其四,优化发展环境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环境经济。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发展。为实现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昌乐县提出了“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的口号,并将其落实于行动,制定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等相关文件,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17项;建立了集“审批、收费、会计结算”于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对所有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建立了县长热线和优化经济环境投诉中心,设立了投诉专线电话,优化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当前,昌乐县正在开展以创新机制优势、创造人才优势、创建环境优势、争先晋位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一争”活动,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经济发展硬环境的同时,从各方面入手打造优质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以此为保障,不断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