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月迹》教案(4篇)

月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体悟并学习作者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家人们整编的七年级语文《月迹》教案(4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七年级语文《月迹》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月迹”

1.播放歌曲《童年》(多媒体播放),鼓励同学跟唱。

2.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内心的欢悦;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我们人生的斑斓!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她记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闪烁着童心孕育的梦幻之光。这节课,就让我们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当代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童年乐园,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去触摸他那颗纯洁的童心,去追寻月亮的足迹,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二、走近文本,感知“月迹”

1、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完成三个任务:

⑴文中的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的踪迹?请勾画出来。

⑵地方不同,月亮的特点不同,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有什么变化?

⑶请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标上“?”。

2、师生交流。明确:

⑴孩子们在“镜中——院中——杯中——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河中——眼瞳中”寻到了月亮。

边交流,教师边随机引导学生勾画课本每页右侧的赏析文字,明确写作思路: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中见月——河滩议月;或概括为:盼月——看月——寻月——议月。(只要扣住了内容,其他的概括方式亦可。)

⑵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梳理出在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期待——失望——羡慕——小心——惊喜——甜蜜。(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自圆其说即可。)

三、与文对话,品味“月迹”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为使成果交流时不走乱步子,教师可提示学生按一定的思路赏析,如可以注重于品“月迹”,遵循“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中见月—河滩议月”的次序,找一找能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赏析;或者注重于品孩子们因月亮而变化的“心迹”,寻找孩子们“期待—失望—羡慕—小心—惊喜—甜蜜”等心情变化的过程,找一找能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赏析。)

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展开探究,①找——和问题相关的语句;②分——联系上下文及生活体验,分析、综合;③结——归纳认识,得出结论;④问——提出疑难。

合作学习:各小组内部交流成果,知识共享,合作探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①紧紧围绕要求讨论交流;②认真听取每个同伴的探究成果;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同伴的探究成果作修正或补充;④共同帮助学有所难的同伴;⑤提出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向其他小组或老师咨询。教师仔细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既对探索过程进行及时调控,还适时点拨,推波助澜,不断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使探究过程更加热烈、丰富、深入。

3.交流成果。

估计学生会谈到以下几处。

①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这句话让我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明明知道我们在盼着它,却偏偏不让我们看见似的,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十分优雅。“爬”表明月亮一点点升起,越过一个个横格,就像是长了腿会爬一样,作者用一个“爬”字,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月亮是十分有趣的,表现了儿童奇妙的想象力。

②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满满”写月亮的圆;“玉玉的,银银的” 写月光亮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两个名词作形容词,也是一种比喻;“粗粗”写桂树的壮;“疏疏的”写枝叶不是很繁茂,银银的月光从枝叶缝隙里穿出,影影绰绰,幽静柔美;“累累”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的多。使用叠词,写出了月光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也符合儿童语言的特色。

③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袅袅”,形容花香,将无形赋予有形,仿佛都能看到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缭绕的踪迹了;“淡淡的”写出香气似有似无;“痒痒的”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巧妙地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④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酥酥地”,既有形状上的“碎”,又有触觉上的“软”,一个酒杯中荡漾着的月影被写得似乎可以触摸到,也可以感觉得到;“使人可怜儿的样子”是儿童心理感受,写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⑤月亮是个好。

—“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直接把月亮和“好”联系起来,用童真的语言表明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⑥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教师要边引导学生品味,边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师生对话,探究“月迹”

1、自由朗读课文。用“?”标出疑问处。

估计会提到以下问题:

⑴开头第一句话与主题无关,能否去掉?

⑵“月亮是这么多的”这是为什么?

⑶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

⑷文章说“我们都满足了”,满足了什么?

⑸为什么说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2、教师相机整合为下边几个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

⑴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⑵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

⑶“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话怎么理解? 3、速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4、交流成果。明确:

⑴“不觉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满足”—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

⑵这里的月亮不单单只代表月亮,而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所以,孩子们“寻月”,实际上是追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月亮是每个人的”实际上在告诉我们只要不停地追求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到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⑶很有诗意的回答,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长天为纸月为印,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贴切新奇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

5、教师小结。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二、质疑问难,反思“月迹”

读完本文,我们最深切的感受是: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美。那课文中的“美”你有没有完全读懂?经过刚才思维的碰撞,你有没有发现新的疑问?

三、联系生活,丰富“月迹”

1、中秋节,你就在这一群孩子中,你们一起盼月、看月、寻月、议月。讨论“月亮是个什么样呢”,你会怎么回答?

2、生活中,你寻到属于自己的月亮了吗?

教师总结:同学们,时光带走你们的童年,让你们长大;岁月增长你们的阅历,让你们成熟。尽管美好的童年一去不返,但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但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么一片绿叶是一首诗,一抹斜阳是一首歌,一个游戏是一种创造……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四、课外探究

阅读贾平凹《对月》一文,与《月迹》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文章?为什么?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的完成啊!

