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教案(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综合实践课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实践课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不同造型的相架及功能,了解各种相架的材质和加工特点。

②初步了解平面图画法,认识示意图。

③学会正确画出作品的示意图和结构图。

③初步学会从作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作品设计。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学会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

②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评价,能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② 通过作品的设计、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③ 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设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平面图设计技能。

2、难点:相架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

三、【教学器材】

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相架模型

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一)确定设计要求

1、提问:

①生活中你喜欢拍照吗?那么你最喜欢用什么方式来保存相片呢?

②如果有一个精美的相架,不仅可以珍藏你美丽的相片,还可以点缀美好的生活,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式样的相架?这个相架有哪些功能?要用到哪些材料?

2、通过欣赏作品分析思考:

教师提供多种式样相架或图片,组织学生欣赏,观察这些相架的材料特点和造型特点,分析思考它们的优缺点。

3、想一想:

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独立或寻找合作伙伴,填写“初步设想”的表格。

说明:问题内容的选择最好是引导而不是要去难倒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每一个问题都充满好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再按照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提出设计要求,从而有目的地进行收集相关资料。

(二)收集分析资料

1、收集资料

①组织学生在课前上网浏览,参观买相架的文具店,各组根据自己提出的设计要求,搜集有关资料(教师提示以下查找范围)。

(1) 木制相架和其他材料的相架比较,有哪些独特之处?

(2) 各种造型木制相架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3) 过去和现在在人们心目中木制相架的作用。

(4) 目前市场较常见的木制相架有何特点?

② 布置学生单独或寻找合作伙伴,到商场或照相馆去了解更多有关相架功能及材料的情况。

2、分析资料

(1) 要求学生能将所搜集的资料(文字资料和图案资料等)进行下载。并相互交流。

(2) 各组根据搜集的资料,用制定表格或文字的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寻求最适合自己“初步设想”的有价值资料。

3、分析材料

制作相架可用各种材料,如木料、塑料、金属等,本单元做的相架所用的材料为木料。在分析材料时,教师要重点介绍常见木料的特征、用途以及木料的接合方式。

(三)学习构思方案

1、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教材中P15页“简易笔筒的草图”,并思考、讨论:简易笔筒草图应怎样构思?有哪些注意点?造型和材料有哪些特点?

2、尝试构思方案:

①从笔筒的设计迁移到相架的设计,提示学生从相架外观造型、尺寸大小、功能结构、材料选用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

②引发学生对各自的初步设想进行再构思,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如何运用这些木制材料特点创作作品进行思考。

③通过实物投影仪交流“我的初步设想”表格,指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开展讨论。

(四)相架设计表达

1、设计草图

①学生独立或者寻找合作伙伴设计样稿,学习用草图表达相架的设计意图。

②运用实物投影仪对设计图进行展示和表达。

2、完善设计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学生交流,表达各自的设计意图,相互指出草图设计的合理性、新颖性以及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获得好的创意进行“再设计”。

说明:

让学生观察教具实物,分析它们的特点,探讨在构思设计方面的方法、关键,为后面的设计构思做准备。

教师在学生确定构思中,可适当给予一些提示,使学生的作品更具有亮点,并及时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指导,让学生顺利地找准设计创作的入口。

创新是从设计开始的,学生通过活动,把最初的“初步设想”提升为“设计方案”,学会了用绘制草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并通过交流,进行再设计,确定最后的方案

(五)技能体验

1、平面图和结构图画法

(1)认识平面图和结构图

对照相架实物,认真观察,参考课本上P15页简易笔筒草图,了解草图的画法。

(2)对自己的构思进行设计表达。

(3) 教师示范操作

(六)修改相架设计

1、讨论相架的工艺过程,使学生对操作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熟悉设制作的一般顺序。制作相架所需要的材料和用途。

2、引导学生修改相架设计草图,并提请学生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①相架的成角度粘合:框架外框和框条的拼角有交叉拼接、直角拼接和45度拼接等等,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②拼接45度角时,划线工具可用量角器、角尺固定角、正方形的对角线等等,哪种方法合适就用哪种;

③相架的“框架槽”,在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框架槽的深度与框架背板的厚度要求,如果框背板的厚度大于或小于框架外框与框条所形成的厚度,那么把照片放入相架内,都显得不合适。由于框架外框与框条不是同一块木料,在拼接时要考虑到交叉拼接,这样拼角粘合才有牢度;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及时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指导,实现师生间的互动,

