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一信息技术对教学手段的影响
一、教育技术对教学手段的影响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所引起的教学媒体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1.教育信息的处理、传播及管理方面实现教学信息处理化、存储光盘化、显示媒体化、传输网络化,并可逐步实现学习资源系列化,教学过程智能化和教学管理现代化。
2.教材形态除了传统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外,出现了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工具的教学课件,三者构成了相互交*的立体化教材格局。特别是计算机教学课件,以其丰富、多样的信息承载形式,灵活、方便的交互特点,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3.教学环境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文本不仅印刷在书本上,而且印刷在磁盘上,学生不仅能阅读书本上的文字,同时也能听到相应的声音、看到相应的画面,实现了以多媒体力核心的组合教学环境。
4.教学方式、方法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创设的启发、引导式的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1)教学内容多元化
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合理设计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提供学习资料、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考学习资料,采用“解决问题式”、“分组讨论法”等教法及学法,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习惯。
(2)教学资料共享化
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样就创设了一种师生互惠、互动的教学关系。
(3)教学形式开发化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能照搬教材或照搬教案,应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潜力。
(4)教学过程个性化
现在的教育观念要求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性,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动手,让他们去发现知识,去领会知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既重视教师的“教”法,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所以,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单纯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5)教学手段多媒体化
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师生双方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平等地占有资料、交流心得、研讨问题。
三、信息技术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1)阅读方式的变革:
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之上。因此,在各种形式的阅读理解中获取资料和信息,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样,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研究和把握当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阅读方式变革是理解和把握信息时代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窗口。当代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变革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电子书刊"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在电子书刊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而打破了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结构,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
(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
传统阅读的材料是文字媒体,在电子读物中阅读的对象则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象、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阅读。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3)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计算机给阅读方式带来的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我们不妨举一个实例来帮助人们理解这场变革之意义。自1985年起,我国用7年时间将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五史》输入电脑,建立了"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当你想从此部巨著中查找气象方面有关"风"的资料时,用传统阅读检索方式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今运用超文本阅读和计算机自动检索的方式,只须键入"风"、"气象"等关键词,并加以必要的限制(排除与气象无关的"风"),短短6秒钟之后,电脑就会在通读二十五史全文的基础上为你筛选出10968段相关资料和14918个词目,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你若还想简化,则可再次与计算机对话,直至获得满意的信息为止,而计算机绝对会保证"百问不烦"。
了解这种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之后,就不难想象图书馆、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模式将要发生的巨大变革了。
2)写作方式的变革:
当代信息技术究竟会给写作方式和写作教育带来哪些变化呢?我以为最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
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出现和日益完善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写作的效率,这不仅表现在文字录入的速度快,更重要的在于功能的扩展使电子写作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意抄写、复制、增补、删除等,这就大大节省了人类耗费在写作中极为庞大的重复性劳动,这是对人类精力乃至生命的节省!一旦扫描输入、语音输入等人机接口技术和机器翻译等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节省和写作效率的提高将更是难以估量的。
(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其次是写作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在电子媒体的写作中,符号、图象、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的出现和使用则越来越频繁。这种"多媒体"的写作形式对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现代与未来社会中将越来越重要。与此相适应,图文并茂的写作能力将要从小培养,也会更受孩子们的欢迎。多媒体"脚本"的写作与制作会越来越普及,甚至成为中小学教育中开设和考核的必修课!
(3)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电子文本的结构变化给写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带来的变革更加剧烈。传统文章与著作的写作都有固定的线性的文本结构,而电子文本则是灵活多变的网络式超文本结构。用纸张书写和印刷的文本只能列出章节的标题,而在计算机屏幕上写作和调阅的文章则需要把每个句子和段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并使相互之间建立起多种网络化联系通道,从而以各种不同的顺序提供给读者。尤其重要的是,对每篇文章乃至章节都应选择最适当的"关键词"来概括其内容,以便给读者提供迅速简捷的检索方式,这实际上是将文章纳入信息社会中巨大的"文章数据库"。
(4)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当超文本、超媒体的电子读物和依*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网络建立起来的环球巨型资料信息库出现之后,以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被打破了,读者根据自身需要所调阅与组合成的许多文本结构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属于读者的"创作"成果,这种读者与资料库之间的人机对话,显然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阅读?写作能力,而支撑这种能力的则是更加灵活、开放也更加复杂、高效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思维!
