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
教学目标
1、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
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3、在绝对值概念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绝对值概念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关于绝对值的概念,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绝对值的几何定义,还是绝对值的代数定义,都揭示了绝对值的一个重要性质——非负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无论a取任意有理数,都有。
教材上绝对值的定义是从几何角度给出的。,也就是从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出发,得到的定义。这样,数轴的概念、画法、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相反数,以及绝对值,通过数轴,这些知识都联系在一起了。此外,0的绝对值是0,从几何定义出发,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二、知识结构
绝对值的定义;
绝对值的表示方法;
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三、教法建议
用语言叙述绝对值的定义,用解析式的形式给出绝对值的定义,或利用数轴定义绝对值,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的初学绝对值用语言叙述的定义,好像更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以后逐步改用解析式表示绝对值的定义,即在教学中,只能突出一种定义,否则容易引起混乱。可以把利用数轴给出的定义作为绝对值的一种直观解释。
此外,要反复提醒学生: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不能是负数,但不能说一定是正数。“非负数”的概念视学生的情况,逐步渗透,逐步提出。
四、有关绝对值的一些内容
1。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2。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3。绝对值的主要性质
(2)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a|≥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
(4)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五、运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因为两个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是:绝对值较大的负数一定在绝对值较小的负数左边,所以,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比较两个负数的方法步骤是:
(1)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
(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两个正数大小的比较,与小学学习的方法一致,绝对值大的较大。
导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 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导学重点:
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导学难点:
负数大小比较??
导学过程
温故:
1、下列各数中:
+7,—2, ,—8?3,0,+0?01,— ,1 ,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非负数?
2、什么叫做数轴?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
—3,4,0,3,—1?5,—4, ,2?
链接:
问题2中有哪些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有理数有什么特点?
知新:
1、什么叫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 的 叫做这个 数的绝对值.例如+5的绝对值等于5,记作+5=5 ;—3的绝对值等于3,记作 。
2、绝对值的特点有哪些?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例如,4= , +7。1 = 。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 ;例如,-2= ,-5。2= 。
(3)0的绝对值是 .
容易看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绝对值 .如—5=+5=5.
练一练:1。已知| |=5,求 的值。
2、填空:
(1)+3的符号是_____,绝对值是_ _____;(2)—3的符号是_____,绝对值是______;
(3)— 的符号是____,绝对值是______;(4)10—5的符号是_____,绝对值是______?
3、填空:
(1)符号是+号,绝对值是7的数是________;(2)符号是—号,绝对值是7的数是________; (3)符号是—号,绝对值是0?35的 数是________;(4)符号是+号,绝对值是1 的数 是________;
4、(1)绝对值是 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2)绝对值是0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
(3)有没有绝对值是—2的数?
3。理解:
若用a表示一个数,当a 是正数时可以表示成a>0,当a是负数时可以表示成a<0,这样,上面的绝对值的特点可用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
(1) 如果a>0,那么a=a;
(2) 如果a<0,那么a=-a;
(3) 如果a=0,那么a =0。
4。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由于绝对值是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则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的数的绝对值越大.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 这个数的点就越靠左边,因此,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练一练: 比较 和 的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表示法。
(2)理解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能力目标:(1)掌握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及有关的简单计算,
(2)掌握绝对值等于某一正数的有理数的求法,探索绝对值的简单应用。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绝对值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powerpoint)教学与板书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有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用正、负数可以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而数轴使我们直观的感受到有理数中正、负数的区别和数在数轴上相应的位置。
乘城市中的出租车去逛商店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事,其中的数量关系与我们所学的有理数、数轴有密切联系。例如有2位同学在书店购买书籍后回家,一位同学乘上甲出租车向东行驶10Km到达A处,另一位同学乘上乙出租车向西行驶10Km到达B处。
二、合作学习
把全班同学分4—5组分组讨论完成下面的三个问题
1:描述请大家用数轴来表示这一过程(记向东行驶的里程数为正)
2:思考两位同学付费额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3:结论付费额度与行驶方向有没有关系?
然后请各组代表总结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这两位同学由于乘车离开书店的距离一样,所以付费额度也是一样的,与行驶方向无关。说明在数轴上的A(+10)、B(—10)两点到原点(书店)的距离是一样的,都是10。同样数轴上+5和—5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也是一样的。
我们把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注意是离开原点的距离)
如数轴上表示-5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作;+5的绝对值也是5,记作。其实际意义是:数轴上+5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强调绝对值符号的书写格式)
三、课内练习
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1。60-10+10同时说出它们的几何意义。
2、说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7-2。0501000
由上述两题可概括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得出结论)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注意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而是非负数。)
(一)典例分析
1、求绝对值等于4的数?
注:分析例题时尽量培养学生利用数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算:
四、反馈练习
3、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明解决有的问题只需考虑数的绝对值。(如港口的吞吐量;一位学生上学、放学一共所走过的路等)
4、填表:
相反数
绝对值
21
—0。75
5、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分别标出绝对值是6,1。2,0的数
6、计算:
五、探究学习
1、某人因工作需要租出租车从A站出发,先向南行驶6Km至B处,后向北行驶10Km至C处,接着又向南行驶7Km至D处,最后又向北行驶2Km至E处。
请通过列式计算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这个人乘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这个人最后的目的地在离出发地的什么方向上,相隔多少千米?
