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的教案(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生活》的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1

第一单元           我上学了

总目标:

1、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           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           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活动主题一            上学去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 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 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   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  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  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  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  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  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   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活动主题二                 看看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方。

2、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时间:

共三课时,其中参观活动1-2课时,总结交流1课时。

教学准备:

水彩笔、铅笔、纸、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        导入。

师:小朋友,开学了,步入新的校园学习也好几天了,谁来大声的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是在什么学校哪个班学习吗?(指名数人回答:育才小学一年级一班)师板书:育才小学。师: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学生发言。

师:你去过学校的那些地方(场所),你对学校哪里印象深刻呢?说来听听。学生发言

可能还有一些小朋友还不了解学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育才小学,好吗?板书:看看我们的育才小学

二、        活动准备阶段。

1、(出示校园实景图)小朋友,看图,你们知道这是学校的哪里吗?你们喜欢校园的什么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先参观那儿。

2、学生商量、确定参观的内容和路线。(学校大门、传达室、宣传栏、体育馆、大礼堂、儿童食堂、大操场、教学楼、科技楼、厕所、小花园……)

3、学生排队,选出小组长,由老师带队集体参观。

三、        活动进行。

方式:集体参观,学生观察,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解说。

1、            参观学校大门,提示观察大门上的字及匾牌荣誉,感受学校的好。

2、            参观传达室,要求学生向传达室的周爷爷问好,教育学生要尊敬学校教职员工,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传达室做什么用的,平时怎样利用传达室的功能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3、            参观宣传栏、体育馆、大礼堂、儿童食堂、大操场,感受校园的美好。

4、            参观教学楼,数一数有几楼,有几间教室,看一看教室里有什么?教育孩子们路过教室时要轻轻地,不能影响别人,使他们明白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在课堂上学习,大家一起学习,就必须按统一的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        回教室,总结参观情况。交代还有不明白的下课后与同学再去看看。

六、布置:下节课小朋友可带照相机、水彩笔、铅笔等东西来。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二、        继续参观校园。

形式: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参观。

1、            老师布置:带了照相机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校园一景拍下来;带了水彩笔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校园画下来;还可以小组一起说说我们的校园,可以编儿歌……

2、            学生自主参观。

三、        回教室,总结活动情况。交代还有没照完、没画完、没编完、没说完的下课后与同学继续搞完。

四、        布置:下节课将画的画、拍的照等带到教室来。

第三课时

一、        导入。

二、        以“我们的发现”为主题汇报交流。

汇报的形式可多样,答案可多种。

1、            学生选出主持人。

2、            将学生分组,将画、写、编、唱、照、说等不同的同学各自一组。

3、            先各自交流,再集体交流。(学生为主,老师做听众,利用电脑或显示屏展示学生成果。)

学生自由发言。

我知道……

我能找到……

我觉得……

我还想……

画了画的同学和拍了照的同学说完后,老师要求现场将画和照片粘贴在教室后面的作品栏内。

三、        活动小结。

四、        活动延伸:

1、            班级办墙报,主题为“我心中的学校”。

2、            回家,向家长介绍学校,也可在休息时间时以导游的身份带家长来参观学校。

活动主题三                在学校的一天

活动导入:

大家说:“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活动过程:

1、            小调查:学校里有哪些活动常规?

2、            建立“我的档案袋”: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测量、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画出自己的手印、脚印等。

3、            在儿童的手印、脚印上可写下名字和日期。活动中引导儿童相互合作,还可以请家长参加。

4、            根据实际情况收集、保存儿童的其他作品。

活动延伸:

与家人、朋友、小伙伴分享上学的快乐。

看看时间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儿童记住一天中最重要的几个时间,初步形成一定的时间概念;

2.逐步养成按时作息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小闹钟一个。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小闹钟)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2.小闹钟能告诉我们什么?

2.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有时间观念,我们一起来了解一天中最重要的几个时间吧!

二、合作探究,体验快乐

1.我们班里有哪些小朋友认识钟表呀?真不错,聪明的小朋友,除了认识钟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判断时间呢?

2.小组交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

我的时间表

早上,我6:30起床,       离开家。

中午,我      到家吃中餐,      到学校上课。

下午,我      回到家。

晚上,我      上床休息。

3.小组合作表演“我的一天”。

议一议:他们的时间安排得合理吗?

小结:小朋友,快快行动吧!让我们都来争当守时的好孩子!

