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音乐教案【优秀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木瓜恰恰恰》音乐教案【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木瓜恰恰恰》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以叫卖为题材的印度尼西亚的民歌。歌曲节奏轻快,旋律活泼,形象的塑造了印尼农民在售卖自产水果的忙碌场景。歌曲中的“恰恰恰”生动的表现了印尼劳动人。

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本次活动我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让幼儿感知和掌握xxx的音乐节奏,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这首歌非常适合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对欢快旋律的理解,发展幼儿的欣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一)感知xxx的节奏特点。

(二)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能创编xxx节奏的动作。

(三)愿意快乐的跟随音乐参与活动。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xxx的节奏特点。

活动难点: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能创编xxx节奏的动作。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菠萝、橘子)各一张, 放置于黑板用布遮挡;图谱一张;水果贴纸若干;音乐《木瓜恰恰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老师扮演水果摊老板出场

师:“小朋友们上午好,我是一位老板,您们看得出来我是卖什么的吗?”(播放音乐,帮助幼儿猜想)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是一位水果摊的老板,你们听到了我在卖那些水果?”幼儿自由回答。(出示黑板上的水果图片)

设计意图:

老师通过情景扮演,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尽快将幼儿带入情景之中。而神秘的黑板,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二)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1、幼儿竞争小老板职位

师:“想来当小老板,我得有个条件:老板要能解决我出的难题。谁还记得歌曲里面出现最多的声音是什么吗?”(播放完整音乐,幼儿和老师练习动作,在听到恰恰时用拍手打节奏)

2、说出每句尾的相同点,随音乐练习动作,感受音乐的韵律及节奏。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为目标一服务,为了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发现xxx节奏的特点,感受音乐欢快的韵律。

(三)幼儿感知xxx的节奏特点。

1、倾听、说出xxx的节奏特点。

师: “我拍了几次手,每次拍手有什么不同?”

2、观察图谱,幼儿分析,掌握节奏。

总结:原来恰恰恰的节奏特点是:前两次拍手快(快到两次拍手挨着一起),第三次拍手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播放完整音乐)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图谱,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理解xxx的节奏特点, 并能依照图谱拍出正确的节奏,为创编动作做准备。

(四)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出xxx的节奏。

师:“如果让你们来当小老板,还会用哪些不同的动作表示恰恰恰?”(邀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带领大家一起随音乐表演,循环游戏)

设计意图:

通过竞选筛选出单独表演者从而使游戏循环,正是这种竞争性质使得幼儿发挥创造力去创编动作,使得游戏变得刺激和激烈。

(五)集体游戏:小老板爱切水果。

游戏规则:老师邀请一个小老板,在其双臂和双腿上分别贴上木瓜、芒果、香蕉、橘子的大贴纸,当小老板听到恰恰恰节奏时用手比做刀,切四个水果中的一个,与被切水果贴纸相同的幼儿则蹲下躲起来,贴有其他水果贴纸的幼儿将继续儿继续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设计意图:

集体游戏是对上一环节“创编动作”的一个提升,本环节是在选择出单独表演者以后,增加游戏规则,让其他幼儿进行水果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出现的变数全由单独表演者决定, 老师将主导权交给幼儿。这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却同样具有挑战性,会再次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6、活动结束:

师:“感谢小老板帮助我把水果都卖出去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再去果园摘一些水果回来卖吧。”

设计意图:

水果摊老板的角色贯穿始终,体现活动的完整性。

活动反思

(一)本次活动是一次以欣赏切入的情景音乐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认知“恰恰恰”的弱起环节的节奏特点,并自己创编动作完成音乐游戏。

(二)活动亮点在于利用幼儿熟知的切水果游戏与音乐相结合,再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结束环节,与幼儿去果园摘水果是对下一次课的延伸,幼儿可利用搬运水果环节创编新游戏,进而体验音乐中体现的情感。

《木瓜恰恰恰》音乐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木瓜恰恰恰》是领域大班的一首富有浓郁印尼色彩的民歌风格乐曲。在乐曲《木瓜恰恰恰》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直观的图谱、拍手教学,孩子容易掌握乐曲的节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活动兴趣。

活动目的:

1、学习和运用切分音节奏。

2、积极探索配器方法,在演奏时注意整体的协调,锻炼倾听能力。

3、在集体合奏中体验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谱、磁带、录音机、乐器(圆舞板、碰铃、铃鼓)

活动过程:

1、律动《采果子》。

师:天气真好,我们去果园摘果子。

2、节奏练习。

师:老师发现果园有一颗神奇的智慧树,智慧树上长着很多中的水果,它要让小朋友看水果拍节奏,拍对了,水果就成熟了,它们就可以摘下来。

3、以游戏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现在来看看你们都摘了哪些水果?(菠萝、木瓜、樱桃)这些水果都说要跟小朋友玩游戏《指水果拍手》。

师:非常好,其实刚才我们拍的是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名字叫《木瓜恰恰恰》。

4、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边拍节奏。?师:那这次我们听音乐拍手。

5、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边拍节奏并在切分音节奏说恰恰恰。

师:刚才,老师在樱桃的地方说什么呢?(恰恰恰)你们会不会呀?那么我们边拍边说。

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来说恰恰恰。这次,有难度了要边听边看边拍边说。

6、请幼儿尝试像教师一样操作图谱,其他幼儿拍节奏。

7、按教师指挥分组拍节奏。

师:刚才,我们是大家一起拍这个节奏,这次看老师指挥拍,老师指挥哪组就哪组小朋友拍。

8、拿乐器演奏。

师:这是一首打击乐,打击乐就必须用什么来演奏?(乐器),我们有三种乐器(圆舞板、碰铃、铃鼓)。那你们想想用哪种乐器演奏更像恰恰恰,飘带的地方要怎样演奏。

9、交换乐器演奏。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很想有其它的乐器演奏,现在请你们和你的好朋友交换一下乐器。

10、活动结束。师:今天,我们用乐器演奏了一首乐曲名字叫〈木瓜恰恰恰〉。

反思:“木瓜恰恰恰"是一节大班节奏活动,我采用了图谱,乐曲中恰恰恰是由三个樱桃表现出来,充分提示幼儿节奏变化。在这个地方孩子掌握的很好,但不足的是切分音节奏掌握的不够好。由于这两个节奏我画的是一样的图,又没有教孩子区分这两个节奏,以至后半段节奏把握欠佳。

《木瓜恰恰恰》音乐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简谱)四年级下册《木瓜恰恰恰》

二、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够创造性地表演说唱歌曲。

四、教学重点:

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吗?在集市上卖东西时除了说、吆喝外,还可以用唱的方式进行。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叫卖歌──《木瓜恰恰恰》。

(二)学习新歌

1、解释叫卖歌

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体裁──叫卖歌),恰恰恰属于拉丁舞,这首歌运用了恰恰舞的节奏。

2、听歌曲范唱,激发学习兴趣。

师: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听后让学生说出感受)

3、认识歌曲中出现的水果。

师:这首歌曲中出现了许多盛产于马来西亚的水果,我们来认一认。(播放课件)

4、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为歌曲配上集市一角的画面。

5、用节奏的形式来读歌词,了解歌曲内容并为学习歌曲打基础。(恰恰恰属于衬词,暂时不读)

6、学习曲谱。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几小节,其余的让学生分组自学。

7、教师分句弹乐谱,学生填歌词,不准确的地方加以纠正。(切分音的地方加以重点练习)

8、分小组进行自学。

9、集体跟琴唱。(要求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去演唱)

10、男生唱歌词,女生唱衬词。

11、女生唱歌词,男生唱衬词。

12、教师唱歌曲,找一名学生唱衬词。

13、欣赏叫卖歌。

师:除了《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外,你还知道哪些歌曲属于叫卖歌?(歌曲《卖汤圆》《卖报歌》《冰糖葫芦》等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歌曲片段让其欣赏。

(三)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师:除了用衬词恰恰恰给歌曲伴奏外,还可以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1、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拿出自制乐器沙锤为歌曲伴奏。

2、女生演唱,男生用腰鼓为歌曲伴奏。

(四)创设情境表演“集市一角”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川都出产哪些水果吗?请你们用自己熟悉的旋律或自己创作的旋律来推销这些水果好吗?

1、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了解活动情况。

2、小组展示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五)小结:

师:叫卖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为我们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音乐,为大家创作出更好的叫卖歌曲。

(六)板书设计(略)

六、教后反思:

1、本节课是以唱歌教学为主的音乐课,学生在学习新歌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按歌曲的节奏形式朗读歌词,为学习歌曲打基础;在学习曲谱的过程中,先带领学生唱比较典型的几小节,然后让他们分组自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把打击乐器引进课堂。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在 XX X 的地方除了用衬词唱出来外,还让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现有的乐器──腰鼓,进行伴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3、在进行创设情境表演“集市一角”这一内容时,学生对本地所出产的水果比较熟悉,有的学生用熟悉的旋律,有的学生用自编的旋律进行创作,使课堂气氛很快达到了高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课堂上尽量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