2、写出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并把它们记在数轴上。
六、小结
一头牛耕耘在一块田地上,忙碌了一整天,表面上它在原地踏步,没有踏出这块土地,但我们说,它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因为它所走过的距离之和,有时候我们是无法想象的。这就是今天所学的绝对值的意义所在。所以绝对值是不考虑方向意义时的一种数值表示。
七、布置作业
做作业本中相应的部分。
本节课是在前一节学习了数轴及如何把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理解相反数、绝对值两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掌握绝对值的相关性质,并能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即讨论︱a︱与a之间的关系;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教学中初步渗透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重要的数学思想。
我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
1.课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量大,学生活动设计丰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交流合作、获得新知,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2.基本概念讲解细致,数学本质解析透彻,对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辨析清楚。讲解过程中,也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错误理解,并教给学生辨别真伪的方法。
3.精心设置问题串,由浅入深,提出一系列有思维层次或不同理解深度的问题,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4.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提供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的主动式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归纳、概括绝对值的若干性质,提炼上述活动中对绝对值代数解释的理解和应用,并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语言及数学符号去表示数学本质。
5.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应该展示更多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只停留在口头回答上,初一孩子,要多注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后的教学生应该多关注。另一方面,由于时间仓促,最后的练习2没有及时展示,但在后边的教学中已经完成。
每一次这样的机会都会让我成长许多,今后应该多听课、多研究、多学习,细读新课标,时刻学习新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并把它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导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 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导学重点:
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导学难点:
负数大小比较??
导学过程
温故:
1、下列各数中:
+7,—2, ,—8?3,0,+0?01,— ,1 ,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非负数?
2、什么叫做数轴?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
—3,4,0,3,—1?5,—4, ,2?
链接:
问题2中有哪些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有理数有什么特点?
知新:
1、什么叫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 的 叫做这个 数的绝对值.例如+5的绝对值等于5,记作+5=5 ;—3的绝对值等于3,记作 。
2、绝对值的`特点有哪些?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例如,4= , +7。1 = 。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 ;例如,-2= ,-5。2= 。
(3)0的绝对值是 .
容易看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绝对值 。如—5=+5=5。
练一练:1。已知| |=5,求 的值。
2、填空:
(1)+3的符号是_____,绝对值是_ _____;(2)—3的符号是_____,绝对值是______;
(3)— 的符号是____,绝对值是______;(4)10—5的符号是_____,绝对值是______?
3、填空:
(1)符号是+号,绝对值是7的数是________;(2)符号是—号,绝对值是7的数是________; (3)符号是—号,绝对值是0?35的 数是________;(4)符号是+号,绝对值是1 的数 是________;
4、(1)绝对值是 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2)绝对值是0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
(3)有没有绝对值是—2的数?
3。理解:
若用a表示一个数,当a 是正数时可以表示成a>0,当a是负数时可以表示成a<0,这样,上面的绝对值的特点可用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
(1) 如果a>0,那么a=a;
(2) 如果a<0,那么a=-a;
(3) 如果a=0,那么a =0。
4。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由于绝对值是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则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的数的绝对值越大。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 这个数的点就越靠左边,因此,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练一练: 比较 和 的大小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美文,走入美的境界,与文章共鸣,与人物共乐。在听说读写训练中陶冶感染,潜移默化的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让学生知道哪是美的,为什么是美的,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创造美,这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而不是“同学们,你们看作者写的多美啊,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吧!”学生知道了它们是美的,可是到底美在哪里,它们为什么是美的,学生似懂非懂,甚至机械地人云亦云,这样学生的审美水平何以得到有效提高?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了总结和概括,却不能将概括和总结再具体化,使我们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作文中反复强调描写、叙述要具体生动,可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利用了大量的时间不断地要求学生“概括一下这段或者这几段讲的什么”,讲的什么固然重要,可是具体的描写却忽略不计了。以至于学生对如何是具体、如何做到具体显得非常茫然,困惑。
教学目标:
通过数轴,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1、 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及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
2、 通过绝对值概念、意义的探讨,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3、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探索发现、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
绝对值的概念、意义及应用
教学方法:
探索自主发现法,启发引导法
设计理念:
绝对值的意义,在初中阶段是一个难点,要理解绝对值这一抽象概念的途径就是把它具体化,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事物入手,借助数轴,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中,经历和体验绝对值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逐步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重要而很实际的数学概念,提高我们的数学本领,先请大家看屏幕,思考并解答题中的问题。(用多媒体出示引例)
星期天张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了游乐园,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游乐园、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 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
中的量,我们并不关注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只要知道具体数值就行了。你还能举出其他
类似的例子吗?
3.小组讨论,有的同学在思考,有的在交流,有些例子被否定,有的得到同伴的赞许, 气氛热烈。教师巡视,偶尔参加其中一组的讨论,但不直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鼓励学生思考、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我们小组举的例子是:我爸爸喜欢炒股,一天他支出10 000元购买A股票,同一天他又抛出B股票收入15 000元,规定支出为负,那么爸爸两次的交易额用有理数如何表示?如果交易所每次交易按总额的千分之一收费,那么爸爸的这两次交易需交多少交易费?
4.在实际生活中存在不关注相反意义的例子,刚才我们所举例子中的计算,都不必考虑它们的正、负性,看来我们的确很有必要给上面涉及的量取一个名字。我们把这个量叫做有理数的绝对值。
二、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 绝对值的概念
⑴ 如图,在数轴上,+3和-3虽然符号不同,但表示这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3,
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3和-3 的绝对值。
+3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3的点到原点的距离,+3的绝对值是3,记作: =3
-3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3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的绝对值是3,记作: =3
⑵ 一个数a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数a的绝对值,记作:
2. 探索绝对值意义
⑴ 学生探索:求6,-6, ,- ,2.5,-2.5的绝对值
小组讨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规律总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⑵ 学生抢答: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 即:若a0,则 =a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即:若a0,则 =-a
0的绝对值是0 . 即:若a=0,则 =0
(3)学生活动:
在数轴上自己标出五个数,让同桌指出它们的绝对值,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
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正数和0). 0
= =
三、 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4,-1 ,0,+2,+3
解: ; ; ;
; .
