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案【优秀1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细致的小编Waner帮大伙儿找到的《圆的周长》教案【优秀13篇】,仅供借鉴。

《圆的周长》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测量、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会用字母表示,能运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硬币、直尺、细线、软尺、3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

生:通过看作业纸,我知道今天要讲《圆的周长》。

师: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课件出示作业纸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对作业纸的试做和对今天所学内容的预习,相信同学们都有所收获,有的同学可能也有疑虑或者问题,下面就请小组长组织好本组同学把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把不明白的也说一说,小组长做好记录,形成问题,待会儿我们汇报。课件出示这些要求

二、小组交流,交换质疑。

师:交流完了吗?小组长们谁先来代表本组汇报汇报?

三、全班交流,形成问题。

生:我们小组明白了

1、圆的周长是围成圆的一周的长度。

2、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约等于3.14。

我们不明白的是: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圆的周长怎么求?又是怎么推导的?

3、怎么测量圆的周长。

4、用什么办法可以得到圆的周长?

师:同学们,为了节省时间,其他小组在说的时候就不要重复了,主要是做一下补充。

生:我们组明白了圆周长字母表示形式是c=∏d或c=2∏r

生:我们明白了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圆周长和直径半径有关系,怎么得来的还要想想。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看来大家预习的很充分,问题也提的很有价值,要学习圆的周长首先要明白圆的大小和谁有关系,也就是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系,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一同走进美丽的圆。

四、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初步了解圆的周长和半径、直径的关系。

师:同学们,自行车是一种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我们不仅骑车子上班、上学,有时在周末还会骑车子去郊游,你看,星期天,天气多好呀,亮亮一家骑车子去郊游,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车子大小不同。

生:聪聪骑得车子轮子最小,爸爸的车子轮子最大。

师:如果这三辆自行车都转动一周,谁走的最远?

生:爸爸的车子走的最远。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爸爸的车子轮子最大。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想想圆的周长的长短与圆的什么有关系?屏幕出示三个大车轮的图片

生:与半径有关系,半径越长,周长越长。

生:与直径有关系,直径越长,周长越长。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了统一的认识,你们看这三个圆,哪个圆的周长最长?

生:1号圆。

师: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还有怎样的关系呢?接下来进入我们的探究环节。

2、小组合作探究圆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分好了四人小组,现在要小组合作了,老师希望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先听清楚要求再动手去做。

小组合作要求:

1、利用手中的学具测量物品中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

2、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记录单中,用计算器算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几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观察得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师:哪个小组先汇报?先说说你们采用的方法,再说结果。

生:绕线法。

生:滚动法。

师:同学们很聪明,把圆周长这条曲线变成了直线段,这叫做化曲为直。

师: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哪个组说说?

生:圆的周长÷直径=3倍多一些(板书:圆的周长÷直径=3倍多一些)

师:这三倍多一些是多少呢?

生:书上说是3.14。

师:任意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板书:圆周率  ∏)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圆周率,早在多年前,我国古人就对此进行过研究。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屏幕出示祖冲之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祖冲之真伟大,我们的祖先真有智慧。

生:我也挺聪明的,我算出来的答案跟祖冲之爷爷的很接近。

师:今天我们计算到了小数点后第12411亿位,这个数有多少呢?如果你一秒钟读一个数的话,大约需要读4万年。并且我们还没有计算到尽头。

师:圆周率的小数点每前进一位,都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看来真理需要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像这些科学家一样,勇于探索,不断追求。

师:我们了解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只取它的近似值3.14。(板书3.14,擦掉3倍多一些)

师:圆的周长怎么求呀?

生:圆的周长=直径×3.14

师:板书c=∏d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表示圆周率,

c=∏d

师:如果知道半径,应该怎样写?

生:c=2∏r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师: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同学们今天学习的很轻松,这些都得益于同学们充分的预习,老师佩服你们,现在如果给出圆的直径或半径,你能求出圆的周长来吗?能口算的就口算。(课件出示一大一小两个圆,一个半径1厘米,周长6.28厘米,一个直径10厘米,周长31.4厘米)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最初的问题还是问题吗?

