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敬业与乐业》教案【最新6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导入:
我们说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敬业和乐业》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回答导入中所提出的问题。
提示:议论
2、文章的结尾“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具体指什么内容?
提示:有业、敬业、乐业。
3、仔细阅读,然后提出问题。
三、讲解议论文的一般阅读的方法。
4、我们说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做议论文。那么,怎样来阅读议论文呢?又要掌握哪些知识呢?
提示: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5、议论文三要素的关系:
(统领)
论点论据(理论和事实)
(证明)
(纽带)
论证(道理、事实、比喻、正反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
6、论文的结构:
层层剥笋式
纵式结构
起承转合式
引论——本论——结论
总——分——总
横式结构总——分
分——总
7、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严明
五、局部品味:
(一)、再读文章。
8、找出本文的论点
9、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分层次(结合整体感知中的“2”来引导讨论)
注:讨论以上问题板书如下:
有业——孔子、百丈禅师——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敬业乐业是人类敬业——敬业乐群——责任感号召
生活的不二法门
乐业——安其居,乐其业——趣味
总——分——总
(二)精读:
1、第2至5段,讨论如下题目:
(1)、这部分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有业绩的必要性。
(2)、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
提示:
A、引用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
B、举百丈禅师的例子作事实论据
(3)论证方法是什么?
提示: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
(4)、请你给“有业之必要”列上几条理由。
提示:
A、谋生;
B、使身心有所安顿;
C、锻炼品格和意志,培养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D、使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E、业有成可增强自信心,给人以精神满足;
F、业的成功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5)、请从现实生活中举一个例子来证明为什么要“有业”?
(从略)
2、第6、7段,讨论:
(1)、第6段是按“起承转合”式的结构写的,请按这种结构方式分层次。
见教材
(2)、这两段所论述的论点是什么?
(敬业)
(3)、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个例子有何作用?
提示:作理论论据证明敬业
(4)、引用佝偻丈人的话和曾文正的话有什么用意?
提示:如何才对业的忠。
(5)、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够做到敬业?
(具体见教材)
(6)、请你举一个敬业的例子?
(从略)
六、教学反馈:
(一)、作业(阅读第8段完成练习)
1、本段文字论述的论点:
2 、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
A、总分总
B、总分
C、分总
D、起承转合式
3、本段文字最主要的论证方法:()
A、正反对比论证
B、引证法
C、比喻论证
D、举例论证
4、引用孔子的话:
第一句的含义:
第二句的含义:
这两句话直接证明:
间接证明:
(后两空用语段中句子来填写)
5、天下的两等闲人有什么区别?
答:
6、语段最后中的“这种生活”具体指:
(二)、讨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具体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才知道,在此就只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以后补充)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逻辑性比较强的议论性文章,初步了解并能够判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能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对“敬业与乐业”精神有所品味与领悟、反思与批判
3、能借助注释理解一些古代名言的含义
2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议论文,还不了解议论文的知识点,所以在讲课之初,要先给学生补充讲解一些议论文的知识点和议论文阅读需要注意的答题要点。
3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学会阅读逻辑性比较强的议论性文章。
2、初步了解并能够判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难点:
1、树立对事业的责任心和热爱事业的态度
2、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反思与批判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许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热爱的的人。比如,白求恩,他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职业精益求精,收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诺贝尔,他全心研究炸药,自己多次在实验中死里逃生,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不放弃,最终成功研制出了炸药。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今天这篇文章《敬业与乐业》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活动2【讲授】预习检查
1、课文及作者相关知识
多媒体显示梁启超图片资料
梁启超,字卓如,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交流背景
这篇文章是作者作为大学教授给学生作有关人生与事业演讲的演讲辞。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的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正由于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为什么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字词
旁骛 承蜩 解剖 亵渎 骈进
教诲 拣择 强聒不舍
不二法门:常用来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活动3【讲授】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通读全文,思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9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活动4【讲授】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探讨赏析课文2---5段,论述“有业”之必要
本文怎样提出中心论点?