注:通过此题,复习巩固绝对值的概念,表示法,意义
例2,计算
① ②
解: 原式=5-3.4-0+1.9 解: 原式=
=3.5 =0
注:通过此题,复习巩固绝对值的意义
例3.求出绝对值是12, ,0的有理数
解: ① ∵
绝对值是12的有理数是12
② ∵
绝对值是 的有理数是
③∵
绝对值是0的有理数是0
小结: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是0;
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绝对值是个非负数。 0
四、达标反馈
1. 填空
(1) 数轴上离开原点2个单位长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
(2) 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______
(3) 正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负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 零的绝对值是______
(4) 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离开原点的________
(5) 49是______的相反数,它是_______的绝对值
(6)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 ,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7) 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___,它们的和为___
(8) 若 =0,则a_____0
2.选择题
⑴ - 是一个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零 D.负数或零
⑵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2 ,那么这个数是
A.5.2 B.一5.2 C.5.2或-5.2 D.以上都不对
⑶ 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
A.正数 B.负数 C.有理数 D.正数或零
⑷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A.正数 B.正数或零 C.零 D.有理数
五、学习小结:
1、 绝对值的概念、意义
① 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点表示的有理数的绝对值
②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③ = =
④ 绝对值是非负数 0
⑤ 有理数可理解为由性质符号和绝对值组成
⑥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理解为符号相反、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
2、 学会发现、探索、合作交流,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六、设计理念:
绝对值的意义,在初中阶段是一个难点,要理解绝对值这一抽象概念的途径就是把它具体化,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事物入手,借助数轴,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中,经历和体验绝对值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逐步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绝对值这个名词既陌生,又是一个不易理解的数学术语。本节课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内容。教材从几何的角度给出绝对值的概念,也就是从数轴上表示数的点的位置出发,得出定义,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绝对值的意义、绝对值的表示方法绝对值的性质。
情景的创设出于如下考虑: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不仅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学习绝对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发学习的兴趣。也实现了《课标》要求的数学教学要生活化,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材中数的绝对值概念是根据几何意义来定义的,然后通过练习归纳出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规律,如果直接给出绝对值的概念,灌输知识的味道很浓,且太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利用实际问题以及数轴形象的解释绝对值的意义更直观形象学生较容易接受。一个数绝对值的性质的导出,是绝对值概念的直接应用,也体现着分类的数学思想,所以直接通过例1归纳得出,显得非常紧凑,是教学重点;这一问题中学生对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不理解,可采用计算一些负数的绝对值通过观察总结,或让学生讨论-a表示什么数来加深理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学习。本课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写和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围绕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开展,紧紧抓住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这样的思路,有条理有步骤的来解决问题。特别针对解答后的检查设计了同桌讨论要提醒同学解答时注意什么和我来当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解决问题就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为将来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适时拓展,树立创新意识。本节最后的练习,课件出示了三种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两种颜色(红色和绿色)、两部分的位置(左边和右边)放置。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观察,写出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同一个问题。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使学生初步具有了创新意识。
本节中的不足,是教师的引导还不能做到准确高效,提问没能达到精准,致使学生不能清楚明白提问的意思,教师语言有待精炼,能用简洁的语句清楚的表达出要求和问题。
【教法说明】针对"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只有符号不同"提出问题:"它们什么相同呢?"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但这时学生很难回答出此问题,这时教师注意引导再提出要求:"找到原点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的点"这时学生就有了一个攀登的台阶,自然而然地想到表示+6,-6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同,从而引出了绝对值的概念,这样一环紧扣一环,时而紧张时而轻松,不知不觉学生已获得了知识。
师:-6的绝对值是表示-6的点到原点的距离,-6的绝对值是6;6的绝对值是表示6的点到原点的距离,6的绝对值是6、
提出问题:
(1)-3的绝对值表示什么?
(2)3的绝对值呢?
(3)a的绝对值呢?
学生活动:(1)(2)题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口答,(3)题讨论后口答。
一个数a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数a的绝对值是|a|
【教法说明】由-6,6,-3,这些特殊的数的绝对值引出数的绝对值,逐层铺垫,由学生得出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既理解了一个数的绝对值的含义也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突破了难点。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若把a换成,9,0,-1,-0、4观察数轴,它们的绝对值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口答:,,,,
师:你在自己画的数轴上标出五个数,让同桌指出它们的绝对值。
学生活动:按教师要求自己又当"小老师"又当"学生"、教师找一组学生回答,并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出示投影1)
例 求8,-8的绝对值。
师:观察数轴做出此题。
学生活动:口答
师:由此题目你能想到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绝对值相同。
【教法说明】这一环节是对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的巩固。这里对于绝对值定义的理解不能空谈"5的绝对值、-7的绝对值是多少"?而是与数轴相结合,始终利用表示这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这个数的绝对值这一概念。教师先阐明这个字母可表示任意数,再把换成一组数,学生自己又把换成了一些数,指出它们的绝对值,这样既理解了数所表示的广泛含义,又巩固了绝对值的定义。然后,通过例题总结出了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这一规律,既呼应了前面内容,又升华了绝对值的`概念。
师:观察数轴,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正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
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负数)的绝对值呢?
生:思考,不能轻易回答出来。
师:再看前面我们所求的,你能得出什么规律吗?