3)计算方式的变革:
(1)从数学计算走向用基二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
(2)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融为一体;
(3)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模式!
三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的革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课程内容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例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在其他学科目标中加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并要求各学科课程都必须根据时代发展要求,革新原有过时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带来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成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单单是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助于课程评价的变革和改善,信息技术与课程评价整合后,将带来评价观念、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的变革,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了评价过程,同时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相互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的个别化自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教学结构
1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的问题。在这一层面上,信息技术主要扮演媒体的角色,发挥的是媒体功能,体现的是媒体特征,不能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索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在这个层面上,信息技术不再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成为学习内容或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扮演学习、研究工具的角色,发挥学习环境的作用。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与能力的掌握与培养,都可以基于这种包含信息技术要素的学习环境,达到统一和谐的完成。因此,信息技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引起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在学习方式上,能让学习转变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学会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基于辅助教学与基于整合教学的根本区别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
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本人在借鉴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下面的具体分析(参照下表)。
(1)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根据台湾学者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等级,
从等级0到等级4:
无(等级0):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分离(等级1):信息技术被用来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结,或连接性很低。
补充(等级2):师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
支持(等级3):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
整合(等级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
(3)范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也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4)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实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
1、片面理解了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含义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而且还要重视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这包括对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及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现才是全面的信息素养。而有些教师只要学生能够自主上网搜索一些文章或相关的内容,进行机械的拷贝、粘贴就够了,这显然达不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的。自主学习,人机互动,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阅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预习与开拓视野的目的是很有帮助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信息素质的培养不应简单地认为只要会自主上网就行了,还应注意训练他们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快速浏览能力、把握文章重点的能力、提炼主要观点的能力、评价分析综合表述的能力、下载发布信息的能力。
2、将信息作为知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缺乏科学化
在信息时代,学生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接受知识,获取信息,思考评价,解决问题。正确的数字化学习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网络信息容量巨大,同时也良莠不齐,有的只是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罗列,有的则带有片面性甚至误导性,那么这种数字化学习的能力培养就要求学生能够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进行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相应的判断。但有的教师对网络知识的认识不够,认为网上的东西都是宝,搜到的信息就是知识,只要学生能够找到一些材料,经过整合后就可以了。这种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资料的思维方式就带有误导,它容易使学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有碍其正确判断、有理有据地分析事物的能力。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为知识,认知网络和联接的重要性在于内化,而不是孤立的数据或信息的简单排列,更不是因过于广泛而无法整理或归类的一大堆内容。如果教师连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都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话,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
3、课堂中的无效协作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人机互动,学生不断追求个性化上网学习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协作能力的培养是迫切需要的。很多教师采用了协作学习。然而目前在大部分教学实际中,由于教师对协作的理解除不够,又或者是在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具体措施上过于单调,因此学生不想与不会协作的情况较为严重。协作学习的效果也很不理想。有的在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时缺乏合理分工和监督管理,导致由某位同学来全权包干老师布置的任务,其他学生在上网时大玩QQ,在网上神聊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最终的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的协作能力当然是无从培养了。所以教师在安排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合理分组、分工,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可以有小组协作确定主题,分组合作,协作收集资料,合作完成作品,合作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
4、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化
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这种传承多年的主宰课堂的教学方式为我国广大教师普遍接受。而现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全权控制为新型教学环境下尽量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回归。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在一些对信息技术不太了解或对新型教学结构掌握得不太好的教师中存在着。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他们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有些差生则不知所措,游离于群体之外的现象。不但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连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都等丢失殆尽。
二、对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地位的错误理解
