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教学设计(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背《三字经》节选
2、围绕“善”,让学生在读中知善、懂善,课后能积极行善。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从读中“悟善”、听中“知善”、课后“行善”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三字经》简介导入,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板书“熟读《三字经》,能知天下事。”
二、新授
1、以听促读(通读)
①师出示教学内容:“人之初……老何为”
学生看拼音,自由习文。(师巡视指导读音,教{jiaojiao}处{chuchu}
②师播放多媒体中的范读,学生边听边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注意读音)
2、以读促学(熟读)
①围绕这66个字,展开朗读(注意方式指导,读出韵味)
如:
a、摇头晃脑读
b、拍手读
c、同桌击掌读
②教师示读或是师生赛读
3、以促听思
①引导学生听《孟母三迁》的故事。
②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做个好孩子的条件
4、以背促悟
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学习、背诵《三字经》节选
②学生表演背
5、以写促行
①围绕“善”字的演变过程,让孩子们明白做个“善良”人的基本条件
②围绕“善”,布置作业
a、回家后将今天所学内容向父母汇报
b、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好事),结合课外实践本。
三、总结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六组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三字经》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将《三字经》部分原文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读经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三字经》视频资料、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三字经》,会唱的可以跟着唱。通过跟唱也对前六组经文进行了复习。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三字经》了,还记得咱们学习经典的口号吗?(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二、学习经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学生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
3.练习读,把金文读熟。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4.指出节奏韵律。拍手诵读,争取会背。
5.思考:通过这六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2 多媒体相机出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学生认真听,再谈想法。
6.边读边品再读经文。
三、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2、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四、
同学们,老师告诉过大家要“学以致用”,学习知识就是要用的,所以今天我们说到就要做到。要到什么呀?(学生答:孝顺,友爱,谦让等)对,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吧!
同学们,“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因为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第2页/共2页<上一页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出示句子)先听一段录音!(播放录音)
师:瞧,他读得多好呀!有小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了,谁先来读读看?
师:谁敢来跟他比试比试?注意读准字音!
师:这里有几个生字,我们来认识它们,跟着老师读;
龄 能 融 让 梨 弟 (领读)
师:还有谁比他们读得还好?请举手!
师:这么多的小朋友愿意读呀!这样,咱们男女生交叉读,女生读红颜色标注的部分,男生读蓝颜色标注的部分。女生先读,香九龄——(引读)
师:我们一起把这段话快速地读出来!香九龄——(引读)
师:放慢速度,再来读读看!香九龄——(引读)
二、讲解故事。
其实,这段话蕴藏着两个小故事呢!先来看第一个故事吧!
配乐,结合动画叙述黄香温席的故事。
1、师:古时候,有一位叫黄香的小朋友。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与体弱的父亲相依为命。他知道父亲养育自己的艰辛,非常心疼父亲。夏天天热,每晚他都先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以便让父亲安睡。冬天天冷,每晚他都先上床,用体温把被褥捂热,以免父亲着凉。正因为黄香有此孝心,才使他长大后在做人、求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师:多懂事的孩子呀,咱们也要向他学习!《三字经》里是怎样写他的?打开书到第4页,找找看!
相机出示句子:“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师:谁再来试试?
师:女生学着她的样子一起读!香九龄——(引读)
2、师:第二个故事讲的是谁呢?先来认识一下主人公吧!(出示孔融的图片)他叫孔融!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谁来说说?
师:听了刚才的故事,一定有聪明的小朋友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谁来说?
师:对呀,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么长,可古人只用了十二个字就概括了,真神奇呀!(出示句子: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一起来读!
师:小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吃,他对兄弟是多么友爱!
过渡:在刚才的句子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必须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其次才是学习各种常识。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出示句子: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三、指导背诵。
过渡:这么好的句子,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已经熟记在心了。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会的小朋友一起回答!先准备准备,自己读读!
师:现在来看大屏幕!
(1) 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香九龄,_________。孝于亲,_________。
融四岁,_________。弟于长,_________。
首孝弟,_________。知某数,_________。
(评:字字正确!)
(2) 这样,你还会填吗?
香九龄,_________。孝于亲,_________。
融四岁,_________。弟于长,_________。
首孝弟,_________。知某数,_________。
(评:很有感情!)
