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教案最新1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2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

3。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理解古诗含义.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理解古诗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路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二、引导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5、理解诗句。

①借助注释自读诗句(可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指名朗读,注意下列字音。

畔(pàn)倚(yǐ)簇(cù)

③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再全班交流。

黄师塔前江水东:黄师塔:僧人所葬墓地的黄塔。全诗句意:僧人的黄色陵墓前,碧绿江水缓缓东流。

春光懒困倚微风:倚微风:微风吹拂。全句诗意:春光融融,微风吹拂,让人略感困乏。

桃花一簇开无主:无主??没有主人,任人欣赏。全句诗意:江畔一簇无主桃花,如火如荼忽入眼帘。

可爱深红爱浅红?全句诗意:桃花深红浅红不一,哪一种更另人喜欢?)

④齐读后,指名完整的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悟内涵,体会感情

①自读全诗。思考: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②交流体会。

(诗中描写了春暖花开时节,诗人来到黄师塔前看到江水东流,桃花盛开,颜色有深有浅的美丽景象。表露出诗人当时欣喜的心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自读、指名读)

4、练习背诵。(各人试背、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汇报交流,朗读背诵

1、指名读诗,随机正音。

2、讨论交流。

主要说说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挂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3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 录音

四、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花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 花美

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⑴,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多?

⑶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⑴指名读这一句

⑵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⑷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学生的诗:

⑴植物园独步寻花

植物园内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⑵学校独步寻花

杨园小学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⑶尚湖独步寻花

尚湖公园花满蹊

………………………

五、作业

抄写古诗

简评: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入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进行简单仿写诗句。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5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杜甫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的再现了春天里繁花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学生对描写春天的诗词已有一定积累,能根据注释理解大意,具有初步品词析句的能力。但还不能很好的体味作品的情感,诵读水平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大意。

2、有感情朗读,抓重点字词,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理解大意,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比赛说词,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个词语比赛吧?

1、你们知道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春风送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这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啊!

2、春花有哪些颜色呢? 这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啊!

3、春花的数量很多,你能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 这真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啊!

(二)介绍由来,解诗题。

1、指着事先写好的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对课题的说法有什么疑问吗?

如:(谁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为什么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他到江边寻到花了没有?)

(三)初读,感悟诗情。

1、带着“自学提示”开始自学。完成“目标(1)(课件)。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作者介绍: 唐朝大诗人杜甫生在战乱历经磨难,看尽人间疾苦、红尘悲情,擅用七律、排律忧黎民,忧天下;他晚年曾“飘泊西南”,臆想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任一腔喜悦随风潜入;也曾立于草堂赏早春,听两个黄鹂鸣翠柳,望一行白鹭上青天,把自己的豪情隐藏;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被称为“诗圣”,和李白齐名“李杜”。他忧国忧民,直面战乱后由盛而衰的现实,用沉郁顿挫的风格记录历史。今天,我们就再次和他一起同行吧!

3、好,哪个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是否读正确了。

5、读得正确,流利,非常好。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

6、(范读)老师对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觉,我想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可以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去那个莺歌蝶舞的地方 。

7、同学们,睁开眼睛。在老师读的过程中,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8、很好,请看大屏幕,诗中的景物花、蝶、莺是很多人都看到过,但是作者却能将这些景物写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这其中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让我们随着诗人慢慢前行,边赏边品吧!

(四)品读。

1、完成“目标2、3”。(课件)

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景物?(花、蝶、莺) 哪几句是具体写花的?

2、(课件演示)图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谁来读第一句?这句中点明了什么?(寻花的地点)地点在哪儿?(黄四娘家附近的小路上。)你怎么知道是在小路上?(注释上写着“蹊:小路。”)什么样的小路?还描写了哪些景物?(花)什么样的花?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阳光下,你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是啊,让人不由得感慨:出示“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严严实实的!”指名读。你们能像我这样说一说吗? 出示:“花真 啊, !”(引导学生从花的颜色、气味、数量、姿态等进行自由表达。)

(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那里的花多、花美,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象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

3、孩子们,当杜甫一个人来到江边,看到这繁华盛开的景象之时,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呀?(高兴的,喜悦的,赞叹的)是呀,那你就应该带着这种感觉去读呀!