三、自我评价,延伸导行

你能每天按时上学,不迟到吗?做到了自己奖励一颗红五星,每周评一评谁的红星多。(老师和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行为,及时给予评价。)

好好走路

活动准备

1.剪刀、胶水。

2.纸、铅笔或彩笔。

3.红绿灯标牌,汽水、自行车头饰等。

4.课前老师可让学生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去了解各种交通标志的样子及作用,不认识的也可以拿张纸把它画下来。

5.教室里课桌可摆在两旁,几张桌子摆在一块,中间留出空地。

活动实施

1.学生讨论各种标志该贴在哪里。

2.剪一个示意图,再和组内其他同学交流,看谁贴得对。

3.学生讨论每个标志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处,它的作用是什么。

4.开展你还认识哪些交通标志的竞赛活动,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5.展开充分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这些标志?

6.画出人行道,自由组合,表演过马路的游戏。可在学生小组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表演活动,同时还可以推选出“小交通民警”,教师可以只做一个“观众”。

7.“小交通民警”颁发“安全小奖章”给过马路走得最好的同学。

活动小结

1.说说你是怎样过马路的,比比谁是遵守交通安全最好的孩子。

2.留心观察路边的标志,并遵守它。

活动延伸

1.表演一下你会怎样劝告不遵守交通安全的人。

2.分小组动手做安全帽,也可与美工结合。

平安回家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

2.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并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教师:一段“上学路上”的录象;制作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及表演用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交警”,大家高兴吗?

2.“小交警”正式执行任务了。我们来看看这些“小交警”做得对不对。(播放录象,让学生进行评价)

2.在上学、回家的路上,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二、联系实际,明理导行

1.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回家的?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2.你能把你的“上学、回家路线图”画出来吗?请在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做个记号!

3.交流各自的路线图。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请学生说出排除危险的办法。)

4.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交警叔叔特意送来一首儿歌鼓励大家。

小朋友,记心上,

马路不是游戏场。

行人要走人行道,

马路中间不乱跑。

三、认识标志,加深理解

1.你们认识这些标志吗?

2.在马路上,我们遇到不认识的标志该怎么办呢?农村马路上一般没有交通标志,怎么过马路呢?

3.请大家拿出自己搜集到的交通标志去考考你的小伙伴吧。要对他说的答案作出判断哦。说对了,表扬他;说得不对,你教他。

(学生下位活动。)

4.在你的“路线图”上画上交通标志吧。

(学生动手,小组交流。)

5.红绿灯,像哨兵,下命令,大家听!(教师手持红绿灯指示牌,学生回答并做动作。)

师:绿灯亮——

学生:向前行!

师:红灯亮——

学生:停一停!

四、情景表演,巩固深化

1.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过马路,怎样才能安全过马路呢?让我们来玩一个过马路的游戏吧。

2.请各小组自由分配角色,合作演一演。

3.小朋友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下课的时间要到了,老师希望大家每天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我的同学和老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每个同学都有可爱的地方。老师很关心学生,工作很辛苦。

2、           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与同学友好相处;喜欢和老师在一起,感受老师的关心,尊敬老师。

3、           让学生在学校里情绪稳定,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认识好朋友

教学目标:

1、大胆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我,让别人认识自己。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主动与别人交朋友,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与羞怯感。

一、调动情绪,自我介绍。

小朋友好!今天老师来到一师二附小,走进我们一年级的教室,看到小朋友这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心里可高兴啦。老师想与大家交个朋友,好不好?我姓彭,小朋友可以叫我彭老师。我个头高高的,头发卷卷的,漂亮吗?我会写毛笔字,会画画,我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爱笑。小朋友看,彭老师笑起来怎么样?(出示笑脸图)我的毽子也踢得不错呢(示范)。小朋友,你们还想了解老师的哪些地方呢?想知道什么就问什么。

生自由发问。(长相、爱好、个性等)

师相机作答。

二、生自我展示。

师:老师把自己可爱的地方都告诉了你们,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主动地把自己最可爱的地方说一说,让大家都来认识你呢?(当然想说的就说,想表演的还是可以表演。)

生轮流上台介绍。

师相机点拨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①当说到自己会唱歌时,便让小朋友上台唱歌;

②当说到自己会跳舞时,便让小朋友上台跳舞;

③当说到自己会写玩呼拉圈时,便让小朋友上台玩呼拉圈。

……

三、自由交流。

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想要介绍自己,认识新朋友对不对?好,你想认识谁,你就走到他的座位前去认识他,问问他的爱好及特点,并记住他的名字。老师要看看谁最会交朋友(老师的音乐开始你也开始活动,音乐一停,你也赶紧上位,好不好?)