生:已经都会了。

师:找同学来说说。

生: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和半径有关系,直径半径越长,周长越长。

生: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数固定不变,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

生:∏取近似值是3.14。

生: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圆周率,周长用字母c来表示,字母形式是c=∏d或c=2∏r

生:测量圆的周长有绕线法、滚动法等等。

生:我们现在如果知道直径或半径就能求出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也可以求出直径或半径来。

师:你真会学习,能够举一反三的看问题,我们要向你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于圆的周长的知识,现在拿出你们的作业纸,认真审题时候再做。开始吧!

师:老师看同学们大部分题做得很好,很认真,少部分题上理解有偏差,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屏幕,(屏幕抽出2道题目)说说你对这道题的理解。

师:同学们理解的很到位,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不能马虎,好,没有做完的同学利用自习课时间再做,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播放圆的应用)

师:圆象征着团圆,圆圆满满,一个个美丽的圆奇妙的组合在一起,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有许多成语里也有圆,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下,看看谁找的更多。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收获满园。

《圆的周长》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十一册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 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4.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圆形纸片等实物,

以及直尺、 绸带,测量结果记录表,计算器,投影资料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一)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 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作用]播放的课件既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把两只小狗进行赛跑比赛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的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通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和利用正方形周长概念进行迁移,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 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作用]正方形周长的复习,进一步强化了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为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研究圆周长作好了学习方法上的准备。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4)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 转化

 曲 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作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物想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不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到用“滚动法”、“缠绕法”,以及用“折叠”的方法测量圆形纸片,最后到大屏幕上的圆不能进行实际测量,既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又不断设置认知冲突,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反扩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作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和讨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依赖教师指导进行操作的被动局面,学生对后续的实际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一)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

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厘米) 圆的直径(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

2

3

4

2.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3.集体反馈数据(选取3~4组实验结果,大屏幕展示)

(二)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

1.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是直径的几倍?

3.刚才同学们已经对大小不同的圆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测算,如果我们任选一个圆再进行测算,结果还会怎样?(课件进行验证)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三)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1.这个倍数通常被人们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对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知道他叫什么吗?

3.这个倍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投影出示: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把圆的周长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正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最终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率。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

[作用]:通过这段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的可爱,从而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我们祖国的深深的热爱之情。

4.理解误差

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在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

5.解答开始的问题

现在你能准确的判断出小黄狗和小灰狗谁跑的路程长了吗?

(四)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圆周率

c =πd

2. 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c =2πr

追问:那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多少倍?

[作用]本环节选取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融小组合作、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归纳和概括为一体,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理解圆周率意义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利用课件进行验证,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还出示了较为详尽的资料,从而在深入理解新知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利用圆周率的意义准确解答开始的问题,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计算公式的总结水到渠成。

三、引导质疑,深入领会 (略)

四、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 =3.14 ( )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老师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老师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五、课内小结,扎实掌握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有效的对新知加以巩固;判断题和选择题很好的抓住新授内容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准确而清晰的把握;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观念。通过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收获,不仅明确的再现了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且再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六、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

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圆的周长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和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摸一摸,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使学生亲历整个探寻知识的过程,从而掌握圆周长计算的由来和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计算、猜测、验证等过程,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圆形纸片、直尺、计算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 课始预习,初步了解

看书完成前置作业:

1、什么叫圆的周长?并举例说明。圆的周长可以怎样测量?

2、什么叫圆的半径和直径?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3、你认为圆的周长的

大小跟什么有关?为什么?你能想出办法证明圆的周长跟它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4、哪个数学家对圆的周长有关的知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对本课知识点有个初步了解,在完成前置作业的过程中对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进行思考,带着问题和疑惑走进课堂,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互动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圆的周长

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⑵学生通过摸一摸圆形学具,感受围成圆的线是曲线,完善圆的周长的概念。 ⑶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圆的周长?