4、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丽的花儿,还看到哪些景物?诗中是怎样形容蝴蝶和黄莺的呢?(展示课件)

出示:“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男同学读“留连戏蝶时时舞”。这一句中写了什么景物?蝶儿在做什么啊?如果我是杜甫,你是蝶儿,你会怎么对杜甫说呢?

对话:杜甫:蝶儿啊,你为什么在这儿飞来飞去啊? 蝶儿:先生啊,你为什么 ? 杜甫:

(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 (是呀!蝴蝶在花丛中时而起,时而落,时而左,时而右。) 看来,鲜艳芬芳的春花不仅吸引了蝴蝶,让彩蝶蹁跹不舍离开,也让诗人因此留连忘返。真是“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繁花的除了蝴蝶、诗人,还有什么?女同学读“自在娇莺恰恰啼。”句。这一句提到了什么景物?黄莺正在做什么呢?如果你是杜甫,你会对黄莺怎么说? 对话:杜甫:黄莺啊,

黄莺:

听到黄莺的鸣叫,诗人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的。由此可见,诗人此时心情十分——(欢愉)确实是“自在——(娇莺恰恰啼。)”

5、岷江岸边,春光无限。鲜艳芬芳的春花醉了蝴蝶,迷了黄莺,也留了诗人。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在春光中的沉醉吧!齐读:(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五)指导吟诵。

1、同学们,《江畔独步寻花 》品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无边的欢乐,那么你们能连起来读一读吗?(课件)

2、听得出,你们已经陶醉在色彩浓丽的意境之中了,你们的思绪也随着那莺歌蝶舞飞到了迷人的岷江边了。

看,小路弯弯,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芬芳四散。杜甫独步西郊,不禁高兴地吟道――全 词 (学生齐读)

看,彩蝶蹁跹,留连不去;听,黄莺啼啭,娇柔轻软。杜甫独步西郊,不禁欢快地吟道――全 词 (学生齐读)

这就是独步寻花时那陶醉的杜甫,这就是独步寻花时杜甫的陶醉。

(六)拓展

1、同学们,读到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诗题,齐读诗题。读了诗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

2、介绍写作背景: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 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的。

3、现在,大家知道杜甫为什么要江畔寻花了吗?(战乱中哀鸿遍野、满目疮痍,难得见到这如画的美景。诗人更没心情去寻找这种美景。)诗人寻找的仅仅是花吗?(他寻找的是一份远离战乱的安宁与和谐。)

4、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心中久违的欣慰与欢愉吧!背诵。

5、(展示课件)出示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拓展阅读。

教学反思

《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应该是春天里,古塔前,江水边,春光暖洋洋地照耀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万物。这样的天气会把人们熏得又懒又困,可诗人却倚靠着春风去游春。一丛丛深红间杂着浅红的桃花,虽然无人管理,却依然开得如此美丽,让人顿生喜爱之情。

教学时在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的情况下,说说知道了什么:学生说黄四娘家院子里的花开放了很多,把路都占满了。从“满”字看出花多!千朵万朵压枝低,也能看出花茂盛多!我就相机引导“千朵万朵”形容数量很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贴切、生动、形象描绘出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一句就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学生又说“留连戏蝶时时舞”中的“留连”看出蝴蝶被花吸引了,都舍不得离开。也可以看出花多、花香、花茂盛。我又相机引导诗人把花当做为“我”开、蝶为“我”舞、莺为“我”啼,向学生们介绍了“移情于物”的手法!整体来说教学效果不错,同样是抓住关键字词体会是人的情感!