学生活动:思考后一学生口答。
教师纠正并板书: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师:字母可表示任意的数,可以表示正数,也可以表示负数,也可以表示0。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式子表示正数、负数、0,并再提问:这时的绝对值分别是多少?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教师加入讨论,学生互相补充回答。
教师板书:
师强调:这种表示方法就相当于前面三句话,比较起来后者更通俗易懂。
【教法说明】用字母表示规律是难点。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有目的地考虑、分析,共同得出结论。
(四)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绝对值。
(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2)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必须先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
回顾反馈:
(出示投影2)
1、-3的绝对值是在_____________上表示-3的点到__________的距离,-3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
2、绝对值是3的数有____________个,各是___________;绝对值是2、7的数有___________个,各是___________;绝对值是0的数有____________个,是____________。
绝对值是-2的数有没有?
八、随堂练习
1、判断题
(1)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负数没有绝对值( )
(3)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
(4)如果甲数的绝对值比乙数的绝对值大,那么甲数一定比乙数大( )(5)如果数的绝对值等于,那么一定是正数
2、填表
九、布置作业
课本第50页2、4。
【学习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大小;学习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3.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大小。
难点: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几何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数轴:规定了__、__、__的一条直线叫做__.
2.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 ;正数大于 ,负数小于 ,正数大于一切 。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0—p32,预习过程中请注意:⑴不懂的地方要用红笔标记符号;⑵完成你力所能及的习题和课后作业。
二、精读教材
4.相反数的意义
+3与—3,—5与+5,—1.5与1.5这三对数有什么共同点?还能列举出这样的数吗?
归纳:如果两个数只有__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__,也称这两个数__.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__。如,+3的相反数是—3,也可以说+3与—3互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
《2.3绝对值》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0题)
1.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 )
A.正数 B.负数
C.零或正数 D.零或负数
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零的绝对值是零;所以答案选择C选项
分析:考查有理数的绝对值,注意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
A.0个 B.1个 C. 2个 D .无数个
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绝对值得定义可知正数和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所以答案选择D选项
分析:考查绝对值这一知识点。
3.相反数等于-5的`数是( )
A.5 B.-5 C.5或-5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所以答案选择A选项
分析:考查相反数的基本概念。
2.3绝对值》同步练习
10.如果|a|=-a,下列成立的是( )
A.-a一定是非负数 B.-a一定是负数
C.|a|一定是正数 D.|a|不能是0
11.下列说法:①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②-a一定是一个负数;③没有绝对值为-3的数;④若|a|=a,则a是一个正数;⑤-20__的绝对值是20__.其中正确的有__.(填序号)
12.若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距离为6,则这两个数为( )
A.+6和-6 B.-3和+3 C.-3和+6 D.-6和+3
本节课的设计,使本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一个数的绝对值实质上是数轴上该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数值,而这种几何解释反映了概念的本质,学生在对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最后再概括上升到形式定义上来,这样比较符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同时使得绝对值概念的非负性具有较扎实的基础。教学中对-a所表示的数学生理解不到位,下节课还应采用不同方法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掌握与()型的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与()型的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3)通过用数轴来表示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4)通过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同解变形为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培养学生化归的思想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
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提问】正数的绝对值什么?负数的绝对值是什么?零的绝对值是什么?举例说明?
【概括】
口答
绝对值的概念是解与()型绝对值不等值的概念,为解这种类型的绝对值不等式做好铺垫。
二、新课
【导入】 2的绝对值等于几?-2的绝对值等于几?绝对值等于2的数是谁?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讲述】求绝对值等于2的数可以用方程来表示,这样的方程叫做绝对值方程。显然,它的解有二个,一个是2,另一个是-2。
【提问】如何解绝对值方程。
【设问】解绝对值不等式,由绝对值的意义你能在数轴上画出它的解吗?这个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怎样表示?
【讲述】根据绝对值的意义,由右面的数轴可以看出,不等式的解集就是表示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2的点的集合。
【设问】解绝对值不等式,由绝对值的意义你能在数轴上画出它的解吗?这个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怎样表示?
【质疑】的解集有几部分?为什么也是它的解集?
【讲述】这个集合中的数都比-2小,从数轴上可以明显看出它们的绝对值都比2大,所以是解集的一部分。在解时容易出现只求出这部分解集,而丢掉这部解集的错误。
【练习】解下列不等式:
【设问】如果在中的,也就是怎样解?
【点拨】可以把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把看成,按照的解法来解。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设问】如果中的是,也就是怎样解?
