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三维教案【优秀15篇】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1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谨严、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

2、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2、难点: 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背景简介: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

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观点,鲁迅先生特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 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内容简介:

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在斗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了信心。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1--2)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1、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的意思)2、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唯一”的意思) 3、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把这三者联贯起来,其态度是: 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因此有人“慨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 这是报刊上先后宣扬过的三件“事实”,都不过是“公开”的、表面的东西,并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

第二部分: 驳斥论敌的论点和论据。(3--8)

根据批驳的对象不同,分两层。

第一层,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3--5)

“他信力”、“自欺力”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这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二自然段“有人”是指梁实秋等文人,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文章用两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假设复句,“自信”早已失掉,第二个假设复句,是退一步讲,接着指出失掉“他信力”后可能寻找一条“新生路”,那就是相信自己,“但”字一转,“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漂渺、精神麻醉的路。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因此,文中“中国人”究竟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

第五自然段从正面立论,这是三、四自然段所揭露的逻辑结论。既失掉“自信力”又失掉“他信力”走上自我麻醉的道路,就是“发展自欺力”的表现,这一语道破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实质。

第二层,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6--8)

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内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

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除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

在这一层中,鲁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中国人”作了阶级分析,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第三部分: 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9自然段)

这一部分,鲁迅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必须擦亮眼睛,剥去敌人的伪装,彻底粉碎阴谋活动。同时指出“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的地位不同、立场不同、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不同。“状元宰相”是为一小撮上层统治阶级搞摇旗呐喊的,“地底下”是指中国人的真正代表及其正在奋斗的光辉业绩。这里运用了比喻,含义是: 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亲自到被压在下面的另一个世界里去观察。

小结:

两篇杂文的比较:

批驳层次 《文学和出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揭示谬论 先揭示谬论论点       先揭示谬论的论据,再揭示谬论的论点

再揭示谬论论据

初步批驳 用批驳谬论论据的方法 用批驳谬论论证的方法

深入批驳 用直接批驳法摆事 用间接批驳法摆事实论证与谬论相

实批驳谬论的论点     对立的观点

结  语 从揭露迁入的角度总结 从教育人民的角度总结

相同点:

1、两篇杂文都是单刀直入,首先端出论敌的论点和论据,而后针对论据进行批驳,以摧毁论敌立论的基础;再抓住论敌问题的实质,予以无情抨击。( “人性论”、“自信力”)

2、两篇杂文都是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方法来战胜论敌的,即抓住对方逻辑地的矛盾乘虚而入,一击致敌于死命。

3、两篇杂文在论证的过程中,理论与事实有机结合,说理透辟,判断准确,事实确凿,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作业 :

1、[思考和练习] 第四题、第五题。

2、作文:《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温钧   整理编写)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 2

初三的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检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否提高人气的最重要时期。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课题。为此,新学期伊始,认真地思索和总结了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特制定初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方针,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为指导,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不断总结完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和听说读写能力,争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中考两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二、现状分析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陆续进入总复习阶段。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学生方面: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3、自身方面: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然不肯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课内忽视对课文的深入解读,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没有初三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给自己带来较大压力。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尚需进一步的探索。

三、措施和设想

总体要求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宏观上要活,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 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

阅读教学的重点: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语法和修辞等语文知识,采用随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深刻的感性印象。

3、培养学生广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自己感觉到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写作教学的重点:

1、培养学生对阅读内容和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发现蕴涵其中的意义;能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书写自己的感情;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学习和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和积累语言材料、生活材料的习惯。

2、在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写出对所读作品的感受或评论,做到有观点、有分析、有依据,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九上 3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的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教师要做到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氛围中并为作者的强烈感情所感染。      教学目的: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课文,弄清写作背景。      一。 导入新课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XX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 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四。 疏通课文      1. 弄清字词障碍。      搽(chá)   玄虚(xuán) 省悟(xǐng)自欺欺人      渺茫(miǎo)   脊梁( jǐ ) 诓骗( kuāng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2. 朗读全文。      3. 思考问题。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五。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弄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一。 复习旧课      二。 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三。 分析课文。      1. 一二段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误论据: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3. 第五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所以被删去。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4. 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作者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5. 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明确:“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6.“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      7.“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四。 布置作业。      思考p58第三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欣赏品味杂文的语言特色。      一。 复习旧课。      二。 品味语句。      1. 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2. 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三。 总结全文。      四。 布置作业。      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附:板书设计      谬论论据: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一。 摆谬论      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二。       自夸(信“地”信“物”)      只能说有过“他信力”         驳论证:只希望国联(信“国联”)                      都不能证明“失掉自信力”      (直接反驳)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失掉“他信力”发展“自信力”      三。 驳论证(正面立论)      (间接反驳)      四。得结论。     教学反思:文以载道,是古训中对语文学科功能的阐释。语文学科,作为德育材料是丰富而生动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适时的进行德育渗透。一味的为了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德育,或者脱离了教育最佳时机而盲目的空洞说教,则显得苍白而无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难点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诗歌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它记载着中国悠久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她寻找光明。”诗歌能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品味过去的荡气回肠与今朝的风花雪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现代诗的世界。