这首诗我在教学时,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根据课本的插图,想像画面,如果能够把想像到的画面表达出来,这说明孩子们读出了味道,更能读懂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情。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去春游,看到的景色自然很美,这些美就是通过桃花展现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读中想像桃花盛开的情景,进而扩大到整个大自然。学生走进情境,自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理解诗句意思。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唤起记忆,营造氛围

谈话: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你瞧,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歌颂赞美它!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春天、赞美春天,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吧!说到春天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呢?(播放春天美景的图片)生:春暖花开、万紫千红,花红柳绿……

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⒊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4.解题:

江畔:江边。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江边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二、自学古诗,初步感知

⒈朗读古诗:自读——个别读——齐读

⒉结合注释同位间相互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⒊交流理解情况。可根据文中注释加上自己的感悟理解诗意。

学生理解:诗句之意: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

三、赏析品读,领悟情感

师: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

生:了解到黄四娘家的花很多?黄四娘家花满螇,千朵万朵压枝低。

⒈赏读前两行句:黄四娘家花满螇,千朵万朵压枝低。

⑴指名读,齐读。

师:第一行点明了寻花的地点。哪些词写出了黄四娘家的`花多?

生:“花满蹊”是说繁花将销路都盖住了,连成了片,“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师:诗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花多?(压、低)

师:诗中“压枝低”中的“压”和“低”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第二行是对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⒉赏读后两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⑴指名读,齐读。

⑵师:什么样的蝴蝶怎么飞舞?黄莺的叫声怎么样?它好像在说什么?

生:留连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丛中上下追逐着、戏闹着。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好像在说:这里多美呀!诗

⑶师:第三行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末句是说诗人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因诗人心情愉快,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在为自己歌唱。这两行的写法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⒊写法:前两行为静态描写,后两行由静转动,移情于物。

⒋归纳主题:《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四、拓展

介绍诗的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含。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

学生再读古诗并能有感情地吟诵出来。体会诗人那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师出示古诗《游园不值》学生读古诗,并简单理解诗的含义。

师:诗人满怀期待的去拜访朋友,可是朋友不在家,正在失望之时看到墙上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从园内探出了头。

读一读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这满园春色是怎样的?想象一下:我们仿佛也和诗人一起站在园外,看到那伸出墙的一枝红杏,不禁想到了园内的春景……你能描述一下那园内会是怎样的美景吗?

生:a、有柳树,有美丽的,各色的花。

b、有蝴蝶,有蜜蜂。

c、有浓郁的花香。

对比一下这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能背一背吗?

生:《春晓》、《游园不值》……

把这幅美丽的乡村图用自己的笔描绘下来。

教学反思:

古诗以诵读为主,要求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意思,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描绘的景象,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会读到会吟诵再到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因此对词义的理解相应弱化,只要求一个模糊的认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低年级更侧重于对实在事物的感受。因此应引入情境教学法,先创设与诗相关的情境、氛围,在课堂上让学生画一画心中古诗中的景象,并通过对比的感悟《游园不值》中的春景,体会作者眼中两种不同的春景,了解到春天的美来自于诗人的心中是关不住的。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7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源于兴趣。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越高。而大量的枯燥的、单一重复的作业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降低训练的效果。因此,课外作业的设计要讲究技巧,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融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之中的作业,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联系春游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再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抄写、默写解释字词、抄写大意等等单调而乏味的机械作业形式。既让学生回忆了春天的景象,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能联系已有的旧知识,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描写春光景象时的心情,真正把思维活动贯串于语文训练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动笔绘画的过程也是他们理解诗歌内容的过程他们在作业时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春的奋发精神,从而进一步陶冶了情操。

怎样解释“留连戏蝶时时舞”

《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句,有的老师认为“留连”指蝴蝶的行为,即解释为“舍不得离开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也有的认为“留连”是作者的行为,即解释为“(我看见)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翩翩起舞舍不得离开”。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不知哪种准确?

