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信未来》教案【优秀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当蜘蛛网无情地关上我的桌子时,当灰烬的烟叹息贫穷的悲伤时,我仍然顽固地用美丽的雪花铺平失望的灰烬。 我相信,当我的紫色葡萄变成深秋露水时,当我的花依偎在别人的感情上时,我仍然顽固地在荒凉的土地上写下:我相信未来。
我相信,在未来,我没有食指的信心和自由和自由,但我和食指以同样的方式欢迎未知的未来。 每天拿着一根笔,不是孩子的笔,而是纸上的标志,表明我们长大了,但我们无法预测未来。 我们只能一个地画画,外部因素和思想控制的刷子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成熟。 我们都经历了失去的忧郁和失败的痛苦;接触的泪水和深深的感情;轻蔑的微笑和痛苦的嘲讽。 我们也尝过,但我们的未来仍然是未知的,仿佛没有催化剂反应,但没有产生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不知道反应产品是否会在实验失败后再利用。 我没有看到未来的眼睛,所以我不能看到我的未来;我不能摆脱历史的睫毛,也不能看穿岁月的瞳孔。 但我和食指一样坚定。
我相信未来会有多远。 我可以用我的手指指向无边无际的排浪,我可以用我的手掌支撑着红日子;如果没有黎明,我可以向前走,而不用和别人在一起。 我相信将来会像食指一样站起来,走向我的未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题记
岁月匆匆,水般流逝,花儿落了,天真无邪和童年的幼稚无知也离我们远去了,时间的列车已开出童年的驿站,迎接我们的是充满希望的未来,相信未来,是梦的开始……
一叶扁舟,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但它相信海岸就在前方;一棵小草,在土壤中缺少营养,但它相信自己就快长大;一个小孩,在成长中缺少成功,但他相信胜利就在前方。相信未来,是一种信心;相信未来,是一种追索;相信未来,是一种豁达。
初中的生活,很快乐,也很忧伤。铺天盖地的卷子,接踵而至的考试塞满了我们的时间,学习的努力掩盖不了成绩不如意的事实,时常因此而郁闷。但生活就是如此,我懂得“相信未来”,因为有太多人的乐观感动着我,有太多人的坚强震撼了我,因为他们相信未来。
陶渊明“知来者可追”是对未来满怀信心,他以自己的人生态度,过上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隐居生活,他寄情山水的无忧无虑也正是他相信未来的一种体现。不得不说的是——苏东坡,中国文坛上失意文人的代表,他虽被贬官黄州,却有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达观,以至后来写出了《赤壁赋》等惊世之作。古人们相信未来,实在是令我受益匪浅。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做小本生意的人,早晨很早就开门,晚上很晚才下班,一天甚至是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他的很多朋友劝他做点别的,可是他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成功,那他必然是失败者!结果是所有人都能猜到的:这位年轻人成功了,他成了成功的商人。看完故事,豁然开朗,我惊叹的不是年轻人聪明的头脑,而是他对未来必胜的信心。他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相信未来!
人生常有不如意,当我们在黑暗中失去方向,迷失自我时,请相信未来,为自己点上一盏明亮的灯,照亮通向远方的路,到达成功的彼岸。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虽已落,梦仍在。遇到困难,不要退缩,相信未来,成功就在向你招手。 相信未来,征服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的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请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请怀,我依然用固执的用凝霜的枯藤写下:请相信未来。轻轻饭起历史的篇章5月12日14时28分迅速拿起时钟已是205月18日5时28分 时间以过去了整整147个小时,147个小时意味着什么?生命还能交给我门什么?是否真的会有奇迹诞生?我相信黑夜中回有星星,我相信寒冷中回有火把,我相信孤单中会有拥抱,我相信~~~~~~~
昂头挺胸,树立信心,磨练意志。在痛苦中面带微笑,在失意中拾起碎片,肩并着肩,手拉着着手心连着心共同走向最没的夕阳
地震见证了世间的真情,地震诠释了爱的力量。一放有难,八方只援,重志成成共创没好家园。最没的彩虹总挂在狂风暴雨后的天边;人间的暖流定会融化寒冷的心,请用双手扶植那风雨遥遥欲坠的经霜枝头。
四川的每位灾民请相信我们同拥一片蓝天,我门都是一家人。 坚强,我的伙伴;勇敢,我的同胞。国家不会抛弃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别哭,我的孩子;别哭我的同胞。
别在徘徊,别在忧郁。前方的一屡曙光在告诉你们:请相信未来
如果经常上网,看看论坛、博客,经常会看到好多负面的、甚至连真实性都无法考证的“新闻”,一些人看过之后一边转发一遍激昂慷慨的评论与质问“中国这事怎么了?国人这是怎么了?”诸如此类的云云。一时间,感性主导、头脑一热便成了推波助澜的一份子。
诚然,我国正处于也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的人均经济水平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尤其最近几年以来,社会矛盾逐渐成为了中国公众瞩目的焦点——官员腐败,贫富差距扩大,三农问题,仇官仇富心态,教育改革,房产价格,医疗社保等一系列问题犹如走马灯一般纷纷闯入人们的视野,同时,许多富于代表性的事件也先后挑战着中国人眼球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大爆炸炸出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的心态也在悄然起着变化:渐渐地以自己为中心,对个人的利益的得失分外敏感,从而忽略了他人感受,仿佛憋着一口气、压着一股火在讨生活,遇摩擦便点火爆炸,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这也就是内心的负面情绪占据了主导,理性思维、“和为贵”的传统思想被压制。我们需要给思想一个绿色环境。
消除戾气、“养肝去火”便是我们当下急需的良方妙剂。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心态问题。说到心态,我们来分享一则小故事:
美国加州有位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在xx年的冬季大征兵中,他被选中,即将到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去服役。
这位年轻人自从获悉自己被海军陆战队选中的消息后,便显得忧心忡忡。
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见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便开导他说:孩子啊,这没什么好担心。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分配到外勤部门。如果你分配到了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去担惊受怕了。
年轻人问爷爷: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门呢?
爷爷说:那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在美国本土,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嘛。
年轻人问:那么,若是被分配到了国外的基地呢?