⑷课件演示圆的周长,并出示圆的周长概念。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对圆的周长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再通过摸一摸的感知活动对圆周长的曲线特点有了深刻体会,课件演示让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直观形象进行感知,从而对圆周长概念有了深刻理解)

2、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⑴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

学生通过折圆纸片,找出半径和直径,通过观察,测量明确d﹦2r

⑵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师:长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正方形呢?那么圆的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

预设:

学生1出示大小不一的圆,分别比较它们的直径和周长,得出直径大的周长就大。

引导小结:①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也就越长,圆的直径越短,它的周长也就越短。

②我们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三点几,也就是说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比分析表格,教师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测量过程,让学生能对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激发学生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的热情。)

3、学习圆周率的有关知识

⑴引入圆周率

师:其实,很早就有人研究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板书: =圆周率)

⑵介绍圆周率的资料,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关于圆周率的知识,你知道哪个数学家在这方面做出了什么样的卓越贡献?(学生通过预习有一些初步的印象。)

课件播放圆周率的资料完善学生的记忆。

在当时,祖冲之所算的圆周率的值要比外国科学家早多少年?听完刚才的这些资料介绍,你有什么感想?

师:我们真为我们国家能出现这样一伟大的数学家感到骄傲和自豪,老师也希望同学们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

⑶教学圆周率的读写法及数值

师:对于圆周率,我们用希腊字母л来表示。(板书л)

①让学生跟老师读,并用手指在桌子上边写边读。

②经过数学家们研究发现圆周率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数呢?

学生回忆预习的内容,师提醒学生明确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数值是л=3.1415926……(板书:л=3.1415926……)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③圆周率的近似值。

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借助超级计算机,人们算出的圆周率,小数点后面已经达到了万亿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小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板书:л≈3.14)

④学生看书,再次阅读圆周率的知识点介绍

(设计意图:圆周率是新出现的一个概念,让学生从预习的初步感知,到探索中对圆周率的理解,到再次的看书完善对圆周率概念的陈述,了解近似值的大小取值,让学生对圆周率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圆周长的公式推导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攻破难关的喜悦。)

4、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提问:圆的周长一般用字母什么来表示?圆的直径呢?

那么根据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公式

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C÷d=Л,

那么C=?(板书:C=лd)

让学生互相说说出公式所代表的意义,并汇报。

想一想,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已知半径r,圆的周长C又等于什么?学生推导教师板书:C=2лr

三、解决实际问题

1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 能熟练运用圆周长的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圆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提问

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圆规两脚尖分开4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直径呢?周长呢?

指名回答,明确计算方法。

3.口答,求下列各圆的面积。

(l)r=2cm r=3cm r=5cm

(2)d=2cm d=3cm d=5cm

4.引入: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如果只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能算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圆周长的知识。(板书: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运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的情境图,指名读题,并且找出条件和问题。

(2)讨论:如何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

(3)交流后,明确:先测量出这个花坛的周长,再利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

花坛的直径。

(4)出示测量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5)学生独立完成。

(6)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7)师: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喜欢什么方法?

2.小结。

(l)提问: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圆的半径或直径?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①列方程解答。

②d=C r=C 2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1)借助圆柱形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树干横截面,,。

(2)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3)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1)理解拱门的高度的含义。

(2)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集体交流,明确:可以通过计算来比较,也可以根据周长的计算公式来直接比较。

5.作业:练习十四第6、7、10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运用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d=C r=C 2

圆的周长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P 92-93例4、例5,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认识圆周率,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解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计算和交流、归纳等活动过程,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积累推导计算公式的学习过程,发展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积累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探索计算公式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谈话: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课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课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全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 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学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圆周长公式。

⑴ 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C=d ,C=d)

⑵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d或C=2r)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试一试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练一练。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⑶ 学生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交流:为什么求是车轮的周长?

