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优秀8篇)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教学反思

上了《6和7的认识》后,我更加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以“趣”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一、创设新颖、有趣的童话情境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序数、比较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序数意义及6、7的组成。其中知道6、7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

由于教材呈现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6、7岁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如果我们在一节课内呈现的内容、形式、太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差。所以我设计了“昆虫王国运动会”这个主题情境,将书本中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点用这个虚拟的童话情境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将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6和7的认识》。

二、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1、猜数、写数的乐趣。为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感,能用数学符号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我让学生们观察情境图,从“昆虫王国运动会”里,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昆虫运动员,用小棒把它的数量摆一摆。摆好之后,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出他喜欢昆虫运动员的数量,让其他的学生们猜一猜,他喜欢的昆虫可能是什么?低年级的学生们好奇心很强,很想知道同伴们喜欢的是什么,非常感兴趣地到教学中来。写数时,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这6根小棒还可以表示生活中数量是6的物体个数,并与写数相结合,让学生边说边写,将枯燥的写数过程变得有趣。

2、动脑的乐趣。在学生已经摆出6根小棒的情况下,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摆出7根小棒。让学生们猜一猜,摆的最快的小朋友是怎样摆的。通过学生动脑操作、叙述,使他们充分感知6与7的联系。

3.合作的快乐。同桌两人摆一摆6、7的分成或组成,要求一人摆一人登记,完成后将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展示,从中让学生明白有规律摆法的好处。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但也存在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整节课时在时间安排上有点紧张;少数学生不能有规律地写出6、7的分成。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p22—23页“有几枝铅笔”。

教材简析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数的加法两部分。通过看主题图,让学生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有几枝铅笔》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认识,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并从中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图、拼摆,交流学习5以内数的其它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能力,以及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思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逐步抽象出加法这个模型,并能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数感。

情感与态度:初步学习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铅笔、小棒、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左手拿了几枝铅笔?老师右手拿了几枝铅笔?两只手合在一块儿是几枝铅笔?

[评析]:通过谈话式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直观演示的教具,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如此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来思考加法问题。如有的学生用点数法,有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直接得出了结果。

二、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设疑: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在一起是5枝铅笔呢?请你们分小组商量商量。

汇报: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表示的?(可能他们的办法很多,有摆铅笔的、有摆小棒的、也有摆圆片的、还有把算式写出来的。)

评价:小朋友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分别以小朋友的名字来命名。)让学生评议哪一种方法最合理?明确:3+2=5。(板书到黑板上)。

理解:小朋友,符号“+”的名字叫加号,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通过同桌讨论明确是“合在一起”的意思。)

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2”呢?把“3”和“2”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3+2=5”,它读作3加2等于5。(学生跟着读两遍)

2、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用多媒体演示课本摆一摆中的3幅图,请小朋友们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同桌之间交换检查并相互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对学生合理的方法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评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通过从学生摆小棒、摆圆片,写算式的活动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策略的多样化。教师的恰当点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数学建模的培养。通过学生摆小棒对5以内加法的直观认识到直接抽象出算式2+3=5。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含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法打下了基础。

三、巩固深化

学生继续完成课本第22页的试一试练习。

第一幅图:停车场有3辆汽车,又开过来1辆,应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答?第二幅图:树上有2只小鸟,又飞过来1只,应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答?

[评析]:这两幅动态画面可以启智学生的思维,学生理解如有困难,教师引导时可不拘一格,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确每幅图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孩子们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学生根据已有的体验完成题目。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其次,通过教师由静态向动态的思维的训练,对启智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对动态画面的感知,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练一练2题。

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能列出相关的算式吗?

