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初一语文教案人教版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掌握“匿笑、罗摩衍那”等字词。
2.品读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亲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自己的感情。
一、导入课文
学生齐诵《游子吟》,问:这首诗谁写的?(我国唐代诗人孟郊),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深深的爱和尊敬)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母爱是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因为她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美的洗礼!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文学家,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吉檀迦利》。因作品《吉檀迦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我朗读,我感悟
1.自由的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试着把握停顿,读出情感。
正字正音(可在课前预习完成)
嗅()罗摩衍那()()匿笑()
祷告()沐浴()()花瓣()
2.齐读,注意字音停顿,体会情感。(配乐:相约卡农)
3.抽读或者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提醒注意听,读完以后,要点评读得怎么样)
4.教师指导朗读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情感来读?
语速:轻快、跳跃
情感:喜悦、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顽皮
当你吃过中饭,
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把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吗?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5.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声音大声一点,吐字清楚一点,感情饱满一点。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6.这首诗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首诗写了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然后与妈妈一起嬉戏玩耍,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情。
三、我质疑,我探究
1.分组讨论
(1)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却说:“你这坏孩子?”
(4)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因为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做了好事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而瞒着妈妈。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表现出“我”对母亲默默的关爱之情。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表现出“我”对母亲的牵挂之情。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表现出“我”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因为妈妈找不到孩子,是多么着急。何况一整天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但这种责怪恰恰反映了她对孩子的疼爱。
④《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一开始,这个孩子就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我”为什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四、我倾诉,我创作
但丁说:“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母爱就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妈妈,假如我变成了……
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赶快写出来吧。
示范:
假如我变成了一缕清风,要与你相伴,停在绿野田间,轻悄悄地在空中来回,又在树间吟唱,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假如我变成了一叶青芽,为了好玩,停留在清明前的枝头,安静地在茶山中等待收获,又在滚烫的茶水中起舞,要让你品尝到明前茶的清香。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梦,为了寻你,停在夜空的深处,悄悄地在睡梦中徜徉,又在记忆深处嬉戏,伴你直到天明。
假如我变成了…………
五、板书设计
妈妈“我”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母子情深
《人生寓言》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并简要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4、体会寓意,培养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寓言的特点。2.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难点:体会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寓言的基本常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划线的词语。
嬉戏()风韵()厄()运泯灭()
险象迭()生禀告()心旷神怡()
审美:得失之患:
二、理解探究
1、学习《白兔和月亮》思考白兔得到月亮前与得到月亮后赏月时心态有什么不同?注意找关键词
2、《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3、学习《落难的王子》思考:王子落难前性格怎样?王子落难后性格怎样?从那句话中可以看出?王子的性格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4、《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三、合作释疑
1、比较阅读《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探讨写法。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2、深入研读课文《白兔和月亮》,从课文中摘录认为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3、读《落难的王子》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四、课内精读
阅读《白兔和月亮》思考下列问题:
(1)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比喻:
拟人:
(2)第四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五、拓展延伸
阅读《塞翁失马》读过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直译译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略
二、理解探究
1、“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各具风韵”“闲适”“牢牢盯着”“紧张不安”“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
2、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主动放弃了对月亮的所有权。
3、学习《落难的王子》思考:
脆弱坚强起来
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4、《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拥有与自己能力不相称的巨大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三、合作释疑
1、(1)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3)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4)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2、如:用词精当的语句“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对称的语句“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他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3、读《落难的王子》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1)这则寓言要说的意思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为此作者拟定了一个王子的形象,请问文中是怎样极写他的脆弱的?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眼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通过王子对别人灾难的叹息极写他()的脆弱。
