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能够积极的解决各类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物,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很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5(1)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是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5(2)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是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很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标志,同学们,看看这些资料,猜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播放课件,如: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天安门等,最后出示了威尼斯的小艇。)
2、这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出门见水。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师板书课题)
3、谁来说说你在课前所了解到的威尼斯。(在意大利北部的亚德里亚海滨,蔚蓝色的海水中散布着一百多个小岛,勤劳勇敢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些小岛上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园,整座城市内107条水道纵横交叉,117座桥梁横跨水道,连接着108个小岛。因此,威尼斯水城有“千桥之城”“水上城市”之称。)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威尼斯 耸立 小艇 桥梁 纵横交叉 静寂 雇定 祷告 保姆 操纵自如
2、自由放声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请文章的叙述顺序。
师随机板书:小艇样子,速度,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用途。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把你认为和小艇有关的句子画下来,并用笔画出小艇的简图。
2、汇报: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像我们街头的汽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想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谁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把它连起来?(因为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威尼斯的小艇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画小艇,画完并介绍小艇的样子。(威尼斯的小艇长长的,又窄又深,船头和船尾向上翘起。)
4、让我们目睹小艇的样子。(出示图片)找出课文中写小艇样子的第二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5、(教师出示对比句)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2)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尾有点翘,行动轻快灵活。
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6、你能用读的方式表示对小艇的喜爱吗?练习读,指名读,引导背。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坐上这样的小艇一定感觉非同一般,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段话,说说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干些什么?感觉又如何?(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看到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感觉到很有情趣。)
2、发挥想象,谈一谈,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着威尼斯水城两岸秀美的风光,会产生哪些新奇的想法?
3、带着这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练习背诵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威尼斯 小艇 纵横交叉 船舱 保姆 祷告 耸立 沉寂 桥梁
2、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坐在小艇里有什么感觉?谁来说说。
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画出中心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呢?指名说,互相补充。(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3、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演示,边体会。把桌面当作河面,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作来往的船只,用自己的文具盒作小艇,自己当船夫,根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河面。
4、作者为什么能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得这样精彩呢?(作者一定留心观察,所以才写得这样好。)让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总结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5、教师引读:
师: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他操纵自如──
生: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毫不手忙脚乱。
师:他动作灵活──
生: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还能做急转弯。
师:他速度极快──
生: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
6、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船夫技术这么好,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默读第五自然段。
2、找出文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然后填表:
3、小结威尼斯小艇的作用。学生讨论填空题:白天(商人沿河做生意)需要坐小艇,(青年妇女交友)需要坐小艇,(小孩外出呼吸新鲜空气)需要坐小艇,(老人带全家上教堂做祷告)需要坐小艇。
师: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一出门都离不开小艇,难怪作者说它是威尼斯的──(让生接着:主要交通工具)
4、白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夜晚也同样离不开小艇。我们一起去看看晚上的威尼斯。出示了威尼斯夜景图。
5、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威尼斯的夜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四、总结
师:学完《威尼斯的小艇》这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发言)
五、布置作业,扩展活动
1、熟练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阅读《威尼斯之夜》。结合读了两篇文章的感受,把威尼斯这座美丽的城市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B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2、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3、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放录像):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浏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读了课文,你感受到威尼斯美在哪里?
3、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4、全班交流:
威尼斯城市风光美;威尼斯小艇的美。
请学生读读描写威尼斯风光的句子。
自由交流感悟。(河道纵横交叉,精巧灵活的小艇来回穿梭,形式不同的石桥,耸立于两岸的古建筑,夜色中的威尼斯。)
三、深入课文,感受小艇“形之美”:
1、出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
2、自由读这一段话,威尼斯的小艇美在哪里?
3、交流指导:“二三十英尺”大概有多少长?为什么把小艇比作“新月”和“水蛇”?
