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 篇1

一、导语

燕赵自古多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悲歌之士,(引导学生举例)如荆轲、豫让等,他们都是些轻死急人,视死如归的豪侠之士。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的大兼并时代,过去的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国与国之间,如今讲的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士”的阶层便应运而生。其中包括策士与侠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适的买主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战国策》主要就是记述这个时期的这些策士们(也叫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当然还讴歌了多位义侠之士的豪情壮举。他们以自身的标准、个人的恩怨来决定自己的行动,重义轻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牺牲自我的个人行动来实现自身价值,改变政治历史的进程,今天我们学到的荆轲即是这样一位挺身一刺千古留名的侠士形象。

二、作品及背景

《战国策》相比《左传》而言,更长于写人记事,善于描写人物,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荆轲刺秦王》就是一个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师生交替进行,正音,断句。字词听写检查。

四、整理思路

参考导学案,看看故事是如何围绕“刺”展开的,有哪些人物,哪些情节,哪些矛盾?(引导学生回答)总结如下,人物:荆轲、太子丹,樊於期、秦王,秦武阳、高渐离、蒙嘉,夏无且。矛盾:秦国与燕国的矛盾(两个阵营间的主要矛盾)是“刺”的本因,太子丹与荆轲间的矛盾(策划实施中的矛盾,直接导致失败),樊於期与秦王的矛盾(次要矛盾,为燕国利用)情节:准备(信物、助手有波折),送行,刺杀(秦武阳,刺而不中,拔剑不出,引而不中),一波三折。

五、讲解课文

(一)故事开端,行刺缘起,文章一开始让同学比较此文第一段与《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一段,有什么相似之处。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后北略地,至燕南界。都在揭示尖锐的矛盾冲突,交代了危如累卵的主国形势,渲染紧张的故事氛围(悲剧的基调),发端下文故事。本文开头,就交待了荆轲刺秦王的外部原因。读第二段,从荆轲与燕太子丹的对话里,比较二人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的表现有何不同。太子丹恐惧,焦虑,慌乱,(对荆轲)不忍(寡断)荆轲冷静,镇定,勇毅(言必信)深谋远虑,城府很深(入秦方案)。故事在此出现什么波折?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在准备信物上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

问:说一说这五个场面的详略处理特点,并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总结: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

问:说一说各表现了哪些人物的什么性格。

答:“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这一段描写,故事人物肝胆相照,故事气氛荡气回肠。

问:在配备助手这个问题上,太子已经为荆轲配备了秦武阳,荆轲却仍有所待,从中能看出什么端倪?

答:不认可秦武阳,也不向太子丹解释,为后文的误会,冲突埋下伏笔。也是二个性格上的冲突。

问:对荆轲来说,怒斥太子是无礼之举,但是又有一定道理,请说明。为什么说这是两个人性格上的冲突呢?

答:太子,仅因“顷之未发”,便“迟”之,“疑”之,且以话激之。这犯了用人之大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荆轲,做为侠士,轻死急人、视死如归,是本色。太子丹的怀疑简直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再加上刚刚烈坚毅的性格,势必形成强烈的冲突,做出怒斥的举动也就不奇怪了。

问:这种性格冲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答:荆轲也意气用事,仓促出发,准备不足,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了种子。

问:在易水送别一节中,是怎样烘托出送别时悲凉气氛的?

答: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气氛。一开始是“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渲染出悲凉的气氛(一去不反,走上不归之路);再变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出同仇敌忾的气氛,将为大义慷慨赴死的浩荡之气推上高潮。

问:结合上段怒斥时,荆轲道“去而不往者,竖子也”,你如何理解送别中的唱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答:因为,此行无得力助手,仓促负气出行,他已经感到此去不会成功。眼前是一条不归路,心生悲凉,但明知有去无回,义无反顾,更显得其情悲壮。

(三)高潮。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四个场面: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问:在“顾笑武阳”中,秦武阳临阵色变这个表现与前文是怎么呼应的?如何表现了荆轲的沉着与机智?