爷爷说:那也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被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另一个是被分配到海湾地区。如果把你分配到和平友好的国家,那也是值得庆幸的事呀。
乐观又坚强,这不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吗。尤奇是在逆境中拥有它们,会因此更加努力前行。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适用现在的'你吗?或者,它是否适用以前某个时候的你?如果说中了,请“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初中生的日常,免不了遭遇困难,免不了撞上困苦。两个月后的中考,也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不愉快的事常有:一次考试失利,非常失望,滑落到了低谷期:一些令自己不开心的忽视和冷漠;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是接二连三的莫名的批评,都有可能使你落入逆境。逆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走进了恶性循环,越是打击越退缩,感到生活有一种空虚和无助。
改变这种状态的唯一方法是沉着冷静后的继续努力。不仅要相信努力的力量,还要相信未来。只有乐观、坚强才能帮助我们走上努力的道路。
当上空的乌云散去,紧接着而来的是晴天。阳光一定会很灿烂,天空一定会出乎意料地蓝,自己也会变优秀,考试进步,被在意被夸奖,矛盾化解。这些都会成为天边的一道彩虹,是你遭遇一切,乐观面对的最佳馈赠。
面对挫折,一定要怀揣一颗乐观坚强的心,乌云只是瞬息之间。相信美好未来终究会来临。当它过去之时,再去回味,它就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甜蜜回忆。
已经从乌云中走出来,就不怕再穿越下一片乌云。
今天,我有幸与妈妈共读了《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相信未来》是一个多么震撼人心的题目呀!
当我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感觉诗人写得非常励志,但是有的地方感觉像看天书一样,一个字也看不懂,我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这时,妈妈来了,通过跟妈妈的交流,我才知道“蜘蛛网”表示“黑暗的势力”;“我的炉台”表示“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表示“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表示“纯洁和质朴”;“紫葡萄”表示“成熟的果实”。这些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这句话我一直不理解,这时,妈妈又来了,她看到我一直不理解这句话,便细心地给我讲解了其中的意思。过了一会儿,我还是不太理解,妈妈怒火中烧,头上像着了火,眼睛瞪得圆圆的,声音像打雷一样,眉毛都挤到一块儿了。我唉声叹气,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个滋味。于是,我发奋图强,力争按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去做,终于慢慢地理解了诗句的大体意思。又经过半小时的苦读,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能顺利地背下来了,我像一只小袋鼠高兴得蹦了起来。
我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坚持每晚声情并茂地朗读3遍,随着对这首诗歌的学习,我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着、激励着:相信未来,是多么鼓舞人心的4个字,纵使生活在极其贫困和艰难的环境中,依然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必修一语文《黄鹂》教案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结构及内容,探讨文章蕴含的哲理。
品味课文的精彩语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讨论法。
[教学过程]
1、投影⑴:课题
2、投影⑵:你认识黄鹂,了解黄鹂吗?
3、投影⑶:你读过有关黄鹂的诗吗?
投影出示关于“黄鹂”的四首古诗词。学生默读以后齐声朗读一遍。出示投影片一。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
还有: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宋•晏殊《破阵子》)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明•杨基《天平山中》)
4、投影⑷:现代诗人徐志摩也写有《黄鹂》一诗
很显然,形态清丽、叫声婉转的黄鹂很受古代诗词大家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那么,黄鹂在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先生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出示投影片二。
5、投影⑸:学习重点
分析、揭示并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方法及步骤
解析结构——把握整体——抓关键句段——分析、揭示、评价文章主旨
整体把握文章,重点分析文章结构
对于长篇文章来说,解析结构,从整体上观照文章可以说是获取文章主旨的一把钥匙。我们先听录音朗读,并将文章的1~23段按时地变化分成四大块,然后对照投影片中表格的要求,选择文中的关键语词填空。
6、投影⑹:表格——放录音朗读
学生交流发言,教师可以适当作一些点拨,填表。
7、投影⑺:
问题讨论:
课文为什么写到与黄鹂无关的海鸥?
第四部分与前三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联系?
第四部分的语言表达什么特点?
(1)齐读第四部分,分析语言表达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情感。
(2)学生回答,老师点拨:排比、长短错杂的句式,拟人、对偶的修辞,恰切地表现了黄鹂在平和优美环境中自由生活的极致之美,也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在朝思暮想之后终于看到黄鹂获得理想的生活之地后难以抑制的愉悦、兴奋和激动。
[重点分析、揭示、评价文章主旨 ]
以上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的主体描写部分。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本文就只有前面23段文字,那么,根据我们刚才分析的情况和对比的结构,我们可以归结出本文怎样的主旨呢?
8、投影⑻: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呼唤为黄鹂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启发]
(1)很显然,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渲泻了如此充沛的激情,绝不可能是仅仅为了一个鸟类,应该有其更多更深的寓意。
(2)齐读第24段和第25段的第1句。
9、投影⑼:
联系前面的描写部分思考,第五部分的议论是如何深化文章的本篇写作主旨的?
10、投影⑽: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呼唤为黄鹂乃至各种美好事物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启发]
接着再看文章最末的两句话。从这两句话是否可以推断出作者另外的寓意呢?
