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实用三篇】

护理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精选3篇)

护理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1

我是来自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现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XX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班班长。我于XX年暑假参加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it精英志愿者服务队”,奔赴林州进行深入大山义务维修电脑;参观红色景区红旗渠接收爱国主义教育。

并且除了参加学校集中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也会在平时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的以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帮助同学,服务社会,并从中锻炼自己。

一、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已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更感谢学校、社会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来参见暑期实践: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暑期实践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技术应用。

1.深入林州山区义务维修电脑。

我们于年月日到xx乡,小学生优秀班干部先进事迹开始了我们义务维修电脑的第一站,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尽管依旧是炎炎烈日,但是我们却还是用我的热情和真情坚守在自己的服务岗位上,为居民提供服务,义务维修电脑。我们服务队队员上门服务,这次活动受到广泛的影响,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林州市电视台对带队老师、队长及技术员进行了采访,并且摄像人员进行了全程记录,走访到居民家里,居民表示深深的感谢。7月4日我们开始我们的第二站——林州市王相岩乡,我们在农家小院落脚,体验别样的农家生活,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关注留守儿童,开展我们的义务维修活动,帮助居民维修电脑,讲解电脑知识。

2.参观红色景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个人先进事迹为了响应“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一代青年”,我们离开了最基层的茶店乡,开往了红色教育基地——红旗渠的路上。参观红旗渠让我学到了许多,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把那种精神发扬光大,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一代青年。另外,我们还参观了红色景区——马氏庄园,了解了庄园的故事,领略名人的风采,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3.寻访我院毕业教师,体会前辈奉献社会的精神。

XX年7月2日,在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卫东的带领下到蒋村乡一中寻访09届外国语学院毕业生陈琳并开展教育调研活动。在采访中,我们了解了陈琳授课的方式以及现在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蒋村一中,在这里,我们看到,教室使用多媒体教育教学,但还仍有教室没有配备相应的设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学生们的教育问题。

二、利用课余时间投身社会实践。

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应该不再只是被动的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是应该主动的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全力以赴的去完成。所以在大学期间我觉得多与社会接触,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多了解你将会面对的种种问题,优秀小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对以后的发展和继续深造都是非常非常有益处的。所以,我积极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的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为社会服务。

护理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2

从一名普通的护士,到担任护士长工作,她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一干就是整整25年。25年的临床护理工作,她勤恳努力,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着一支优秀队伍。

她,就是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病区护士长陈。

“春蚕尽丝丝不断,留赠患者御风寒。”xx年,走出护校校门的陈海燕怀揣恩师送给她的这一赠言,穿上白大褂,戴上燕尾帽,开始了她的护理生涯。打针、发药、铺床、输液,在苦中感受着呵护生命的快乐;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累中把握着生命轮回的航舵。在医院特有的气味里,陈海燕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她走过了火热的青春年华;在病床边,她丈量着无数个漫漫长夜;在患者家属的期待和焦怨声中,她把耐心、细心和爱心奉献给了一个个身患疾苦的病人……

20xx年她服从组织服从组织安排,在南京鼓楼医院进修体外循环,以精湛的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受到王东进主任的高度赞扬,多年来承担我院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工作,为心脏手术的顺利开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作为护士长,她言传身教,是护士的好榜样。每天清晨,她都会提前半小时上班,走过每个病房,用最美的笑容和声音问候每一位患者,“早上好,昨晚您睡得好吗?有什么需要的吗?”使每一位患者和家属都在新的一天有个美好的开始。有位烧伤面积达90%的85岁高龄的患者,病情危重,刚入院时家属对医院有种原始的恐惧和不信任,护士每天的操作都会遭到家属的怀疑,所以陈海燕除了每天查房,每次处置都会亲力亲为,在恶臭中面对腐烂的创面,清洗创面、吸痰、翻身、更换纱垫、床单和被套,长时间操作有时都使她直不起腰来,耐心温柔地为家属解释,用过硬的技术、娴熟的手法和优质的服务,使家属最终消除了顾虑。在她的带领下,其他的护士也都习惯了用美丽的微笑、热情的服务来面对患者和家属,一个月后患者离开了人世,家属回家办完丧事后的第三天,再次来到病区,手捧鲜花,并向护士们深深鞠了一躬,深表感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平等待人。在护理工作中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服从领导的安排,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工作得到领导、同事和病人的认可,很幸运能被评为优秀护士。

