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学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电子教学教案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

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引导学生理解“奇观”的意思)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 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教学反思:字词的理解、学习太过粗略。虽然是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度的时期。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不够重视。对个别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关于教案模板 篇2

《西门豹》教学建议

1不会认的字,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淌”(后鼻音);会写的字,注意区别形近字,如“淹”与“掩”、“官”与“管”、“旱”与“早”,注意“淹、渠、灌、溉”中三点水在田字格的不同位置。

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西门豹治邺的事迹,表现在三个方面:调查→除害→开渠。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可分为:故事发生(邺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因此,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途径。课文的对话主要有如下特点:

(1)以对话反映故事内容。西门豹初到邺地,看到土地荒废,民不聊生,于是进行调查。文章妙在没有细致描写西门豹怎样查看,怎样专访,怎样研究,只用他的“四问”与老大爷的“回答”来反映,省却了许多烦琐的叙述交代,显得干净利落,真实可信。

(2)以对话表现人物机智。西门豹弄清了邺地田荒人少的原因后,说道“河伯还真灵啊”!表面上似乎相信,似乎赏识,实际上是欲擒故纵。“我也送新娘”,一语双关,他要借送新娘惩办首犯的计划已然成竹在胸,这样说只是防止过早泄露,避免打草惊蛇而已。如此话语,无不表现了人物的机巧和智慧,这是对话的妙处。

(3)以对话揭示矛盾斗争。到了送新娘的日子,西门豹借口新娘不漂亮,“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麻烦你去催一催”,他不直接戳穿坏人骗局,而是用既幽默又客气的话语,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惩治了邪恶,教育了百姓。

3通过大胆提问,以问题的探究来把握课文内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比如,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可明确以下几点:

(1)从课文第一部分可看出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他精心选择调查对象,问得也很巧。

(2)从课文的主要部分可看出西门豹是一个有智慧、讲策略的。人。当西门豹从老大爷那里了解到真实情况后,他并没有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没有立刻采取措施,反而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这一番话,表面看来仿佛是西门豹对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一事表示赞同,而实际上西门豹此时早已识破巫婆、官绅愚弄百姓、骗取钱财的那一套,并且想好了将计就计、揭穿骗局的一整套方案。这足以说明西门豹智慧过人。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西门豹罢官的故事,增加对西门豹的了解。又比如,为什么西门豹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呢?这个问题,是课文难点所在。因为当时老百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官绅的真面目,西门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迷雾中觉悟起来。为以后兴修水利打下坚实基础。

4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应在重点理解课文的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完成。这一部分生动地记叙了西门豹是怎样一步步地实施揭穿骗局、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策略的。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这样一方面可以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满意为由先救下姑娘。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以“麻烦”巫婆向河伯通报情况为借口,将巫婆投进漳河。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以巫婆久久不归、麻烦官绅头子催一催为借口,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以巫婆和官绅很久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为借口,又要把官绅们扔下漳河;官绅们跪下磕头求饶,西门豹并没有立刻放过他们,而是说“再等一会儿”(这“一会儿”对官绅们的震慑可想而知);过了一会儿,西门豹才让官绅们起来,并让他们回去。(这时西门豹知道官绅们是彻底被制服了,达到了破除迷信,教育老百姓的目的。)巧妙之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在这一连串的过程中,西门豹胸有成竹、不露声色地实施了惩治恶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预定计划,表现了他的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的办法很巧妙,但是不是唯一的办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吗?这样,可以引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5进行角色表演。课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适宜进行角色表演。

表演要以熟读课文为基础,注意层次性。首先,基本上按照课文的描写表演。可以让学生先分小组练习表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其次,可以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为课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官绅等)加上语言,再进行表演。表演时还要注意加上恰当的表情,适当准备一些道具。

优秀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2、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理解作者自我解剖、深刻反省及对“文革”的批判。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先给大家说个故事:说的是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在浏阳遇险,被迫在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8年,最终丧妻失子。你相信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楔子(1自然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包弟的来历。

发展(3~6自然段)──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一朝离别。

尾声(10~13自然段)──真心忏悔。

明确: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称为楔子(戏曲或小说开头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阅读“楔子”部分:

思考:除了引起下文之外,这一部分内容有没有其它的作用?

2、作家通过别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处的呢?请大家快速阅读“开端”和“发展”两个部分。

思考:⑴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之间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⑵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⑶作家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

小狗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3、无论小狗包弟怎样的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请大家阅读“结局”这部分。

思考:⑴小狗包弟成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①日本种的小狗。

②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⑵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4、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对照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5、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一下“尾声”部分,同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明确:轻松、沉重、自责。

⑴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⑵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⑶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6、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

思考: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7、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第一,以一条小狗来反映社会现实,这样写一来是提醒我们,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第二,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另外,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

8、包弟遭遇和艺术家的小狗的遭遇有何异同?