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圆就是运动,所以车轮能跑,浪涡能旋。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七年级语文《月迹》教案 篇2

《月迹》是苏教版的初一下学期的一篇课文,学生才离开小学不久,童心未泯,教者不需要过多的引入,让学生跟随平娃一起走进八月十五那个夜晚,走进那童话般的世界。学生很快的读起来,再读中走进了那孩子们的世界,品咂字词的味道,欣赏月亮的美好。那一个个叠词,那一个个儿化音,一个个动词或形容词都在品咂和欣赏中变成了一首首童诗。月亮在窗帘格儿、院子里、酒杯里、沙滩上,小河里变换着情调,款款的、玉玉的、银银的、颤颤的,月光下的一切是那样的诗意和美好。

月亮是如此美好,它是我们所要的。奶奶说,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月亮,是这样吗?学生带着好奇和童心又上路了。他们在酒杯里,在小河里,在眼睛里,最后在每个人的心中找到了月亮。每个人心中的月亮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可以与自己说说悄悄话的月亮,有的是代表着家庭圆满的月亮,有的是照亮人生道路的月亮……正像文中所说,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呢。

平娃这时候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一个美妙而深邃的联想诞生了。只要盖上月亮这枚印章,那无边无际的天空就是我们的。稍加点拨,课文意境又拓展开来,生心中美好思想也诞生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一轮明月,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人生。

课时 篇3

一、创设情境,引出“月迹”

二、走近文本,感知“月迹”

1、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完成三个任务:

⑴文中的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的踪迹?请勾画出来。

⑵地方不同,月亮的特点不同,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有什么变化?

⑶请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标上“?”。

2、师生交流。明确:

⑴孩子们在“镜中——院中——杯中——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河中——眼瞳中”寻到了月亮。

边交流,教师边随机引导学生勾画课本每页右侧的赏析文字,明确写作思路: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中见月——河滩议月;

或概括为:盼月——看月——寻月——议月。(只要扣住内容,其他概括方式亦可。)

⑵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梳理出在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期待——失望——羡慕——小心——惊喜——甜蜜。(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自圆其说即可。)

三、与文对话,品味“月迹”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为使成果交流时不走乱步子,教师可提示学生按一定的思路赏析,如可以注重于品“月迹”,遵循“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中见月—河滩议月”的次序,找一找能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赏析;或者注重于品孩子们因月亮而变化的“心迹”,寻找孩子们“期待—失望—羡慕—小心—惊喜—甜蜜”等心情变化的过程,找一找能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赏析。)

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展开探究,①找——和问题相关的语句;②分——联系上下文及生活体验,分析、综合;③结——归纳认识,得出结论;④问——提出疑难。

合作学习:各小组内部交流成果,知识共享,合作探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①紧紧围绕要求讨论交流;②认真听取每个同伴的探究成果;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同伴的探究成果作修正或补充;④共同帮助学有所难的同伴;⑤提出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向其他小组或老师咨询。教师仔细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既对探索过程进行及时调控,还适时点拨,推波助澜,不断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使探究过程更加热烈、丰富、深入。

3、交流成果。

①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这句话让我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明明知道我们在盼着它,却偏偏不让我们看见似的,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十分优雅。“爬”表明月亮一点点升起,越过一个个横格,就像是长了腿会爬一样,作者用一个“爬”字,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月亮是十分有趣的,表现了儿童奇妙的想象力。

②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满满”写月亮的圆;“玉玉的,银银的” 写月光亮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两个名词作形容词,也是一种比喻;“粗粗”写桂树的壮;“疏疏的”写枝叶不是很繁茂,银银的月光从枝叶缝隙里穿出,影影绰绰,幽静柔美;“累累”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的多。使用叠词,写出了月光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也符合儿童语言的特色。

③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 ……,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袅袅”,形容花香,将无形赋予有形,仿佛都能看到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缭绕的踪迹了;“淡淡的”写出香气似有似无;“痒痒的”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巧妙地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④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酥酥地”,既有形状上的“碎”,又有触觉上的“软”,一个酒杯中荡漾着的月影被写得似乎可以触摸到,也可以感觉得到;“使人可怜儿的样子”是儿童心理感受,写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⑤月亮是个好。

“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直接把月亮和“好”联系起来,用童真的语言表明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⑥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教师要边引导学生品味,边指导朗读。

课时 篇4

一、师生对话,探究“月迹”

1、自由朗读课文。用“?”标出疑问处。

估计会提到以下问题:

⑴开头第一句话与主题无关,能否去掉?   ⑵“月亮是这么多的”这是为什么?

⑶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    ⑷文章说“我们都满足了”,满足了什么?

⑸为什么说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2、教师相机整合为下边几个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

⑴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⑵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

⑶“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话怎么理解?

3、速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4、交流成果。明确:

⑴“不觉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满足”—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

⑵这里的月亮不单单只代表月亮,而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所以,孩子们“寻月”,实际上是追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月亮是每个人的”实际上在告诉我们只要不停地追求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到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⑶很有诗意的回答,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长天为纸月为印,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贴切新奇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

5、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二、质疑问难,反思“月迹”

读完本文,我们最深切的感受是: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美。那课文中的“美”你有没有完全读懂?经过刚才思维的碰撞,你有没有发现新的疑问?

三、联系生活,丰富“月迹”

1、中秋节,你就在这一群孩子中,你们一起盼月、看月、寻月、议月。讨论“月亮是个什么样呢”,你会怎么回答?

2、生活中,你寻到属于自己的月亮了吗?

四、课外探究:阅读贾平凹《对月》一文,与《月迹》相比,你更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