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立方根》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编辑帮家人们整理的11篇八年级数学《立方根》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方根说课稿 篇1

立方根说课稿

代恒廷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立方根》(板书课题)。本节分为2课时,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评价与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立方根是《新课程标准》“实数”领域的内容。它从内容上看与平方根内容基本相似,但又有所区别,是平方根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精神和八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求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与被开方数符号的变化关系,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唯一性,并总结出立方根与平方根之间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师生交流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对立方根性质的探索及其运用,难点在于立方根的运算以及对它性质的探索。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导学案引导法等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去感悟、领会新知,在经历探索中获得新知。在学法上,主要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归纳、总结 、运用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准备了导学案、PPT、多媒体等来辅助教学。

下面是我的教学流程。

六、教学流程

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该以理解为基础,在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此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说一说我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

常言道;温故而知新。学生知识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对要学习的新知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为此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八年级数学《立方根》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11篇】

2、给出一个正方体,已知棱长求体积,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通过学生的解决过程,不仅复习了立方的计算,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为学习新知作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用时25分钟)

新课标指出: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倡导探索性学习。对立方根性质的探索及其运用是本节课的重� 活动一:

根据导学案,现在我们“已知正方体的体积,求它的棱长,怎么算呢?”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总结出立方根的定义(板书定义),并让学生根据PPT上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与联系”这个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教师引导来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以此来检验他们的预习成果,突破重点。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汇报,得出开立方的书写格式及解题过程,发现开立方与求立方互为逆运算。通过PPT出示书上练习题2,学生独立求立方根,交流汇报,从而检验孩子们对立方根概念的掌握情况。 活动二:

通过PPT出示,先让学生独立求几个正数和负数的立方根,再分组讨论、汇报,发现结果的符号与被开方数的符号的变化关系,尝试着总结出立方根的性质,并利用“0”的特殊性得出“0的立方根是0”(板书性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中计算立方根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立方根性质的掌握。

(三)加强理解,巩固练习(用时13分钟)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出示幻灯片)

第一层次:基础训练,通过判断是平方根还是立方根,检查学生对立方根概念的掌握情况。

第二层次:学生独立判断它们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还是0。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然后综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检查学生对立方根性质的理解。

(四)逐步深化,归纳小结(用时5分钟)

由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在说的过程中归纳知识,形成能力。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进行评价。

(五)作业布置(用时2分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每个班中的学生都有好有差,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七、板书设计和评价反思

我的板书设计尽量概括、简捷,使学生一目了然。接下来说说我的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生生互助,师生合作,让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学习思想,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立方根》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立方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第三节、本节内容安排了1个学时完成、主要是通过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比较与归类,探索立方根的概念、计算和简单性质、因此,除了具体的知识技能(如知道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掌握立方根运算,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和技巧)外,还需要昂学生感受类比的思想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平方根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立方根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教学重点放在立方根具有唯一性(实数范围内)的讨论上、在学生对数的立方根概念及个数的唯一性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出数的立方根与数的平方根有什么区别,学生就容易解决问题、

三、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会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3、了解立方根的性质、

4、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对立方根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会解决立方根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

2、在学习了平方根的基础上,学生经历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立方根的有关知识,领会类比思想、

3、通过对立方根性质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立方根概念、符号、运算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

2、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

立方根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

立方根的求法,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及区别、

四、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类比法、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 2002,电脑、

学具: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第二环节:复习引入、类比学习;第三环节:初步探究;第四环节:尝试反馈,巩固练习;第五环节:深入探究;第六环节:课时小结;探究与思考;第七环节:作业布置及课外探究、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内容:

某化工厂使用一种球形储气罐储藏气体,现在要造一个新的球形储气罐,如果它的体积是原来的8倍,那么它的半径是原储气罐的多少倍?如果储气罐的体积是原来的4倍呢?

(球的体积公式为v=R,R为球的半径)

提问:怎样求出半径R?

学完本节知识后,相信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有关体积的。运算和面积的运算有类似之处,让我们用上节课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 433意图: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新知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效果: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学生既感受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快将问题归结为如何确定一个数,它的立方等于4,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复习引入、类比学习

内容:

提问:(1)什么叫一个数a的平方根?如何用符号表示数a(a≥0)的平方根(2)正数的平方根有几个?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负数有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

是什么?

