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内训师培训心得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内训师特训班学习。三天两夜的高质量、高强度的培训,让我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内训师有了全新的认识。
此次培训的主讲孙老师是影响力集团高级讲师,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授课经验。但光凭这个头衔,很难让我们彻底地信服他的每一个观点。例如,在培训一开始,孙老师就提出了一个我并不赞同的观点:“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因为在我看来,内训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不是表演和做秀。
孙老师的高超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填鸭式的灌输自己的观点,而是让各位参加培训的内训师在实际的练习中去体味其中的道理。1分钟的自我介绍看似简单,但是却让大家感受到了平时感受不到的压力。一分钟的定题演讲,更是让大家深感不知所措。
第二天的三分钟演讲,确实让大家伤透了脑筋,老师要求不但要清楚地表达一个主题,还要加入前一天练习的姿态语言。晚上九点课程结束后,大家就回到房间思考主题,甄选材料,初步成稿。很多同事晚上3点还没有休息,但是第二天的表现却是很不尽人意。虽然都进行了充分准备,但很多内训师在演讲后仍然发现自己有主题不明确,支持观点不鲜明,姿体语言配合不协调等诸多问题,紧张情绪不言而喻。
可以说,我们参加培训的32个人,都非常有责任心,都是带着任务来学习的,大家总是想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传授给学员。但问题在于即使老师教授了100%的知识,学员到底能掌握多少?如果学员对课程有抵触情绪,可能完全不接受新知识;如果叙述过于平淡,学员可能在听到30%的时候就已昏昏欲睡。想比之下,一名经验丰富的讲师,由于知识丰富,精心准备,充分阐述的内容可以完全被学员所吸收,甚至激发起学员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内训师,关键不在于我们讲授了多少,而在于善于换位思考,如何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要学会运用“同理心”,找到“共通心”,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
如何解决教和学的矛盾?“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的原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怎么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怎么说才能激发学员接受新知识的兴趣;怎么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最精华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就是说要运用好PPP,即要让学员明确培训的“目的、目标、过程、要领、收获。
正是印证了孙老师讲的“未曾经历,不成经验”的话,经历了三天的特训,体验了多次的“出丑”,到第三天培训结束的时候,大家才对“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更是感触到了掌握“教与学的区别”、“成人学习的特点”和“事前准备自己,过程重视学员,事后总结自己”的重要性。找到共通点,然后在讲述过程中适时的运用体态语言,表演技巧,可以让学员更容易接受,保持注意力。总而言之,提升外在层面的技巧,可以让学员最大限度的吸取所传授的知识。
那么,如何确定讲课重点,筛选材料,逻辑组织,在课堂上呈现最精华的内容呢?首先要根据时间,确定要讲述的知识点。三分钟的演讲练习告诉我们,充分阐述的一个观点,远比平平叙述的三个观点更有说服力;其次,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材料,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转述。在演讲中,大家明显感觉到,对于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深有感触的话题,都叙述的活灵活现;相反,对于一些生搬硬套的话题,则明显缺乏说服力。所以对于内训师而言,对要讲授知识的吸收,消化,重组,重现的过程必不可少,就是说要做好“预演未来”。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吸收进来,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辅以活生生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培训有的放矢。
三天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却给我们大家的励练成长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虽然到了最后一天,有的同事还是很紧张,还是不能够很好的控制时间,技巧还不够纯熟,但是,我相信“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需要的就是要提高学习力,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揣摩和总结,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把握好感性认知和理性了解,努力达到许总“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前去能干”的要求,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适合企业发展内训师,为企业培养优秀的营业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为共同打造百年百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再次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们这次PTT(内训师)特训的机会。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与在座各位一起度过三天轻松愉快的学习时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我听完丁立松老师的授课之后的感触。我没有授课经历,也是第一次参加内训师培训,可以说,我在这方面是初出茅庐,白纸一张。我是怀着迷茫与好奇来到这里的,我不知道老师会给我们讲授什么内容,我好奇这位老师到底能不能让我有所收获。结果证明,我这次参加培训是赚大发了。丁老师言传身教,向我们展示了一名成功内训师的风采,他给我们讲授的语言表达技巧、场面控制及互动技巧,以及课件制作技巧等,实用性非常强,他成功地在我这张白纸上留下了绚丽的色彩!