音乐:找朋友

生:互相交流介绍。

师:你又认识了谁?知道她有哪些可爱的地方?把你的新朋友带到台上来说。

生作介绍。

四、体验游戏。

师:小朋友的收获真大,认识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开心吗?快乐吗?好,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分享快乐吧。

1、边拍手边念儿歌:

真快乐,真快乐

学校里面朋友多。

真快乐,真快乐,

一起游戏快乐多。

我叫        ,

我叫        ,

手拉手儿转个圈,

请你认识我。

2、师生互动游戏。

五、师生互动,鼓励交流。

1、今天老师也特别高兴,因为又认识了我们班上的这么多新朋友,太开心了。送点什么给大家呢?哦,有了。这是我的名片,(出示做好的各种形态的大名片3张)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猜一猜,老师的名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想不想也动手做一份名片送给你最好的朋友呢?

2、你觉得可以在上面写点或画点什么呢?(姓名、年龄、生肖、爱好等等)

3、好吧,我们拿出自己准备好了的工具开始动手吧。比一比谁制作的名片最有特色,谁最会交朋友。(音乐:好朋友)

4、展示最有特色的名片。

5、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名片送给你最想送的同学或者坐在后面的老师。想想你准备说一句什么话或者做一个什么动作,使别人一下就记住了你。

六、总结

多一位朋友,多一份快乐。小朋友,大胆地、主动地去成为每一位同学的好朋友吧。

活动主题二           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活动导入: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先来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不好?“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坐在绿盘上,身穿红衣裳。”打一植物。你有什么谜语能说给大家猜猜吗?

活动过程:

1、            仔细观察“和大家一起学习”的组合图,(电脑出示图),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一起学习的。

2、            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两点:

(1)、和同学一起学习的内容很多,地点很广;

(2)、和同学一起学习既要虚心,又要互相帮助。

3、组织开展一项学习活动,如:脑筋急转弯游戏、捏橡皮泥、做水果拼盘。

活动总结:

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小伙伴这样帮助我,我这样帮助他人”对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

活动主题三           我们的老师真好

设计一:

活动导入:

由猜老师的游戏导入,她,胖胖的脸,下课时喜欢和我们开玩笑,上课时常常带我们到外面画小树苗,你们猜,他是谁?此游戏和由学生主持,也可由老师主持,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显示。

活动进行:

1、            观察:“说说我们的老师”中的两幅图。图上介绍了哪些老师,这些老师怎样?

2、            讨论:说说看,给我们上课的是哪些老师?我喜欢……

3、            观察 “老师,您真好 ”中的三幅图,说说图上的老师好在哪儿?

4、            讨论:你有这样的老师吗?说说看。

活动延伸:

利用课余时间,找一名你最喜欢的老师,给他画张像或对老师进行采访。

设计二:

活动导入:

方式一:三名学生上台表演“胡老师的一天”,其中一名扮演胡老师,另两名扮演学生。

方式二:运用多媒体显示“胡老师的一天”,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活动进行:

1、            观察画面,说说胡老师为什么有白头发了?让学生明白老师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工作的内容很多。

2、            讨论:说说自己的数学老师是这么工作的。你认为还有哪些老师的工作也很辛苦,为什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既可谈其他的老师,甚至校长、教导主任等。

3、            开展“我为老师争光彩”的活动。先讨论:我们要怎样做,老师才会笑得更开心呢?然后布置活动。

家里的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3、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4、            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活动主题一            我的家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投影仪,设计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写在小黑板上,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或《好爸爸坏爸爸》的音乐伴奏带。

2、            教师课前指导几名学生排练表现家庭幸福场景的小品。

3、            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1、            师:人人都有一个家,你了解自己的家吗?和同学们说说吧。

学生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并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也可以说出家庭住址。

师:在家里,你怎么礼貌的称呼家人,家人又怎么叫你呢?

学生回答。

2、            师用电脑课件出示一张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

师:你能按照表格中的要求向你的同桌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呢吗?

3、            学生交流介绍。

4、            师:在家里,你喜欢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喜欢家中某件物品,喜欢和谁在一起。只要能体现家庭给予孩子的快乐都可以。

5、            同学们都说了家里让你高兴的地方,你感觉到家中的幸福了吗?看看课本中小朋友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

6、            在什么情况下,你感觉到长辈对你的关爱呢?你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找几个伙伴一起表演出来。

7、            学生汇报或表演。

8、            全班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好爸爸坏爸爸》,或者学唱《打月饼》。

活动小结:

同学们,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用爱抚育我们茁壮成长,你仔细体会到他们的爱了吗?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许多许多。你要是找到了就告诉我,好吗?