(3)平方和开平方运算有何关系?

(4)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有何区别和联系?

强调: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5)为了前面场景的问题中,需要引出一个新的运算,你将如何定义这个新运算?

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cube root,也叫做三次方根)、如:2是8的立方根,-3是-27的立方根,0是0的立方根、

意图:学生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

第三环节:初步探究

内容:

1做一做:怎样求下列括号内的数?各题中已知什么数?求什么数?

3.3立方根教案 篇3

[教学设计]

3.3 立方根

● 教材与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立方根”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实数”中的第三小节,它是在学生知道了无理数、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开平方运算的概念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从实际问题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说明学习数的立方根的意义。通过具体数的计算,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唯一性。虽然这一节在实数一节之后,但仍起着加深对实数的认识的作用。在实数范围内进行开立方的运算,无论从认知的角度,还是从表述的角度,都较为方便。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并能用立方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教学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一步发展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力。 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数学

表达和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 教学重点

本节重点是立方根的意义、性质。 ● 教学难点

本节难点是立方根的求法,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及区别。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电脑显示一个魔方

师:你们喜欢玩魔方吗?这是由8个同样大小的单位立方体组成的魔方,这8个小立方体可以重新排列,组成魔方表面的各种不同的美丽图案。现在要做一个体积为8cm3的立方体魔方,它的棱要取多少长?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思考后回答。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事物引入立方根概念,说明学习立方根的意义。

师:体积为27 cm3和体积为1000 cm3的立方体的棱又是要取多少长呢? 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电脑演示:

38 27 1000 33设计意图:为概念引入作准备并渗透从个别到一般的规律。

二、讲授新课

师:让学生在平方根基础上试述立方根概念。

设计意图:渗透学生的类比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总结):一般地,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a的三次方根),记做3a。如:238,则2叫做8的立方根,即382;28,则2是8的立

3方根,即382。其中a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符号3读做“三次根号”。

师:针对前面几个例子,由学生说出27和1000的立方根,并分别指明它们的被开方数和根指数。 生:举例再说明。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让学生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三、练一练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27; (2)27; (3)

127; (4)0.064; (5)0 解:(1)因为3327,所以27的立方根是3,即3273. (2)因为327,所以27的立方根是3,即3273. 311(3)因为27333,所以

127的立方根是,即33112713. (4)因为0.40.064,所以0.064的立方根是0.4,即30.0640.4. (5)因为030,所以0的立方根是0,即300. 生:总结解题方法和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师:强调(1)求立方根用到立方运算。(2)负数的立方根注意符号。 设计意图:此练习着眼于弄清立方根的概念,因此这里不仅用立方的方法求立方根,而且书写上采用了语言叙述和符号表示互相补充的做法,学生在熟悉以后可以简化写法。

四、议一议 电脑出示:

(1)一个正数有几个立方根?是正是负?为什么?

(2)是否任何负数都有立方根?如有,有几个?是正是负?

(3)0的立方根是什么?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引导各小组进行举例、猜想。可提示学生联系上面的“练一练”思考这些问题。 师:(板书结论)每个数a都只有一个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任意数a的立方根可表示为“3a”,读做“三次根号a”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举例计算,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数的立方根的唯一性,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发展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五、做一做

计算:(1)3278278 ; (2)36416

32解:(1) 3

(2)36416440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此题目相对复杂点,题(2)中同时出现立方根和平方根,突出了立方根和平方根的对比,以利于弄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六、挑战自我

问题:3a表示a的立方根,那么3a等于什么?3a3呢?

