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案【优秀2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新授:

(一)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先来读课文,再交流预习的成果。

1.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

寇尸崖豪

2.读读下列词语:

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4.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英勇跳崖的故事。)

(二)我们再来快速读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自己理清课文顺序后,填写课后p63表格。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1自然段2自然段3自然段4、5自然段6-9自然段

(三)指名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五位壮士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完成了掩护任务后,五位壮士又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

课后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主要是想使学生掌握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首先,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人物的心理;其次,根据课文内容,进入情境,探究人物心理变化活动及其变化的原因;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总结出课文的内容。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案 2

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其写法为中心,以理解课文内容为重点,以“壮士”为突破口,把握整体,重点引读,使学生弄清其内涵,在此过程当中,学习写法,落实双基,提高认识,从而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点题、破篇,引选材

在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一开始就紧抓“壮士”一词设计下列思考题:

1、“壮士”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指谁?

2、为什么称五位战士为“壮士”?

3、课文选择了哪些事例来说明“壮士”的行为?

通过上述思考题的引读,让学生明白“壮士”是指勇敢豪壮的人。本文的“壮士”是指五战士。因为他们在掩护群众转移,狙击敌人的战斗中勇敢杀敌,在弹尽枪绝的情况下毅然跳下悬崖,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为了说明“壮士”行为,课文选择了“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峰顶歼敌”、“英勇跳崖”等事例。这样点题引篇,学生很快就会弄清“壮士”的内涵,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二、破篇引段,分详略

在学生初步弄清了“壮士”的含义,了解课文内容后,再以“壮士”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最能表现五战士“壮士”行为的“诱敌上山”、“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三个重点段,教学中可用“哪些事例最能表现五战士的壮士行为”这一思考题把学生引向上述三段,然后再通过作者的详细描写,抓住重点词句和用挂图深刻理解五位战士的壮士行为。深化壮士的内涵和外延。使五位战士的高大形象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连段引路,归纳中心

通过上述环节,学生充分理解了“壮士”的含义,通过引读“接受任务”和“诱敌上山”两段,使学生深刻领会全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中心。使学生获得对全文深刻而系统的理解,初步分清详略。

四、综合比较,引导写法

上述两步既使学生快、准、深地理解课文内容,又为学习“详写和略写”做了有益的铺垫,因此,应立即引导学生通过综合练习,比较分析,分清详略,来学习写作方法。通过再次引读,弄清哪些地方详写?详到什么程度?哪些地方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体会出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明白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的道理,达到详而不繁,略而清楚,为完成本单元的写作训练重点打下坚实基础。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运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进行写作训练。

4、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法,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英勇杀敌,为了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倒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狼牙山五壮士》这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吗?这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悟英雄的壮举。

二、简介时代背景

为了更好地让我们了解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及搜集资料,谈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生词

2、在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3、细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课文脉络,交流(指名说)第一段(1)讲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第二段(2)讲五壮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第三段(3)讲五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4―5)讲五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第五段(6―9)讲五壮士英勇壮烈的跳下悬崖绝壁。

4、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急需的?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把握作者的叙述思路)

5、质疑:五壮士指的是哪儿五位?在文中找出答案并划出来

6、熟读课文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细细体会把感想臂注在一边。

8、交流感受教师点拨

9、学生质疑:你们发现哪儿些不明白的问题?

汇总疑难问题:

1、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为什么王三面是悬崖的棋盘坨转移?

2、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寇的?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3、五壮士最后为什么跳下悬崖?

10、深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质疑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质疑问题

3、你对五壮士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很敬佩)

4、就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士的敬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吧!

四、回顾全文,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句子。

五、布置作业:

1、编读边思考质疑提出的问题

2、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谁来给大家把上节课学的故事讲一讲

二、分段知名有感情地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填空出示小黑板: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提问:这五部分中哪一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谁来读读、说一说感受?(指名读3、4位学生)

三、出示中心问题:思考: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成为“壮士”呢?联系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不怕牺牲,英雄善战,以智取胜,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抓重点语句说说又有那些英勇豪迈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呢?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你有什么感受?

要求:

1、小组进行讨论、从文中抓重点词句分析理解?

2、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随时点拨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一)、五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

1、画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指名说,教师给予肯定)

2、学生自由读一读

3、谁想象着模仿五壮士作战时的动作、神态。读一读

4、从五壮士的神态、动作上你感到了什么? (他们英勇杀敌,一心想拖住敌人,消灭敌人,对敌人的仇恨是一样的)

5、描写人物要描写语言、心情、动作、神态

出示小黑板: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战斗)神态

副班长曹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心情

战士宋子义(把胳膊轮一个圈)动作

胡的林德林和胡福财(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表情

6、让我们带着对敌人的满腔愤怒读这一段吧!

过渡:五壮士完成了掩护任务后,他们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二)、五壮士不顾自己的危险往三面都是悬崖的棋盘陀转移?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明什么? (说明五壮士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表现了他们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1、指名读第三段

班长是怎么说的?请学生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句、(指名说)

“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五壮士为保护人民,歼灭敌人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勇于牺牲的品质)

假如去掉这个词读一读有什么不同?(语气消弱、不肯定)

2、战士们又怎样呢? (热血沸腾、紧跟)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注意重点词的语气?

2、你有什么感受?(五位战士不愧被称为五壮士,他们一心想的是祖国和人民,视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勇敢、敬佩)

3、怀着对五壮士的敬畏之情朗读这一段、

(三)过渡:把敌人引上顶峰后,他们是怎样歼灭敌人的?

1、默读第四段并想象画面

2、抓重点词句你想读哪儿你就读哪儿?(指名说)

3、提问:哪儿个字更能表现出五壮士消灭敌人的。满腔仇恨?(砸)

哪儿句话更能体现五壮士顶峰杀敌的英雄气概?(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谁想读一读这句话。

4、找出生动描写敌人可耻下场的词(坠落山间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深谷)这就是侵略者应有的下场。

5、让我们带着壮士的英勇气概读一读这段。

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的举动呀!(看插图)

(四)、五壮士在痛击敌人,枪弹禁绝之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1、指名读第5段,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哪些语句更能表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悲壮?(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得利者。眺望:远望,对群众和部队安全综合转移,流露出喜悦。望望:近望,对敌人进犯失败,报以轻蔑的微笑。)(纵身、相继、跳、昂首挺胸、壮烈豪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并加以解释。

3、指名反复读,体会这些语句表达的情感。

4、想象五壮士的光辉形象和视死如归的气概,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5、谁来模仿着读一读壮烈豪迈的口号。(2―3名读)体会五壮士为人民勇于、乐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6、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出示小黑板

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所以课文结尾说()。

五、情感升华联系实际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战士,你会做出怎样选择,假如你选择了死亡,跳下悬崖后会是怎样的场面。(请想象写下来)

六、 总结全文:

本文围绕着“壮”字来写,通过记叙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勇猛歼敌,最后英勇跳下悬崖的故事。表现了他们英勇顽强,为祖国人民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学习五壮士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顽强作战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详有略,(二、四、五)部分祥写,突出五壮士英勇杀敌,体现了五壮士崇高品质和英勇气概,其他有联系的部分概括、简略,这是本课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

七、作业

1、看一些英雄故事书。

2、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想说点什么?(写到小本本上)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 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语“斩钉截铁”、“壮士”、“屹立”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能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上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从英雄的壮举和感人的话语中,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3、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提高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机会,通过自读、自悟,以读促情,以情带读,分享学习快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的情感由此而产生一次精神升华,爱国主义思想由此而深深地扎根在全体学生思想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重难点分析:

1、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2、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提高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启发谈话,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出示课件)学生说出课件中的英雄事迹: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

(二)揭示课题: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三)由课题“士”展开,“士”在古代是对男子的一种美称,能得到“士”这个称呼的人,是受人尊敬的。

1、学生用“士”组词,教师板书有价值的词语。

2、这些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预设:

“战士”就是指部队里的士兵,他们都参加作战的。

“勇士”就是指非常勇敢的人。

“烈士”就是指在跟敌人作战中英勇牺牲的战士。

“壮士”就是指很壮烈很勇敢的战士。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出示课件)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在狼牙山之巅,我们的五壮士是怎样谱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诗篇的?