4、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城市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威尼斯成了以船代车的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要想在窄小的河道中自由穿梭,小艇只能是又窄又长。
5、读出小艇的美。
四、再读课文,体会小艇“坐之舒”:
1、小小的一轮“新月”引起了我们的无限遐想。这弯“新月”飘进了清清了河里,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同学们想不想坐坐这种小艇呢?
引出第三自然段:坐在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吗?为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感悟。
3、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4、小结:这真是“说不完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读写结合,复习引入
1、听写“小艇、操纵自如”等重点词语。
2、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读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和坐着舒适的句子。
二、读、说、想、演,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
1、读: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句子。
2、说:交流哪里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
3、想象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船夫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拥挤场面,船夫会怎么做呢?
4、演:造型独特的小艇带领我们浏览威尼斯风光,小艇随着浪花时起时伏,我们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真怕一不小心坠入水中。如果此时你就是我所坐的小艇的船夫,你会怎样来帮我?(介绍自己的驾驶技术;唱歌助胆;介绍威尼斯风光;播放威尼斯地方的音乐……)
5、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
三、感悟朗读,品味小艇与人们之间“和谐之美”
1、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2、自由想象:人们还用威尼斯的小艇做什么?
用上“……可以……可以……可以……”说话。
3、威尼斯人是海洋的儿女,懂得欣赏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应是在月夜中,招手叫一只“冈多拉”,沿着运河曲折的水道,让自己迷失在迷蒙的夜色中,领略这座水上古城永恒的魅力……
引出第六自然段,静静地朗读。
4、引出课文“阅读链接”,自由读后说感受。
5、如果请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配一首曲子,你想选择哪一类的音乐?(抒情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配乐朗读。
6、小结: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但晚上,当小艇载走最生一批威尼斯人,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整座威尼斯城就沉沉地入睡了……小艇与威尼斯,与威尼斯的人们,与威尼斯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作业
1、背诵课文4~6自然段。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内部的秘密,人为什么要呼吸,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2.了解我们怎样看到物体,怎样保护眼睛
3.了解春夏季节的星空。
4.了解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5.认识生活中的机械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机械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变化所需的能量来源、科技与未来世界的紧密关系。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2.积累读书方法。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俺们学习了几篇写俺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俺们深深被感染了。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俺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同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俺们呢?
2.同学发言。
3.归纳: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方,《祖父的园子》里,把“俺”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俺们觉得写的就是俺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俺们,感染了俺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方《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俺”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示童年的天真无邪。
(三)交流读书方法
1.导语:那么,俺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同学发言。
3.归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出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假如是自身将会怎么做?把自身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把自身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研讨。
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俺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俺将不时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5.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为什么。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7.交流课外收集的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8.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并默记心头。
三、课外书屋
1.师: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大家十分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2.同学互动介绍该书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俺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身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同学阅读时参考。
4.教师小结,结束本课时教学。
【课文简介】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俺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俺”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相关链接】
1、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原名萨缪尔·克里斯曼。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王子与贫儿》《哈里贝利·芬历险记》等。
2、威尼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威尼斯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座宫殿,是著名全球的旅游胜地。威尼斯城热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水城同样闻名于世。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作方法,并以次为依据给课文分段。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4、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学习重点提示】
1、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运用直观语言,借助书中插图,丰富同学感性认知,理解课文内容。由于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道即是马路。同学缺乏这些实际生活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难度,体味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就更难了。教学时,首先应适时适度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介绍威尼斯是一座“水城”、“百岛城”、“桥城”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指导同学看书中插图,以此来丰富同学的感性认知,通过与一般城市、马路、汽车的比较,展开合理的想像。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里吗?那你们知道哪座城市被人们称为“桥城”﹑“百岛城”吗?一座城市拥有这么多的名字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呀!今天,俺要去那里走走看看,你们愿意随老师一起前去观赏吗?那现在俺们就动身吧!