3分析:应抓住立方根的定义去分析,如果x3方根,即x3a,那么x就是a的立a,所以x3a33a。同样,根据定义,a3是a的三次方,所以a3的立方根就是a,即3a3a。

设计意图:深化所学内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七、体验一刻 分别求下列各式的值:

(1)3125; (2)30.008; (3)3164; (4)39

33评析:鼓励学生利用“想一想”中公式:3aa,3a3a直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两条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开心乐园——抢答竞赛

规则: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有个记分人,那组人先举手先发言,并要说明问题的原因,答对加1分,答错减一分,最终获胜一组给予鼓励。

电脑陆续放题: 1. 判断正误:(1)827的立方根是23

(2)负数不能开立方

(3)4的平方根是2 (4)8的立方根是

2(5)负数有一个平方根

(6)0的立方根是0 2. 口算: (1)1的立方根是___

(2)1的立方根是___

(3)127的立方根是___

(4)3125___

(5)36427___

(6)30.2163___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竞争意识,同时巩固了本节的教学内容。

九、归纳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再有教师归纳: 1. 符号3a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 2.对于立方根,被开方数没有限制,正数、零、负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

3.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区别:(1)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但只有一个立方根;

(2)负数没有平方根,但却有一个立方根。 4.灵活运用公式:(1)3aa;(2)3a3a;(3)3a3a

35. 立方与开立方也互为逆运算。我们也可以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或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立方根。

十、布置作业

教材78页A组和B组。

《立方根》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

2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思想求立方根的能力,体会立方与开立方运算的互逆性,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立方根符号的引入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立方根的求法

三、学情分析

前面已经学过了平方根的'知识,由于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还是采取类比的思想,在全面回顾平方根的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进行立方根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其实立方根知识并不难,可以与平方根知识对比着学,这样可以克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陌生心理。在学习方法上,提倡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习,在概念的得出,归纳性质,解题之后都要进行适当的反思,在反思中看待与理解新知识和新问题,会更理性和全面,会有更大的进步。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问题设计师生活动备注

情境创设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

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xm,则=27这就是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

因为=27,所以x=3.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3m

归纳:

立方根的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小组讨论后引出概念。

通过具体问题得出立方根的概念

探究一:

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

因为(),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为(),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为(),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为(),所以0的立方根是()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0有一个立方根,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任何数都有唯一的立方根

【总结归纳】

一个数的立方根,记作,读作:“三次根号”,其中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

探究二: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总结:

利用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就可以利用这种互逆关系,检验其正确性,求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再取其相反数,即。

《立方根》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经历立方根概念的产生过程。

2、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

3、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立方根。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开立方运算。

难点:例2第(2)题涉及两种开方运算的混合运算,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混淆,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以学生们比较熟悉的魔方引入。

提出问题:

① 平常的生活中,同学们有玩过魔方吗?

② 一个三阶魔方第一层有多少个立方体?

③ 它一共由多少个小立方体组成的?

④ 由8个小立方体组成的是几阶魔方你知道吗?64个小立方体?

引出立方根的定义。

㈡启发诱导、探究新知

1、立方根的定义:一般地,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a的三次方根,

2、立方根的表示方法:3

a

根指数

根号

被开方数

3、读做:三次根号

㈢勤于实践、应用新知

1、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125 (2) -27 (3) (4)- 0.064 (5) 0

师给出(1)(2)两小题的解法步骤,(3)(4)(5)小题由学生板演之后:

观察并思考:一个数的立方根的个数有几个?

一个数的立方根的。符号与这个数的符号存在什么关系?

得出事实: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2、开立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3、探究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点

正数零负数

1 0 -1

平方根

立方根

仔细看一看,大胆说一说:

不同点: ①正数和负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的个数不同

②表示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符号不同

相同点: ①0的平方根、立方根都是0

②求平方根、立方根的过程都是一种逆运算。

4、明辨是非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的立方根是

(2)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都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

(3)-8的立方根是-2,但-8没有平方根

(4) 4的平方根是±2,但4没有立方根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

注意:①举例时要注意特殊数:1,0,-1

②举例的数要有代表性

㈣提炼升华、巩固新知

1、帮忙纠错:

②由216个小立方体能组成几阶魔方呢?

③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0cm,2cm,8cm的长方体铁块溶化后锻造成一个立方体铁块,问造成的立方体的棱长是多少cm?(损耗忽略不计)

㈤课堂小结、完善新知

我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它表示什么意思?