《礼记》:“敬业乐群”;《老子》:“安其居, 乐其业”;推出“敬业乐业是人类的不二法门。
在第二部分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 有业 (2——5段)
敬业 (6——7段)
乐业 ( 第 8 段 )
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明确: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境界。
4、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 (道理论据)
1)经济独立,人格自尊的需要;
2)身心安顿,避免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生活起居规律,健康养生;
4)从业中的挫折磨练意志品性;
5)事业的小小成功均能带来自信;
6)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二)探讨赏析课文6---7段,论述”敬业“的重要。
1、在谈“敬业”得到重要性之前,文中是怎样解释“敬业”的呢?
由“主一无适便是敬”——朱熹;“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这几个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引出什么是“敬”。
为什么要“敬业”呢?文中举了哪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举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个例子说明:职业都是神圣的,应有一种敬业精神
怎样做才是“敬业”呢?
以“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文正;“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作为道理论据证明做事专心,心无旁骛,这样就是“敬业”。
现代社会中,怎样理解“敬业精神”呢?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我们学生需不需要敬业精神呢?
对于学生来说,认认真真听课,仔细认真做作业,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就是“敬业精神”
活动5【讲授】小结
本节课学生了解了《敬业与乐业》的内容,同时也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活动6【活动】议论文知识及训练
议论文知识点
阅读目标:
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点
明确议论文的三要素
重点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以及论证思路这些重要题型的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
定义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针对某个事件或某个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关于论点的知识点
定义:论点是作者针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它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换言之就是:把作者通过文章最想告诉读者的内容,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中心论点。在形式上常常是完整的句子。)
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论点的引出方法:
开门见山
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提出论点
(4)从故事中引出问题, 再提出论点
3、关于论点的中考题型:“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答题技巧:
看题目。有的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注意:一是弄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别把论题当论点;二是题目往往不是完整的一句话,需要稍加整理。
看开头语段。作者往往通过归纳事例、名言提出中心论点,可注意文中相关的提示语,如“可见、由此观之、当然、可是(然而)”等。
看结尾。就是所谓篇末点题的写法,这种写法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因此”等表总结性的词语。
看中间过渡句。
归纳各分论点,总结出中心论点。
关于论据的知识点(论据要与论点相统一)
(一)定义: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论据类型:一是事实论据: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等。二是道理论据: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等。
(二)关于论据的中考题型
1、分析论据及其作用(先要学会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答题技巧:事实论据。作用:充当(作为)事实论据,更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
道理论据。作用:充当(作为)道理论据,更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
2、概括事实论据。注意: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达。
3、补充论据
1、答题格式:什么人(典型)做了什么事(高度概括)
注意:(1)要看清楚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事例还是名言。
(2)补充事实论据时注意论据要能说明论点,同时语言要简明扼要。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3)补充道理论据一般要求写出能证明论点的名言、警句、格言等。
关于论证的知识点
定义: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一般采用简答题型。
分析论证方法及其好处的答题模式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答题: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的事例,具体有利地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使论证严密,具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答题: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了什么名言、警句)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使论证严密,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答题: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答题: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鲜明突出地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严密,具有说明力。
理解论证思路
方法技巧:首先(通过……)提出了……的论点;然后举……名言和……事例进行论证;最后……”或者”首先提出了……问题;然后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得出了……结论或提出了……论点;最后总结全文。”
答题格式归纳:文章(或某段、某几段)先运用……论证方法……(根据具体论证方法作答,如“比喻论证法”就填“生动地”)论证了……论点,接着……,最后……。
开放性试题
联系选文内容造句,或仿写文中的句式续写或仿写句子。(和仿写句子的要求类似)
联系选文,谈阅读后的感受
考察阐发自己观点的能力
要紧扣论点
认真审题
注意答题步骤: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观点的由来——联系实际可以是身边的事例,是名人名事,或名人名言做论据阐述——发出号召。
把文章中心换个角度阐述一下即可。
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第一步,反复阅读选文,抓住文中关键性语句,吃透选文的内涵。第二步,摆出生活实例。实例能支撑或佐证文中的某个观点。第三步,应用选文中的观点,来分析指导生活现象。
答题模式:先摆观点——生活实际——紧扣论点的小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分析本文结构,学习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一、解题,介绍作者,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重点是疏通生字词,了解文言句子大意。。
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分析本文结构,学习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由看图选择职业导入“敬业与乐业”。
二、复习议论文知识点。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三、温故知新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四、教师小结各知识点。
三、拓展延伸:
知识链接一:
1 第三四自然段在论证方法和论证角度各有什么不同?