11、投影⑾:
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归结:原来,借助黄鹂的故事,作者或许也还想演绎一条艺术创作的规律——在艺术创作中,应为典型人物创设和谐相应的典型环境。
[小结]
以上我们按照阅读的一般规律和过程,通过把握文章整体,揣摩关键句段等方法已经获得了本文寄寓的几方面的主旨。
12、投影⑿:
除了第一点,由于未曾联系到结尾语段,把握上有所局限外,其余两点概括,应该是正确的。有同学要问,一篇文章,怎么会有几个主题呢?实际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很多都是多主题、多寓意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主题多元化(板书)。
13、投影⒀:
[启发]
而且,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刚才的分析自始至终是扣住作品本身的,几乎没有考虑联系作品之外的因素。比如就没有提及孙犁先生写作本文时的背景材料。我们把这种只重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不考虑作品之外因素的阅读,称为主观性阅读(投影),而把那种既考虑作品又特别注重作品写作背景因素的阅读叫做实证性阅读(投影)。
我们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主观性阅读,大家一定有兴趣乘胜前进,再作一次实证性阅读的旅行。请看孙犁先生写作本文的有关背景材料。
14、投影⒁:作者肖像
15、投影⒂:关于作者
16、投影⒃:《黄鹂》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60年前后,其时孙犁先生49岁。自从1956年写完小说《铁木前传》之后,他再也不写小说了。这固然与一场大病有关,但可能还有更深的时代社会政治原因。
17、投影⒄:
他在后来的《说赵树理》一文中描述那个年代赵树理的处境与心境:“政治斗争的形势,也有变化。上层建筑领域,进入了多事之秋,不少人跌落下来。作家是脆弱的,也是敏感的。他兢兢业业,唯恐有什么过失,引来大的灾难。”这说的更多的恰恰也是孙犁自己。
18、投影⒅:
他在《文虑》一文中说:“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环境越来越‘宽松’,人对人越来越‘宽容’,创作越来越‘自由’,周围的呼声越高,我却对写东西越来越感到困难,没有意思,甚至有些厌倦了。”
19、投影⒆:
大家联系文章的整体描写和议论再来看看,文章还应该有着怎样的寄寓呢?
交流回答:呼唤为作家等一切人才(人)的成长、发展创设安全、平和、自由的环境,以使他们充分尽情地展示其全部的聪明才智。
稍作小结,点一点这种环境从哪里来。
20、投影⒇:
主题概括比较:
(1)呼唤为黄鹂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2)呼唤为各种美好事物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3)在艺术创作中,应为典型人物创设与之和谐相应的典型环境。
(4)呼唤为人(人才)的成长、发展创设安定、平和、自由的环境。
21、投影21:
读了本文,你产生了什么样的联想?
根据今天的阅读活动,请你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总结]
从我们以上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出,阅读是一项充满个性色彩充满创意的心智活动。不同的作品,我们自然可以获得不同的感悟,即使是同一篇作品,也同样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还可以获得不同的感悟。这就启发我们,遵循科学的阅读规律,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聚精会神地读进文章中去,思考揣摩、体味感悟,就一定会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长此以往,就定会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阅读、欣赏、创新能力
《黄鹂》赏析
黄鹂①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① 写作时间不详,初载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属名徐志摩。《黄鹂》这首诗最初刊载于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上,后收入《猛虎集》。
诗很简单: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稍,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烁,“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天,火焰,象是热情。”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诗人?自由的信徒?泛神论者?),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待着这只美丽的鸟引吭高歌。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于是带走了春天,带走了火焰,也带走了热情。这首诗意不尽于言终。如果我们鉴品的触角仅仅满足于诗的表象,那我们将一无所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找这首诗的深层结构,或如黑格尔所言,寻找它的“暗寓意”
(《美学》第二卷,13页)。在这个意义上说,《黄鹂》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篇类寓言;或曰,一首象征的诗。指出徐志摩诗中象征手法的存在,对于我们理解他的诗艺不无裨益。因为诗人对于各种“主义”腹诽甚多。早在1922年的《艺术与人生》一文中,他就批评中国新诗表面上是现实主义,骨子里却是根本的非现实性;此外还有毫不自然的自然主义,以及成功地发明了没有意义的象征的象征主义。其结果是虽然达到了什么主义,却没有人再敢称它为诗了。在后来写就的《“新月”的态度》(1928)中,他又对当时文坛上的13个派别大举讨伐之师。然而腹诽归腹诽,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他还是兼收并蓄,广征博引,真正“把创格的新诗当一件认真事做”(《诗刊弁言》)。所以他的诗并非千人一面,一律采取单调的直线抒情法,而是尽可能地运用各种风格和手法,以达到最完美的艺术效果。《黄鹂》中象征的运用,便是一个明证。
指出《黄鹂》是一首象征的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指。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漫漶不清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甚至在诗中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首先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这首诗的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作为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不过“我们”作为群体性的存在,至少明确了一件事,即:“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其次,诗中两次出现的“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回,爱情并非不朽的,等等。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来分析。
我们知道,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炼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美”三个大字。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然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的“单纯信仰”都是要破灭的。世易时移,再加上家庭罹变,诗人逐渐变得消极而颓废。他感染上哈代的悲观主义情绪,“托着一肩思想的重负,/早晚都不得放手”(《哈代》)正是他彼时心情的写照。人们总以为徐志摩活得潇洒,死得超脱,蔡元培的挽联上就写着: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可又有谁知道诗人心中的滋味呢?由是观,我认为“黄鹂”的形象正象征他那远去的“爱、自由,美”的理想;而徐志摩们也只能无奈地观望,年青时的热情被那只远去的黄鹂鸟带得杳无踪迹了。
有人认为“黄鹂”的形象是雪莱的“云雀”形象的再现。若果此说成立,那么我想也是反其意而用之。《云雀》中那种张扬挺拔的热情在《黄鹂》中已经欲觅无痕了
《黄鹂》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背景: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中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课后要求学生尝试分析课文,自设自答个人认为是对课文理解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并确定一个作为代表性问题,以供下节课交流。另外,思考从词汇、句式、写法等方面你又有哪些借鉴?
教学情景:
[上课铃响起,老师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师生互致问候。]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就是我们要学会什么?
生:(齐答)分析评价和借鉴吸收。
师:对,目标还很明确吗,(笑声)那好,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要分析评价作品的前提条件,这条件是什么?
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自信地回答)
师:不错,可要准确地把握课文,还离不开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也就是还要了解作者的一些相关情况和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本节课我们从整体把握开始,哪位同学愿意把前一节课中你所了解的整体内容给大家说说?
