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教案的设计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意图: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人物”永远是创作画的主题,特别是自己身边人,如父亲、母亲、小朋友等。他们想画各种各样的人,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动态,以表达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他们画的人却又总是“千篇一律”:圆圆的脑袋,直直的身体,木棍似的手脚。显然,缺少一定的“画人”的技能,已阻碍了他们的发现和表达:以最新动画片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动态小人物》中,好多孩子邀请身边小朋友——“模特儿”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但是他们不知如何表现出这些动态,好多孩子向老师“求救”:老师,这个弯下身体的喜羊羊怎么画?,老师,这个小人儿怎么画?
老师,我不会。孩子们不甘于画那“千篇一律”式的小人,却又不知如何下笔画出那形态各异的动态人物。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为孩子们“补上”这一课,让他们初步掌握一些画人的技巧,学习一些写生的知识,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需、所知、所感。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条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的模式画法。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
4、开发学生的爱好兴趣、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
学生能对人物姿势动态线条的勾画,并对画好的动态线进行补充。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环节与内容:
1、教师示范人物写生画的方法,引导幼儿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学习“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2、教师:今天老师就请动态线帮忙来和大家一起玩画人的游戏,谁愿意做我的“模特儿”出示一人物写生的范画(画中的人物身体用一条动态线表示),引导幼儿评价出发幼儿学习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画身体动作的方法。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老师用一条线表示身体了,那这个人的身体动作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学一学。
谁来帮忙把身体添画好?要让身体的动作跟这条线一样!
请一名幼儿上台添画身体轮廓。
现在我们一块来欣赏小朋友的画,看她画的怎么样?
老师:身体动态画得很好,你是怎么根据这条线画出身体动态的?(把这条线当作身体动态,沿着它画出轮廓。这个方法真不错,我们给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取个名字吧!)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叫做“动态线”。教师讲解示范:
1、整体动态的刻画:首先,我们来画他的头、脖子,然后画出身体动态线,沿着动态线画出身体线条,最后画出腿、脚,手。(用铅笔画)强调两腿的画法,引导幼儿观察,避免腿部分开的“模式”画法,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写生。
2、局部细致的刻画:接下来我们该画什么了?
我们要把衣服裤子的样式、花纹等仔细地画出来,可以直接用水彩笔画。
引导幼儿不必拘泥与原来的身体动态形状。
3、整体画面的修饰:最后,我们要把画面上的线条整理一下。把不需要的铅笔线条擦去,需要的用水彩笔描画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着一个人把他画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写生。除了写生人,我们还可以写生什么呢?
引导幼儿添画:现在我们的这个人已经画好了,咦,他可能在做什么呢?他会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呢?
3、布置幼儿作业,教师辅导。
1、今天,我们就用写生的方法来画人,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然后进行细致的刻画,画出衣服裤子花纹等,最后为这张画进行添画,使画面更加漂亮。
2、请一位幼儿做“模特儿”,其他幼儿进行写生。
4、作品展评。
师生共同欣赏、评论。
结束语:
教师在选材上非常接近幼儿生活实际。教师一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费旧物品,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真正的做到让幼儿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引领着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一步步的进行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学习过程。每一次问题的提出,就是幼儿将要实践的主题。使幼儿逐步获得了更多的经验,真正体现了孩子主动学习的意义。教师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孩子的需求,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启发、引领幼儿在困惑时如何走出来,随时抓住幼儿迸发的创造性火花,加以引导、启发,懂得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启示,最后让幼儿自己得出结果。让幼儿获得一种成功感。在师幼的互动活动中,教师能通过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做到对幼儿实施有意义的关注。每一次关注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形式上的。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教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关注孩子的学习效果,不断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进行再创造。教师的适当启示使师幼互动变成有来有往的有效性互动,使互动中幼儿的反应成为有价值的反应。另外,教师在活动时,不是死背教案,教学具有一定的伸缩变化,能根据孩子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
教学目标
1、能年明白图画的意思,并能根据说一个清楚,完整的故事。
2、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要遵守规则,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
3、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教学重点
能看明白图画的意思,并能根据图画说一个清楚、完整的故事。
教学准备
投影仪、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四种小动物,你认识它们吗?