(一)(出示课文朗读课件)思考:

1、听录音注意自己读不准的字词。

2、这篇课文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自读课文,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轮流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己预习所得,探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重点检查部分词语(出示课件)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出示课件)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五名战士无愧于“壮士”这一称号?用横线标出来。

(二)把自己画出来的内容大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三)小组内交流自读自悟的收获。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一读战斗英雄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精品细读,内化情感。

(一)接受任务(出示课件)

1、说说五位战士接受了什么任务?

2、哪些词语突出了日寇的猖狂?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壮士的壮志:敌人的人数非常多,六班只有五个人,对比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勇敢歼敌,不怕牺牲。)

(二)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炮火连天的1941年秋,走近狼牙山看看五位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预设一:他们是怎样诱敌上山的?(出示课件)在课文中找出句子大声读一读

预设二:同学们自由读(出示课件)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场面吧!

1、战士们怎样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的

2、指明读说说壮士是怎样对敌的,五壮士的描写中那个词运用的好?(出示课件)

3、面对这五壮士的英雄形象,你想说什么吗?

预设三:正因为他们的不屈不挠,正因为他们的奋不顾身,所以敌人——引读。“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的尸体。”(引导学生五位壮士与许多、横七竖八对比,体会壮士壮举)

(三)引上绝路

五位战士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令你感动的词语划下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预设一:壮士们把敌人引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出示课件)

预设二:为什么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预设三:交流感动的词语:(出示课件)

1、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斩钉截铁”引导学生文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走!”朗读,从读中感悟壮士的决心。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3、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他们一个个都是不怕死的铁铮铮的汉子,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几个句子。(齐读)

(四)顶峰歼敌

在顶峰歼敌之中,写得最详细,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请找出句子同桌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预设一:(出示课件)

1、下面这段话的哪几个动作表现了马宝玉英勇无畏的精神?

2、砸,你能换个词吗?那为什么作者不用其他字,而要用砸?(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加以体会人物情感)

3、用心地读这几个句子。

预设二:还有哪些句子打动了你?(出示课件)

五壮士猛地举起石头,狠很地砸向敌人。深入体会体会决心、仇恨

1、1937年泸沟桥事变之后,可恶的日寇在我们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在长达8年的战争中,烧了我们的房子,杀了我们的亲人,犯下了许许多多的滔天大罪。

学生说一说电影中看到的日寇的罪行吗?(结合在《中国兄弟连》中就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村庄在一夜之间全村的人都被日寇杀光。《狼毒花》中的日寇更是残忍,不过不招供,就割去一个耳朵,再不说就挖去一双眼睛,他们就是这样的折磨、残害我们的中国人。当时,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到了2100万人。同学们,这一个个死去的可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亲人啊。)

2、引读:此时此刻,相信你们对五壮士的决心,仇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决心和仇恨在你们心中燃起,同样在五壮士的心中熊熊燃烧。他们就用石头向敌人讨回血债,与敌人血战到底。让我们带着这份坚定的决心,满腔的仇恨再读这段话。

3、说说“像包子”这个词的理解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预设三:

又一批敌人上来了……最后一颗手***在敌群中开了花。

这句话中动作描写还在哪里?

(五)壮烈跳崖

(播放视频二)一同感受壮士的英雄气概。

1、(出示课件)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壮士们想什么?

2、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你怎样读这豪言壮语?(引导学生理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3、读到这里你会用怎样词语赞颂这些壮士?

二、回顾全文,提炼升华。

1、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2、介绍狼牙山五壮士碑,为什么是五“勇士”。

3、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或者为纪念碑写碑文。

三、总结写作方法

1、提炼本文的写作手法通过人物的动作、动作表现主人公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2、本文详略得当(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详略,人物描写的详略)

四、拓展练习

读有关英雄的书籍,搜集有关资料,办一期“看英雄、学英雄”的手抄报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案 5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2、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2、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⑴ 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⑵ 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⑶ 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3、自学课文:

⑴ 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⑵ 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⑶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⑷ 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⑸ 学生自学课文。

⑹ 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⑺ 交流学习情况。

⑻ 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⑼ 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⑽ 画出�

⑾ 分段,说段意: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4、指名读课文:

⑴ 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⑵ 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复习提问: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

2、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3、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

⑴ 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⑵ 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⑶ 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

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⑴ 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⑵ 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⑶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⑴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分层。

⑵ 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

⑶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⑴ 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

⑵ 讨论回答:

说说“屹立“的意思。

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

朗读课文。

六年级《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6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的棋盘陀,那里三面都是悬崖。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壮士的英勇豪壮,不怕牺牲、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引导学生领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一读课题。

2、理解“壮士”,二读课题。

(“壮士”是什么意思?就是豪壮而勇敢的人。)板书:勇敢、豪壮――强调“心到”。

二、回顾课文,诱启情感。

1、师:上节课我们已读明白了,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主要写了五个部分,分别是那五部分?(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师:结合板书,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交流)

三、学习“跳崖”,悟――死得“悲壮”。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哪部分的描写是最令人敬佩、最为之自豪的?也是最壮烈的?

1、读“跳崖”部分。(指名读第6段)

2、师生评价读得怎样?

3、品味重点句。

预设(一)句子: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1)、个别读。

(2)、师:从他们脸上的表情,你看到了什么?仅是脸上在笑吗?(不仅脸上在笑,心里也在笑。)

思考:他们会是在笑谁?为什么而笑?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预设(二)句子: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1)指名读,谈体会。

(2)师生评,齐读。在跳崖之前壮士们的动作、语言也能体现悲壮。(说、砸、走、跳、昂首挺胸)

3、播放壮士跳崖视频,激发情感。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杀敌、英勇跳崖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请看电影:

(1)谈体会,师:同学们,读了课文,观看了这悲壮的一幕,你想说什么吗?(感动、伤心、敬佩。.。(教师补充资料:当追赶他们的日军士兵来到悬崖,看到五壮士跳崖的壮举后,竟然列队脱帽向五壮士表示敬意。

(2)师生合作朗读这部分,师:让我们一起读出对五壮士由衷的敬意!读出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4、总结学法:

(1)同学们,这部分,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

(2)交流,课件出示学法。

师:五名壮士的勇敢与豪迈,坚强与悲壮不仅表现在英勇跳崖这感人至深的一幕中,还表现在歼灭敌人的战斗之中。

四、自读课文,感悟战斗的悲壮。

自读课文(2――5段),用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1、学生读要求。

2、按自读要求学习。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战斗过程中最能体现战士的勇敢壮烈的句子画出来。开始吧。

3、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a、“副班长葛振林打?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b、“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五、回归课题,铭记“壮士”。

1、提供成语。师:在这一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有一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成语: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大义凛然不屈不挠

