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卖木雕少年》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卖木雕的少年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三年级语文《卖木雕少年》教学设计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

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

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

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

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情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

(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听写部分词语,订正巩固。

3、回忆:

这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文感悟

1、提问:

我与卖木雕的少年是什么关系?

引导分角色读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质疑:

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读文,提出要求:边读边用~~~~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与身边的伙伴交流勾画的句子,谈谈读后的想法。

4、集体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部分(5~8自然段)

理解两次出现的“遗憾”,想想我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想想少年为什么这样说。

5、与学习伙伴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课文体现了少年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多可爱呀,你能读出他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吗?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分组交流。

4、指名朗读。

四、总结积累

1、想对那位黑人少年说点什么?(自由发言)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自由说,内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

引导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

3、选做题:

刚才同学们对黑人少年说了许多心里话,愿意写一写吗?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理解“象墩、爱不释手、栩栩如生、语无伦次、遗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我”和少年之间的对话以及少年在暮色中等“我”的片断。

3、通过默读,找到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人特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把握课文情感

教学流程

一、小诗导入

小朋友们,在最近学的一些课文里,徐老师总觉得被一种情感深深打动着,于是写了几句诗与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涯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颤抖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大地无情面对地震人人献出的那份爱

朋友他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彼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谊彩虹

于是

一个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谊真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这节课我们就去结识这位卖木雕的少年,去看看他的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

1、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栩栩如生一模一样

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论次

(1)开火车读

(2)模是多音字

三、看瀑布

1、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词)

还有一个词,不好念,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顺溜。(学生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也称维多利亚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作者此行去非洲之前,朋友就叮嘱她: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要不我们也去欣赏一下。

(出示图并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全貌呈“之”字形,绵延97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因此当地人也叫它“彩虹之家”。

3、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理解:名不虚传什么意思?(换词:名副其实)从这段话的哪些词,你还可以感受到这里名不虚传?体会游人如织(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说明游客特别的多。)

4、朗读指导(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里非常有名,游客非常多?评:听出来了,这里真是一个名扬中外的旅游胜地)

四、识少年

1、就在这名不虚传的瀑布附近,作者结识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他们仅仅只有两面之缘,却让作者永生难忘。这是为什么?请默读课文3到9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看看第一次相遇,少年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少年印象记)

2、第一次印象(3到9段)

找:孩子们,我和少年第一次相遇,你都找到了少年的哪些言行?

(1)“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2)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4)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再读:那你能再读读课文,揣摩一下,当时少年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1)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2)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当_____________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中国人吧?”

(4)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交流:

过渡:你能读明白少年那一丝遗憾的神情吗?(学生谈)细细来品味一下课文10到15段,看看他们第二次相遇。

3、第二次印象记,自由读,找找少年是如何弥补这一丝遗憾?还可以拿起笔在边上写写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

重点句:“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

(既然只有拳头大小的小象墩作者为什么用上“沉甸甸”一词?)

理解:沉甸甸(专程、专雕、两国友谊)

孩子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友谊,才会专门为我雕刻,专程为我送来这象墩,让我无憾地离开非洲。

4、这木雕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木雕吗?这里面饱涵了什么?

(这份情、这份谊,每刻一下都包含着少年对中国人民的那一份情谊。这样的木雕小象墩,怎能不让作者感到沉甸甸呢?)

5、这个可爱的非洲少年,话语不多,却默默地用行动传递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少年行为真可以用一首小诗来表现

细微之处见真心

枝枝叶叶总关情

人生所贵友情见

天涯海角也若邻

你也能写几句话来夸夸黑人少年吗?

六、小结

作者的这趟非洲行,让她永生难忘。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卖木雕少年美丽的心灵,这一切都震憾着作者,也震憾着我们,愿中非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愿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不断延续下去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3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27课《卖木雕的少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到非洲旅行,想买一件木雕带回国做纪念,但因为太重,只有放弃,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啊!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遗憾”这个词出现在课文中的哪个段落?(板书:遗憾)

生:第9自然段

师:你能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吗?

(出示第9自然段,生读)

师:同学们,这段话比较难读,里面有个长句子,你能读好它吗?

指名读(2人)、齐读。

师:“遗憾”这个词在这一段里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师:第一次是谁遗憾?

生:少年遗憾。(板书:少年)

师:第二次是——?

生:“我”遗憾。(板书:我)

师:谁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遗憾”?

生:遗憾就是……(1—2人)

师:解释的真好,那谁来联系平时的生活说说,你有过遗憾的经历吗?