2、投影显示,介绍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那里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
板书:
26、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读课文,根据书后预习题自学
1、读准生字表中生字读音,想一想:
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英尺、船梢、簇拥、哗笑、残破、耸立、停泊、威尼斯、支配自如。
3、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4、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准生字表的字音。
2、巧用心,记住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艄:与“捎﹑梢﹑消﹑悄、梢”换偏旁记忆。
艇:与“挺、庭、蜓、”换偏旁记忆。
3、查字典理解个别生字(艇、艄、舱、姆、祷、雇)的意思。
4、齐读书后读写词语,理解局部词义:
哗笑:很多人说话并夹杂着笑声。
耸立:高耸﹑直立。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寂静:十分寂静。
残破:残缺破损。
停泊:(船只)停留。
支配自如:指掌握和控制不受阻碍,很灵活﹑熟练。
5、指名读课文: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6、自由正确朗读课文。
四、作业
1、誊写生字。
2、熟读课文,根据课后阅读考虑自学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给课文分段,能合并几层意思归纳第二﹑四段的段意。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分读课文,其他同学想: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标出。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想:
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内容是──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作用──总起全文,点明中心 。)
3、默读考虑: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小艇的?
4、讨论分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2~3自然段,考虑:
小艇是什么样的?用“~~”标出。
2、抓词句,谈体会:
小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样子奇特、内部舒适。)
3、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指名分读2~3自然段,说说这两节各讲了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⑴ 小艇的样子奇特。
⑵ 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并列关系(投影显示)。
5、师:在一个结构段里,假如讲了几层意思,并且它们同样重要,在总结段意时,就要把它们合并起来,谁来说说这段的段意?谁还能说得更简单些?
(投影显示段意:小艇的样子奇特,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6、总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会发现合并几层意思,并不等于几层意思的相加,需要俺们再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多余的词语去掉,这样就比较简练了。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考虑:
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标出。
2、默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用“( )”标出。
3、讨论学习,明确:
课文先概括地写出在“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的情况下,船夫“总能支配自如”。然后列出三种情况做具体说明,写出船夫的技术好。
4、自由读课文,判断这段是什么段式?可以怎样归纳段意?
四、自学课文第四段
1、出示提示,默读自学:
投影显示:
⑴ 课文写了哪些人坐小艇?人们坐小艇干什么?
⑵ 想象还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干什么?
⑶ 课文最后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景色,这与小艇有什么关系?说明什么?
2、集体讨论,明确:
⑴ 人们:
商人﹑妇女﹑小孩﹑保姆﹑老人 去:做生意﹑郊游﹑教堂﹑看戏﹑回家。
⑵ 关系:
课文用威尼斯静寂的夜晚结尾,进一步烘托小艇的作用,说明人们与小艇的关系密切,整个城市的喧闹与静寂是以小艇的动与不动为前提的。
3、归纳段意,想:
小艇在哪些方面为人们起了重要作用?
(段意:威尼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小艇。)
五、总结全文
1、快速浏览课文,考虑:
为什么说威尼斯的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
板书:
重要的交通工具
2、作者是怎样把威尼斯的小艇写具体的?
