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为您整理了牛和鹅教学反思(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时空;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写了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可贵之处。学习这一段,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看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再让学生自读、圈点。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借助小黑板把学生说的句子出示在黑板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领会了句子的含义,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出课文是如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樟树的可贵之处的。在这些学习梳理的过程中,我只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始终是积极的探究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最后我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学生在对第五小节的充分朗读感悟之后,对这个问题都能很好的作出回答,学生在这种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应当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应当重视语文的积累和感悟作用。学习第五小节时,感悟樟树的高贵品质是为之后延伸到人物宋庆龄身上作铺垫的。讲到宋庆龄不舍得这样的两棵樟树,再讲到人们也喜欢樟树,进而让学生质疑为什么?由此让学生感悟樟树的品质,进而过渡讲到宋庆龄这个人,通过品读,我们既要感悟到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又要品味出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可贵品质。这个教学环节,我还让学生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认识宋庆龄这个人。宋庆龄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竭尽全力。补充了这些课外的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宋庆龄这个人物的渗透感悟之后再来回答课后的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那是因为樟树有着和宋庆龄一样的品质,和樟树合影就如同和宋庆龄合影一样,等等。
整篇课文内容非常简单,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课后再反思这篇课文,我觉得似乎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学习如此简单的文本上,因为本身课文没有一点的难度,而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写话。这里可以提供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需要倾诉的话题一吐为快,或者可以设置一个说话情境:如小明的爸爸来到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和樟树合了影。回去之后拿给小明看,小明就不明白了问爸爸为什么要和樟树合影,爸爸就说……这样既可以写出樟树蓬勃、可贵的一面,又可以写出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品行。这一教学环节还力求引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真正意义上升华主题,深化中心。
《牛和鹅》 教学设计
华兴小学 于东
教材简析: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咬,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嚣张、放肆、不可一世、胆大妄为,以及“我”的胆怯、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缚、掐、碗”等9个生字,读准“挣脱束缚、吁哩哩哩、吭吭、扳”等词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理解“我们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 。
3、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对比着、穿插着写活动的双方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我们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ppt
教学流程:
一、课前讲神话故事导入(牛鹅换眼)
二、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理解字词,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把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通顺了。
检查生字词语:(任大霖、金奎叔、屁股、饭碗、池塘、惹怒、挣脱束缚、无缘无故、吁哩哩哩、啪哒啪嗒、吭吭、 扳、握、掐)
(1)(吁哩哩哩)三个读音:
a刚参加完长跑比赛,我累得——气喘吁吁
b吆喝牲口家禽时
c呼吁——学校广播站广播告诉我们要为灾区捐款,要说普通话,叫做呼吁。
(2) “挣脱束缚”,出示“挣”在字典里的两个读音及解释,出示带“挣”字的词语让辨析。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通过讲有一次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鹅追咬赶,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那只鹅,并且给我讲了一个道理让我再也不怕鹅了,从此以后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二)细读品味,理解体会
3同学们我们读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鹅不怕人,但当我们概括了课文内容之后,我们发现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这是为什么呢?
4默读课文的5-7自然段,画一画我的表现,画一画鹅的表现,对比着读一读找鹅不怕我的原因。(得出结论:因为我怕鹅,鹅才不怕我)
交流我怕鹅的表现:
(1)第五自然段:“我们马上就不响了,……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马上”,马上是立刻的意思。放学后,同学们本来是兴高采烈地回家,有说有笑,但见到鹅马上就蹑手蹑脚,连话都不敢说了多害怕呀!
“贴”贴着墙壁,说明距离鹅已经远得不能再远了。
悄悄”可以看出小作者希望自己的脚步声都没有,怕被鹅听到,不想惊动鹅。
(2)第六自然段:
从“急急”这个词看出来小作者非常怕鹅,见到鹅追过来了非常慌张,撒腿就跑。
“这使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腿都软了可见吓到一定程度了。
从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看出了小作者太怕鹅了,样子太狼狈了。
从“又哭又叫”感受到我们怕鹅了,想想鹅也不能吃我,也不会咬死我,可见此时我真是太害怕鹅了。把鹅当成什么了。(老虎、狮子)都要吃人了,太胆怯了!