(二)简介诗人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学过绘画,现代著名诗人,被称为“是继郭沫若后中国新诗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他的诗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艾青的诗排斥华丽的矫饰,抛弃空洞的说教语言,始终采用鲜活的有流动感和弹力的语言与语调,表现出一种散文美。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出版过《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诗集。

(三)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歌史上� 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我华北、华东、华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皆实行“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诗人艾青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情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写下了这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慷慨激昂的诗篇。

(四)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1诗歌的节奏。

2朗读时语句的连贯性。

3增、减字的朗读错误。

4请学生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蔷薇(qiáng wēi) 璀璨(cuĭ càn) 讴歌(ōu)敦厚( dūn)姹紫嫣红(chà yān)

一泻千里(xiè)

5学生自行评价与打分中的激励性。

6诗歌中美的熏陶与感受的情景导向。

(五)在教师的带动下熟读诗歌,争取达到成诵。

1抽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及朗读评价。

3抽学生背诵课文。

(六)学生齐读课文。

(七)教师总结本节内容,并对学生的优异表现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

(八)教师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本诗。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作者的介绍、诗歌的节奏及朗读的情感等导入课文。

(二)学生齐读本诗,进一步熟悉诗的内容,并分析结构。

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爱。

第二节:运用设问,直抒胸臆。

(三)学生品读诗歌,提出问题分析诗的形象。

问题情景设计如下:

1诗歌往往运用象征等写作手法来描绘其塑造的形象,诗的形象又寄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阅读诗歌,要善于发现问题。谁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具有代表意义,谁对诗歌的理解就越深刻。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鸟是怎样歌唱的?它歌唱的内容是什么?

(2)土地为什么被暴风雨所打击?河流为什么悲愤?风被什么激怒?

(3)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又代表什么?

(4)诗人为什么写“我死了。”?

(5)诗的第一节有什么特点?

(6)诗的第一节的破折号起何作用?能否去掉?

(7)诗的第二节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四)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落在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上。教师以服务者身份参加,对学生鼓励的方式要富有变化性。

教师明确:

1诗中的象征意义:土地是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河流与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2诗的第一节以鸟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为第二节作渲染铺垫;第二节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念和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五)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疑问(每小组选一人,班上交流。)

注意被传诵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六)请学生谈本诗的特点

教师明确:1诗歌的意象及其内涵。

2抒情方式的巧妙。(把“我”虚拟成一只鸟)。

3富有弹性的语言。

(七)布置作业。

学会比较阅读。做课后练习题四。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 歌 唱 -----------虚拟 黎明(土地 河流 风)

我--------------死(在土地)-----------羽毛(烂在地里)

泪--------------爱(土 地)-----------眷恋土地献身祖国

教学反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5

教学目的: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是幸福,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生活富裕了。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切,次次振臂呐喊,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本文是篇驳论文。这种文体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鲁迅杂文的风格。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授新:

1、掌握字词。

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诓骗(kuāng)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

4、“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参照课后练习自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二、授新:

继续分析课文

1、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这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3、作者“这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的人们。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6、“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预习《智取生辰纲》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 6

1.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3.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4.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学过他的小说,看他用无数生动的形象表达他在时代里的“呐喊”与“彷徨”;学过他的散文,与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静地回忆过往。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看他是如何作为民族斗士,将手中的笔,变成抨击敌人的枪。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驳论,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即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

2.作者为 以对方的论据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驳掉了对方的论点。作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可为证。

3.请结合上述分析简要梳理本文论证结构。

明确: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

(1)论据:以前信地、信物、信国联,转而现在的信神;

(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1)失掉的是“他信力”;

(2)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

(1)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最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认识本文文体特点。

明确: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教学提示】

驳论文批驳的方法:

一、驳论点,即反驳对方论点的不真实或错误性;

二、驳论据,辩驳论据本身是不成立的或是不切实际的;

三、驳论证,就是通过反驳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来驳论。

目标导学二:品味富有战斗力的语言

1.第一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他信力”与“自欺力”都是作者自创的词,作者是怎样创出这两个词的?这两个词的使用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明确:“自信力”本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一个字眼,鲁迅抓住不放,就着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并运用“仿拟”的手法创出“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新词。作者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由于运用“仿拟”修辞造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步步强化逻辑力量,而且睿智闪烁,妙趣横生,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

3.文章最后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他们的作用只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他们来自民众,所以称“地底下”。

4.揣摩“……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中“总”“简直”二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目标导学三:深度解读文章,体会作者感情

背景资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国民党的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又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还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问题:�

背景资料二:在国民党发表“中国人丧失自信力”的言论后,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发烧,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问题:结合前面学习过的课文,请你说说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教学提示】

引领学生感受鲁迅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目标导学四:补充论据

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自信力。

示例: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挑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让学生补写论据的环节,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拓展延伸,这样无形中既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围绕论点写论据,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不足之处

虽然从整体上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学习,但是因受文本本身难度的影响,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照顾到,对驳论文的特点理解不够到位。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 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2.审美欣赏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领会优美的意境。

3.通过学习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性格。

教学重点:

认识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孤独”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玩味歌词,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皆语文”(幻灯片文字),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时不在。

前几天听同学们唱歌,我发现有两句歌词耐人寻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看幻灯片,点名学生唱这两句)

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让学生畅谈成长的烦恼或快乐)

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

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

二、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体验人物情感。

1.本文以一篇小说,因此根据以往学习小说的经验,我们应该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学习?

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方面着手去学习。

人物: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辛,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后之后“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荡

设计说明:本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强化读小说的方法技巧,即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着手阅读。

2.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知道在杜小康的这一段成长历程中,什么是最难以忍受的呢?

明确:孤独,缺乏与人的交流使杜小康难以忍受,甚至产生了害怕的心理。

3.请看看杜小康对孤独的态度产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害怕孤独——面对孤独——战胜孤独

第一篇章 与孤独相遇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曹文轩《前方》

导入:孤独最初是由自然环境带给度小康的,自然环境是什么?刚才我们已经做了分析,是芦苇荡。就让我们今天的阅读发现从这里开始吧!

大屏幕出示: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感觉。

请分析杜小康初到芦荡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并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

小组合组后展示交流。

导入:同时在这个篇章,还有这样的芦苇荡,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儿嗅着。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

抛出问题:�

小结:是啊,离家后,杜小康原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尤其是渐行渐远的家、空旷而陌生的环境和前途莫测的迷茫,这一切,使得年仅十三四岁的杜小康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因此,他的几乎所有的感官都沉睡了,原本田园牧歌似的芦荡成了包围他的万重大山,美丽的大自然已无法完全唤起他欣赏的神经了;但放鸭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漫长的日子里,前方永远只是无边的旷野吗?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继续向前方走去吧。

第二篇章与孤独相伴

教师补充删减掉的内容

他们还各自创造和共同创造了许多消解孤独的办法

父子俩一起出发走进芦苇丛里,看谁捡的雁蛋多;他们用芦苇扎成把,堆成高高的芦苇塔,爬上去,居然看到好几处散落在芦苇丛里的人家和村落;杜小康用芦苇编了几十只小笼子,又捉了几十只只有芦苇丛里才有的、那种身材优美的纺织娘放入笼中,使寂静的夜晚,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鸣叫。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孤独是可以克服的,他只是一段旅途。孤独之旅,孤独不是主旋律。

第三篇章 在孤独中升华 学生自己研读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曹文轩《前方》

在这个篇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并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

明确:暴风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壮大了发展了的杜小康,他勇敢,坚强,冷静,有责任心,他面对孤独已不再逃离,他勇敢地直面,并且后来甚至似乎开始享受孤独了。于是,他所有的感官都复苏了。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通过这个环节,检测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文要素,是否能够独立的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让我们齐读第44到48段,美美地感受一下暴风雨后的那个晚上,感受一下杜小康感官复苏后的那份美。

师(小结):是的,孤独啊,或者说是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寒冷、饥饿、忧伤、恐慌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曹文轩他是这样评价孤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屏显。生读。)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师:现在,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取名为“孤独之旅”,而不是“放鸭之旅”、“成长之旅”,更不是“无奈之旅”、“恐慌之旅”,或者“惊喜之旅”了吗?是的,孤独是文章的主旋律,也是杜小康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是他成长的主要原因。

三、拓展相信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孤独的经历和感受,请补充。

同学们,有时,孤独是一根针,刺痛着我们脆弱的心;

有时,孤独又是一朵花,灿烂着我们的灵魂。

学生补充

让我们感谢孤独,

并享受孤独吧!

