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心得体会2024【合集3篇】

政治学心得体会2024(通用3篇)

政治学心得体会2024 篇1

学习政治是我们研究生增长才干、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实践证明,研究生长时间不学习或不常学习政治理论,在政治上就会迷失方向,思想就会僵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停留于某个水平,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力,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政治学习也是工作,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政治学习。

一、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是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对于政治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本学期政治课的学习,我收获很多。对于一个研究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关心国家大事,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理论基础,因为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不仅让我我了解到政治学习在生活工 作中方面的应用,更让我认识到了研究生加强政治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 ,学习政治既是研究生增长才能、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让我们政治方向更加明确,思想更为活跃,使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更加敏锐,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不会束手无策,反而使我游刃有余,灵活自如因此,政治学习对于研究生来说也是工作也是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气质、谈吐、学识和风貌,更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群众路线的积极先行者和忠实实践者,结合自身定位,用群众路线来武装头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 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 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1、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理想信念是研究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一名研究生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2、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结合个人的实际和专业的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计划,充实学习内容,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和业务知识。不仅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老师学、向同学学;不仅要学得进,还要拿得出,注重学以致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学业成果。 3、勇于开拓创新,永葆学习中的生机和活力。研究生学习生活中,担负着专业学习的重任,面临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以往学习的经验,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今后的学习中,自己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专业上如何更好地、较深层次地、更广领域地摄取知识,把学习这“第一要务”体现在业绩中,使党校研究生的生活更有意义和活力。

(三)研究生生在于不断地修养人格——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我认为,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高这些修养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我们做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研究生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 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党校生活上的磨练、 专业学习上的考验, 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政治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能使我们 21 世纪的研究生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学习政治理论知识重在学以致用。

(一)我个人认为,研究生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善于学习成果的运用。为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形式化、表面化、文章化,不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那永远是毫无价值、盲目地学习,与不学习没有什么“两样”。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生要学以致用,要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研究生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善于学习成果的运用。为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形式化、表面化、文章化,不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那永远是毫无价值、盲目地学习,与不学习没有什么“两样”。学习不要为单纯学习而学习,一定要做好结合这篇“文章”,也就是要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变成谋划工作的思路,变成促进学习,促进工作的措施。

(二)学校开展政治专题讲座可谓意义深远,让我们都能学习群众路线,以群众路线为指导。在群众路线的指引下,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等,博览群书、修学储能、修身养性,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改造,全面地审视自己,改正缺点,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注重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觉悟的提高。培养浓厚的集体荣誉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要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要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集体活动,以求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想、锻炼交际和培养性格。

(三)总之要用群众路线来指导自己,抓住重点、推动学习,结合实际、深化学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想上保先进,理论上下功夫,行动上求实干,自信自尊、自我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的认识自我、坦率的接受自我,才能富有时代气息,才能体现现代精神,才能做到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成为开展群众路线的积极先行者和忠实实践者,结合自身定位,用群众路线来武装头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对党校开展政治课的建议

(一) 课堂上需要加强师生互动,在上课的时候只是老师一人在讲台上讲,我们只是被动的在下面听,如果能和老师共同探讨问题效果会更好。这样不仅会培养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增加课堂学习氛围。

(二)理论联系实际。从小学到研究生期间我们没有间断政治课的学习,政治理论学了很多,但是,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很好的运用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很多的时候上政治课是一种无奈,是为了应付政治课考试。其实政治课并不是枯燥无谓的,里面有很多的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会很大。尤其是哲学观点和哲学方法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前辈们用学习到的政治知识已经向我们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正在以事实,以进步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人民所具有的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

政治学心得体会2024 篇2

通过学习,自己对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阐释了党的精神,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以下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方向和总目标。

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求我们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把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二、推进法治改革对社会的全面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 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注重国家政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触及到社会根本问题的改革。各项改革之间相互具有很大的牵连性和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任何一项改革的缺失都将导致整体改革效益的下降。而我认为推进法治改革对于会议提出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影响,从推进法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法律的支撑。《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而宪法是规定国家基本制度的根本大法,进一步强化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现代市场体系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之对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法律。在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内在地需要法律,没有法律就没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必须是法治经济。通过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法律外部环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民主稳定的政治局面、安居乐业的社会秩序和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

3、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而这些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实施都需要法律予以最终的保障,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

4、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体系需要法律权威的支持。法律绝不仅仅是政府治理和控制社会的工具,在更关键的另一个方面,法律也是社会控制和规范政府与公共权力的工具。法律至上应成为安排法与权关系的基本原则,法律在公共权力面前取得独立和最高的权威地位是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既一切公共机构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一切公共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具有合法性,无论是具体的政府官员,还是政府本身,违法行使公共权力都会引起法律责任,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推进法治改革对于此次整体的改革有着不可言喻的重大影响,法律从某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手段,其影响到了改革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坚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三、加深了如何推动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全面深化改革,务必着力突破牵动全省发展的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既需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又需要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我们必须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福建的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增创我市改革发展的新优势。