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慷慨就义顶天立地

2、铭记“英雄”。

师:回顾课文精彩的内容,这里的任何一个词都可以表现出文中五壮士的英雄形象。()的五壮士,其实,课题中的一个“壮”字就包含了这一切。此时此刻,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喊出这个响亮的课题吧!(生齐读课题)

六、拓展: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涌现了无数抗日英雄,让我们课外去了解了解,铭记英雄,勿忘历史!好吗?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掩护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战斗英勇豪壮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牺牲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学法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基本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上课结束后,和同组教师议课,自己在回顾自己的教学,觉得这几个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一是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时,教师的情绪未能带动同学入情入境。在课文重点处,运用视频,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我在讲“英勇跳崖”时,演示五壮士在顶峰跳崖的壮烈场面,此时未能充分激发学生进入了情境,五壮士顽强的英雄气概和英勇气概还理解的不充分。

二是在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这一环节时,对文本的理解还不深入,应该从深度挖掘,充分与文本产生对话。我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感悟战斗的悲壮时,虽然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但仍然有牵引的嫌疑,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体会。每个学生还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后要努力为自己的课堂营造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三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要精炼、简洁,评价要多元化。要达到这一步,除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己克服,我还要多学习别人的课堂

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提高,真正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的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具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背景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克《狼牙山五壮士》,并板书课题。

2、简要介绍背景:

狼牙山在河北省保定地区易县的西部。1941年的秋天,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由于我军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打击敌人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九十一团七连,七连经过一个月的英勇作战,给敌人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我军决定转移,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任务,《狼牙山五壮士》这一可歌可泣,传诵至今的英雄故事就是在完成这次掩护任务的过程中发生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投影):

⑴ 七连六班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⑵ 为什么要把这五位战士成为“五壮士”,他们有那些勇敢豪迈的壮举?

2、指名回答后教师小结。

3、按照课后思考练习题练习第二题所列的提纲给课文分段,想: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4、讨论分段,归纳段意。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思考:

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2、自由读,思考:

五壮士诱敌上山后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⑴ 五壮士各叫什么?他们为什么“由计划”的把敌人引上山?“横七竖八”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了什么?

⑵ 从五壮士的动作、神态中你体会到什么?

⑶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第三段,思考:

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上转移?

讨论:“悬崖绝壁”“绝路”“斩钉截铁”“沸腾”等词的意思?

4、用学习前三段的方法自学四、五段。

四、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五、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9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 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理解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 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板书课题并齐读)

2、质疑:课题为什么用“五壮士”而不用“五战士”?

3、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句要多读几遍。

(2)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完成课后习题2的填空。

(3)抓住重点词句段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4)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 。(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写生字词。

日寇、晋察冀、指 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等。

2、我会理解了其中一些词的意思,并会用之说话,如斩钉截铁、坚强不屈、昂首挺胸等。

3、我会较流利地读课文。(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师及时到学生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2)我完成了课后的思考2.知道了文章的叙述顺序为: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诱敌上山和顶峰歼敌是详写,其他部分是略写。

2、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

(1)第一段中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

(2)第二段中“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 敌人的尸体。”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

(3)第三段中 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4)第四段中“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适当作指导朗读)

从“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中也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5)第五段中“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更充分体现出了五壮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三)创作性展示

1、读了课文,认识了五位英勇的壮士,他们身上具有……的精神,值得我们佩服。

2、我想对五位壮士说……(写一个小片段)

3、我想有感情地朗读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三,激发知识冲突(结合课时而变)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搜集、摘抄关于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等。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提出新的目标

1、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勇的形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英雄们,感受他们的英雄气概。

2、提出学习目标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

(2)课文中两次讲到了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3)从文章的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上,哪 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5)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创作。

二、展示 学习成果

1、针对学习目标,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

2、展示朗读。

小组内共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

3、学法交流。

(1)我知道了两次任务中第二次是作为重点来写,这样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3)突出人物特点与中心思想的部分详写,其余内容略写;

(4)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等。

小结:学习这一课,我们要把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我们就写得详细些,其余的材料就略写。

三、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1、搜集资料的展示

(1)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如历史背景,一些影片资料的介绍如《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

(2)读到的关于抗日题材的书籍文章等。

(3)交流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4)关于五壮士跳崖后的情况介绍。

2、个性创作展示。

(1)我写一首英雄的赞歌。

(2)朗诵改编的诗歌。

(3)写一写想对英雄说的真心话。

四、作业

运用学习的表达方法,写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10

【教材内容】

《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7单元第22课(需2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包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

【学情分析】

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在阅读中分析重点句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五壮士的口号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生字卡)。

2、读课文:

分小节指名阅读课文。

(随时注意正音二、质疑。)

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生答后。板书:

勇敢,不怕死。

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 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

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

(勇敢,为人民不怕死。)

二、理清文章脉络

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

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

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

师:哪是发生啊?哪是结果?哪是发展(经过)?

(接受任务是发生、跳下悬崖是结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经过。)

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

(生答。)

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

(“跳下悬崖”这一段。)

生:最后一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师: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诱敌上山、引上顶峰。)

三、讲读课文

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现在咱们一段一段地看。第一段没有直接写五壮士勇敢不怕�

师:介绍情况的开头,干嘛要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把日寇的猖狂劲儿写出来呢?

六年级《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11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突出了一个“壮”字。教学时我先通过谈话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知道五壮士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激发学生情感,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 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用心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资料。在初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再透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拔,明确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壮士的伟大精神,并透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我还抓住重点语句、段落,采用指名读、分组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中,采用创设情境、渗透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读中记住人物形象,激发爱国情感,积累精彩语言,到达文道统一的教学境界。

课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描述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本课是对学生进行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文章中的语句体现了五壮士的爱国情感,透过感情朗读,能够把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我指导学生抓住五壮士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感情朗读,学生能朗读出味道,感受到五壮士的精神。这样五壮士的形象得到了提升,精神得到了升华,课文的重点得到了突破。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12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

2、结合读写例话《详写和略写》学习课文,知道哪些材料是详写的,哪些材料是略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份。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一篇文章怎样安排详�

教具准备:

录像带、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引入。

昨天,我们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后小标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成了五段,请读一读。另外,还仔细学习了第一、二段。请回想一下,这一详一略的两段都是围绕题目中哪个字写的?“壮”字是什意思?(板书:勇敢、不怕牺牲)请再回忆一下,在学习一、二段时,主要采取了哪两种方法?(生答后出示小黑板)请齐读。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两种方法学习课文的三、四、五段。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用“”勾出直接写五壮士的句子。

(1)写班长的是哪个句子?“走!”(板书)是人物的什么?语言(指小黑板)“!”说明什么?(班长坚决果断)还有哪个词也可以看出了?“斩”怎样理解?“截”是什么意思?整个词呢?课文中指什么坚决果断?(把敌人引上绝路)“绝路”就是什么?(死路)班长毫不犹豫地把敌人引上死路,说明他怎样?(扣壮士——勇敢,不怕牺牲)渗透学法:从这里看出,理解成语,要先弄清重点字的意思,再理解整个词的意思,最后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

(2)写战士们是哪些句子?这儿为什么不逐个描写?从哪个词看出心情一致(热心沸腾)从哪个词可看出他们行动一致?(紧跟)(板书)删掉“紧”也说得通,能否�

2、战士们要把敌人引上绝路,难道他们面前只有绝路一条吗?从哪个句子看出?