(2)落难王子的厄运,如国破家亡、又当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极为凶险,作者意在用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3)寓言构思奇妙,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天哪,太可怕了”在文中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是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四、课内精读
阅读《白兔和月亮》思考下列问题:
(1)略
(2)明确: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3)明确:用原句回答,见课文第四段。
(4)明确:因为白兔拥有青草,天空拥有月亮都不是非分之财,而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所以会如此紧张不安。虽是诸神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拥有非分之财,必然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这样才能表现寓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翻看《中国历史填充图册》,分析通辽市在一九三一年的归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与作者的距离)
师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我们通辽市归吉林省管辖,一九三一年日本关东军攻炸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三省,我们通辽市也包括在内。当我们的先辈们背井离乡,离开故土家园十年的时候。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离开自己的故土的?又是如何强烈的渴望回到家园?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先辈当时的心境,随作家端木蕻良一起面对家园,抒发对《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检查预习
三、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出示投影片)
[要求]:
1、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3、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的情感)
四、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1、四人一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及所了解的东北信息,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
2、教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出示投影片)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的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那些手段(技巧),把自己对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3、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自学疑问,明确:
[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他召唤我回去。
(小组四个人讨论汇报,轮流有感情的朗读句子,类似句子用换字比较法进行赏析理解,体会词语的表现作用)
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首先掌握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更换词语就不能准确表达情感
[问题二]:(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
(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还要明确作者表达感情的技巧,了解他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五、反思总结
1、反思学习本课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体验。
2、总结自己写作体会。
六、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最美好的家园。
七、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2、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他的情感。字数不限。(写过的可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回忆东北大地:
对故乡的热爱、
怀念、眷恋之情
丰富的物产
优美的景色
倾诉
回到母亲(故乡)的身边,为她而战斗而牺牲
誓言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的认识到:
一、语文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
《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的学习,没有历史、音乐、地理学科的辅助学生很难接受,单纯在语文学科范围内学特别枯燥无味。通过教师设计课前巩固翻阅历史知识,才能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头脑中有印象及沦陷的历史经过,课中很好的体会被沦陷人民的心情和感受;引课时让学生接触地理知识,了解我们通辽市历史上归吉林省管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看到学生不愿读书、写作业,却有兴趣唱歌、抄歌词,故与音乐老师借资料给学生,投其所好,课上让其唱、读,给其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顺理成章的引导他们去写作,使其有内容可写,有格式可依。音乐的旋律使学生精神愉快,不知不觉中促使他们愿学、乐学、爱学、学好。
二、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导演
教师在课前周密的设计环节固然很重要,但是实施是关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本课教师设计的环节,都将学生自然推倒演员的位置上,教师的不适时机的引导,教师的配乐朗读,将学生导入遥远的战争年代,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有引导学生入境,将课文的内容清楚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发挥创新写作,教师时刻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尽情表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尤为重要
本篇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如按旧的教学模式教师灌输,学生无味的听讲,这节课只能讲结构层次,语言特点,学生接收的效果可想而知。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整篇课文仅用二十五分钟左右时间,这样,留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创新写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活思维,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部编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以亲情为主题,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学习本单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多方面的教益。
作为叙事性散文作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他、照顾他的事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尤其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他们乐于发言,课堂上能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与同学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但是也存在情绪不稳、浮躁等问题。鉴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所限,对于特殊境遇下如何体会深沉无私的母爱会有所困难。可能会遇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不够深刻,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问题。这都需要教师从不同层面给予合适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及存在的问题,我确定了下列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通过母亲的“好好儿活”,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母爱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引发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的思考。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的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品味,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母爱的内涵。