河南省洛阳河区环城小学马洛平

解释古诗句的步骤是先拆开来,后拼拢来。拆开来,指解释句子中每个词语的意思;拼拢来,指把每个词语的意思连起来组成一句话(不要求成为诗�

这句中的“留连”(今多写作“流连”),指舍不得离开;“戏”,游戏,引申为快乐;“时时”,一刻不停地;“舞”,起舞。

拼起来解释全句时,既要把所有词语的意思包括进去,又不能把这些词语的意思简单地相加起来(要作必要的语言调整),还要照顾上下诗句。

这句中的“留连”究竟是蝴蝶的行为还是作者的行为,孤立地看这一句,似乎两种理解都有道理。但只要与下面一句联系起来,即可发现“留连”是蝴蝶的行为,是一种拟人手法,因为这两句是对仗的。请看: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下联中的“自在”显然指娇莺的表现,那么上联中的“留连”就一定是戏蝶的行为了。

这两句写出了蝴蝶和黄莺各得其乐的情态,给春天增添了无穷的情趣,在解释它们时当然要让蝴蝶和黄莺担当主角。至于作者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解释时如把作者也摆进去,就割断了上下句的联系,违背了诗人的原意。

“教参”上将这个句子解释为“快乐的蝴蝶不停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意思是对的;没有把“留连”的意思写进去,这是因为“不停地起舞”中多少含有一点“留连”的意思。

“恰恰”当作何解?

人教版六制小学语文第十册选有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我在教这首诗时,发现书上将“恰恰”注释为黄莺的叫声。当时我心存疑问:莺啼之声该是清丽婉转,与恰恰之音大相径庭;再者,若把此句与上句对照起来看,“恰恰”与“时时”相对成文,“时时”释为不停地,“恰恰”也应当是一个表时态或表情状的副词,怎么是黄莺的叫声呢?我把想法说出来后,我校教师也觉得书中的注释不尽恰当。

后来我在学《训诂学》(宋子然编著)时,找到了答案。宋子然认为,“恰恰”在这里乃是频繁不断之意。“恰恰”作频繁、时时解,是唐人俗语,从唐诗中不难找到例证。白居易诗句“栾栌与户牗,恰恰金碧繁”,以“恰恰”状繁字,即是“恰恰”训为频繁之意的确证。宋先生还从语源学的角度作了考证。总之,“恰恰”训为频繁、时时,无论就诗意来看,还是证之以训诂、语源,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对此,我深有同感。不知同行们以为然否?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先农小学 段平

教材将“恰恰”注为“黄莺的叫声”是有依据的。《汉语大词典》中“恰恰”的第三义项是:“象声词。莺啼声。”例句之一是:(元)张可久《水仙子·春愁》曲:“景中情谁唤起,听西园恰恰莺啼。”例句之二便是杜甫那首绝句。

《中国文学宝库·唐诗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也把“恰恰”释为黄莺的叫声。译言为:“黄四娘家的小路两边,春意正浓啊,繁花满眼!千朵万朵花儿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得弯弯的。彩蝶恋着花儿流连不去,它们在花丛中时时飞舞蹁跹。黄莺也对着春花自在地歌唱,那‘恰恰’的声音,多么娇软婉转!”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这首诗有这样一段分析:“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此常出现拗句。……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相联,音调宛转。‘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的叫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啼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段分析,不仅解释了“恰恰”的含意,而且道出了“恰恰”与“时时”形成对仗的好处。

段平老师根据《训诂学》一书中的解释,认为“恰恰”应训为频繁、时时,也是有理有据的,不妨可视为学术争鸣中的一家之言。但我认为,对小学生讲,只要教材上说得合理的,就应以教材为依据,不必引进他说。

摘自《小学语文教师》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8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准备:

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人称“诗圣”,他写的诗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小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哪些景物?

板书:花 蝶 莺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飞碟舞,说到现在的花,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像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

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赛读。

四、深化,体会诗情

1.读到这,老师心头不禁有个疑问:你们看,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

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9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1、学会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懂得每个生字的意思,学会写这些字。

2、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染。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通过诗的文字想象画面,读出诗歌展示的美景和自身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反映古诗美景的教学挂图。(学习课外收集杜甫资料。)

公开课教案:

教学效果

一、激趣导入,开启同学想象思维的大门

1、同学们,以前俺们已经通过课内课外接触了不少古诗,这些古诗语言简洁,节奏明快,富于感情,脍炙人口,给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画面。读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俺们的头脑中就会展开一幅美景:两岸青山相对耸立,江水与天相接的远处,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缓缓飘移过来。

2、请同学们自身回忆曾经读背过的'古诗,口中吟诵诗句,头脑中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

3、抽2~3名同学背古诗句。再用自身的语言描述一下诗句所展示的画面。

二、学习本课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出示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2、教师范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读正确。

3、重点解决“倚yǐ”的读音。注意“簇”字的读音。

4、读诵这首诗。

5、理解本诗意思。

(1)解题: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60年在成都时所作。同学们收集了杜甫的相关生平,能在班上将`你收集的资料交流交流吗?