3、扣“壮”:生路就摆在战士们面前;可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他们毅然选择了绝路。多么勇敢的选择啊!真不愧为壮士!

4、小结:

(1)这段写了什么?

(2)表现了五壮士怎样?(勇敢)

(3)他们的这种品质通过什么来表达的?(语言、动作)

(4)这段写得详细还是简略?过渡:刚才我们主要采取了这两种方法(指小黑板)学习的。下面继续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四段。

三、学习第四段。

1、五壮士来到顶峰,居高临下地把敌人打得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可班长负伤,只剩下唯一的一颗手***!

(1)这时,班长是怎么做的?请用圆点标出他动作的词。(板书:抢、夺、举)“抢”说明他动作怎样?(快)“夺”又说明他动作怎样?换“拿”好吗?为什么?“举”、“喊”都说明了什么?(很勇敢、很有力量)看插图,谁是班长?你怎么看出的?

(2)班长已经负伤了,为什么动作这样快?力量这么大?所以,他高声喊道一一(齐读、导读、引读)

2、再看插图,四位战士与班长的行动怎样?课文是怎样写的?请齐读。(板书:像雹子)说明什么?

3、战斗就这样持续着,当又一群敌人上来时,班长是怎么做的?齐读。

4、扣“壮”。手***在敌群中开了花,敌人血肉横飞,我们一定会大声喊道:打得——好!五位战士真勇敢,不愧为是壮士。

5、这段写班长、战士以外,还写了谁?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敌人?

6、小结本段。

(1)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五壮士怎样?写得详还是略?

(2)我们抓什么分析了人物的思想品质7(动作、语言)

四、学习第五段过渡:唯一的武器都用上了,五壮士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1、放录像并配音:五位八路军战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血汗交织的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喜悦,他们昂首挺胸,眺望远方,迈着艰难而又坚定的步子向着悬崖的边缘走去……

2、请看课文,齐读第一句。“屹立”可换哪些词?能否换?为什么?“眺望”呢?

渗透学法:抓写五壮士动作、神态的词,我们用换词同原文对照比较理解到本句既写出了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又写出了他们与父老乡亲,与亲密战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齐读第2句。“回头望望”含有什么意思?五壮士胜利完成了任务,所以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班长是怎么说出这种喜悦的?指导读。他是怎样做的?“纵身”看出什么?

5、战士们是怎么做的?说明他们怎样?

6、扣“壮”。谁不珍惜年轻的生命?可是,为了人民,为了党,为了祖国,五壮士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么伟大的壮举,他们崇高的精神,必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7、请听听吧,他们在跳崖时高呼的口号,至今还回荡在我们耳边。请齐读,指导读。引读。

8、小结本段。

五、总结全文。

1、全文主要写什么?表现了五壮士什么品质?

2、这五段中,哪些段写得详哪些段写得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3、另外,我们还学会了两学习方法,请读一读。今后我们要继续运用这些学习方法。

六年级《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谈话导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进犯中国领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战。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抗战期间,无数次残酷的战斗让中华儿女铭记于心,其中有一场战斗,给中国人和现在的中国人以深深的震撼。

2.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4.� 好,把你对壮士的理解读进课题里。

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进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学生朗读、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3.自学生字新词。

4.自学检测:

(1)认读生字与写字。

寇:注意与“冠”区分。“抡”与“抢”区分开。

“悬”不要读成“县”。

(2)请同学们认真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注意词语感情 色彩的不同。

①我们先看看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情况,检查纠正。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也叫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分别是山西省、察哈尔省(已撤销)、河北省的简称。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山涧:山间的小水流。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可以使山河壮丽多彩。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

我们再来看看词语的感情 色彩。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壮烈豪迈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大举进犯 纷纷滚落

②这些词语,描写对象有什么不同?(前两行是描写五壮士的,后面一行是描写敌人的)

③描写对象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像这样关注到两组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感情 色彩,那你对人物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来,体会着这些词语表达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

(第一、二行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第三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④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来读一遍词语。

三、熟读课文,梳理顺序

1.1941年秋天,敌人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4.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

(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事情的发生;第六到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

(板书:接受任务英勇跳崖)

5.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

【出示课件6】

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勇跳崖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文章就是按照这样一个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五部分向我们展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事迹。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理清了课文的记叙顺序,初步读懂了课文,了解了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2.请同学们课下再把字词读一读,写一写。把课文再读上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所学内容,说五壮士的事迹。

2.研读课文,感悟壮士们英勇顽强、毫不畏惧和舍生取义的精神。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上节内容,做好新课衔接

1.指名说说《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2.谁能说一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学生说,教师总结)

3.要想进一步了解五壮士的英雄品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到课文中,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读,走进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同学们对照学习提示用心品读课文,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勇顽强

1.师: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一步步去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本色和壮志豪情。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

3.教师指名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4.师:同学们,现在,你就是五壮士中的一员,那些一拨又一拨冲上来的敌人,用枪用刀杀害了你的亲人你的同胞,用火烧毁了你的房子你的村庄的敌人,你准备怎样去报仇?(齐读,读得雄壮有力。)

5.师:同学们,“战士宋学义扔手***总要把胳膊抡(lūn)一个圈”,这里,抡读“lūn”,而不读“lún”,抡是手臂很用力地旋动的意思,抡一个圈,抡动的是——(生:是对敌人的仇恨!是战胜敌人的力量。)

师:绷,是一个多音字,不读bēng,而读běng,表示“强忍,板着”的意思,我觉得更体现出两个小战士的专注和庄严。谁愿意再读读,可以加上动作读。(指名读)

6.师:男生们,壮士们,如果你们能够阻击敌人,那么,主力部队可以安全转移,群众可以安全转移,那正在转移的人群里,有你的亲人,你的邻居,你的同胞,你准备怎样去阻击敌人?(生读,读得铿锵有力,甚至还有情不自禁的动作。)

师:女生们,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生:我听出了仇恨。听出了消灭敌人的决心。听出了他们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勇气。)

7.师: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五位战士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抓住了五位战士的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这些神态动作中我们就能体会到五壮士的——(英勇)体会到他们对——(敌人的仇恨)那英勇的五壮士为什么如此仇恨敌人呢?(生汇报1-2人,展示收集的资料。)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了刻骨铭心的仇恨。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师生一起配乐读)

8.师小结:作者通过五壮士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顽强和对敌人的仇恨。这就是我们英勇顽强的——(生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三、研读“引上绝路”,感悟毫不畏惧

1.师:五壮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读——

【出示课件9】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2.师:如果我们把这长长的一段,读成两个字,是哪两个字?(生:选择)

3.师:是啊,这不是一般的选择,而是生死抉择。面对生死抉择,班长马宝玉是怎么做的?谁再来斩钉截铁、毫不犹豫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4.师:再看看这两条路。如果你就是班长马宝玉,望着这两条路你会想些什么?(生答)师:你是在为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着想。好一个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班长!一个“走”字斩钉截铁,充分表现了马宝玉的英雄气概。听了这一声“走”,其他战士怎么反应?(生:热血沸腾、紧跟)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五壮士一句话也没说,他们和班长想的一样,他们一样令人敬佩!)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一起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10】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5.师:在两条路之中,五位战士选择了通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的那一条路,他们选择了悬崖峭壁,选择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生:也就选择了把自己逼上绝路。

6.师:他们选择了把转移的时间留给群众和主力部队——生:也就选择了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

7.师小结:就是这种义无反顾,就是这种毫不畏惧,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这就是我们毫不畏惧的——(生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四、研读“顶峰歼敌”,感悟宁死不屈