【点拨】可以把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把看成,按照的解法来解。
,或,
由得
由得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口答。画出数轴后在数轴上表示绝对值等于2的数。
画出数轴,思考答案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为
画出数轴
思考答案
不等式的解集为
或表示为,或
笔答
(2),或
笔答
笔答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自然引出绝对值方程()的解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型绝对值方程的基础上引出()型绝对值方程的解法。
针对解()绝对值不等式学生常出现的情况,运用数轴质疑、解惑。
落实会正确解出与()绝对值不等式的教学目标。
在将看成一个整体的关键处点拨、启发,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练习。
继续强化将看成一个整体继续强化解不等式时不要犯丢掉这部分解的错误。
三、课堂练习
解下列不等式:
(1);
笔答
(1);
检查教学目标落实情况。
四、小结
的解集是;的解集是
解绝对值不等式注意不要丢掉这部分解集。
或型的绝对值不等式,若把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字母,就可以归结为或型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五、作业
1、阅读课本含绝对值不等式解法。
2、习题2 、 3 、 4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抓住解型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绝对值的意义,为此首先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好绝对值的意义,为解绝对值不等式打下牢固的基础。
2、在解与绝对值不等式中的关键处设问、质疑、点拨,让学生融会贯通的掌握它们解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
3、针对学生解()绝对值不等式容易出现丢掉这部分解集的错误,在教学中应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从数轴进行突破,并在练习中纠正这个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我这一循环正在进行的课,前两节已经讲完了,最头疼的是即将要讲的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理论性太强,怕学生理解不了,分三个课时讲,已经讲了一格课时了,讲的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剩下的节在准备中……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根据三种血管的特点加以区别人体血管,部分学生可以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我需要将剩下要讲的血液循环给学生们讲清楚了,先通过一个教学视频,让大家初步了解一下《血液循环的途径》,再通过课本的血液循环的示意图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在前两节课的教课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整个教学环节富有层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知识得以升华。
2、教师教学准备非常充分,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状态分析比较到位,教学过程中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每一课时都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利用多媒体优势制作内容丰富的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3、教师教学除了关注知识内容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了观察并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对心脏的结构及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并描述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4、教师设计教法时能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心理状态设置有效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但每课时教师设计的教法显得雷同,留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使得部分学生不能自始至终关注学习,从而使学习效果有所下降,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应设计有层次的、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学习,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
5、针对本节课内容较多,学校具备的模型较少,如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学习心脏的知识占用时间过多,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我想在以后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不仿根据教材特点也设计成板块式学习,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通过培训每组小组长使组长可带领本组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观察模型学习心脏的知识,真正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6、本节课知识内容分为了四个板块:血管、心脏、血液及血液循环,在四个板块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可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不够精简,使得四个板块内容被分割,显得教学内容有点散乱,反映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还不够细致、到位。
在进行这一章知识的讲解中,解释性的知识比较多,学生掌握得有些困难,还需要经常的回顾。
教学目标
1.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
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3.在绝对值概念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绝对值概念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关于绝对值的概念,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绝对值的几何定义,还是绝对值的代数定义,都揭示了绝对值的一个重要性质——非负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无论a取任意有理数,都有
。
教材上绝对值的定义是从几何角度给出的,也就是从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出发,得到的定义。这样,数轴的概念、画法、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相反数,以及绝对值,通过数轴,这些知识都联系在一起了。此外,0的绝对值是0,从几何定义出发,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二、知识结构
绝对值的定义
绝对值的表示方法
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三、教法建议
用语言叙述绝对值的定义,用解析式的形式给出绝对值的定义,或利用数轴定义绝对值,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的。初学绝对值用语言叙述的定义,好像更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以后逐步改用解析式表示绝对值的定义,即
在教学中,只能突出一种定义,否则容易引起混乱。可以把利用数轴给出的定义作为绝对值的一种直观解释。
此外,要反复提醒学生: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不能是负数,但不能说一定是正数。“非负数”的概念视学生的情况,逐步渗透,逐步提出。
四、有关绝对值的一些内容
1.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2.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3.绝对值的主要性质
(2)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a|≥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
(4)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五、运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因为两个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是:绝对值较大的负数一定在绝对值较小的负数左边,所以,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比较两个负数的方法步骤是:
(1)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
(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两个正数大小的比较,与小学学习的方法一致,绝对值大的较大。
教学设计示例
绝对值(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2.给出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
(二)能力训练点
在把绝对值的代数定义转化成数学式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解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从上节课学的相反数到本节的绝对值,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和相反数与绝对值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领略数学的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辅之以讲授,学生讨论,力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得知识,自觅规律。
2.学生学法:研究+6和-6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绝对值概念→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绝对值代数意义)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出它的绝对值。
2.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
3.疑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一、重点、难点分析
绝对值概念 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关于绝对值的概念,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绝对值的几何定义,还是绝对值的代数定义,都揭示了绝对值的一个重要性质——非负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无论a取任意有理数,都有 。
教材上绝对值的定义是从几何角度给出的,也就是从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出发,得到的定义。这样,数轴的概念、画法、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相反数,以及绝对值,通过数轴,这些知识都联系在一起了。此外,0的绝对值是0,从几何定义出发,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二、知识结构
绝对值的定义 绝对值的表示方法 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三、教法建议
用语言叙述绝对值的定义,用解析式的形式给出绝对值的定义,或利用数轴定义绝对值,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的.初学绝对值用语言叙述的定义,好像更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以后逐步改用解析式表示绝对值的定义,即
在教学中,只能突出一种定义,否则容易引起混乱.可以把利用数轴给出的定义作为绝对值的一种直观解释.
此外,要反复提醒学生: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不能是负数,但不能说一定是正数.“非负数”的概念视学生的情况,逐步渗透,逐步提出.
四、有关绝对值的一些内容
1.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2.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3.绝对值的主要性质
(2)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a|≥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
(4)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五、运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因为两个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是:绝对值较大的负数一定在绝对值较小的负数左边,所以,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比较两个负数的方法步骤是:
(1)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
(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两个正数大小的比较,与小学学习的方法一致,绝对值大的较大.
传记,是很多文学爱好者情有独钟的读物。尤其是伟人、明星的传奇生活经历不仅满足了人们猎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有启迪和鞭策人的作用。近日,我就与学生共同学习了一篇传记——《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课文描写的毛泽东少年时代的情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如何使学生真正领悟、理解少年时代毛泽东的远大抱负,产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激发向少年毛泽东学习的思想感情,是我在讲授本课过程中力争解决的问题。
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人物的诞生都无法脱离所生活的大环境。因此,对于课文涉及的背景,也就是当时的历史环境,课前我做了大量的铺垫。首先,我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查阅历史资料,查找自认为与课文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次阅读课文,将不理解的部分提出来,由我进行讲解。由于课外知识比较匮乏,加上对很多历史问题理解不透彻,所以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仍有很多词句弄不明白,如:“四书”、“五经”等等。针对这些,我逐个进行讲解,直至学生理解为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②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绝对值的代数定义转化成数学式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解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②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请两同学到讲台前,分别向左、向右行3米。
交流:
①他们所走的路线相同吗?