答: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荆轲面对泰山崩于前的突变,色不稍变,而是一笑、一前、一谢。平静、自然、圆满。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上下疑窦冰释,确是表现了他超人的胆略与非凡气质。又是如何表现荆轲的人物个性的?

问:在秦廷行刺情节的描写中,如何表现了险象环生的戏剧性场面,让学生总结概述。

答:图穷匕首见,却刺而不中,秦王惊恐反抗,却拔剑不出,秦王被逐于殿上,却不得如下兵,只得徒手相搏,夏无且急中以药囊击轲,秦王得以脱身,下臣提醒负剑拔出,才反手击轲,荆轲孤注一掷,却投而不中,荆轲临死不惧,倚柱笑骂,显英雄本色。每一个环节都惊心动魄,悬生死于一线。惊险处,语言急促,词语简练,动词表现力强。秦王惊、起、绝、拔、操、急,荆轲则取、奉、发、把、持、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四)结局:以秦王目眩良久,做结,让人回味不止,惋惜不已。

六、结束课文

讨论课后第四题,背诵《咏荆轲》,完成相关导学评测作。

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积累整合: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感受鉴赏: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思考领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思考领悟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发现探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过程与方法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这样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读性很强,且很感兴趣,只要结合文中的注释便可顺利阅读全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文言授课方式来处理课文,势必会让学生容易疲累,以至失去阅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本课教学笔者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鼓励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利用早读时间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并熟读课文。

2、荆轲刺秦王一幕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高潮之处,所以这一部分安排了一个片段剧的表演,让同学把这一部分改为课本剧,由他们自编自演,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

3、要求同学在编剧排演的过程中要认真,最后通过竞选方式择优录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

4、片段剧的表演,实际上就是对文章的剪裁,将记叙描写精彩部分,也是重点部分抽出来,形成点面结合拓展开来,分析探究,并在此间穿插文言字词句的练习讲解。

5、在提示上展开评述或辩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

2、通过表演、评述或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及难点

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幻灯片)

这是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诗,请大家猜猜看看,诗中的燕国壮士指的是谁?(荆轲)那么荆轲是何许人呢?他为燕国做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幻灯片)

(二)提问:课文选自哪里?(战国策)

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幻灯片,请一位同学读)

(三)重点段落感知

1、我想大家都急于想了解荆轲此人,是吧?那么,在了解此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片段剧组同学为我们上演文中精彩而又悲壮的一幕。有请片段剧组同学。

课本剧表演:荆轲刺秦王一幕(三至五分钟)

2、感谢片段剧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的精彩表演。我想下面的观众们肯定还意犹未尽,此时的演员们也想听听你们的心声。请问:你觉得此剧中的角色演得怎样?为什么?(在座同学稍微点评)

谢谢观众们真挚的发言。(老师对演员做简单的点评)然后问扮演荆轲这个角色:你为什么要刺秦王?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恐惧要求荆轲解决此况。(这问题点出了当时的形势)

3、荆轲是在这种形势下刺杀秦王的。好,刚才同学们所演的是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高潮部分。现在让我们随第二组同学的读书声再去感受这一场面,有请第二组同学,请读课文15 、16自然段。感谢第二组,你们读得很好,读出了这一紧张的场面。在这部分需要我们掌握以下实词和句式:(幻灯片)

4、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惊心动魄。课文中还有其他较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快速的把它找出来,应该是哪一段?明确:第九自然段——易水诀别,我们现在一起随着音乐朗诵这一自然段。提问:这段中的“前”字是什么意思,“和”怎么读,请从文中找出定语后置句。

(四)课文研究探讨(分组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于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觉得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以上的内容并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幻灯片投影荆轲这个人物)

提示: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不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幻灯片投影刺杀场面)

