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100讲建国篇读书感悟,感悟党史故事,牢记自身责任。读史使人明智,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为了祖国的建设,无数爱党人士抛头颅、洒热血,令人动容。本页是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10篇党史故事100讲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
通过观看《党史故事100讲》,我局职工干部再次学习了党史,再次感受了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到:
一、忠于党和人民,热爱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做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踏踏实实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三、党性观念和组织意识强,积极参加党的活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严格执行党的决定,坚决完成党的任务。服从组织分配,认真履行职责,带头遵纪守法,对党忠诚老实,严守纪律,坚决不做有违党纪国法的事情。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看完本次学习的党史故事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历史是的教科书。我们党能够历经艰险一路披荆斩棘地走来,就是不忘来时路,并且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敢于自我革命。
作为预备党员,我们有义务学习党的历史,充分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的重要人物和重要时间,最关键的就是从中汲取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为祖国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021年,是我党历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它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第100年。翻开百年的历史可以看见,党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一路走来的。通过本次观看视频学习的党史100讲,让我忘不了无数革命先辈在炮火硝烟中前赴后继,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百年历史弹指一挥间,我们经历了无数挫折,跨越了无数坎坷,终于走在了正确道路上,终于在逆境中昂扬生长。致敬,创造辉煌历史的中国人;致敬,坚贞不屈的中国人,致敬,一代代中国人披星戴月创造出来的奇迹!
在学习了《党史故事100讲》之后,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在我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让我身临其境般地重温了我们党从成立以来是如何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起不朽的功勋的。也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就更应该时刻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我们就应该刻不容缓地去实行。我们要时刻的谨记党史国史,以此来激励我们变得更加优秀。党史国史对我们来说有着很多的益处,学好党史国史有利于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持久的动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不懈的奋斗。因此对于党史国史的学习我们也不能停下脚步,要更加孜孜不倦地去学习,以此来充实自身壮大自己,最后再用这份力量来奉献社会,回报祖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讲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党史故事,让我们每一个看到此书的人都会对书中的故事记忆深刻,都会有着内心的撞击和翻腾。
这种撞击和翻腾是因为党员干部真的是在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的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诠释的是党员干部就不要计较功名利禄到祖国需要建设的地方去;诠释的是保卫国土领导干部就要身先士卒,就要冲锋在前不畏牺牲;诠释的就是认准目标,坚守信仰,贴心跟党走的初心;诠释的党员干部就是要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这才是得人心的保障,如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故事,那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与群众心贴心一心一意推动农村发展的故事;再如全国道德模范老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夫人龚全珍龚老与丈夫一同回到农村艰苦奋斗,不图名利的故事;再如杨靖宇将军对日斗争中,冒着严寒忍着饥饿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还有被我们记忆良久的半条皮带的故事、半条棉被的故事等等,每一个党的发展历程中的故事,都有着让人感动的深刻记忆,都有着让人感动的对党忠诚的情操,都有着对党奋斗终生的执念,都有着对人民的挚爱,都有着爱党护党的坚定,百年的党史,就是由一个个英雄楷模和榜样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而越来越壮大,就是有着一群群心向光明和未来不怕危险困难的引路者的坚定执着而越来越美好,就是有着为党和人民做事才是人生价值的坚定的共产党人的付出和奉献而越来越有力量,所以学习党史故事,就是对每一个党员该有的教育,教育其不忘初心,教育其不忘历史,教育其不忘来时路,教育其牢记精神和责任。