(出示头饰)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呢!不过这段故事只有图画,没有课文,你愿意当一个小作家,为每幅画下面都配上一段文字,组成一个生动的故事吗?我们来试试吧!
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图画的意思。
1、仔细观察图画1,想一想,画面上都有谁?它想要干什么?它的手里拿着什么?它脸上的表情怎么样?画面上还有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到近来观察画面。再连起来说说图画的意思。
2、观察图画2,看看图画中还有谁,小猴子在干什么?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对小熊说什么?小熊听了小猴子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它的表情怎么样?它心里可能会怎么想?连起来说说图画的意思。
3、让学生自己来观察图画,说说图画的内容。
4、观察图画5,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5、小熊掉到河里了,它会怎么做?猴子、小鸟、小鱼在干什么呢?当小熊被救上岸后,它可能会对其他小动物说些什么呢?
6、5个同学一组,编排课本剧,带上头饰演一演。
将6幅图画连起来说一说,争取做到叙述完整,清楚。
教材分析:
《猫虎歌》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材音乐第四册第五课《兽王》中的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4/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为两段歌词的分节歌,幽默诙谐,极富童趣。歌曲有着民歌浓重的说唱风,适合同学边唱边扮演。
教学目标:
1、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扮演。
2、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同学保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维护动物的意识。
3、鼓励同学编创老虎和猫的故事,充沛发挥同学的想像力和 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能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进行扮演。
教 具: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流程:
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发明,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一、创设学习的场景:
导入局部:
我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以一段生动的猫和老虎的故事来吸引同学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的情境,为同学营造求知的氛围,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下,就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局部:
1、先让同学完整地聆听歌曲,多次感受歌曲风趣的情趣,再听琴和小声哼唱歌曲的音调,然后鼓励同学自由的读歌词,有感情地读歌词。在通过小组的练唱小声随琴填唱歌词,分组讨论如何表示歌曲的情感,鼓励同学大胆的来唱,同学给予互评,教师给予指导,最终达到同学能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我放手让同学去自学,是因为:这首歌曲曲调诙谐,在同学的意识里很想唱好这首歌曲。鼓励同学大胆的尝试自主学习,带给他们的喜悦。
2、换方式演唱歌曲。男女生分唱,师生分唱,小组分唱。通过换方式演唱歌曲,不但能让同学进一步唱准歌曲,而且还能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在唱准歌曲的基础上,才干演唱其它方式,这样就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的实质。
三、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创新局部:
以小组编创老虎和猫的故事。根据低年级同学的特点,发挥他们的想像力,编创自身喜爱的故事,更好地展现他们的想像和扮演能力。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阅读教学必须抓住“学习语言”这一根本。只有抓住“语言”这一本体,才能让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得以充分落实。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学要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在语言的学习中得以构筑的。
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接受过程来看,它需要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接触语言符号→形成物象→提升意象→构筑思想。因此,本教学设计试图在逐层深入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白杨世界
1、播放课件:
课件的背景音乐为歌曲《小白杨》,画面为茫茫大戈壁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
2、学生看完课件后交流感受:
⑴ 你们看到了什么?
⑵ 看完后有什么感受?
3、作家袁鹰曾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写下了《白杨》这篇课文,我们想不想跟随作家袁鹰,走进白杨树坚强而又美丽的世界?
