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诺骨牌”教案【精选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多米诺骨牌”教案【精选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多米诺骨牌”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集动脑动手于一体的益智活动。骨牌要一张张摆下去,它不仅考验玩者的细心、耐心和意志力,而且还需要玩者有不怕输、不怕失败的精神。排骨牌时,由于骨牌小、轻,容易因意外的外力影响而失败,所以玩者时刻面临和经受着失败的打击。这就要求玩者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要树立信心,鼓起勇气,重新再来。可见,多米诺骨牌的游戏非常有利于幼儿耐心、细致、不怕输等良好品质的形成。那么,在幼儿园如何开展多米诺骨牌的教育活动,使这一游戏成为幼儿所喜欢并有益于幼儿形成良好品质的活动呢?我们大胆地进行了尝试,设计并组织了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多米诺骨牌。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米诺骨牌的玩法,懂得按顺序排列骨牌的方法,发现骨牌连续倒下与骨牌之间的距离有关系,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2、能耐心、细致地排列骨牌,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像、多米诺骨牌、多米诺骨牌标志图、画有图案的操作纸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了解玩法,发现现象。

1、观看录像:

教师:小朋友见过多米诺骨牌吗?

幼1:我没见过,什么是多米诺骨牌呢?

幼2:我见过,就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像积木的那样,但我不知道怎么玩。

幼3:我也见过,在电视里看到的,我知道怎么玩,就是排好后用手一推,所有的牌就全部倒下了,可好玩呢。

师:(出示骨牌)哦,没见也没关系,看,这就是多米诺骨牌。它扁扁、长长的、轻轻的,就像小积木一样。多米诺骨牌要怎么玩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多米诺骨牌游戏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2、提问:录像里,他是怎么玩骨牌的?排好后他怎么做?当他用手轻轻推倒了第一块骨牌后,你发现了什么?(录像一播完,全班幼儿哗地一声欢呼:“耶!倒下了,全部倒下了,变成一条鱼了。”“再来一遍”…于是,教师重复播放了两遍,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同时也让幼儿更加清楚地了解了骨牌的玩法。)

幼1:我看到录像里的人先把骨牌一块一块排在纸张上,再用手推第一块骨牌,好奇怪,骨牌也全部倒下了。

幼2:我看到他很小心的地排,不然骨牌会像第一次一样还没排完就倒下的。

幼3:是啊,骨牌很轻的,很容易倒下的。

……

师:是啊,骨牌很轻,要小心地、慢慢地排排才不会倒下。玩骨牌时要先把骨牌一块接一块按顺序排好,录像里的人就是这样先小心地把骨牌一块接一块按顺序排成鱼的图案,再用手轻轻推倒第一块,骨牌就会一块压着一块连续倒下。

(评:录像清晰地展现了多米诺骨牌玩法的整个过程。录像的播放,一是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了孩子探究骨牌玩法的欲望,二是借助录像的播放,结合提问,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骨牌玩法的关键之处,即小心地把骨牌一块接一块按顺序摆好,再用手轻轻推倒第一块骨牌,让幼儿初步了解多米诺骨牌的玩法。三是因了录像的放大,解决了因骨牌小、幼儿人数多而看不清楚的问题。)

(二)操作发现,探索距离,体验乐趣。

1、第一次操作:发现骨牌连续倒下与骨牌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1)猜测:

(出示骨牌标志图)这里有三排格子,一排红色,一排绿色,一排蓝色。这些格子就是让小朋友排骨牌的,一个格子放一块骨牌。如果我把骨牌排在这些格子上,再用手指轻轻推倒第一块骨牌,你们猜,哪一排的骨牌会一块压着一块连续倒下呢?为什么?