2、让学生仔细观察大屏幕盘中的苹果个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3、让学生仔细观察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然后再结合图意说出从图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让学生举出一个生活中用加法解决问题的例子。

[评析]: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所选取的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生活图景,学生喜闻乐见,勤于思考,易于激趣;从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幅图,通过教师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逐一演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再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既关注了学生学习水平,又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练习4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氛围中都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明白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明确学习数学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学会了什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可以说给老师听听,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评析]:通过师生共同回顾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既对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又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轻松与快乐,体验到成功和幸福。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以《课标》为依据,把学生与教材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教学观的转变尤为明显,教师自始至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的方式得到应有的转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教师质疑与激趣,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发展。(此文获省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及做一做

教学要求: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具准备:

1.第56页情景图课件。

2.学生准备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恐龙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呢?(学生动笔写,教师巡堂)

二、新授

(一)小组合作写一图四式。

1.你写了哪些算式?和前后左右的四个同学一组,互相说说你们写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一共写了几道算式?(学生互相说一说)

2、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板书:

6+2=8 8-2=6

2+6=8 8-6=2

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4道算式,2道加法,2道减法。

3、读算式,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与加法、加法与减法算式之间的规律,并相机讲解:

(1)6+2=8 2+6=8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8-2=6 8-6=2 被减数减去差得减数。

(3)6+2=8 8-2=6 8-6=2 两个数的和减去其中一个数得另一个数。

5、 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算一算:

5+6=11 12-3=9 7+6=13

6+5= 12-9= 13-6=

(二)摆一摆,写一写。

1、下面我们来玩摆一摆的游戏。请拿出圆片。

3蓝 6红

根据摆的写出算式。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小结:可以写出4道。

3、摆一摆:5蓝 4红 摆完后写算式,再指名回答。

4、摆一摆:4蓝 4红 摆完后写算式,再指名回答,并追问:为什么刚才的图我们都写了4道算式,这里只写了两道?

(三)练一练:看图写算式。(书61页第8题)

1、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

3、学生汇报:7+2=9 2+7=9 9-2=7 9-7=2

(四)计算:

1、刚才我们都是看图写算式和得数,不看图,你会算吗?

2、出示:5+3= 3+5= 8-3= 8-5=

3、指名算第一道,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8的组成,当然,其他方法也肯定)

4、后面的三道我们也可以用8的组成来计算,请直接说答案。

三、练习

1、我会算。

1+7= 8-4= 8+0=

6+3= 9-9= 8-0=

说说想的过程,复习0的加减法的计算。

2、写一写:用1、8、9三个数你能写出哪些加法或者减法算式?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10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6页,有关10的加法和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摆的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在内容的呈现上教材采用了逐步提高要求的做法,从7+3和10-3起,后面算式中的数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点子图去填写,同时5+5和10-5的计算教材取消了点子图,直接让学让想相应的10的组成算出得数。教材这样安排,既反映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也体现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及规律。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进而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另一个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悟“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规律。

3、通过用10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能过“一图四式”的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能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用抽象思维(10的组成)直接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掌握10的组成,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互逆关系。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10的加减法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四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

教学过程:

(一) 导情激趣,复习铺垫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快乐天使领我们到数学王国开开眼界,你们想去吗?不过,快乐天使要和你们对对密码,如果密码对上了,数学王国才会“芝麻开门”噢!

出示课件。课件中的快乐天使说“1”,学生举起数字卡片9,齐说“1和9组成10”…

复习完10的组成后,快乐天使说:“小朋友们真聪明,密码已经成功对上了,我们一起去游览数学王国吧!

设计意图:此外采用与快乐天使对密码的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边举数字卡片边说10的组成,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二) 参与游戏,自主控究

1、套圈游戏

快乐小天使先带我们去数学王国的游戏室参加套圈比赛,你们想参加吗?

(1)课件出示甲、乙两队分别套10个圈

(2)说说参赛双方,甲队套中了几个,有几个没套中?乙队套中了几个?有几个没套中?

