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下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天津市扶轮中学 姜 春【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生分析】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⑴ 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⑵ 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闻,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知道奥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概述。)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多媒体)。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毒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得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死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文本解读与感情融合
课前已经布置了同学搜集相关资料,下面就分别请小组代表,根据罗森塔尔参观顺序,到前面来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同时对于阅读中的疑问,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学生依次台前出示幻灯图片,并阐述理由,之后,请一名同学做解说员,朗读课文。
三、交流质疑,深入思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在老师自己阅读时有一个失误,没有发现这是一篇新闻稿。有同学注意到这一点吗?
生:有,开头的“波兰布热金卡电”。
师:如果我把电讯的开头拿掉,你还会觉得它是新闻稿吗?它与过去阅读的一般的新闻稿有何区别?
或问: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预设:
1、景物描写:
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
反语,与历史不相称。控诉。
2、标题吸引人:
《奥》文,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东西,的确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每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3、写作手法:
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4、文章虽是消息,却运用了一些典型细节,找出并说明好处。
作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准确的客观性和清晰的可视性,令人回味无穷。
四、谈收获和感受
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牢记历史导入播放影片:焚烧尸体。
【教学总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焚尸炉、盒子、照片。
茫然、浑身发抖、惊惧万分、感到窒息。
要让学生走进文本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内容: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实录整理、反思:卢新军
教学目标:
1.感受本文与一般新闻写作的不同之处。
2.学会新闻写作,并能在文中恰如其分地融入感情。
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新闻史上的一篇优秀作品,曾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要求学生要了解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取主要信息。
鉴于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一篇新闻作品,有一定的新闻知识积淀,初步具备了从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我将目标定为:通过概括比较,体会本文与一般新闻写作的不同之处,并能学以致用。
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导入新课,感知文本
1、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只要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我们一定会想到一个国家,它是谁呢?
学生:日本。
老师:为什么是日本?
学生:因为它侵略过我们中国,屠杀我们中国人,犯下了滔天罪行。
老师:那么,对于欧洲人尤其是犹太人而言,他们会永远记住谁?
学生:德国,纳粹德国。
老师:因为它们同样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对吧?那么,同学们,说到纳粹德国,说到它们的暴行,有几个地名大家可能知道,在这些地方发生过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无法想象的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名字吗?
学生:布热金卡、奥斯维辛
老师: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学生:这是纳粹德国的一个集中营,是一个杀人工厂。
反思:
为什么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出话题呢?因为这场战争浩劫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日本,我们刻骨铭心。同样,欧洲人民也一定记得纳粹德国。很快,学生就把镜头对准了德国,对准了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
老师:很好。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看课本并调动一切课内课外可知的知识去描述一下这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两分钟后,学生回答。
学生甲:这里有毒气室、鞭刑柱、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还有以活人为对象的实验室。
学生乙:这里有种。种酷刑,至少有400万人死在这里。
老师:显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个地方的恐怖。那么,如果让你去写一篇参访奥斯维辛的新闻,你会怎么写?
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各种酷刑、各种场景展现出来,让人们记住它,谴责它,控诉它。
反思:
已经进入正题,为什么我还要引导学生尽一切所能地描述德军当年种。种骇人听闻的暴行呢?这里面我有几个考虑:1、让学生熟悉课文,进而筛选概括有效信息。2、调动学生运用积累的相关知识,激发思维热情。3、为下面分析本文与众不同的写法做铺垫。
我个人对这个设计是比较满意的,但这个导语按常规的标准来衡量是不是显得太长了呢?
2、思考品味
老师:我想大部分记者可能都会这样写,但是有一篇名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却没有这样写,反而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作品。下面我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思考体会这篇新闻与一般新闻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反思:
这个问题设计是最关键的,抓住了这堂课的核心。可以这么说,我这一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搞明白这一点。但设计这个问题时我就有所顾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大太笼统了,学生能够顺利回答吗?另外,我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是让一个优秀学生或几个优秀学生回答呢,还是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回答呢?如果是前者,显然,那就是失败。
老师朗读文章,学生聆听。(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课本,课前我观察有课本的学生不超过10人)
二、核心问题,重点突破
老师:同学们,这篇新闻与一般新闻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些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反思:
果然不出所料,面对这个问题,学生茫然的眼神告诉我:你的顾虑不是多余的。于是,我只好迅速转变,把问题化大为小,加强引导。
老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章里有些描述特别多,如“每一个参观者……”、“还有一些参观者……”、“一个参观者……”、“参观者们……”有个体的,有群体的。那么作者为什么提到这么多参观者怎么样的语句?作者是不是一个参观者?
学生:是。
老师:那么,按照我们正常的思维,如果要写访问奥斯维辛的新闻,我们要按我们的视角去写我们看到的事物吧?写纳粹德国的种。种暴行吧?(学生点头回应: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却用了许多参观者怎么样参观者怎么样的句子,应该说这就是本文与一般新闻不同的地方。
反思:
老师引导的多了,学生得出的就少。生成和预设是敌对的双方,这是课堂教学中永恒不变的矛盾。同时,我发现即使加强引导,也是很费劲的事儿,因为学生需要真正走进文本,用自己全部的情感去体悟,才会有真正的所得。
老师:一般的新闻有什么特点?
学生:注重客观事实。
老师:注重客观事实的话,那就体现了什么特点?
学生:真实性。(学生的回答是真正原生态的回答、朴素的回答,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使其理论化。)
老师:要强调真实性,那么新闻里面主观感受应不应该多啊?
学生:不应该多。
老师:然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不是融入了许多主观感情啊?