1.师:战斗渐渐接近尾声,战士们渐渐走上绝顶,子弹打完了,手***也打完了,他们能够御敌杀敌的武器,只有那磨盘大的石头。同学们,你们见过磨盘吗?磨盘是用那种很结实的石头做成,大约有这么大(比划),一块就有一百多斤重,一般人很难搬起来,可是,班长马宝玉却“猛地举起”,他为什么战士们的力气那么大?(生:因为他们充满了仇恨。他们想要为亲人报仇。)

【出示课件11】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师:把石头比喻成冰雹,这个比喻合适吗?� )

3.师:说得太好了。此刻的石头,也被赋予了生命和感情,顿时,(生接读)石头像雹子一样……

4.师:像这样体会着人物的感情去读,就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用这种方法,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出示课件12】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5.师小结:壮士们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宁死也要与敌人血战到底。同学们,这种勇敢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这就是我们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

五、研读“英勇跳崖”,感悟舍生取义

1.师:最壮烈的一幕出现了。师配乐范读“英勇跳崖”部分,即第6—9自然段。

2.师:带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想一想五壮士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跳崖的?完成屏幕上的练习。

【出示课件13】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生:填带着“胜利的喜悦”)(师板书:胜利的喜悦)

3.师:五壮士明明要牺牲了,为什么还要带着“胜利的喜悦”?

(生:掩护了群众和主力)

师: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生:对敌人的憎恨。)

从哪看出来的?(生:把枪砸烂了。)师:因为不能把枪留给敌人。不能让日寇拿着这些枪再来伤害我们。还从哪体会到了?

(生:从“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看出对日寇憎恨。)

(师板书:对日寇的憎恨)

师:从另一句口号,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党和人民的热爱。)(板书:对党和人民的热爱)

师:所以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胜利的喜悦),带着——(对日寇的憎恨),带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昂首挺胸,相继跳崖。五壮士用他们的壮举,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是不可侵犯的。所以文章结尾用了这样的语句,大家一起深情地读: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4.此时,让我们把这五位壮士的名字深深刻在心里,他们是:

【出示课件14】狼牙山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请大家起立:举起我们的手,向五位壮烈豪迈,勇于献身的英雄致以崇高的敬礼!捧起书,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诵读,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

六、谈话拓展升华,再次激发情感

1.师: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彻底征服了疯狂的日本鬼子。在五壮士的跳崖处,他们列队向五壮士行了日本军礼!这难道不是的胜利吗?

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生齐读此段)

2.师:五壮士的英雄壮举创造了奇迹:葛振林、宋学义被一棵树卡在半山腰,奇迹般的生还。这奇迹的发生难道不是被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吗?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世界:这就是我们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生齐读此段)

3.课后,同学们通过读书和上网,继续去感受英雄人物们的伟大形象。

小学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运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进行写作训练。

4、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法,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英勇杀敌,为了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倒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狼牙山五壮士》这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吗?这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悟英雄的壮举。

二、 简介时代背景

为了更好地让我们了解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及搜集资料,谈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三、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脉络

1、 学生自由读文 ,读准字音、生词

2、 在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3、 细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课文脉络,交流(指名说)第一段(1)讲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第二段(2)讲五壮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第三段(3)讲五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4—5)讲五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第五段(6—9)讲五壮士英勇壮烈的跳下悬崖绝壁。

4、 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急需的?全班交流 ( 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把握作者的叙述思路)

5、 质疑:五壮士指的是哪儿五位?在文中找出答案并划出来

6、 熟读课文

7、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细细体会把感想臂注在一边。

8、 交流感受 教师点拨

9、 学生质疑:你们发现哪儿些不明白的问题?

汇总疑难问题:1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为什么王三面是悬崖的棋盘坨转移?

2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寇的?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3五壮士最后为什么跳下悬崖?

10、 深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质疑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质疑问题

3你对五壮士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很敬佩)

4就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士的敬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吧!

四、 回顾全文,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句子。

五、 布置作业:

1编读边思考质疑提出的问题

2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

谁来给大家把上节课学的故事讲一讲

二、 分段知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 填空

出示小黑板: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提问:这五部分中哪一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谁来读读、说一说感受?(指名读3、4位学生)

11、 三、出示中心问题: 思考: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成为“壮士”呢?联系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不怕牺牲,英雄善战,以智取胜,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抓重点语句说说又有那些英勇豪迈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呢?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你有什么感受?

要求:

1、 小组进行讨论。从文中抓重点词句分析理解?

2、 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随时点拨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一)、五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

1、画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指名说,教师给予肯定)

2、学生自由读一读

3、 谁想象着模仿五壮士作战时的动作、神态。读一读

4、从五壮士的神态、动作上你感到了什么? (他们英勇杀敌,一心想拖住敌人,消灭敌人,对敌人的仇恨是一样的。)

5、描写人物要描写语言、心情、动作、神态

出示小黑板: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战斗) 神态

副班长曹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 心情

战士宋子义(把胳膊轮一个圈) 动作

胡的林德林和胡福财(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表情

6、 让我们带着对敌人的满腔愤怒读这一段吧!

过渡:五壮士完成了掩护任务后,他们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二)、五壮士不顾自己的危险往三面都是悬崖的棋盘陀转移?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明什么? (说明五壮士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表现了他们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1、 指名读第三段

班长是怎么说的?请学生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句。(指名说)

“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五壮士为保护人民,歼灭敌人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勇于牺牲的品质)

假如去掉这个词读一读有什么不同?(语气消弱、不肯定)

2、战士们又怎样呢? (热血沸腾、紧跟) 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注意重点词的语气?

2、 你有什么感受?(五位战士不愧被称为五壮士,他们一心想的是祖国和人民,视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勇敢、敬佩)

3、 怀着对五壮士的敬畏之情朗读这一段。

(三)过渡:把敌人引上顶峰后,他们是怎样歼灭敌人的?

1、默读第四段 并想象画面

2抓重点词句 你想读哪儿你就读哪儿?(指名说)

3提问:哪儿个字更能表现出五壮士消灭敌人的满腔仇恨?(砸)

哪儿句话更能体现五壮士顶峰杀敌的英雄气概?(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 谁想读一读这句话。

4、找出生动描写敌人可耻下场的词(坠落山间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深谷) 这就是侵略者应有的下场。

5、让我们带着壮士的英勇气概读一读这段。

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的举动呀!(看插图)

(四)、五壮士在痛击敌人,枪弹禁绝之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1、指名读第5段,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哪些语句更能表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悲壮?(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得利者。眺望:远望,对群众和部队安全综合转移,流露出喜悦。望望:近望,对敌人进犯失败,报以轻蔑的微笑。)(纵身、相继、跳、昂首挺胸、壮烈豪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并加以解释。

3、指名反复读,体会这些语句表达的情感。

4、想象五壮士的光辉形象和视死如归的气概,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5、谁来模仿着读一读壮烈豪迈的口号。(2—3名读)体会五壮士为人民勇于、乐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6、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出示小黑板

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 )所以课文结尾说( )。

五、情感升华 联系实际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战士,你会做出怎样选择,假如你选择了死亡,跳下悬崖后会是怎样的场面。(请想象写下来)

六、总结全文:

本文围绕着“壮”字来写,通过记叙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勇猛歼敌,最后英勇跳下悬崖的故事。表现了他们英勇顽强,为祖国人民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学习五壮士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顽强作战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详有略,(二、四、五)部分祥写,突出五壮士英勇杀敌,体现了五壮士崇高品质和英勇气概,其他有联系的部分概括、简略,这是本课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

七、 作业

1、看一些英雄故事书。

2、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想说点什么?(写到小本本上)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案 15

一、复习旧知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认识了字词,理清了课文思路,(板书课题:狼牙山五战士)看谁能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去领略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气概,让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品质再为我们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

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

学生:老师,您错了,应该是“壮士”而不是“战士”

老师:这位同学提得很好,为什么叫“壮士”?�

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

(一)师:五壮士在同敌人作斗争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我们会发现这些场面有的让我们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让我们感觉热血沸腾。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

师:下面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和大家分享?