生:(1—2人谈遗憾的经历)

师:那课文中的“我”为什么会遗憾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的1—6自然段,拿出笔来划一划,找找为什么我会那么遗憾,你从哪些词句里看出来了。

生:因为木雕小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令我爱不释手。我为自己不能买下它而遗憾。

师:什么叫爱不释手啊?

生:喜欢的舍不得放手。

师:那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些让作者爱不释手的木雕吧。(播放课件:木雕)师简介非洲木雕:这就是非洲木雕,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常见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由于非洲大多数民族没有文字,因此许多非洲古老神话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所以这些木雕又被称为“非洲式照片”,成为世界各地乐于收藏的艺术品。

师:欣赏完精美的木雕,谁来用填空的方式说一说“我”为什么感到“遗憾”?注意用上文中出现的词语哟!(课件出示填空题)

师:这些词语用的很准确,谁愿意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词来造造句呢?

生:(造句,师点评)

师:通过这段话我们知道了作者遗憾的原因。那非洲少年为什么遗憾呢?让我们一起在文中找找答案。课文的5—15自然段,写出了“我”和非洲少年的两次对话。现在大家自己大声读一读课文的5-15自然段,找出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师:谁来说一说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的第一次对话?

生:5—9自然段。师: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的5—9自然段,用笔画出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语言、行为、神情的句子,并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样想的?(出示阅读提示)

生:(交流所画的句子)

师:我们来看一看少年和我之间的对话。(出示句子,指名3—4人朗读:读出非洲少年:诚恳、猜测的语气,我语无伦次的感觉。体会“我”和非洲少年当时的心情。问学生:怎么看出他很迫切的希望夫人买下?学生回答后师小结:词语可以表情达意,标点符号也可以。)

师:加上提示语,我们来一起读一读。

(师读提示语,男生读少年的话,女生读我的话。)

师:明白了“我”和非洲少年当时的心情,我们再来读一读第9自然段,一起体会一下他们遗憾的心情。

生:(齐读第9自然段)

师:从这次对话我们可以看出非洲少年这一笔生意做不成了,但他仅仅因为自己的木雕卖不出去而感到遗憾吗?

生:他不仅是因为这桩生意没做成,更主要的是为作者不能将木雕工艺品带回国而遗憾。)

师:多么真诚的少年,他用心体会着顾客的需要和感受。

师:那么故事就在遗憾中结束了吗?(没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和少年的第二次对话。请大家小声读课文的10—15自然段,画出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语言、行为、神情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看看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交流句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段话。(出示句子)读了这几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要“送”木雕,而不是“卖”?少年为什么说我们是朋友?小象墩很方便携带,为什么作者还说是“沉甸甸”的呢?

师:什么叫朋友?

生:互相帮助的叫朋友。

师:我是一个中国游客,和非洲远隔千山万水,却被非洲少年称为朋友,你知道为什么吗?你们还了解哪些有关中国援助非洲的情况?谁能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生:(交流中国援助非洲资料)

师:(出示:中国援助非洲资料)周总理曾多次前往非洲慰问,50年来,中国向非洲47个国家派出了1.5万多人次“白衣天使”,在非洲大陆救死扶伤;共3000多名中国官兵先后前往非洲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成为非洲和平的“守护使者”。看,这就是中国援助非洲修建的著名的坦赞铁路,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接近10亿元人民币,派出了多达16万人的施工队,还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正因为我们中国的无私援助,使非洲少年把中国人当作朋友,对中国人充满感激之情。谁来读读他说的话,表达出非洲少年的情感。(出示句子:指名读,男生齐读)

师:“我”是如何回答的?(出示句子:指名读,女生齐读)

师:现在“我”和非洲少年还遗憾吗?(不)那现在我是什么感觉?(板书:感动)

师:这两个问题都清楚了,刚才还有同学问小象墩很方便携带,为什么作者还说是“沉甸甸”的?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找一找,这个“沉甸甸”还出现在课文的哪个地方?

生:(读句子)

师:大象墩是坐凳,难怪作者说是“沉甸甸”的。可现在这个小象墩很方便携带,为什么作者还说是“沉甸甸”的呢?这里“沉甸甸”的只是小象墩的重量吗?