(2)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

㈥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本3.3

(2)课本剩余作业题

(3)提高题

立方根 篇6

立方根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10.2立方根第一课时。对于新教材,我将以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我的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可以看成是以后学习代数内容的起始章,是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的基础,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而无理数的概念正是由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引入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平方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无理数,为后面学习实数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能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个性活泼,思维比较活跃,对一些数学问题已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但班上的这些学生结构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部分学生的思维已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

(三)、根据教材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了解立方根和开立方的概念; ②掌握立方根的性质;

③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④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⑤通过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立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自我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的方法上,我以探究式体验教学为�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各个环节进行帮辅式教学。

(二)学法分析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认识能力出发,用类比及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立方根的定义,将定义的应用融入到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由学会,变得会学、乐学。通过启发、疏导、点拔、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很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三)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立方根的表示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复旧引新;启发诱导,探索新知;引导探究,延伸新知; 归纳小结,深化新知;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复习旧知识引导新知识。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应该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享受学习数学的美,情景创设实际上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一的设计我改变了传统的固定问题方式,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把学习知识的事情当作自己问题的发现,从而找到学习数学的成功感,消除学习新知识的畏惧心态。让学生做一个容积为125立方厘米方体,此题对学生有一个计算过程,学生容易得出答案,根据计算结果做出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老师对学生的制作给予肯定,给予鼓励,从熟悉的立体图形引入立方根,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激起他们的求知欲;然后提出下一个问题:做一个容积为50立方分米,高是底面直径的4倍的圆柱体容器,那它的底面直径是多少?怎么求?学生容易列出式子,出现了

=≈15.92,学生在制作上出现了难题,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老师根据学生的焦急心情给予学生一个台阶,只要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你们就会解决了。在此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等式中的值,就是已知幂是15.92,指数是3时求底数的值,让学生明白它是立方运算的一种逆运算。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说明学习立方根的意义,立方根可以用来解决我们身边的很多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劲的学习动力。接着出示一个小练

2、然后启发诱导,探索新知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根据刚才列式以及平方根的定义试着给数的立方根下定义。在给立方根下定义时,利用立方根与平方根的类比的方法,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立方根概念的理解,并让学生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弄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好,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益,节省教学时间。再出示练一练,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求数的立方根,认识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与立方的联系与区别,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注意训练学生用“∵”、“∴”的推理格式书写,培养学生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训练,着眼于弄清立方根的概念和符号表示,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采用语言叙述和符号表示互相补充的方法书写过程。强调指出根指数3,不能省略;接着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熟悉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讨论完成表格,从而得出立方根的性质。(在学生得出立方根的性质有难度时,教师可以从正数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负数的立方根三个方面给予提示);通过提示中偏下的学生也能完成表格,结合平方根让学生对立方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再通过做一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此题目相对复杂点,题(2)中同时出现立方根和平方根,突出了立方根和平方根的对比,以利于弄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然后用一个挑战自我的题目深化所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马上用体验一刻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刚才的两条公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一步,引导探究,延伸知识 ,让学生通过练习、观察、探究,总结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a与-a的立方根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我归纳能力和总结能力,通过他们的合作学习,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信心。

4、现在进入到小结归纳,深化新知,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是对知识的简单罗列,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上,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因此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那些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明确掌握了重难点的同时消化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4、接下来就是布置作业,巩固新�

5、板书设计,用来再现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本节课的知识形成整体框架。

四、评价分析,我认为上好一堂课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探究知识上,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的参差不齐老师要全盘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到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对于学生的评价;做到反映性评价与反馈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把握评价的时机,实施评价的主题和形式的多样化,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

本节内容设计了两课时完成,在第二课时学习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及立方根在解方程中的运用。我的说课结束,望各位老师指导。

《立方根》教学设计 篇7

这一节课,是依据苏科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实数,第二节《立方根》的内容设计的。本节内容承接了《平方根》的教材编排模式,与平方根一节一起给学生建立‘开方’的运算模式,为下一节《实数》概念的建立和运算模式的建立打基础。所以,说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应当是合适的。

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实数”一章中关于本节知识的要求是: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②了解立方与乘方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因而,本节确立的教学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了解立方根的概念,用三次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方法方面用类比法学习立方根及开立方运算。情态价值方面则发展求同存异思维。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能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3)理解并掌握正数、负数、0的立方根的特点。