[众多学生举手,择其一提问]
生:从整体上看(顿一下),作者共五次写了与黄鹂相关的事。具体是:
1) 童年时迷恋捕鸟,却没有见过黄鹂。
2) 抗战时期,见到了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但它“一闪而过”。
3) 病中,在青岛,见到了黄鹂,可惜被吓得飞走了。
4) 逛鸟市时,看到羽毛焦黄、神气凄惨的被玩弄的黄鹂。
5) 江南太湖,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
在这之后,作者还写了自己对这些事的独特认识:“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和“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鼓掌]
师:的确让人高兴,王星同学的发言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总体内容,而且还把作者在文中的启示“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命状态”也给揭示出来。但这还仅是阅读文章的开始,在这基础之上,要进入分析评价文章阶段。接下来,根据课前的准备,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你分析课文时个人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以及你的看法。(并在题目后注上姓名以便交流)
[五分钟左右之后,开始学生互评和老师简评。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略有调整。]
生:(问):文章第一段说迷恋黄鹂,却没有具体来写黄鹂,这是为什么?
(答):这该是为下文具体写黄鹂埋伏笔、作铺垫,同时也不设悬念的作用。
(学生评):文似看山不喜平,采用这种写法比直接说更能看出文章的变化,同时也更能
吸引读者兴趣。
生:(问):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写看似与黄鹂无关的海鸥?
(答):为了说明在恶劣的环境中再美好的事物也将被扼杀。
(学生评):上文写了黄鹂被吓飞了,还不能表现它的悲惨命运,用海鸥的死来反面衬托。
(学生评):应该是反面铺垫,说明作者对此类人的深恶痛绝。另外,用海鸥的死去,来表达自己对黄鹂不能理解朋友间的高尚友情的惋惜之情。
(学生评):作者还借以暗示实际生活中的某种迫害。
(老师简评):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
生:(问):文中为什么说:“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所在”?
(答):因为在这里黄鹂才能展示它的全部美丽,才能发挥它的极致。
(学生评):这与我的问题“为什么我在江南才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江南有春雨、彩虹、朝霞,这里美好的一切才是黄鹂的真正家乡。
(学生评):这里并没有把它的全部美丽具体写出,更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具有断臂维纳斯那样的残缺美。(掌声不断)
生:(问):倒数第四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排比句式,有什么好处?
(答):用排比句式,有助于集中而又鲜明地展示适宜黄鹂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更有利作者表达那种美好的感情。
(老师简评):这里涉及到修辞的作用。
生:(问):作者爱黄鹂,可不什么不买下鸟市里那只可怜的黄鹂来放生,放它回自然?
(答):一方面作者当时可能尚未找到适合黄鹂生长的地方,买下它后仍可能会死去,另一方面作者若买下黄鹂则有可能反而助长了捕鸟人的捕鸟之风,也将有更多的黄鹂受害。
(学生评): 因为鸟市里的黄鹂,让人看不到它的极致,给人只有凄惨之感,故不买。
(学生评): 因为笼中鸟并不是作者追求的那种自由的达到极致的鸟,它仅是一只悲惨的鸟,故不买。
生:(问):文中倒数第三段和倒数第四段能否颠倒一个顺序?
(答):不能。因为倒数第四段中的景物描写紧扣上段中的“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句展开的,衔接紧密,并且自然引出“极致环境中发挥极致美的黄鹂”,继而才能进一步阐述它们生活环境的美。
生:(问):第十五段最后一句:“只挂着契诃夫为他们写的褒词就够了”中的“褒词”用得是否恰当?
(答):恰当。在这是作者正话反说,讽刺了中年人的丑陋行径,表达了作者对中年人的厌恶的态度。
(学生评):这“褒词”饱含作者对中年人的“瞧不起”,是含有轻蔑讽刺的味道。
生:(问):第14段中有“能在兴头儿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这与下文第10段中“朋友的高尚情谊,……”相照应,也表现了作者对鸟儿飞走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生:(问):在第四段开头为何用了“终于”?
(答):原因一作者对自己会生病的事早有所料。原因二让读者去想象不明说。
生:(问):为什么说黄鹂的啼叫是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
(答):因抗战时期民族正处于危难关头,黄鹂富有生机的啼叫能激励人们寻求光明和希望。
(学生评):补充一点,此时的黄鹂虽然“羽毛鲜丽,声音诱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但它却只能“迅若流星,忽隐忽现,一闪而过,想多看一眼也难”。这也正说明了只有江南太湖优美的环境,才是黄鹂的安居乐业之所在,即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他的极致。
师:同学们的自问自答,以及相互点评,有理有据,可见大家都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从另一方面说思考也正是掌握文章的开始,而在思考中有问题时,我们可以……?
生:与作者对话。
师:(高兴地)对,通过刚才几位站板同学的问题,老师也发现你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这种方法。你们看,刚才大家的评价涉及到文章的内容主旨、写法结构和语言修辞,而这也正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分析评价,当然,那要正确评价文章的前提是什么?
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师:说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现代文阅读的练习或考试中都不要忘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来完成“积累工作”,交流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关黄鹂的文章,谁先说?最好能背 出。
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是唐朝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诗句。
生:“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是宋朝晏殊《破阵子》中的诗句。
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很显然,黄鹂以其形态* *清丽,叫声婉转深受古代诗词大家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在这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罗列,请同学们把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诗句,抄到黑板报学习园地里,以供交流积累。乐意吗?
生:(兴奋地大声说)乐意!
师:根据单元要求,本节课还有一件大事还没完成,是什么事?
生:借鉴吸收。
师:好的。接下来,我就来看看同学们都“吃了”吸收了些什么东西?
生:我特喜欢:“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
句式工整,色彩明丽,很有境界。我仿写了一句:“人生的成功,是要伴着荆棘、坎坷;
人生的辉煌,是要伴着汗水和欢乐。”
生:我也仿了一句:“他们的成功,是要伴着汗水、拼搏;他们的腾飞,是要伴着毅力和信
念。”
生:我仿的是另一句:“这里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这里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 这里大漠
长河遥远的思念,使我领略到了诗中色彩斑斓的梦,这是一种享受。”
生:(掌声不断)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会“吃”,而且还“吃”出其中的味道:句式、内容、文采都学得非常到位。
黄 菁:老师,我还积累了一些词汇,并把它们扩展成一小段话。
师:(兴奋地)说来听听?