教学难点:由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引发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的思考。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的运用: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阅读感知法:遵循阅读的整体性原则,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问题引导法: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启发式教学:以启发、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利用小组合作,促进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
(二)学法的渗透:教是为了不教,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渗透学法。
1、品评赏析法:学习过程中,对文中精彩的语句、段落进行品评、赏析、积累。
2、讨论交流法: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3、小组合作法:随着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语文学习的新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设计
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配乐朗诵《我与地坛》片段,引导学生体会儿子对母亲的爱,进入主题,这篇书写着母亲对儿子爱的《秋天的怀念》。呈现片段: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设计意图:联系本单元的内容,唤起学生曾有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为下文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情感铺垫。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阅读文章,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
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2、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
要求:边读边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段,了解文章的情节。
设计意图: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阅读,主动学习,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简洁准确表达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分析形象
通过熟读、品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以深入理解文章,解读人物。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
1、母亲是怎样“好好儿活”的,分析母亲的形象。
2、母亲是怎样教导我要“好好儿活”的,理解母爱的内涵。
要求:品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并圈出重点词,仔细品味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读、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补充背景,增进学生对写作背景的了解,进而讨论交流、分析鉴赏文中母亲的形象,母爱的内涵,增强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以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分析方法,感悟博大深沉的母爱,突出教学的重点问题。
(四)再读课文,引发思考
在分析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文章的写作背景知识,让学生再读文章,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思考。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
1、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
2、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段落,带着感情诵读,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把握文中“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思考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好好儿活”,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问题。
(五)重读课文,知识拓展
通过学生再读文章,了解文章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从而拓展知识。
本环节设计的问题是:
1、了解叙述方法——“插叙”
2、文中插叙的内容和作用
要求: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插叙的内容,思考其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叙事性散文常用的叙述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日常写作中掌握插叙这种方法技巧。
《羚羊木雕》
一、课文整体理解
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这种矛盾是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二、教学设想
《羚羊木雕》是作者张之路的一篇微型小说。
该文所写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设计时只能有所取舍,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并联系自己家庭生活和成长经验去体验人物思想感情,从而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目的
1、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有关生字词。
2、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充分感悟本文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
3、理清文章线索、结构,品味语言,随文讲解烘托、反问的修辞手法及叙述中的倒叙和插叙。
4、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好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整体感知课文的人文精神。
5、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
四、重点、难点
1、重点:①充分感悟文章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整体感知课文的人文精神。
②文章线索、结构,品味语言,叙述中的倒叙和插叙。
2、难点:①整体感知课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人物形象的人文精神。
②通过是非曲直正的辩论,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课型设计:探索式品读型精读课
七、教学手段: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套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幻灯片1):说明:学生分若干学习小组,每组只完成预习的部分内容。学生并将其自制成若干张资料卡片,同时教师也编入课件中。
(二)课堂教学
引入教学:(大约1分钟)
1、导语
刚刚升入中学不久的你们,如春天的小树在悄悄地长大,而且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可能事事听从家长了。面对学习,面对友情,你们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并产生矛盾,父母也许会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让我们一起学习张之路写的《羚羊木雕》。这篇微型小说讲的就是发生在家中的这样一个故事。
新课教学:
1、题目解说。(大约1分钟)
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以羚羊为形体用一种黑木雕刻成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仿的客人大多喜欢赠送木雕。这里作者把《羚羊木雕》用来作为文章的标题。全文内容就是与它有很直接的关系。
第一,快速默读、感知课文。(大约10分钟)
教师要求:全班分成左、中、右三个学习小组。各组学习情况由教师、学生现场给予评价。
1、快读要求。(幻灯片2)
一组:找出生字、多音字6个左右并查字典注音、解释。
二组:文中有哪里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由什么事物引起?
三组:合作完成
文章部分情况分析一览表
内容时间事情叙述法线索
1开头今天发现羚羊不在倒叙
以羚羊木雕的所属变化关系为线索
今天要羚羊顺叙
2上星期换裤子插叙
3昨天送羚羊
1今天要回羚羊顺叙
结尾今天小结反问句
注:表中行书字部分由学生填写。
2、学生默读2分钟后教师提问学生齐答。(幻灯片3)
①我为什么要把“木雕”送给万芳?
②“我”把羚羊送给万芳时,万芳送给我什么礼物?
③爸妈为什么非让我把“羚羊”要回来?
④当“我”从万芳那里要回羚羊后,万芳对我的态度怎样?