我们每一个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党史,都要牢记每一个为党奉献和付出的人,因为这样才能让我们始终在反思和感悟中不忘使命和责任,做一名忠诚有作为的共产党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100年历史征程,100年沧海桑田,100年初心不改,100年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奋勇向前,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为庆祝建党成立100周年,响应共青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号召,心理学院团委组织各团支部开展“我心向党”党史学习系列教育活动,通过集中收看《党史故事100讲》以及《这就是中国》,号召同学们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党史故事100讲》以党的发展历程为顺序,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第一期《五四运动唤醒民众》从五四大街走进北大红楼,带领我们感受当时先进分子走到时代大潮浪尖上的决心与豪情。由党史专家邵老师为我们讲述五四运动的历史,重温建党前五四运动建立的思想和干部基础。让同学们深受感触,也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习党史使我明白当前我们的任务是拥党、立志、向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努力学习、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我们应该积极学习,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也必须坚持学习,善于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另外,我们还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标。
2021年,注定是非凡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从百年红船化身巍峨巨轮,德龙公司党委利用拇指党建平台发布党史每日学之《党史故事100讲》,讲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让广大党员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奋进史、斗争史,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不但要勤学,更要善思、实践、深悟,做到入脑入心,方能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学促思,学思结合方能有所获。党史学习要注重学思结合、学练结合,既要学好“教科书”,也要多看“课外书”;既要做好“练习题”,也要答好“思考题”。以思促践,思践并重方能有所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对思想的检验。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各种先进的理论层出不穷,而这些理论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思”“践”并重的过程。以践促悟,践悟合一方能有所成。鉴古而知今,学习党史,是牢记初心使命、强化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而要走好这条路,就要不断深化“悟”的过程,既要悟原理,也要悟方法、悟思想、悟经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如同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是9100多万党员的“教科书”“营养剂”。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投入党史学习教育“大熔炉”,锤炼忠诚爱党的真心、担当使命的初心、清正廉洁的恒心。从建党之初,一艘小小红船,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靠的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忠诚。从革命先驱李大钊,到抗日英雄杨靖宇;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再干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从深藏功名的张富清,到“扶贫之花”黄文秀,不同历史时期,无数共产党人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对标先辈先烈,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通过学习,我们要锤炼忠诚之心,涵养干净之行,砥砺担当之为,都不得卸其责,推其职,脱其志,把握新发展阶段新特征新要求新形势,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我们要注重结合,将学党史和“红色德龙”模式相结合,加强组织引领,主动创选条件,营造良好氛围,紧密联系变际,保证学习效果,凝聚党建合力,为打造一流的非公党建标杆,建设绿色钢铁,打造红色德龙做出贡献。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相关推荐文章:
党史故事100讲观后感1000字 党史故事100讲观后范文
2021观看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1000字
1、1949年10月1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诧异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2、1980年1月,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为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在京西宾馆请他们吃饭共花去400元。事后有人举报他们公款吃喝,当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的黄克诚知道后,并没有因为杨勇、张震是老部下且事情不大而放宽要求。他严肃批评了这一做法,指示:“要查,不管涉及天王老子都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主意谁出钱。”在旁人看来,黄克诚这种做法是撕破脸皮,不顾杨勇、张震和他当年共同浴血奋战结下的深厚战斗情谊,其实不然。听说黄克诚要查这件事,杨勇当时认为这是在小题大做,心生不快。但当黄克诚给杨勇打电话说:“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杨勇放下电话,立马就赶到黄克诚那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不用查了,是我的主意,随后杨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400元补上饭钱。并作了检讨,了结了此事。
3、1952年11月的一天,江苏省吴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明突然接到一封北京来信。信中写道:“县长同志,中财委陈主任的姐姐陈星……据说县政府对她很照顾,谢谢你们……请你们查一下,每月接济陈星多少钱(或多少米),已经接济了多少次。陈主任讲,现在补贴增加了,干部家属不必再要公家接济。请你们于12月份起,即停发陈星的接济费用,不必客气。以后由陈主任自行帮助解决。盼你们即(及)早复一回信,至盼!”信末署名为“中财委办公室”,时间是1952年10月27日。信中所说的陈主任,就是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主任的陈云。接到来信,杨明感到非常突然,他清楚当时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状况。而陈云一家七口,需要接济的亲戚又多,是当时中南海有名的困难户,其“自行帮助解决”,实在有点难。因此,杨明并没有照来信说的去及时办理。不料,一个月后,北京的第二封信又来了。信上说:“吴江县长同志,我们于上月27日寄去一信,请于12月份起停发陈主任之姐在你县所领的家属优待费,但至今尚未接到回信。因陈主任现在供给较前提高,所以提出应自己补助其姐。但究竟过去由县政府补助多少,请即告知。并请即告处理情况,为盼!”这次的署名是“中财委秘书室”,时间是11月28日。这两封信,虽然不是陈云亲笔所写,但很显然,表达的都是陈云本人的意思。原来,陈云自小家境贫寒,且两岁丧父,四岁丧母,尽管生活上有外婆和舅舅一家照顾,但年幼的陈云一直由姐姐陈星照看。因此,陈云一直把照顾好姐姐的事放在心上。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考虑到陈星当时年过半百、独自一人生活、又没有收入来源,陈云便托当时的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给陈星捎过一些钱接济她的生活。1950年4月,又将陈星接到北京想更好地照顾她,因陈星不习惯,在北京只住了6个月就回到了吴江。陈星重新回到吴江后,当地政府根据情况对陈星发放了一定的家属优待费。
4、1959年,王树声在军事科学院上班时,他天天拿着饭盒到公共食堂排队买饭。接待外宾和出国访问时,外宾送他一些大小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国库。一次,新来的勤务员几次将小礼品拿到车上说:王部长,人家说了,这礼品是送给首长您个人的。王树声却严肃地说:我这个国防部副部长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宾打交道的,礼品怎么会是赠送我个人的呢?公私分明,是我们革命战士的一个起码准则,今后务必牢记啊。
5、60年代初,总军械部建制撤销,王树声的住房成了其他单位的属地,有关部门为了方便他的工作和生活,决定另选地点为他建造新居。他们先是为他选择了一处某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这里环境相当幽静,王树声看后感到也满意。但当他了解情况后摇起了头,连说:不妥,不妥,这有违我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几年以后,他们又在东城为他找到了一个旧院落,独门大院,相当理想,但当王树声得知这里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机关,只因工作人员都被红卫兵赶跑了而空着时,又摇起了头:这是违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最后,他们又在五渊潭附近为他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宅基地,王树声先很满意,可当他注意到为自己建房要迁走几户老百姓的民房,还是摇起了头: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为我建房而把老百姓赶走了就这样,王树声大将在他进京时修建的那座平房里,一住就是18年,直到他长辞人世。