生:天地间,风儿穿林打叶,行云流水,激昂高亢。谛听,又似十面埋伏的古战场,马嘶人
喊。忽地又一道亮光划破云层从半空中直劈下来,几只停栖在电线杆上的鸟儿也受惊远
飏,乌云动摇了,龟裂的大地即将受一场暴风雨的洗礼。
师:果然不错,充满动感。其它同学还有吗?
生:看我的。(大家都笑了)接受着生活的磨砺与岁月的洗礼,我们的羽翼日趋丰满,我们
盼望着能带着梦想远飏。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高傲地遨游于天际,但只要我们努力,
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我们的极致,生活便没有遗憾。谛听生活奏起的乐章,
努力便是音符。
生:(又是掌声不断)
生:老师,我的借鉴与别人不同。
师:是吗,那交流一下可以吗?
生:好的。我认为文章的开头对没有见过的黄鹂这件事,不是简单的叙述,而是通过具体的
描写,借“无论……还是……,不在……不在……”句式写出,使文章生动形象,这种
写法很值得借鉴。还有文章中的一些排比句式,读起来也是相当有节奏感的,这都是可
以借借鉴的。
生:老师,我也说一下。
师:好的,听听宇洋同学见解。
生:我倒认为本文中揭示主旨时用的“水到渠成,点到为止,若隐若现”的写法,更是耐人
寻味的,下周我就想用这种方法写一篇周记。
师:说得好,我等你把周记写好,到时我很乐意成为你的读者。(笑声……)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我们的交流先到这里。在这我们小结一下:同学们的借鉴涉及到词汇的积累、句式的仿写、修辞的运用,还有文法的学习,这一切都可称之为:借鉴吸收,也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从课文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生:(点头同意)
师:接下来我布置一下作业,每位同学应该经常地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自己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下周的写作课里,我等待同学们的极致发挥。
生:发挥极致。
[铃声起,师生互道再见,下课。]
当春天的第一缕日光温柔地笼罩着沉寂的大地,我仿佛听到了生命的声音。河水欢快流淌,鸟儿高声鸣唱,枝桠上抽出嫩芽,草地上百花齐放。经过漫长秋冬的等待,万物终于苏醒。或许寂静的冬夜里,我们因感觉不到生命的气息而彷徨不安,但请相信未来,相信美好的明天终会到来。
20xx年,我们送走可敬可亲的一位又一位大师。认真的钱学森,淡泊的季羡林,“玩出本领”的王世襄,这些大师的音容笑貌仍弥留在我们心中。我们悼念,有人却叹息:我们还会有大师吗?
坦白地说,听到这样的质疑时,我心中感慨万千。确实,渐渐富足的生活似乎在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人们的精神。不少的人,学习只为混一张轻飘飘的文凭,奢想这张“硬通货”可以换取一生安逸舒适的生活。最近的论文抄袭等学术丑闻更是有越演越烈的趋势。部分教授写论文只为评职称,为某保健药品标识“某学院多年研发的心血结晶”只为牟取利润。巨额拨款用于建豪华校门,学生却难以上一堂真正的实验课。想到这里,我不禁问:到底怎么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走出优秀的大师吗?
若整个社会的环境只是浮躁而非健康,人们眼中只有金钱利益而非精神文明,怎能孕育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大师?幸好,我们的社会并非如此糟糕。必须承认,在现代化的迷雾森林中,有一部分人迷失了自己,在镜子反射的浮华中失去了方向。但幸运的是,这只是少数。我们还有更多的坚定清醒的国民,为科学研究而努力,为学术精神而奋斗。
我们无法忘记他们,选择扎根于黄沙飞舞的敦煌的学者们。他们颤抖的指腹轻轻滑过墙上残存的壁画,细细摩挲着美丽的纹理。泪水自眼眸盈满落下,诉说着历史辛酸和文物外流的无奈与痛惜。佛龛里遗失的头像,让室内徒留清冷的月光。这里空荡荡的,他们心中却满怀拼命研究遗落文化的梦想。我们也无法忘记,为航空航天技术奉献一生的专家们。多少个日夜的钻研、攻关,才可凝成“神州七号”“嫦娥一号”,圆了中华民族多年的梦!这些将是我们的大师!
米兰·昆德拉曾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 我们应当对未来有充分的信心,将希望的种子埋在心中。秋天树叶落尽春天定会抽出嫩枝,毫无疑问,大师的精神也将一代一代传承!相信中国,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诗一开头就用“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几个意象,给人们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无论是经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在心底涌起苦不堪言的强烈感触。而诗人却“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来:相信未来”,“雪花”既象征纯洁、质朴,也传递着清楚、明了的意识;把不屈于现实的'坚定,表现得格外真切:这是从艰难生活中升起的信念!第二诗节,用“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别人的情怀”“凝露的枯藤”写出了生命由鲜亮而黯淡,由热情而失意,由饱满而枯竭的经历,激起了人们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联想,而诗人“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来:相信未来”的人格力量又不能不强烈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这是从人生苦难中升起的信念!第三诗节,“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力量之大,范围之广,气势之猛,表现了诗人的满腔豪情。“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一句,把“曙光”比拟成“笔杆”,富有想象力,“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来:相信未来”,表达的是诗人的真挚和坦诚思想:这是由真实内心升起的信念。这三个诗节,一咏三叹,“相信未来”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在那个阴云密布、精神痛苦的时代,《相信未来》在人们心
灵上投下了一道期望之光。我想,那个年代过来的大多数知青也能够说是一代人,在任何时候重读《相信未来》都依然会怦然心动!食指“相信未来”,那种残忍的、固执的、痛苦的、伤痕累累的相信,就是一个人在痛苦现实中对未来坚定不屈的信念。也是这首诗最为动人的内核。
这首诗如果仅有前面的三节,还不足以表现食指深刻的思想,而接下来的三节,食指将自我对“未来”的“相信”和对人类的清醒认识结合起来。首先,诗人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能“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睫毛”“瞳孔”两个意象承“眼睛”而来,形象地描绘出未来人思考的神情,而“拨开”和“看透”又歌颂了人类智慧的伟大,诗人“相信未来”的原因就寄托于这思考的形象中。其次,诗人不在乎人们对我们肉体和经历的褒贬。“腐烂的皮肉”“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三个具体的形象或神情,传递着现实人们的种种苦态;“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四个细节,呈现出人们对过去历史种种评价的表情,形象传神,用笔精当。再次,诗人坚信未来“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必须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中体现出来的不屈的信念和精神。这三节,曲折地挖掘了人类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共同信念,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诗人才毫不怀疑地“相信未来”,并且“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诗的最终一节,用热情的呼告,满怀活力地鼓舞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以无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向苦难的现实宣战。对“未来”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阳那样喷薄而出,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灵魂。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终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通读该诗,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简便而是压抑;不是欢乐而是痛苦。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梦想和光明而奋斗。
必修一语文《相信未来》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涵。
2、朗诵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3、初步培养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 品读赏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领略了伟人毛泽东胸中生机勃勃的秋色,体验了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充满自信的壮志豪情;又感受了诗人郭小川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满腔激情;作为新世纪青年,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又该如何充满自信,永葆青春呢?让我们学习朦胧诗人食指写于十年**中的代表作《相信未来》,或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二、感知诵读体验
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设计说明:从导语到作者简介均紧紧扣住自信人生的主要教学目的,开宗明义,凸现培养学生的自信这一情感目标。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3、诵读鉴赏,把握主旨
a) 指名诵读课文,集体评议是否传达了自己理解的感情?