综合实践课教案 篇2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今天,这句话放在我们这些教书匠面前,我觉得我们应根据实际来教学。小学的课堂教学以语文、数学为主体,其它都是“副科”。尤其在农村的小学,缺少可用的教学配套材料。那么,如何上好这些“副科”呢?我觉得,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们的“副科”会照样精彩,有意义。下面谈谈我们的实践课感悟。

前段时间,我班的学生常因游戏发生口角,有的学生在游戏中还“挂点小彩”,甚至导致了同学间的关系不融洽。追根究底,都是名为“小马过河”的游戏惹的祸。调查得知,这是一项比较激烈的游戏活动,游戏中游戏者要快跑,并互相推攘,很危险。孩子们玩得一高兴,自然有些忘乎所以,一不小心就把某位同学推倒在地,或者自己摔得人仰马翻。如何确保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安全呢?为此,我利用实践课开展了一次“游戏要快乐,更要安全的”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分成四大步骤:游戏准备、游戏展示、讨论交流游戏的潜在危险及改进措施和新游戏推荐。

第一步,学生自由组队,准备一两个课下常玩的游戏节目。

第二步,小组展示各自准备的游戏活动,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思考它的危险和改进措施。

第三步,游戏展示结束,请学生互相讨论并集体交流,更改某些游戏的规则和内容。

第四步,给孩子们补充一些新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该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学生发现游戏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安全警醒教育,帮助学生消除潜伏的安全问题。

此次活动效果颇佳,因游戏打小报告的几乎没有了。这次的活动提醒我,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十分钟课间活动。这十分钟,孩子们也在学习成长,也存在安全问题,更需要我们通过多渠道来培养孩子们的安全习惯。

所以说,实践课不必“照本宣科”,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它有趣,有可学性,使它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

综合实践课教案 篇3

1、我们一起学调查

学习目标:

1,了解调查有多种方法。学习调查方法。

2,学习设计调查问卷,学习统计分析数据。

活动过程:

一、确定活动主题:

例如:社会上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上课时,我们有一些学生总不爱发言,怎么办?妈妈总让我读书,但应该读什么书好?这些问题和困惑,我们应该去研究它。今天我们提供四个参考主题,并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为题展开研究。

1、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2、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小学生安全问题的研究;

4、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为研究主题,达到一个共识就是让学生都来阅读内容健康的课外书,营造读书气氛。

2、通过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调查和探究,引发对自身问题的关注。

3、反映调查或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4、能依据研究的结果,自主提出对策。

三、制订调查方案。思考:如何调查?

讨论确定:

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问卷。

3,打印调查问卷。

4,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5,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调查统计图。

6,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参考卷)

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

一、您的性别。

A 男 B女

二、你喜欢课外阅读的书的类型是以下哪一类?(可多选)

A科幻类 B文学类 C历史类 D漫画类

三、你每周一般看几本书?

A不到一本 B两到三本 C四到五本 D六本以上

四、你每天花在看课外书的时间是:

A一小时以内 B两到四小时 C五到六小时 D七小时以上

五、你的家长对你看课外书的态度是:

A支持 B不支持 C介于两者之间

四、实施调查。对本班级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五、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调查统计图。

六、撰写调查报告。

综合实践课教案 篇4

活动简介:

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中国的美景。结合这一单元的课文,还有本学期要对学生进行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习惯的培养,设计了这堂课。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相关的资料。如搜集有关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故事、诗歌、景点介绍等。还可以通过绘画表现祖国的美。围绕“祖国美如画”,设计了“我当小导游、讲故事、祖国美如画、诗朗诵”等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地点:课室

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资料的能力与习惯。

2、通过讲故事、朗诵、当小导游,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用普通话朗读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名胜古迹的资料。

活动步骤: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拥有5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是亚洲东部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无数的名胜古迹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为自己的祖国自豪。那我们的祖国都有些什么名胜古迹呢?这些名胜古迹又有什么特别之处,竟能吸引如潮般的游客呢?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二、交流

1、按照自己收集的资料,分成图片展示小组、小导游小组、讲故事小组、绘画小组、朗诵小组。

2、分小组交流。

三、汇报

每组推荐优秀者汇报。

1、图片展示小组:展示各地名胜古迹的图片。

2、小导游小组:根据展示的图片或自己喜爱的名胜古迹,向同学们介绍。带着同学们畅游祖国名胜古迹。

3、讲故事小组:讲述有关祖国名胜古迹的故事。

4、绘画小组:展示绘画作品―――祖国美如画。

5、朗诵小组:诗歌朗诵赞美祖国的名胜古迹。

6大合唱:祖国,我爱您!

四、总结

资料:长城

是谁的手掌,

拍出历史的回声?

