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如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师说教案(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 "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观点。
3、正反对比的论证。
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 “文”,故世人又称 "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 "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祟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师说》,因抗颜 (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标题"师说"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 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 “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蹈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③吾从而师之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今: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26次,请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例:吾师道也
作"从师"讲。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例:吾从而师之
"之"字在文中出现25次,对它的用法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补充]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定语后置。例: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例:吾欲之南海
“其”字在文中出现17次,请归纳整理其意义和用法。
[明确]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作兼语。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语。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例: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表感叹。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本文中,还有儿个词也是一词多义的,请解释。
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无:孰能无惑
是故无贯无贱,无长无少
圣、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明确]
惑: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道:道理,名词
风尚,名词
I道路,名词
无:没有,动词
无论,连词
圣、愚:圣人;愚人,名词
圣明;愚蠢,形容词
(3)特殊句式。
请找出下面这些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并翻译,
①判断何
②被动词
③宾语前置句
④介词后置句
⑤省略句
[明确]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不拘于时 译:不被时俗束缚。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⑤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 (年纪)大小,
2、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 ("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五)小结
本文是篇千古佳作。其思想内涵在当时是很深刻的,有些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本文文言知识丰富、典型。所以,学习本文一定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流利地背诵全文。
第2课时
(一)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在上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
第l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角:"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 (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 (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 "士人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 (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 (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 (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4段,说明作 《师说》的原因。继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2、研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为什么要从师?
(2)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1)①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2)无贯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研读第二自然段。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请具体分析,填写下表。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
2
3
与总论点关系
[点拨]在本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因此,"圣益圣,愚益愚。"这是第一个对比。"彼童子"之"句读之不知",则"师焉",而自己"惑之不解",则 "不焉",此 "小学而大遗",这是第二个对比。"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学习,而君子们则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导致 "师道之不复",这是第三个对比。这三个对比,前两个同第一段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论点紧密联系,第三个则同从师学习的原则的论述
前后呼应。
[明确]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话)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 爱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讽刺)
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4、研读第三自然段。
[讨论]上面第一、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第三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进一步阐述要从师学习的道理的呢?
[要点]第三自然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论点,使文章有极大的说服力。"圣人无常师",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而且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事例选得非常精当,是典型的举例论证方法。
5、研读第四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 "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6、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要点]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迸步,并意味着不仅 "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 "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经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7、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联,"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磋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 "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二)小结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明确]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 "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1]
【教学设想】
结合《劝学》总结文言文的基本学法: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本课拟采用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既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让学生便于总结他们掌握了什么。作为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要力求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把重点词义的解释放在理解课文中去进行。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放在背诵前进行。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牵引学生进入文本采用问读法进行。
【教学过程】
一、预习安排
利用词典和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读畅。并且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课堂进程
1、老师介绍文学常识。抓住如下中心词介绍:
韩愈、古文运动、写作背景、解题。
2、老师出示案例,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
(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老师的宽泛定义,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
3、齐读文章,学生活动:你能大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
明确:本文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陋习。
4、学习第一段:
⑴ 朗读:点读第一段──老师纠音,并指明朗读中的缺陷──学生齐读。
⑵ 老师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本,然后参与三个问题的讨论。理解与翻译中要注意下列词的用法与意义:必、受、师(6个)、是故。
① 老师是干什么的?
② 人为什么需要老师?
③ 选择老师需不需要考虑他的年龄大小?
⑶ 各自背诵第一段──点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接着指出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总之,这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人们从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并阐明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5、学习第二段:
⑴ 朗读:点读──师正音──齐读。
⑵ 理解文本: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弄懂这一段所写的内容,参与下面问题的讨论,并且在理解与翻译的过程中掌握下列几个词的意义:出、下、耻师、句读、不、族、相若。
①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学习的态度上有何区别?为什么“圣益圣,愚益愚”?
② 今之众人对自己和对孩子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区别?
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不同?
④ 本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抨击了“耻学于师”的陋习。)
⑤ 本段文字论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比。)
⑶ 熟读──背诵──齐背。
⑷ 老师总结:本段运用了三个对比,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这是结合当时的现象从反面进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应的,前面提出师道之不传,欲人之无惑的现实,然后通过三个对比来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尾两句与首句照应,再次说明了师道之不复的原因。
5、学习第三段:
⑴ 朗读:点读──齐读。
⑵ 理解文本: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掌握重点词语有:常、师、之徒、专攻。讨论下列问题:
① 作者列举孔子拜师一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 孔子为什么我们要拜这些人为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⑶ 各自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这一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学者孔子的例子,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且还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一石三鸟,事例选得非常精当。
6、学习第四段:
⑴ 朗读:点读──齐读。
⑵ 理解文本:
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应掌握的重点词语有:传、拘、嘉、贻。并参与讨论一个问题:
作者写《师说》这篇文章的直接动因是什么?