活动延伸:

以《瞧,这是我们一家子》为主题办一期墙报,贴上每个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也可以让学生画一幅画,表现自己认为你最幸福的时刻的场景。

活动主题二           我是家里的开心果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好表现父母为孩子成长而操劳的影像资料;制作活动记录表。

2、            教师做好“洗手帕”比赛、“自理大比拼”比赛的组织工作。

3、            学生准备手帕、洗涤用品。

活动过程:

1、            看资料,了解父母为我们的成长操劳的事情,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想。

2、            设计“爱心一句话”。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某一件事或日常生活中要向家人表示感谢的话,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父母或长辈的爱。学生讨论并设计一句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话。教师把学生想出来的话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思考,你将选择哪一句去说,为什么选择

3、            评比自理小能手。

每个孩子说说自己能自理的事情,并且对自己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价。然后由同学评出若干自理小能人候选人。最后,教师与家长联合进行评议,选出“自理小能人”。课后教师带领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参观小能手的家,看看小能手在家里是如何自理的。

4、            能力大比拼。

第一项比赛——洗手帕:教师在学生带来的手帕上滴一滴经过稀释的墨水,让学生用最快的方式清洗,看谁洗得又快又好。第二项比赛—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自理能力大比拼。

5、            “我是好孩子”大行动。

开展自理实践活动:发给学生一份“自理自立、坚持做家务活”的活动记录表,自我监督完成并进行实践记录。课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遇到难的事情怎么办?你还打算学习什么?能学会吗?怎么去学?

活动总结:

我找到秋天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与爸爸妈妈一道亲亲大自然,寻找秋天的美丽。

2、教师准备好有秋天特征的食物装在袋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爱的小朋友,当夏天迈着轻盈的脚步离我们远去时,谁又悄悄来到了我们中间呀?

二、交流。(感受秋天的美好。)

老师布置小朋友双休日与爸爸妈妈一道去寻找秋天,找到了吗?

老师也与小朋友一样去大自然找了秋天。大家看,这是秋姑娘送给我的礼物(出示苹果奖品。)这节课老师要把这些又大又红的苹果送给小朋友,喜欢吗?

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你怎么知道秋天来了?

(引导学生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变化以及其它方面去感受。)

a当学生说到气候变化时,相机用简笔画画出表示气候的温度计。

师:你怎么知道天气变凉了?

(衣服穿多了、很少吃冰棒了、晚上要盖被子、作业没做完天就黑了、不要天天洗澡了、不能游泳了、妈妈帮我买了擦脸的霜、没有穿凉鞋上学……)

b当学生说到植物的变化时,相机画出任一成熟的果实或落叶作代表。

师:除了从天气变凉了知道秋天来了之外,你还在哪里找到了秋天?

生:(地里的花生熟了、树上的苹果红了、园里的菊花开了……)

彭老师把自己找到的秋天藏在了这个袋子里,谁愿意上来摸一摸,猜一猜?

生上台活动。(从口袋里摸出一、二样物品。)

师:大家猜猜看,老师的这个口袋里还会有什么?

根据学生的猜测出示食物或相机评价。

c当学生说到动物的变化时,相机画出学生提到的任一动物。

师:秋天到了,你发现动物有哪些变化?

生:大雁南飞、蚂蚁搬家、蟋蟀叫……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用各种方式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其实,只要小朋友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秋天的足迹。(补充板书上的省略号。)

师:你认为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呢?

(收获的、金色的、美丽的、逗人喜爱的、五彩缤纷的……)

点拨:小朋友说得多好呀,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五谷丰登。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庆祝秋天的丰收、感受秋天的美好吧。(音乐:丰收之歌)

三、表达感受。(与秋天融为一体。)

师:秋天这么美好,你们想不想与秋天一起玩一玩,享受秋天的快乐呢?好,把带来的秋天的物品拿出来,你觉得可以怎样来玩这些东西呢?

生自由发言。

师:小朋友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与其它的小伙伴合作完成。只要开心,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当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话,我想老师和其它的同学都会跟你帮忙的。

学生自主活动。(用树叶贴画、用大树叶做面具、用水果做小动物、做水果拼盘、用花生做项链、用野菊花做花环、用桔子皮贴画、用瓜子贴画……)

①生介绍作品

②师:看了小朋友玩得这么开心,老师真高兴!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歌、一起来跳舞,好不好?

师生一起活动(视频:秋天多么美)

③师:小朋友,我们找到了秋天,分享了秋天的快乐!以后多去亲亲大自然吧,相信它会给你更多的惊喜与收获!

想个好办法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可以带给人们愉快心情。

2用一种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把大自然的美留下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用双手创造美的能力,体会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图画若干张,一件毛衣,“小天使”标志若干,“游乐园”录象

2工艺品,照片,树叶,种子等。

活动过程:

一、师生谈话揭示课题

1老师心情怎么样?(师微笑)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心情愉快?