(3)(出示黄香的图片)《三字经》中是怎样写他的?
一起背!香九龄——(引读)
(出示孔融的图片)你能背出和这幅图有关的句子吗?
一起背!融四岁——(引读)
首孝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小朋友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这几句背下来,真用心!我们一起来背!拍着小手,摇着脑袋。香九龄——(引读)
四、课外延伸。
学了刚才的句子,我们认识了两位可爱的小朋友黄香和孔融。他们都是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的好孩子。你们身边也一定有许多这样的小黄香、小孔融。利用下课时间,去收集他们的故事,下节课在班上讲给同学们听听!
一、班会主题
《三字经》学历史
二、题目
诵《三字经》通圣人礼
三、活动目的
1.通过诵读《三字经》使学生明理、立志,养成良好习惯。
2.学习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3.用《三字经》中的事例指导学生日常言行。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自己阅读《三字经》,理解其中的含义。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三字经》学习心得与感受。
五、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作者、背景
假期中,全班同学要通过不同形式查阅《三字经》的作者以及简介,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书籍,对《三字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查阅资料,了解《三字经》的释义
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三字经》的释义,背诵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三)学习《三字经》中的小故事
可以一个人或多个人自愿结合,在假期中练习《三字经》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配上优美的图画。
1.讲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好母亲。其实,天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爱表现在父母身上是那样的真切。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父母的爱是一阵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滴落的泪水……
2.讲故事“黄香温席”。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黄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吗?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
3.表演情景剧《孔融让梨》,学习谦让美德。
晚辈孝顺长辈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们感动,长辈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让我们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兄弟姐妹之间又应该是怎样的爱呢?我想问问大家,作为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
4.结合三个故事谈一谈你的体会,写下学习、表演体会。
(四)人人明道理学做人
1.与父母交流《三字经》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说一说平时我们的日常言行应该怎样做。
(1)在遇到与兄妹争执时……
(2)在遇到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
六、活动延伸
1.续编、续写、创作属于自己的,能够规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经”。
2.编辑本班文明礼仪顺口溜,如问好礼仪:停住脚,先开口;声音大,露微笑。
3.布置相关内容板报。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提前请隔壁班级能力强的一位幼儿及家长拍摄相关录象。两人的照片一张。
2、文字图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3、每个幼儿的身上贴好名字。(便于老师叫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听音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这时候,谁在喊她?
(二)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1、视频1。
2、师幼讨论。
教师:咦,想想答应妈妈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妈妈喊你,你会怎么答应。
3、游戏:我喊你答。
教师:我现在做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时候要赶快答应?
教师小结:集体喊、过度到个别喊。(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师: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赶快回答“哎”,想想听到了吗?
呀想想也答应得很快,我们一起表扬一下。你们也很能干,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4、练习诵读“父母呼,应勿缓。”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课件1,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出一句,及时提炼句子,还有谁来会所说听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诵读“父母呼,应勿缓”。男孩子们(唉)你来读一读。女孩子们,你们也来读一读。
(三)播放视频2,理解语句“父母命,行勿懒。”师: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那爸爸妈妈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视频2。
2、师幼讨论。
教师:妈妈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妈妈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想想做得真不错,我们表扬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幼儿讨论教师: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
情景表演:幼儿:妈妈喊我洗手,我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那我们试一试。**孩子,到妈妈这里来,要吃饭了,把手洗洗干净吧。(要下命令式,让孩子去做事情)
3、诵读句子教师小结:孩子们都明白了爸爸妈妈让我们做的事情,都知道马上去做,不偷懒。弟子规中有一句好听的话也是说得这件事情。我们一起听一听。(播放课件2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字卡)一起读一读。分角色读
4、幼儿体验。
教师:爸爸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你能马上去做不偷懒,那老师喊你们做事情,你们愿意吗?孩子们(哎)请你们把这句好听的话告诉客人老师吧。(播放课件2)(四)诵读,进一步巩固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学了弟子规里两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吧?(一起诵读)让我们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一读,好吗?
教师:刚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了读,那现在我们自己来读一读吧。(完整欣赏,轻声跟读)分角色诵读:男孩子们,你们读下好吗?女孩子们,你们再读一次听听好吗?孩子们,立正,我们一起读给客人老师听一听,好吗?
