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学设计8篇

蜜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蜜蜂教学设计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蜜蜂》教学设计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蜜蜂》。我的说课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说教材内容,二是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 四说学情,五说教法,六说教学过程。

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说教材

我讲的这节课是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蜜蜂》,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布尔。他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蜜蜂窝内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8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理解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掌握“扔、劣、免、弃、闷、证、阻、环、拥、沿、括”11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二、说学情

作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其次,在本课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那种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对待科学严肃、实事求是的作风。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4、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小组讨论:

A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环节?

B你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

三、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所以我将采用以下三种教法:

(1)谈话激趣法

在学生交流所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我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会利用精炼的语言,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2)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体验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3)读书指导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上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这课书的教学过程,我总的分为5大板块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先出示介绍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学生可以补充)

2、师问:你知道为什么法布尔能够成为昆虫学家?你知道他是怎样进行观察实验的吗?

3、揭示课题。

(二)、独学(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这些词语我会读。

抛弃 证实 扔掉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抛弃”、“扔到”、“货轮”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

如:“避免”、“一拥而出”、“恶劣”、“阻力”、“包括”、“沿途”、“丰富”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理解;

如:“证实”、“闷了”、“凭借”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另外学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如:“眺望”、“触到”、“逆向”等小组内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法布尔进行“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得到的结论。

3、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

(1)我明白了无论蜜蜂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

1(让学生找出能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能力的有关语句。)

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它们走了二里半路;(引导学生明白从距离上说明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蜜蜂回到蜂巢没有问题。)

2“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损伤”、“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从数量上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3“空中吹起了微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从环境上说明,情况很复杂,对蜜蜂

认路增加了难度。)

4“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说明蜜蜂辨认方向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选择大的景物作为参考,并出示课后第二题,地一句话,学生理解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以上交流的重点是实验的过程,其它两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一下。(同时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4、讨论:读了课文,受到怎样的启发?

引导学生说出:

A:办事应该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认真;

B:从文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人。

……

5、师:我们身边有多少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曾产生过多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们也能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6、整体回顾全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识记“劣、闷、证、阻、环、拥、括”;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扔(仍)”“免(兔)”“弃(弄)”“沿(没)”。注意“扔”的右边“乃”不要写成“及”;“免”字不要多一点写成“兔”;“弃”字不要少写一点,上面写成“亡”。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许多动物有着奇特的本领。“词句积累”中列举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课后列举词句的理解,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趣闻。

(六)、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七)、课后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蜜蜂

验证内容 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 ①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②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

验证结果 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由于时间关系,准备得不是很充分,难免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和同学进行指正。谢谢!

《蜜蜂》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课前准备: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 .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作者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作者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作者做事严谨。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板书设计:

现代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感悟,注重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创见和疑问。新课程认为,对课程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不是每一个人都相同。每一个人都在重新解读课程,把课程给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课程。教师是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学生也应该是课程的最终创造者。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和建设文本的机会。

我在教学三年级第五册语文教材《蜜蜂》时,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让我惊喜,学生咄咄逼人的质疑,也让我不知所措。从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课文中讲到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将20只蜜蜂背上做好记号,装进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陌生地方进行放飞,看看它们能否回到蜂窝。我让学生了解了完成实验有哪些必要条件后,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法布尔来到陌生地方放飞时,看见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尔看到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地推测?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假如我是法布尔,我会想,蜜蜂肯定回不了家。”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聪明,它飞得怎么低,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以便更快地飞回蜂窝。”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笨,飞得高才能看得远,才容易发现蜂窝。它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见两离多外的蜂窝呢?”这时依然有小手高举着,他自信地发表了自己的推测:“我猜,蜜蜂飞这么低是因为,空气太潮湿,空气中的小水珠粘在了蜜蜂的翅膀上,蜜蜂身体变重了,所以飞不高,它要飞回蜂窝一定很困难。”……一个开放型问题,居然引发了学生那么多独特的思考,这让我意想不到。

在后文学习中,我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实验结果。根据学生的反馈,我在黑板上板书:

第一批   第二批

回到了家: 2只  +  15只  =  17只剩  3只未归。

(花费40分钟) (花费大约4个多小时至15小时)

了解了实验的结果,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心情?有学生说:“蜜蜂了不起,它逆风而飞,而且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居然能飞回蜂窝,真让人佩服。”可是有学生却说:“老师,这个实验是真实的吗?”我不容质疑地说:“那当然”可是学生却很不服气地质疑:为什么蜜蜂同时放飞,却分两批返回?同一蜂窝的蜜蜂飞相同的路程,为什么所用的时间相差这么多?我被震住了。是呀?我怎么就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呢?为了挽留自己的颜面,我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棒,老师把这个问题作为作业,留给大家课后思考。”课总算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对于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该怎样妥善处理呢?