学生自由猜想。

师:刚才我看见了一张很好看的碟《美丽的大自然》,巍峨的高山、茂密的树林、辽阔的大海等等,真让人心驰神往,我现在的心情非常愉快。同学们,你们到过什么风景优美的地方?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2教师小结: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能使人精神愉快。

二、活动——找朋友。

1分发给小朋友若干张图画(有四季景色、有海底、有田野、有花园)

2宣布活动要求。

3活动:师:、在哪里?

学生答:、在这里!说:、真美啊!(用一两句话介绍图片上的美丽的景色)

4小结提问:我们坐在教室里,却能看到风景如画的四季;欣赏城市、乡村的绮丽风景;领略海底、森林的奇异风光。我们应该谢谢谁呀?是画画的人用自己的双手把大自然的没留下来了。

板书“画”,简笔画“手”。

三、活动——展示“大自然的美”

1教师出示一件漂亮精致的毛衣。

学生互说毛衣的美。

2好朋友之间自由欣赏带来的物品,夸一夸物品上“大自然”的美,夸一夸把大自然的美留下来的人。

3指名汇报展示,还可介绍没带来的或在别的地方如湘绣商店、工艺书画店、盆景店看到过的东西。

四、活动——评选“小天使”

1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能想出各种方法留住大自然的美,美化了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爱美的情操。他们是创造美的天使。其实,我们小朋友的手儿灵巧、脑瓜灵活,也能想办法把大自然的美留下来,成为“美的小天使”。

2创设情境。

(1)    有一天,一群小伙伴外出参观。他们中间有的会画画,有的会捏胶泥,有的会拍照,有的会写日记等等。参观回来,他们每人都用一个好办法把大自然的美留下来了,是美的小天使。想不想看看他们的作品?

(2)    多媒体出示书中几幅插图。

(3)    师:上个月,小朋友去附近公园游了一趟,玩得很开心,也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插放“游公园”录象或出示公园图),公园里真美啊!你们能想个好办法,把它们留住吗?

3学生分组制作。

4评选“小天使”,赠“小天使”标志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体会如何有效利用网络。

2.懂得要讲究网络道德,遵守网络规则,学会文明安全的上网。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了解网络游戏的利弊,掌握避免沉溺网络游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身体验、小调查、提建议、辩论赛、阅读感悟、网络游戏规则设计、情境体验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做到文明安全上网,避免沉溺网络游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新媒介素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注意网络安全,遵守网络规则;了解网络的利与弊,要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

2.难点:学生掌握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的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网络等新媒介接受较快、依赖度高,再加上自制力虽形成但不持久,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利用教室内的互联网设施现场提问:这些是干什么用的?(电脑、网络等)

2.生自由回答。

3.我们大家都接触过网络,那你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吗?今天,我们就走进互联网世界,探究互相网的利与弊。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新世界很精彩

活动与探究一:调查(课前进行)

(1)生阅读教材第58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有没有接触过互联网?

☆你上网主要做些什么?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58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59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还知道哪些新鲜事?

☆你喜欢这种生活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互联网让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句老话变成了现实。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地球村的村民们,正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捷服务。

目标导学二:新世界有规则

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60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在互联网上是否泄露过隐私?

☆你会在互联网上正规的保护自己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他和正规世界有着一样的规则。要想在这个新世界里安全快乐的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遵守规则并保护自己。

活动与探究二:认真看一看第61面的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61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有没有做过类似的恶作剧?

☆假如他是你你会怎样想?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网络世界纷繁复杂,我们不仅要学会保护自己,而且还要做到不去损害他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三:网络游戏的是与非

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62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对网络游戏有什么看法?

☆你认为网络游戏有哪些危害?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活动与探究二:想一想,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63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有哪些好的'方法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会给人造成哪些危害?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63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三)师总结:我们体验了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了解了网络世界的规则,要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养成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生活习惯。

板书设计

网络新世界

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注意网络安全,遵守网络规则

网络的利与弊,要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重点:

了解学校,树立小主人意识。

难点:

激发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个学期,我们又来了好几名新同学,下面请他们来进行一下自我介绍。

插班生自我介绍;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给这几位新同学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一至两位学生介绍学校。

(1)学校全称

(2)学校地址

(3)学校建筑物

(4)学校环境

(5)学校班级

(6)学校师生

(7)学校历史等。

二、整理学校的相关资料

学生根据刚才学生的介绍和老师的补充,将学校的有关情况整理,并汇集在一张卡片上。

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评价整理结果。

三、夸夸我们的学校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对学校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那么你觉得我们学校有哪些可爱之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交流。