教师总结:今天好开心,孩子们都会读弟子规中的两句话,明白了话的意思。让我们一起去告诉别的班级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播放音乐,幼儿拍手诵读离开)
交流《三字经》的诵读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诵读三字经,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
(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
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教学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小结。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教师讲故事)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三、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跟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3)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教师范读《三字经》)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
(3)拍手打节奏,齐声诵读。
四、小结
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五、作业:回家以拍手歌的方式给父母诵读今天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教学资料】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原文,积累语言。
2、明白《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谦让是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
3、培养学生“感恩、爱”完美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学习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谦让礼仪道德。
【教学准备】
1、《黄香温床》《孔融让梨》配音动画课件。
2、《三字经》朗读录音。
3、学习资料的课件设计。
4“经典诵读能手”头饰、“经典诵读小名星”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想看一看吗
2、播放《黄香温床》《孔融让梨》动画课件,要求学生认真看,用心听,用脑想,能说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各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看完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这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的片段资料,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原文。
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学生自由读,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龄、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读熟读顺。
4、看大屏幕个别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布置诵读评比规则。
5、师提示,古文的朗读不但要正确还要读出节奏韵律,播放《三字经》朗读录音,学生听后先说感悟再试着自己读一读。
6、指名学生个别读——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之美。)
出示课件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7、接火车读。小组读。各小组评选“经典诵读能手”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8、由“经典诵读能手”上讲台诵读,评选“经典诵读小明星”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9、男女生互相接读。为人子,。亲师友,。香九龄,。孝于亲,。融四岁,。弟于长,。
10、全班同学打节奏,齐声背诵
1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的资料你们已经记住了,老师期望你们回家把古诗文背诵给家长听。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拓展升华
1、读古诗文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汇报中质疑,再次体会原文的含义。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就应怎样关心爸爸、妈妈的呢看到别人做不对时你会说什么
3、你该怎样和同学、小朋友相处呢
(四)总结提高
黄香和孔融都是之后成为大官,但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的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可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谦虚礼让,富有爱心,懂得礼仪是多么重要。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天我们更要学会用爱和感恩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教学反思】
经典诵读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在学生琅琅“读经”中,感受到的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趣横生。
在教学《三字经》前,我反复阅读教材,明白这些资料中讲了许多历史故事,通篇皆为整齐押韵的三字或四字小节,结构整齐悦目,读来简洁凝练,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根据这一特点,我查阅了超多的资料,制作资料有关的小故事课件,借助这些故事帮忙学生理解其含义及做人的道理。本次教学中,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诵读《三字经》的用心性。在教学资料时,利用《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两个故事,结合文本,由字到句,再拓展到日常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感知何为“孝”何为“悌”的道理。另外,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语言特点,主要的教学支点就是“读”,采用自读、练读、指读、合作读、表演读、竞赛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熟悉文本,并感悟文本。这一系列的`过程,层层深入,步步提高要求,从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正是教材语言特有的声律美感内在地决定了吟咏诵读是其主要学习方式。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语言的声音美本身!这能够看出每一天让孩子反复吟诵这类读本,美辞佳句尽入腹中,积累日丰,有助于培养学生凝练、典雅的文言语感和美感,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识字量及运用知识的潜力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一、谈话导入
1、师简介《三字经》导入课文学习。
2、新三字经讲了什么内容呢?