b) 合作讨论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仔细阅读第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5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的
第6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4、探讨第3节前三句的断句及理由?说说你的理解和诗歌的精妙之处。
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其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位关系。将手指比做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做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做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准确地表达了诗人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表现了诗人奇诡的想象和壮阔的气势。
赏析示例: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作者这样反复强调,在那种灰色的年代里,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和胆识。
设计说明:在品读赏析环节,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品味诗歌意象的生活内涵;但又必须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要学生的理解相近即可。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才是真正地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搭建自由、宽松、尊重的对话平台。
5、组织朗诵,加深体验
设计说明: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激发学生发出青春的呐喊。
三、拓展与练习
6、如果把第一节的三、四两句和第二节的三、四句对调,你认为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说明: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认识诗歌意境的协调完整,为下一环节仿写诗歌做准备;又比较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内容和语言的和谐美。
7、有人认为“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破坏了意境的完整一致,你怎么看?
设计说明:设计开放性话题,进一步积极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允许个性化解读。可以认为“鲜花”与“紫葡萄”不相称、不协调,是作者的瑕疵;也可以认为有内在的联系,“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糅合了作者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因为作者当时手抄的作品被别人据为己有。教师应充分肯定并鼓励敢于怀疑作者的学生,以激发大家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8、另选意象,仿写一、二段,并走上讲台朗诵自己的作品《相信未来》
设计说明:青春是激情澎湃的年华,是诗意盎然的年华,是多姿多彩的年华。如果学生被给予机会,展示才情,张扬个性,那么,他们一定会诗情高涨,诗兴大发;而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生成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结语
同学们,人生长路漫漫,磕磕绊绊,曲曲折折,在所难免;既然注定要遭遇挫折,那么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是多么重要啊。自信,只有自信,顽强的自信,永远的自信,你就注定不会被打倒,就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设计综述:民主和谐的课堂,是健康和谐的教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讨论、对话、参悟、体验等课堂活动,能鼓励创造、启迪智慧,使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自信在教学情境中养成,和谐在诗意课堂中生成,素养在和谐氛围中获得
《相信未来》备课资料
1976年10月底,刚刚粉碎“_”,一个风云际会、万象更新的年头,我迢迢八千里路,从父母“_”发配之地新疆回到北京,与初恋男友会面。一天,我的诗人男友神秘地告诉我,今天我们要去见一个“特殊”的诗人。
下午两点多,我们来到一个文学编辑部,只见一对青年男女已经等在里面。男的穿一身旧军装,朴素中透着俊雅的书生气,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们大声背诵自己的诗歌。大约3个多小时的聚会,主要是听他背和说,大家都被他的激情和记忆力镇住了。他正是在知青中有着广泛影响的诗人郭路生(食指是他后来取的笔名)。他与那个时代潮流不合拍、充满思想探索的《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作品,在“_”期间的地下文学圈和全国知青中早就传诵甚广,小小年纪的他为此多次遭到审查和打击。至于被评论界公认为中国先锋诗歌“第一人”,那都还是后话。
与激情澎湃的郭路生形成反差的是,那位20多岁的女子,面对墙角安静地坐着,始终一言不发。她那洋娃娃一般罕见的美貌,使我不时地偷偷看她。她就是李立三的小女儿李雅兰,“_”初期十多岁便随母亲(苏联人)和姐姐被投入监狱,因长期住单间牢房造成“失语”,路生称呼她的小名“阿俩”,当时二人新婚不久。已断断续续患了4年精神分裂症的路生,和尚未落实政策的妻子一家,生活十分清苦……
光阴一晃。,我已在深圳做了多年娱记,一次采访,偶然看到一本《街道》杂志,竟翻到了关于“食指”的报道,所配的几幅他在京郊福利院(精神病院)的生活照,像锥子一样直刺我的眼睛!昔日慷慨激昂、青春俊逸的诗人,在照片里穿着白底蓝条的病号服,已成瘦骨嶙峋、满脸沧桑的小老头。报道讲述了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病情加重、到1989年母亲去世后因无人照料而被送进北京一家福利院后的悲凉生活。其中一个细节令我至今难忘:为了争取到一点点独处的空间,每天有一小会儿躲开其他病人的喧闹读书写作,他主动担任义务洗碗工,以此换取每晚在无人的餐厅待几个小时。报道中摘发了几首他在精神病院创作的诗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首白描式自我写照的《在精神病院》,以及早几年写的《疯狗》,读来真是令人心酸。