因为经历孤独

即经历了成长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此,秉承“大语文”的教育理念,由文本出发联系生活进行假设,让学生调动语言积累,学以致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四、布置作业: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都感受过孤独,请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情感的延伸,可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情感上的共鸣,才刚刚开始。

五、以“明天的杜小康”话题结束

孤独之旅走完了,而我们的小康他还得接着不同的路向前流浪,明天,他还有无数个未知的前方在等着他。后来啊,他的前方出现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敌人,他的鸭子都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但我们的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同学们,我们不要忘了,杜小康曾经可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的孩子啊。因此,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多阅读,读好书,好读书。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 8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紧迫,本学期要复习初中六册课本。

2、学生方面:两个班共有96人,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学生上课气氛不够活跃,许多同学甚至学习程度好的同学也不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总的来说基础较差。

二、教学设想

这学期我本着“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的教学思路,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大方面。所谓“宏观上要活”,就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

三、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用好复习导学案,力争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采用“整体教学法”、“单元教学法”,“作业训练法”、“边教边复习法”等进行教学。本学期要按时完成全年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3、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能逐渐得以提高。

4、选好、用好有关资料,把握中考动态,追踪中考考点趋向。

5、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6、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

四、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总结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问题,认真用好导学案,并且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要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

五、教学进度

根据区教育局统一安排,进行三轮复习。

总之,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如何提高两个班的语文成绩,我认为既是一项教学技术,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教师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平时中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教学工作,我相信我们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今年的中考

2.培养学生把握议论文驳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声情并茂的朗读,在朗读中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2.品读文中的重要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

3.讨论、探究文中的关键问题,深化对课文的认识,领会鲁迅先生的立场、观点、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堂实际需求,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这篇文章写于“九八”事变三周年之际,距现在八十多年了,文章是针对当时社会现实写的,预习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了解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

2.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3.引导学生多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对文中的重要语句,要用品读法品味其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对文中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提倡各抒己见,使学生在多种看法的碰撞中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在三个维度上得到提高。

4.引导学生重视领会鲁迅先生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和做人两个方面都获得益处。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播放段9·3阅兵视频。(截取三军仪仗队和展示我军武器时的场景)

教师导入:9·3大阅兵圆满结束了,骄傲、自豪、感动瞬间汇成我们共同的记忆。当千人合唱团唱响义勇军进行曲,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当威武的三军正步走过长安街,当蹒跚的老兵向我们敬礼……这些场面令人震撼,让人感动,此时此刻你们能描述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吗?

2.让学生根据画面谈谈感受。

要求:用两个词语形容心情,并说明理由。

小结:太多的词语也表达不出我们内心的激动与感动,再多的语言在这庄严肃穆的场景下,都会黯然失色,唯有句“我爱你,中国”是最好的诠释。然而,八十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切,次次振臂呐喊、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设计意图】结合9·3阅兵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后面学习课文,感受作者传达的立场、观点做铺垫。

(二)感知学习

1.教师范读课文并设计相关问题:

(1)这篇文章作者发表了哪些见解和主张?

(2)这些见解主张的提出方法和我们前面学到的文章写法样吗?

(3)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时,能找出反面论点和正面论点,根据论点提出者不同引出驳论文的知识概念。了解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立场、观点。

2.讲解驳论文的知识。

本文是篇驳论文。这种文体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三)内容探究

1.诵读第至五段,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前两段的观点是什么,支持该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明确: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是: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由此亮出批驳的靶子──“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设计意图】本题既是训练学生从语段中归纳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也是让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学习驳论文,批驳对方论证的方法。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得出对方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不成立的,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本文所采用的“驳论证”的驳论方法,并分析领会作者是怎样在直接批驳了对方论证的基础上驳倒错误论点的。

(3)第四段有段加点的文字,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2.默读第六至九段后,讨论探究:

(1)作者是怎样提出并论证自己的正面论点从而间接反驳了敌论点的?

