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教育的成功实践,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四群教育活动进一步延伸和深化。下面是整理的四群教育心得体会通用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12月27日,政府办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动启动以来,按照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安排,我认真阅读了秦光荣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领会其精神实质。省委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基础和根本在于认真做好“四群”工作。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关系事业成败。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中,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的新形势,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发生偏差,精神懈怠,不断出现脱离、疏远群众,甚至和群众对立的现象,直接损害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__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说省委提出做好“四群”工作意义深远,至关重要。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显著的标志。党的十七大以来,为了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以更加鲜明的群众观点,更加坚定的群众立场,维护群众利益,从群众中获得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不仅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前提条件。只有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强党员干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信仰、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党员干部树立了这种观点和立场,就会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践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会心中装着人民群众,自觉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无私奉献;就会经受住各种环境和风险的考验,在艰难困苦面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积极充当群众的;热心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多得实惠、多得利益。
二、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理论和实践是非得失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政党和国家先进落后的试金石。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我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三、政之所兴在得人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存亡,关系国家的兴衰。然而,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不是自发产生和轻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甚至复杂的思想斗争,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才能形成和巩固。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引导全体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群众的利益大于天,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做人民的好公仆。
按照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安排,我认真学习了“四群”教育专题讲座,领会“四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思在我们身边不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充分的说明只有坚持执政为民,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得到人民的信赖和支持。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古至今只有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现如今社会关系复杂,如何正确的做好群众工作,不脱离群众,要把“四群”工作开展好,面临许多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是到群众中去,明确工作目标。只有真正的了解了群众所需要的,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好;只有真正的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才能为群众谋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也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才能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矢志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一切为了群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政党执政的重心所在。
二是创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环节。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行使执政为民的办事窗口,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坚持群众观点就要尊重群众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这也是双向的,不会尊重别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提高群众工作效果也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与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的保发挥政府职能效能。
三是做好宣传工作,力求取得实效。只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的工作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生机盎然。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反复告诫全党,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只有我们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才能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好,发展好。为此,我们每一位基层服务工作者都要牢记党的宗旨,创造性地开展“四群”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省委秦光荣书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目前,全省各级党组织正在广泛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题中之义,也是自觉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同时,认真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我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许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我们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侧重点的变化,新形势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不会做群众工作、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省委正是基于对现阶段群众工作客观清醒的认识,才提出要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做到“听民呼、了民愿、关民苦、解民忧”,这不仅是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也应当成为各级党政干部的自觉行动。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更是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在“四群教育”活动中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忠实地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树立认真务实的良好形象,不断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素质能力。我认为,关键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在“四群教育”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
