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整理的《二力平衡》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二力平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 :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 : 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学生、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 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 二力平衡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互相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分组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同上。

教师明确实验目的: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学生探究性实验

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根据力的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 静止悬挂的电灯。

2)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 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由学生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情况。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学生分析中要注意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

一、 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

A.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二、 总结、扩展

让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学生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三、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教师提供实验工具,实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并思考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二力平衡》教案 篇2

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含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关系。

2、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

教学重难点

1、二力平衡的条件与应用

2、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关系,判断物体受到哪些平衡力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惯性定律、提出生活中有些物体受力但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什么?

二、进行新课

(一)探究点:力的平衡

阅读教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小组讨论:

1、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奥运会颁奖台上冉冉升起的国旗,它们

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运动状态保持不变,这种状态叫做平衡。

2、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各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二)探究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运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这两个力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呢?

根据教材图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它们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2)保持两盘砝码的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四)探究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典型例题:起重机所吊物体重2×102N,分析在下面几种情况下,起重机的钢绳对物体的拉力各是:

(1)物体悬吊在空中静止,拉力是

(2)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拉力是

(3)物体以4m/s的速度匀速上升,拉力是

(五)探究点: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异同

一对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点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板书设计】

二力平衡

1、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叫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

①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②大小相等

③方向相反

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异同

《二力平衡》教案 篇3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复习设疑: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实际上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物体受力其运动状态是否一定改变呢?力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1、二力平衡定义

学生读图:

分析吊灯、货物的受力和运动情况

教师引导分析:

吊灯——受到两个力:一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二是细线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吊灯处于静止状态。

货物——受到两个力:一是重力,方向向下;二是钢索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货物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得出结论:

物体受到力其运动状态并不一定改变,我们把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学生举例:

请举出两个二力平衡的例子,并分析受到的是那两个力,小组交流。

教师讲解:

现实生活中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如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后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的,二力平衡的力的平衡中最简单的情形。

设问:两个力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平衡呢?或者说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

2、二力平的条件

教师讲解:

由于在实验中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困难,我们先讨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受的两个力之间应该满足条件呢?

设计思想: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塑料板。要研究的是塑料板两边绳子受到的两个拉力之间的关系。

受力分析:塑料板受到几个力?

学生:三个力:重力、两边细绳的拉力。

教师:如果要忽略重力的影响,对塑料板有什么要求?

学生:应使塑料板受到的重力远远小于两边细绳的拉力。

教师:怎样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学生:塑料板的重力要比钩码的重力小得多。

教师:我们就用重力比钩码的重力小得多的塑料板,这样就可以它近似看成只受到两边绳子的拉力。

实验探究:

当两边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时,塑料板处于静止状态;反之,当大小不相等时,塑料板不能保持静止;

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要使两力平衡,必须使两力的大小相等。

再设问:

只要两力的大小相等两力就一定会平衡吗?

当两边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即使两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要使两力平衡,还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

再设问:

只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一定平衡吗?

当两边的力大小相等、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两个力方向不相反。

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要使两个力平衡,还必须方向相反。

学生归纳两个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应用——问题讨论

例1、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已知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知道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举例分析:小组讨论。

例2、二力平衡条件的逆应用:即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当这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不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时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何?

小结:

板书设计

第八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平衡定义

我们把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探究:

结论1:要使两力平衡,必须使两力的大小相等。

结论2:要使两力平衡,还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

结论3:要使两个力平衡,还必须方向相反。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应用——问题讨论教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