明确:文中第六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正面树立起自己的论点,与敌论点针锋相对。接着在第七、八两段中,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同时启发学生论事说理从不同角度多侧面的展开,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辩证性能力。

(2)第九段作者用了连串的比喻,体会其中含义,并分析第九段的作用。

明确:“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状元宰相”比喻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第九段照应标题,对标题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设计意图】通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四)语言探究

揣摩第段话,三个副词“总”“只”“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盲目自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味”则是深陷其中而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设计意图】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五)写法探究

课文结构十分缜密,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自然,勾连紧密,层次推进,无懈可击。试作具体说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六)活动学习

1.看组图片,再次感悟民族自豪感。

小结:引用人民日报微信中的段话──祖国是那个无论在哪里,都惦记的地方。祖国是那个虽不完美但别人都不可触碰的地方。废墟中崛起,救亡中重生,代代英雄豪杰为你的尊严抛洒热血,辈辈仁人义士为你的荣耀鞠躬尽瘁。七十年后,祖国有我们,同样会用心跳起龙的舞步,用生命托起龙的脊梁!中国威武,祖国万岁!

2.看场辩论会录像。

3.出期手抄报,主题是“走近鲁迅”。

【设计意图】1.共同分享中国人的骄傲,共同分享胜利者的荣光,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看辩论会录像,分析正、反方论辩的方式,把握驳论文的论证方式。

3.出手抄报,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

(七)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读〈孟尝君传〉》《“友邦惊诧”论》。

2.以“看,今天的民族脊梁”为题,写篇不少于五百字的文章。

【设计意图】1.体会驳论文的论证思路。2.让学生感受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九上 9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3.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3.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第18课,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这几个词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2.理解驳论:

师:理解了“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的具体含义,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具体写法。

师:老师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一个陈述句,怎么读一读。加上“吗”的具体意思是什么?“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在文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谁的观点,他是怎么论证的。“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

师:根据注释提供的背景,国民党反动势力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相悖,� 对一个国家而言,它能撑起一个国家的命运。

师:这是敌方的论据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这是敌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对方的论证成立,敌方就是对的?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第三到五自然段。

生:用直接批驳对方的论证来批驳敌方的观点的。

师: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先生反驳的是什么样的论据?

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和自信有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师:什么叫“自信”?

生:就是相信自己。

师:那么,反动政府相信自己了吗?

生:没有。

师:是啊,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那怎么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而且,当时“地”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那“物”呢?也被日本帝国主义掠走了。再看“国联”,“国联”当时帮不帮我们中国?

生:不帮。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24页的课后注释2中可以看出来。

师:你看书很仔细。信“国联”有没有用啊?

生:没有用的。

师:信“地”信“物”信“国联”,都不是信自己啊,那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他们失掉的是什么?

生:是“他信力”。

师:文章中原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文章,但是在发表的时候,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掉了,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掩盖内心的颓废、迷惘、不自信,祈求与神灵的庇佑。也就是自欺欺人。

师:他们在文中的形象是怎样的,也就是第一段中的“我们”?

3、体会情感

师:在国家迷惘,历史黑暗之际,就是有鲁迅这样的民族脊梁,能带给我们以信心,指明我们奋斗的方向。

生:齐读文章第9段,最后一句话。

师:怎么理解“地底下”。

生:中国当时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革命力量。

师:自信力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且看今日之中国民族自信力。

4、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先生用他尖锐犀利的语言,无情的抨击了当时反动政府的悲观论调,用他饱含深情的笔触告诉世人,我们中国民族永远充满自信力。

5、板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直接驳论证

间接驳论点

6、作业

《同步训练》课后练习部分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 10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 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2、自主学习法。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答或同学帮忙解答,不懂才由老师解答。

4、 多元探究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导语设计:

有一场战争使我们刻骨铭心,有一场有关民族精神大讨论在激烈地展开,中国人是失掉自信力还是没有失掉自信力,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板书课题),来感受一下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的民族精神。

(解说:从身边事说起,亲切。而且鲁迅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建设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解说:初读课文,须扫清障碍。可让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孓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解说:小结时须言简意赅、提取精要,勾画本节课的轮廓即可。)

四、布置作业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这个和那个》,收《华盖集》)

(解说:有助于巩固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鲁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树靶子 摆论据: 夸地大物博 只有“他信力”

求国联

摆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打靶子 直接反驳:(驳论据)信“地”信“物”信“国联”是“他信力”

信“神”信“佛”是“自欺力”