②若向右为正,分别可怎样表示他们的位置?
③他们所走的路程的远近是多少?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观察出示一组数6与—6,3.5与—3.5,1和—1,它们是一对互为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相同。
总结:例如6和—6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两点虽然分布在原点的两边,但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如果我们不考虑两点在原点的哪一边,只考虑它们离开原点的距离,这个距离都是6,我们就把这个距离叫做6和—6的绝对值。
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
想一想—3的绝对值是什么?
1、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用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2、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目的是只有先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才能列出比例式。
3、改变例1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使学生进一步判断成正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4、课堂小结起着整理归纳、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不恰当的课堂小结也许适得其反。我带领学生把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整理、归纳得天衣无缝。这样的小结对学生的当前解题确有帮助,或许在提示用比例方法解应用题时是不会出错的。但新课程强调的是面向学生的未来,试想想,这样的小结会给学生的将来带来什么?由于把用比例解应用题归结为这样的四步,学生在解题时按照这样的四步也许是不会错的,但实际上用比例解应用题时,有的也不一定非要按照这样的四步,尽可能简单的列出算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列出比例式。学生的思维训练得不到灵活开放,更不用说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了。通过对这节课的总结,我意识到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把学生的“学”放到主要地位上来,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1.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
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3.在绝对值概念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绝对值概念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关于绝对值的概念,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绝对值的几何定义,还是绝对值的代数定义,都揭示了绝对值的一个重要性质——非负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无论a取任意有理数,都有 。
教材上绝对值的'定义是从几何角度给出的,也就是从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出发,得到的定义。这样,数轴的概念、画法、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相反数,以及绝对值,通过数轴,这些知识都联系在一起了。此外,0的绝对值是0,从几何定义出发,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二、知识结构
绝对值的定义 绝对值的表示方法 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三、教法建议
用语言叙述绝对值的定义,用解析式的形式给出绝对值的定义,或利用数轴定义绝对值,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的.初学绝对值用语言叙述的定义,好像更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以后逐步改用解析式表示绝对值的定义,即
在教学中,只能突出一种定义,否则容易引起混乱.可以把利用数轴给出的定义作为绝对值的一种直观解释.
此外,要反复提醒学生: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不能是负数,但不能说一定是正数.“非负数”的概念视学生的情况,逐步渗透,逐步提出.
四、有关绝对值的一些内容
1.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2.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3.绝对值的主要性质
(2)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a|≥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
(4)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五、运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因为两个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是:绝对值较大的负数一定在绝对值较小的负数左边,所以,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比较两个负数的方法步骤是:
(1)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
(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3)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作出正确的判断.
20__年4月,我有幸在漳州市普教室举办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开课,我特别激动,也特别珍惜这次历练的机会。尤其是能近距离聆听专家评委的精妙点评,和与会老师的真诚互动,让我犹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回顾备课到上课的过程,确实经历了一次次的否定,在否定中改进、升华,这一过程对我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独听寒山半夜钟”——选题缘由 “到客船”的“夜半钟声”在枫桥边悠悠回荡,从而使千百年来的读者着迷。因为这钟声回荡着历史的回声,使每位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人生,人生苦短,来去匆匆,谁没有愁绪呢?谁都能从钟声有所得,这是我选择并喜欢这一课题的原因。 “几度经过忆张继”——文本解读 作者为什么会听到夜半钟声呢?因为睡不着,因为有旅愁、在思念。所以这首诗归根结底就是在写诗人的愁思,诗人创造了这样一个诗中有画、画中有声、朦胧多义的愁境。 这首诗的题目很精练。“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事件,四个字, “吝啬”到了极点。 首句直接进行景物描写。“月落乌啼”,有声有色有情。在古诗词中,凡用“月”、“乌”者不外乎“凄愁悲苦”四字,不解人意的霜气偏偏充盈天地,为这深秋之夜和张继心中洒下丝丝凉意。视觉、听觉、触觉三管齐下,恰如其分地现出了他的心境。同样的景色在不同心境的人有不同的感觉。同样是秋夜对月独处孤舟,李白、苏轼二人定是要“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了。但换了失意的人,不过是“独步漫长宵,风过花零,遥望月空鸣”而已。 因此,作者在第二句中用一个“愁”字点出全诗主旨。寒水微波粼粼,江中渔火点点,一片片枯败枫叶划过张继心头落在水面,恰恰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前途的迷茫,对国家内乱的担忧,他的心中仅剩下一种感情——愁。秋风送寒,独卧小舟,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这“对愁眠”甚至有几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苦伶仃了。于是,一个落第书生形象跃然纸上。 恰在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每年正月初一凌晨鸣钟一百零八响,因为佛法认为人生愁苦有一百零八种之多,故而鸣钟解忧。一百零八钟响,一百零八忧解,开始新的一年。这诚然是美好的祝愿,可惜张继秋季到此无缘聆听,他听到的是寒山寺每夜常例的“警世钟”,但这也让张继联想起了“钟声解忧”的传说。钟声声声敲在张继的心坎上,撞击他心中的苦闷,他多么希望这忧这愁真能随钟声而去。作者用这样两句作尾,应该是激励自己重燃生活的希望,使始终压抑郁结的诗境有了个还算昂扬的结尾吧!