⑤“我”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3、学生汇报自主学习情况,教师评定各组成绩写在黑板一角。
一组学生抽两人上黑板写字注音。有错学生定正。
(幻灯片4,含注音)
抹(mǒ)攥(zuàn)逮(dǎi)怦(pēng)怦(pēng)树(shù)杈(chà)寒(hán)颤(zhàn)
三组学生抽一位上黑板填表。
二组回答问题。
注:上述三组问题如有错皆为本组或它组学生定正。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悟课文。(大约20分钟)
教师要求:在每个学习小组中抽学生按角色分工有感情地朗诵,但只读人物对话部分,教师参与其中读故事叙述者部分。可读全文,也可只读前半部分。
(幻灯片5)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2、注意发现师生阅读中的问题。
妈妈故事叙述者我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
3、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4、你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其余同学思考:学生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气评。看是否读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对此事的态度。
学生先评价出朗诵中的问题,并给各组计分。教师可将学生的喜欢以角色分成几个方面。教师让学生表述,学生相互辩论要摆事实讲道理,并根据自己喜欢的人物身份,掌握好说话的分寸。给表现好的组加分。
第一步,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些:
喜欢万芳。万芳很仗义,我对不起她,但她对得起我。
喜欢我。我也是有情有义的人又送了羚羊,只是父母不准我送东西,还强迫我要回来。
喜欢父母。父母很爱我还买羚羊给我,我有问题极时教育我。
喜欢奶奶。奶奶为我好,站在我这一边。
喜欢万芳妈妈。对子女要求严格。
不喜欢妈妈故事叙述者我爸爸奶奶万芳
第二步,教师应整体考虑是在学生第一步辩论时把下列问题一并解决。
问题拓展(幻灯片6)
①我既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好?
②我该不该把羚羊送给万芳?父母逼我取回来,我送了该不该取回来?
③羚羊已送了万芳,你如果是父母你怎样处理?
④怎样才能避免这场不愉快的事发生?
三、品读语言,练习对话。(大约5分钟)
教师要求:1.跳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值得借鉴的对话语言,读一读,划下来。
2、学生交流,自己选的语言与大家分享。
注意对学生所选出的部分句子要求讲明美在那里?随文讲出烘托、反问的修辞手法。并一起讲明写作特色。
四、小结:(大约3分钟)
先评定出各学习小组的成绩,表扬表现好的学习小组和充分肯定同学们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辩论解决问题的勇气。
《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由此教育“我”。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这样就起了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当然更不能冲动,以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我们要学会非常理智地考虑问题。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文中的矛盾冲突。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五、练习:
写出一篇自己家庭矛盾的前前后后。
《华南虎》
教材分析:
本诗创作于 1973 年 6 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在桂林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但在“我”的眼中,这不仅仅是一只通常意义上的老虎,而是另一个“我”。那“血淋淋的破碎的爪子”“破碎的牙齿”“铁笼”都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境遇:当时在干校的绝大部分学员都已回京或分配到别的城市,而自己是属于少数不能入京的“分子”之一,心情是异常沉重。正如作者所说:这只虎与我当时的境遇是何其相似啊!而“灰灰的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则深深震撼了 “我”,那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发自“我”的灵魂深处,诗人借虎喻人,全诗赞扬的是华南虎,表现的却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
教学目标:
1、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人格 .
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
3、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
教学重点:
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评析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及哲理 .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解决字词 .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画面,学生根据提示说一句完整的话:
虎啸、鱼游、雁翔、万事万物 ,世界 。
二、初步朗读全诗,熟悉课文内容
1、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营造气氛,学生听读、欣赏、品味,自行正音 .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朗读流畅、节奏合理、停顿恰当,语气、语调符合文意 .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出示思考题
1、课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是一只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的华南虎?它的个性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
2、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1、它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但它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它的精神家园。它本属于大山与森林,属于大自然的自由的儿子,现在却被囚禁在铁笼里,供人观看,呵斥、捉弄,这是一个扭曲生命的环境 .
华南虎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
有关诗句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 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
2、“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诱惑”,冷漠粗暴灵魂麻痹,这是一群没有独立人格自我意识的群体,有时还会助纣为虐;“我”良知未泯,从华南虎身上感到一种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灵魂被震撼而觉醒 .