6.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圆的周长》教案 篇6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第89——90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1——6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周率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二)能力训练点

1、会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对圆的周长测量方法的探究,渗透化归思想。

2、通过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研究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演示,使学生受到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学法引导

1、引导学生操作、实验,从中发现规律。

2、运用周长公式,指导学生计算。

三、教学重点: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圆周率意义的理解。

五、教具、学具准备:微机、实物投影、小黑板、系有螺丝帽的线、大小不等的圆片、铁圈、皮尺、直尺、线绳。

六、 教学过程 :

(一)认识圆的周长

1、创设情境

(屏幕显示)两只小蚂蚁在地上跑步,红蚂蚁沿着正方形路线跑,黑蚂蚁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1)要求红蚂蚁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正方形的什么?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板书:围成)

(2)求黑蚂蚁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板书并揭示课题:圆的周长),围成圆的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板书:曲线)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什么叫圆的周长?(生回答,师完成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3、实际感知

(1)师拿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用手摸出圆周长的那部分。

(2)让全班学生动手摸摸硬币、硬纸板、圆柱的周围,同桌之间边说边指出周长是指哪一部分的长。

(二)测量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你能用手边的测量工具,测出圆的周长吗?你能想出几种测量方法?(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硬币、圆铁圈、硬纸板等)。

学生说出测量方法:化曲为直、滚动、软皮尺测、绳绕圆一周。生边说,师边微机演示。

师:你们想的这些方法都很好,但是不是对所有的圆都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看:(师捏住一头系着螺丝帽的线,用力甩出一个圆)象这个圆你能用绕线法或滚动法量出圆的周长吗?当然不能,因为只要老师的手一停,圆就消失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三)引导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启发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与圆内的某条线段长有关,也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

微机演示:用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这三个圆同时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就是三个圆的周长。

引导学生观察,生说出观察结果,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1)测量计算

小组合作,分别量出几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并把相应的数据填在89页的表格中。

请同学汇报所填数据。

观察这些数据,能发现什么呢?

生概括出:每个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2)媒体演示:

屏幕上大小不同的三个圆及三个圆的周长(化曲为直的线段),用每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它的周长,得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每个圆的周长还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引导概括

其实,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教学生读写π,介绍π在计算时如何取值。

学生自己读书中介绍祖冲之的一段知识。

(四)归纳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生讨论:(1)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求圆周长的字母公式有几个?各是什么?

生回答,教师板书:C=πd或C=2πr

(五)应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黑板出示例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指名读题,自己列式解答(1生板演)

(六)订正时教师强调说明:

(1)解答时不必写出公式。

(2)π取两位小数,计算时就不再看成近似的数了。

(3)计算中取近似值的那一步要用“≈”表示。

完成例1下的做一做,实物投影订正。

(七)看书质疑,全课小结。

(八)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2)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3)π=3.14 ()

2、求下面各图的周长(只列式不计算)



3、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d=2米(2)d=1.5厘米(3)d=4分米

r=6分米 r=3米  r=1.5厘米

分三组进行解答,订正时强调单位名称。

4、解答简单应用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4.2米,周长是多少?

(2)一个圆形牛栏的半径是12米,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接头处忽略不计)

(3)一种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32米,前轮的周长是多少米?如果前轮每分转6周,它每分钟前进多少米?(得数保留整米数)。

(九)课后练习

量一量家中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计算它滚动一周前进多少米?

附:板书设计 :

圆 的 周 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例1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3.14×0.95

π≈3.14=2.983

c=πd或c=2πr≈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

长是2.98米。

《圆的周长》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长的概念,明白周长是一个长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2、会用滚动和绕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明白圆周率π是一

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会正确运用公式求圆的周长。

4、运用迁移类推,小组合作,教师引导

5、使学生懂得圆周率的来历,结合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出示)

1.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几倍?用什么公式表示?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3.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它们的周长公式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导入:以前所学的求直线形的周长都是求几条线段长度的和,那么,圆(手拿一圆)这闭合曲线图形的周长怎样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新授

1.圆周长的意义。

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跟老师一起来摸圆的一周,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什么叫做圆的周长。(课件展示圆周长)