我记得丁老师在第一个上午就提问我听了这么久的课有什么收获吗?我当时安静了很久都没说一句话,甚至一个字。这个时候有一位好心的同学在下面大声重复了几遍“我不紧张”,非常感谢他的鼓励。其实我当时也不太清楚自己有没有紧张,我只知道丁老师滔滔不绝地给我们灌输了许多授课技巧,我脑子里正在快速回放这些内容,很抱歉我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陷入沉思。当我仍在回放的时候,丁老师又问我觉得最深刻的是什么。我一听,这下可好办多了,马上回答:“印象最深刻的是丁老师一开始说的一句话‘我就在现场’,这吹牛吹得不错。”当时引得台下一阵哄笑,我这可是说的大实话啊!丁老
师开始讲课就教我们说这样的话,这不是明显的无中生有吗,不是吹牛是什么?我当时就在想,好家伙,敢情他上课就是吹牛啊!我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能耐。
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丁老师说的,作为内训师,在讲课开始十分钟就应该引起学员的听课兴趣。丁老师在这方面确实是高手啊,不管你们有没有被吸引,反正我是被吸引了。他那句“我就在现场”让我怀着一种“我倒要看看你还能不能继续吹,能怎么吹”的心态认真地听他的一言一词。
其实,在培训中,内容实不实用,关键看内训师的知识靠不靠谱;课程精不精彩,关键看培训师会不会吹牛。当然,“吹牛”只是一个通俗说法,其实就是指培训师的表达能力和个人魅力。在这方面,丁老师不仅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并且不吝赐教,用丰富精彩的课堂内容向我们传授高端的语言表达技巧、场面控制及互动技巧,并且给我们机会去体验这些技巧的应用。丁老师的这些举动也正给了我们在座的各位这样的启示:日后我们作为内训师,也应当这样去辅导学员,这过程正符合课堂上经常强调的这么一个逻辑:引起共鸣—打开迷雾—引君上路—送君一程。
丁老师还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内训师是思考者。说的太对了!内训师绝不是照本宣科,也不能够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我们不仅要思考我们要讲授的内容是否被接纳、是否有意义,还要思考学员的特点类型,思考授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更要思考我们讲授的内容对学员有没有帮助,有多大帮助。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那就是课件制作,以前偶尔也会需要制作幻灯片,但是从来没有认真地去考虑过如何让幻灯片美观、实用,如何更有效地用幻灯片去表达内容。听了丁老师的课后,我回去看了看自己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制作的幻灯片,乍一看,发现丁老师指出的那些缺点在我的幻灯片里一应俱全,再一看,这幻灯片简直是惨不忍睹。现在想想,当时真是难为了我的导师啊!
课堂上互动很多,同学们都得到了发言机会,这对于外向的学员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是像我这样腼腆的学员,甚至更腼腆的学员,那可真是太要命了!不过,在这么活跃的气氛当中,似乎大家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发言障碍,一些一开始不怎么敢说话的学员也慢慢地活跃起来了,这说明这次培训很有成效,大家的公众表达能力被慢慢发掘出来了。作为培训师,不怕开口,就怕不开口。那句话这么说来着?“我常出丑,以致习以为常。未来在我的‘口’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丁老师讲课内容实在太丰富太实用了,让我感触特别多,要是一一列举的话,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千言万语道不尽”吧!既然如此,而且时间有限,那我只好“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在此,我要感谢公司举办的这次内训师培训,让我有机会收获这么多授课知识。还要感谢丁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让我获益匪浅。感谢我们的管理人员,你们为了这次培训忙前忙后的,辛苦了!最后感谢各位同学,是你们的积极配合让我们这次培训更精彩!