生:是中非人民的友谊,这份友情让作者感到沉甸甸的。

师:是啊!少年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件木雕,这木雕里包含了少年对我沉甸甸的情谊,也包含了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深情厚谊(板书:中非友谊)。我想,作者回国后每当看到这美观的象墩时,都会想到一个人,那是——

生:非洲少年

师:都会回味和珍藏一种感情,那就是——

生:感动

师:不唯独是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情感天动地,在这同一个世界里,我们还拥有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全世界人民都是朋友。(出示图片:南非发生瘟疫时,中国人民义不容辞奔赴危险第一线;当中国发生汶川地震灾难时,外国友人的慷慨相助;东南亚海啸时,全世界人民众志成城;金融危机时,全世界人民共克难关)因为我们真诚的友谊,我们才拥有了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师: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话想对那个非洲少年说的,请你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我               非洲少年

遗憾 ——感动

中非友谊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点难点】

1、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动。

【课前准备】

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师介绍大瀑布及其地方特色,展示图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多媒体展示四字词语,请生读,一边读一边归纳。

(景色)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物品)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人)五官端正 语无伦次 爱不释手

3、请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1、朗读第2-4自然段,想想“我”是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从而激发了“我”购买的欲望的?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填一填。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_________,这里________,景色十分_____。摊点里陈列的木雕________,________。其中坐凳_________,大象雕得________,我一看就________。

2、这么美丽的工艺品,却没有买成。“我”和少年的心理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思考:我为什么会感到遗憾呢?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出示吴晴选的木雕,理解“爱不释手”的意思,来体会作者对木雕的喜爱之情。)

3、卖木雕的少年怎么样?他说了什么?想象他会有什么想法?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请求)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有礼貌 诚恳)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猜测)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遗憾)

①思考:少年为什么会感到遗憾呢?

②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4、面对这一份遗憾,少年做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10~15自然段,用“——”画出少年语言和行为的句子。

我们住的宾馆就在瀑布附近。晚饭后,我们到宾馆外的小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①设计情境,想象当时的场景,模拟“我”与少年之间的对话。

② 少年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子? (体会“拳头大小?的木雕)怎么会沉甸甸的?

③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里少年在干什么?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沉甸甸仅仅是重量吗?

④当我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却连连摆手,不要钱,这是为什么?(我们是朋友)

5、师生合作读10——15段

过渡: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非洲少年为何单单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7、补充资料: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8、让我们再一次回读一下这两组对话,从对话中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深厚的友谊吧。

a、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b、“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9、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这最后一段,写到了少年的( )、( ),使我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 )的黑人少年。

四、情感升华

1、木雕少年的笑容回荡在我的记忆里,现在“我”已经带着心爱的木雕回国了。同学们,我们深深地记住了这一位善良、友好的伙伴,深深地记住了他那不大标准却又真诚的中国话——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对于这句“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大声地回答:

不论贫富与距离,我们是朋友;

不论肤色与种族,我们是朋友。

3、此时此刻,你想对黑人少年说点什么?学生自由表达。

【板书】

27、买木雕的少年

买 卖

我———木雕———少年

教学反思

一、感悟积累,综合训练

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了“栩栩如生”、“琳琅满目”、“爱不释手”等词语,学生能够了解词语本身的意思,并通过多媒体出示木雕图片,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加以运用,这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次,我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同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揣摩、咀嚼,在比较中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到故事发生时的情景,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

二、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在读的训练中,我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去读,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采用配乐、分角色朗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非洲少年的朴实、善良,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补充资料,深刻理解

课文讲的是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旨在让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多媒体出示友好往来、中国援助非洲等相关历史资料,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使资料与课文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读。

⑵ 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6

一、直入课题。

(提前板书课题)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请齐读课题。

在学生观看短片的时候,贴上木雕的图片。

二、整体感知。

1、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走近卖木雕的少年。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 指名回答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同时板书)

我     听介绍、挑选木雕     送      少年

放弃

(你能用更简练的语言说说么)(你概括的很准确)(作者最先听说木雕是因为她的朋友向她~)(对,这是课文很精彩的一部分内容)

三、品读第一部分

1、 接下来让我们细读课文,到文字中去感受人物的内心。请同学们轻声的读一读1-9自然节,用横线画出描写作者“我”的语言和句子,想一想“我”当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 指名回答

“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的挑选”(我听了朋友的介绍,很想带一个木雕做纪念品)

追问:能用结合文中的词语来谈谈吗?(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几个坐凳上。”(我很喜欢这个木凳,这个木凳一定很漂亮)

追问:还从课文哪些语句能够看出来?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我想带回去,很喜欢,可是因为飞机的限制,我不得不放弃了)

此处出示幻灯,指出课文对于人物内心的直接描写,并评价读后齐读

“‘啊,~’我有些语无伦次了”(真的很舍不得放弃)自评后再读,再指名读

“我点了点头~感到遗憾”

3、 过渡:“我”的内心因为不能放弃精美的木雕而深感遗憾,那么少年当时又是怎么样的?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少年语言和动作的语句,用心去体会,看看又能体会出什么?