四、深层研讨,评论诗歌内容
1、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最能震撼人心、表现主旨的诗节 .
2、探讨诗歌的主旨 .
3、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
4、展开联想,拓展思路。作者说:“我终于明白……”请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谈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
5、联系背景,你是如何理解华南虎形象及“观众”“铁笼”“我”等的象征意义的 .
教师点拨:
2、诗人以被囚禁在铁笼中,失去自由还饱受摧残嘲弄的华南虎形象为象征,表现了自己及同类人在艰难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
3、这首诗作于 1973 年 6 月,正是“十年动乱”时期,那是个最没有诗意的年代。诗人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四只破碎的虎爪愤怒绝望地把水泥墙壁刨出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血迹,那不驯的气魄引起诗人灵魂强烈的震撼。回到干校,写下这首诗,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应该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励 .
4、省略号隐去了“我”的内心活动,“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沟壑”唤醒了“我”的内心,迫使“我”作一场灵魂的追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羞愧”一词说明“我”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那滴血的趾爪,那腾空而去的具有动感的形象,既是“我”对华南虎不屈灵魂的膜拜,也是“我”屈辱灵魂的觉醒,它让 “我”看见了人类的希望。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不羁的个性引起了诗人灵魂强烈的震撼,它唤起了诗人追求自由和光明的激情。使诗人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保持独立、健全的人格奋然前行 .
5、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囚在牢笼中的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与之相对的是禁锢自由,代表邪恶的铁笼。通过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 .
“观众”“叽叽喳喳”“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这是一群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在诗中他们只是一群苍白,概念化的符号。他们无耻、卑微、无聊、自以为是,他们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真实写照 .
“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作为对华南虎“专政”的工具,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的囚具。愚昧的大众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精神的独立,往往被众生当成洪水猛兽,“两道铁栅栏”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懦弱的心理 .
“我”也和其他人一样,隔着铁栅栏来“观赏”华南虎。但“我”毕竟良知未泯,从老虎“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悲愤” 中,“我”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感到了现世众生的人格堕落。“我终于明白”,“我羞愧”,“我离开”,“我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 石破天惊的咆哮”,这声音来自“我”的灵魂,它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灵魂的觉醒 .
六、诵读品味,深入体会感情
1、朗读指导:
第一、二小节以叙述语气为主,第三、四小节要读出华南虎对人类的轻蔑,读出它内心的孤独和忧愤,更要读出它的抗争,最后一节是作者感情的高潮,要读出作者的羞愧和觉醒后的激愤 .
2、学生自由朗读,深入品味情感 .
八、巩固拓展
根据提示自己写一节小诗。
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积累词语 .
2、课外尝试写一首小诗,写出你喜爱的一个小动物的形象气质 .
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
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课文中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幸春天是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②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作业]
《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教学反思:
《海燕》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二、理解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学习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
四、附预习题如下:
1、朗读这篇课文(二至三遍)。
2、本文可分几部分?划分的根据是什么?