本周我进行了《巴塘连北京》这首歌的教学。这是一首藏族歌曲,同学们对藏族比较熟悉,我首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了解的藏族的生活以及藏族的风土人情,同时播放歌曲作为背景,这样就不知不觉地对本课的歌曲旋律有了一次认识。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唱唱自己会唱的藏族歌曲,比如《北京的金山上》、《青藏高原》等,在学习当中找找并体会藏族歌曲的音调风格。同时播放了一段藏族舞蹈,还让学生跟着音乐跳跳藏族舞蹈,从而加深印象。
在聆听歌曲的范唱、歌曲学习、歌曲处理、歌曲演唱、以及后面的歌曲表演音乐实践活动时,我都时时贯穿着音乐。使学生在本节课中始终在音乐的氛围中歌唱、舞蹈、欣赏以及表演,不让每一个环节脱离音乐。
不足之处:五年级的学生在表演和表现方面有些害羞心理,不像低年级的学生那样敢于表现自己,因此在组织学生表演时效果不是很理想,以后要采取更好的办法激发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2)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等能力,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2、难点:对相反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请两位同学背靠背,一个向左走5步,另一个向右走5步,如果向右走为正,向左、向右分别记作什么?(生答:+5、-5),+5与-5这样成对出现的数就是为们今天要学习的相反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小黑板)
教师提出问题:上图中数轴上的点B和点D表示的数各是什么?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与同伴交流。
教师活动:请几位同学说出他们讨论的结果,指出点B表示+2.6,点D表示-2.6,它们只有符号不同,到原点的距离都是2.6。
2、(板书):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将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3、学生活动: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有什么关系?
学生代表回答后,小结: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4、练习填空:
3的相反数是;-6的相反数是;-(-3)=;-(-0.8)=;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解答,并与同伴交流,师生共同订正。
归纳:化简多重符号时,一个正数前不管有多少个“+”号,都可全部省去不写;一个数前有偶数个“-”号,也可以把“-”号一起去掉;一个正数前面有奇数个“-”号,则化简后只保留一个“-”号。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课本P10第1题。
2、填空:
(1)xx的相反数是;(2)xx的相反数是;(3)xx的相反数是2/3。
3、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4、若α、β互为相反数,则α+β= 。
5、-(-4)是的相反数,-(-2)的相反数是。
6、化简下列各数的符号
-(-9)=; +(-3.5)= ;
-=;-{-[+(-7)]}= 。
7、若-x=10,则x的`相反数在原点的侧。
8、若x的相反数是-3,则;若x的相反数是-5.7,则。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相反数的意义,并认识了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数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零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五、课后作业
课本P13习题1.2A组第3、4题。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方法,并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
2.利用绝对值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教法设计
通过实体模型或问题实例创设学生参与情景,在自主看书寻找问题答案后探求绝对值的意义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难点:对绝对值意义的初步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学思路
(一)、导入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数轴模型,让学生观察后摆放在讲台前,叫两个学生站在绳上标有点12、点6的位置,让其他学生观察度量后回答:这两个同学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
另外叫两个学生分别站在绳上标有点一6、点一12的位置,其他学生观察度量后回答:这两个同学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相互讨论、探讨。)
或:创设问题情景
挂出画有数轴的磁性黑板,两只小狗分别站在数轴上原点的左、右两侧3个单位的点上,向它离开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激情引趣,导人新课)
2.概念的引述.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举例说明:什么是一个数的绝对值?如何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
(叫学生板书)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可相互合作、探讨,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进行个别指导。)
3.引导学生思考书中“想一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充分思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说,并叫5个学生上黑板举例说明这个关系。)
(二)、新知识运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位:(小黑板示)
、 、0、-7.8、
教师示范一题的解题格式,其余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规范化解题的良好习惯)
四、知识拓展
师生互动,先要求学?思考、解决,再在组内互相交流。
1.(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一1.5、一3、一1、一5.
(2)求出以上各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你发现了什么?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2.如果=3.5,那么
3.
4.字母a表示一个正数,-a表示什么?- a 一定是负数吗?
(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为下一章的代数式做准备。)
视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增况开展自编题,编出的题目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再在小组内选出一题在全班交流。
五、小结
1.知识点:
(1)绝对值的定义二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关系。
2.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本课设计体现的几个教学理念:
1.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重视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考虑使双基、能力和非智力教学目标的切实实现,而且突出了培养思维能力这个重点,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批判性、创新性等优秀品质。
2.突出了归纳思维方法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主要是通过求绝对值的法则的学习过程和“知识拓展”中提出的问题而实现的。
3.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有效而及时的组织、引导与合作相结合。本课设计者根据初一学生的认和水平,既注重安排他们的自主探究活动,又及时地进行引导、讲解和帮助,这一教学理念贯穿本设计始终。
4.注重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采用磁性黑板的直观作用和多变而有趣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的情境性.
5.本课设计者电教手段的应用没有得到体现,只适合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或对新技术手段不熟的教师使用。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方法,并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
2.利用绝对值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教法设计
通过实体模型或问题实例创设学生参与情景,在自主看书寻找问题答案后探求绝对值的意义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难点:对绝对值意义的初步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学思路
(一)、导入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数轴模型,让学生观察后摆放在讲台前,叫两个学生站在绳上标有点12、点6的位置,让其他学生观察度量后回答:这两个同学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
另外叫两个学生分别站在绳上标有点一6、点一12的位置,其他学生观察度量后回答:这两个同学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相互讨论、探讨.)