幼1:我猜是红色的。因为红色格子比较多。

幼2;不对,格子都是一样多的。我猜是绿色的。因为绿色的格子离得比较近。

幼3:不对,应该是蓝色的。蓝色离得也不远啊。

(2)验证:

师:到底是哪种颜色的骨牌会全部倒下呢?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这样的纸张,大家动手来试试。看,先把骨牌一块接一块按顺序排好,再用手指轻轻推倒第一块骨牌,看看骨牌能全部倒下吗?可以一排一排地试,先试完一排再试完另一排,每种颜色的格子都试一试,排的时候,要有耐心了,因为骨牌很轻,要让它站起来可难了,所以我们要轻轻地放稳了,再把手放开,小心别碰到别的小朋友。记住了,排好后只能推一次,看看你刚才猜的对不对。

(3)交流。

——提问:你发现哪一种颜色上的骨牌能全部倒下呢?和你刚才猜的一样吗?

幼1:耶,我猜对了。我刚才就猜是红色的会全部倒下,真的是红色。

幼2:我也发现了,是红色的才会全部倒下,绿色只能推一块倒一块。

幼3:是啊,我的也是只有红色的才能全部倒下。蓝色的用手一推,只倒下一些,还有一些没有倒下。

幼4:那是因为蓝色的中间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所以不能全部倒下啊。

幼5:绿色的格子和格子之间离得很远,所以用手推第一块骨牌,其他骨牌也不能全部倒下。

……

——教师演示,验证幼儿的发现。

——讨论:为什么只有排在红色格子上的骨牌能全部倒下呢?你们有什么办法让绿色和蓝色格子上的骨牌也全部倒下?

幼1:把绿色骨牌拉得靠近一些,这样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比较近,就能全部倒下了。

幼2:我觉得可以在它们中间再加上一些骨牌,也许也能全部倒下。

幼3:我刚才试了一下,在蓝色的骨牌比较宽的那个地方加了两块骨牌,它们也能全部倒下。

幼4:只要把绿色和蓝色格子上的骨牌像红色格子一样排,就能全部倒下。

……

(评:猜测和验证是科学活动的必要过程。这一环节,教师利用画有不同间距的格子,先让幼儿猜测哪一种颜色格子上的骨牌会全倒,再让幼儿把骨牌小心地放在相应的格子上加以验证,目的一是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骨牌的玩法,二是引导幼儿发现骨牌连续倒下与骨牌之间的距离有关系。不同颜色格子的运用,通过格子间距离的对比,把骨牌之间的距离清楚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便于幼儿的发现。同时,在该环节中,教师不时小声地提醒幼儿要小心、慢慢地排放骨牌,有助于幼儿耐心、细致品质的培养。)

2、第二次操作:探索骨牌全倒的秘密。

(1)提出要求:小朋友说了许多不一样的方法,这些方法行得通吗?它能不能让每种颜色的骨牌都能全部倒下呢?你们再去动手试试,看看刚才大家说的方法行不行?怎样才能让排在绿色和蓝色格子上的骨牌也能像红色格子上的骨牌一样全部倒下?

(2)幼儿操作。

(3)交流:你是用什么办法让绿色和蓝色格了上的骨牌也能全部倒下的?

幼1:我把绿色格子上的骨牌一块一块排得近些,它就能全部倒下。

幼2:我在蓝色格子中离得比较远的地方加了3块骨牌,它也能全部倒下了。

幼3;我在每块绿色格子中间都加了一块骨牌,绿色格子上的骨牌也能全部倒下了。

教师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用了增加骨牌的方法、有的是移动骨牌,这些办法都能让骨牌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哦,原来排骨牌时,每块骨牌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了,要排得近一些,我们轻轻推倒第一块骨牌,它们才会一块压着一块全部倒下。

(评:有挑战性才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有问题才能突显解决的方法。在该环节,教师通过问题“有什么办法让原来不能全部倒下的骨牌也能一块压着一块全部倒下呢?”引发了幼儿解决的需要,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有的移动骨牌,以缩短骨牌之间的距离,有的在间距大的骨牌之间增放骨牌…尽管如此,仍然是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最后,教师再以简洁的语言帮助幼儿梳理出方法,让幼儿获得相关的经验,即每块骨牌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了,要排得近一些,我们轻轻推倒第一块骨牌,它才会一块压着一块全部倒下,为活动的进一步拓展做好了准备,使得该活动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三)活动延伸:图案的排列,体验玩牌的乐趣。