教师概括: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可用字母“c”来表示。(出示课件)

2、圆周率的意义

1)要想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我们可以怎样做?用测量的方法你是怎样测量的?(请同学们再次拿出准备好的硬纸圆,和准备好的工具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圆的周长,一会小组派代表来说明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圆的周长的。)

2)小组汇报,上台演示

(可用滚动法、绕绳法、拉伸法)

提示:以上得到圆周长的方法方便吗?是否对求任何圆的周长都适用呢?(出示课件:摩天轮)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更好更科学测量方法。

3、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讨论:我们知道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只需要知道边长就行了。用边长×4就得到正方形的周长了。那么圆的周长与圆的哪部分有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来看一看(以下演示)从中你知道了圆的周长与圆哪部分有关?(直径、半径)说明理由

2)提问: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以直径为例做个实验。(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给每组的记录单,按表中的要求把刚才测量的圆的周长填在表内,在测量一下这个圆的直径是多少填在表内,求出它们的比值)观测得到的数据你会发现什么?(课件出示表格及要求)

周长c(毫米)

直径d(毫米)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你们的发现:

3)小组交流,汇报发现的结果。

明确: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教师:实际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因此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跟老师读、写)(出示课件)

习题:(判断课件)

4)那么π是多少呢?先让来了解一下有关圆周率(π)的小资料。(出示资料)(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a、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b、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 π≈3.14

c、祖冲之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比欧洲早一千年。

d、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4、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因为:圆周率=圆的周长比圆的直径

所以: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用字母表示为:c=πd或c=2πr

5、利用公式计算(出示例1)

例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学生根据公式自己解决)

3.14×0.95=2.983≈2.98(米)  答:

三、练习

关于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生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 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6。

⑴ 课件出示例6的场景图,全班交流:怎样能准确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又不会损伤到花坛里的花草呢?(先测量出花坛的周长,再算出花坛的直径。)

⑵ 课件出示测量的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小组交流:知道了这个花坛的周长,怎样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呢?

①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 展示自己是怎么解答的。

⑶ 全班展示、交流。

① 根据圆周长公式C=πd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② 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

⑷ 总结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

的关系计算。

2.习“试一试”。

二、巩固拓展

1.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成练习十四第5题。

3.成练习十四第6题

4.成练习十四第7题。

5.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6.成练习十四第9、10题。

三、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圆的周长》教案 篇9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十一册第107~108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 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圆形纸片等实物,

以及直尺、 绸带,测量结果记录表,计算器,投影资料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一)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 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评析]播放的课件既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把两只小狗进行赛跑比赛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的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通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和利用正方形周长概念进行迁移,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 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评析]正方形周长的复习,进一步强化了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为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研究圆周长作好了学习方法上的准备。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4)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 转化

 曲 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物想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不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到用“滚动法”、“缠绕法”,以及用“折叠”的方法测量圆形纸片,最后到大屏幕上的圆不能进行实际测量,既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又不断设置认知冲突,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反扩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评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和讨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依赖教师指导进行操作的被动局面,学生对后续的实际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一)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

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厘米) 圆的直径(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

2

3

4

2.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3.集体反馈数据(选取3~4组实验结果,大屏幕展示)

(二)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

1.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是直径的几倍?

3.刚才同学们已经对大小不同的圆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测算,如果我们任选一个圆再进行测算,结果还会怎样?(课件进行验证)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三)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1.这个倍数通常被人们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对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知道他叫什么吗?

3.这个倍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投影出示: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把圆的周长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正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最终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率。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

4.理解误差

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在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

5.解答开始的问题

现在你能准确的判断出小黄狗和小灰狗谁跑的路程长了吗?

(四)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圆周率

C =πd

2. 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C =2πr

追问:那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多少倍?