(2)同学交流杜甫生平资料。

(3)教师归纳介绍: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来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身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开,他独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丽景色,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题目中的“江”,指成都的锦江,“寻花”是赏花的意思。

(4)理解诗的第一、二行。

①同学借助预习,理解“黄师塔”、“江水东”。

②让同学用自身的语言,叙述诗的一、二行所描写的景象。

③教师归纳小结这两行诗的大意:在黄师塔前,锦江水向东流去,和煦的春光加上暖烘烘的微风,让人感觉困倦。

(5)理解本诗的三、四行。

①理解“无主”的意思。

②师生一起交流第三、四行诗的大意:不知是谁家的一簇桃花开得十分艳丽,让人不知是欣赏深红色的好呢,还是欣赏浅红色的好。

(6)引导同学美读全诗。

①展示体现本诗意境的教学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同学看图听教师朗诵。

②同学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用自身的话简述全诗大意。

③抽同学单个朗读,教师对同学的停顿、节奏相机作指导。

④让全班同学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7)体会诗的感情。

①同学们感觉全诗写出的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作者写赏花,写得花儿艳丽,景致明快,可见其心情怎样?字里行间,看出杜甫对美好春天和江畔美景是一种什么态度?

③引导同学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吟诵全诗。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0

背景介绍: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使学生深刻的领会 课文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材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是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诗人描写了四川成都锦江独自散步寻花时,所见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景象。全诗描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学生背景:

所执教班级是四年级的学生,无论在阅读还是理解较三年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已经养成了动口读书、动脑读书、动手读书的能力。

情境描述:

一、激趣导入,释题解疑。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赏花么?

生:喜欢。

师:当春暖花开之时,与友人结伴同游,赏花踏青,将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去江畔寻花、赏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齐读课题。解题。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清字音。

生:自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指名朗读古诗,随文学字。畔、莺、啼。

三、 品词赏句,理解诗意。

1、学习前两句诗句。

师: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生:第一句中的蹊:是小路的意思。第一句的意思是:盛开的鲜花把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都遮住了。

生:第二句的意思是:花一簇簇、一串串、一朵连着一朵,数也数不清。

生:读了这两句我知道黄四娘家的花开的很多。

师:那些词句体现花多?

生:“满”“压枝底”……

师:指导朗读。

师:朗读古诗,生闭眼想象。并动手把诗句画下来。

2、学习后两句诗句。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不仅看到了姹紫嫣红的花朵,而且还闻到了淡淡的花香,我们看看后两句又是描写了那些景色呢?

生:串讲诗句意思。

通过老师引读学生跟读的方式,反复诵读古诗,领略古诗的意境。

师:常言道:“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满圆春”,诗人目睹百花争奇斗艳的情景,心情会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带着愉悦的心情齐读这首古诗。

四、拓展延伸,课后积累。

师:这是一首描写繁华似锦、鸟语花香的春景图,想一想我们还学过了那些关于春天的古诗和词语。

生:汇报。

师:春是希望的季节,希望你们在春天播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秋的成熟。

教学诠释: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本着这一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领着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发现问题采用“读读想想”、“读读议议”、“读读讲讲”、“读读背背”、“读读说说”的方法,感受美创造美。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依据教学目标我在学文过程中抓住重点,首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就把观察、思维、想象与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的达到了教学效果。

教学研究:

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诗的一、二句想象黄四娘家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色,然后动手把美丽的画面画下来。这是一个从文到“画”的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引导孩子借助理解和想象,实现语言文字理解、表达和有形画面的多次转化,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敏锐性。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1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除了欣赏美景,我们对于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些尝试,这节课我想与同学一起再欣赏一首古诗,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