(同样死于那个荒唐、残酷的年代;不同的是艺术家的小狗为主人悲愤而死,它信任人类和人类的友谊生死不渝,包弟是被出于自我保全的人类放弃而死。)

9、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10、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五、引导探究

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后来作者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可仍摆脱不了“煎熬”,这又说明了他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小结:

⑴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

⑵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文革”时代所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影响,扩散到读者当中,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的天性。

总之,“文革”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文革”结束后,他勇于反省,对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忏悔。他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是一个值得人们敬佩的人。

六、鉴赏写法特点

本文是按“自然流”叙事抒情。“自然流”的特点,是文章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叙事、议论、抒情,过去、现在、将来,一切都自然而然,不见刻意的技巧,又显出深层的技巧。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述:

1、故事进展自然顺畅,其中无生硬的“焊接”或“阻梗”。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下一段的一句“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文拟述之事;中间写包弟的可爱,借用日本女作家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一下就自然地过渡到包弟惨遭厄运的叙述上来了;文章从叙事向抒情转化很自然轻巧,抒情大约是从作者送走包弟、卧榻难眠、思前想后开始的,一直到文章结束,感觉不到其间从事到情、从叙到议的转变的生硬;再有,从过去到现在,是以忏悔的心情连接起来的,也感觉不到其间过渡的唐突。

2、语言朴素自然,全无刀斧雕琢痕迹。读者读了本文受到感动,与本文语言的魅力、震撼力是分不开的。

3、自然之中又有潜藏的起伏跌宕,而绝非完全地平直板滞。与“无技巧”相伴的必定是深藏的技巧、高明的技巧,如果真的没有任何技巧,那文章就不足观赏了。如果我们对本文细加品味,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深藏的技巧的。略述一二便可知晓。开篇讲述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是深思熟虑过的,其中必有深意;全篇写哪些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哪儿发议论抒真情,文章的着力点定于何处,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等等,都需要写前斟酌。本文发表之后多得评论家欣赏,一定是它的内容的深刻和形式的巧构吸引了大众关注的目光。

七、课堂小结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作业布置

文中作者在自己做错事之后写了很多表示忏悔的话。那么,当你做错事的时候,你的心是怎么想的?请把你做错事时的心情写下来(最好能写出情感的起伏变化)。

万能的教案模板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正确的运用以上知识点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扎实的经历…。挖掘生成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对比/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向学生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新课,帮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来源与生活,且可以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探究新知、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依托课上安排的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5、通过帮助学生感知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掌握、理解……。

2、并会正确的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难点:

1、从知识的本身来看(是否有难点)

2、如何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本节课知识点本身较为简单,但如何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维/抽象/对比/猜测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训练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计算规律类)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生活

情境图

发掘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计算规律类)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寻找解法典型的学生。并让其板演

- 板演学生讲解解答思路,从而得到第一则归纳素材

- 整体感知蕴含的规律,让学生再举例,丰富素材 让学生尝试归纳结论

(先让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再汇报、他生补充纠正,师揭示准确的结论、 表述) 呈现结论(出示小黑板)

教学过程(计算规律类)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分层练习)

教学过程(计算规律类)

四、梳理知识,解决质疑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生生互助)

3、你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社团活动教案 篇5

一、教学目的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二、教学要求

(一)听

1、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教师用学生所学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

2、能听懂教师用所学的英语讲的课文内容概要或故事,以及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3、在会话中,能听懂对方比较规范的英语和用略慢于正常语速所谈的日常生活题目(参见《日常交际用语》),有时(三年级学生偶尔)需要对方重复。

4、在没有生词或对生词已作解释的情况下,能基本听懂简写的故事和题材熟悉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三年级为120)个词。听一遍能理解大意,听二至三遍能了解其中重要的细节,理解正确率达到70%。

(二)说

1、能(三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

2、略作准备,能简单地重复听到的或读过的文段,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

3、能够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表中的表达方法,围绕如问候、请求、建议、邀请等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二年级学生允许有语言错误,但不致造成误解。三年级学生虽然有少量语言错误,但基本意思表达清楚。

4、能以简单的语句介绍情况,如本人的经历、家庭、班级、学校、某地、某人等。经过准备,二年级学生能连续说5个以上句子,尽管有停顿和重复,但基本能表达主要的意思;三年级学生能连续说6个以上句子,尽管有停顿和重复,但能清楚地、比较流畅地表达主要的意思;。

