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是我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延安精神心得体会最新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延安精神进校园》。
根据林区教育局转发《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们学校从今天起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从20xx年到20xx年,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陕北和延安战斗、生活、工作了13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波澜壮阔的20xx年,正是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今天的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
那么,什么是延安精神呢?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一生动教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走过的艰难历程,了解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在与时俱进的奋斗中,延安精神必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化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我们谱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我们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要做到:
1、“七个结合”:与党员日常理论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与思想品德课相结合;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校宣传工作相结合。
2、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教师会、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橱窗、墙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延安精神进行学习、宣传,传播延安精神,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深入人心。
3、要树立践行延安精神的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大力营造学习和践行延安精神的浓厚氛围,外塑形象、内聚人心。
4、要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不践踏草坪;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度电;随手关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同学们,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你肯定渴望成为有志者,那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不断学习延安精神,与时代同行,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延安,是红色之火的发源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延安精神就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在为解放中国的斗争中,在陕北延安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它继承发展了长征和井冈山精神,使之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通过十年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
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我们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延安精神不仅不能丢,而且要大力提倡,大力弘扬,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精神动力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多少年过去了,延安仍是人们心中的灯塔,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毛泽东思想永存,为人民服务万岁,延安中央大礼堂雄壮的"国际歌"声响彻四方。延安精神,照耀着后人奋力前行。
延安精神是我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宝贵精神财富,更是陕西干部的根和血脉。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是延安精神在当代的具体深化和创新实践,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学”和“做”的力量。
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力量。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明方向才有行动力,讲导向才有正能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合格党员必须做到“强化政治意识,保证政治本色”“向党中央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这和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灵魂是一脉相通、一脉相承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革命者要坚定信念信仰,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结合中国的实际,为革命者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正是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吸引了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人们涌向延安,赢得了广大军民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新时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渠道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给党的思想建设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挑战。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信仰信念不坚定,“四风”问题不断滋生,有的甚至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道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力量,把学习研究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特别是要深学细悟来陕视察“五个扎实”的要求,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看家本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同向同心同德。坚持用延安精神打扫思想灰尘,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自觉做政治上明白的合格党员。
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遵规守纪的力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合格党员“讲规矩、有纪律”的要求,是延安精神中严明纪律、严格执纪思想的创新和发展。1937年毛泽东在一份材料上批示:“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有三件“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第一件就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黄克功、肖玉碧事件正是延安时期法纪严明的真实写照。党的后,党中央持之以恒抓“八项规定”的贯彻和深化,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出了依规依纪全面从严治党的组合拳,党的纪律规矩的笼子越收越紧,“四风”问题有所扭转,“不严不实”问题有所遏制,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守了纪律,却进入了不愿干事、不想干事的“休眠期”,追求“静以修身”“清静无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遵规守纪的力量,正确认识“守纪律”和“有作为”并不是“单选题”,“守纪律”和“有作为”一个是线、一个是风筝,二者相辅相成。没有纪律这根线的牵引,风筝就无法实现飞高飞远的作为。要增强规矩意识,坚持按党章党规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时时处处不逾越章法,不蔑视规矩,始终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规矩防线。
三、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力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合格党员必须做到“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和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高度契合。延安时期,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相濡以沫、鱼水情深,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建党90多年来,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以贯之地坚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判断党的全部工作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的一个根本标准。党的以来,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民生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力量,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大力弘扬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坚持步履坚定地丈量民情,心细如发地感受民生,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深深融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始终在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道路上走在前列。