二、新授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首古诗,首先看看这首古诗是谁写的,你还记得他吗?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古诗?(简介作家,说出自己读过的作品。)

(2)请你再看看今天的这首古诗,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呢?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同学们自读古诗)

2.创设情景感受诗境。

(1)小组之间互读诗文,说一说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诗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里的景色呢?这里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再读一读古诗。

(3)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读,结合书上的注解自己先学一学。

(4)把你的学习成果向旁边的伙伴做汇报。

(二)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1.我们一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到江边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课件1。怎样的景象就可以和书中描写的诗句一样了呢?请同学们动手选择。

(2)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3)现在是怎样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满”“压枝低”)

(4)出示课件2。让同学感受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5)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古诗的意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想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3.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4.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听。

5.老师配乐范读后,也请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6.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7.总结:

第一句:从整体上说花的样子。

第二句:从局部说每枝花的样子。

第三句四句:讲蝶莺对花的喜爱。

(三)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1.请学生边看课件边背诵这首诗。

2.可以和小伙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三、练习

1.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呢?

2.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理解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

四、总结

黄四娘家的花长得非常茂盛,花枝花叶把小路都遮盖住了;数不清的盛开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似恋恋不舍一样,恰好这时,黄莺也发出了动听的叫声,真是自由自在的小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经离乱战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五、作业

1.联系春游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再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2.请你再找出一些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写在你们的好词好句本上。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2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指名读这一句

(2)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四娘家花的多?

(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指名读这一句

(2)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3)想家: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美丽的校园,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四、作业

抄写古诗。

简评:

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入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园艺景点,资源,进行简单仿写诗句。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3

今天我与咱班孩子一起学习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整个过程孩子们学习兴趣浓,思维活跃。由此诗想到彼诗,由诗想到、听到、看到许多春天的美丽景色。对“春”这些充满春天般活力的孩子们赞不绝口。对于“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堂课我的'设计十分简单:

1、粗读诗,读准字音。读懂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从哪知道的?

2、再读诗,结合图、注释,读出自己理解的诗味。

3、三读诗,由本诗和图你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4、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用“有什么有什么”归纳作者写的诗景。读出作者注入诗的情感。

5、用说诗意。

6、背诵诗(积累)。

在第三、四个环节中孩子们的表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刘海周说:“我由‘千朵万朵压枝低’想到了‘花落知多少’,我仿佛听见春风一吹,成百盈千的花瓣飘飘扬扬落地的声音。”孟玉凯说:“我由‘自在娇莺恰恰啼’想到了‘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仿佛听见鸟儿清脆的歌声,是那样的婉转动听,它们仿佛在大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在第四个环节中,孩子们根据前面几环节所学所悟所感结合诗、结合图归纳出: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花有树、有蝶有莺、有诗有画

这堂课,我为孩子们眼中、心中那灿烂的春天而惊叹!我为春天般可爱的孩子们而骄傲!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4

在理解完诗题,认识作者后。

教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古诗,读完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学生1:我看到了蝴蝶。

教师:你是从哪一行看出来的,蝴蝶正在做什么?

学生2:从“留连戏蝶时时舞”看出来的,蝴蝶正在跳舞。

教师:“留连”就是留连忘返,忘记了回家的意思,“时时”说明蝴蝶是在怎样地跳舞。

学生3:蝴蝶在不停地跳舞。

教师:谁能把这一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个别说,教师补充。

教师:谁能把这只蝴蝶的快乐读出来。

3—4个学生读,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景色?

学生5:看到了花。

教师:花怎么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6:花很多。从“千朵万朵”看出来的。

学生7:从“满”、“压枝低”看出花很多。

教师:“蹊”是什么意思?

学生不理解。

教师:“蹊”左边有一个足字旁,是小路的意思。

教师:谁能把花的多读出来。

学生个别试读,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1:看到了黄莺在叫。

教师:“自在”是什么意思?

学生2:是自由自在的意思。

教师:“恰恰”呢?