四、小结

本课课后小结:

《介绍我们的学校》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重要的生活、学习的场所,应该是他们生活的“乐园”,也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情、具有文化氛围,能够体验到爱与尊严的'地方,而不应该让他们觉得只是受教育、受约束的地方。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搜集信息的要求。如:不同地区的学校,要求学生搜集我国农村、城市的小学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图片、文字资料。如果是通过询问父母、老师获取的信息,可以请他们画一张有关的图画。不同时期的学校,搜集我国从古到今各种形式学校的图片、文字资料。不同类型的学校,搜集各种培养对象不同或培养人才的从业方向不同的学校图片、文字资料。这样,就使学生的信息搜集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操作性。我强调孩子们分小组搜集信息,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 篇4

目标要求:

1、情感与态度:培养儿童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从内心对客人友好的感情与态度。

2、行为与习惯:通过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融知识于行为之中,让同学学习待客的礼节,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

3、知识与技能:增加同学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经验,妥善解决“陌生人来访”的问题。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待人接物,增进主客间的友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效果,生活中遇到问题能想方法解决。

4、过程与方法:通过“家里来了客”和“陌生人到我家|”的防真性扮演活动,指导同学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考虑,获得生活体验和智慧。

活动重点、难点:

要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让同学真正学会礼貌待客。

活动准备:

1、歌曲《祝你生日快乐》、《乖乖熊请客》的磁带。

2、组织同学收集一些关于待客礼仪的名句或格言。

3、同学每人自带一张自身的照片。

4、绘制一幅“文明礼仪树”的彩图。

5、接待外宾或学校领导、老师的录象。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议一议,感受接待礼仪

1、师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今天老师带来几段录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师述:录象中的外宾和外校的`老师是客人,我们是怎样接待他们的?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客人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会怎样想呢?

3、回忆1:你做过客吗?他人怎样接待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4、回忆2:你家经常有客人来吗?你喜欢他们吗?你是如何接待他们的?

5、揭示主题:家里来了客。

活动(二)——看一看,学习待客方式

1、出示图:(1)盼盼把小朋友请进自身的房间,和他一起搭积木。

(2)盼盼随家长送客,挥手说再见。

2、讨论:客人来到家,盼盼是怎么做的?客人离开时盼盼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他表示得如何?

3、师生读读图上的儿歌,相互再介绍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

活动(三)——演一演,模拟待客情景

1、小朋友,假如今天是你的生日,同学们来到你家祝贺,你怎么接待他们呢?

2、师: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客人,假如他们来了,我们会怎么做呢?

3、对扮演好的小组或同学发给文明礼仪之星。

活动(四)——玩一玩,体会待客乐趣

1、游戏:过城堡

2、交流玩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3、鼓励同学自我评价,认为自身会接待客人的,可以将照片贴到“文明礼仪树上。

4、总结:今天这一课小朋友参与的热情很高,不只感受了待客的礼仪,学习了待客的方式,还在模拟生活情景中增加了自身接待客人的能力,每位小朋友的表示都很棒。大家瞧,我们的“文明礼仪树”生长的多么茂盛啊!

《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当意见不一致时……》。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与学生之间常常发生意见不一致的时候,然而如何更好的解决却不知道。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现在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规则意识淡薄,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即不会放弃,正因如此会为一点小事与同龄人发生矛盾。其实,孩子们是很想正当解决这些矛盾的,这其中也有性格因素和智慧因素。

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以不同的情境为中心展开,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打开思路,畅谈还有哪些好方法。在全课的活动设计中始终围绕“形成规则意识”这一中心,方法可以选择,但大家认同的规则都必须服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能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能力目标: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在集体中解决意见不一致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在集体中解决意见不一致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课前应充分地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况,自己确定争议情境。

学生准备:学生根据老师确定的争议情境表演出来。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成教材P9- P11页内容,话题为“倾听与尊重”和“我们自己能解决”。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倾听与尊重

1.师:最近我看到了同学中间对“是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2.学生表演争议情境。

3.讨论辨析:是什么原因会出现意见不一致呢?如果一直这样争论下去会是什么结果?

4.师:你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能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吗?