蜜蜂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试验、证实、阻力”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在默读中圈画关键词,了解作者试验的过程,体会作者试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教学重点:

学会在默读中圈画关键词,了解作者试验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试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出示蜜蜂图片)你们了解蜜蜂吗?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蜜蜂的相关资料。

2、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法国有个生物学家叫法布尔,他十分痴迷于昆虫的世界,他一生深入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最终成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写成了举世闻名的《昆虫记》。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的。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出示:试验证实阻力推测

包括沿途陌生超长

a、小老师带读

b、同学互相提醒难度的字音。

c、全班齐读

再出示:闷了好久几乎尽管

a、小老师带读

b、提醒这三个都是多音字。

c、去掉拼音开火车读所有词语。

3、通过区分,理解“试验”

a、区分“实验“和”试验“

抓住“实”和“试”的不同理解“实验“是用来证明它正确或者推导出新的结论,重在证实。“试验“用来检测过程、状况等,重在尝试。

出示:选词填空。

试验实验

1.这节化学课,我们做了燃烧钠的()。

2.经过无数次(),爱迪生终于发明出了。

4、指导写“试验”

a、出示“试验“,学生仔细观察;师范写(一边写一边说笔画、占位、结构)

b、生练写“论、阻、证、括、误“几个生字。(都是左窄右宽)

5、六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

a、出示第一自然段: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

b、指生读

c、把听说去掉,行不行?(不行,听说体现了作者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并不确定。)

d、师总结:你看作者用词是多么严谨啊!板书写作严谨

6、理清文章脉络

a.师引导:第一自然段写了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所以做了这个试验,这是做试验的——原因。(板书1原因)

b.作者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出示第六自然段,全班齐读。

板书6 结论

c.那么2到5自然段是试验的什么?

板书2—5过程和结果

d.引导学生看板书

1:原因

2—5:过程和结果

6:结论

三.学习默读,感悟过程

1、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

出示: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默读这段话,一边默读一边圈画出每句的关键词语,想一想作者具体做了那几件事?

a、学生反馈,师相机板书。

捉蜜蜂

放纸袋

做记号

b、讨论:本来应该是先做记号再放纸袋,为什么做记号放在后面写?(重要的步骤可以单独拎出来写)

c、讨论“女儿守蜂窝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是什么关系?

生反馈,师引导学生知道“守蜂窝”和“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是同时进行的。

板书:女儿守蜂窝走两里多路

放飞蜜蜂

3、用上首先 接着 然后 最后来说说作者试验的过程吗?指生说,不看板书内容,同桌练说,指生说。

4、再次默读课文第二段,讨论: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哪一个步骤可以去掉。

5、通过学生提出去掉哪一步,另一位学生反驳不能去掉,并说明原因,一步一步,学生明白哪一步都不能去掉。

6、师总结:看来这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去掉,否则的话就无法得出准确的结果。看来,作者做试验是多么严谨啊!板书:做事严谨

7、指生读,全班齐读。

四、小练笔

1、刚刚我们学习了作者试验的过程,那么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这样有趣的试验呢?用几句话写写你的观察过程,最好能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连接词。

2、学生练写。

3、交流反馈。

五、教师总结,巩固复习

今天我们了解了法布尔的试验过程,了解了法布尔不仅写作严谨,而且做实验也很严谨。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试验的结果。

《蜜蜂》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泥塑方法制作小蜜蜂,能对蜜蜂的眼睛、触角、条纹等部位进行精细地制作。         2.体检泥塑活动的乐趣,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胶泥、泥工板、小蜜蜂手工成品若干。     2.各种样式的蜜蜂图片。

3.有关小蜜蜂的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表演蜜蜂舞,导入活动。     教师:小蜜蜂飞来了!(歌舞表演)......小蜜蜂真可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小蜜蜂的图片,了解蜜蜂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蜜蜂是什么样子的?请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自由观察、大胆表达。          3.出示蜜蜂的范例,引导学习多种方法制作蜜蜂。

教师:瞧,我这里有好多小蜜蜂,它是怎么样做的?

幼儿观察范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制作蜜蜂,掌握制作蜜蜂的方法。

教师:小蜜蜂真好看,我们也一起来做小蜜蜂吧。

教师小结制作方法:首先团一个圆球形,搓一个短粗的圆柱形:

然后将圆球和圆形柱组合起来做蜜蜂的翅膀:并在蜜蜂的头上粘上眼睛和触角;

最后在蜜蜂的身体上粘上条纹,一只可爱的蜜蜂做成了!

