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最新12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页是爱岗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12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 篇1

一、挖掘教材中的意境

上课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了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小白船》是一首非常抒情优美,流传已久的朝鲜民谣。旋律与歌词结合自然,给人以如歌如诉的感觉,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所以以,歌曲整个的基调是抒情,优美地、稍慢地,知道了这些因素,教师就可以着手创设意境了。

二、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制作课件时,根据教学内容,在背景图片上要下了一番工夫,颜色要鲜艳,突出主题,使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板书也可以用彩粉笔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这样学生可以从始至终在本课的意境中学习。

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美丽的银河,教师运用了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在《小白船》一课,整个课件都以天空的蓝为底色。绘制了白色的云儿,金黄色的月,银色的星星……这充分说明了,美的色彩,能够营造出美的意境。

三、用多媒体来展示意境

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

本课课件设计也考虑到了意境,本节课一开始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深邃的天空、数着星星→随着数星星的律动,引出天空中另一美丽的景物“月亮” →继而带着学生在《小星星》的伴奏音乐中,划着小船在夜空里畅游→不但使学生用心地聆听了新歌《小白船》,而且很自然地把他们带入到了美丽夜空情境中,可见。歌曲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共鸣强烈的学唱愿望油然而生。

课件能把歌曲中的意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既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课件,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去,又没有喧宾夺主地把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情境以外的画面中去。

四、用电子琴伴奏来渲染意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去,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这说明作为乐器,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本节课中,教师在用电子琴演奏来渲染意境方面,也有较好的尝试。她在为歌曲《小白船》编配和弦时,用左手连续滚动式分解和弦为右手主旋律编配,使织体更富有流动性。从而渲染出歌曲中的美丽夜空的音乐意境。而在用《闪烁的小星》一曲导入时,(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一册)则用了和声节奏音型,为歌曲主旋律作背景,通过和弦的。节奏性变化,来展现满天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意境。

上述教学实例说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材实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电子琴伴奏织体,再加上其独特的和弦编配,同样有助于音乐意境的渲染,取得不错的意境教学效果。

五、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法国名家卢梭说:“除绝少例外,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模仿,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被描述的)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在音乐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

1、设置问题引入意境

提问,在一节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本节课中有着如下的问题设计:(小星星累了,睡觉了,你们会想到什么时候?/小朋友,你们会划船吗?我们一起划着小船去美丽的夜空游玩好吗??……)这样的问题设置有很多处,简单明了,即使对低年级的学生也是很容易理解,但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揣摩和思考。意境就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说说、练练、想想中出来了,越发见浓,课堂的那种静静的、美美的、淡淡的美感也就逐渐弥漫开来,学生和每一个听者一起沉浸其中。

2、讲述故事渗透意境

这首《小白船》原本没有故事,而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小女孩梦的故事贯穿全课,很有意境。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这点也符合他们的认知

规律。然而他们有时候会因为对故事的过分关注而忽略学习的重心,有时候我们老师把握不好,会有点难收,这点要十分注意,讲故事要恰到好处。还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六、用肢体来表现意境

通过肢体语言来体现歌曲的意境,从而使歌曲最深入人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即运用律动体会意境,使得肢体与歌声完美融合。首先,教师应该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本课一开始,教师就带着学生律动,让学生在《闪烁的小星》音乐中,数着星星,唱着儿歌。把课堂气氛完全调动起来。接着,教师又跟学生一起做划船的动作,充分感受《小白船》的旋律,沉浸其中。

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仅是自己动。同时,还引导学生动。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动作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根据音乐进行组合,甚至让他们创编出跟自己不一样的动作,并给予奖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伴着音乐,纷纷表演了自己创作的各具特色的动作。所以说,音乐意境的肢体表现,应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促使意境教学直观形象化。

七、用歌唱来赞美意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

教师在课前,自己已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深刻地了解了歌曲的意境。教学时,伴着动人的故事,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美丽夜空意境中,在笔者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白船》。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意境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正因为如此,它往往使人感到一种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就像长久居留在外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样一种心境。这种美感,也就是尼采说的那种“形而上的慰藉”。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远望,这样来引发自己对于人生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带给诗人的就是一种惆怅。这种惆怅也

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以上的几个方面,均反映了音乐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音乐表现,实质上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艰苦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这种二度创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意境教学的成败。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让我们坚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使少年儿童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感,成为追求真理的新一代。以上就是我们结合本课研究的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策略和设想。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下面就请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进入美丽夜空的意境中吧。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 把音乐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构建创新有趣的音乐课堂。

2、 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的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演能力。提高参加活动的自信心。

3、 巩固3、5、6、三音的音准及手号,能用3、5、6、三音按所给节奏创作音乐短句。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非常受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作者巧用3、5、6、三音组成了一首旋律优美、活泼、生动风趣的歌曲。通过我的左手和右手之间的有趣故事,教育孩子认识到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必须团结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要爱护自己的左右手,同时,利用这首歌让学生掌握x xx x- 三种节奏。通过歌曲《左手和右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创编歌词、表演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设计:

1. 猜谜语导入,故事激趣

利用大屏幕播放歌曲旋律,使学生有初步印象。

2. 欣赏歌曲:配合歌曲做简单的动作,请学生说出歌曲中唱的内容。

3. 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Xx xx x x xx xxx-

这是我的左手 哎呀飞走了

4、 歌曲学习

听歌曲,为歌曲打拍子。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跟录音小声唱词。

生齐唱。

5、 自编自演

分小组两人面对面的表演。在编动作时把左手、右手、飞走、不见、拉住、找到、拍拍手、拉拉手表演出来,编得要生动有趣。(大屏幕出示舞蹈片段,在欣赏再创编。)

