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8-9页分草莓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引导学生估商,培养学生估算,猜测的。意识和能力。

三、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

1.教师带领学生做“用掌声表示计算结果”的拍手游戏。

(1)用掌声表示商

9÷312÷418÷6

(2)用掌声表示余数

10÷315÷624÷5

2.下面几道题,你能很快想出商和余数分别是几吗?为什么?

59÷878÷967÷7

大部分学生体会到:由于被除数比较大,难以很快算出结果。同时,学生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师借机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刚才的“难题”。

二、探索新知

1.呈现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55个草莓与8个盘子”

(2)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

信息:55个草莓,8个盘子。

问题:平均每盘放几个草莓,还剩几个?

2列出算式。

把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3.合理估商

请你先估计一下,平均每盘大约放几个?

学生可能会估计出“6个、7个、8个”等。

4.灵活试商

(1)独立探索

(2)小组活动

(3)集体交流:商6时,6×8=48,比55小;商7时,7×8=56,比55大了;其他的商都不合适,最后结果商6余7。

(4)检验:

①余数比除数小。

②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5)小结:试商: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5.拓展应用

同学们,刚才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解决了“把55个草莓放在8个盘子里”的问题,你们的表现非常好,我们的老朋友小猴子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课件出示:把55个草莓,每7个草莓放1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1)学生独立探索,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订正,全班交流:

商6时,6×7=42,得到余数13,比除数大;商8时,7×8=56,商比被除数55大,所以应该商7余6.

(4)怎样检验你的做法对不对呢?

生1:余数6比除数7小。

生2:7×7+6=55,说明算对了。

6.尝试练习。

师:淘气和笑笑在课堂上每人也做了一道题,你能判断出他们的计算是否正确吗?

下面算的对吗想一想,说一说。

(1)学生独立想一想。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订正,全班交流。

三、基本练习

教材第9页“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下课后与同桌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师小结:

试商要有有目的。

①余数比除数小。

②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篇2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练习知识点

一、填空。

1、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2、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3、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4、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6、现在是11时,再过2时是()时。

7、分针从6走到9,走了()分,时针从6走到9走了()时

8、钟面上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是()时整。

9、钟面上时针走过7,分针从12起走了30个小格,这一时刻是()时()分。

10、钟面上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是()时。这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

11、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着7,是()时()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1时=()分 1时-8分=()分

50分+40分=()时()分 1时+15分=()分

1个半小时=()分 1个半小时-20分=()分

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3、看一场电影要2()。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计算要过关: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3、应用题要接触:

很多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仁华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三年级的内容要不要学,尤其是应用题要不要学?首先,二年级数学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我们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数学课本中那样大。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办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

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576334

+243+646+569

208712893

2)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

3)独立计算。

4)汇报。

4.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

2)你是怎样验算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 篇4

教学 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 重难点

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 准备

投影片、课件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生活中的大数无处不在,那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学一学,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

完成练一练。在()里填上“>”或“<”。

学中做1。试一试。先试着做一做,再议一议。

3.想一想

4。数学游戏。

5.估一估。完成练一练的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比一比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将下面口诀补充完整。

四()三十六()九六十三八九()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24÷8= 28÷4=

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出示课件例2。

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3行气球,每行9个)

2、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3x9=27或9x3=27。

4、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一共有27个气球,那么你能看图列出2个除法算式吗?

5、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27÷3=9或27÷9=3

6、小组探究算法,说说你们各自的想法。

总结: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四、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方式,合作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2题,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3、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3题,看谁先采到蘑菇,并指名回答用到了哪句口诀。

4、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直接用除法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拓展提升

1、(2)x9=(18)(答案不唯一)

2、(27)÷(3)=9(答案不唯一)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知道了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八第8、9题。

板书设计: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3x9=27

27÷3=9 27÷9=3想:三九二十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新知。

不足之处:这节课因为有上节课的基础,要把充分的探究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

教学建议:多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大家喜欢玩捉迷藏吗?老师把我们学过的两个平面图形藏在了这两张图片里,一张是数学书的封面,另一张是邮票,你能找出来吗?

生:数学书封面后面是长方形,邮票的后面是正方形。

(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

生: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长方形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

生:长方形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到底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看看它们的边和角都有哪些特点。

二、探究体验、加深理解

1、长方形特点。

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请大家找出一张长方形纸。

(课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边和角)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长方形两条短边的长度一样,两条长边的长度一样。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两条边一样长;再将长方形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这两条边也一样长。

师:大家通过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都发现了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下边是相对的边,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对边,除了上下这组对边外,还有左右也是一组对边,所以在长方形中,也可以说是,对边相等。(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2、正方形特点。

认识了长方形的特点,你能用刚才研究长方形的方法来研究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请你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我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先将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左右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对角重叠,发现相邻的两条边一样长,所以说,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教师板书:四条边相等)

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师:同学们太棒了,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都找了出来,请再仔细看一下黑板上它们的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它们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

3、认一认

师:其实,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请你自己看答题卡的认一认,说说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生:长方形长长的边叫做长,短短的边叫做宽;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叫做边。(教师板书:长、宽、边)

师:长方形中有几条长?几条宽?

正方形的四条边中,只有这一条叫边吗?

生:长方形中有两条长,两条宽。(边指边说)

生: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叫做边。

三、实践应用、巩固概念

1、你能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在格子图中)

学生动手画一画,交流汇报。

2、、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动手操作折一折,集体交流、讨论,教师最后用课件演示操作过程,得出结果。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我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进一步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预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并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2看懂统计图表,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草稿纸

这次实践活动安排的是一个小实验,体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一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用统计的方法表示出豆芽生长的规律。可以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做这个小实验,并提出实验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适当,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测量记录等。有条件的班级也可以同时在教室布置一处实验角,由专人负责。没有黄豆用绿豆代替也可以的`。实验7天后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这里应该注意,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去请教家长、老师,也可以自己查阅书本。让学生从小就体验实验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出示要求:

(1)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将水倒掉,盖上一块湿布。

(2)待黄豆发芽后,选择一颗豆芽测量长度并记录。

(3)填入下表,并制成统计图。

三、布置任务。

1自己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有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

2我们一周后,看看你的统计图。

可以与同伴说一说,从这个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变化?

四、。

反思: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投影片、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

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①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②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6-118=

③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④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⑤进行计算。236-118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2)提一提。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 的问题。

①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

②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③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④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3.试一试。

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

(1)出示前两幅图,说出图意。

(2)结合实际讨论:找回32元对不对?

(3)总结减法验算的两种方法。

(4)完成教材第57页的试一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4.议一议。

探索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

(1)讨论300-97怎么算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最简便。?

(2)各小组间交流、汇报。

要求学生汇报时说出计算过程。

(3)强调: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

(4)看黑板,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再来说一说。

5.想一想。

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1)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的`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

(2)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

(3)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4)在下面记一记。

(5)运用笔算法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第58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并互相交流计算方法。

6.议一议。

讨论加法算式验算方法。

(1)出示747+87=?独立计算出来。

(2)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呢?与同伴互相交流。

(3)汇报验算方法。

学中做

1.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

(1)通过动物卡片游戏,练习三位数的减法。

(2)还利用这四个动物卡片,练习列出三位数的加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