(三)英勇跳崖,感受勇于献身的精神。

师: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6—9自然段。

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

(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说得真好。请同学们看图片,你能说出文中哪几句话是写这画面内容的吗?谁来试一试。

(请同学们利用画面理解词语屹立:意思是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眺望”:向远处看。)

他们当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对,“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

师: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

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师:读得不错,姐下来思考: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

(四)课后练习

1、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一定深受教育,有什么想法?请写一篇读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16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的顶峰,在彻底完成掩护任务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视敌人,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去突出人物的形象,故事性强,对学生的心灵会产生极大的震撼。

设计理念

1、以朗读为形式,以随文练笔为载体,学习洋思教学模式为目标,努力营造一种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的。

2、注重方法的指导,摒弃琐碎的知识讲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崎岖、满腔怒火、斩钉截铁……”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4、领悟课文写人写实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

2、领悟课文的写法,学写读后感。

3、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1、体会人物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领悟课文记人记事的方法,学写读后感。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读一点抗日战争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师生一起板书课题,再齐读课题。

3、释题,课题告诉我们什么了,为什么要叫他们壮士,而不叫他们战士?

设计意图:通过“战士”与“壮士”的对比,设下悬念,激发学生读课文的的兴趣。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出示要求: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完成下面的填空。

2、填空

( )年,( )在( ),为了( ),英勇歼敌,最后( )。

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填空。

5、先读后找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带着明确的目的读书,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注重检查落实,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三、二读课文,大声的读文,解决生字词

1、出示要求:大声读文,采用多种方法解决生字词,完成下面的习题。

a、认读生字词:日寇、晋察冀、崎岖、悬崖、磨盘、拧开、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b、说说下面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寇、岖,生练写。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17

教材简析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课文通过记叙某部六班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和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并通过言行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英雄的事迹所吸引。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学生也会较多地积累英雄人物的事迹。通过学习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仇恨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巧设疑问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事迹。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英雄,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从题目的字面上能理解到什么?

3、为什么不说“五战士”而说“五壮士”呢?

[从学习一开始就巧设疑问,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急于读课文,去寻求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同时正音互评。

3、指名概括课文讲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思中释疑

(一)学习第二部分:

1、课文怎样具体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表情?

2、小组讨论,分别找出班长、副班长等五名壮士各自的动作、神态的词语。(沉着大吼抡全神贯注)

3、从五壮士的动作中,你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朗读。采用教师引读法:师读:班长马宝玉――(学生接读)师读:副班长葛振林――(学生接读)……

5、小结学习步骤: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动作、神态的词

②谈感受体会。

③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四部分

过渡:在狼牙山顶峰,五壮士又是怎样英勇歼敌呢?(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五壮士的动作、神态怎样?找出重点词、句,并讨论。(抢、夺、插、举、喊、拨、拧、扔)

2、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结合插图)

3、抓住重点句学习:如“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向敌人头上砸去。”

4、指导感情朗读第四部分。

(三)、学习第六部分。

过渡:当五壮士的任务胜利完成以后,他们站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部队远去的方向,他们的心理一定感到无限的欣慰。因为拖住了敌人,群众转移了。面对愚蠢的敌人,他们的神态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读一读。

1、同桌练习朗读,划出描写五壮士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讨论:从“屹立”、“纵身”、“昂首挺胸”等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五位壮士怎样的精神?

3、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小结:

全文围绕哪个字来写?先写五个人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壮,再写英勇战斗,打击敌人,揭示其行壮,最后高呼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壮。

四、拓展延伸。

五位壮士为了新中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同学们,现在你想对五壮士说点什么?你可以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虽然他们走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板书设计:

胆壮

狼牙山五壮士行壮

气节壮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文章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教学时我扣住这个“壮”字,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1、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2、“壮”是什么意思?“五壮士”指谁?

3、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

4、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在初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画出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动作、神态的词语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再通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拔,明确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壮士的伟大精神,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此外,我还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图文结合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我还抓住重点语句、段落,采用指名读、齐读、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中,采用创设情境、渗透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读中记住人物形象,激发爱国情感,积累精彩语言,达到文道统一的教学境界。

课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描写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全文写出了五壮士胆壮、行壮和气节壮,体现了五壮士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文章中的语句体现了五壮士的爱国情感,通过感情朗读,可以把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我指导学生抓住五壮士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感情朗读,学生能朗读出味道,感受到五壮士的精神。这样五壮士的形象得到了提升,精神得到了升华,课文的重点得到了突破。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18

【教材内容】

《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7单元第22课(需2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包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

【学情分析】

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在阅读中分析重点句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五壮士的口号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生字卡)。

2、读课文:

分小节指名阅读课文。

(随时注意正音二、质疑。)

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生答后。板书:

勇敢,不怕死。

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 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

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

(勇敢,为人民不怕死。)

二、理清文章脉络

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

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

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

师:哪是发生啊?哪是结果?哪是发展(经过)?

(接受任务是发生、跳下悬崖是结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经过。)

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

(生答。)

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

(“跳下悬崖”这一段。)

生:最后一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师: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诱敌上山、引上顶峰。)

三、讲读课文

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现在咱们一段一段地看。第一段没有直接写五壮士勇敢不怕�

师:介绍情况的开头,干嘛要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把日寇的猖狂劲儿写出来呢?

(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

师:好,还有补充的吗?

(说明敌人多,我们六班只有五个人。)

师:很好,敌人数以千计,反动气焰非常嚣张,我们就五个人,他们最后是……

(以少胜多。)

师:对!更能突出他们是壮士,所以这段非常重要,不是没用的。现在大家来看第二段“诱敌上山”一共分几个小层?

(生读第二段,同桌互相讨论分层。)

指名生回答:分三层。

师:这三层,有几层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有两层:第一层和第二层。)

师:好,这两层是直接写他们什么,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

(五壮士怎么样把敌人引上山,怎么歼灭敌人。表现出一种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师:对,这两层是写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他们不怕死的精神,可以概括成:

板书:

英勇杀敌。

第三层没正面写五壮士怎么英勇杀敌,这层有用没用?

(有用,因为敌人死得很多,说明五壮士非常顽强勇敢,他们是英雄。)

师:很好,第三层实际上就是他们英勇杀敌的结果,更突出他们的勇敢精神。那前两层都写英勇杀敌,写法一样不一样?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既然都写英勇杀敌,为什么写两层呢?写法哪儿不一样?

(第一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概括写,是写他们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而第二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具体地描写他们每一个人怎么样打敌人。第二层写他们对敌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敌人。)

师:第二层是具体地写了每一个人。那么,哪一层最能突出他们是五壮士呢?

(第二层。)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第二层。第二层共几句话?看书!(学生看课文。)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名总说,下面是分说。)

生:第二层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是“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这句话是概括地说他们狠狠地打敌人。第二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从这开始是具体地写每个战士英勇杀敌。

师:前面是总述,后面是分述,很清楚的。后面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如第一句写班长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平时咱们常讲:描写人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看看用了什么方法?谁看出来了?