二、感悟课文,朗读表演
三、强化识字,加深记忆
1、学生在小组内将本课的生字用互读、互考、组词、找方法等形式进行交流识记,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闯关的方式让学生认读,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选用找朋友的'方式为这些字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4、师生互动,共同交流识记方法。如:
(1)“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
(2)编谜语、儿歌识记法。
(3)“形声”识记法。如“筷”,因为古时候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下面加上快慢的“快”,合起来就念“筷”,筷子的“筷”。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字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要领,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母:笔顺是母。
2、教师在田字格中做细致指导。
3、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
1、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好事。
2、将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父母协助下以儿歌、三字经、顺口溜等形式编出来,一周后全班交流。
朗读表演
1、请大家先根据文中的注音试着读一遍课文,然后画出本课的生字及不懂的地方。
2、学生可面向全体提出不懂的地方,也可在小组内提出交流。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领读课文。
4、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习读文,做到熟读成诵。
5、全班交流朗读,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6、采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师做适当引导。
7、说说课文内容。再用儿歌、快板等形式演出来。
8、谈谈自己在家中的表现或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打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六组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三字经》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将《三字经》部分原文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读经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三字经》视频资料、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三字经》,会唱的可以跟着唱。通过跟唱也对前六组经文进行了复习。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三字经》了,还记得咱们学习经典的口号吗?(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二、学习经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学生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
3.练习读,把金文读熟。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4.指出节奏韵律。拍手诵读,争取会背。
5.思考:通过这六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多媒体相机出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学生认真听,再谈想法。
6.边读边品再读经文。
三、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2、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教学目标
1、培养学习背诵古典诗文的兴趣。
2、通过了解《孟母三迁》、《孟母断机》、《五子登科》的故事, 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体会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3、会背“昔孟母 择临处 子不学 断机杼”。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背诵“昔孟母 择临处 子不学 断机杼 。”
2、感知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由故事导入“三字经”。
1、出示图片(古代私塾)
2、提问: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看一看它的摆设,有桌椅, 桌上摆着笔墨纸砚,再想想?(我们学习的地方叫学校,古代人们学 习的地方就称为“私塾”)
3、那你们知道古时候的孩子都学什么书吗?(三字经 百家姓 千 字文 弟子规)
4、出示图片:(三字经)
5、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三字经》(板书)
二:复习:齐背“人之初 性不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三:新授:
1、师导:你们知道为什么起名叫《三字经》吗?《三字经》,三 字一句而得名,三个字一句话看起来很简单,背起来也不难,可这里 面可藏着许多经典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呢。
2、播放视频:《孟母三迁》。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 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
3、边看边想: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孟母搬了几次家?最后搬到了 哪儿?为什么?这个故事精炼起来就是我们要学的《三字经》里的六个字。
4、出示板书:“昔孟母 择邻处”(拼音文字一起出现)
5、自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6、谁来试着读一读?(三人)纠正字音,读正确,读充分。(互相读、 齐读)
7、播放视频《孟母断机》
8、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故事:《孟母断机》。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 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 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 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 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 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 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 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 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9、妈妈为什么生气?(孟子逃学)机杼断了结果怎样?(不能织 布了)妈妈想告诉孟子什么?(孟子逃学学习不努力就如同这织布机 没有用,成不了才)
10、三字经里也用六个字记录了这个故事。
11、出示板书:“ 子不学 断机杼”。读正确、读充分。
12、连起这四句一起背一背。(全体、个别、拍手)
13、讲五子登科的故事。
14、播放视频:动画音乐《三字经》,大家一起唱。
四:拓展总结:
师:在家里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生自由畅谈。
是啊,在我们成长的每时每刻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让我们 珍惜他们的付出,努力学习,回报他们,回报社会!
“人之初,性本善”每天教室里都会传出诵读《三字经》的朗朗 读书声。《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三字一句, 两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 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记得小时候,似乎对《三字经》的了解和认识一直只停留在它是 一本古老的书、篇幅很长,一直不以为然。偶尔从网上得知联合国教 科组织已经把《三字经》列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那都说明《三 字经》的文化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同时为了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 一个熏陶,为了传承经典诵读,为了给自己补上《三字经》这一课, 我认认真真读了这本书;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通过研究学习 我发现《三字经》里面确实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值得现代学生,甚至 成年人来读一读。
《三字经》采用叙述和伦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典故, 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 的书。这本读物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含了教 育、历史、天文、地物、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而又言简赅。 我为了实现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进步的目标,潜心研读吟诵《三字经》,并已开始教孩子们理解朗读《三字经》里面的故事,以期培养孩子们 的品德、礼貌、文化修养。更好的实现养成教育。
《三字经》在结尾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 什么遗产。作者的态度是“人遗子,金满k;我教子,唯一经。”
他说世上有许多人为子孙计,留下许多金银财富给后代,教育子女, 唯有一册经书而已。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读了《三 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而最大的收获是 对孩子们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 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教师的我们,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我们的 所作所为就是当代中小学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如果我们不提高自身的 修养,又怎么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呢?所以,我觉得读《三字经》、 习《三字经》,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中是非常有 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如果你的家中还有有待教育的子女, 如果你想提高自身修养,《三字经》是一本很不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