⑶ 各自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这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但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附记来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来写:他赞扬李蟠“不拘于时”(与上层“士大夫之族”相反),“学于余(从师学习),“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就是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论点。
7、理解全文结构:
(这是为学生背诵课文作准备。)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并形成如下板书:
段意 论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
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8、背诵全文:
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写作的结构之后,要求学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9、课后拓展:
⑴ 学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⑵ 现在我们还需不需要老师?请谈谈你的见解
1.因仅要求学生在放假期间进行预习,而教师没有对预习实效进行检测,加之没有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理想。教师对学生的状况按照理想化状态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2.导入新课时纠缠“××说”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的'见解”或“说说××的道理”这一限定的理解方式,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无法讲出如《捕蛇者说》是“作者借捕蛇者存在的这一现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的主旨。
3.因课件的线性结构安排,所以在上课时只能按部就班执行,无法实现自由跳转。如时代背景介绍应该出现于学生无法理解“不拘于时”的“时”到底指什么的时候?今后课件宜做成选择性结构的。
4.授课时预设的内容太多,生成的内容几乎没有。这既制约了学生的学,也限制了教师的教。所以上课气氛略显沉闷。
5.对教学目标“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重点学习对比的论证方法” 这一条从课堂实际来看仅关注了后半部分,这一条目标应改为“重点学习对比的论证方法”。囿于课堂时间教学开展得并不好。本应学生交流讨论的内容,教师越俎代庖。致使仿写环节无法进行。
6.注重学生思维引导这一原则和功利的文言文课文“三多一少”虽存在矛盾,但个人认为还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相对重要,毕竟字词积累是学生的事。
课程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课程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课程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教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文章
1、学生自读文章,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文章,熟悉文章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文章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文章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答案:“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答案: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总结:“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总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总结:“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答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答案表示了他的立场?
答案:“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答案: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学习内容
一、背景及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3.“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词句解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事迹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恐前后受其敌 遭受
(5)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惑,疑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疑难问题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迷乱,迷惑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蒙蔽,欺骗
(6)贱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地位卑下,卑贱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地位卑下,卑贱 心忧炭贱愿天寒 物价低,便宜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石 轻视,贬低
又迫贱事 谦称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聪明贤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国 圣明、贤能
诚宜开张圣听 君王
三、结构分析
《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四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内容详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一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重点、难点解析
1.“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 ”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3.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
(1)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五、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六、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同步习题
射说
元好问
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①,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②,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③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悦》。
注:①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
②彀:拉弓。③走:自称谦词。
1.写出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晋侯觞客于柳溪( ) 再而贯马耳之左( )
而的又为一( ) 以卒贤主人之欢( )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线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顾尝学焉 / 顾谓所私曰 ②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 / 将若车轮焉
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
C.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 D.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何谓得之于心?
(2)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说”常常有所叙、有所议。从本文看,所叙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
6.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7.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9.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
1.觞:以酒款待 再:第二次 的:箭靶 卒:成全、完成
2.D
3.(1)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
(2)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
4.晋侯子婿驰射失败,客分析原因并愿用自己的骑射证明则“有道”,但遭拒绝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
5.A 6.C 7.D 8.B 9.D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重点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录音机和课文朗诵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学生看过投影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2、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出示投影: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项………………………………………………( )
A 襄(xiang) 句读(d6u)
&苌(zh6ng)弘 聃(dan)
C贻(yi) 谀(yu)
D、蟠(pan) 六艺经传(zhuan)
答案:C
五、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注意读准停顿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六、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1、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孰能无惑(谁:疑惑)
②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子的读法) ④圣益圣,愚益愚(更加、越发)
⑤官盛则近谀(奉承) ⑧圣人无常师(常有)
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辅助)
⑧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④⑥⑧
D、③⑥⑦⑧
答案:B(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常,固定的;相,互相)
2、出示投影:
辨别、解释下列各组词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传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从 1 惑而不从师
2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答案:传:①动词,流传;②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
师:①名词,老师;②动词,从师。从:
①动词,跟随;②介词,自。
3、出示投影:
(1)下列句中“乃”字的义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其皆出于此乎
C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D、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答案:
(1)D(A中的意为“是”;B中的意为“才”,副词;C中的意为“只是”;D中的意为“竟、竟然”)
(2)D(D中“于”意为“对”;A中的意为“在”,介词;B中的意为“从”,介词;C中的意为“在”) :
4、出示投影: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试加以辨析。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从而师之 、
(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7)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
(1)古今用法不同。“学者”在这里是指“求学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则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古今用法不同。“从而”在这里是两个词,即动词“从”和连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连词,表示目的和结果。
(3)(4)(5)(6)古今用法相同,意思分别为“所说的”;“一样,差不多”;“先和后”;“赶不上”。!
(7)古今用法有别。“不必”在这里是“不一定”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合成了一个副词,表示“不需要”的意思。
七、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
明确: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八、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内容层次。
2、试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层次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习课文思路,在此基础上,当堂背诵全文,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检查朗读或试背情况
三、研习课文
1、研习第1段
(1)教师范背第1段。
(2)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3)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板书: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然后下定义作结论
2、重点研习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查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
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板书:对其子——对自身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3、具体研习第3段
提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做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论断。这个论断,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概括。该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板书:师生关系、师道关系。事例论证、引用论证
4、具体研习第4段 、
(1)提问:韩愈为何要给李蟠写这篇文章?原因有几条?