3、小结:
细心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俺们今后写作文也要做到这些,才干把作文写好。
六、作业
1、誊写词语并复习。
2、朗读课文,背诵并誊写第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完成书后练习。
3、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检查背诵
1、指名分读课文:
回忆如何给课文分段,说出第二﹑四段的段意。
2、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自由背第四自然段→二人互背→指名背→齐背。
4、完成按原文填空:
船夫的( )特别好。在河上行船的时候,( ),来往( ),他总能( ),毫不( )。在( )的时候,他 ( ),在( )的时候,他( )。俺们看是( )的地方,( )能够穿过去,而且( ),两边的( )飞一般地 ( )。俺们的眼睛( ),不知( )。
5、听写词语。
二、完成书后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倒退──前进 笔直──弯曲 散开──聚集 静寂──喧闹
2、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以“XXX最讲卫生”或“XXX行动最敏捷”为重点句,练习写一段话。
要求:
围绕重点句,从几个方面写具体。
例:
在家里穿衣服“XXX最讲卫生”在学校怎么做或吃饭在公共场所洗澡学习时“XXX行动最敏捷”游戏时 劳动时。
3、完成语训的有关习题。
三、课后练习
1、写出下列字的读音:
艄( ) 矗( ) 残( ) 拐( )
2、判断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尼( ) 具( ) 矗( ) 残( ) 斯( )
3、组词:
尼( ) 嘶( ) 货( ) 艄( ) 县( ) 残( )
泥( ) 斯( ) 华( ) 梢( ) 具( ) 线(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倒退── 笔直── 散开── 静寂──
5、填空并完成练习:
船夫的( )特别好。在河上行船的时候,( ),来往( ),他总能( ),毫不( )。在( )的时候,他 ( ),在( )的时候,他( )。俺们看是( )的地方,( )能够穿过去,而且( ),两边的( )飞一般地 ( )。俺们的眼睛( ),不知( )。
6、用“●●●”标出这段话的重点句。
7、分层并说出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
1、完成本课有关作业。
2、背诵第四自然段。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55位学生,其中女生29人,男生26人。由于男生的特殊情况,整个班显得比较活跃,比较好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是爱集体,爱劳动,爱学习,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特殊原因,呈现出自卑、自暴自弃、逆反等现象。
二、工作要点:
1.上足上好晨会课、班队课、品德课等课程,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培养队员的集体意识,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争创“文明班”。
2.合理布置教室,充分发挥弘扬人文精神、完善人格品质、提高人文素质的班级文化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自我管理等多种能力。
3.健全班干部队伍,明确分工,每周并安排两名值周班干部,进行日常管理,并进行每周的小结。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老师了解更多班级发生的事情,看到平时不能看到的现象,能更好的管理班级。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及时进行调整一些不好的现象。尽量让班干部自己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以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总之,本学期放手让学生去做,特别是班干部,作为班主任我只把握住大方向。
4.加强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多种活动模式,使学生中涌现出一批“行为规范小明星”,并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三、具体内容及措施
(一)抓好德育教育
1.明确《小学生一日常规》,做到人人知晓。
2.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表率作用,以一批带全体。
3.用班会、晨会进行常规教育,抓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常规,使行为规范训练经常化、规范化。
4.定期进行行为规范的阶段小结,评选班级“行为规范小明星”。
5.利用班级的布置,设计“全能选手大比拼”,“学习能手”以竞争促学习;“劳动能手”以竞争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讲究劳动方法;“礼仪能手”以竞赛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做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才艺能手”希望学生能做个多才多艺的人,各种比赛积极参与,多获奖,为自己争光,为班级争光。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1.积极配合学校的“红领巾广播”, 提高节目质量,增加可听性并注重资
2.认真组织好中队值周工作,尽量使每一位队员都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在中队值周过程中,根据要求及时进行指导、调整,做好中队值周工作。
3.积极配合学校大队部开展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争兴趣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
4.继续组织雏鹰假日活动小队,在课余开展活动,与学校活动进行互补,特别利用好双休假日和假期,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兴趣小组,抓好有特长学生的培养。
6.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做好体育卫生、科技艺术等工作:
1.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广播体操。
2.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新眼保健操,注重质量,控制近视发病率。
3.做好流感的预防工作,坚持每天早上在班内进行查询,并定期对学生宣传有关知识。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运会。
5.借助班级黑板报定期宣传卫生知识,生活小常识。
6.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学校的各类兴趣小组,抓好有特长学生的培养。
(四)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多与家长联系,通过家长的支持共同努力发展学生的特长。
(1)定期和每位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交流孩子在校情况。
(2)对于有突然变化的孩子,和家长尽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析、清楚原因,对症下药。