6、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 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7、一生清廉的粟裕也曾走了一次“后门”。大儿子粟戎生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从一名普通士兵干起,在祖国的南陲驻扎了4年。当这支部队调回内地的时候,恰逢中苏边境形势紧张,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托“关系”走“后门”把粟戎生送到前线。次子粟寒生入伍后,一直在条件艰苦的海军舰艇上工作,因长期海上作业,寒生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
8、1944年秋,马口维持会会长梁某自当上会长后,勾结日寇,助敌作恶,拒交抗日税费,傅玉和奉命带领十余名队员化妆为马帮,通过了日军两道岗哨,进入马口镇内,把梁某抓了起来。 傅玉和并没有枪毙这个汉奸,而是向他宣传新四军政策,望其按规定上缴税款,随后将其释放。三日后,梁某居然如实向新四军缴纳税款。此后,梁某还主动协助新四军购买药材等军需物资。还有一次,傅玉和带队前往商户家征收税款时,却被告知已经收过了,并有字据为证。抗日税款竟然有人敢冒领,傅玉和当即下令,“严查此事。”事情很快查个水落石出,原来是傅玉和的堂弟带人来收税款,立了假冒的字据,并私吞了税款。依据新四军的规定,私吞税款超过5块者当被枪毙,而傅玉和的堂弟足足私吞了20余块大洋。军法如山,傅玉和虽和堂弟感情很深,还是下令将其枪毙。
9、1977年初夏,王建安到厦门某军视察,军、师领导准备开车陪同前往却被拦下。王建安一脸不悦地问:“你们来干什么?”领导们说:“给首长带带路。”王建安反问道:“怕我丢了不成?你们去,我就不去了。”说罢,领导们只好退下。
10、1956年,杨明松刚刚接任贺炳炎的警卫员。前任警卫员交接时告知,司令员有四个子女在成都军区八一小学寄读,每个星期六下午要接司令员子女回家度假。杨松明想,八一小学距军区大院有7里多路,难不成接几个娃娃还要去挤公共汽车?杨明松于是自作主张,向司机“发号施令”派车,“周师傅,出个车,把司令员的娃娃接回来!”当天傍晚,一辆苏制吉姆牌高级轿车从八一小学开回贺炳炎居住的院子。在学校憋了一个星期的孩子们欢叫着冲出车门,嬉闹声惊动了正在客厅休息的贺炳炎。 贺炳炎走出门外,顿时两道浓眉拧得紧紧的。他把警卫员杨明松叫进客厅,严厉地说,“以后,我的娃娃不能用我的车去接。你坐公共汽车也行,喊个三轮车去接也行,这个专车是我工作用的,娃娃不能用!”杨明松低下了头,红着脸默默地听着。从此,他再也不敢用司令员的专车去接娃娃了。
11、1970年,吴永光调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后,配了一部专车。但他除了外出办事,一般很少用车,上下班20多分钟的路程从来走去走回。一次,他最喜欢的小女儿吴笑娜请老师到家里教小提琴,离开时突然下起了雨。小女儿想用车送送老师,吴永光坚决不同意,说:“你送老师是私事,不能用公家的车。”最后,女儿只好打着雨伞,一步一脚泥水,送老师去坐公共汽车。后来,吴永光病重,长期在军区总医院住院,而他的汽车停在大楼门口。二女儿吴笑春在隔壁楼上班,一天又是下大雨,她赶着要去火车站买出差的火车票。吴永光的司机看不过去了,说:“我开车送你吧!”吴笑春婉言谢绝了:“爸爸都不随便用车,我办自己的事就更不能用了。我还是坐公共汽车去吧。”说完,就撑伞走向了瓢泼大雨之中。
12、解放后,吴德峰长期担任政法战线的领导工作。有一次,他继母的一个侄儿因为当过国民党特务而被人民政府逮捕,亲戚前来求情,他严肃地说:“我们是共产党,不是国民党,求情无济于事”。亲戚无功而返。镇压反革命时,吴德峰的胞弟吴世悉被群众举报,当地政府认定他有罪,便派人到武汉将其抓回保康县。亲属们到武汉求时任武汉市长的吴德峰帮忙,让他给当地政府打招呼关照。吴德峰不但没做打招呼的工作,反而一直说服亲属,要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政策办。吴德峰任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期间,原来的部下曾有人求他解决一些个人问题,每次都遭到他的拒绝。他对来人说,“正因为你原来是我的部下,我才更要严格要求你、爱护你。我们都是党培养多年的干部,可不能拿党的原则当儿戏!”由于吴德峰总是把前来疏通关系的亲朋好友拒之门外,他的勤务员常常感慨,“要走吴老的后门算是没门,他叫你连窗户都爬不进去!”
13、梁斌从1948年底到1952年初,在襄阳工作了五个年头,领受了四个第一。即第一任宣传部长,第一任襄阳日报社长,第一任党校校长,第一任团青委书记。在这里留下了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亲手创办襄阳建国后第一张报纸《襄阳日报》等足迹,同时也为孕育《红旗谱》、《翻身记事》等宏篇巨著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最终,梁老以其常人无法想象的执着,为人们留下了以《红旗谱》为代表的数百万字的宝贵文化财富。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巨匠,一位功勋卓著的革命者,一位完全有资格高官有位、享受特殊的人,却三辞官。梁斌第一次辞官是1952年。那是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亲自点将,调他担任新武汉日报社社长。上任不到一年,他就辞官,为写他的长篇巨著《红旗谱》。随后,他调任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只做一个机关党支部书记。第二次辞官,是梁斌辞去中央文学研究所机关党支部书记,以便专心创作他的《红旗谱》。第三次辞官,是梁斌找到中组部的领导要求辞去职务,那位领导准备安排他到天津去当副市长,又被他辞掉了。后来梁老终于如愿,在河北省文联挂了个名,从此专心地创作《红旗谱》。别人是官越做越大,他却主动要求越做越小。