断裂的生命线

在一次次占卜中延伸。

红,

是家乡的雅丹

干涸的烽燧含着腐木

只承载起一片想象。

就这样

与将军台遥望

像天个一方的恋人

守着不同的宿命

即使魂飞魄散,也要记住方位!

生命还在延伸

有些成为圣地,有些则被遗忘

人们从圣地来了,又去了

带走红叶,带走远山的云影,

带走扩散的雾霭

带走没有被物化的欲望

那些被遗忘的土墙

饱含春闺的幽怨文士的低思

渐渐沉入沙土

等待下一个时代。

那些被遗忘的土墙

饱含春闺的幽怨文士的低思

渐渐沉入沙土

等待下一个时代。

长城长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托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太阳照啊长城长

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啊长城长

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绿军装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托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太阳照啊长城长

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啊长城长

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在那/老百姓的心坎上

心坎上

祖国,你多么伟大啊!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56个民族,我为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而感到自豪。我们的祖国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环境优美。你看,那美丽的三峡就越变越迷人了。

在长江三峡的下游有一座著名的神女峰,它真是美丽无比啊!那彩壁上雕刻的平棣、楷、行字,字体端庄、笔力雄健,石刻技艺精湛,可谓长江沿线的石碑奇珍。

综合实践课教案 篇5

城里孩子一方面对金钱非常漠然,一角钱掉在地上,他们大都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待遇”又使他们对金钱强烈追求,花钱大手大脚,对父母的劳动缺乏尊重。

出于对以上现象的思考,我们组织学生亲历“挣一元钱、说一元钱、花一元钱”的过程,品味一元钱的价值,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的道理,学会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一、准备活动:

教师:

1、 提出活动任务——独立赚取一元钱。

2、 布置活动时间——星期六或星期日。

3、 要求学生随时记录活动情况、心得体会或写日记,以便交流。

4、 准备摄像机并做好安全等工作。

学生:

1、 自由搭配成组。

2、 讨论赚取一元钱的途径。

3、 给小组命名、明确组内人员分工。

4、 创作小组口号、制作小组招牌。

5、 讨论、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

(学生经过自由搭配,共形成 “笨小孩打工团”、“丑小丫排档公司”、“破烂大王”等六个体验小组,以到大排挡、超市打工,卖《扬子晚报》、捡破烂等形式来赚取这一元钱。有的小组还创作了别致的口号。)

二、赚取一元钱(略)

三、讲述一元钱的故事

讲述故事之前,我播放了他们活动时的录像,学生立刻欢欣雀跃起来,我开始进入主题:“大家现在坐在教室里,也许有千言万语想向老师倾诉,如果我让你们用一两个字概括一下心中的感受,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经过讨论、权衡,在黑板上分别写下“苦”、“累”、“尊严”等字词,然后开始争先恐后地向我“诉苦”:

生1:我们写下的是“难”。一是找工作难,二是过父母那关难,三是打工难。我先说第一“难”吧……

生2:我感受最深的是“尊严”。有一次,我问一位叔叔要报纸吗?他没理我,我又问了一遍,他才抬起头白了我一眼。更可气的是,一位叔叔一边翻看报纸一边说没有时间看。我只卖了一次报纸,就有这样的遭遇,那些整天卖报纸的人呢?卖报也是一种职业,卖报的人也需要尊重!”

(真实的也往往是最生动的,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就不会没话说。大家经历不同,但激荡在一起的,是他们相似的感想。)

四、品味一元钱

讲述完各自的故事,我询问了孩子们的收获,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冷静的思索:“经过了这次活动,你觉得你们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是那些钱吗?”

生1:我理解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意思。

生2:我对“社会”有了认识。在饭店我看到有些人吃饭非常浪费,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可惜。而好多穷人却生活得很艰难。

生3:我觉得我更应该好好学习。现在我们干的是粗活,将来学习好了,就能做世界尖端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4:我觉得人的品质有差别,有的品行很好,有的品行很差。

生5:我觉得父母挣钱不容易,以前他们让我少花钱我总不听,现在想起来真有点惭愧。我想对我的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您!”

他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亲历“挣一元钱”之后,学生渐渐地冷静下来,他们的记忆就像大浪淘沙一样开始把活动的思考引向纵深,这时正是进行教育的绝好时机,也正是实现本次活动目标的关键点!)

五、花一元钱

为了 “导之以行”,让学生的深刻想法得以践行,我们又组织了一次活动——让学生把辛辛苦苦挣来的一元钱花掉。

学生都显得很舍不得,纷纷选择了比较有意义的方式:有的买了学习用品,有的给蹬三轮车的妈妈买了副手套,有的愿意把它捐给希望工程,也有的选择买幅装饰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