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那么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更加重要了。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对自己的主导地位都失去了。
1、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十分强调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情境教学法”成为教师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法,该方法既深受学生的喜爱又能取得相当好的效果。然而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创设。教师们一味追求在课堂开始阶段用CAI课件播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即为创设教学情境,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支持就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创设情境。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的情境创设就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其实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可以辅助实现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总之,只要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就可以了。
2、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所有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活动更要准确地体现教学重点,且能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参与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即活动效果。很多老师存在公开课情节,上到此类的课就生搬硬套某种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搜索一大堆资料,作成讲稿,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放幻灯片,其他同学演哑剧,形式看上去很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教学目的却没有达到,还束缚了授课教师的手脚。因而老师们一定要重效果,而轻形式,整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重视知识、能力,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的要求下,教学实践中教师基本都能做到或有意识做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被很多教师忽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而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即使是一些做为示范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鲜见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课堂的纵深度差,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书”目的达到了,但是没有完成“育人”的目的。
4、对教学的评价缺乏新的标准
对教学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还应注意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一致,而不能用以前的评价标准来评价现在的信息技术整合课。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很难看到有效评价的身影,即使有,一方面表现为教师为了阐明某个观点让同学间互评后的总结式点评,更多的则直接采用传统教学中的试卷式或测验式的总结性评价。而另一方面对老师的评价也是相对滞后,没有一个新的、合理的标准。
三、对于技术支持方面的误解
1、对技术存在一定的排斥观
虽然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持接受认可的态度,并且愿意在这方面多接受一些新观点,进行一些尝试。但是我们也发现技术排斥的观点也在一部分人中存在着。他们认为以中国教育的现行体制及经济现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本无法实现。计算机或校园网摆在那里装样子、赶时髦可以,应付上级的一些硬性要求、检查评估、家长的要求等也可以,而从“爱护学生”、“保证教学进度”的角度看则是不宜采用的。而且有些教师面对技术问题就会有畏惧感,特别是日益更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平时不愿意多用,对教育变革不能适应。
2、唯技术主义,过度依赖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得很多的现代技术在教学中被使用,如多媒体展台、网络等,但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于技术。这种现象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硬件的过度依赖。有些教师认为所有需要运用的技术环境都能随时保证不出差错,否则课就没办法上。我们说这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如果有技术的支持,我们能够做到信息技术在课堂中不同作用的发挥。但是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硬件环境的制约,导致出现无法按已定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实施,那么教师的应变能力要提高,而且要具备处理常见问题、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以保证教学正常进行。二是对于计算机教师的过度依赖。认为计算机老师是万能的,所有与计算机相关的一切工作理所当然要这些计算机教师包办,包括课件的开发,多媒体设备的管理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有些技术运用如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或多媒体教学系统,简单的教学软件的开发等都应是学科老师自身应具备的能力。
3、重精品型软件,轻实用型软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教师都很熟悉的词汇了,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这些软件也都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随着对教学软件重视程度的提高及各级各类软件评选活动的增多,很多学校出现了重评选型的精品软件,忽视教学实用型软件的倾向。于是出现了有评选活动时,学校集中几个教师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利用各种复杂的开发工具来制作精品软件参评,这个软件几乎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我认为应该从关注课件转到关注教学过程,教学实用型软件应该成为课堂中CAI的主流。教师要能在较短的开发周期内自己制作教学软件,只有能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到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对于这种软件要求不必特别美观,也不必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信息也不必特别丰富,涵盖知识点也不必很多,只要能够成为学生认知工具或情感激励工具,教学中发挥到实用,管用,好用的作用即可。
四、对教学资源的误解
1、对信息技术现有硬件资源没能充分利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各种各样教学软件的推陈出新,很多新技术进入了课堂。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平台,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资源平台,VOD校园点播系统等等。这些软件再加上许多新媒体如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液晶投影,无线传声器等,再加上原有的录音机,电视机(很多学校直接用背投式电视)等常规媒体,一时之间学校的信息技硬件装备达到了大型展览会的水平。然而我们发现有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有的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他们或对其一知半解,但不了解某种技术的长处、短处何在,最大特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有什么特长等,因此无法把这些媒体或技术很好地组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导致技术特色组合不当,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也有一些装备因为无人使用而“暗无天日”,摆设了一段时日之后也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而被“自然淘汰”。
2、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他教学资源
网络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确因为它具有很多优点,有的老师甚至提出只要想要的知识,网络上全都有,认为网络是全能的。但是作为提供学习资源来讲,网络不是唯一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所有学科的资源基本都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标牌广告等等。社会现象、经济现象、国内外的重要政治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为资源。因此对于资源的调用不应只局限于网络资源的查询。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或最好的资源。
3、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优秀资源不能共享
