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了保证化学课堂教学,对于化学的讲学内容要做教案的编写。那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化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 篇1

一、深挖往届试题潜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往届高考化学试题中大多数试题无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思维层面都具有较高深度。但我觉得:有些试题还大有潜力可挖,通过把试题进行全面改造后加以训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例1: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电池反应由两个半反应组成,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例如: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为:Zn+2H+=Zn2++H2↑两个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e=Zn2+

正极2H++2e=H2↑铅蓄电池具有电压高,放电容量大,经济上较便宜,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轮船作启动与照明电源。已知:铅蓄电池充电完毕后,电池中硫酸的密度为ρ1,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变为ρ2。又铅蓄电池充电时的反应:

2PbSO4+2H2OPb+PbO2+2H2SO4

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1)写出铅蓄电池使用时所产生的总反应式及两电极上的半反应。

(2)已知充、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是下列两个数据:1。10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1。28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请指出ρ1,ρ2分别对应于哪一个数据。

(3)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什么时候该充电,什么时候该停止充电?

(4)按方程式计算生成及消耗的水和硫酸的质量。

(5)计算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中需加多少硫酸?

(6)对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计算充电和放电后硫酸溶液体积的差值。

(7)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什么?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习高考化学试题中有关铅蓄电池的选择题后,参考一些资料,编拟的一道综合试题。该题考查生活中的铅蓄电池,其内容牵涉到化学中原电池、物理学中电学知识及环保方面的知识等,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流畅性、整体性和创造性。进行试卷讲评后,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受益匪浅。现简答如下:

(1)由题示可知: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依据电池的充电、放电反应互为相反的过程,可得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

Pb+PbO2+2H2SO42PbSO4+2H2O

正极反应:

PbO2+2H2SO4+2e=PbSO4+2H2O+SO42—

负极反应:

Pb+H2SO4—2e=PbSO4+2H+

(2)从方程式看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生成了水,溶液的密度降低;反之,充电时生成了H2SO4。因此,ρ1应该为1。28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ρ2应该为1。10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

(3)该问题是在前两问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创新能力。由铅蓄电池的电动势和溶液的密度变化可想到两种方法:

(a)测量电池电动势:放电时,电动势降至某额定限量即充电;充电时,电动势上升达某一额定限量即停止充电。

(b)设法用比重计测定电解液比重。若充电时比重计的读数为ρ1时,则表明充电完成;若放电时比重计的读数为ρ2,则表明放电完成。

(4)根据电池反应,每消耗2molH2SO4,即196gH2SO4,生成2mol水,即36g。

(5)解题关键是求出反应中硫酸和水消耗和生成的量。根据电池的总电量、法拉第常数,可求出充、放电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式,解得开始时需加入硫酸的量为634。6g。

(6)在前一问的基础上,求出充、放电后溶液的体积,即得该蓄电池中硫酸溶液的体积差为105。8cm3。

(7)本问属环保问题。由于铅蓄电池笨重,抗震性差,有酸雾产生,需补水,一旦漏液会造成设备的腐蚀等问题。因此,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发生漏液,铅污染环境等。

二、变换试题设问角度,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在传统的高考复习中,学生的思维会形成一定的定势,久而久之,这种定势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丧失创造力。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高考复习中,笔者在考题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变化设问角度,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激活状态中,以达到培养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例2:芒硝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试回答:

(1)我国广西某地蕴藏着一大型芒硝矿。从广西的地理环境看,该大型芒硝矿床应存在于地下浅层,还是地下深层?为什么?

(2)芒硝可调节室内温度,科学家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之一是将装有芒硝的密闭聚乙烯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当太阳照射时,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达到蓄热效果,使室内温度保持较低温度;晚上,它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出,使室内保持温暖。请问这是为什么?请用方程式回答。从这个意义上讲,芒硝可作什么材料?