5.小结:同学们,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意见不一致是很自然的,但当意见不一致时,首先倾听,给别人发言的机会,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的形式,把学生带回生活情境中,引发他们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其次,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既表达了当事人的心情,也让旁边的听者能换位思考,让学生明确倾听是良好的开始,从而达到双赢。】

活动二规则与遵守

1.过渡:那是不是倾听就能解决问题呢?(不能)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教材中给了我们哪些提示。

2.学生看教材P10页的情境图,然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使学生知道教材中的同学们用的是分类统计法)

3.师: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你们认为可行吗?(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不同意的情况,老师要适时引导,并拓展一下在社会生活中如选举、投票、举手表决等等都是运用这一方法。)

4.小结:当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可以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解决,每个人都得遵守。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书本上提供的素材,让学生展开新一轮的讨论,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很容易接受,个别特殊情况如果出现教师也可以讲一讲,为下面的活动三作铺垫。】

活动三 方法与运用

1. 过渡:同学们,人的智慧是无究无尽的,你们一定也遇到过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那你们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把你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2. 学生发言(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分小组来表演。)

3.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11页右下角的那个表格,还可以补充一些。

4.总结:通过学习,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遇到问题,一定能自己解决了。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全员参与活动,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受到启发,将好方法传递给需要的孩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板书设计:

当意见不一致时

倾听与尊重

规则与遵守

方法与运用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 篇6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本班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具体目标

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

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五、进度安排

1 预备周

2 让我想想 2课时

3 相信自己 3课时

4 学习、生活有计划2课时

5 手拉手 2课时

6 爷爷奶奶,你们好3课时

7 帮帮残疾人2课时

8 我发现 3课时

9 我也做研究1课时

10我们的科学小组 2课时

11可爱的祖国3课时

12国旗国旗真美丽 2课时 13敬礼,人民英雄 2课时 14我在长大 3课时 15努力才会有收获 2课时 16

17——18丰收会 3复习 课时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 篇7

1.让学生参与多种活动,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渗透统计思想,我们的校园。

2.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4~11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录像片、接力棒、小跳绳、篮球、沙包、统计彩图、笑脸图等。

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

师:现在小朋友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生活吗?为什么?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谈话的方式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将学生带进课堂之中。]

生: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知识。

可以交朋友。

可以做游戏。

……

师:小朋友说的不错,我们的校园生活的确是多姿多彩的,不仅能学到知识,交到好朋友,还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过哪些校园活动呢?

生:我们看到跑步;看到过打篮球……

师:你们参加过什么课外活动?

生:我们参加过跳绳;我们做过掷沙包的游戏……

师:今天我们接着熟悉“我们的校园”(板书课题)。

播放录像,回顾知识

1.放录像:出现美丽的校园,多种校园活动(有跳绳,有跑步,有打篮球……)

[设置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师:从校园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我想知道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这个问题谁来答?

生:共有10人,我是数出来的,小学数学教案《我们的校园》。

生:我是算出来的,我看到男生有5人,女生有5人,加起来是10人。

……

师:小朋友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不少,有的是数出来的,有的是算出来的,最后都得出参加各项活动的总人数。下面我们到室外去做各自喜欢的'活动,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参加每项活动的总人数。

尝试统计,感知统计,渗透统计思想

1.室外活动,分组尝试统计。

在教室外有五个活动场地,第一个是接力跑,第二个是跳短绳,第三个是拍皮球,第四个是掷沙包,第五个是游戏(转移目标),大家可以任意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活动5分钟后,统计出本组的人数,选代表来汇报本组的统计方法。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

跳绳组汇报:我们组有12人参加。有的是用数的方法;有的是根据分工的不同来计算的,有6人记数,6人跳,合起来是12人,我们贴出12张笑脸。(把彩色笑脸贴在空白圆上)

掷沙包组汇报:我们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掷沙包?”我们每人一张笑脸图,一张一张数出来共8张,有的是一组一组地数,一组有4人,两组应该是8人,我们贴出8张笑脸。

……

[把课堂教学由室内延伸到室外。在学生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尝试简单的数据收集,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3.观察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师:大家看这幅你们自己整理的活动笑脸图,多漂亮呀!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活动情况的统计图。从图中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咱们班小朋友都开展了哪些活动?(5项活动)

哪些活动最受欢迎?哪项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

跑接力和掷沙包的一共有几人?

跳短绳的比掷沙包的多几人?

[由学生观察笑脸统计图,使他们初步了解统计的用途和意义,获得初步的统计知识。]

4.想一想,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a. 同桌两人先互相提问,然后解答。

b. b.一人提问,全班解答。

全课总结

今天通过开展活动,小朋友又重新认识了我们的校园。通过大家的努力,把我们的活动作了清楚的统计,还会根据活动的情况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小朋友真能干!

课堂中或课外再次实践

下面,老师还有个任务要交给小朋友,你们能完成吗?打开书第114页,请大家把书中的活动也作一下统计,并把第115页中的笑脸涂上颜色,试着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好吗?