4、 指名回答:

“‘买一个~~’黑人少年。”(很想卖出木雕)

“那少年~您买一个吧。”(很想卖出木雕,也想让她带一个纪念品)

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您是中国人吧?~猜测到”他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那么该怎么来读?(少年因为援赞的原因很喜欢中国人、感谢中国人、尊敬中国人。课前要介绍这一部分资料,如果学生说不上,引导他们想想,为什么少年要特别的问到中国人呢?)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5、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我们感受着他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再次有感情读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来读旁白部分,男生读少年的话,女生读作者的话。

四、品读第二部分

1、 接下来,事情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自由的读一读课文剩下的部分,找到让你感动的部分体会“我”和少年当时的心情,在小组内说一说。

2、 汇报。

(1)少年专门来等我

少年一定是不想让我有什么遗憾,一定是等了很长的时间。我一定是很感动,很惊讶,理解专门

(2)少年吧小木雕给我。他当时会是怎样想的?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追问:只有拳头般大小,怎么会沉甸甸?

师:让我们想象一下,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事?少年会做什么?

师:你能说得再细致些吗 ?

师: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师:现在,你觉得沉甸甸仅仅是重量吗?

(3)太好了,我高兴得喊起来~~“我们是朋友”

作者的感动和高兴在课文中描写的很直接,那么少年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他的话你想怎么读呢?

他很善良、淳朴,他一定是想中国人帮助了我们,不能让中国游客带着遗憾回家。

3、 这样一个凉风轻拂的夜晚,面对这么可爱这么善良的非洲少年,我想你们和老师一样,心中感慨万千,带着“我”和少年的感受,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4、 汇报读

五、总结

课文在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时,很多是直接表现,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写,课文中还有很多词语,课后可以积累下来,相信对你的阅读和写作也会有所帮助。那么,短短的三十分钟时间里,我们走进了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凉风轻拂的夜晚,黑人少年美丽的心灵,愿这份美好,这份友谊永在我们心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7

理解文中部分四字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简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少年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遥远的非洲看一看,一起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2.看老师写课题。27卖木雕的少年,“卖”是我们今天要求书写的一个生字,这个字和哪个字相近?怎样区分?所以有十字头的就是“卖”,没有的就是“买”。书空,读课题。

二、检查词语,学习词语

1.课文已经预习了,你是怎样预习的?

2.学习词语。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1)课文中有个词挺难读的,谁能读好它?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指名读。听说过这个瀑布吗?(知道的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我们来欣赏一下。

(2)(课件出示图片)教师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绵延90多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景色十分壮观。

(3)听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介绍,并从图片中见到了它的壮观,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名不虚传

出示一组词: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景色壮观

指名读

(4)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个词课文中都是用来形容瀑布的,谁能选个词来介绍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我们再来看一组词语

出示词语: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1)谁来读?注意读四字词语两两相连。

(2)这几个词有什么共同点呢?(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木雕的。)

(3)木雕是非洲古老的民间艺术,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摊点去欣赏一下。看到图片,看看你能说出词语吗?(依次出示图片,学生感受词语的意思)

(4)我们开动脑筋,把词语送到句子里。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刻得( )。

填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3.这样新奇的木雕作者喜欢吗?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的句子,放声读一读。

指名读,理解“爱不释手”,说话练习。

过度:作者这样喜爱木雕,为什么没有买呢?

三、品读课文,读好对话,,体会中非情谊

出示对话1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指名读

2.读人物的话时,注意看提示语和标点符号,它能帮助我们读好人物的话。

3.诚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4.再次指名读。齐读。

5.我们看,这个句子中连续出现了两个“遗憾”。谁遗憾了?“我为什么遗憾?”

指导读好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少年为什么遗憾呢?

预设:少年卖不出去象墩感到遗憾,还没有其他的原因。理解课文有个方法,那就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们再读读他们的对话: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为什么得知我是中国人,少年就感到遗憾呢?我们来看看下文,或许能找到原因:快速找到他们两第二次见面时的对话:

指名读:

出示: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的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少。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指名读,指导:还想着读人物对话的时候,要关注什么吗?对要关注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老师和你们合作读,我读旁白,男同学读少年的话,女同学读作者的话,好吗?

2.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和白天一摸一样的小象墩是从哪里来的?也许是他白天刻了一天给我刻出来的,也许是请人刻出来的,这些都是为了“我”这个中国人。

3.什么是朋友?