(3)为测定Na2SO4和NaCl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学生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称量样品→溶解→加过量试剂A→过滤出沉淀B→洗涤沉淀→烘干称量→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

a。实验时,甲学生选用AgNO3作试剂A,乙学生选用BaCl2溶液作试剂A。问哪一位学生所选用的试剂A不合理,为什么?

b。以下都是在试剂A选择正确时进行的实验:检验加入的试剂A是否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Wg,沉淀物质量为mg,请列出实验测定结果的计算式: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习第三章《硫、硫酸》专题时,通过参考一些资料独立编写的试题。本题以学力立意,主要考查硫酸盐的溶解性、结晶水合物得失结晶水所伴随的能量变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等,但试题变化设问角度,以生产、生活实际为线索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第3问能很好区分学生平常是否做过实验、做实验时积极思考,还是“照方抓药”。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做得极不理想,有80%的学生没有全部做对,这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现简答如下:

(1)地下深层。由于广西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充沛,而芒硝溶于水,因此只有在地下深层才能存在。

(2)Na2SO4·10H2ONa2SO4·nH2O+(10—n)H2O

其中n<10。由于芒硝随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得失结晶水,在得失结晶水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因此,芒硝可作储能材料。

(3)a。甲学生选用AgNO3溶液不合理。因为除生成AgCl沉淀外,还可能析出少量Ag2SO4沉淀,而且烘干沉淀时,AgCl将发生分解,使测定结果不准确;b。取上层反应清液,再加入BaCl2溶液,若不再生成沉淀,说明A过量;Na2SO4的质量分数略。

三、精心点拨,层层推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思维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只有在一些经典试题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即顿悟。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只有对经典试题精心点拨,并由此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才能在这种循环过程中,产生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3:有关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浓溶液与单质B在加热时才发生反应①,A的稀溶液与足量B发生反应②,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的现象是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A浓溶液与单质B加热时能否产生G?为什么?(结合图给信息回答)。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综合复习时精心选择的试题,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是D为铁盐,因为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从而确定B为Fe,A为硝酸,因而问题(1),(2)的答案很容易得出。由③知:2HNO3(浓)+NO=H2O+3NO2,因此,浓硝酸与铁加热时不能产生NO。试题讲解后意犹未尽,笔者又针对信息③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1、为什么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呢?

2、工业上制备硝酸时为什么只能得到稀硝酸呢?

说明:本题是对例3中信息③的深化。通过认真分析信息③后,笔者指出:由于浓硝酸中有大量的硝酸分子,硝酸分子与NO分子能很快反应,生成NO2分子和水分子,因而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而工业上硝酸的制备是③的逆反应,是将NO2用水吸收得到的,若得到浓硝酸,生成的浓硝酸将会很快与生成的NO反应,重新生成NO2。通过上述分析,学生澄清了以前的模糊认识,加深了对信息③的认识:

2HNO3(分子)+NO3NO2+H2O

笔者针对例3中“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的信息,还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是由于发生了下面的反应:

Fe3++6C6H5OH→[Fe(C6H5O)6]3—+6H+

某学生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试预测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说明:学生此时的思维已完全被激活,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形成了共识:由于苯酚具有弱酸性,苯酚钠具有强碱性,当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引起Fe3+的水解平衡发生移动,产生红褐色的Fe(OH)3沉淀,反应为:

3C6H5O—+Fe3++3H2O=Fe(OH)3↓+3C6H5OH

生成的苯酚再与Fe3+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Fe(C6H5O6)]3—,反应为:

Fe3++6C6H5OH→6H++[Fe(C6H5O)6]3—

最后,由于H+不断产生,酸性不断增强,生成的Fe(OH)3沉淀不断溶解:

Fe(OH)3+3H+=Fe3++3H2O

通过上面的训练,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提高了。由此笔者想到:信息题应该仅仅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手段,老师更应该对题中信息进行深化,展开它丰富的内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考复习中,有人认为:试题做多了,学生能力自然就上来了,就能考出好成绩。笔者不敢苟同,很不赞同题海战术。我认为采用精讲精练,在深钻考纲和考题的基础上,编写一些知识点广而浅,灵活度高,思考空间大的试题,力求对试题求异求新,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以上是我在高考复习中就如何提高学生思维深度做出的一点探索、一点尝试,希望中学化学同仁能批评指正。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等。在本节课内容中再次充分体现“结构──性质──用途”三者间的密切关系,还蕴含了“对比”的学科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学科思想的渗透。