(三)读

1、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能根据语境中较为明显的提示和构词法知识推断少数生词的语义或初步确定其语义范围。

2、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能分别以每分钟40-50个词和50-60个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够基本把握主要的事实和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率达到70%。

3、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函、请柬通知、便条、说明、表格、图表、图示和标志等。

4、能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5、三年级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文段的寓意。

6、三年级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文段未直接写出的意思。

(四)写

1、能用书写体熟练而清楚地书写,要求书写格式、连笔、词距、标点正确。

2、能听写没有生词的材料。语速二年级和三年级分别为为每分钟110和120个词。第一遍只听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写,书写速度二年级为每分钟12-15个词,三年级为每分钟15个词,第三遍检查。

3、能就课文内容笔头回答和复述问题。

4、能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填写个人履历表等。书写格式、行文及礼貌用语等无严重错误。

5、能笔头造句。在有提示词语的情况下用30分钟二年级和三年级能分别写出50-80和80-100个词的短文,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无严重错误,意思表达清楚。

(五)语音

1、能熟练地运用音标和基本的拼读规则读生词。2.能连贯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六)词汇

1、在初中掌握600个词的基础上,高二再掌握500个词,高三再掌握600个词,即高二和高三分别累计要求掌握1100和1200个左右常用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要求会读、听得懂、会拼写,能说出单词的词类和词义,并能在口笔语中运用。此外,高二和高三还要分别学习500个和8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只要求理解。

2、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拼读规则拼写和记忆单词。

3、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和词类。

4、能在上下文中判断已学的兼类词和多义词的词义和词类。

(七)语法

掌握语法项目表中的内容。其中进行时和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动词的过去分词和-ing形式、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倒装句及省略句等项目,仅要求理解。

三、教学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高中阶段应教学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一)日常交际用语(见附表一)

(二)语音(见附表二)该表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附表相同。

(三)词汇(见附表三)(四)语法(见附表四)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只有遵循英语教学的规律编选教材,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讲解基础知识,进行基本训练和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要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二)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高中要继续加强语音、词汇和语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要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编写各种有助于开展交际活动的材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设法创造交际活动的情景,使学生能在口头上和笔头上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

(三)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可以较好、较快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写的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要指导学生查阅词典、语法等工具书,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阅读的能力。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加强听读训练,特别要注意增加泛读训练。

(四)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

为了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要尽量使用英语。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在高中阶段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和讲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教师要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介绍新的教学内容,以便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增强运用英语的能力。

对于抽象的词语或英语的特殊表达结构,可以适当地利用母语加以说明或翻译。为了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备课中教师可采用英语同母语对比的方法。但是,在讲课中不宜过多地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课文重点:2-4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2-4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

到些什么呢?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预习提纲:

导语: 夏日炎炎,荷花盛开。从古至今,描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1、 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漂亮,记得牢固!

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整理在书本上) 挨 佛

4、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饱胀: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 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 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 ,表达了作者 。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几个字?结合前后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用“冒”字?

(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7、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8、我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荷花的优美诗句、图片,咱们上课时再来交流吧!

教学过程:

一、预习成果展示

1、出示生字词

荷花 清香 碧绿 莲蓬 破裂 挨挨挤挤

仿佛 衣裳 舞蹈 蜻蜓 饱胀 翩翩起舞

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强调多音字的读音

挨打、挨揍、挨挨挤挤、挨着

仿佛、佛像、佛珠、佛主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荷花的什么?

二、精读感悟

1、出示句子“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1)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2)从“赶紧”一词看出“我”想看荷花怎样的心情?(急切)

(3)带着急切的感情读

2、学习第二、三节。

(1)生自读二三节。说说描写了荷花的什么?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以及荷花荷叶的颜色。

(2)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露、伸……)

为什么用“冒”字?(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3)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想象他们都会有怎样的姿势?

(4)师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为什么把一大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这是活的画。)

(3)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3、交流:

荷叶:像大圆盘(比喻)

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生各抒已见。)

5、朗读第二节,再读第三节。

(1)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2)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我想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语言美

2、学习用儿歌中的句式创编儿歌

3、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语言美

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习用儿歌中的句式创编儿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观察动物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请幼儿从纸箱中依次摸出一张动物图片,互相进行观察。

2、图片上的动物叫什么?它什么地方最特别?这些特别的地方能干什么?

3、假如你像动物一样有这些特别的地方,你想做什么?

4、 有一首儿歌,写的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二:基本环节

(一)引导幼儿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发现儿歌的排列句式

2、问:儿歌的题目是什么?有哪些词重复出现?