小结: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的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六国论》(苏洵)有一句话: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也就是说由于荆轲的行刺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企图凭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五)作业: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的结合”“重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笔者认为,这些新的理念已很好的融入此案例中。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课本剧的编写、表演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改写好课本剧,就必须充分研读课文内容,理解把握文中人物形象。为此,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研读教材,这就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目的。此外,编排课本剧和分组评述或辩论都体现了合作精神。另外,为能参选胜利小组成员必须一起研读教材,方能写好剧本,做好评述,如没有“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完成的。此外,学生们不仅用心研究教材,而且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渠道搜集资料,这种探究精神难得可贵,且让他们有不少收获。

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教学不仅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学生收获了知识,而且在落实这些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如文言文字词句的自主完成,剧本的编排,演员的出色表演,还有同学的精彩评述,唇枪舌战的辩论。笔者认为,学生们对这一堂课的内容能很好的掌握,充分的吸收,乐于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此外,本课教学虽只用了一课时,然而学生在课前作了大量研读、探究工作,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和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带给他们了快乐,增长了见识,并且富有成就感。

三、预设与生成

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质疑: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本课教学,亮点不少,但也存有不足之处,活动的安排没能做到人人参与其中,少数同学能力得不到锻炼,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改善其不良情况,这是笔者正在索的问题。

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战国策》;

2、掌握《荆轲刺秦王》文章前两段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3、用析读法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设计

一、导课

传说中,在神马还不是浮云的年代,有两种人最寂寞。一种人是高居于庙堂之上,享有九五之尊,每天被人山呼万岁的君王;另一种就是行走江湖,昼伏夜出,脸如严霜,眼若寒冰的刺客。那么我们今天的课堂,穿越历史的千年,去看看赫赫有名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当他遭遇了和他同样有名的刺客——荆轲后,这两位历史上的巨星相互碰撞,是否可以打破彼此的寂寞,谱写出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二、文学常识

《战国策》

回忆《战国策》相关知识。《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整理成辑,共33卷。属于先秦历史散文行列,以记叙为主。

三、正音

结合导学案学习准备第二题进行。(由学生回答)

四、分析全文脉络

由题目入手,看全文的中心事件是“刺”,围绕着刺字展开的有行刺缘由,行刺准备,行刺过程,行刺结果。分别对应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五、重点学习文章的第一部分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并圈点出解决不了的字句

2、教师答疑,并在此过程中强调一些重点词语

六、分析文章内容

问:文章第一段非常的短小,读起来却非常的有气势,为什么?

(即:分析6个动词的好处)

说明了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形势岌岌可危,使全文一开始就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之中,同时也奠定了主人公后面的悲剧命运。

七、利用析读法,分析人物在开端部分展现出来的部分性格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故事的开端部分,明白了刺秦的原因。但是由于太子丹的'不忍,会把事情推向那种发展地步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析。请同学们课下自行预习文章的第二部分——行刺准备!

教学反思

当今中学生有三样害怕的东西:写作文、周树人和文言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讲得过多,以至于原本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我也并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扬自己的自主性,自己解决!比如读音问题,在他们读不出来的时候,没有让他们当场自己查字典,而是直接告知答案;翻译问题,在学生自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翻译后,不会的问题,没有给予时间让他们小组内解决;在总结文言现象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而是一段过去,所有的种类包括在内,这样不能使学生反复熟悉文章内容。所以较好的方法应该是——分类别进行:如分为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类别,先让学生自己查找,然后小组间讨论,加上组与组之间相互补充,最后再师生共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反复熟悉文章,而且还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荆轲刺秦王的教学设计 篇4

【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⑴ 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⑵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依据:“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的要求: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1、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依据: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2、难点:

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失之偏颇,无法认识到刺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别”和“刺秦”两个精彩片段。展示历代文人对荆轲刺秦或褒或贬的诗词。

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学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时代背景,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重在提高学生古文能力。学习最好的动机是来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三、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本节课,我以语文学习普遍规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指导而设计教学,以教给学生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为目的而推进教学,以“情”为突破口,以“读”贯穿始终,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依据: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朗读法,启发探究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用多媒体展示上边内容)