(1)出示图案,激发欲望:我们都学会怎样排骨牌了,戴老师还会像录像里的人一样把骨牌排成各种图案,你们行吗?想不想试一试?好,今天戴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画有,画有苹果、蜗牛…图案的纸,小朋友每个人找个位置坐下来,把骨牌小心地排在图案上,排好后用手指轻轻推倒第一块骨牌,试试看你能不能成功,如果不能成功,请你想出办法来解决,小心,可不能影响到其他小朋友。

(2)幼儿操作:注意提醒幼儿耐心地操作。

(4)活动延伸:这个游戏好玩吧?是啊,真的很好玩,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玩这个好玩的游戏,如果没成功也没关系,再试试,想办法让它成功。

(评:图案的提供,引导幼儿迁移、运用已获得的经验,挑战更大的难关(因为前面的环节都是直线的排列,而图案中有曲线的排列,增加了难度),满足幼儿经验不断提高的需要,再一次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只见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专注地操作着、尝试着,不时传来他们“耶,我成功了”的欢呼声,体验着探究与成功的快乐,真正达到好玩的境界,再一次把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的拓展:

1、提供画有直线、曲线及各种简单图案的图片,让幼儿探究拐弯处的排列。

2、控制数量相同的骨牌及同样长度的图案,引导幼儿探究排列骨牌的最佳距离。

3、探究图案中颜色的搭配,使骨牌倒下的图案更具美感。

4、开展合作性的骨牌比赛活动。从小面积排列到大面积,从2人合作到小组合作,不断增加挑战难度。

活动点评: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活动,它需要玩者有耐心、不怕失败的精神。回放这一活动的整个过程,成功之处体现在:

1、内容的选择——适宜有效。到了大班下学期,幼儿十分盼望着能玩和大人一样的游戏。幼儿平时看到的更多的是大人们把骨牌排成各种图案,用手轻轻推倒第一块骨牌,其他骨牌就会一块接着一块全部倒下,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富有吸引力,而好玩的多米诺骨牌就为幼儿提供了这么一次机会,满足了幼儿积攒已久的心愿,有效地挑起了幼儿参与探究的欲望。

2、环节的处理——层层递进。活动中,教师对于环节的处理,难度层层提升。首先是直线上的探究。教师先是通过观看录像,引发兴趣、了解玩法,接着是在动手的操作验证中获得骨牌全部倒下的经验,从有格子的提示→直线上无格子的排列,难度在逐层加大;其次是有图案的排列。从直线→曲线,这是一个难度的跳跃,但由于有了直线上丰富的经验,这个难度对于幼儿来说,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

3、态度的培养——贯穿始终。骨牌轻、小,很容易因外力的影响而失败。因而,从观看录像的那一刻起,教师就不断地强调:要小心排,慢慢放,排好一块再排下一块,别着急,慢慢来,一定会成功的…直到活动的结束,正是老师温馨的提示和鼓励,安抚了幼儿急躁的心,使得更多的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

“多米诺骨牌”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今天的活动来源于我们幼儿的日常游戏。材料,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幼儿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积木。当小朋友在搭积木的时候,常常会有许多新的创意,有一天,小朋友把积木一块一块地排列好,不小心碰到了前面的一块,结果孩子发现后面的积木也随之全部挨个倒下,幼儿为自己发现这一现象欢呼雀跃,可其他幼儿在模仿这一现象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我抓住了幼儿的这个兴趣点,联系多米诺玩法开展了这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同等数量的条件下骨牌的倾倒与路线、排列、间隔有关。

2、能够通过观察、合作、比较,大胆的进行有目的有规律地探索。

3、培养幼儿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张路线图、两张记录表各5份、骨牌若干数量、笔 、投影仪、课件、录像、地垫。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木块。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积木,想玩吗?去玩一玩。

二、老师演示推多米诺骨牌,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排出8块,轻轻推第一块,你们猜这些积木会怎样?是这样吗?我来试试。你们想玩吗?

三、幼儿玩多米诺骨牌。

1、你成功了吗?为什么会倒?你的为什么没有倒?