明确:概括地讲,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体分析,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2)提问: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这篇文章?结合背景与原文去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先说“不拘于时”。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耻学于师。而李蟠能不受时俗限制,不管对方身份如何,甘愿从师学习,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师道”主张的体现,也正是作者赞许的不管“年之先后”“无贵无贱”的“师道”精神。再说“好古文”。这里的“古文”跟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内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实就是在传承儒道,弘扬儒家思想,当然就更值得称赞了。由此看来,李蟠是韩愈古文运动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所以韩愈才“作《师说》以遗之”。
5、由以上分析,谈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道”的实际内涵及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文中的“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彼童子之师”,而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这里的“道”从后文看,应是“六艺经传”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师”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四、探究阅读
探究课题:如何认识《师说》的中心论点。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可出示投影,提供参考例子。
1、文章有一个中心论点(节选)(黄德焘)
《师说》由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第四节)而提出一个要不要从师的问题。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张是: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是没有直书,没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两个分论点,在第一节一并提出:一个是回答“为什么要从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是回答“怎样从师”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接着在第二节、第三节加以分析,给以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为什么要从师”和“怎样从师”,目的只有一个:
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从第一节“古之学者必有师”,到第二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到第三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到第四节“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仅仅从这些,我们也不难看出,“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贯穿全文的始终,是全文的一个“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第二节仅仅论述“为什么要从师”,第三节仅仅论述“怎样从师”,第四节是交待写作缘由,可见“古之学者必有师”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两个论点都没有贯穿全文始终,都不是全文的“纲”,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师说》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可以把分论点综合起来(节选)(吕其憨)
(师说)一文提出了两个分论点,即“古之学者必有师”和“圣人无常师”。全文可分两部分,1~3段为第一部分,第4段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两小层,1~2段为一层,第3段为一层,分别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分论点。
那么《师说》有没有中心论点呢?
《师说》提出的若干观点,它们之间不存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也不能从中选出一个“主要的”作中心论点。然而我们却可以把两个分论点加以综合,总结出其中心论点,即:本文阐明了一切学者必须有师并相师的从师之道。一篇文章的若干分论点相加,共同组成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相互关系之一种,这种情况所在多有。例如,茅盾《谈的人物和结构》一文,阐述了两个分论点,即《水浒》的人物描写值得学习,《水浒》的结构艺术值得学习;而全文中心论点可以是这两个分论点的综合:《水浒》的人物描写和结构艺术是值得学习的。
《师说》的中心论点也可以概括为:文章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儒家(或古代)的从师之道。
3、没有中心论点句却有中心思想(节选)(郑金法)根据本人多次教学《师说》的体会,读文应着重段落内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论点句,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读课文。
或许有人要问:《师说》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师说》没有像《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和《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样有个现成的句子作中心论点,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语参》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土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五省(区)编的1983年版《中语参》也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阐明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两者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未用“中心论点”一说,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语,说明《师说》确实没有中心论点句。
4、“古之学者必有师”不能看作《师说》的中心论点(节选)(丁勤中 赵存志)
笔者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具备中心论点的资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写作目的,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在论证之列。韩愈作《师说》的目的是借为文送李蟠来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发从师学习的原则,弘扬从师学习的传统。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论证“古之学者”是否“有师”这一问题。
第二,析文题含意,可知“古之学者必有师”不属从师道理范畴。师说,即“谈从师的道理”。
“要不要从师”并不取决于“古之学者”是否从师,而是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又因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看来,“古之学者必有师”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从师”的问题。它也不属于从师道理的范畴。
第三、看论证过程,可知《师说》并没有把“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组对比都是通过批判反面现象表明了倡导“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正确从师原则的必要性,有力地论证了这一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四,说到底,“古之学者必有师”这样的观点有必要论证吗?显然没有必要。
那么,“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师说》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只是一个话题的切人点。由“古之学者必有师”引出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无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须从师。接着阐述从师的原则,即提出中心论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一词就表明“古之学者必有师”是为中心论点的出现服务的,它应从属于中心论点之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话题切人点独运匠心,它既为下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慨叹设置了一个伏笔,又为第三段构建对比提供了一个备用参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没有任何理由作为《师说》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还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师说》论述了两个观点(李义 谢林)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进展的阶段的表现,是作者逻辑推理的过程的体现,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证明文章的一个观点,它不可能证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否则,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无章法。《师说》一文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关于从师学习的两个观点。其一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从师之作用及从师的必要性予以简洁有力的阐述,接着又对从师学习的目的进行探究,从而归纳出第二个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行径,从批判反面的现象中证明了第一个观点。第三段正面论证了第二个观点。第四段交待写作的原因,并以赞扬李蟠“能行古道”即从师之道,择师之道,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提出的两个论点。(以上5个观点均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__年第1期)
五、课文总结
《师说》真不愧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师”“重道”的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学习本文后,还应树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气,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熟练背诵全文。
3、阅读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见《语文读本》P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