5.供材料,幼儿制作小蜜蜂。

幼儿自由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对蜜蜂眼睛、触角、条纹的制作。

6.展示作品,评价分享

(1)将幼儿的作品放入蜂巢,供幼儿之间相互欣赏。

(2)幼儿之间互评:你喜欢哪一只小蜜蜂,为什么?

《蜜蜂》教学设计 篇5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的精神。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而在此意义上建构的个性化阅读是解读现代语文学习的神奇撬杆。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充分展开默读训练,语言感悟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文本所蕴含的精神,豁然享受语文之美。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2、同学们,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呢?

3、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听说”一词的含义,特在此环节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的深刻体会中感悟 “听说”所蕴含的法布尔求实的作风。

三、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叫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飞蜜蜂)

【设计意图】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通过同桌互说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也是充分体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逐步学会阅读。

4、读到这里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心中的情感早已溢满于胸,喷薄欲出了。此环节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好地表达自己个性化阅读体验的机会。更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得到一次升华。

5、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内心。

10、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11、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12、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 “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的第二个朗读训练点,在朗读中将词语的理解溶入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之中。

13、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三只蜜蜂去哪了呢?

【设计意图】在学生多元化的解读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四、反复朗读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结论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现,此时,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改读,及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句三读,使学生从中得到了感的迁移,情的激发,智的启迪。从而体察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情。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2、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3、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4、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5、自由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里面说的蜜蜂会跳舞,它们就是这样认路的吗?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呢?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本课正好适合对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科学态度和方法熏陶的培养,因此,紧扣末尾这一结论,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再生疑,促使学生去主动发现、自主地探究。

六、拓展延伸:

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设计意图】资料的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从而更好地感悟法布尔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七、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昆虫记》《木木的昆虫日记

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 做试验 得出结论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设计意图】板书很好地展现了课文脉络,揭示了课文主旨,做到了简洁明了。

《蜜蜂》教学设计 篇6

蜜蜂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读《昆虫记》这本书。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蜜蜂》。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

2.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把有关的语句画来来。

2.自由组合或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实验的经过。

(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

(4)、检查蜂巢。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可以看出。)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1)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

2)做白色记号,是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抛弃的。

3)在两里外放飞是为了了解蜜蜂认不认得回家的路。

(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桌听。读时教师适机点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1)刚放飞时,恰巧起风了,作者观察到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时,作者想蜜蜂怎么可以眺望到遥远的家园呢?说明作者担忧蜜蜂找不着家。

2)第二天检查蜂窝时又看到15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想到:“尽管它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回来了。”这是一种我们人类所缺少的本能,体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

这些地方要多读,读出感情。

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实验结果的?指名朗读。(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对“本能”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些例子说说吗?

四、归纳小结。

1.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在畅谈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周到严密、多想多思、勇于探索。)

五、拓展作业。

你熟悉哪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习性?做个小实验来证实。验证过程中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

《蜜蜂》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了解它们,研究它们,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辛勤采蜜的小蜜蜂。

2、学生从课前查阅到的资料里说说有关蜜蜂的知识。

3、蜜蜂还有一种辨别方向的能力,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

2、默读,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三、讨论交流

1、全班交流

⑴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⑵从虽然手被蜜蜂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体会作者为了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⑶从起风了,陌生的景物等与20只蜜蜂中有17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对比,理解蜜蜂这种本能。

2、从作者的作法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总结、扩展

自然界中有许多奥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研究,希望同学们都具有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有为科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阅读《昆虫记》这本书

三年级《蜜蜂》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难点:能理解和运用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大概内容。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和蜜蜂图片。

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小朋友过来,它呀,身上有一根针,能飞得很远,它最喜欢采花粉和采蜜了。它的画像是这样子的(出示蜜蜂图画),大家说它是谁呀?答:“蜜蜂。”

师:就是蜜蜂,以前我们学过一篇与蜜蜂有关的课文《蜜蜂引路》,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情?(生答)

我们今天就跟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来研究一下蜜蜂,好不好?那同学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谁来说说“我知道的蜜蜂是这样的……”(学生畅所欲言)

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板书“14 蜜蜂”)

二、初步感知课文:这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到底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同学们边听边把生字画出来。(放录音)

三、学习生字词

师:听完了录音,同学们知道这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到底是怎样的了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看生字词。

(1)a.出示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张,就让学生读一遍,然后整体齐读。(第一轮出示较为难学的“验”“概”“减”“袋”“测”“途”“确”)

b.请学生注音并注意书写。

c.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d.组词(先认识课文里的词组,再拓展。)

(2)再次出示生字卡片:“论”“试”“证”“阻”“括”“误”“超”

请学生注音和小老师教读,记住他们的方法和小组开火车组词。

(3)对常用词语找近义词,并造句理解。

(4)猜词:老师说意思,学生猜词造句;老师说词组,学生解释运用。(选重点词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