师:我请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是语言?心情?还是动作?神态?读一句分析一句。

(生读第一句,描写班长的动作、神态。)

出示小黑板第一句、生齐读。

师:哪一个词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神态?

生: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表现了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师:第二句谁分析一下?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句是写副班长葛振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

师:是动作为主还是心情为主?

生:写心情多。

师:什么样的心情?

生:“……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儿细致地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愤怒的心情。

师:第三句写什么?请一个同学做一下这个动作。

生:“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写了他的动作。

师:第四句呢?

(表情和动作。)

师:以表情为主还是以动作为主?

(以表情为主。)

师: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

生: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拖不住敌人,大部队就要受到很大的威胁。

生:五壮士想的是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掩护好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师:好。

生:五壮士这时候想的是:要把敌人死死地牵制在狼牙山上,不能让他们乱动一步,好给大部队创造转移的时间。

生:这时五壮士想的是:把敌人多杀几个,好拖延时间,让大部队安全转移。

师: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充满了对敌人的什么?

生(齐答):仇恨!

师:那我们读这段时,应该读出五壮士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应该读出五壮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

师:把这四句读一读,读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来。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满腔怒火。”

师:请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句,看谁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

(生读这四句。)

四、齐读课文第二段

五、作业

课文中两次写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上节课上,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非常可贵的。不知道,同学们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指名说。)

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其实,学知识,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平时注意多读课外书籍,多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一、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二、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

1、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读书方法:初读想象画面。)

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

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

4、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

(出示读书方法:品读体会感情。)

5、指名读感动处:

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出示:“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用石头砸!”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

(指名回答,并再读。)

教师指导:同学们,你们瞧!烧杀抢虐、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谁来试试。

自由读(教师穿插: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齐读。

6、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出示“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⑴还有那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⑵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⑶指名上台做动作读。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现在明白了吧!

⑷齐读:

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8、总结读法:

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

(“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

三、学习第五段,运用读法,读中感悟

1、运用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段。

2、指名读读感动之处。

3、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实际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为感人。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出示: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同学们,这幅画面就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上节课,有一位同学提出不明白什么叫“屹立”。请同学们对照这幅图,你心里感觉到“屹立”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他们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显示出一副坚定不可动摇的样子)对了,只要你心里明白就行了。下面,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教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安全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

(指名读。)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读一读后面一句话。敌人啊,敌人,你们已经上当了,我们的群众和连队都已经安全转移了。瞧,你们还在向上爬,你们真可笑。五壮壮士充满了对失败者的轻蔑。读这句话要读出对敌人的蔑视。读一读。

(指名读。)

5、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从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6、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学生接读),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7、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呢?(指名说)对了,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能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8、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英勇跳崖(板书)有许多地方描写的很感人,如何把它给读出来呢?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尝试,下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觉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

(放音乐,出示挂图。)

9、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五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

10、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心情给表现出来吗?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壮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对敌人无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读课文第五段。

(生读,音乐起。)

11、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12、这一段,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了吧?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自己背背试试,这么感人的文章,该背下来。

(学生练背。)

13、指名背诵。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2、布置作业: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19

一、教材分析:

在反复读文后,依据课文内容,我思考并写了三首小诗。以飨共享。

七连六班五壮士,艰巨重任毅然接。

诱敌上山将敌阻,生死面前勇当先。

鱼水情深化智慧,勇歼众敌心无怯。

跳崖壮举英雄堪,忠魂铿锵乾坤现。

七连六班五战士,生死面前显无畏。

艰巨重任毅然接,鱼水情深化智慧。

诱敌上山将敌阻,狼牙山上洒血泪。

跳崖壮举谓英雄,中华儿女尽吾辈。

长虹气贯狼牙山,七连六班好儿男。

诱敌上山把敌歼,战至最后一颗弹。

鱼水手足化仇恨,视死如归血犹残。

跳崖壮举谓英雄,倭寇不灭誓不还。

悬崖含笑一纵身,云天丽日忆忠魂。

《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属精读课文。三首“小诗”都显易地告诉我们: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对敌人的入骨仇恨。课文中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细读并感悟文本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两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目标有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就清楚了。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即,有感情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尤其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及片段的品味、感悟、诵读与背诵,进一步感受五壮士的英雄形象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教法、学法。

本节课中,我重点采用了引导学生读书和品析词句的方法进行教学。有人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显然,此语凸显并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课文最根本的方法。就读的形式而言,我力求多样化。有凸显自主的自由读,有个性鲜明的示范读,有情语兼容的齐读,还有个别读,分角色读等等。读书,在语文教学中,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目的,即通过读来引导学生明白语言文字浅层及背后的深刻,同时,又在读中品,品中读,来进一步提高读的能力与水平。品析词句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因此,在这一节课中,我先后多处紧扣关键句,并抓句中的关键字词深挖并体会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明白“读书要学会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文字,做到字字入目;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体会文字的。”如此,文字得到了训练,课文也读“深”了,读“透”了。学语文,是为了什么?一句话,用语文,运用来自生活的语言,同时,又学会在生活中去运用语言。学法上,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读书和引导学生品析、感悟的方法,旨在课堂中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三、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如下七个环节:

(一)、三读课题,初识“壮士”。

课伊始,我引导学生“三读”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感受“壮士”的英勇形象,同时,步步引导学生体会读课题也有大学问——即,得做到“眼到”“心到”“情到”。何为眼到?即看准了,写正确了。何为心到?即读后有思考,理解了再读。又何为情到?即,引领学生体会到一定的情感后,再带着情感读。如此,真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反复读“无用”之书。

(二)、整体读文,诱启情感。

学习任何一篇课文,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是十分必要的。假如课堂上没有整体感知的环节,我认为是不完整的。实践证明,没有学生充分地感知课文,就不可能有学生富有鲜明个性的感悟与体会。此环节,我不仅将安排近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读文,还于读后设计了“读了课文后,你心里是什么心情?”这样一个问题。如此安排,将会起到一石三“鸟”之效。其一,学生在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感知了课文的大意。其二,学生在自由读文的同时,实践着读课题时提出的“眼到、心到、情到”三个不同层次的读书要求。其三,读文后,学生在诉说内心情感的同时,也为下一环节再识“壮士”作了一定的情感铺垫。试想,学生心里究竟会是什么情感?我想,一定是充满了对五壮士的敬与爱,对敌人的仇与恨。这两种情感是相互的,交融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五壮士的敬与爱越深厚,对敌人的仇与恨则越入骨。换言之,学生之所以对敌人有着入骨的仇与恨,是因为学生对五壮士有着深厚的敬与爱。

(三)、学习“跳崖”,再识“壮士”。

之所以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先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一部分——“跳崖”,是因为这部分是整个课文情感的高峰。当然,在解读教材的同时,我也在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让学生真正在这一部分中再识壮士?”除了引导学生反复读书外,还必须借助这一部分中的关键句。通过对关键句中字词的品读与赏析,进而去感受五壮士的壮言、壮举。如,引导学生品读“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一句,则抓住“砸碎”“第一个”“纵身”“昂首挺胸”“相继”等词语,从中体会到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和五壮士那视死如归、英勇顽强、宁死不屈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再如,引导学生品味“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一句时,抓住“眺望”“望望”两个词,在引导理解与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其。质疑:透过“眺望”一词,你能体会到五壮士怎样的内心?(生:喜悦)因什么而喜悦?再质疑:透过“望望”一词,你又能体会到五壮士怎样的内心?(生:可笑)因什么而可笑?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品后再读。这样,文字得到了训练,语感得到了培养,语言得到了积累,情感也自然得到了升华。