学生3:恰好的意思。

教师:谁能用自已的话把这一行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试说,教师补充。

教师:这首诗描写的景色多美啊,现在我来良诵古诗。你们闭上眼睛想象古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听完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朗诵,学生闭上眼睛听,边听边想象。教师补充后非常兴奋。

学生1:我看到了杜甫在黄四娘家与黄四娘一边喝酒一边赏花。

学生2:我看到了这些蝴蝶在花上面跳拉丁舞,我也忍不住在这些花上面跳起来。

学生3:我看到了黄莺在花上面唱歌。

学生4:天色都晚了,蝴蝶妈妈叫小蝴蝶快回家。小蝴蝶说:“不嘛,我不愿回去,这里的花太美了。”

教师:你们能把美丽的景色读出来吗?

学生齐读古诗。

[反思]

诗歌都有美好的意境,可以说,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首诗所描写的春天的景色,学生基本在生活中都见过。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出示挂图,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在想象中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结果,学生的想像既合理又富有个性,甚至“蝴蝶都会跳拉丁舞了”。在理解诗意时,教师并没有要求完整和强求一致,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了诗歌的意境。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说、读、背等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

导读、导析法。

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从《清明》导入

1. 齐背《清明》。

2. 回忆学法。

请同学们好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清明》这首诗的?

(1)将古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2)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理解诗意。

(3)认真赏读,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表演读、交流。

3.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二、走进古诗

1. 简介作者。(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

2. 学生初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初读《江畔独步寻花》

1. 学生各自试着朗读《江畔独步寻花》。

2. 听录音带,划出节奏。

3. 投影播放文中插图,并配以朗读录音,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品读《江畔独步寻花》

1. 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

2. 同桌或小组间互相说一说诗意。

3. 全班交流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色的桃花还是那浅红色的桃花呢?

五、感悟春光美

1. 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 把这美丽的春景图画一画。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6

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1、学会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懂得每个生字的意思,学会写这些字。

2、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染。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通过诗的文字想象画面,读出诗歌展示的美景和自身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反映古诗美景的教学挂图。(学习课外收集杜甫资料。)

公开课教案:

教学效果

一、激趣导入,开启同学想象思维的大门

1、同学们,以前俺们已经通过课内课外接触了不少古诗,这些古诗语言简洁,节奏明快,富于感情,脍炙人口,给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画面。读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俺们的头脑中就会展开一幅美景:两岸青山相对耸立,江水与天相接的远处,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缓缓飘移过来。

2、请同学们自身回忆曾经读背过的古诗,口中吟诵诗句,头脑中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

3、抽2~3名同学背古诗句。再用自身的语言描述一下诗句所展示的画面。

二、学习本课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出示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2教师范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读正确。

3 重点解决“倚yǐ”的读音。注意“簇”字的读音。

4读诵这首诗。

5理解本诗意思。

(1)解题: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60年在成都时所作。同学们收集了杜甫的相关生平,能在班上将`你收集的资料交流交流吗?

(2)同学交流杜甫生平资料。

(3)教师归纳介绍: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来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身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开,他独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丽景色,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题目中的“江”,指成都的锦江,“寻花”是赏花的意思。

(4)理解诗的第一、二行。

①同学借助预习,理解“黄师塔”、“江水东”。

②让同学用自身的语言,叙述诗的一、二行所描写的景象。

③教师归纳小结这两行诗的`大意:在黄师塔前,锦江水向东流去,和煦的春光加上暖烘烘的微风,让人感觉困倦。

(5)理解本诗的三、四行。

①理解“无主”的意思。

②师生一起交流第三、四行诗的大意:不知是谁家的一簇桃花开得十分艳丽,让人不知是欣赏深红色的好呢,还是欣赏浅红色的好。

(6)引导同学美读全诗。

①展示体现本诗意境的教学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同学看图听教师朗诵。

②同学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用自身的话简述全诗大意。

③抽同学单个朗读,教师对同学的停顿、节奏相机作指导。

④让全班同学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7)体会诗的感情。

①同学们感觉全诗写出的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作者写赏花,写得花儿艳丽,景致明快,可见其心情怎样?字里行间,看出杜甫对美好春天和江畔美景是一种什么态度?

③引导同学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吟诵全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