护理工作中,负责检查本病房抢救物品完备、齐全、规范。以临床工作为重点,深入病房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熟练掌握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检查护理人员认真及时书写护理文书情况,防范由于护理文件书写诱发护理纠纷的发生等。热爱自己的专业,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学习先进护理技术理念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科室各项护理质量。

一、加强护理管理,强化护理水平

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在护理部三极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科室制定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质控体系及十三个质控小组,充分发挥责任组长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质控计划每季度安排、月计划、周重点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质控,每月召开护理质控小组会议,对存在问题提出原因分析、整改意见。一年来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二、继续APN护理排班模式,弹性排班

为了提高专业内涵,把护士还给病人,改变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包干制。将病人分为A、B2个大组,每大组分为3个小组。每大组各36张病床,每大组2个高年资护士各管11张病,1个低年资护士各管10张病床。高年资护士管的病人多,要求她们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选出责任组长,每班对本班基础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找出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三、加强学习、落实护理部及科室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一是每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及科室护理常规。

二是坚持每日查房制度,做到护理工作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三是安排科室带教护士参加由护理部组织的每季度技能培训,并及时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培训,进行考试。成绩交护理部。

四是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常见急救技术,如吸痰技术、心肺脑复苏术、除颤技术、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监测技术等。五是各级护理人员基本按时参加科内、院内的理论学习考试、院感知识考试、技术操作考核。

四、加强科室培训工作

共参加业务学习36次,业务查房12次,疑难病例讨论12次,护理会诊12次,技能操作考核24次。理论及操作均按规定培训及考试,不合格者处罚金并进行补考。

五、规范护理文书管理

质控小组按各项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依次对护理文件书写、急救药品及物品、基础护理及危重、一级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安全进行每月各检查四次,8月之后按护理部修订护理质量检查新标准,各组质量检查体现了月覆盖,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按时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并有记录。

六、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落实护理人员行为规范,要求护理人员微笑服务,本年度仍有多名护理人员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提名表扬。每月召开公休座谈会一次,作本科室常见疾病的知识宣教及入科宣教,收集病人及家属的宝贵意见,作出整改,针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通过制定健康教育手册,让病人熟悉所患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

七、规范病房管理

建立以人为本的住院环境,病房每日定时通风,消毒,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对意识障碍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制,按分级护理标准护理病人,落实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及重危病人的个案护理,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合理需要。

几次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中,她都是随叫随到,经常放下节假日休息,不分白天和夜晚的加班加点干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此,有人说她是“工作狂”,也有人在背后议论她是“傻子”。工作中,“忍饥”、“挨饿”、“憋尿”等是常有之事。

一双脚从不停歇,走了多少路无从计算;一双手洗了又洗,拯救了多少生命无从计算;一张笑脸无数次的出现,给心灵带去多少温暖无从计算这就是天使,从不计算付出,拥有的只是奉献,这也是我院苏创文护士20多年来的工作写照。

记得20多年前,我院苏创文护士刚从部队退伍回来,当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一个朋友参观当时的凤溪医院(即现在的我院),刚好看见一个精神病人病情发作,需要很多医护人员协助才能制止,他当时很同情那精神病人,并受那些医护人员的行为深深感动。他从那时开始就立志做一个精神科医护人员,去更好的去帮助那些精神病人。此后,虽然他有很多的机会去找一份好工作,但他都拒绝了,并排除家人的阻拦,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和别人的嘲笑,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在凤溪医院做了一位精神科护士。