间接反驳:提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代 现在

得出结论:自信力有无,要看地底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九上 11

基础能力测试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去虚:

②渺茫:

③诓骗:

④怀古伤今:

2.填空。

①议论有两种方式,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前者是________,后者是________。

②驳论文章围绕批判对方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论点,常采用三种方法,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作者所批驳的敌论点是________。作者所采取的批驳方法是 ________。

3.将下面的复句改成一个单句并回答问题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①单句:

②鲁迅先生一向主张将可有可无的字删�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文中的:

①“脂粉”是指:

②“筋骨和脊梁”是指:

③“状元宰相”是指:

④“中国人”是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阅读全篇,用最简明扼要的话归纳第一段话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6.第一段的两个分号可否改成句号?请说明理由。

(    )

7.“用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第三句为什么加一个“却”字?

(    )

8.“于是”的意思是

[    ]

①因此

②接着

③就

9.第一段与第二段关系是

[    ]

①第一段是作者概写敌论论据,为第二段归纳敌论论点提供依据。

②第一段写御用文人的行为,第二段写他人的言论,揭露他们可耻的言行。

③第一段分别从三个方面揭露,第二段从一个方面揭露,作者从四个方面揭露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④第一段是敌论论据,第二段是敌论论点,作者准备从驳论据入手进而驳倒敌论论点,所以将其论据和论点一起端出。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强盗的自供

现在有些不了解历史的人,错误地说中国的贫穷落后,都是人民起来闹革命闹的。照他们看来,似乎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应该不抵抗,当顺民,把中国归入帝国主义国家的版图,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也就会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了。

这种错误的观点,简直是白日做梦,说胡话。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侵略中国?难道是来帮助中国富强的?当然不是。他们来,是为了吃我们的肉,吸我们的血,抢夺我们的财富。

当时八国联军的统帅,德国人瓦德西,于1900年10月23日给德国皇帝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可以说是这个强盗头子的自供状。看一看这个自供状,对于认识这些帝国主义者的面目,是大有好处的。

瓦德西先说了一个总的印象:“所有市区,多被毁坏。”他说:“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3日。”瓦德西在这里写了一个旁注:“正式特许抢劫3日,系自8月16日至18日为止。”抢劫而至于“公开,”而且又是“正式”“特许”的抢劫,听起来好像是奇闻,但又确是事实。这样的军队,不叫它们强盗,还能叫什么呢?

10.文中“强盗”指的是

[    ]

a.瓦德西                b.德国人

c.德国皇帝              d.八国联军

11.把“这样的军队,不叫它们强盗,还能叫什么呢?”这个句子换成陈述句。

________

12.瓦德西对抢劫总的印象是________。

13.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________。

14.文中“这种错误的观点”究竟错在哪里?(多项选择)

[    ]

a.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没有认识到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b.这是白日做梦,说胡话。

c.在抵抗外来侵略这个问题上,奉行不抵抗政策,甘当“亡国奴。”

d.没有认清帝国主义侵略的真正目的和强盗本性。

15.文段采用揭露和批判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表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历史事实,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深刻有力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错误本质,增强了批判的力量。

c.把帝国主义的丑态描写得更加逼真,生动形象。

d.把瓦德西的所见所闻叙写得更加具体、细致。

参考答案

1.①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②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③说谎话骗人。④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2.①立论;驳论,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用事实和道理加以论证,说明它是正确的;驳斥对方错误的论点,在驳斥中树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②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先驳论据,后驳论点。  3.①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②把并列成分拆开,由句中一个相同成分分开叙述,将“有”、“人”重复了四次,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叹之情。  4.①公开的文字以及御用文人和达官贵人们的所作所为。②指前面作者歌颂的四种人。③是借代用法,代指达官贵人和御用文人。④整个的中华民族。  5.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信佛。  6.不能。开头有冒号提挈,改成句号,意思相对独立了,语气连贯性差了。  7.不仅改变了语气,而且表达了微妙的讽刺的意味。  8.①  9.④  10.d  11.这样的军队,只能叫它们强盗,不能叫别的  12.所有的市区,多被破坏  13.吃我们的肉,吸我们的血,抢夺我们的财富  14.a c d  15.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12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3.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3.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第18课,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这几个词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2.理解驳论:

师:理解了“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的具体含义,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具体写法。

师:老师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一个陈述句,怎么读一读。加上“吗”的具体意思是什么?“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在文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谁的观点,他是怎么论证的。“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

师:根据注释提供的背景,国民党势力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相悖,� 对一个国家而言,它能撑起一个国家的命运。

师:这是敌方的论据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这是敌方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对方的论证成立,敌方就是对的?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第三到五自然段。

生:用直接批驳对方的论证来批驳敌方的观点的。

师: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先生反驳的是什么样的论据?