1、是稳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切实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出口的带动作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努力扩大外贸出口,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是促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省的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近70%企业属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的“双重压力”。为此,要把产业转型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努力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局面。

3、是重“三农”,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要始终把“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臵,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围绕建设农业强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4、是抓城乡,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上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抓紧研究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提升我市城乡建设水平。

政治学心得体会2024 篇3

这个学期,李老师给我们生动地讲解了政治学,通过对政治学的学习,我对政治学的起源、发展、政治关系和政党制度等等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我深刻的理论引领,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特别重要的启发意义,现谈谈学习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简述政治学的起源及现实意义

(一)起源

政治学起源于西方古希腊,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在西方,政治学在学术领域的研究也被称为政治研究、或只有政治两字。政治学意味着在学术上的研究领域,政治研究则代表了更广泛的研究领域。

有学者认为我国政治学起源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中国政治学开始真正发展。也有的学者认为起源于辛亥革命前后。

但是我认为政治学在我国早已存在,只是没有整理形成一门学说。我国既是政治大国也是政治小国,比如说,我们常听到的“垂帘听政”,在汉朝,汉惠帝不理政事,有了后来的吕后临朝;还有宋朝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里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等都提到过政治。

(二)现实意义

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学科,它为我们提供了政治知识,也为政治从业人员、政治学从业人员、普通公民提供帮助。政治是一个很抽象的事物,政治似乎离我们太近,又似乎离我们太远;政治有时候很高尚,有时候比较黑暗;政治有时候很伟大,有时候让我们感觉到又很渺小。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所以正确对待政治,对我们以后学习、工作有很大帮助。

二、浅谈政治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好多人谈起政治学都会说很乏味,没有意思,其实政治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无论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都离不开政治。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研究的内容包括政治关系、国体、政体以及政党制度等等,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结合实际谈谈我对政治关系、国体、政体以及政党制度的理解。

(一)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它是政治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现实政治的属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阶级社会中人类政治活动的必然产物,社会的特定政治关系一经形成,就反过来规约人们的政治行为。政治的实质是利益,政治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利益是政治关系的纽带、核心、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利益关系就没有任何政治关系可谈。这里又涉及到利益的层次,大部分人谈到利益都会认为利益就是金钱,其实不然,利益的本质是利益主体的需要。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利益是人与社会联结起来的唯一纽带;利益背后隐藏着特定的社会关系;利益又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利益关系。以上是对政治关系的理解,也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延伸。人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通过学习政治关系,我觉得对怎样处理“一切社会关系” 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我相信这对大家也是有帮助的。

(二) 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及政党制度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认为应当多关心国家政治,应当对国体、政权组织形式(政体)以及国家结构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它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人类历史上主要有奴隶主阶级专政、地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四种国体。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比如说资产阶级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和总统制)等不同政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整体与局部、中央与地方在权力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形式,包括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理论形态。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从法律体系上看,国家只有一部统一的现行宪法和一套统一的法律体系;从国家组织机构看,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看,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握,各地域的地方权力由中央权力授予,并接受中央权力的统一领导,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国家主权高度统一,统一外交权;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身份。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特点有:从法律体系看,联邦制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在联邦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范围内,联邦各成员单位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从国家组织机构的设置看,除联邦国家设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外,各成员单位还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后者同中央机关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并在各自辖域内独立行使权力;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看,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在联邦宪法中作了明确的划分;国家主权由联邦与各组成单位分享,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国民享有联邦和各成员单位的双重国籍。

政党制度是指根据已通过的法律规定或长期政治实践而固定下来的政党结构模式。政党制度的体制模式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类型。

综上所述,下面列举一些国家的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

三、通过学习政治学,应当培养的几种政治意识

1、培养宏观的政治意识,把政治眼光放长放远,不仅培养个人的政治素养、还要培养对民族、国家乃至国际上的政治文化修养。开阔自己的胸怀,把思想放宽,不要局限在所学知识的范围内,把眼光放远,做一个真正有政治头脑的人。

2、巩固强化信仰意识,强烈的信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之源泉,更是一个政党不竭的精神动力。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动摇。强调对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现阶段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强调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论工作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要始终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实地向前迈进。

3、强化责任意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担负着不同的角色,具有各自的社会责任。责任意识要求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党和人民赋予我们一定的领导职务和权力,实际上也就赋予了相应的责任。多一份权力,就多一份义务,多一份责任。权力越大,为人民尽责的机会越多,做贡献的潜能越大,也就越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4、培养法治意识,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是服务型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只有依法办事,政府才会有公信力,群众才会相信政府,政府服务才能为群众所接受。首先,我们要树立法律至上意识,学法、懂法、用法,自觉把政府机关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律轨道,充分运用法律管理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坚决摒弃重政策轻法律的陈旧观念。其次,要正确理解依法行政的内涵,明确职权法定,注重实体、严格程序,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5、培养服务意识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让人民满意”应是其履行职责的最终目标。强化服务意识,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