底,我在一次诗歌活动中遇到“白洋淀诗群”出身的诗人林莽,喜出望外地得到了他赠送的新书《诗探索金库•食指卷》。我当晚熬夜通读,可谓心潮难平,禁不住流着热泪写下了《夜读郭路生》。
重逢:再听诗人激情澎湃的朗诵
3月初的一个周末,我借到广州肿瘤医院复查“疑似乳腺癌”的机会,申请参加当晚在广州举行的“珠江之夜”诗歌朗诵会———因为郭路生要来参会!出了医院,我匆匆赶到他下榻的宾馆住下。但没想到,为保证路生的病体能坚持晚上的朗诵,陪同他的爱人翟寒乐女士谢绝了一切人的来访,包括蜂拥而至的中外媒体。到了会场,发现我与路生的座位相距较远,我只能过去匆匆打个招呼。
这次重逢,出乎我意料———路生胖了不少,加上穿戴整洁,人显得挺精神的。路生是这次大型诗歌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采访和求见的各路人马最多,安排出场最隆重,获得的掌声也最多。路生朗诵的第一首诗就是闻名遐迩的《相信未来》。他仍然和27年前一样激情澎湃,记忆力超强。这些作品虽然有的已跨越近40年的时间,却仍然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路生因身体原因,未待朗诵会结束便回宾馆就寝了。而我第二天早上又起来迟了,听说他被广州军区战友的车一大早就接走了,我为无机会与他告别而再次遗憾。
没想到回深圳几天后,在我将入院动手术的前夕,惊喜地接到了路生和寒乐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路生一再表示,要亲自联系他妹妹所在的大医院,邀请我上北京动手术……从此,我们开始了思想和诗艺上的交流。
我零零星星了解到了路生在福利院的生活情况———这是全国首家精神病疗养院,路生他们第一批病人参加了医院初建时植树绿化等多项劳动。可能当初医院经费较困难,病人有时吃不饱,路生形容说:“饿得我直嚼空气,有时只能拄着铁锹支撑身子站那儿发呆。”即便如此,曾有插队和当兵经历的路生,干活时颇能吃苦耐劳,多次得到表扬。劳动之余,路生积极申请到医院图书馆帮助工作,在此大量阅读开阔视野。此外,他还每天主动承担为医院擦楼道、洗餐具的义务劳动。盛夏时节拖洗楼道,他干得大汗淋漓;隆冬在冰冷刺骨的水池里洗全院的餐具,满手裂开深深的血口子。路生将此视为对自己的磨练,一干数年。
路生的好心眼、乐于助人,使他在病友中很有人缘,被推选为病区的区长。每逢有朋友送来水果、点心、香肠等等这些在福利院算得上是“奢侈品”的食物,路生都会分给病友一起吃。
路生常常躲到厕所,在马桶上多坐一会抽抽烟,以便思考、写诗。没想到常有病人蹲在他的马桶面前,等他吸剩的烟头,搞得他的思维怎么也集中不了。那时寒乐去看路生,每次带他出去散步总要买两包烟,他接过烟总是迅速藏在袜筒里或卷在袖子里,像搞地下工作一样。寒乐头一次看到时惊讶不已———原来,如果不藏起来,回去要被病区收走统一保管,就无法分给病友了。
路生从上世纪70年代初患病,前前后后在精神病院住了十多年,品尽人间孤独凄凉、艰辛困窘的况味,尤其是对一个不甘于肉身的苟延残喘,而渴望秉持独立人格进行写作的思想求索者,他不仅要承受疾病的折磨,要承受缺乏“以人为本”年代冷硬的、侵犯尊严的环境管制,还要长期承受贫困的压榨,生存在“最低生活标准”线上。而这一切,对他这个生长于老八路干部家庭、有着较优越的童年生活、从小就沉浸于文学艺术的“优雅之人”,无疑造成了巨大的反差,严酷地挑战着他的承受力。对此,路生曾郑重其事地回答过我的提问:“我30年的精神病史,最后在福利院一住,之所以没有沉沦下去,没有真的疯掉,还能出来踏踏实实地生活、写作,主要原因有三条,第一,对谁都好心眼;第二,有精神追求;第三,宽容待人。”
令人多少有些欣慰的是:在福利院那个社会边缘之地挣扎着生存、并顽强写作的食指,在被社会遗忘多年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被文学界的有识之士发掘出来,给予了应有的评价。人们普遍认为,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食指诗歌的出现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现代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复兴,他的诗直接影响和推动了稍后出现的北岛、舒婷、多多、顾城、江河、芒克等为代表的,后来被笼统称为“朦胧诗”的现代诗歌创作潮流。食指的《相信未来》、《鱼儿三部曲》等名篇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卓越的诗歌。许多评论家强调说,食指是开创一代诗风的先驱者。
人们还惊异于食指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之初的许多作品———他隔着一堵精神病院的大墙,却极为敏感于墙外的世界,表现出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真正的诗人,无论何种处境都能占据时代精神制高点,对被欲望异化的灵魂进行质疑与拷问,对人间大道殉道般追索的决心。
新居:一个阳光般温馨的家
这几年,我每年都利用工休假回北京看病、兼看望路生和寒乐。最近的一次,是国庆节,恰逢他们乔迁新居不久。比起原来蜗居多年的狭窄旧居,这处新房要大几倍,只是地处遥远的西北郊,交通不便。
一进他家的大门,就感到一派“欣欣向荣”:虽然没有什么奢华的摆设,但仅凭挤满客厅、阳台、书房的绿色植物,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温馨的家居气氛。还有令人羡慕的呢———小区外面,他们居然弄了一块“自留地”,种了大豆、葫芦、向日葵等,真有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味道……寒乐一早到地里“秋收”去了,路生在家等我。他带我参观完新居,就开始朗读他的新作。时尚典雅的黑色活页夹里,是用潇洒又娟秀的笔迹誊抄整齐的一页页诗歌———这些,无疑都出自寒乐的手。
路生首先朗读的《冬日的阳光》,透着以往作品中少有的宁静、欢欣与暖意。我说:“这首诗一定是写给寒乐的吧?”他笑着点点头。
几乎每次与路生交谈,他都会打断话题突然冒出一句:“我特别感谢寒乐,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这会儿,坐在阳光融融的新居客厅里,路生再一次掏出这句肺腑之言。
寒乐身材高挑,戴一副秀雅的宽边眼镜,不开口显得很沉静,一动作却爽朗麻利。我从她果决干练、率性脱俗的处事风格,猜想到她的部队家庭背景———果然不错,寒乐生长于郑州一个老革命军人家庭,比路生小6岁,1969年15岁时当兵到北京,在总参大机关里从医多年,后来转业到一家卫生学校工作。她一直是个虔诚的文学爱好者,虽然自己很少写,但骨子里却是个真正的诗人。否则,为何偏偏是她,做出了让诗坛内外无数人敬重的惊世骇俗之举———上世纪90年代后期,她在媒体上几次读到关于食指的报道和他的作品,内心深受震撼,独自前往偏远的福利院看望素不相识的路生。此后又多次为路生送去食物、水果和药物等,给了诗人以雪中送炭的无私关怀。与此同时,寒乐也对路生在多年困境中不甘沉沦、始终坚持读书写作的顽强精神深为感佩。初,她毅然决定把路生接出来跟自己生活。可以想象,离异多年、尚需抚养儿子的寒乐,这些年来作了多么大的付出。在她生活上的精心照料与呵护、精神上的充分理解与激励下,路生身心状况奇迹般地迅速好转。她正是照彻路生苍凉命运天空的那道“冬日的阳光”!