(3)对于需要家长配合的班级或学校工作,一定做细工作,让家长了解事情的过程,通过各种联系手段,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同。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要善于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以网络信息为载体,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课通过展示九寨沟迷人的自然景观,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预习和分析课文的能力,能通过预习基本扫清课文障碍,大致了解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经济条件落后、知识面狭窄、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孩子来说,特别对状物类课文的学习比较困难,仅凭课文中生动的文字描述和课本中有限的几幅插图往往是不能很好地满足于学生学习需求的。相信学生能在我的指导下组织起语文活动,从而达到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教材分析:
《九寨沟》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词藻华美,重墨浓情,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置身于课文中,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位置和得名。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珍禽异兽。第五自然段总结赞叹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本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妙的自然景观,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珍禽异兽。读完全文,令人有一种实地游览的酣畅,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有关九寨沟的知识。
②学会“插入云霄”、“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掌握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③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2、能力目标。
①能通过文字,想象并表达出课文描绘的童话世界般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③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体会、感受课文描绘的九寨沟美景,培养喜爱九寨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树立保护环境,保护美丽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的长难句,理解描绘九寨沟的一些词语,体会九寨沟的神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感受九寨沟的神奇、美丽,体会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美好,并且懂得这样美好的家园是需要大家一起精心呵护的,树立起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观视频,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过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九寨沟。
2、板书课题:10 九寨沟
3、欣赏了九寨沟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二、范读课文,欣赏美景
1、同学们对九寨沟这个地方一定向往吧。可是要想拿到走进九寨沟的门票,必须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找一找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九寨沟的?(自然景观异兽珍禽)
3、位置。
4、谁知道“沟”是什么意思?(山沟)
过渡:几条普通的山沟竟然会像童话世界?看来九寨沟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让我们跟着巴金来感受一下它的美丽风光吧!
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一)学习第3—4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1、过渡:俗话说得好:“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只有入得深,方可知其妙。”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九寨,透过文字去聆听九寨的天籁之音,去感受九寨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板书:自然风光)
2、用你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九寨沟哪些奇丽的自然风光,用着重号在文中标出来。再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美景认真地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用做记号的方法自由读第3自然段。
(2)学生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雪峰(板书:雪峰插云)
A、课件出示雪峰图片及相关语句:“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B、你为什么喜欢雪峰?你觉得作者哪些词吸引了你?
从“一座座”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雪峰多、重重叠叠)
从“插入云霄”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雪峰高)
C、过渡:九寨沟的雪峰高耸入云,重重叠叠,峰顶白雪覆盖,在阳光的映照下银光闪闪。这样的美景,你能用声音表现出来吗?
D、指导朗读:“一座座”读得重而急,以突出雪峰多、重重叠叠的样子,“插入云霄”读得重,读出雪峰的动态美,“银光闪闪”读得深情、缓慢一些,把银光读“闪烁起来”,读出雪峰的雄奇璀璨。
E、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男生齐读。
湖泊
A、(课件出示湖泊图片)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湖泊?
B、(指名说)找出描写湖泊的相关语句。
C、体会湖泊的特点。
从“大大小小”“颗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湖泊多)
学习比喻句: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了解湖泊和沟谷的特点,体会比喻的用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
从“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湖水清、湖底石块色彩多)
D、出示五花海、五彩池的图片。
大家看,蓝天、白云、雪峰、森林的倒影加上色彩斑斓的湖石,使湖泊变得分外壮丽,真是美不胜收呀!这就是五花海、五彩池的美丽景色,怎么样?美吗?大家能用朗读把这美表现出来吗?
E、指导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想象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
F、指名读,女生齐读。
森林(板书:古木参天)
A、课件出示雪峰图片及相关语句:“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九寨沟的森林很多,遍布着九寨沟。)
B、教师指图讲述:是啊,这个地方叫河谷,从河谷到山坡都布满了森林,这样的景色可真美呀!