在信息时代的学习中,资源的重要性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学生只有占有大量的资源才有可能对学习内容有比较全面的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开展更加富有成效的学习。在大部分学校中,低水平地重复建设开发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资源管理方法原始,而优秀教学资源却无法实现校际共享甚至校内共享。由于没有良好的组织和正确的指导,教师们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疲于奔命,收效甚微,苦恼不已。
4、过于偏重素材性资源
很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上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大量素材性的资源罗列在一些。对于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没有做,对于与学习主题的相关的资源分类的工作也没有进行。放手让学生到互联网上学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另外有些教师也要求学生阅读网络资料,但是只要按照教师事先划好的条框、详细的问题条目等进行填表式的回答即可,并认为这样就是完成了对资源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资源易产生被割裂理解的效果,最终于教学无补,与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仍然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习者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力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教学与学习观,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功的准则是创建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整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内容的要求、地域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重创新性,应注重整合的实际效果,不要把它定式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重整合的思想、整合的方法研究,不要将整合与某一种机器、某一种软件捆在一起。只有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具有活力,才能够产生实际效果。
相信很多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详,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构筑健康的信息文化”更需要在理解基础上应用起来。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构筑不仅取决于文化的承载物,而且取决于文化活动的主体之间的动态性关系。所以,对于课程的建设及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1)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以任务繁重为由,忽略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这个学科的老师更应时刻注意自我提升,应该通过参加培训或者学习优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实施和评价,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也会培养教师们严谨、科学的作风和优秀的科学素养
(2)增强对教材的利用能力,超越教材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或许会造成教材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不仅会招来学生们的不满,也会让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学的武健老师“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观点就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一种理解,每一个教学单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华”,要进一步加工信息技术教材。
的确,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年轻和稚嫩,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化。同时,它也是一门快速成长的学科,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用矛盾发展的观点来审视信息技术教育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对《小小博客》一课的教学反思:
六年级学生易受外界的影响,有时显得比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内,总要求他们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是很困难的。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研究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小博客》一课,是在学习完注册BBS及申请QQ号后的内容,所以学习这一课内容就相对比较容易一些,教师要一改往日的演示操作,多让学生看一些课任教师的博客让学生产生兴趣,之后放手让学生小组自学,这样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如果一堂课理论多动时间少,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精讲多练,让学生多动手,这样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本课采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交流为同学的自主思考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生的互评,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
另外,由于侧重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氛围,各组成员教师提前划分好,每组都应有2名操作能较强的同学,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并让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电脑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
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1)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搞好教改工作。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学习,提高教改意识,认识教改意义。积极探讨、交流。努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能力。
(2)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
(3)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但是对于老师来讲却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4)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比较特殊,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说,因为有部分学生,从没有用过电脑,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有的学生呢,只会在网上查找游戏。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
(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如:政治理论学习等。
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课程指导纲要,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从以上的话语中,可见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仅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许多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以前我总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学生都在四、五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有时不免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
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的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今天第一节课顺利讲解了分子与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感觉效果较好,特记录如下: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但是有的时候很多老师往往局限于多媒体而忽视清晰条理板书所带来的效果。分子与原子很多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感觉效果不错。课之前,我也做了非常好的课件,但是上课前,我准备还是不用课件讲了,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们的学生上课时走神的较多。完全集中精力去听课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我用板书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把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讲解的淋漓尽致,同时我也把以后要用的C60分子模型在这里分析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也听得非常入神,能够完全配合老师的讲解内容,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明白“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通过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能够很好的分析了物质化学变化的实质,这样一总结,学生完全掌握和理解了,整体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