谢谢大家。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企业内训师培训,让我对内训师这个职业有了深层次的体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一些思考,简略的谈谈个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是内训师必须首先成为所授课程的专家。成为一个优秀的内训师,首先要成为所授课程领域内的专家,掌握该课程所涉及领域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既要有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要有前沿的知识分享。
二是内训师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光有一定的知识含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这其中包含讲课时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还要运用各种培训工具,把握好各种培训方法综合应用。
三是内训师必须准确把握成人学习的规律。成人学习不同于学校教学,不能以为把我们的知识讲出来就可以了。对于成年人而言,任何课程其实他都或多或少的有过一定的了解或接触,内训师要想在课堂上让成人接受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学会在课堂上多让学员参与互动,多利用游戏、讨论、点评等对策来激发学员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授相关的工作知识、技能和理念。
四是内训师必须握好现场培训的流程和方法。现场培训的重要特点就是手把手的教。但是以前我们这种培训都比较随意,效果也不好。原因就是没有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分析,没有对学员的能力进行要素分析和提炼。所以我们今后的培训就要从关注事转换到关注人,努力进步一个教练应该具备的聆听、区分、发问、回应和直觉等能力,针对学员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五是内训师要学会如何处理培训现场各种特殊情况。特别是上台讲课,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紧张情绪,也会面对培训现场学员的抱怨、不配合等情况。这次学习中,老师不仅针对各种突发状况一一讲解应对之策,还让我们每个学员都有一次上台讲课的机会,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一次宝贵的锻炼。
内训师的技能并不是一两次的培训就能全部掌握,只有在不停实践,不停的培训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的改善、总结,内训师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获得长久的进步与提升。
这次有幸参加了公司内训师培训,让我对内训师这个职业有了一个较为深层次的认识(培训师是指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和企业自身需要,运用现理念和手段,策划和实施培训项目,并从事培训咨询和教学活动的人员,培训师包括TTT企业内训师和PTT职业培训师),从被动接纳到主动学习,知识从零碎到系统,结构从模糊到清晰,意识从无都有,为自己在下一步的学习和提升中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下面我来谈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企业内训师几点粗浅熟悉,以便共同学习和交流。
一、当一位内训师要有自己的风格,光有一定的知识含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其中包含讲课时的语气语调、肢体语言,还要运用各种培训工具,把握好培训方法,例如:视频、小故事等的引入。
二、内训师的语言表达技巧:说法要求吐字归音三五成群、捷思慢讲,五个音不要一口气说,要慢慢地说,做到清晰、舒缓。要做到一口气不超过五个音是需要练习的,方法有跟、唱、随、诵。平时育习惯,训时、用时显风范。
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内训师,要以事实为依据,知道培训能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
四、培训技巧:
1、凤头——开场常用的六种方法;
2、完美收官“豹尾” ——行动有力;
3、了解你的培训对象;
4、灵活多变的授课技巧。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加强,又使自己的实际技能得到了进步,特别是1分钟自我介绍和2分钟开场的上台,由最初的紧张、哆嗦、声音发颤,到喜欢上上台的感觉,那种感觉倍棒。希望以后多进行类似的培训。
很荣幸能参加公司组织的内训师队伍培养。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是课程安排的非常紧,内容非常充实。我想我们参加培训的每一位学员的体会都不同,也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对我而言,我觉得这次培训安排的非常有意义,因为这次培训不光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让我认识到了讲师的魅力所在。授课老师的精彩演讲以及各种问题的解答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学习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老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一下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和自己的收获。
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的讲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讲师工作的意义,熟悉自己所教授的内容,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从而选择高效的学习策略。作为一名讲师,我们要以学员为中心,充分考虑学员学习的特点。成人不同于学生,他们更加倾向于以已知求未知,学想学和认为他们需要学的东西等等。所以,我们要在有效的讲授中使他们学到知识,在交流活动中增长他们的经验,在互动体验中提升他们的能力。除此之外,选择高效的学习策略同样重要,正如老话所说的那样: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从书本中,学员能看到核心知识和书面表达;但是在培训中,学员获得的就不仅仅是核心知识,还有口头表达,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员激活经验、规划应用、现场演练。可以这样说,学员从书本上获得的属于陈述性知识,从培训中获得的则属于程序性知识。因此,在培训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快速提升自己的授课必备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培训师,要做到从容上场。从容上场的关键包括:做好准备;自我调整和台风修炼。第一步,做好准备。在讲授中,我们要做到有料、有用、有趣、有“爱”;要想胸有成竹的上台,我们要提前准备好内容设计、讲义制作、讲稿内化等。此外,我们要学会放下恐惧,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努力做好自己即可,对自己充满充满信心,接纳自己的不足,勇敢的走上讲台。第二步,自我调整。在上场前,要做好心理建设、事前准备和自我准备;走上台时,深呼吸,面带微笑,放松心情,放慢语速,声音大一点。第三步,台风修炼。这就包括:声音、眼神、手势、表情、走动、站姿等。这其中又包括很多要素和注意事项,如郭梅老师所讲要注意声音的音高,音量,语速快慢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眼神专注,集中,在面对听众人数少时,尽可能与每一位做对视交流,时间大约控制在三到五秒,与每个听众达到一对一的交流,如果人数过多,则尽可能将你的视线停留在后排学员的位子上,切忌眼神迷离;表情要放松,自然,尽量保持微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记得都要面对听众,适当走动,避免挡住视线。更多的经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感悟。