5下面老师来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句子,看一看我们能不能将我的害怕表现出来。
通过读这些语句,同学们说一说,我对鹅的害怕,在程度上有什么变化?我开始是悄悄地走,接着是跑,然后腿软了、最后都被拖到了而且又哭又叫,感受到小作者越来越怕鹅了。
6我越来越怕鹅了、狼狈、越来越怯懦了、越来越失态了,那鹅的表现又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按照顺序快速的找一找。(学生找句子)找完后读一读,看看鹅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
鹅很神气、很傲慢、越来越嚣张、越来越放肆了。不可一世、目中无人。
7将我的表现和鹅的表现对比着读就更能体会出我怕鹅了。老师读我的表现,同学们读鹅的表现。(指导学生读出鹅的嚣张)
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相机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声音、样子来刻画鹅的形象。
男同学和女同学合作读
8体会语言、写法的精妙
同学们觉得这段文字写得怎么样,为什么写得这样生动呢?(指着屏幕)
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和鹅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而且能交替着、对比着写活动中的双方,所以才这样具体、有趣、生动,才让我们对我的胆怯、鹅的嚣张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9那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样的表现。(自学2分钟)
请大家用刚才抓关键词的方法自学后面这一部分。一会我们来交流。
从金奎叔的表现看出了金奎叔并不像我那样害怕鹅,把鹅轻轻地提了起来。和我急急逃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鹅的表现呢?找出语句说说。
鹅开始并不怕金奎叔,看到金奎叔一点不示弱、一点不害怕后它就害怕了。
得出结论:那鹅怕金奎叔并不是因为他强壮结实,而是因为金奎叔不怕鹅。找学生这一部分内容。
三、教学小结:
10(内容梳理)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说说鹅为什么不怕我,怕金奎叔啊?因为我怕鹅,鹅才不怕我,金奎叔不怕鹅,鹅才会落荒而逃。
由此此我们看出来人对鹅的态度不同,鹅对人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文中的我又是怎么明白的呢?金奎叔的这番话的启示仅限于人和鹅的关系吗?在做人处事方面,它又有什么更深刻的启迪呢?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2、抓住精彩句段,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回顾全篇。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指名回答
二、细读探究,引导感悟。
1、“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因为“我们”用了牛和鹅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
2、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 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3、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自主合作,品读感悟,释放主题。
1、 反复读课文,说说什么事情是我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2、 “我”“鹅”“金奎叔”三个形象,你认为哪个刻画的精彩?用“------”画出来读一读并做简单批注;
3、组内交流收获。精彩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在组内展示。
4、交流汇报,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朗读 写作 中心)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负“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不堪。
①指导读第5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负“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太嚣张、太飞扬跋扈、太不可一世、太傲慢、太自以为是。)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指导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
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狼狈不堪?(指名说)你来读出这种狼狈。
(指名读——齐读)
师:我当时真是__(狼狈不堪 抱头鼠窜 软弱可欺 任人宰割。)
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
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 指名汇报读第1自然段)
(回到课文开头,师:因为“我”相信了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板书:不再怕)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指名说:金奎叔说的话。)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5)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谈理解: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说)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有些时候换个角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乐观。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然后写下来。(生汇报)
四、总结凝练 ,升华主题。
师:说的多好呀,汶川地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灾难带给我们痛苦和不幸,但换个角度讲,灾难不正是激发了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战胜困难、重建和谐生活、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吗?愿我们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给生活更准确的答案!
五、拓展
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实例,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事情的结果发生变化的?
可以给学生提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六:增量阅读(一颗螺丝)
七:推荐阅读:老师还想给你推荐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阅读中的《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请你在课后读一读。
板书设计
牛 和 鹅
不怕 怕
不欺负不怕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掌握拟声词与多音字。
能力目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感受童趣、品悟事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课文蕴 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点:通过感悟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感受童趣、品悟事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与朗读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课件先后出示牧童骑牛和鹅引颈高歌的图片)同学们,看了这些图,你想到了哪些诗?(诗句出现在图下。)你对牛和鹅有什么印象呢?(生自由说)板书:牛鹅
2.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一篇关于牛和鹅的课文。(补充板书:和) 齐读课题
3.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师提炼问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提示读音,出示两组词:
吁哩哩哩、吭吭、啪嗒啪嗒、啪啪啪、
任大霖、扇动、胳臂、挣脱、脚爪
3.指名朗读课文,结合语境对上述词语进行正音,并理解“扳、掐、无缘无故”等词语。师生评价。
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作者开始对牛和鹅的态度怎样?读读第1至4自然段。
2.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快速浏览课文5~11自然段描写的这件趣事,找出有趣的画面读给大家听?并概括这是一幅什么画面?
3. 你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汇报。
四:布置作业,练习巩固。
1. 字形指导:碗、缚、掐;
2.抄写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3.朗读课文。
通过本次教学,让我对文本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其实就是通过牛和鹅眼里感觉到的人,与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造成了牛和鹅对人的不同的态度。也就是牛和鹅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去看人,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反映也不一样。
我和金奎叔,也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鹅。不同的是金奎叔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客观的事实——在人的眼里,鹅比人小,没什么可怕。他从人的角度去看鹅,所以他不怕鹅;而我却偏信了大家的传言——在鹅的眼里,人比鹅小,恶不怕人。却忽视了人实际上是比鹅大的事实。我站在了鹅的角度去看人,觉得人应该怕鹅,导致了我见鹅就怕,还遭到了鹅的围攻。
我觉得编者是想通过语言文字本身,告诉学生:
1、大家都信的未必可信。
2、应该以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而这些正是通过我和金奎叔对待鹅的不同态度与鹅对我们不同态度的对比突现出来的。因此,课文的5-11自然段应该是课文的核心段落,是我态度改变的真正原因。而1-2自然段的内容是束缚我正确思维的固定思想,正因为我被这个固定的思想束缚了,我才不知不觉地站在了对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因此导致了错误的结果。然而金奎叔的话正是对我所经历的这件事情的一个高度的理论提炼,是“点睛”之笔。金奎叔先用自己的行为证实了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让我有了真切的体验,然后用简单而富有道理的话语,点亮了我的思维。让我从鹅的事件上明白了更多,同时也作出了不再欺负牛的举措。因此大家一致认为的观点和金奎叔的话,是我站错角度和重新认准角度的一个关键。
所以,我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我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设计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后寻找出对牛与鹅的前后不同态度和改变的原因,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进行感受,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而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只在适当的时候作一些小小的点拨和提示。此外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指导也是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像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体验朗读,通过品读我和金奎叔对鹅的不同表现的词句对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态,直至揭示主题等。种种方法渗透自然,过渡巧妙。这些方法都是学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我相机提炼出来的,让学生知道自己就是在运用这种方法在学习的,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在本节课的结尾我不仅总结了思想内容方面的收获,还总结了学习方法的运用。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