二、重难点突破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或“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可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溶解更多些)。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常用作“制冷剂”,还可用来“人工降雨”。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二氧化碳是继氧气之后,学生能够相对系统学习的又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应该关注让学生进一步建构“物理性质”的知识体系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熔沸点、硬度”等内容,从而为学生在后续(乃至高中)物质的学习奠定基础。

(2)在认识二氧化碳状态的时候,帮助学生建构起“物质存在的状态与外界条件有关”的意识。

(3)对于物理性质的获取途径,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如下学科方法:物质的颜色、状态可通过观察获取(观察法);气味可通过鼻闻获取(实验法);密度即可通过对“存放时瓶口方向的观察”获取(观察法),还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实验法);溶解性则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实验法),或者查阅数据的方法来判断(文献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高低蜡烛”、“瓶瘪”、“干冰升华”等几个看似简单的实验的教学功能,不要忽视几个简单实验对学生学科思想方法建构所产生的影响。

(4)对于“升华”(指固态物质不经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的概念,不仅需要学生清楚概念的含义,同时强调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不要写成“升化”、“生化”、“生华”等错误写法,化学用语是化学的语言,不能正确使用化学语言也是缺少化学素养的一种体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是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值时,能使人窒息死亡)。

(2)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 H2O ═ 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受热分解会更快):

H2CO3 ═ CO2↑+ H2O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H2O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5)二氧化碳高温下与碳反应(第六单元课题1所学):

CO2 + C 2CO

(6)能与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

H2O + CO2 有机物 + O2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对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已经有所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应该加深学生对这些性质的认识。在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逻辑,给学生充分提供探究的空间。切忌用教师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维,或用教师的方案替代学生的方案,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案进行操作。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探究活动,都只能说是“戴着探究帽子”的虚假探究活动。同时,这个探究活动需要的仪器较少,操作也简单,也没有危险,所以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探究的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即便有“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的探究活动作为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题的时候,仍然对于“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探究活动感到困难。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应避免提前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容,人为造成学习的困难,增加学生学习的畏惧感。

(3)在学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一性质时,教师要注意强调“一般情况下”,不要将问题绝对化,一是以免产生知识性错误,二是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留有发展的空间。

(4)不要忽视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这个反应本身为人类作出了极大贡献,也是扭转人们“误解”二氧化碳的证据之一。同时,这一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搭建化学学科与生物学科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活学活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

用途

利用的性质

性质类别

灭火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化学性质

气体肥料

促进光合作用

化学性质

光合作用

在光照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化学性质

制冷剂

(冷藏、保鲜)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热

物理性质

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

物理性质

制作碳酸饮料

二氧化碳溶于水,并部分与水反应

化学性质

(2)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略)。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等。

控制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有:①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②促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普及,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④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等等。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

(1)要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要体现“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学科思想。

(2)引导学生辩证的认识“温室效应”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意识。

教学片断 “两只蝴蝶”引发的探究活动

环节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上课前的课间几分钟,教师在教室中播放着《两只蝴蝶》,引得很多学生也在小声或大声的跟唱,课堂观察组的几位老师,既被歌声感染者,也在心中猜忌着“老师播放《两只蝴蝶》的用意是什么呢?”很快上课铃声响了,我们心中的疑惑也有了答案。

【师】庞龙的《两只蝴蝶》好不好听?

【生齐】好听!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只蝴蝶,(老师拿出两支紫色的蝴蝶),你们知道老师的两支蝴蝶是什么纸作成的吗?

【生齐】紫色的纸。

【师】(笑了)是紫色的纸,可是,这紫色是我自己染的色,你们想知道我用什么染的色吗?

【生齐】想。

【师】紫色石蕊。

【生1】老师,紫色石蕊是什么东西啊?

【师】问得好!紫色石蕊是一种色素,遇到某些物质能够变色,有时候变成红色,有时候变成蓝色,那要看它遇到什么物质了,我们在第十单元还会更详细地学习有关它的知识。下面我先请紫蝴蝶们给大家表演一个短剧。请大家欣赏:

剧情一:教师在一盛有少许热水的盘子中(很少的温水即可,目的是让后面的现象更明显),然后再盘子中加入几块干冰,立即产生大量的云雾。

剧情二:(教师画外音)有两只紫***飞呀飞(学生自动给老师伴唱“飞过丛林,飞过小溪水”),飞着去看人间仙境(指刚才制作的干冰云雾)。

剧情三:(教师画外音)忽然,天降小雨(同学帮忙用喷壶喷水),赶紧跑,可惜其中的一只蝴蝶没躲开,被淋了个“落汤蝶”(老师故意让其中一只蝴蝶被喷水)(学生哄堂大笑)。