(3)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甲队套圈的情况,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等学生说完后,课件出示4道算式:

6+4=10-6=4+6=10-4=

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

(4)师生交流,请任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

数一数,共有10个圈,所以6+4=10

因为6和4组成10,所以6+4=10

……

(5)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乙队套圈的情况,说出四个算式:算出得数,并说说算式。

2、玩玩想想,操作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都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提示课题),10的加减法有很多题目,你想自己学习吗?

(1)四人小组合作做套圈游戏

四人小组围成圆圈,举行套圈比赛,看10个圈能套中几个

(2)观察套圈情况,在小组内说说算式和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组长经过整理后,把小组内列的算式写在课题下。

(3)班级交流

谁愿意把自己列的算式说给大家听?并说说你是怎么列出来的?与这位同学不一样的小朋友请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每组的4道算式。

设计意图:做中学,玩中悟,学动中拓展,符合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心理特征。在这一环节中,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游戏,根据每次套中和没套中的圈列出四个算式,通过交流掌握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新知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

3、讨论记忆方法

(1)你们能想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吗?说说看。

(2)老师和学生一起来表演“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在一起,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 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游戏“找朋友”

学生扮演快乐小天使,我是快乐小天使,飞呀飞呀找朋友,我是“2”,谁是我的好朋友?其余学生(拿着数学卡片),我是“8”,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合:“2加8等于10”。

2、10减几(完成教科书第66页“做一做”第二题)

(四)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课件出示数学王国小天使

1、小朋友,数学王国里玩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想,对我说说看。(学生小结)

2、教师总结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和减(一)》中第55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55~56页的“想想做做”等习题。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0的组成,并且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10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足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试一试”让学生通过操作抛花片,根据10个学具可能出现的正、反面几种情况,自主探索10的加减法的所有算式。这样把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起来。“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对口令”、“小兔出题”、“开放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盎然兴趣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重点:

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祝贺。)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

【教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学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赛的模拟情境,增添了学习动力。】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1“球”。

三、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朋友和右边7个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4个小朋友;还可以把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师生交流: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生:6+4=10-6=4+6=10-4=)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课本翻到第48页,试着填一填。(生尝试做,师巡视。)

师生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1)从图上数一数,共有10个小朋友,所以6+4=10;(2)因为 10可以分成6和4,所以6+4=10;(3)因为6+4=10,所以4+6也就等于10。(4)因为6+4=10,所以10-6=4;(5)因为 10-6=4,所以10-4=6……)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10的加减法)

【教师一句不经意的问话,引出了学生对图意的不同理解,教师机智地把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及时引到正题(球赛的常规知识),尔后教师又放手让学生说得到算式结果的多种途径,于是又“爆”出一些精彩的思考方法,可谓收放自如。】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教师让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用电脑辅助演示抛的状况,从而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教师激励谈话:小朋友真行!你们通过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想表扬一下自己吗?老师奖励每组一个学习“球”。

(4)学生上黑板归类并有序整理写有题组的纸片,即时记忆。

【教师通过学生独立抛花片写算式,然后在交流汇报中得到全部算式。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轻松一刻(课间操)。

师生共同做课间操。在愉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说: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随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轻松一刻”的课间操活动寓知于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身心。】

五、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1)师生同做。

例如:师出“8”,生出“2”,接着师说“8+2=10”,生说“2+8=10”。

(2)同桌互做。

2.10减几。

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3.看谁说得多。□+□=□□-□=□

【“对口令”、“白兔出题考学生”以及开放题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知识、发展思维,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六、作业。

1.第56页第3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电脑出示图: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课后总结:

本节课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

2.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学过程既有活动形式、内容的开放,更有学生思维的开放,整个一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3.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中发展。

4.注重课后延伸与拓展,课末布置提高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和减(一)》中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等习题。

教材分析

10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足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盎然兴趣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祝贺。)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 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教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学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赛的模拟情境,增添了学习动力。

二、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朋友和右边7个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4个小朋友;把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师生交流: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生:6+4=  10-6=4+6=  10-4=)

☆☆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试着填一填。(生尝试做,师巡视。)