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白杨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在于酝酿学生学习的心理场,激发学生走进白杨的欲望和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张本。)
二、初读课文,感知白杨形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提出以下要求:
⑴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⑵ 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⑶ 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⑵ 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新疆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为下一步解读白杨物象铺垫。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阅读。)
三、解读物象,勾画白杨轮廓
1、勾画白杨生长环境——大戈壁的轮廓
师:请同学们拿起笔,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学生自读自划──全班汇报交流。
句子一: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句子二: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重点词语:茫茫;没有──没有──也没有──;浑黄一体。
2、勾画白杨的轮廓:
师: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点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重点词:高大挺秀、直、粗壮。
3、想象轮廓: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品着这样的词语,我们的脑海里里一定浮现出了一幅清晰的戈壁白杨图。请大家想一想,能把你想到的画面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吗?
(教学时主要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以上词句的揣摩与体会,想象出在茫茫大戈壁这一背荒凉景下白杨的高大挺秀。)
(设计意图:先把握“物象”,恰如郑板桥所说的画竹三过程之首:“眼中之竹”。)
四、品读意象,探究白杨神韵
1、深情朗读爸爸说的三句话,在细细品读中体会白杨的神韵:
⑴ 比较下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① 白杨树在任何时候都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②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③ 白杨树很直。
(体会白杨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始终都是这样,用一个词来说,就叫自始至终或者始终如一。)
⑵ 联想具体环境展开述说:
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当风沙狂吼着袭来时,白杨_______________
当雨雪冰冷的落下时,白杨_______________
当干旱煎熬着大地时,白杨_______________
(白杨树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从而体会出白杨树生命力强、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
(设计意图:品读“意象”,正是由“眼中之竹”升华为“心中之竹”。)
五、领悟思想,构筑精神家园
1、白杨树在荒凉的戈壁中顽强地生长着,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还有谁也像白杨树一样,在那里默默奉献着?
2、爸爸的做法和白杨的特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从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样的心愿和怎样的精神?
服从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
师:看来,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做无私的奉献。
3、爸爸像白杨,在你们眼里,你们觉得还有谁像白杨?你们愿意做一棵白杨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得到情感的熏陶,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圆的认识。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技能: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情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 法:合作探究法
学 法: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观察电脑画面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电脑出示生活画面。)学生观察并指
2、出图形。
3、请学生说说圆与以上图形有什么不同
4、(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
5、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6、你一定想进一步了解圆,
7、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8、认识圆
(1)你会用你带来的学具画圆吗?动手画圆,
(2)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四人一组动手操作。
(3)你们是怎样画圆的?这两种方法画出的圆有什么不同
(4)?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
(5)的圆形纸片,
(6)想办法找圆心。学生动手操作。指
(7)名
(8)上台讲解。
9、探索半径和直径
(1)请同
(2)学们打开圆形纸片,
(3)除了圆心外,
(4)你还看到了什么?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请同
(5)学们自学课本86页,
(6)把你认为重要的概念划一划、读一读,
(7)并在圆形纸片上标
(8)出这个圆各部分名
(9)称。
(10)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认识了哪些新的概念?它们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11)请同
(12)学们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电脑出示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小学数学教案《圆的认识》。(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直径有无数条都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10、画圆
(1)教师演示用圆规画圆,
(2)学生总结方法。
(3)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
(4)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
(5)电脑出示同
(6)心圆,
(7)请学生观察圆的什么变了,
(8)什么没变?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
(9)出示不同
(10)位置的等圆,
(11)请同
(12)学观察:圆心变了,
(13)圆的什么就改变了?圆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1、练习
(1)填表。
r(米)0.241.422.6
d(米)0.861.04
(2)判断:
①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 )
②画半径为2厘米的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2厘米。 ( )
③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
(3)选择:
①在同一个圆内有( )条直径。
A 、2 B、无数 C、4 D、10
②( )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A、圆心 B、半径 C、直径
③圆中哪条线段最长? ( )
A B C D
12、讨论生活实际问题。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状?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上?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半径(r)
定位置 定大小
直径=半径×2
d=2r
课后反思
本节课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充分动手、动脑,探索中学习,问题也就由难到易,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得津津有味。
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索半径和直径”是让学生自主动手实验,体验学习的快乐。
本课比较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教学认识圆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圆心,画圆,看谁的方法多,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