(二)鼓励幼儿创编儿歌

1、如果你是小鸟(小兔小鱼),你想做什么?

2、鼓励幼儿展开想象,为每段儿歌续编一句话,如:我想有对翅膀,我用翅膀飞翔。

(三)导幼儿根据儿歌句式创编新的儿歌

1、 还喜欢什么小动物?你想变成什么?想做什么?

2、 教师示范创编,如:我看见小鸭,我想有双鸭蹼,我用鸭蹼游到海里玩。

3、以4人一组合作创编一段儿歌。(讨论)

三:结束环节

1、每组选一代表进行创编一段诗歌。(创编)

2、师幼整理诗歌。

四:活动延伸

1、教师与幼儿共同归纳,整理所编的儿歌,然后用大字书写出来,挂在语言区中,供幼儿随时阅读

2、引导幼儿在美工区活动时画自己最喜爱的动物,以自己最喜爱的动物为素材继续创编儿歌

中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仔细听故事并听懂故事所表达意思,愿意跟老师学说简单的语句。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已在生活中初步了解冬天寒冷的特点。

(材料准备)折纸小鸟,故事《雪地上的小鸟》录音,挂图。

重点与难点:

跟老师学说故事中简单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用折纸小鸟与幼儿打招呼并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鸟飞飞(请小朋友和小鸟飞飞打招呼)。

2、一小鸟的口吻“今天我要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

二、听故事

1、老师轻讲故事。

问幼儿:你们还记得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是谁在唱歌?

小鸟喜欢吃什么?

2、幼儿听故事录音

三、跟老师学说简单的语句

1、我们来问问小鸟冷不冷吧(集体和个别)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集体和个别)

3、我给小鸟吃什么?小鸟怎么回答的?(集体和个别)

4、怎么谢谢小鸟的呢?(集体和个别)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准备桌面玩具让幼儿听听玩玩讲讲。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泥塑、粘贴、彩绘等手段在石头上装饰,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培养幼儿的美感。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各种各样的石头

2、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

3、广告颜料、油画棒、棉签、剪刀、线、色纸、自粘纸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石头娃娃今天晚上要举行生日宴会,小朋友来当小小化妆师,把石头娃娃打扮打扮好吗?

二、引导讨论,启发想像。

教师:小朋友想怎么打扮石头娃娃?

你想用什么来装扮石头娃娃?想把他装扮成什么?

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像。

三、认识材料,提出要求。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你准备用哪些材料?

2、要求:

(1)等会儿小朋友先想好,到哪个组?

和哪些小朋友一起打扮石头娃娃?

(2)先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然后再进行妆扮。

(3)安静操作,注意安全。

四、幼儿操作,观察指导。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选择同伴,并适当引导幼儿进行合作。

重点指导石子连环画组的幼儿,启发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五、集中交流,体验成功。

教师:你刚才做了什么?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还是跟同伴一起完成的?你把石头娃娃装扮成了什么?

在装扮石头娃娃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1、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幼儿相互评价,夸夸他好在哪?

3、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六、介绍作品,分享快乐。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教案模板 篇10

活动目的:

1、继续感知物体的排序,进一步理解标记图。

2、探索按物体大小排序的规律,并在观察、 操 作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3、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 幼儿操作材料 (附后)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一,引起幼儿兴趣

1、师:"这是谁?你们喜欢他们吗?"

2、师:"今天喜羊羊和美羊羊邀请小朋友去做

客,你们高兴吗?"

二、探索按物体的'大小排序的规律

1、播放课件二

(1)、师:"到羊村要经过树林,小朋友仔细看

下,这些树是怎么排的呢?"

(2)、幼儿观察、讨论,讲述自己的发现。

(3)、师幼共同小结:树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 始,按一棵小一棵大一棵小一棵大的规律排列的。

2、 播放课件三

观察石头的排序,幼儿讨论、讲述石头的排序规律。

3、 播放课件四

(1)、观察、讨论、讲述蘑菇的排序。

小结:树、石头、蘑菇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照一个大一个小,或者一个小一个大的规序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师:"哎呀,不好了,美羊羊被灰太郎和 红太狼抓走了,看,这是灰太狼、红太狼留下的脚印,大脚印是灰太狼的,小脚印是红太郎的,我们要救美羊羊,就要找出脚印的排列规律,才能跟着脚印走。"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

播放课件五

1、 师:"我们跟着脚印找到灰太狼的家了,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帮着赶走灰太狼,就出美羊羊。"

2、美羊羊救出来了,我们一起唱歌庆祝吧。

五、活动延伸

活动角投放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物品、圆点,供幼儿练习排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