2 为什么一个有职业显得很有必要?能补充理由吗?
“有业之必要”理由:
1)经济独立,人格自尊的需要;
2)身心安顿,避免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生活起居规律,健康养生;
4)从业中的挫折磨练意志品性;
5)事业的小小成功均能带来自信;
6)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知识链接二:
梁启超的观点和拿破仑的名言进行比较分析,展开辩论。
参考意见: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才能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
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知识链接三:给“乐业”部分补充理论论据。
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四、小结: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敬学与乐学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演讲稿。请注意演讲的特色:
① 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②主题鲜明 ③例证动人 ④语言通俗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内部的结构关系。
2、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章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2、理解“引经据典”的论证方法,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4、体会演讲稿的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许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的热爱的人,比如,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职业精益求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
再比如,诺贝尔,全心研究炸药,一次,发生了爆炸炸死了他的父亲和弟弟,他从爆炸的烟雾中跳出来,还高兴的喊“我成功了……”
今天我们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年),广东新会人。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宣传“穷而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他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他主张摧毁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科举制度,大力培养人才,革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梁启超的文章,文笔犀利,饱含激情,影响了许多爱国者。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特别是梁启超)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梁启超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发表《变法通议》等论文,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他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自变”而自强,印度以“不变”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梁启超一生著述甚丰,所遗留《饮冰室和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三、学生通读课文
完成:
1、借助工具书,给文章的生字生词注音并且解释。
2、思考问题:
⑴ 作者在文中先后谈论了几个问题?
⑵ 找出文章中表明作者的观点的语句。
⑶ 划出文章中作者引用的古今名人的语句,并读懂它们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自学结果展示:
什么叫“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敬业?
1、一点也不旁骛就是敬。
2、为什么要敬业?
a、人生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b、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就是功德,不劳作就是罪恶。
3、怎样做才算敬业?
──唯一的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就是敬。
凡作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是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视做生命的事和他交换。
4、要乐业──作者写“要乐业”的思路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凡职业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是有的。”
第一:
⑴ 变化进展千姿百态。
⑵ 奋斗中快乐的分量加增。
⑶ 因为竞胜而得快乐。
⑷ 省得无限闲烦恼。
第二:孔子的语言行为,堪称“乐业”的楷模。
思路:提出错误的观点──反驳错误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观点──讲道理做引用进行论证。
第三:拓展。
你能举出“乐业”的例子吗?试讲出故事:
学生自己根据积累讲出故事互相交流。
第四: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有业。
人为什么应该有业?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试模仿“乐业”这一段,列举几条理由证明“有业之必要”
小结:文章的思想内容。
作者在文中先后谈论了几个问题?
为什么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如此?”
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文章的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此基础上,要对所做的事情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要皱着眉头,满腹牢骚的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
1、理解文章的语句。
2、关于文章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找出文章中能够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二、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或者找出相应得事实对这些观点进行证明
1、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3、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就是社会的蛀虫,简直就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4、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5、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6、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三、从这些观点中,找出能够统领全文的中心论点,说出理由
1、题目的要求。
2、内容围绕的重点。
四、关于文章的名言警句,理解意思
学生自己划线、理解、并且归类、熟记、积累。
五、总结写作特色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3、情景协调。
六、谈看法
1、目前有许多下岗工人,无所事事,靠打麻将度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2、社会上有一种人叫“息爷“,专靠一时暴富以后,把钱借贷出去或存入银行,靠吃利息过日子,其他什么有意义的事也不做,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讲点理由。
梁启超先生的演讲稿《敬业与乐业》,属于议论性的文章。作者针对听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理想的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 同学们,请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精读。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教后反思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一)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二)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四、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五、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后反思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