[评析]本环节选取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融小组合作、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归纳和概括为一体,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理解圆周率意义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利用课件进行验证,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还出示了较为详尽的资料,从而在深入理解新知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利用圆周率的意义准确解答开始的问题,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计算公式的总结水到渠成。

三、引导质疑,深入领会 (略)

四、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 =3.14 ( )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老师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老师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五、课内小结,扎实掌握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有效的对新知加以巩固;判断题和选择题很好的抓住新授内容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准确而清晰的把握;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观念。通过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收获,不仅明确的再现了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且再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六、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

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总评]纵观本课,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设置合理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猜想、验证,初步体现了“创设情境——大胆猜想——合作探索——反思归纳”的探索性教学模式,从而充分的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圆的周长》教案 篇10

课题圆的周长课型新授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 长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1、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教学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两个圆镜图,直径分别为5厘米和8厘米)

师:要用不锈钢条来给两面圆形的镜子镶边框,哪面镜子的边框长呢?为什么?

(感受圆的直径与周长有关系)

师:揭示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摸一摸。

师:圆镜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呢?你有什么办法来进行测量?

(1)小组合作,想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2)将各种方法进行展示和评议

二、探索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师:根据大家的操作,你们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有什么关系呢?

师:你将怎么样研究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关系?

(1)小组合作,分别测量4个不同直径的圆,它们的直径与周长分别是多少,并填写入书中的表格内。

(2)展示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3)认识圆周率

(4)用公式表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时推导出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5)用计算的方法求两个圆镜的周长。

三、练习巩固

1、做书上第12页1、2题

2、指导做书13页第3、4、5题

四、实践活动

课后自由组成小组,想办法测出一棵大树树干的横截面的直径是多少。

五、课后思考

书上13页的“数学故事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量一量,算一算:(根据学生的汇报填写)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丌表示。

c=丌d 或 c=2丌r

圆的周长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知道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能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头儿子家的圆桌开裂,爸爸想用铁皮将圆桌固定起来的情境,请同学帮忙计算需要多长的铁皮。

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不难想到计算需要的铁皮实际是计算圆一圈的长度。

教师明确,圆一圈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探索发现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圆形教具,测量圆形教具的周长。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圆的特征,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有关,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

教师明确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看其中一项即可。

2、探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

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8分钟时间,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圆形教具,测量其周长及直径,并做好数据记录。观察测量结果,计算数据间的特殊关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分享测量结果,教师板书。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其中和、差、积无规律,商值在3.1左右。教师鼓励学生再多测量几组数据,并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学生汇报通过多次测量计算比值总在3.1左右。

教师讲解:实际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命名为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并向学生展示其写法和读法。

给出圆周率的特点:

(1)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2)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其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3)现在为了方便只要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

(三)应用新知

问题:大头儿子家圆桌直径为1米,求需要买多长的'铁丝?3.1米够吗?

教师强调:根据公式需要3.14米,不可四舍五入到3.1米,通过进一法,要买3.2米的铁丝。

(四)小结作业

提问: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回家找一个圆形,借助直尺测量,计算出周长。

四、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生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 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6。

⑴ 课件出示例6的场景图,全班交流:怎样能准确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又不会损伤到花坛里的花草呢?(先测量出花坛的周长,再算出花坛的直径。)

⑵ 课件出示测量的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小组交流:知道了这个花坛的周长,怎样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呢?

①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 展示自己是怎么解答的。

⑶ 全班展示、交流。

① 根据圆周长公式C=πd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② 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

⑷ 总结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

的关系计算。

2、习“试一试”。

二、巩固拓展

1、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成练习十四第5题。

3、成练习十四第6题

4、成练习十四第7题。

5、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6、成练习十四第9、10题。

三、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圆的周长,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测量几组圆的直径和周长,自主发现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本节内容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在本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呈现形式上做了略微的改动。本设计从周长引入本课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圆的周长和其他以学图形周长在计算的联系和区别。用直的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求周长是几条直的线段长之和,而圆这个曲线围成的图形的计算方法是化曲为直。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3、通过探索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倒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创设情境,认识周长

二、小组合作,探究求圆周长的方法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