(四)、学习“抉择”,又识“壮士”。

试想,除了五壮士“英勇跳崖”这一部分外,还有哪一部分最为之感动呢?当我反复读文后,我的理解是“引上绝路”这一部分最为之感动。因为这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即摆在五壮士面前有两条路: 但这一选择却是在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所做之抉择。原本他们完全可以顺利撤走,可当他们想到为了让已转移的群众和连队主力更安全些,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之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感悟这一层。我引导学生在读这部分后,体会重点句子“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在具体引导体会时,重点抓住“斩钉截铁”“走”两个字词来体会。在此,我曾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思考:班长言语中的一个“走”字,能体会到什么?反复品读,细细琢磨,我得到了很多答案——是态度之坚定,是决定之果断,是斗志之高昂,是对人民之深爱,是自我牺牲之壮举。不言而喻,一个“走”字,看似简单明快,但极为丰富。

(五)、二次“痛歼”,直面“壮士”。

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及方法的描写上,有类似之处,都是通过五壮士的“壮举”“壮言”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都明白: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课堂教学是要变化的。为了使课堂教学过程有变化,我设计了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读书并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位壮士;然后进行着“采访壮士”的环节。“采访”检验的是读进去没有,“采访”检验的是学生会不会表达,“采访”也为课堂教学增添了几份乐趣。思考了,就会有收获。学生收获的是语文,老师收获的是经验。通过采访五位壮士,让学生设身处地地领会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采访哪一位“壮士”,他们的回答即使语言表述不一,但内心深处的想法是一样的——充满了对战友与群众的爱,同时充满了对敌人的恨。这一切,将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结为三点:即军民鱼水、兄弟手足、恨敌入骨。而这一切的鱼水情,手足情,仇恨情,都源于五壮士内心深处的那份真挚的爱国深情。

(六)、激“愤”发“仰”,敬仰“壮士”。

巧了,暑假里,我到南京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导游的解说下,我静静聆听着,心中除了对日寇的仇恨,除了对死去战士的崇敬,其他任何杂念都没有了。日前,当我选定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并在反复读文后,内心对日寇的仇恨和对为抗战胜利而牺牲或战斗过的战士的崇敬情感再次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一首自由诗。课堂上,我于这一环节出示诗,并朗诵给学生听,以此,让学生在情感上再次达到共鸣。此举,学生将从心底里记住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而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记住那千千万万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阵亡将士们。同时,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这样的爱,这样的仇,这样的恨,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七)、回归课题,铭记“壮士”。

在即将结课时,我出示了本单元“日积月累”中描写英雄人物的一组成语,同时,让学生用这些词去填空:()的五壮士。在这一“填”一“读”中,学生恍然明白,原来,这就是英雄呀!并且进一步体会到课题中的这个“壮”字,其实已包含了这些词语的所有。不言而喻,“壮士”即英雄。瞬间,五壮士的形象及内心世界在学生的心中也越来越高大。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2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①课前搜集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

②有条件的地区可听取抗日老英雄的报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2、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4、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以怎样组词?

是啊,同学们!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3、自学生字新词。

4、自学检测:

①认读生字与写字。

②课件出示:

居高临下昂首挺胸全神贯注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仔细体会读第一行与读第二行的不同感受。

①指名读,接龙读。

②边读边谈感受。

③齐读

三、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

1、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4、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板书: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5、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摘抄了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请读给同学听。

2、过渡:华夏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桑,正是这些大气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外来侵略感人肺腑的乐章。让我们把思绪再次拉到1941年秋天的易县狼牙山,再次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板书课题

3、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说得好!不是一般的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

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我们会发现这些场面有的让我们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让我们感觉热血沸腾。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①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②从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中,从带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力气;胡德林和胡福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③教师引读,指名读,读出对敌人的痛恨。

④A、在五壮士的浴血奋战下,敌人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B 、“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⑤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导学第三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课件出示:

引上绝路

①请同学凭自己的理解朗读“引上绝路”部分。(朗读评价)

②读书不光要读,还要想,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死路)

课件出示DD狼牙山顶峰图片

这就是狼牙山顶峰,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③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④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请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教师:是啊,班长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根本没想到自己。

⑤战士们又是怎样想得的呢?你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

学习“紧跟”一词,不要“紧”字与加上“紧”表达的效果一样吗?

⑥指名读: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⑦朗读指导:

通过这段的理解,我们知道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板书:不畏牺牲

因此,我们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读“热血沸腾”要高昂,从而表现五壮士那高涨的情绪。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

3、自学4、5自然段――引上顶峰,英勇歼敌

①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板书:英勇顽强)

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②、(出示课件DD班长砸的画面)

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③、课件出示:

A、“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

“举起一块石头”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

A、顿时,石头象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④练读4、5自然段指导,指名朗读。

三、研读英勇跳崖,感受勇于献身的精神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6―9自然段。

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

(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3、课件出示:“屹立”图片。

A、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B、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

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

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

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4、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

5、课件出示:跳下悬崖画面

看到这个画面,请同学们拿好课本,再读五壮士跳崖的句子。

(齐读6―8自然段)

6、引读课文: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7、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

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

四、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图片:巍然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壮士以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1、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

2、请同学们放下笔,读一读面对着五勇士,面对着纪念碑你想说的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更多资料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设计 2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理解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板书课题并齐读)

2、质疑:课题为什么用“五壮士”而不用“五战士”?

3、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句要多读几遍。

(2)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完成课后习题2的填空。

(3)抓住重点词句段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4)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写生字词。

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等。

2、我会理解了其中一些词的意思,并会用之说话,如斩钉截铁、坚强不屈、昂首挺胸等。

3、我会较流利地读课文。(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师及时到学生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2)我完成了课后的思考

1、知道了文章的叙述顺序为: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诱敌上山和顶峰歼敌是详写,其他部分是略写。

2、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

(1)第一段中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

(2)第二段中“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

(3)第三段中 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4)第四段中“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适当作指导朗读)

从“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中也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5)第五段中“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更充分体现出了五壮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三)创作性展示

1、读了课文,认识了五位英勇的壮士,他们身上具有……的精神,值得我们佩服。

2、我想对五位壮士说……(写一个小片段)

3、我想有感情地朗读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三、激发知识冲突(结合课时而变)

四、知识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搜集、摘抄关于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等。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提出新的目标

1、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勇的形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英雄们,感受他们的英雄气概。

2、提出学习目标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

(2)课文中两次讲到了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3)从文章的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5)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针对学习目标,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

2、展示朗读。

小组内共同来练读,个人读;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

3、学法交流。

(1)我知道了两次任务中第二次是作为重点来写,这样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3)突出人物特点与中心思想的部分详写,其余内容略写;

(4)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等。

小结:学习这一课,我们要把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我们就写得详细些,其余的材料就略写。

三、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1、搜集资料的展示

(1)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如历史背景,一些影片资料的介绍如《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

(2)读到的关于抗日题材的书籍文章等。

(3)交流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4)关于五壮士跳崖后的情况介绍。

2、个性创作展示。

(1)我写一首英雄的赞歌。

(2)朗诵改编的诗歌。

(3)写一写想对英雄说的真心话。

四、作业

运用学习的表达方法,写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