第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就必须和学员建立联接。讲师在台上的第一印象像发射火箭一样重要,所以讲师除了在培训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外,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讲师提高开场白的效果。首先是开场联接,要提升学员对培训的感知度、关联度、参与度。只有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达到最好的效果。至于如何“引兴趣”,老师在讲授中也给我们列举了很多方法,如:场景再现、案例分享、视频呈现、图表/实物展示、游戏破冰、引经据典等等。我们要结合所讲授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此外,场景化教学的开场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场景呈现,可以让学员感受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激发学员对问题的思考。在我看来,适当的幽默也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好的幽默能一下子活跃气氛,拉近距离,增加吸引力,所以很多讲师会用,尤其是在开场白用。那么,我们在开场时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以下这些开场禁忌需要我们了解:没有与学员建立联接、过分谦卑、过分炫耀自己、过分自我中心、消极负面的情绪等。这些都是在开场时要避免的问题,当这些你都做到了,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就要学会适时引导。有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学习时,其学习内容平均吸收率高达90%,而被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平均吸收率低至5%。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老师的讲授固然重要,但适时的引导更加有效。授课过程中有两大教学策略:讲授和引导。讲授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导向。在这个过程中,由讲授者决定教学内容,讲授者也要注重权威。讲授主要是以单向传递为主,与学员有简单的问与答,没有太多其他的互动,用纪律或考核的方式来管控课堂。讲授适宜时间紧急、人数较多时使用,可以采用线上学习的方式。而引导则是以实现学习发展为目标。在引导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相长,学习者也要积极参与内容建构,强调每个人的经验和参与,以协作、解决问题为激励。与讲授不同的是,引导适宜时间相对充足,人数适度时使用,而且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开放学习与研讨。在了解了引导式的教学策略后,我们要进一步熟悉引导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要领,即设计、探讨、展示、点评。在讲授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那么,“引导”和“互动”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通俗一点来说,互动的过程就是引导!在讲授中,互动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互动能让学员保持专注,提升学员学习的活力,引导学员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还能给学员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员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深化学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最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运用引导式教学法时,我们一定要辩证地处理好学员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引导式教学的主体是学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学员自主学习的参与程度,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能动性,变机械学习为主动探索,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培训师的指导作用。因为学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错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鼓励,同时注重转变自己的指导方法和教育手段,平等的参与到学员的学习之中,做到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员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最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还要做到最重要的一点--发挥影响。在讲授过程中,要学会打造个人影响力,所谓影响力,就是影响他人感觉的能力,而任何感觉又都是以表现为基础的。在培训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老师打造个人影响力的方式--引发共鸣。要想引发学员的共鸣,我们就要准确把握引发共鸣的三大元素、常用素材和讲授技巧。三大元素是指新知、哲理和情感;常用素材有:事例、视频、图片、测试和名言等;讲授技巧包括:讲好理论、讲好技能、讲好案例。除此之外在讲授之前针对学员的特征,分析他们的兴趣所在,进而选取学员感兴趣的事例,这样更容易激起学员的好奇心,更能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效地传输给学员,进而产生共鸣。在引发学员的共鸣之后,作为培训师,我们就要思考,到底怎样才能讲好概念、技能和案例?概念在知识体系中属于陈述性知识,在讲授中,只要做到说明概念的意思、理由和意义即可。技能在知识体系中则属于程序性知识,要想做到讲好技能,就离不开实际操作。在技能的讲授过程中,要以学员为中心,充分体现学员学习的主体性,并且做到边讲解边示范以及多种形式的练与评。一个好的案例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简短的、通俗易懂的、生动贴切、最负面影响的,并且最好是真事而非杜撰。因此,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要把握好讲好案例的关键--制造悬念、具体生动、回归主题。
培训结束后,我深有感触。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切实的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谢上级安排的此次培训学习活动,感谢授课老师精彩的授课。此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