2、幼儿再次玩。排成弯的。。

出示两条线,大拐弯和小拐弯。讨论哪种更容易倒。

四、幼儿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1、看图片。

多米诺骨牌除了排成直的和弯的,还可以排成各种图案呢,看。你们能排出其它的图案吗?

2、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交代要求:我们一个人的木块不够,怎么办?怎么合作呢?找好朋友,5个人一组,选一个组长,讨论排成什么图案。最后请他来介绍后并且推倒。

五、游戏:人体多米诺。

生活中除了用积木,还可以用麻将牌、硬的香烟壳子来玩多米诺。更有趣的是还可以用我们的人体当多米诺骨牌呢。

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积木块”成了“主角”,为使幼儿能尽快融入到活动中,我们一开始就让孩子对积木的玩法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个部分,孩子们利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地讲述,分享同伴的经验,同时激发了孩子参与下面活动的积极性。 接着,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也想来玩一玩,我的玩法更有趣。”孩子们觉得很好奇:“老师会怎么玩呢?和我们玩得一样吗?”小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老师的身上。我一边演示一边抛出问题:“我把积木一块一块排好,用手推第一块,你们猜,后面的积木会怎样呢?”面对我的问题,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猜想可能的结果,在这一环节中,我耐心地倾听了孩子对结果的种种猜测,在结果没有呈现时,我对孩子的观点表示认可,这给孩子创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围,从而,激发了孩子的猜想活动。我推倒积木,验证了孩子的猜想结果,更引发了孩子想亲自试一试的欲望。

有了孩子们的第一次操作,他们对多米诺玩法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与主动的探索下发现了原来是力的传递在起作用。

矛盾是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动力,这时我又适时地摆出了新的矛盾: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摆的?你没有成功,是什么原因呢?把这些问题的出现作为一个新的刺激点,在我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追问下,在幼儿一次次讨论、交流、操作中解决了积木块之间的距离问题,我还让成功的孩子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同伴,达到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紧接着,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多米诺的排列由原来的直线变成了曲线,这时,拐弯处的排列成了新的矛盾,我又抛出问题:“为什么拐弯地方的积木没有倒?怎样摆才能让前面一块积木能碰到后面一块积木呢?”这个问题又引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小朋友不断摆弄转角处积木的方向,我又及时给予语言引导:“请您检查一下前面一块是不是能碰到后面一块?”这样避免了孩子盲目地去推倒积木块,给了幼儿一个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机会。

第三次操作,是同伴间的合作,在这个环节中,大家要商量、分工、合作,将大家的积木块合在一起,还要共同来设计一个图案,这对孩子们来说又多了一份考验,这时我作为旁观者去倾听孩子们的交流、讨论、操作。孩子在介绍、推积木块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尽管有的小组积木块没有一次成功,我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肯定与鼓励。

最后用人体做骨牌,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就在活动接近尾声时,我给孩子欣赏了一段动态的多米诺现象,这一现象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想继续玩的欲望,大家在一个比较兴奋、愉悦的状态下结束了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注重了孩子的情感态度,因为孩子探求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本身更重要。

“多米诺骨牌”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1、是幼儿的天性,而多米诺骨牌是一种集动脑动手于一体的益智活动,选择多米诺骨牌幼儿比较喜欢,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

2、玩多米诺骨牌,放到课堂中来进行,时间短,需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在活动中,我们不是单纯一味强调合作,而是让幼儿通过活动发现,要做得好必须合作,碰到失败,不埋怨他人,而是接着干,非常有利于幼儿一些良好品质的形成。

3、活动贯穿了科学的道理,即直线于曲线倒的速度,让幼儿反复观察、比较而产生,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活动目标:

1、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主动学习、仔细观察的学习态度。

2、初步了解力的传递现象,知道直线比曲线传得快。

教案准备:

1、多米诺骨牌,排列示意图二张(直线与曲线)

2、录像带

教案过程:

一、幼儿看录像,引起兴趣。

教师用语:老师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今

天我们就来玩多米诺骨牌的。

二、幼儿操作,学习合作。

1、幼儿玩多米诺骨牌,学习骨牌的正确排列方法。

教师用语:多米诺骨牌应该怎样玩?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幼儿再次玩多米诺骨牌,学习小组合作进行排列。

教师用语:(1)你们是怎样排的?为什么你们排得快?