(要求在回答之前先标出段号,全文共十六段。)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高尔基写的、讴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大无畏的革命斗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的一首散文诗——《海燕》(板书)。
散文诗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它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一种容量较大、运用自由、散文化了的诗。它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的舒放、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形式上,散文诗不分行排列,但它具有诗的意境和严格的音节、韵律。读起来铿锵悦耳,非常动人,现在先请同学们各自朗读一次。
二、检查预习
1、正音。
窜(cuàn)呻 吟(shenyín) 蠢(chǔn)。
企(qǐ)胆 怯(qiè) 掠(lüè) 甩(shuǎi)。
摔(shuāi) 号(háo) 吼(hǒu)翡(fei)翠 蜿蜒(wan yan)。
2、词语解释。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骄傲,这里是极其自豪的意思。
蜿蜒:蚯蚓类爬行的样子,比喻弯弯曲曲地延伸。
掠起:轻轻擦过而举起。
预言家:善于预先知道,说出将要发生的事情的人。
三、介绍作者、时代背景
作者: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5年和列宁会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小说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等,除此以外,作者还写了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论文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
①高尔基在俄语里的意思是“痛苦的”。高尔基要用文艺作品反映人民的痛苦,为人民的苦难而大声疾呼,所以用了这个笔名。
②“海燕”在俄语里是个合成词,由(暴风雨)和(信使、预言家)两个词合成。作者当时已预感到革命的风暴将要到来,这使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鸟儿。
时代背景:19世纪末叶,西欧经济危机蔓延到俄国,大批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生活贫苦。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那时,正是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工人中传播,工人运动此起彼伏,阶级矛盾空前激化。高尔基亲自参加了反对沙皇的火热的革命斗争。他目睹反动军警殴打、屠学生的罪行,于是满腔义愤地写下“幻想曲”《春天的旋律》。这篇小说描写了一群鸟儿的谈话和争论,用鸟儿的形象来表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由于革命观点鲜明,沙皇书报审查机关不准出版,只有结尾部分才得以发表,这就是《海燕》。为什么这部分能发表呢?那是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才躲过了愚蠢的检查人员的眼睛在这一时期。
四、朗读《海燕》;试拟副标题。
方法:齐读,或自己放声读。目的是熟悉课文。
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
下列几个副标题均可适用:
勇敢的斗士 反抗上天的精灵。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 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胜利的预言家 无畏的革命者。
革命的先驱者 划破乌云的利剑。
五、理清结构
(一)分段。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的,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描写的。
2、划分层次: (讨论后归纳)
第一段(第1—6段)写海燕对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渴望;
第二段(第7—11段)写海燕为暴风雨逼近而欢乐,而号叫;
第三段,(第12—16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即将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
(二)分析海燕的象征意义:
1、课文三次描写海燕的英姿,海燕的叫喊,请找出有关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海燕是怎样的形象?那些词语最能体现出海燕的这种精神?(学生讨论后交流)
交流后总结:勇敢无畏,乐观战斗,不但不畏惧暴风雨,而且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第一段:(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 表现了海燕勇敢无畏的矫健姿态。
(2)“高傲”:这里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说的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褒义词,有意气风发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视狂风乌云,充满自信,有压倒一切邪恶势力的英勇气概。
(3)“碰”勇敢低飞,触及海浪。 “冲”迅猛高翔,锐不可当。
第二段:(1)“叫喊”, “ 大笑”, “ 号叫” 体现了海燕的勇敢、乐观。
(2)“飞翔” 到 “飞舞”更能体现了海燕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
(3)“直冲” “穿过” “碰到” “掠起”体现了海燕敏捷、勇敢、有战斗力。
(4)“精灵”体现了智慧“深信”体现了乐观、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第三段:“勇敢”、 “高傲”都能体现它的勇敢无畏。
2、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仅仅是写海燕吗?
不,借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本文的最大特色就是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即所谓的托义于物。)除了海燕其他具体的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象征意义。
3、总结,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海燕的?