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1、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本文的背景。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肯定学生的预习)

二、研读课文。

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扶危济困、助弱锄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教育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矛盾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B、能力训练目标:

(1)鉴赏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2)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欣赏精彩的人物对话、神态描写,体会对比手

法的运用。

C、情感培养目标:

(1)辩证的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会历史唯物主义法,辩证的分析人物形象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切实落实教学,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A、重点:(1)对文中的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的把握

(2)对荆轲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B、难点:文言现象(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把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篇文章是高中文言的第二篇,学生对文言文的只是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其实在民间也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作为高一的学生必然也有所耳闻,但对故事的具体原因,情节以及结局,人物等了解不深,只有一个模糊的映像。对荆轲的形象了解也很片面,所以需要教师的补充教导,引导学生进行辨证思考和分析。作为高一的学生,正处在知识储备的阶段,对文言的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多,因此文言知识的解读也显得很重要。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对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而战国末期势单力孤的燕国,使用过这一手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本课以此导入,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介绍背景要了解一个人物的形象和意义,必须把他的所做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因此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荆轲的概况以及《战国策》相关知识。

3、整体把握

为了让学生首先有一个宏观意识,让他们在学习部分时能够将部分放在整体之中去更好的理解。我将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音,以及串连文章的结构,分段落。以便于学生把握本篇文章,从整体到部分。

4、文章分析(第一课时讲前四段)

第一段请一个同学读,然后分析第一段的六个动词。气势磅礴。将同学引入本课的氛围。然后采用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不懂得字词然后重点讲解几个字词。如:收,北。接下的四段采用相同的方法,重点分析。如:诚、邑、穷困、遇、善、涕、将奈何、可以、太息、顾、乃遂、函、之等字词。

5、仔细品读,分析人物从前四段分析太子丹,荆轲,樊於期。

先让同学在文本中找出表现相应人物的语句,在从中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如:以太子丹为例,找出表现太子丹的地方。

师问:你觉得太子丹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不沉着、勇敢、责任感

同样方法分析荆轲:有勇有谋、大义、口才好等等;樊於期:敢于牺牲。

6、分析人物对话艺术

联系文本,结合文章原句,重点分析第三自然段。

动之以情(唤起他对秦国的仇恨,燃起报仇的念头)

晓之以理(燕国危矣)

课堂小结简单总结课堂内容,预告下节课内容。布置作业(几个重点句子的翻译,以及预习剩余课文)。

第二课时

1、导入

回忆式导入,回忆上节课所讲,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2、分析课文余下的内容和前四段分析的方法一致,采用点读法,抓重点,分析重点词句,如:迟、前、闻、怪、等词语;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等。

对激烈场面的详细讲解,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当时的氛围,更好的理解课文。

3、分析人物描写手法根据全文分析本文是怎样塑造荆轲这个人物形象的。学习本文的精华,并让学生将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之中。主要从对话,神态,语言,对比手法这几方面分析。

最后总结荆轲的人物形象。

4、自由探讨在当时,荆轲显然是燕国的英雄,但经过历史的沉淀,我们后人站在历史唯物主义上角度上,同学们对荆轲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呢?你对荆轲这个人物形象的评价是什么,你认为他的刺秦行动正确与否?引导大家讨论。

引出历史上人们对荆轲的评价,有褒有贬。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去看待事物。

5、总结课堂,结束本课的教学简单总结荆轲这个人物,简要评价刺秦行动。让同学们学习这种英雄气节,提升自己的人格。布置作业(背诵以水送别一段,课后练习第三题)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和老师共同讨论激发学生

ppt展示背景知识自己搜集相关知识学会自己搜集整理

课文疏通(字词句和文意),展示脉络)分组合作解决字词,疏通文意学会归纳总结

总结人物刻画的方法分组讨论人物的形象特点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六、教学评价设计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教师对全班的评价