学生:是。
反思: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明白,也为了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我安排了新闻的真实性这个问题来作对比。绝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容易理解的。基于此,我又临时安排了下面一个问题,相信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前面我所说的顾虑就会最大程度地不再成为顾虑。
老师:这篇新闻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但却并没有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反而起到很好的作用,同学们讨论一下有什么样的好处?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2、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反对暴力和战争。
教学重点
参观者参观的地方及参观者的反应,了解侧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生答肥皂)对,肥皂。那同学们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生回答油脂)我们现在用的肥皂主要成分是动物或植物油脂。在二战时期德国有一种“人体香皂”,它是用人的油脂熬制并提炼出来的。有同学皱眉头了,不仅如此,当时德国家庭用的床头灯罩是从犹太人身上活剥下来人皮做的。地上踩的地毯是用犹太人头发编织的。这些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事情就曾经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今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罗森塔尔走进这个民族的苦难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地方?(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这是我们整体的一个感知,哪位同学补充一下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更详细的一些材料?(生根据查找资料补充)
2、1000多座集中营,400万遇难者,这么惨绝人寰,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呢,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用文中语句回答)
没有新闻:“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还要写的原因:“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3、作者罗森塔尔源于一种内心的不安和记者的使命感,跟随着参观者走进了集中营,那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他们又有哪些反应呢?(在文中找一找)
参观地方: 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绞刑室
参观者反应:毒气室: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焚尸炉:表情茫然
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惊惧万分、张大嘴巴想叫叫不出来
实验室:庆幸、羞红了脸
照片墙: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绞刑室:窒息、跪下祷告、“够了”
同学们找的很好,那从第一个地方到最后绞刑室,参观者的反应比较一下,我们发现越来越怎么样?(生答强烈)。文中直接描写毒气室什么样子了吗?直接写死囚牢房和绞刑室的样子了吗?(生答没有)那通过什么让我们感觉到它们的阴森、恐怖了呢?(生答参观者的反应,)对也就是参观者的神态和动作,这种通过描写彼事物来反应此事物的特点属于什么描写?(生答侧面描写)
三、合作探究
作者罗森塔尔跟随着游客们的脚步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房、女牢房、实验室、照片墙以及绞刑室,整个过程让我们感觉到压抑、沉重,那么文章中有没有一抹亮色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希望呢?
(根据学生找的情况,先让学生说为什么这个句子有亮色,蕴藏希望,然后一起分析句子)
重点理解:“在德国人撤退布热金卡炸毁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对比:毒气室和焚尸炉是戕害生命,怒放的雏菊花是勃勃生命的象征,将两种反差极大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
讽刺:任凭纳粹多么罪恶,依然阻挡不了生命的绽放
控诉:多少如花一样的生命被纳粹戕害毒杀
反思:不能再让如花一样的生命成长在罪恶和战争的环境里,不能再让如此的悲剧重演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祥和欢乐的画面,这个句子和文中哪一段相似呢?(生找第一段)我们具体来看看,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一段有“居然”两个字,难道“阳光明媚、绿树成荫、白杨树婆娑起舞、孩子追逐游戏”这些画面不美吗?为什么作者说“不该”呢?哦,因为如今的画面与奥斯维辛沉重的历史不相匹配,因为大家对奥斯维辛过去的惨绝人寰早就有所耳闻,看到如今画面感觉有点不搭调。
那最后一段是作者参观完出来,看到孩子们追逐游戏,是真的希望奥斯维辛不要再有历史上类似的新闻,孩子们可以在自由的天空下奔跑追逐。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从结构上我们说他们是?(生齐答首尾呼应),更突出了主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找的非常好,二十多岁美丽的姑娘,她温和地笑着。这是希望和梦想的象征,至于她为什么笑,我们这里暂且搁置,待会讨论。
在奥斯维辛天空不应该都是灰暗的,空气也不该都是沉闷的,生活也不该都是绝望的,那一丝亮色,总让我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
【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生分析】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⑴ 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⑵ 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导入新课(多媒体)。
(选用的《南京大屠杀》和《辛得勒的名单》是高中生熟悉的影片。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肃穆悲壮的作品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唤醒民族精神。)二、交流资料和感受
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三、介绍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质疑解难,探究写作意图
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课文,将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指导他们开展小组交流,相互质疑。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重点研讨题: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3、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五、精彩语段赏读
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给人深深的震撼。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
教师读第9、10两段,引导学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颤的感觉。
六、谈收获
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教学总结】
多媒体配乐显示警句:
1、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2、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链接课外】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5题: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纳粹颤抖
2、选文第二段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文第四段中加点词“残酷地”可否删去?为什么?
4、在第五段“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这句话中,如何理解“撞痛”这个词的含义?
5、结合选文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谈一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一、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二、学生分析
现代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对战争与灾难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不屑,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触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罄竹难书的暴行,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
了解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五、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2、?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找同学把这些生字读一下。
婆娑 嬉笑 凋谢 撰写 步履
窒息 祷告 雏菊花
因为同学在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面两道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些没有人性的杀戮已经算是很平常的事了,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也是一种讽刺,作者写这篇新闻是要让我们后人记得那段残酷的岁月。
2、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应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是什么用意呢?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
用意在于,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3、作者说这里曾经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那么这个人间地狱由哪些地方组成呢?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也是参观者的参观顺序)
三、文本研习
1、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背景知识介绍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请用文中的原文回答。
明确: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这里访问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本文主要是以参观者的行踪路线来展开的,请同学描绘出行踪路线。
明确: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四、研习课文
1、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回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2.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明确: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人们看见东西呢?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侧面烘托,正是作者高明之处,这也是许多佳作常用之法。
细节描写往往会成为事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离不开一些细节描写,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4、句子赏析:“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5、句子赏析: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
(教师补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五、归纳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六、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明确:“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明确: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4、经以上学习讨论,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七、布置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八、板书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