剧情四:(教师画外音)赶紧躲一躲呀,两只蝴蝶分别飞进了两只集气瓶(里面均盛有二氧化碳气体)。

剧情五:(教师画外音)外面的雨停了,紫蝴蝶们出来吧。咦!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被雨淋湿的“紫蝴蝶”变成了“红蝴蝶”(学生们睁大眼睛,困惑不已)。

【师】同学们看完刚才的“蝴蝶剧”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有:(1)“云雾”是怎么产生的?(2)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什么?(3)“紫蝴蝶”为什么会变成“红蝴蝶”?

环节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问题1:有没有同学猜出来老师是用什么物质制造出来的`“云雾”呢?

有学生能够说出“干冰”,并能够说出“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教师追问“干冰是怎么形成云雾的?”,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干冰能够升华,升华时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产生“云雾”。

问题2:集气瓶中盛的是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对刚才老师表演“蝴蝶剧”的观察,你发现了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师追问】“气味”你是怎么观察到的?(众生笑)

【生1】(不好意思笑笑)应该闻一闻。并按照老师要求到讲台前闻二氧化碳气味,证明“无味”。

【师追问】二氧化碳一定是“气体”吗?

【生1】是。

【生2】不一定,刚才老师表演时用的干冰就是二氧化碳的固体。

【师】很好,你观察非常细致。应该说“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气体”,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也可以转化为液体、固体,比如生活中有“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生3】根据集气瓶口向上,推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师追问】你的推测很有道理。那么大家现在可以讨论一下,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更科学、更直观的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吗?

学生提出的方法有:

(1)书上的“二氧化碳熄灭阶梯型的蜡烛”方法;

(2)利用简易天平倾倒二氧化碳。

【生4】根据“紫蝴蝶”变“红蝴蝶”说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师追问】同学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学生们意见不一致,认为使“紫蝴蝶”变“红蝴蝶”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

(1)是二氧化碳使“紫蝴蝶”变“红蝴蝶”;(2)是水使“紫蝴蝶”变“红蝴蝶”;

(3)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生成了新物质使“紫蝴蝶”变“红蝴蝶”。

环节三、探究“紫蝴蝶”变“红蝴蝶”的原因(即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问题3: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仪器药品探究“紫蝴蝶”变“红蝴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二氧化碳气体、水、紫色纸蝴蝶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观察中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变量。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得出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能够使石蕊变成红色。生成的新物质叫作“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H2O ═ H2CO3。

【师】再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即教材实验6-4)。

问题4: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生5】现象是:塑料瓶变瘪;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瓶内压强变小,所以塑料瓶变瘪。

【师追问】有不同意这位同学观点的吗?

【生6】也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变小,塑料瓶才变瘪的。

【师再次追问】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呢?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位同学的观点对比分析,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二氧化碳一部分和水发生了反应。

【师继续演示实验】打开塑料瓶盖,剧烈振荡塑料瓶。

问题5: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受热分解的速率会更快。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 ═ CO2↑ + H2O。

环节四、讨论二氧化碳的其他化学性质

问题6:根据前面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你还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CO2 + Ca(OH)2 ═ CaCO3↓+ H2O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下与碳反应:CO2 + C 2CO;能与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H2O + CO2 有机物 + O2等。

环节五、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略)

化学电解池教学设计 篇3

第一课时 电解原理

参赛单位:济宁市第二中学 参赛教师:胡政敏 -12-22 1 《电解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济宁市第二中学胡政敏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教材主要介绍了电解原理以及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属于电化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节教材可分为两个部分: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的应用。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学情。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解质溶液导电、氧化还原理论、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学习电解原理在分析问题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微观想象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过程与方法: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电解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化学家探究过程的艰辛,提升对科学家的敬仰,树立榜样的力量;通过动手实验,理论分析,揭开伪科学的面纱,体会电解原理的应用价值。

五、教学方法:

2 3 4

七、板书设计

第四章 第三节 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阴极: 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 2cl--2e-=cl2↑(氧化反应) cucl2 cu+cl2↑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两个电极(常用惰性电极:pt、au或碳棒)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 (4)闭合回路 3、电解池的两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4、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思路

根据阳极氧化,阴极还原分析得出产物

化学实验试题教学设计 篇4

引课:老师这里有一瓶刚刚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那么,我们如何证明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学生:在气体中通入澄清石灰水,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学生进行该实验操作 发现石灰水没变浑浊

教师引导: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提出问题:石灰水没变浑浊,原因可能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可能是二氧化碳的原因,也可能是石灰水的原因 二氧化碳的原因:装置漏气,没收集到二氧化碳

实验时用浓盐酸,使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影响该实验 石灰水的原因:石灰水变质

教师总结学生的猜想假设并引导归类,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学生自主设计,教师检查方案,需要时加以指导。 关于装置漏气:重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

关于是否使用浓盐酸:检查教师所用盐酸是否为浓盐酸(教师提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

水蒸汽重新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即白雾))

关于石灰水是否变质:将石灰水中通入呼出气体看是否变浑浊 教师总结方案,引导学生加以完善。 实验中预期现象及结论。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本小组所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反思评价:教师总结本节课,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1) 增加学生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

律。

(2) 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

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质

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引起了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

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并没有改变。这是从质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一:红磷燃烧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气球胀大,待装置冷却后,气球变瘪,反应前后的

质量相等。

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小结: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提问:是否是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间都存在以上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是否具

有普通意义?

探究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

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表达式: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

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1)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的物质

(2)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

第二课时

【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板书】2、质量守恒的原因

【讲解】这是因为化学的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

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小结】 宏 观 微 观

元素种类 六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不 原子数目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板书】3、质量守恒的应用

1、进行有关的计算

例:1gA和3gB参加反应,求生成C的质量(4g) 2.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例:见课本

3、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

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

【讲解】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可以提供很多信息。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了化学反应物和生成物。

(2)表明了该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

(3)表示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 O2

CO2

12∶ 16×2 ∶ 12+16×2 12 ∶ 32 ∶ 44

【讲解】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所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号应读成“和”,不能读成“加”;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号,应读成“生成”,不能读成“等于”。

化学方程式可读出质的变化,也可读出量的变化。每个方程式都有三种读法 现以2H2O2H2↑+O2↑为例说明。

(一)物质读法

上式读作“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种读法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

(二)粒子数目比读法

上式读作“在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这种读法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结构微粒的变化,并反映出微粒个数比关系。 (三)质量比读法

上式读作“通电时,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这种读法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关系。

【板书】2H2O2H2↑+O2↑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模板 篇6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

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具体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

[导入]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如为保证公平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离子试剂现象

实验1NH4+

实验2Cl—

实验3SO42—

各个实验中,依次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

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l—: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讨论]在完成相关实验时,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请结合实验过程及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实验1:试纸为何要润湿?实验2:为何要加稀硝酸?实验3:为什么要加稀盐酸?

[补充实验]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硝酸银、氯化钡溶液反应,并分别滴加酸溶液。

结论:氨气溶于水才能电离出OH—;

检验Cl—加入稀硝酸是为了避免CO32—的干扰;

检验SO42—加入稀盐酸是为了排除CO32—的干扰。

[小结]什么是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应根据物质独有的特性,要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

你还能回忆出哪些物质的检验方法呢?

要求:能够独立、准确地回顾出一些物质检验的方法,尽可能多地归纳出有关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生回忆常见物质的检验:碳酸盐、酸、碱、淀粉、丝绸制品等。

[迁移]“资料链接”——由加碘盐标签可知,加碘盐添加的是KIO3。已知:KIO3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得到碘单质。

如何确证碘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如何确证某食盐是否已加碘?如何确定加碘食盐中含有钾?

用淀粉液检验是否含碘单质;根据所提供KIO3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焰色反应

金属或金属离子的检验通常采用焰色反应。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什么叫焰色反应?为何可用焰色反应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如何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过渡]物质的检验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在化学学习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必须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份。

1、人们经常依据什么来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2、归纳总结物质(或离子)检验的一般步骤。

3、物质(或离子)检验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