14、1941年,由于受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的影响,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办事处的财务工作重担由中共南方中央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必武掌管。为了维持办事处机关的正常运转,董必武殚精竭虑地拨打着这把“小算盘”,亲自制定机关伙食标准,实行包干调剂。为了改善办事处的生活状况,董必武在处理千头万绪的工作的同时,对办事处机关的伙食开支严格管理和监督,他要求办伙食的同志既要想尽办法改善领导和同志们的伙食,又决不能乱花一分钱。有一个月,在月底伙食费结算时,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为此,董必武十分自责,坚持要做检讨,许多身边同志都安慰董老“六角钱不是大数目,没必要小题大做,也不用做检讨”。董老对身边的同志们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之后,董必武执意在机关大会上作了检查,并亲自向党中央写了检讨信。
15、1940年4月,朱老总根据中央决定返回延安,八路军前线总部只留下彭总和左权副参谋长,彭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夏季的一天,彭总翻山越岭到黄山洞水腰兵工厂视察,总务科的同志知道彭总胃不好,不让他吃小米,就做了些面条,还炒了鸡蛋、豆腐、土豆、白菜,凑成四个菜。彭总问:“工人吃的和我们一样吗?”程明升厂长回答:“差不多。”彭总二话没说,背起手就出门了。他来到工人吃饭的地方一看,是小米饭炒白菜,彭总回来问程厂长:“这是谁让做的?”程厂长说:“您有胃病,为您做面条是经伙食委员会研究决定的。”彭总的表情更加严肃起来:“我有胃病你们知道,难道工人中就没有得胃病的吗?你们知道吗?给我打小米饭来,不吃面条。”程厂长知道犟不过彭总,只好把面条给了伤病员。
16、贺炳炎上将,祖籍湖北宜都。1951年11月,时任解放军青海军区司令员兼第一军军长的贺炳炎携妻、子回乡探亲,途经宜昌。前来码头迎接的宜昌专署专员刘真,是他的老部下。专署招待所是栋百年老屋,陈旧简陋,食宿条件差。老首长远道而来,刘专员当然想把生活安排得好点。他精心挑选,找到桃花岭专署机关接管国民党的一幢洋楼,请贺炳炎一家去住。谁知贺炳炎一口谢绝,“招待所条件再差,总比打游击时滚泥巴睡地铺好些嘛!” 军区首长回乡探亲,宜昌的父母官自然想尽下地主之谊,想请贺炳炎和其亲属吃顿便饭,略表欢迎之意。可是,刘专员几次在贺炳炎面前提起此事,都被谢绝了。虽然如此,老部下总觉得不尽地主之谊未免失礼,还是备了一席薄酒。不料却惹得贺炳炎满脸不高兴。他绷着脸说:“现在不少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我们能节省的要尽量节省。早就讲了,不要请客,怎么还要这样办!”刘专员只好作罢。贺炳炎临行前,刘专员又提出陪送老首长回乡。贺炳炎抿嘴一笑,诙谐地说:“我回家探亲,你去干什么?你去,我还要雇一顶八抬大轿抬你这个父母官!”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7、一日,邓可运奉师长汤慕禹、政委陈培荫的命令,率24人的运粮队,每人挑两箩筐稻米,160多斤,徒步300多里路,运粮到正在松口作战的红二十四团。运粮队头一天走了120多里路,上路时一人发的五个糠菜团子早已吃完,到晚上战士们都已饥饿难忍。于是,队长刘海门吩咐队员打来溪水,架锅生火,准备煮饭。“住手!”刚查看环境归来的邓可运看到一战士抱着箩筐朝锅里倒米,他大喊道:“谁让你倒这么多的米,把锅里的米捞出一多半,做成稀饭。”说罢,他又带着战士一起去山里挖野菜。这日晚饭,大伙吃了一顿野菜稀饭。吃过晚饭,邓可运将刘海门叫到一边,耐心地给他讲粮食来之不易,讲前方战士流血流汗,对粮食如何急需,讲为什么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说得刘海门心服口服,连连点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邓可运带头以野菜充饥,不吃或少吃粮食,使得运粮队战士非常感动,也纷纷效仿。第三天午后,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松口,只听“咚”地一声有人倒地,大伙儿循声望去,只见邓可运栽倒在地,他挑着的两箩筐米撒得满地。这时,贺龙军长正骑马经过,见状过来查看,一眼就认出了邓可运。贺龙接过警卫员手中的水壶,扶着邓可运喝了两口水后,问:“可运,你怎么啦?”还没等邓可运张口,队长刘海门抢先答道:“贺老总,邓处长是饿的,他一路为了省粮食,自己很少吃粮食,光吃野菜。头一天上路,一人发了5个菜团子,他舍不得吃,还送给别的同志两个。第二天我们做野菜稀饭,他第一个上去先给自己盛了一碗野菜,大米粒都留给大家吃……”贺龙听罢,在邓可运肩上亲切地拍了拍,说:“同志哥哟,有你这样的好同志,我们红军何愁打不垮白狗子。”
18、1944年冬天,地委机关搞到一些皮袄筒子,分给地委委员每人一件。但缺少一件不够分配。朱正传也收到一件,他问:“是否地委委员都有?”秘书长说:“还少一件,有位领导出差在外,还没有分到。”朱正传同志说:“这不好,我年轻,不怕冷,把这件给那位同志吧。”朱正传坚持不要,仍然穿着那件白布里子青布面的旧长袍过冬。 朱正传平时喜欢抽烟,但那时候也难得有钱。而一旦发了津贴费,碰上住在集镇附近的时候,几位同志一起上街,朱正传就买烟请大家抽。他买一包烟,如同行中有四人抽烟,他就每人分5支,他自己也留5支。大家称他的做法叫“二一添作五”。