C、指导朗读。
D、指名读,齐读。
瀑布(板书)
A、你能找出描写瀑布的相关语句吗?(指名读)
B、(课件出示句子:“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齐读。
C、九寨沟的瀑布有什么特点?(瀑布十分壮观,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
D、你知道“白练”、“银花”是指什么吗?
E、(课件出示瀑布图片)你们看,那瀑布激流而下,或宽或窄,或高或低,哗啦啦,轰隆隆,白浪翻滚,水花四溅,犹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呀!由于九寨沟的河谷有高有低,出现了“一级级天然的台阶”,因此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谁能再读一下,让同学们感受到瀑布的壮观(有感情朗读)
刚才我们欣赏了水平如镜的湖泊、又领略了雄伟壮观的瀑布,用书中的一个词就是——平湖飞瀑(板书:平湖飞瀑)
F、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美)
(4)同学们,九寨沟的山美、树美、水也美,让我们齐读第三段,把这童话般的世界留在心中。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学习第4自然段(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
1、难怪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呢,真是名不虚传啊!领略了九寨沟绮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继续向森林深处行进,游人逐渐稀少,小游客们,看看又会发现些什么呢?
2、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完成表格。
动物名称 主要特点动作
3、交流、汇报。
(1)***(板书)
①为什么喜欢它?
体态粗壮
攀吊眨巴窥视(偷偷地看,读的轻一点,调皮一点。)
②***虽体形粗壮,但是那样机灵可爱。
③指导朗读,指名读。
(2)羚羊(板书)
①喜欢理由:善于奔跑
②“突然窜出又消失了”说明了什么?(速度快)
比较:句子中把“窜”换为“跑”行吗?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分组读。
(3)大熊猫(板书)
①喜欢理由。
理解“憨态可掬”、“若无其事”、“咀嚼”。
②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小熊猫(板书)
①喜欢理由:行动敏捷
②去掉“美滋滋”行吗?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同桌互读,做动作表演读。
4、理解“也许”。
(1)来到九寨沟,我们一定能看见这四种动物,是吗?为什么?前面用的“也许”是什么意思?去掉不行吗?(不行,因为他们住在---- 林深叶茂处。)
(2)指导学生认识本段中的排比句。
(3)在九寨沟你还可能会看到些什么动物呢?也许,——(什么?在干什么?)
想象力真丰富!如此多的异兽珍禽在九寨沟落户,说明什么?九寨沟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的野生动物园,这里的异兽珍禽为九寨沟增添了无限生机。
(4)你们觉得这里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快乐?
(5)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九寨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见证。九寨沟,充满梦幻与诗意的童话世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理想家园。如果我们们每个人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山、九寨沟的水、九寨沟的树一样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假如我们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动物一样对待我们周围的小动物,那么我们整个的生活、整个的世界,都会变得美伦美幻,都会变得像九寨沟一样成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如此美得景色,我们很珍惜,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样需要保护。
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你觉得九寨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是啊,九寨沟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用作者的话来说:“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师引读)”(板书:人间仙境)
(1)这句和我们前面所学的哪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2)比较句子。
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3)通过小组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等方式,体会“前后照应”的特点。
2、此时,作者也用他那饱含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九寨沟的无限赞美之情,让我们齐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3、我们一起游览了九寨沟,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说对九寨沟的感受吧?
四、作业
办一张关于九寨沟风景的手抄报。
五、拓展升华
1、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吟诗做画,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赞美九寨沟。我国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2、其实,我们祖国还有许许多多像九寨沟一样的“人间仙境”,比如:贵州黄果树瀑布、广西的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台湾日月潭……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有朝一日去祖国的各地看一看!