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作风建设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标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之一就是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带领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镢头和钢枪向大地问路,用鲜血和生命造就出了人间奇迹。毛泽东同志穿着补丁衣服给抗大学员讲课、林伯渠拿草绳当腰带,人人勤俭、事事节约,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作风”打败了国民党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的“西安作风”。以来,以为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以加强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中央政治局作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正以累积作风建设的点滴成效,营造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全面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指示,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作风建设的力量,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锲而不舍地反对“四风”,深入查摆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经常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把合格党员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的良好形象树起来。坚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持勤勉履职、埋头苦干,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五、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坚定党性的力量。延安时期,我党全面系统地开展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全党的思想认识得到了高度统一,各种思想杂念受到批判和摒弃,党员党性受到了锤炼和洗礼。做合格共产党员,就是要有坚强的党性,大是大非面前有原则、十字路口有方向、利益面前有取舍、执行纪律有定力。党性是保证每一名党员政治上不犯错误、经济上不犯错误、生活上不犯错误、作风上不犯错误的思想定力。责任缺失则百念丛生,思想迷惘则行为混乱,争名夺利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这是底线。开展“学”与“做”,归根结底就是要固化党性、锤炼党性。当党的每一名成员都拥有了坚强的党性,党的组织和肌体就会纯洁壮大,党就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自今年二月中共中央发布“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起,全国上下刮起了一股浓厚的学习之风,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形式多样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这一学习浪潮中,不断增强政治素养,以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结合工作与生活实际,将“两学一做”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对于身处革命圣地延安的我们来说,就是要主动投身于“两学一做”的学习浪潮中,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努力领会的系列讲话精神,通过“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来践行延安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从而努力做一名延安精神的践行者。
对于许多人来说,延安精神已经随着战乱年代的结束而日渐凋零,因此我们必须不断重申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在创新与发展中能得以不断提升。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一笔非常巨大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中国的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主推作用。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对延安精神进行深刻解读,更好地将其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党的当前路线方针结合起来,与自我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深化其精神内涵,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当前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财富。也正因为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创业压力空前巨大,因此必须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在艰苦的条件中磨练自己的心性,从而做一名吃的了苦,干得成事的新青年。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延安精神与这一宗旨并行不悖,始终将是否坚持为人民服务作为衡量一名党员合格与否的最根本的标准。对于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必须坚守岗位职责,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延安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应该牢记之所以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用它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所以在我们手抄党章时,在我们学习习近平的系列讲话时,在我们参观革命遗址时,都必须时刻牢记这一点,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总结,不断开拓创新,从而才能积极进取,提升自我。
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当前,许多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了获得上级的嘉奖刻意夸大成绩,用一些虚假夸大的数字来“褒扬”自己。这些情况的出现,体现了这些领导干部不能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中充分领会这一核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把握与灵活变通,学会与时俱进,让延安精神不断焕发新的魅力。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党员锤炼党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根本措施,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努力把握这一学习浪潮,将“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与弘扬延安精神积极结合起来,用好“两学一做”,做延安精神的传承者。
一、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延安是神秘而又令我向往的地方。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成长,在红色新中国接受的启蒙教育,知道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知道黄土地上孕育了红色政权,然而,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次非常有幸能和校院机关党委委员、工会委员、新任党总支书记(含副书记)、支部书记等一起去延安。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倍感珍惜。在去延安的路上,我们的团队已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请求罗振宇及文大会教授给我们介绍延安的情况,讲解伟人的事迹,一路走,一路讲,大家都认真的听,不断的提问题。最后大家激动的唱起了“延安颂、南泥湾、东方红太阳升”等革命歌曲。一路奔波最后终于来到了这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延安。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开办了闻名世界的抗日军政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干部,创造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奇迹,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充分准备。
在革命伟人曾生活工作的一孔孔窑洞前,在七大会址的中央大礼堂里,在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前,在一个个斑驳无语的文物前,在聆听解说员凝重的解说时,我们仿佛回到70年前。那是人民领袖的风采和品格:打补钉的破军服,黝黑消瘦的面孔,坚毅的目光,煤油灯下书写光辉篇章的身影。
那是革命热血青年的献身精神: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他们一批批地从全国的四面八方涌入延安,又一批批地奔赴各地抗日的前线。
那是延安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他们用小米哺育了党中央,哺育了中国革命。
那是边区良好的干群关系和廉洁的社会风气:团结一心,上下同欲,无坚不摧。“延安作风最终打败了西安作风!”。
二、学习了解了“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不仅仅包括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个方面的精髓,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国际友爱精神等等。我被这些精神所感动,更为这些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力量而所折服,这些先驱们正是用这样一些精神的力量与敌人对抗,尽管他们手中有的只是近乎可怜的小米加步枪,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让敌人胆寒,让敌人退却!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我党精神力量的大胜利。
三、较为系统的了解了延安十三年历史知识。
通过教授们生动的讲解、革命旧址实地参观、那些珍贵的鲜活的历史照片、图片,我对1935年——1948年中国的历史和我党的历史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一是了解到了这一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与事件背后的原因,比如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党的___、“七大”,我知道了这些历史事件都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都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二是了解到了当时的事件参与者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尤其是____、周总理、朱德等领袖们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让我了解了很多。同时对于张闻天、王稼祥、张国焘、林彪、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杨步浩曾经做出的贡献,也让我感慨良多。
三是对当时中国的大时代背景有了更多侧面的了解。共产国际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国民党的围剿、日本的侵略、人民的疾苦,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也可谓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小时候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延安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对这个革命圣地也就越来越向往。
7月29日,在民进陈仓支部的组织下,我终于就要到达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了,旅途中,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动,一种说不清是亢奋、敬重还是虔诚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心扉,当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时,厚重的黄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我们学习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清凉山等,现场聆听了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我才知道以前从书本和电视上得到的对延安的认识是多么的粗浅和简单,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也就是在这样狭孝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我们教师当前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当年革命先辈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为教师的我们现在做的又如何呢?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此次延安红色教育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实践、发展、弘扬延安精神的历史使命却远未结束,甚至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走,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前行。不虚此行,确实不虚此行!在枣园五大书记塑像前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和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为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