年轻党员干部,是我们党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党的事业永葆青春活力的基石,也是干部队伍新陈代谢的动力源泉,必须有坚强党性和过硬作风作保障。但现实中,不少年轻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一谓眼睛向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有的甚至走向了群众的对立面,究其原因,大多都是忽略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因此,在“四群教育”活动中,年轻干部一是要提高政治素质。在社会结构和思想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年轻干部更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注意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和文化。要学会用政治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以讲政治的要求处理问题。只有把这些作为党员干部的底色背景,才能在工作中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强化忠诚品质。良好的品德修养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观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对干部的素质要求,是关系基层干部群众影响力的重要内容。年轻干部更是要始终牢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人民的事业,要怀揣一种公共理想,学习杨善洲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培养锻炼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
二、要在“四群教育”中提高为民服务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开展“四群教育”和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大局意识,真正做到“听民呼、了民愿、关民苦、解民忧”,而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决定因素。学习则是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法宝。毛主席曾说:“我个人凡事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问同志们,问老百姓。”年轻干部更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成为学习的实践者,自觉主动的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群众学习。参与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的坚定。深入进行西部大开发,实施“桥头堡战略”,在一个新的对外开放和新的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面对更多的分化,更多的利益诱惑,更高的公共服务能力的现实需求,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年轻干部一是要坚持学习。即学习党的一系列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学习现代经济、社会、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中干,干中积累、提升,从而把握实际,掌握规律,理清思绪,增强助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本领。二是要拓宽知识面。从事基层工作,不仅要求我们是某方面的专家,还要是其他领域的杂家,只有广泛涉猎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在处理面对各种复杂事务时才会得心应手。三是要增强组织协调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有没有综合协调能力,有没有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能不能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做群众工作等等,这些都关乎着基层的和谐,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最终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三、要在“四群教育”中树立认真务实的良好形象
李源潮同志在山东沂蒙老区调研创先争优时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基和力量,各级干部、党员要增强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主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加强调查研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群众打交道,态度和作风决定工作效果。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工作质量的标尺。更多的时候,基层群众的不满情绪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受损,更多的是他们的思想没有正常的诉求渠道,言不畅,则气不顺。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正是我们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群众不满意的时候,就是我们应当反思、需要改进工作的时候。因此,要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就是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的服务群众。年轻党员干部,是党在城乡基层的形象代言人,一是要以务实的作风面对群众。“实干兴业,实干成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年轻干部要低下头来,沉下心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做勤劳的耕耘者和实干家,把党对基层的各项方针政策完整的执行到群众中去,基层工作直接具体,来不得半点虚以委蛇,必须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二是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形象。毛主席说“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究认真”,群众历来期盼和欢迎认真负责的干部,对组织安排和群众关注的工作,要高度负责的抓好落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干工作就是为了群众幸福,只要活着就有义务为群众办事”的奉献精神。不空谈,不作秀、不做假,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要把发展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出实招,干实事,特别是在当前大建设大发展的时候,更是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要多做群众急需和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和长远起作用的事,要以认真务实、立说立行的处事风格来塑造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三是要树立廉洁自律的形象。廉洁是做人的操守和准则,更是党员干部的第二生命。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牢固守住廉洁自律的红线。工作生活中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总之,广大年轻党员干部要多往基层跑、多向基层看、多替基层想,在“四群三深入”活动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深受群众信任的好干部,在助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通过认真学习四群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四群教育工作政策,深入体会其精神本质,并在学以致使用上下功夫,充分认识到四群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关系我们党的事业成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效劳人民,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一直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的工作取得最普遍最牢靠最结实的群众根底和力力源泉。