(4)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2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立方根,培养学生理解概念并用定义解题的能力。

(2)通过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立方根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算。

(3)通过经历探索和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学习难点:理解立方根的性质;比较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

说教学法分析

当前高效课堂的主流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猜测、合作交流、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说教学重点

了解立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概念解题。

说教学难点

应用时的符号问题

教具准备

鉴于需要类比教学,容量大,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说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班班通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复旧导新

在课堂的引入上采用了一个求立方根的实际应用问题,已知体积,求正方体的棱长。由实际应用问题引入学生易于接受。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再对已学过的相似运算---平方根进行复 初步体会类比思想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首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我要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要求。接下来结合导学案和教材,导读自学,自主探究。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教材通过自学感悟理解新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最后,我通过三个活动将新知细化

活动一:立方根的概念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这两种表达方式。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活动二:立方根的性质

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考虑到这个结论与平方根的相应结论不同,采用了先启发学生思考的办法,安排一个口答题,求一些具体数的立方根,在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并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之后,自己总结出有关正数、0、负数立方根的特点,其后,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归纳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强调:用根号式子表示立方根时,根指数不能省略;以及立方根的唯一性。

3、引导探究延伸新知

活动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1)表示各数的立方根(定义的理解)

(2)求下列各式的值(概念、性质、公式的综合运用)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数学思想及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纳小结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

5、课堂达标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出课堂的价值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检验新知学习效果,而且培养学习能力,提升素质,达到了兵教兵,兵强兵的目的。

说板书设计

立方根

1、一个数a的立方根可以表示为:

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不能省略。

2、立方根的性质:

(1)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

(2)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3)0的立方根是0。

3、比较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

4、黑板右边学生板演、展示。

《平方根与立方根》参考教案 篇8

12.1平方根与立方根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开平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2、了解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

3、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2、培养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能从相似的事物中观察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探求新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3、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教学难点:对只有非负数才有平方根的理解。 课堂导入

1、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

2、一个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它的面积为多少?是什么运算?它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明很高兴,她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如果画布的面积依次改为:9、16、36„„那么相应的边长是多少?

二、探索归纳 (1) 平方根的概念

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 (2) 举例:∵5225

∴5是25的一个平方根

问:25的平方根只有一个吗?还有哪些数的平方也等于25? (3)总结求一个数平方根的方法。

三、举例应用

例1 求100的平方根.

解 因为102=100, (-10)2=100,除了10和-10以外,任何数的平方都不等于100,所以100的平方根是10和-10,也可以说,100的平方根是±10.

例2求36的平方根。

解:因为(6)236,所以36的平方根为±6.

四、试一试 (1) 144的平方根是什么? (2) 0的平方根是什么? (3)的平方根是什么? 13(4)1的 平方根是什么?

36(5)0、81的平方根是 什么? (6) -4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 答案:(1)14412,(2)、00( 3)、42542137,(4)、1 255366请你自己也编三道求平方根的题目,并给出解答。

通过以上题目的解答,你发现了什么? 概括:

一个正数必定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五、课堂练习

1、平方得81的数是 ,因此81的平方根是 。

2、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 。

3、如果-b是a的平方根,那么

A、ba2; B、ab2 ; C、ba2; D、ab2

4、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 ⑴x2196 ⑵5x2100 答案:

1、±9,±9,2、0

3、B

4、x=±16,x=±2

六、课堂小结

1、平方根的定义。

2、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课堂作业

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62(1)49(2)(3)36(4)2。

812、已知2a-1的一个平方根是+3,求2a-1的另一个平方根及a的值。 答案:

1、(1)∵749 (3)∵749 22∴±7是49的平方根。 ∴±7是49的平方根。

4162(2)∵ (4)∵24

8192 ∴4162是的平方根。 24 9812 ∴±2是2的平方根。

2、因为一个数如果有平方根,那么它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已知2a-1的一个平方根是+3,所以2a-1的另一个平方根是-3。 ∵2a-1=3 ∴ a=5 2教学反思 易错点:对平方根的意义不理解;对平方与开平方两种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不理解。