4.知道少年为什么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吗?(图片展示)

周总理曾三次赴非洲慰问;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修建了全长860公里的坦赞铁路。期间,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也许,少年的母亲病了,是中国医疗队帮助治的病,或许,少年的村子里喝的干净的水,是中国人帮忙挖的井,也许少年上学的学校是中国人资助建的……

所以,少年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这种友好,更表达中非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板书)友谊

三、畅言学习之感想,练习写话。

1.这篇课文中用了很多的感叹号和四字词语,今天,我们也来试着用一用。

2.仿写:

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

啊!非洲的木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啊!卖木雕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

4.升华感情。

朋友就是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的那个人;有烦恼的时候,可以倾诉的那个人,高兴的时候,可以分享的那个人……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8

一、复习引入

1、读读词语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大瀑布)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木雕)

仔细观赏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语无伦次(人物)

2、运用词语

师:请你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夸一夸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或那里的木雕。

生:酝酿后交流。

二、品读课文

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学生自读。

师(引导):小朋友,课文里介绍的木雕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的确让人爱不释手;但卖木雕的少年更可爱,更让人感动。怎样走进少年的心灵,去品味这份感动呢?我们还得细读课文,在文字深处去感受。请静思默想,或轻声读读,画出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体会体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读后反馈。

谁想站起来读读你画出来的写少年的句子。

3、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课文里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确实很多,我们是否有必要一句一句地研读呢?大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少年神情有个句子是写眼神的,你们发现了吗?

第9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指名读这个句子)读这个句子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呢?

生:①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生:②他怎样对待遗憾呢?

师:对了,这些问题就是引领我们深入阅读的向导。我们先看少年的遗憾是怎样产生的。

4、研读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1) 自由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2) 谁想站起来读读少年的话?(诚恳地说该怎么说。猜测的话谁来试一试。)

(3) 分角色朗读。(谁想当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话谁想读。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

(4) 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明白了吗?

5、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⑴指导朗读:我”说的话都有提示语,你看,“高兴地喊”、“感动极了”,这些话容易读出语气;而少年的话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自由读对话,琢磨少年说话的语气)

⑵分角色朗读:谁想站起来读读黑人少年的话,表达表达感情;谁想读读“我”的话,高兴高兴,感动感动!

⑶读着读着,你明白了吗,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三、补充阅读: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小朋友们,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呢?想知道吗?(屏幕出示一段简短的文字,教师可以请同学来读,也可以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四、情境写话

1、屏幕出示提示: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请你先想一想,人们会怎么夸;然后你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写几句话夸夸这个少年。

2、学生自由写话。

3、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评点。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篇9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卖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不便携带,只好放弃。非洲少年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他等在宾馆门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教学后,我反思如下。

一、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积累性学习策略,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词句的积累是最常见的。《卖木雕的少年》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四字词语,像“名不虚传、游人如织、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很多词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它们从文中找出来,积累下来。

“积累最终的目的是运用。”我们并没有止于积累,而是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运用。“谁能用上节课积累的识字词语说说大瀑布和木雕给你留下的印象?”“中非人们有过怎样的交往?谁能简单地说说你搜集的资料?”……都是在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词语。

二、注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学习方法

1、渗透解词方法。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学中,我老师重视词语教学,注意渗透解词方法。比如,教学“构思新奇”一词,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爱不释手”,让学生懂得通过语素分析,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对文本的理解,拓宽文本视野。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60、70年代援助过非洲,给非洲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学生并不知道这一历史背景,我能在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有关中国和非洲密切交往的资料,并告诉他们搜集和文章相关的资料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强调这一方法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性。

3、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情感。例如,在体会“我”的遗憾时,能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能体现“我”遗憾的句子。在品读句子的同时,抓住“构思新奇”、“爱不释手”、“语无伦次”等词语,体会木雕的精美,“我”很喜欢却不能带走时的遗憾心情,为少年真诚的赠送木雕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4、读写结合。“阅读是为了更好的写作。”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补白想象,揣摩少年的内心,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更好地刻画少年的品质。在感情朗读对话的基础上,学生的内心已经有了丰富的语言,再让他们写几句话夸夸这个黑人少年,让读写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篇10

本课词语非常丰富,不但要注意让学生积累熟记,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我主要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找词语。

可以先结合课后练习题三,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四字词语(不一定是成语),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2)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如,“游人如织”的“织”不好懂,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理解时我不是不让学生记词语注释,也不是把词语分解成单字让学生一一对应。而是引导学生能在本课的语境中,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

(3)运用词语。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

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教师还可以利用本课的语境,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

本课的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课文中,有很多语气词的提示,例如,“夫人,您买一个吧!”要读出恳切的语气;“您是中国人吧?”是猜测,要读得比较轻。我在指导前,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