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和自信有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师:什么叫“自信”?

生:就是相信自己。

师:那么,政府相信自己了吗?

生:没有。

师:是啊,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那怎么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而且,当时“地”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那“物”呢?也被日本帝国主义掠走了。再看“国联”,“国联”当时帮不帮我们中国?

生:不帮。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24页的课后注释2中可以看出来。

师:你看书很仔细。信“国联”有没有用啊?

生:没有用的。

师:信“地”信“物”信“国联”,都不是信自己啊,那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他们失掉的是什么?

生:是“他信力”。

师:文章中原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文章,但是在发表的时候,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掉了,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掩盖内心的颓废、迷惘、不自信,祈求与神灵的庇佑。也就是自欺欺人。

师:他们在文中的形象是怎样的,也就是第一段中的“我们”?

3、体会情感

师:在国家迷惘,历史黑暗之际,就是有鲁迅这样的民族脊梁,能带给我们以信心,指明我们奋斗的方向。

生:齐读文章第9段,最后一句话。

师:怎么理解“地底下”。

生:中国当时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革命力量。

师:自信力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且看今日之中华民族自信力。

4、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先生用他尖锐犀利的语言,无情的抨击了当时xxx政府的悲观论调,用他饱含深情的笔触告诉世人,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充满自信力。

5、板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直接驳论证

间接驳论点

6、作业

《同步训练》课后练习部分

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 13

1、读懂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

鸿篇巨作《红楼梦》,记录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庭的兴衰荣辱历史,描写了以宝黛为首的青年男女的爱情,刻画了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的命运。但有一位并不属于大观园却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就是七十五岁高龄的刘姥姥。作者曹雪芹为什么不惜笔墨去刻画这样一个与周围环境、人物极不协调的刘姥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起来寻求答案吧!

【教学提示】

或播放《刘姥姥进大观园》影视片段,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视频资源见光盘)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背景介绍。

一部《红楼梦》刘姥姥共三次进贾府。

一进:是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不争气弄得家业萧条,就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到了年冬岁末,狗儿家生活艰难,岳母刘姥姥只好借着狗儿祖上与王夫人家连过亲,到贾府攀亲,寻求救济。

二进:刘姥姥为感谢上次贾家的救助,特地去谢恩。见识到大户人家的吃穿行等事宜,课文所选即是二进大观园内容。

三进:刘姥姥得知贾府被抄,去狱神庙探望凤姐,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她费了好大劲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带着巧姐到乡下。

【学法指导】

了解相关背景,或阅读名著全文,可为课文做有效铺垫。

2、熟读课文,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确:作为社会底层的农家老妇刘姥姥,来到贵族贾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用餐,在王熙凤等人的安排下,闹出了许多笑话。

3、给本文内容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贾母便笑道……还有好的呢,我都带你去瞧瞧)写刘姥姥惊叹潇湘馆内的陈设奢华。

第二部分(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写刘姥姥用宴,在王熙凤等人的策划下上演“笑”剧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婆子们添上碗箸来,三人吃毕)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目标导学二:研读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课文“鸳鸯一面侍立……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众人发笑之前先是“发怔”?

明确:“发怔”这一神态的细节描写得尤为传神,一方面写出了刘姥姥的语言及“鼓着腮不语”的神态出乎大家的意料,瞬间寂静,又与众人大笑的热烈场面形成强烈对比。

2、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反映出她的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可见她的笑是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也写出了贾母爱孙之心;探春手里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反映了她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也可以看出她要强的个性;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母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写出王夫人已知道是凤姐导演的,但又不便张扬的心理,也保持了雍容与尊贵。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从多个侧面与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法。

3、揣摩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作用。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明确:“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这些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饭时遭受戏弄的可笑而无奈的窘相。

4、赏析有关刘姥姥的言谈举止的句子,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1)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掀还沉,哪里拿的动他?”……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2)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3)“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明确:(1)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可见刘姥姥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2)刘姥姥之所以故意出丑,是因为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但她绝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3)面对鸳鸯与凤姐的“赔不是”,刘姥姥说的这番话,表现了她的善良纯朴。

总之,刘姥姥是一个善良、风趣、机智的劳动妇女。

目标导学三:归纳总结,理解主题

1、凤姐、鸳鸯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因为凤姐、鸳鸯等人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在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塑造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2、本文虽然是从长篇中节选的,但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可见作者曹雪芹高超的水平。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功力对你写作文有怎样的启发?