(1)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时,容易只写正的平方根,丢掉负的平方根。 (2)如果已知一个数的一个平方根,求这个数。不知道该怎么做。

《立方根》教学设计 篇9

一、说教材:

求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运算是数学的基本运算之一,在根式运算、解方程及几何图形解法等问题中经常要用到。学习立方根的意义在于:

(1)它有着广泛应用,因为空间形体都是三维的,关于有关体积的计算经常涉及开立方。

(2)立方根是奇次方根的特例,就像平方根是偶次方的特例一样,立方根对进一步研究奇次方根的性质具有典型意义。

二、说目标

1、能说出开立方、立方根的定义,记住正数、零、负数的立方根的不同结论;能用符号 表示a的立方根,并指出被开方数、根指数,会正确读出符号,知道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2、能依据立方根的定义求完全立方数的立方根。教学重点是:立方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求法。在教学中突出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对比,弄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做既有利于巩固平方根的概念,又便于加深对立方根的'理解。

三、说教学设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

在课堂的引入上采用了一个求立方根的实际应用问题,已知体积,求正方体的棱长。由实际应用问题是学生易于接受。再对已学过的相似运算---平方根进行复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为他们布置了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看书。自己找出立方根的基本概念。关于立方根的个数的讨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考虑到这个结论与平方根的相应结论不同,采用了先启发学生思考的办法,用“想一想”提出有关正数、0、负数立方根个数的思考题,接着安排一个例题,求一些具体数的立方根,在学生经过思考并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之后,自己总结出结论。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强调:用根号式子表示立方根时,根指数不能省略;以及立方根的唯一性。考虑到如果教学计划提前完成,我在练习卷之外,还准备了一些易混淆的命题让学生判断、区分,巩固所学内容。

本节内容设计了两课时完成,在第二课时进一步深入学习立方根在解方程,以及与平方根部分的综合应用。

《立方根》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立方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版八年级(上)第十三章《实数》第二节。本节内容安排了1个学时完成。主要是通过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比较与归类,探索立方根的概念、计算和简单性质。因此,除了具体的知识技能(如知道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掌握立方根运算,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和技巧)外,还需要让学生感受类比的思想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平方根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立方根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教学重点放在立方根具有唯一性(实数范围内)的讨论上。在学生对数的立方根概念及其唯一性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出数的立方根与数的平方根有什么区别,学生就容易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会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3.了解立方根的性质----唯一性。

4.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5.分清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即

5.渗透特殊---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对立方根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会解决立方根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

2.在学习了平方根的基础上,学生经历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立方根的有关知识,领会类比思想。

3.通过对立方根性质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立方根概念、符号、运算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

2. 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难点:立方根的求法,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教学法为:类比法。

立方根教案 篇11

立方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数学思考:通过运用数学符号描述开方运算的过程,建立开立方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 问题解决: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立方根的概念,表示及求法,培养抽象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立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教学难点:明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现有一只体积为216cm的正方体纸盒,它的每一条棱长是多少? ⑴在这个实际问题中,提出了怎样的一个计算问题 ⑵你能得到一个数,使这个数的立方等于216吗? ⑶从这个问题中可以抽象得到一个什么数学概念?

32、新知探索及内化

如果某种植物细胞可以近似看作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那么当它的体积增大1倍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3x2 x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设体积为2的正方体的棱长为 ,那么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 33例如:4的立方是64,所以4是64的立方根,记作644,又如x2,x是2的立方根,记作x32。

给出立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因此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可以通过立方运算来求。

3、新知运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83(3)0.126125⑴,⑵,⑶0,⑷ 答案:⑴25,⑵0.6,⑶0,⑷3

[总结]立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371333(8)(8)(0.7)64⑴,⑵,⑶,⑷ 3233答案:⑴8,⑵4,⑶0.7,⑷例3:求下列各式中的x

34

333(x1)125 8x2727x64⑴,⑵,⑶答案:略

例4: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cm,再做一个正方体,使它的体积等于原正方体的体积的8倍,求要做的正方体的棱长。 答案:10cm

4、归纳小结

⑴掌握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⑵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⑶理解并掌握公式

5、布置作业

基础题 变式训练题 综合运用题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