四、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1)师生同做。例如:师出“8”,生出“2”,接着师说“8+2=10”,生说“2+8=10”。

(2)同桌互做。

2.10减几。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3.看谁说得多。□+□=□ □-□=□

“对口令”、“白兔出题考学生”以及开放题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知识、发展思维,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五、全课小结,提高认识。(略)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

2.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学过程既有活动形式、学生思维的开放,整个一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3.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中发展。

4.注重课后延伸与拓展,课末布置提高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教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和学好数学的愿望;3.逐步培养学生教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二、教学重点:10的加减法计算三、教学难点: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算式卡片、多媒体课件、小红花、数字卡片六、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口算(开火车)6+3 4+2 3+2 4+4 3+41+2 2+6 9-5 9-3 5+22.对口令(课件展示) 我说9,我说1,1和9组成10,同时出示9的数字卡片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复习10的组成,为后学习10的加减法做好铺垫二、新课 学习1.图片导入(课件出示点子图)a.●●●●● 小朋友●●●●● 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①有9个黑○,1个红○,合起来是10个○:9+1=10②有1个红○,9个黑○,合起来是10个○:1+9=10③有10个○,拿走9个红○,还剩1个黑○:10-9=1④有10个○:拿走1个黑○,还剩9个红○:10-1=9b.●●●●●8+2=□ 2+8=□ ●●●●●□-2=□ □-□=□c.●●●●●7+3=□ 10-3=□●●●●●□+□=□ □-□=□d.●●●●●6+□=□10-□=□●●●●●□+□=□ □-□=□e.出示☆图☆☆☆☆☆5+5=□☆☆☆☆☆10-5=□以上b.c.d.e由学生独立完成,并用幻灯片集体订正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倾听别人意见,从而培养其相互合作的意识。 循序渐进地出示算式,空出未知数,学生填写三、巩固练习 四、知识拓展1.找朋友,p66(课件展示)①举例说明练习要求②学生同桌做(边做边列算式)2.p66,做一做2.(课件展示)3.p68,孔雀图(课件展示)比比谁最聪明p69,思考题□+□=□+□=□+□=□+□=□+□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10的加法巩固练习10的减法 通过该题发散思维,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增强荣誉感和竞争意识七、板书设计:10的加减法1+9=□ 10-1=□9+1=□ 10-9=□5+5=□ 10-5=□课后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开始的口算题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对口令的游戏,即学习了10的组成,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层次分明,通过看图说图意,去找到10的减法算式,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推等思维能力。练习题注重练习10的加减,注意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与人分享的合作精神。思考题的出示,幼灯片有了问题,我及时补充了1进去,但许多同学不能理解算式等于算式,只能认为10+0=10,1+9=10,比较仓促地结束了课堂教学,总之,在教学中,我力争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思想方法和体验。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设计】

一,复习口算

1.连一连

2.教师拿出口算题卡片

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 看谁答得有快又好

2+4= 1+5= 6-1= 2+2=

3+2= 4+3= 6-3= 7-2=

二,探究知识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8和9,知道了怎样凑成8和9,谁能说一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边说,教师边将相关卡片出示并标记到黑板上。

师:小朋友们掌握得都很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8的组成和9的组成,下面我们便来学习有关8和9 的加减运算。

1.8的加减法

(1)独立思考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 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你还能根据8的组成写出哪些式子。试一下,写一写,算一算。

(2)举一反三——9的加减法

师:你能根据9 的组成写出有关的算式吗

让学生分组,组内学生各有分工,一部分学生根据9 的组成写算式,一部分学生根据算式算得数。一部分学生对算式和计算结果做评判,然后大家交换顺序。

(3)下面大家分组整理自己的算式,看看你有什么体会

三,练习

1.还记得我们玩过的猜一猜游戏吗

老师手里有8个纽扣,这只手上有几个 你能根据纽扣的信息写出哪些算式 该怎么算 老师另一只手上有多少个扣子你知道吗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