然而,寒乐对此从不居功,而是强调路生的内在素质好———尤其是爱思考。“我思故我在”,路生特别喜欢这句名言。他认为,善于独立思考,是一个人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
谈到路生“内在素质好”的方方面面,寒乐曾“连嗔带怨”地向我例数路生的“好素质”———“他真是心地善良,只是太过于体恤别人不爱惜自己了。这几年每次出门乘公共汽车,他都不顾自己有腿伤走路都跛,却争着给人让座。没办法,为了让他坐着,和他一起乘车,我要比他更积极地让座。他对‘弱势群体’极富有同情心,比如卖菜的、蹬三轮的、收废品的等等,他都对人家特别好。看到卖菜大姐的孩子手冻红了他都要去问候。有一次买菜差人一角钱,他误了吃饭也要立即送还,我说等明天买菜时再还都不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几次买桔子,我挑好的往袋子里放,他却总要拿几个坏的放进去,我说你干吗?他说都不买坏的,那这坏的卖给谁?人家卖东西的老百姓也很不容易啊!他不管住在哪儿总是主动打扫公共地带的卫生。对不需要自家付电费的楼道灯,他也厉行节约,半夜都要起来去关掉……”
这次新居会面,我感到路生比一年前见面时思维更加敏捷了,浑身充满活力。此外,尤令所有关心他的朋友高兴的是,近几年路生的诗歌创作更上一层楼,不断有佳作问世,并能出门参加一些诗歌公益活动了。临告辞时,路生起身到书房,取来近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个人选集《食指的诗》送给我,还告诉我说,他的另一本新诗集即将付梓
《相信未来》教学反思
从讲完《相信未来》以来,常以一个旁观者身份审视和打量讲台上的自己。那些瞬间,我仿佛在读讲台上的自己,读自己的眼神与表情,读自己的优点与缺陷,读语文的灵性与隽永,读人生的厚重与洁净……
我像一块璞玉,未经太多的雕琢。当自己手握刻刀,自我打磨得时候,有时仅是轻轻一碰,可能就有软软的触痛,于是一切雕琢就化为乌有,所有的执著与追寻都变得若有若无。可我知道没有那把刻刀,没有剥蚀的痛苦,不会有那柔和温润的光芒。只有在很多失落的感伤与惆怅,追寻的激情与焦灼,梦想中茫然的喜悅,彷徨中挣扎的迷惘后,一种沉甸甸的有金属质感和重量的东西才会渐渐浮出沉默的真醇。于是今晚,我打算带着智慧与虔诚打磨自己,用勇气与战栗去穿越自己,解剖自己。
第一、自己教学的基本功还需锤炼。
背后黑板上的字还那么稚嫩,隔开了字的神与形的浑然一体的美感。汉字是有生命的的,是带有中华民族心灵温度的,可自己手下的无数文字在灵魂飘散,不知徜徉于何方?还要好好的练字,穿越文字的生命,让该哭的字有泪光中情感的轰鸣和灵魂的战栗,让该笑的字在我的手下绽开明净的笑容。自己那略带方言的普通话还要继续练习,一些字发音的生硬减少了文字的音韵的圆润之美,要让自己发出的声响干净、纯粹,是那种繁华落尽后的真醇,绚烂之极后的平淡,这从容优游的背后要以暗伏的激情做底子。字里行间,可以触摸到一种真实的呼喊和绵长的温暖。这呼喊和温暖要使得文字有了一种令人惊异的精神的力量,锋利,真切,直接抵达学生的內心。
第二、自己教学的理念还需提升。
一堂语文课不但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但教学的一些环节,如第一活动板块咬文嚼字环节中的读出感情的设计就没完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品味时间短,老师有越俎代庖之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与能力的培养。最后对学生鉴赏文本总结提升的环节——用一句话概括食指的相信是怎样一种相信——处理过于简单,应借助多种方法加深学生的体验,并点燃学生对文本课下研修与终身品读的火花。让一节语文课的价值不仅在当下,不仅在高考,而且在一种终身相伴的文学熏陶,一种朴素与真纯的生活智慧。
第三、自己的文化底蕴还需更加深厚。
正如很多老师说的,语文老师必须是属于语文的,而语文老师的语文味就源于自己的文化底蕴。很羡慕史建筑老师的从容不迫,也感叹刘砚斐老师的柔情似水,更惊异于来风华老师的睿智厚重,于是,在自己那晃来晃去的身影里还少了很多人生之重。于是,面对语文教学,我愿沉心于书中,作一个朴静的读书女子。深情的抚摸,低回的追索,从远古到近代,执著地穿越生活的表层,探究掩藏在历史潜流深处的人类的真实生命情态,对時空的独特感悟,对生命犀利洞察,叩问与追寻人世的温暖与感动。
任何美丽动听的语言,都只能定格在某一时间,走不到永远。但今晚那刻刀下的阵痛中有我的誓言,剥离自身的浮华与苍白,我希望我更加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