但在国情、党情、民情发展深入转变的形式中,面临着在朝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情况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严肃性的新形势下,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点发生偏向,精神懒惰,不时呈现脱离、疏远群众,甚至和群众敌对的现象,直接损害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__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风险。”因而省委提出做好“四群”教育工作意义深远,至关重要。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四群教育工作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新课题。要做好四群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解其心结。纵观古今,一切纷争皆因心起。世上事,大多为利益之争,为人之心起,是世人之间的事,求人心间的均衡,如有偏向,就会呈现失衡,就会招致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加,经济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改善,让一部份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造就了一批拥有物质财富的巨人,人们也从“穷即光荣”、“越穷越光荣”中醒悟过来,认识到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用是小我的权益。在这种潜意识的推进下,特别是看到他人有收成,自己还处于相对缺乏时,有的人心里的价值天平就发生倾斜,心理失衡或是仇富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在社会的发展中,社会利益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就是群众的利益也包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明利益各个方面。这些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必定在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引起新的矛盾,而这些矛盾都属人民内部的矛盾,它不是敌我矛盾。解什么?解其心中的结。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人心必需专心对等看待,相互沟通,求取心中的均衡,方能解结,方能让心回到均衡的家,取得平安感。因此要让人们准确看待社会利益多样化的客观实际性,准确面临社会利益多样化现象,使属于各个阶层的人们互相沟通,找到他们的利益点,然后引导人们的心理压力,缓解人们的心理失衡现象,达到推进调和社会的目标。
二是做好宣传指导工作。俗话说人世上五颜六色,各有所长,各有主意,主意分歧致,偏向就不会统一,就象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谁也跳脱不了,只有等死的份。往昔也好,目前也好,为什么我们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都要开个动员大会,指导人们重复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实际上就是为了带动施行者的心,让你扫除心中的邪念,专心容入工作中。实际上就是让你专心扑在工作上,最终获得工作的最佳结果。群众利益也是如此,需要宣传指导。群众是通理的,也是讲理的,但他对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对于群众来说,法律不是画在纸上的饼,而是与其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称,无论怎样运用都必需是公道合理的。要让他从心里清楚明了本人的权益义务,知晓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与我们齐心协力,这就需要我们接纳必然的方式方法。而这些年来,固然通信发达、信息流通,但人与人之间的勾通越来越少,甚至处于一种生疏状态,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情况下,群众取得的信息多为道听途说的多,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某些个别为个自利益而讹传。俗话说众口生金,传的多了,就会越来越真。当前,特别是村组一年也就由村组干部开一两次会,会议传达会议,至此为止,群众对上级的精神知之甚少,甚至于不理解,他们怎能与你齐心呢?为此,我们照样要拾起传统的一些工作办法,多到底层,与群众在一同,宣传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传达真实的信息,带给真实的愿望,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指导价值取向,准确看待个别和集体利益,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利益,净化其心理世界,坚定其信心,激起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斗志和劲头,调动其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真心暧人。世间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同事、父子、夫妻、婆媳等都无不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织就着最为结实而又最轻易扯断的关系网。在追求利益过程中,个人的那颗善心最轻易被利欲熏蒙,有时仅仅只是一些蝇头小利或是一点小事,因为心眼小,会在心理激起千层浪,甚至于浪涛澎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最注重的就是亲情,由于亲情让人感应暖和、亲热,给人平安。心境如何,往往决定人的处事方法。纵观古今,我国的公众一直有“民怕官”的观念,普通状况下,群众无论是大事,或是小事,都尽量本人处理,不肯去找当局,一旦要找当局就证实已是情非得以,无法之举。群众之间发生的纠葛大多都是因耕地及邻里、家庭之间的利益之争,在我们看来也许是小事一桩,是鸡毛蒜皮的事,但群众往往由于要一份尊严,要争一口气,对他来说是一件大事,事关尊严的大事。在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因为我们面临的群众本质不尽一样,无论群众在反映时显得何等琐碎,不管有理无理,我们都要坚持善心,尊敬他,用容纳的心宽容一切事,象大肚佛一样容世界事,笑待世间人,把每个人都看成亲人,耐心听,仔细分析,专心待之,专心沟通,唤起每人心理天然生成的那份亲情,用心换心,就像一家人生活着,专心把苦日子过得出色、富裕,让心知足,人世间就会少些纷争,多添些友情。
四是把事办实。人民群众,水也,既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包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明利益各个方面,在这些利益中,经济利益最是根本的,但决不是群众的独一利益。群众不只要经济上的富裕,还要政治上、精神文明上的利益。利益是对人们将来有益处的事物,并且决定人们的价值观的取向,人们追求的主流利益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域、各部分人的利益日益凸现出来,特别是局部利益与大局利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矛盾日益凸现。怎样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大局利益,群众的实际利益与基本利益的关系问题,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我们的一些干部居高临下,或知足于在办公室里“上传下达”,或繁忙于“文山会海”,或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还有一些干部沾染上旧习气,老爷作风实足,老是侃侃而谈,随口许愿,过后欠妥处理事。长久以来,人们老是以利益为根本的权衡点来对行为进行衡量。我们的群众是真实的,他们相信目前的现实利益,任何虚无飘渺、空中楼阁式的海市蜃楼,他们是不会相信的。这就需求我们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干事情,在开展各种工作,使人民群众的政治参加权、知情权、监视权、治理权等获得表现和落实,立足工作方法,专心与群众沟通,调查群众的民意,弄懂群众的心思,尽心尽责地为民解忧释惑,实事是小事,也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实际行动博得人民群众的信赖,碰到一时办不了的工作,要耐心向群众分析解释,以心换心,争取他们的体谅,让他们从心中认可,然后博得民意的支撑,重塑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总之 ,只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创新精神,拜人民为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高度注重并实实在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怀群众疾苦,依法保证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明、社会等各项权益,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党的工作就会取得最普遍最牢靠最结实的群众根底和力量源泉,我们党的事业就会生机盎然,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