明确:要善于观察周围人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详略的安排要根据表达的中心确定。

三、板书设计

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雪芹

开端:凤姐、鸳鸯设局取笑

发展及高潮:刘姥姥上演“笑剧”

结局:刘姥姥笑后的感慨,凤姐、鸳鸯赔不是

《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教学设计 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驳论文的常识及写法。

2.培养学生把握议论文驳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声情并茂的朗读,在朗读中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2.品读文中的重要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

3.讨论、探究文中的关键问题,深化对课文的认识,领会鲁迅先生的立场、观点、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堂实际需求,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距现在八十多年了,文章是针对当时社会现实写的,预习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了解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

2.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3.引导学生多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对文中的重要语句,要用品读法品味其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对文中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提倡各抒己见,使学生在多种看法的碰撞中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在三个维度上得到提高。

4.引导学生重视领会鲁迅先生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和做人两个方面都获得益处。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一段9·3阅兵视频。(截取三军仪仗队和展示我军武器时的场景)

教师导入:9·3大阅兵圆满结束了,骄傲、自豪、感动瞬间汇成我们共同的记忆。当千人合唱团唱响义勇军进行曲,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当威武的三军正步走过长安街,当蹒跚的老兵向我们敬礼……这些场面令人震撼,让人感动,此时此刻你们能描述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吗?

2.让学生根据画面谈谈感受。

要求:用一两个词语形容心情,并说明理由。

小结:太多的词语也表达不出我们内心的激动与感动,再多的语言在这庄严肃穆的场景下,都会黯然失色,唯有一句“我爱你,中国”是最好的诠释。然而,八十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设计意图】结合9·3阅兵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后面学习课文,感受作者传达的立场、观点做铺垫。

(二)感知学习

1.教师范读课文并设计相关问题:

(1)这篇文章作者发表了哪些见解和主张?

(2)这些见解主张的提出方法和我们前面学到的文章写法一样吗?

(3)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时,能找出反面论点和正面论点,根据论点提出者不同引出驳论文的知识概念。了解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立场、观点。

2.讲解驳论文的知识。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三)内容探究

1.诵读第一至五段,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前两段的观点是什么,支持该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明确: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是: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由此亮出批驳的靶子──“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设计意图】本题既是训练学生从语段中归纳提炼要点信息的能力,也是让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学习驳论文,批驳对方论证的方法。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得出对方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不成立的,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本文所采用的“驳论证”的驳论方法,并分析领会作者是怎样在直接批驳了对方论证的基础上驳倒错误论点的。

(3)第四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2.默读第六至九段后,讨论探究:

(1)作者是怎样提出并论证自己的正面论点从而间接反驳了敌论点的?

明确:文中第六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正面树立起自己的论点,与敌论点针锋相对。接着在第七、八两段中,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同时启发学生论事说理从不同角度多侧面的展开,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辩证性能力。

(2)第九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体会其中含义,并分析第九段的作用。

明确:“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状元宰相”比喻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第九段照应标题,对标题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设计意图】通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四)语言探究

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盲目自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其中而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设计意图】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五)写法探究

课文结构十分缜密,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自然,勾连紧密,层次推进,无懈可击。试作具体说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六)活动学习

1.看一组图片,再次感悟民族自豪感。

小结:引用人民日报微信中的一段话──祖国是那个无论在哪里,都惦记的地方。祖国是那个虽不完美但别人都不可触碰的地方。废墟中崛起,救亡中重生,一代代英雄豪杰为你的尊严抛洒热血,一辈辈仁人义士为你的荣耀鞠躬尽瘁。七十年后,祖国有我们,同样会用心跳起龙的舞步,用生命托起龙的脊梁!中国威武,祖国万岁!

2.看一场辩论会录像。

3.出一期手抄报,主题是“走近鲁迅”。

【设计意图】

1.共同分享中国人的骄傲,共同分享胜利者的荣光,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看辩论会录像,分析正、反方论辩的方式,把握驳论文的论证方式。

3.出手抄报,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

(七)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读〈孟尝君传〉》《“友邦惊诧”论》。

2.以“看,今天的民族脊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文章。

【设计意图】1.体会驳论文的论证思路。2.让学生感受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