(2)这一次玩多米诺骨牌,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排得最快。

3、幼儿合作排列多米诺骨牌,并尝试击倒。

教师用语:当你击倒第一块时,你发现了什么?

三、两组幼儿排列比较,了解排列线路与力的传递间的关系。

1、出示两张排列示意图,相邻的两组小朋友商量并选择不同的

排列,比一比哪组排得快。

2、教师用语:请每组选一个代表,听好口令,同时击倒多米诺骨牌。

3、幼儿讨论:曲线与直线哪种排列方式倒得快?

4、幼儿看录像:倒得快慢与排列线路有关。

“多米诺骨牌”教案 篇4

活动设计思路与原则:

《纲要》中指出:“为幼儿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此次活动针对幼儿喜欢游戏的天性,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索,主动学习。

教育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力的作用之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动起来,以及使运动的物体静止的方法。

2、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仔细观察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多米诺骨牌、推牌录像、有关力作用的玩具若干。

活动程序:

欣赏推牌录像→幼儿尝试玩骨牌→讨论交流→探索阻止骨牌继续倒下的方法→体验其他体现力作用的游戏。

教育过程:

1、欣赏推牌录像,激发幼儿参与热情。

2、幼儿尝试玩骨牌

(1)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尝试:摆骨牌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骨牌会一个个的倒下?

(2)请幼儿自由尝试玩骨牌,不规定玩法和路线。

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积木块”成了“主角”,为使幼儿能尽快融入到活动中,我们一开始就让孩子对积木的玩法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个部分,孩子们利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地讲述,分享同伴的经验,同时激发了孩子参与下面活动的积极性。 接着,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也想来玩一玩,我的玩法更有趣。”孩子们觉得很好奇:“老师会怎么玩呢?和我们玩得一样吗?”小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老师的身上。我一边演示一边抛出问题:“我把积木一块一块排好,用手推第一块,你们猜,后面的积木会怎样呢?”面对我的问题,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猜想可能的结果,在这一环节中,我耐心地倾听了孩子对结果的种种猜测,在结果没有呈现时,我对孩子的观点表示认可,这给孩子创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围,从而,激发了孩子的猜想活动。我推倒积木,验证了孩子的猜想结果,更引发了孩子想亲自试一试的欲望。???

有了孩子们的第一次操作,他们对多米诺玩法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与主动的探索下发现了原来是力的传递在起作用。???

矛盾是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动力,这时我又适时地摆出了新的矛盾: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摆的?你没有成功,是什么原因呢?把这些问题的出现作为一个新的刺激点,在我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追问下,在幼儿一次次讨论、交流、操作中解决了积木块之间的距离问题,我还让成功的孩子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同伴,达到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紧接着,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多米诺的排列由原来的直线变成了曲线,这时,拐弯处的。排列成了新的矛盾,我又抛出问题:“为什么拐弯地方的积木没有倒?怎样摆才能让前面一块积木能碰到后面一块积木呢?”这个问题又引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小朋友不断摆弄转角处积木的方向,我又及时给予语言引导:“请您检查一下前面一块是不是能碰到后面一块?”这样避免了孩子盲目地去推倒积木块,给了幼儿一个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机会。???

第三次操作,是同伴间的合作,在这个环节中,大家要商量、分工、合作,将大家的积木块合在一起,还要共同来设计一个图案,这对孩子们来说又多了一份考验,这时我作为旁观者去倾听孩子们的交流、讨论、操作。孩子在介绍、推积木块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尽管有的小组积木块没有一次成功,我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肯定与鼓励。???

最后用人体做骨牌,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就在活动接近尾声时,我给孩子欣赏了一段动态的多米诺现象,这一现象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想继续玩的欲望,大家在一个比较兴奋、愉悦的状态下结束了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注重了孩子的情感态度,因为孩子探求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本身更重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