参加工作以后,苏创文才发现,做一个护士很容易,但做一个合格的护士很难,做一个合格的精神科护士更难。护士不仅要做好护理工作还要管理好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由于精神病人的知识层次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精神病的病态观念不同,因此与他们的交流方法也不同。要想管理好精神病人,让精神病人能配合医护工作,除了用药控制病情外,还要与精神病人建立良好的言语沟通及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征服他们,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他们。多年来,他自觉参加各方面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他常常面带微笑出现在病人面前,给病人一种温馨、友善的感觉,还对病人细心呵护,关心病人及其家属,不知得到病人及家属多少次赞扬,同时,他不畏艰辛和困难,忘我地工作;,在最危急的时候,他往往走在最前面,让自己承担所有的危险。20多年来,为工作,他面曾临过无数次危险,一幕幕动人心弦的事迹目前还深深的刻在与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心里。记得20xx年,有一位精神病人出现违拗行为,数天都不肯进食及洗澡,苏创文护士不嫌弃病人脏,帮那位精神病人理发及洗澡,还耐心的劝导那病人吃饭,并细心地用勺子喂他吃饭;还记得在20xx年8月的一天,医院刚住院一位躁狂病人突然狂性大发,用拆下来的床板撞铁门,甚至攻击其他病友。当时情况特别危急,苏创文同事不顾危险,首先冲入病房,用自己的手臂挡住打来的床板,并迅速将病人制止该冲动病人,当他把病人制止后才发现自己的手臂肿了一大片,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急冲进去时,他就笑笑说:我当时只是想到防止他伤害到其他病人,其他就没有多想了。这样的事迹常常在苏创文护士身边出现。

苏创文护士就是这一种人,他往往替病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当有危及到病人及他人的时候,他往往身先士卒,走在危险的最前面。虽然在他的生命中不曾有鲜花和掌声,不曾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更不会有名垂青使的壮举,但在他的生命中有一个不倒的信念:拯救在痛苦中的人,给他们带去健康,带去快乐!

护理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3

自踏上工作岗位以来,他便担任班主任职务,至今已有十五年之久。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一代代的学生们相继成为了杰出的人才,步入高校,融入社会,这些都令他备受振奋,深感欣慰。十五年的风雨历程,让他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甜蜜。他,便是我们的人民教师——孙阳,在这十五年间不断地探索、实践,他愈发认识到,家访作为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亦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家访的目的在于同家长交流互动,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导师。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品格塑造以及个性养成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他,想要有效地引导教育学生,就必须紧密联系家长,携手共进,如此方能事半功倍,达成教育目标。有一名原本表现出色的学生突然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尽管他多次试图开导,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此,他亲自前往该生家中了解具体情况:原来她的家中不幸遭遇火灾,且其祖父患病多年去世,家庭经济状况极其拮据,这对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得知这一切之后,他诚恳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巧妙地指出了他们对女儿产生的负面影响。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深入交谈,他终于成功地说服了家长。自此以后,他在生活和精神层面都给予了这名女生极大的关爱与支持,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她的斗志。家访使得他走进了学生们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而家访更是为他的班主任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家访并非用来告状或让孩子们难堪,而是要在家庭这一特殊环境中真诚地与家长、学生展开交流与沟通。家访常报喜讯,有助于营造利于后进生转化的良好氛围。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所言:"赞扬犹如阳光,缺乏它则无法生长开花。”家访的目标在于关注、呵护、转变与教育学生,而非在教师束手无策之时将责任推卸给家长,因为此举无疑是在给家长递上一根 "棍子”,导致孩子回家后免不了遭受一顿皮肉之苦。这样的做法非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之情,从而为今后的工作设置了重重阻碍。他的家访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对他(她)们来说,家访无疑是雪中送炭,传递的是温馨关怀。其中有一名中途转学过来的学生,学习成绩糟糕透顶,且性格暴躁,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他曾多次向家长反馈此类情况,但棍棒教育并未产生任何成效,反而加深了该生的心理抵抗。鉴于此,他决定改变策略,尝试去发掘这名“双差生”的`优点和潜力。他发现该生热爱劳动,拥有出色的组织能力,也因此受到了同学们的敬佩。从此处入手,他找到了教育转化的关键切入点,进而展开了家访。当他迈进这家的大门时,学生家长本以为孩子又闯了祸,脸色阴沉沉的,要求孩子出来接受训斥。然而他立刻解释道:“请别误会,我是路过顺便来看看。”紧张的气氛随之缓和了下来。接着,他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这让家长感到惊讶不已,因为他们从未听说过自家孩子有过什么优点。而听到这些溢美之辞的学生也露出了笑容。此刻正是良机,他便与家长讨论起如何监督指导孩子复习课程,同时也鼓励学生全力以赴迎战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十五年来,他接触到的所有“双差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因此,他总是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在积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的同时,他会首先感化家长,然后再联手教育学生,给予他们信心、希望与热情。唯有如此,那些脆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够在一个始终充满阳光、暖意融融的环境中绽放,并最终结出累累硕果。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投身于此项重要工作,帮助更多的孩子们迈向成功的道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