19、6月末的一天傍晚,他从河边散步回来,又象往常一样坐在八仙桌前点燃了那盏带罩子的煤油灯。他从案头拿过一摞稿件,聚精会神地审阅起来。过了不久,他忽然喊道:“通讯员,快去把小郑找来!”小郑是宣传部干事,驻地离城南庄有七八里远,郑干事奉命赶到时,已是深夜。胡锡奎请他坐下,微笑着问:“你在这稿子里写‘边区军民一年拔掉2993个据点’有什么根据吗?” 小郑听了一愣,看看自己写的那稿子忙说,数字是从一本杂志上抄来的,有根据。胡锡奎拍着他的肩头说:“小郑呀!你只要想想边区周围有多少敌伪据点,那就会发现这个数字不大对头。我们写文章是要给人家看的,稍一不慎就会出差错。不准确,那人家就会说我们说假话,不实在,党的威信就会受到损害。你说,这不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吗?”郑干事听了惭愧地说:“我…我错了。”胡锡奎又鼓励他几句,就立即打电话给聂老总询问,通过核实,“2993”原来是“293”之误。此事传开后,在宣传部和整个区党委机关干部中引起了很大震动,带来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大家对待工作比以前更加严肃认真,办事更加扎实谨慎了。四十多年后的小郑,即是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郑天翔同志,还经常以这个数字的事来教育大家。
20、兰考县原设有一个颇具当地特色的“劝阻办公室”,专门劝阻外出逃荒的灾民。焦裕禄把消极的“劝阻办公室”改建为积极的“除三害办公室”,先后抽调了120多名干部、老农和技术人员,组成一支“三害”调查队,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控流沙调查研究工作,焦裕禄也参加了这次调查。当时,许多同志考虑到焦裕禄的慢性肝病,担心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使病情加重,都劝他不要亲自参加一线调研,到时听取专门汇报就行了。但他拒绝了劝告,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为此,他多次去老饲养员肖位芬的牛屋住,向他讨教治沙经验;也同新分到林业局的两位大学生交朋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的泡桐研究……风沙最大的时候,就是焦裕禄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认为越是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越是掌握风沙、水害规律最有利的时机。为了弄清一个大风口、一条主干河道的来龙去脉,他经常不辞劳苦地跟着调查队,追寻风沙和洪水的去向。调查队日复一日实地考察研究,跋涉了5000余里,掌握了大量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全县84个大小风口,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全县大小河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等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2021建党100周年党史红色小故事(建党百年感人故事)】相关推荐文章:
最新2021关于建党百年党史小故事简短感人故事【20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感人故事 党史小故事简短100字左右
2021建党100周年党史百年个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
在上星期参加了王书记组织的谈谈入党动机和学习党章座谈会后,我深深反思了自己入党的动机和入党后的学习情况,现在汇报如下:
我从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大学里我基本心无旁骛,除了上课以外就是去图书馆、运动场或者学校后面的小饭馆、台球厅,可以说单纯,也可以懵懂,对入党的事毫无概念。学校里的党员干啥我也不知道,但工作以后对党员就有了非常多的认识,因为在学校主要是学习,其他事可以不闻不问,但工作以后对周围情况多了许多关注,我发现,同事里的党员都是非常成熟、做事认真、业务水平较高的同志,我的领导都是党员,甚至有一位和我同龄的同志已经是7、8年的党员了,同他相比我是自愧不如,那种成熟、自信,对工作对大局的掌握令我折服,这些同志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这时我开始就对是否要入党、是否追求进步的问题认真思考,由于我比较喜欢历史,于是对党史进行了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的。建党至今已经91年,在91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共和国。
我同时也学习了《党章》,我党的《党章》也是随着时代的情况、国情的不同以及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不断成熟,内容也得到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在漫长的岁月里见证了党的发展历程。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壮大的组织。我们党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不正之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取得的成果我都是亲身经历了的,这些都坚定了我追求进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