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

(2)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评价

教师应当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表现,看优秀学生是否有突出的表现,看后进生是否正在进步等,这些均属对部分学生的评价。

(3)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

小组活动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重点项目。教师应当观察不同小组的内部互动情况,小组领导力的强弱,小组的信息沟通情况,小组执行任务的过程,小组解决问题的成效等。

(4)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解剖麻雀”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评价

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学生自评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两人互评

两人互评是一种常见的自主评价形式。两人互评可能在所有的两人一组的活动之中和之后都应当发生。

(3)小组互评

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但是,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每节课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实施小组评价任务,自主积累过程评价信息和实证材料,而所有这些“自主”都需要在教师的有计划的行为中进行训练。

1.教学一开始,教师直奔主题,温故知新,按定势教学的方法提供给学生一条宏线,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

2.能借助网络整理出学生对《荆轲——英雄乎?武夫乎?》的示范答案,避免论而无根,论而无界,既能“民主”又能“集中”。

3.课堂中把五个通假字、五个古今异义字、三个一词多义、三个词类活用、六则文言句式进行展示归纳,节省了时间,也方便学生课后再整理巩固。

4.视频和音频的介入使课堂富有生机,使文言文教学避开乏味之累,营造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浓厚。

4.作业布置较有针对性,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积累知识、加强思辨、举一反三、超越所学。

5.朗读贯穿课堂始终,语言训练充满整个教学过程

七、教学板书

荆轲?英雄?描写手法

智谋、深沉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悲壮神态描写

环境描写

有勇有谋对比衬托

侠义英雄:智、勇、义

八、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是古文单元,第二课《荆轲刺秦王》学生在分析荆轲刺秦王一系列动作“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以及秦王“惊-引-起-拔-走-击”这些惊恐、狼狈、无奈的动作上,非常到位,让我觉得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潜能与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课堂上采用小组学习、课本剧等教学方法。而对于《离骚》《屈原列传》这类文章,故事性不强,其中的语句晦涩难懂,很多文言现象是特殊的,不常见的,学生参考教辅资料也很难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所以,这时就不能采用小组合作或课本剧的方式,而应该引入多媒体,使学生对屈原生平、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再由学生自读文本,教师指导的方法完成教学。针对不同的文言文,选择最适合的教法,这也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荆轲刺秦王优秀教案 篇6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2、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3、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

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检查预习:

1、整体感知:

①指出本文中的主要事件。

②课件出示主要事件:

(一)开端:行刺缘起。

(二)发展:行刺准备。

(三)高潮:廷刺秦王。 (四)结局:荆轲被斩。

四、精讲前四段:

1、介绍文言文读法:朗读、点读、美读、析读。

2、分段朗读。

3、分段点拨重点字词。(学生质疑、互相答疑、教师补充)

总结:通过检查,发现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很好,只是对人物的评价还不够全面和辩证,待通篇学习之后我们再进一步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按时间及事件发展的顺序,完整的叙述故事的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丁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

(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提问】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四。

第三课时

一 总结回顾知识点 课件出示:

①重点字词

尽收(占领)其地

秦兵旦暮(早晚,马上)渡易水 微(如果没有)太子言 邑(封地)万家

诚(果真)能得樊将军首

秦之遇(对待)将军可谓深(刻毒)矣 顾(只不过)计不知所出尔

②词类活用:

樊於期乃前(上前,名做动)曰

函(名做状)封之

③古今异义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可以用来;(今义)能够,表允许。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④文言句式:

秦王购之( )金千斤,邑万家(省略句,倒装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太子闻之,( )驰往,( )伏尸而哭,( )极哀。(省略句)

3、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感情、语气。

4、结合原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写法。

①【人物形象】

太子丹:有责任感,有仁爱之心。

荆轲:有勇有谋,城府很深,正直果断,擅于辞令。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胆衷肠,顾全大局,勇于牺牲。

②【写法】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三、布置作业:

1、通译前四段。

2、试着写一首咏荆轲的小诗或写一篇荆轲小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