比喻、夸张(箭一般的)、拟人、反复,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六:总结,
布置作业:熟读、背诵1—6节。
教学目标:
本文是一篇富于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文章运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鹤群飞行于空中的优美姿态,记录了鹤鹰之战的激烈场面,赞颂鹤的群体精神。如何体会鹤的形象及把握理解鹤群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对文中'鹤鹰之战'开始时鹤群的惊慌的理解是本文
教学重难点:
文章描写细致传神,语言贴切富有表现力,可以借此训练学生的描写能力以及语言领悟能力,在教学中宜注意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二、介绍学习重点,交代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方向。
三、指导学生学习全文。
(一)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1、快速阅读全文,感受文章要点。
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志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2、排除阅读障碍,把不理解、不熟悉的字词句标出来,必要时查查工具书。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伫(Zh)立 绮 q )丽湮(y n)没剽悍(p )盘旋(X n)
②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 绮丽:鲜艳美丽。
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剽悍:敏捷而勇猛。
寡不敌众:人数少的抵挡不住多的。本文形容一只鹰抵挡不住众多鹤的攻击。
无济于事:济,帮助。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本文指鹤群环绕着飞。
(二)仔细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
2、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3、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提示:
这篇文章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我'是鹤群翔空全过程的目击者,又是文中情感抒发者。运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我'的所见和'我'的所感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作者从南侧群山上空浮现一排小斑点写起,一直写到鹤群向北飞去为止,叙述了自己观察到的鹤群翔空的全过程。其中鹤鹰之战是重点,战前,战斗,战后,是三个大层次。战前又有两个小的层次,前一层写'一'字形模队的飞翔貌,后一层写变换方向。战后,也分两层,一层是护送,一层是远飞。
(三)深人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找出文章表现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
2.找出文章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
3.找出表现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
(四)通读,进一步思索以下问题,并从总体上体会全文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1.作者描写鹤悠然飞翔于空中的意图是什么?
2.在鹤鹰之战中,一开始写鹤群'立即崩溃''惊恐万分''陷入一片混乱',这些描写是否破坏了鹤的形象?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到因车祸倒于血泊中的人,或看见寒风中沿路乞讨的乞丐,或看见老人颤巍巍立于公共汽车中,人们~般作何反应。与鹤群比较,体会鹤群的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4.文章最主要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5.讨论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四、课文学习小结。
注意结合所学内容的主要点小结即可,突出学习收获即可。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那么,石家庄的冬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说到北方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迎面如刀割的凛冽寒风,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既有美丽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自然导入,给学生以亲切自然之感,同时教师也点到了济南的冬天与一般的北方冬天有不同之处,给学生以提示。
二、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
(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3)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1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3、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2号同学负责,在小组中读正确。
4、检查词语能否读正确。3号同学读词语。
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小组学习的主要形式验收学生的认读情况,小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能在团队中负责,都有任务,锻炼、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能力。
三、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1、默读课文,然后试着想一想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济南的冬天——温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这在教学大纲中对高年级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再读课文,感受。
1、教师设置情景导入,让孩子们想象济南的冬天的画面。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的?
预设: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3、配乐创设情境,朗读体会济南冬天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之后,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可以让学生交流的过程更加整合,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有更热烈,有更多的感受与同伴分享。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和作者一起分享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谁来说一说,文章围绕 “济南的冬天”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回顾全篇,尽快让学生走进文本,为后面赏析课文做好准备。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围绕中心话题,体会济南冬天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学生赏析济南山、水
接着作者又写了济南的山、水,现在请四组同学的代表分别上台给我们介绍作者笔下的山水,其余同学把书合上,从画中,从同学的复述中感受济南的山、水。
1、第一张图片:阳光下山景图。
请第一组学生代表上台根据图片复述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
教师提问: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下学生回答。
板书:阳光下的小山:温晴
2、第二张图片:薄雪后山景图。
请第二组学生代表上台根据图片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
教师指导背诵:根据学生复述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指导背诵。
提问:济南小雪的小山有什么特点?
板书:小雪后的小山:秀气
3、第三张图片:城外远望山景图、冒着热气的绿水图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问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
三、深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小组交流中心话题。
课文处处流露着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现在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用心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
预设点: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③“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④雪后山景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在实际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不定性的说到某一部分。教师深入学生回答,与之展开深入对话,有机结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统领全课。课堂上,教师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探究、感悟。学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深刻领悟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二、回顾全篇,拓展延伸。
1、向生活延展。
教师引导: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
学生写简要发言提纲,然后口述。
教师作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全篇,由文本向生活延展,将语文打开。
①推荐阅读:《沁园春.雪》
三、作业。
1、背诵整篇文章。
2、学了本文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记录下今天的收获。可以采用诗歌、文字配画等形式。
3、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设计意图:向书的世界引领,激励着学生种下自己心中生命之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