或:创设问题情景
挂出画有数轴的磁性黑板,两只小狗分别站在数轴上原点的左、右两侧3个单位的点上,向它离开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激情引趣,导人新课)
2.概念的引述.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举例说明:什么是一个数的绝对值?如何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
(叫学生板书)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可相互合作、探讨,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进行个别指导.)
3.引导学生思考书中“想一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充分思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说,并叫5个学生上黑板举例说明这个关系.)
(二)、新知识运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位:(小黑板示)
0、-7.8、
教师示范一题的解题格式,其余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规范化解题的良好习惯)
四、知识拓展
师生互动,先要求学思考、解决,再在组内互相交流.
1.(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一1.5、一3、一1、一5.
(2)求出以上各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你发现了什么?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2.如果=3.5,那么
3.
4.字母a表示一个正数,-a表示什么?- a 一定是负数吗?
(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为下一章的代数式做准备.)
视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增况开展自编题,编出的题目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再在小组内选出一题在全班交流.
五、小结
1.知识点:
(1)绝对值的定义二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关系.
2.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自我评价
本课设计体现的几个教学理念:
1.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重视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考虑使双基、能力和非智力教学目标的切实实现,而且突出了培养思维能力这个重点,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批判性、创新性等优秀品质.
2.突出了归纳思维方法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主要是通过求绝对值的法则的学习过程和“知识拓展”中提出的问题而实现的.
3.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有效而及时的组织、引导与合作相结合.本课设计者根据初一学生的认和水平,既注重安排他们的自主探究活动,又及时地进行引导、讲解和帮助,这一教学理念贯穿本设计始终.
4.注重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采用磁性黑板的直观作用和多变而有趣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的情境性.
5.本课设计者电教手段的应用没有得到体现,只适合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或对新技术手段不熟的教师使用.
课文意在让学生领悟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彼此欣赏、共同进步。课文的寓意很深,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深奥,难以理解,为了上好这堂课,我上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教案进行了多次修改,虽然谈不上准备得充分,也算得上有备而来了,然而课堂上还是出现了不足的地方,反映出了我自身教学的问题。课是上完了,反思还是要有的,让自己在每一节课中成长吧。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我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夯实,重视对学生生字,词的书写与积累;另一方面,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法,寓在以读悟情,同时尝试在低年段学生中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力图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效性。我的教案设计,是想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作用,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朗读,“读”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中从读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本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看一看、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学习到积累,综合运用了多媒体、绘画、朗读、品评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可是,课上起来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学生因为教学过于多样化而分散了学习的精力;读的时间多了,识字的时间就相应的少了,影响了识字教学;一些过渡语、引导语使用不恰当等等。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历练,在这过程中看到了不足,总结了优势,一点点进步,一次次蜕变。
《莫泊桑拜师》一课主要写了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三次拜访福楼拜,得到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成长的风范。课文紧扣课题,围绕“拜师”这个重点逐层叙述,层层紧密关联。鉴于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因此,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带着一个总领的问题静思默读,结合关键词语感悟人物形象,再通过感情朗读加深印象,并从中学习一些写作的技巧,学会表达的方法。这堂课的教学,我主要把握了这么几个度。
一、务实和务虚的尺度。
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课堂最基本的活动。视频、连接网络、整合生活、拓展阅读,这是语文课堂离开课文务虚的地方,毋庸置疑,这也是体现新课程思想的语文学习,但这些要全在课堂里展示出来很困难。因此,课堂上,我只拓展了一段精心挑选的莫泊桑《养脂球》中关于“马车”的描写,我的用意是让学生体会哪怕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经过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就能写出它与众不同的精神与本质。也同时感受莫泊桑因为“全神贯注地观察马车”而有了收获。
二、主体和主导,谁是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学是一种互动。说起来明白,操作起来却很难。学生为主体,你就得放手让他质疑,让他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大组交流,这样的课并不好看。教师为主导,步步为营,让学生入套,设计完善了,过程流畅了,又被批评为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想,我的这节课还是体现教师为主导,也考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感悟,理解,内化。
三、朗读和感悟的关系。
不管朗读、默读、齐读、指名读,我尽力让学生直接与课文对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如第一个环节,精思默读课文,就化了八分钟时间。随后的悟应该是读的结果,读的收获,悟后再回过去感情朗读。读中生悟,读中生情,读中得法。
四、教学环节的疏与密。
这节课的教学可以用“一二三”来概括。“一”、一个问题,课伊始,出示一个总领问题,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品读三次请教,抓关键词句,探讨莫泊桑是个怎样的学生,福楼拜是个怎样的老师,莫泊桑有什么收获,给我什么启发。”这样的教学,做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二”,两条线索,一明一暗,明线是莫泊桑拜师,前后三次请教的经过;暗线是相机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写作的一些要领,如“勤苦练习,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等。“三”,重点品读三次请教中福楼拜的话。既体现了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成长的风范,又从中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这应该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选择的是第二课时,课前接触学生只有二十分钟,我还想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一定要切分清楚。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是第一课时的事,漂亮的导课也是第一课时的事,所以直接导入第二课时的学习。而因为缺少第一课时的基石,也由于教学环节设计过于紧密,导致有些环节急急赶场子,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成长。譬如在教学福楼拜的第二次指教时,应充分地让学生读透文字,感受为什么莫泊桑认为“没有什么好写的”,而福楼拜却认为写的东西很多。应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福楼拜是诱导莫泊桑可以从“马车的装饰”、“当时的天气”和“马车上下坡”等不同角度去仔细观察的,让学生联系写作实践体会平时观察事物也应是多角度的。而不是心想着赶着下一个环节,教师告诉学生这一发现。总之,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应铭记“以生为本”这个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课程竭力推崇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