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教案优秀9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该页是漂亮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教案优秀9篇,仅供借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 篇1

6、“道”与“人和”有何关系?

7、战争与治国,哪个是作者最想表现的?为什么从战争入手?

八、一分钟试背、涵咏

九、结合现实、历史,请学生再举一两个例子证明人和的重要性

十、小结

十一、诵读中结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教案 篇2

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加点字注音。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两篇短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并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3、掌握两篇短文的论辩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4、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4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3、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接力赛诵读课文,后教师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6、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7、提问:

(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8、整理:

(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

9、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10、作业:

(1)、领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并简要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么?(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这里还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说说。(学生说不上,老师就析题:施行仁政的人就会很多人帮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帮助他)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 、“畔”通“叛”:背叛)

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再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

7、整体归纳: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习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再从道理上得出结论)

五、课堂延伸:

延伸部分的我还没设计好,请各位出出主意,怎样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朗读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

路,把握说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品味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讲淮海战役中民工支前导入:得民心者的天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 ,字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 、 。他是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 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 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_著书立说。 是孟子及其_万章等著,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顿。

2.听了课文的朗读,你知道怎么读了吗?关键是读出文章的气势。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吧!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学习文言文朗读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该做什么了

呢?好,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翻译课文,弄懂课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号,待会可以举手提问。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五、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六、讨论课文论证的语言: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对比、排比的运用)

七、小结:孟子借谈作战取胜的条件来阐明他的政治观念。

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国家,让国家长治久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 篇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苏版初中语文第九册诵读欣赏的内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诊断,阐明了施得“仁政”的必要性。由战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了是否“人和”决定战争的胜败;能否施行“仁政”,决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一)、诵朗读法

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

(二)、设疑导读、合作探究

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

三、说学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而且本节课执教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文言积累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老师适当设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问答法,分析法,比较等组织学生学习。

四、说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课文特点,本节教学拟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通过大量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并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涵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调动旧知导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已知事实出发,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文的学习讨论。

(二)、文学常识学习:文学作品学习讲求“知人论世”,故安排此环节,由学生借助手头资料自主学习相关文学常识,教师在做重点强调,以期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三)、朗读并译文: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本节教学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由于时代的差异,要理解古人思想,必须先通其文意。这历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故本环节为本节课重要环节之一。又由于执教对象为初三学生,有一定文言积累和自学能力,加之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故本节课拟采用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质疑、解疑。教师引导学生重点领会如下文言知识的方法组织教学突破重点。

(四)、赏析文本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文,从论点的提出到论证的过程到得出结论,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拟采用教师设疑导读,学生自主探究、,师生讨论归纳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提高议论说理的提高议论说理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安排此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观点,领悟孟子的思想,增强对“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理解,并在积累中予以贯彻落实使课堂学习得以升华。

总之,本节课将充分贯彻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读为主线,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力求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能力。

六、说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总感觉到有些别扭,不就仅仅是公开教学么?都是熟悉的同事啊,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谈吐高雅、机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其是我在备课上还是不够充分,顾头不顾尾的。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

在课堂开始时导语设计的`挺好,只认为开头很重要它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中间环节,问题设计不明朗,学生思考讨论不足,老师讲解过多,结尾普通,我认为学生没有完全走进孟子,激发他们思考学习其思想主张的兴趣。今后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及教学策略和驾驭能力方面一定努力。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善于调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调节教学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是教学机智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养成。我将再接再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后感 篇7

孟子得出一个结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我不能说刘备在每一件事情上面都做得对,但作为一个义无反顾的反曹英雄,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君子。以赤壁大战这个案例而言,刘备和孙权面对气势汹汹的曹操,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了。

赤壁大战成就了孙权,成就了周瑜,也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了迅速发展的机会。正是因为这次机会,才使得刘备从一员寄人篱下的客将,迅速成为三分天下的王者。不幸的是,刘备并没有最终实现他复兴大汉王朝的梦想。公元223年,汉昭烈帝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他因为痢疾并发症,病逝于白帝城。

汉昭烈帝是刘备的谥号。为什么称他是汉昭烈帝呢?因为在曹丕篡夺了汉献帝的皇位之后,诸葛亮等人在成都拥立刘备继续做大汉王朝的皇帝。所以,汉献帝并非是大汉王朝的末代皇帝,刘备的儿子刘禅才是。大汉王朝的历史,也并非只有426年,而应该是483年。

有人说,刘备只是汉献帝的远房亲戚,从血缘关系上,似乎不宜把他看作大汉王朝的皇帝。我却以为不然,因为汉光武帝刘秀,也曾经有过和刘备一样的经历。刘秀在幼年时期就失去了父亲,刘备也是从小就成了孤儿。刘秀在少年时代做过农民,刘备在少年时代做过小商贩。刘秀是前朝汉平帝和孺子婴的远房亲戚,刘备也是汉献帝的远房叔叔。刘秀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光武中兴”,如果刘备能够多活,谁说他不可以创造出大汉王朝的第二次中兴?虽然刘备在军事谋略方面不如曹操,也不如诸葛亮,但他的领导力却足够与汉光武帝刘秀比肩。从这两位皇帝的谥号上讲,汉光武帝的“光武”与汉昭烈帝的“昭烈”几乎就是同一个意义。只要大汉王朝的国号在继续沿用,以仁爱治理国家的施政纲领还在一脉相承,我们当然应该把蜀汉的历史看作大汉王朝的延续。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皇帝、一个好的国家领导人,而不是什么皇室的血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习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习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清论证思路,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历史上,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

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 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 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烈、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敌人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比、对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然而不胜者(连词,表转折)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句子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抓住具体文句去分析与体会,理清字词含义,以学生活动为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尝试着依照板书背诵课文

六、问题探究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练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一、复习检查

翻译下列各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二、继续分析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第二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这场战争结果怎样?原因何在?

明确: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战争结果如何?为什么?

明确: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回答下列问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4、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思考: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什么意思?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意思: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运用了排比修辞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辩的论辩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三、教师启发

1.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明确: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四、自由阅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五、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对照注解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证简练严谨

语言气势磅礴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