《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8

祝贺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懂得怎样和同学交朋友。

过程与方法:

和同学多交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和同学愿意交朋友。

学习过程:

一、 谈话引入,上课我们学作好朋友,说说你的好朋友取得好成绩以后 你应该怎样表示?

二、 板书课题

三、 学习新课

1.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好朋友

金钩钩,银钩钩,

请你伸出小指头,

结结实实勾一勾。

勾一勾,点点头,

一起学习做活动,

我们都是好朋友。

1.讨论:怎样和同学交朋友?

2.汇报,多观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同学们多交流``````

3.说一说:夸夸我的小伙伴。

4.猜一猜:老师说出某个人的特点,学生猜。也可以小组合作。

5.做一做:写出小伙伴的优点。

6.议一议:如果别人有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小结: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能让自己进步。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我们的学校,了解我们学校的特色。

2、知道自己学校的校训,会唱校歌。

3、在学习《上学歌》的同时,使学生明白上学的重要性,从小爱学习、爱劳动。

4、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叙述我上学的第一天的'心情是怎样的。

2、让学生动手制作课程表。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认识上学的乐趣

老师:讲课之前老师先恭贺小朋友从现在起成为一名小学生!做小学生可真好!你们做了小学生心情一定很好,很高兴!

1、老师先让学生互相做自我介绍(说一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家里有哪些人最

喜欢的人是谁呢,你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呢)。

2、接着老师让学生自己选同桌(可以选自己最喜欢的人或是你认识的人做你的同桌,找不到同桌的小朋友有老师来安排)。

3老师让学生来讨论幼儿园和上小学的不同(学生可以举手发言,谈谈上小学的乐趣,还要问学生,“上小学了有哪里不适应的地方都可以跟老师说一说”)。

4、老师总结一下上小学的乐趣,可以认识新朋友。

5、除此以外,还有最大的好处是:你能学到好多的知识。(学生打开书包随意看看自己的新书,自己看5分钟。老师:这样的书都很有意思。比如:我们这本书《品德与生活》,逐页带学生看书一遍。)

二、欣赏歌曲《上学歌》

1、教师示范

学生可以拍手,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唱。

教师提出问题,问学生:“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来上学?”

2、师生对读

教师读一、三句,学生读二、四句。由于这首歌曲许多学生在上学之前就学会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学生演唱的歌词、节奏存在问题,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歌词的掌握上。

3、学习歌曲

教师教会全体学生都学会唱《上学歌》。

三、学习小学生守则

1、老师给学生读一下小学生守则,并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才是一个好学生。

2、还有学校的校规,学生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四、和学生一起做课程表

1、老师先给学生看一下课程表,介绍一下小学的课程。(如科学课是做什么的,了解大自然,音乐课可以唱歌和跳舞,美术课可以学画画,数学课要数数。)

2、老师教学生制作课程表,做得好的学生可以奖励小红花,做的不好的也给予鼓励。

《品德与生活》的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

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能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体验“我们多快乐”:

师: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里大家是不是天天与小伙伴一起玩,想一想,你们一起都玩了些什么?

学生下想一想,写一写:如:我们在一起。交流。

师:小朋友们,去年的年夜饭你和哪些人一起吃的?学生简单交流。

二、回忆,并交流邻居平时在在一起做些什么?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邻居们平时在一起都爱做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格式如下:

(1)我家周围的爷爷奶奶经常在一起他们感到。(2)我家周围的`叔叔阿姨经常在一起他们感到。

三、讨论“这样好不好”

学生说说P15页图上的人在做什么,并讨论这样好不好。

师:酗酒、赌博都是不好的现象。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不好的现象了呢?

学生交流。

四、故事讨论“让我们一起帮帮刘玫”。

1、先读故事

2、学生说说故事中的刘玫遇到了一件什么麻烦事。

3、帮助刘玫给县张写封信。

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方法。

五、要不要搬:故事“孟母三迁”

1、听《孟母三迁》的故事

2、说说自己是否赞同孟母的做法。各自说说理由,开展讨论。

六、我为邻里添欢乐方案征集

师:邻里之间要团结,如果大家都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邻里生活就会充满欢乐。让我们为邻居设计几个有意义的活动吧!看水想得有快又好!

学生先自主设计开展课堂交流。

七、总结(略)

课后小结:

本节课将德育与日常邻里生活相结合,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倍感亲切而有话可说,对于树立其主人翁意识有良性指导作用。不足之处在于学生活动的组织上,如课前可以安排以社区为单位的学生小组活动:准备邻里之间的故事,以及古代历史典故,并将成果最突出的小组成员命名为“好邻居大使”,增加课堂趣味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使品德与社会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