板书设计:
10 九寨沟
雪峰插云
自然风光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童话世界 人间仙境
***
异兽珍禽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
前后照应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村晚》。
3.能想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重难点)
一、从题目入手,初步感知
1.揭题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古诗。
2.指名读三首古诗的诗题,引导学生从题目中大致了解诗的内容。
(1)引导学生理解《四时田园杂兴》这一题目的意思。
①引导学生理解“四时”“杂兴”的意思。(“四时”就是一年四季,“杂兴”指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②简介作者范成大及《四时田园杂兴》组诗的内容。
③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事?请在读古诗的时候找一找答案。
(2)引导学生理解《稚子弄冰》这一题目的意思。
①让学生说说“弄冰”的意思。
②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稚”字。提示学生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意思,还可以组词“幼稚”“稚嫩”帮助学生识记。
③组织学生交流:诗题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小孩子玩冰的事)
(3)引导学生交流《村晚》这一题目的意思:你从诗题知道了什么?(诗的背景是夜晚的村庄)
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七言诗的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读三首古诗,教师提示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边读边思考:三首诗分别写了儿童的什么活动?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学生反复练习,读准字音。教师相机点拨:“昼”“稚”都是翘舌音;“耘”可以结合形声字规律识记。
(2)学生自主交流要写好本课的字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3)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供”。
①教师出示两组词,让学生读一读,借助组词区分读音:供奉、供认、供职;供给、提供、供应。
②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指导“供”在这首诗中是“从事”的意思,读第四声。
4.检查古诗朗读情况,相机纠正朗读节奏。
5.引导学生交流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提问:三首诗分别写了哪种儿童的生活?(童孙、稚子、牧童)
(2)追问:他们都有一些怎样的活动?(童孙学种瓜,稚子弄冰,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笛)
三、通过比较阅读,深入研读两首古诗
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感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绘的繁忙景象。
(1)引导学生说说插图画了什么内容,找到对应的诗句。
预设:图中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人们都在田间劳作,两个孩子在靠近树的地方学种瓜。对应的诗句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2)给学生讲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耘田”是初夏时节在田间除草,进而知道这首诗写的季节是夏天。
(3)学生再读古诗,说一说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预设:从“昼出耘田夜绩麻”中,能感受到夏季的乡村一片繁忙的景象。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诗意:古时候一般男子种田、女子纺织,“儿女”指的是村庄中的成年男女,“各当家”就是说他们各自在做着自己的活儿。
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想象《村晚》描绘的情景。
(1)让学生结合注释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诗中描绘了池塘、草地、远山、落日等景物,让人想到的画面是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映衬,池塘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牧童正坐在牛背上随意吹着手中的笛子。
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意。
(2)追问:“满”“衔”“浸”等字词让你有种怎样的感觉?这幅画面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两个“满”字让人感到池塘里的水十分充沛,岸边的草也十分茂盛;“衔”字写出了远山和落日挨得很近、相互映衬的样子;“浸”让人觉得好像夕照和水波融为一体了,具有动态的美感。这幅画面让人觉得宁静、悠闲。
3.引导学生比较《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说说两首诗在内容和气氛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而《村晚》则是一派悠闲的状态。
4.引导学生走进儿童内心,体会其中的乐趣。
(1)学生再次朗读两首诗。
(2)组织学生交流:诗中写了儿童的哪些活动?诗人笔下的儿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预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童孙“学种瓜”,觉得他们十分天真可爱;《村晚》写牧童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笛子,感觉他十分悠闲自在。
(3)提问:为什么你会觉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童孙”特别天真可爱?引导学生想象童孙“未解”的样子以及“学种瓜”的动作。
预设:小孩子看着大人们每天劳作,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笨手笨脚地操持农具,种瓜点豆,可能弄得满身是泥,小脸上也都是土……
(4)提问:为什么你从《村晚》中感到了牧童的悠闲?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想象牧童横坐牛背的神情和信口吹笛的样子。
预设:牧童不是规矩地骑着牛,而是横坐在牛背上,他可能会随着牛儿的前进晃动着身体,摇头晃脑地吹着笛子,笛子的曲调还是杂乱无章的,整个人透出一股随性、自在……
5.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并尝试背诵。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稚子弄冰》,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能想象《稚子弄冰》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重难点)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两首古诗
1.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儿童生活?
预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天真、懂事的农村孩子学着大人种瓜的情形。《村晚》描写了牧童骑着牛儿,吹着短笛,悠闲自在的样子。
二、研读《稚子弄冰》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稚子是怎么玩冰块的?
(2)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清晨将冻了一夜的冰块从盆中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敲打。
(3)追问:在玩的过程中,孩子的心情都有哪些变化?
预设:小孩子在“脱晓冰”时满心欣喜,“彩丝穿取”时小心翼翼,敲冰块时十分得意,冰块碎地时则是万分懊恼。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稚子弄冰》。
三、体会情感,改写古诗
1.引导学生找出三首诗中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说一说:通过这些词,你发现不同诗人笔下的儿童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预设:三首诗中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分别是“学种瓜”“脱晓冰”“横牛背”,这些儿童都是非常纯真、可爱、招人喜欢的,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2.组织学生交流:三首诗中描绘的儿童形象,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发挥想象,把诗的内容改写成小短文。教师点拨要点:
(1)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2)不要逐句翻译原文,要抓住重点,想象儿童的神态、动作、心理等。
4.改写同一首诗的学生组成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评一评谁的想象更丰富、语言更生动。
5.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四、指导背诵默写
1.学生结合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诗。教师提示学生要读出诗中儿童的天真、可爱、活泼、悠闲。
2.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稚子弄冰》,并熟读成诵。
3.指导学生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学习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洁,使同学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同学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身的习作。
课前准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课时布置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
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
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俺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身轻轻地说一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身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身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身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一起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 冯琛莉)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课俺们一起品味了《童年》这优美的歌曲。听了这样的歌曲,俺们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多。现在让俺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和老师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这些都是俺们童年时代捕获的特别镜头,里面珍藏着大家的美好回忆。
2、同学交流翻看影集。
3、过渡:同学们,童年的歌声还在俺们的耳边吟唱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俺们的眼前浮现,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身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大家,好吗?
4、指名发言。
5、听完同学的有趣事,大家一定会发现,在俺们的童年时代里,有许多有趣的、值得回忆的事情,今天老师要大家把自身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的童年往事说出来,让大家相互分享。(同时亮出小黑板,上面写着:童年趣事)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1、过渡:现在,咱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说说你们在童年时代的有趣的事情。所说内容不限,可以写童年时代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写发生在家里的趣事,等。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事情就行。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老师随时参与各小组中,分享大家的趣事,并认真观察,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三、大组交流,评价指导
1、让四人小组推荐代表,说说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同学展开评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草拟片断,渗透写法
让同学把的童年故事写下来,让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先让同学写一个自身认为最有掌握写好的片断。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同学展开评价,可以欣赏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缺乏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出现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梦如画,丰富多采,充溢着天真无比的童趣……。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下课后继续写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让老师分享你们的童年趣事。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展示典型,组织讲评
1、教师事先从同学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2、导语: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大家童年的纯洁和美好。
3、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让作者朗读。
4、生一起评议。
导语:刚才听了这位同学朗读了他的习作,大家看看,他写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师生评价)
导语: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
5、展示中等的习作,让组织同学评价。肯定优点,指出缺乏。注意不挫伤同学的积极性。
6、展示教师杜撰而同学习作中普遍存在同样问题的“病文”(也可以从外引进),组织评价。
二、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让同学在小组内读自身的习作,先指出自身习作的优点和缺乏,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总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讲评,大家的思路应该更加宽阔了吧!为了使大家的童年趣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回去把文章认真改一改,把童年趣事写得具体,更生动,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们童年的美好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