6、 创编歌词

按节奏说话

X xx xx x

校 园里 真美 丽

按节奏用3、5、6、三音唱一唱

X xx xx x

5 35 66 5

在节奏谱中将节奏记下来,跟着同学降级下的谱子唱一唱。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表现弱起及力度变化,能准确地演唱音阶旋律上下行。能发现音阶旋律不同节奏的变化,并能说出其变化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感受;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歌曲情绪,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歌曲表现;

3、能用欢快、喜悦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4、了解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祖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2、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准备:

CAI课件、钢琴、“音阶山”教具等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活泼、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并带有浓郁民族韵味的歌曲,拍子,C大调。歌曲的旋律中多次出现音阶旋律上下行。前八个小节以简练上口的歌词,稍有起伏变化的旋律,形象的'表现了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景象。9至12小节,歌词简单,但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作者对甜甜的大家园由衷的赞美。13至31小节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更为宽广、舒展,加上主题旋律不断反复穿插出现,更为形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大团圆,共同过上幸福生活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哪些风景特别美的地方?(……)

老师也知道很多美丽的地方。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欣赏一下吧。(播放名山大川图片课件)

二、难点突破

师:这么美丽的地方,光是看看怎能尽兴?不如我们一起爬山吧。(出示教具)

1、师:这样的山怎么爬呢?谁来试一试?

学生演唱音阶上下行。

2、师:哦,你是这样爬的。可老师想这样爬。(播放课件)

1=C 1 1 2 3 4 5 6 7︱1 1 1 0︱2 1 7 6 5 4 3 2︱1 1 1 0‖

提问:你觉得哪一种更有意思些?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第二种更有意思些。因为有节奏感、旋律感,并富有歌唱性。

3、既然这种更有意思些,我们一起来用这种形式爬山怎么样?老师先爬上去,同学们用相同的节奏型下山。这次旋律有变化哟。听好了:

1=C 1。1 2 3 4 5 6 7︱1 1 1 0︱2。1 7 6 5 4 3 2︱1 1 1 0‖

师:这次老师在旋律里加了什么?

生:加入了附点,使旋律性格更加活泼。

4、师:你们再仔细听!

1=C 05︱1。1 2 3 4 5 6 7︱1 1 1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提问:这次旋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加入了弱起音,使旋律有了一定的推动性。

5、师:我们还可以让这条旋律更丰富一些。我们给它加上力度记号,让它更有生命力。

1=C 05︱1。1 2 3 4 5 6 7︱1 1 1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三、新歌学唱

师:真棒!我们今天不仅游览了名山大川,还一起爬山。同学们可知道,这些美丽的地方都是哪个国家的?(中国)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拥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这些美丽的地方还盛产各式各样甜美的瓜果,真是一个甜甜的大家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出示课题,播放歌曲录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仔细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自豪、骄傲、喜悦、兴奋、激动、高兴……

2、分析重点乐句

师:那么,最能体现欢快情绪的是哪一乐句?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代表乐句。

1=C 4。4 4 4 4 。6︱3 3 3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哎呀呀呀呀甜甜甜,哎呀呀呀呀呀呀呀甜甜甜。

师随伴奏范唱后,学生随伴奏学唱这一乐句。

师:最能体现自豪情绪的是哪一乐句?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代表乐句。

1=C 1。5 1 5 4 3︱1。5 1 5 4 3︱2。6 7 6 5 5︱2。6 7 6 5 5︱

热土遍地飞花,从没这样灿烂。树上万紫千红,心上这样喜欢。

2 6 5 4︱3。 2 1 5 ‖

东西南北,日月同甜。

乐谱分析:一、二小节完全相同;三、四小节完全相同;第一句和第二句节奏型相同,旋律级进。

师随伴奏范唱后,学生随伴奏学唱这一乐句。

3、复听歌曲,熟悉歌曲演唱顺序

师:接下来老师为同学们演唱一遍这首歌曲,请你们评价一下老师的演唱如何,并把歌曲的演唱顺序梳理一下。

⑴播放伴奏录音,教师范唱。

⑵教师提示‖::‖ D。C。

⑶师生共同梳理歌曲演唱顺序。

4、跟琴学唱

师: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演唱顺序,跟着老师的琴声将这首歌曲演唱一遍。

学生跟琴模唱,教师适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

5、歌曲接龙

师生接龙,对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四、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富饶的祖国,我们都深深地热爱!可是,怎样才能更好地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情感呢?

1:第一、二句,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

轻巧、欢快。

2、“热土遍地飞花……”这一段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呢?

骄傲、自豪。

3、“哎呀……甜甜甜”同样一句话,前后能唱的完全一样吗?(不能)那应该怎样唱?

①力度上,前者较之后者稍弱;

②情绪上,前者有自我陶醉的感觉,而后者则有些得意的意味。

师:让我们一起准确地唱出对祖国的热爱!(播放歌曲伴奏)

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挥,学生看指挥。

五、歌曲伴奏

师:“热土遍地飞花……”这一段骄傲自豪的情绪总觉得表现得还不够。怎样才能突显出这种情绪呢?我们把这一段加上鼓点。为了增强气势,我们还可以在结尾处也加上鼓点。

1、敲击节奏× × × 0 ‖

左右拍手握拳

⑴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第一拍:左手拍桌子;

第二拍:右手拍桌子;

第三拍:击掌;

第四拍:休止。

⑵学生按照老师的手势,每四小节为一组,进行练习。

2、学生边唱边击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六、拓展

师:大家唱得这么高兴,你们知道歌词中丰富的物产都在哪些地区吗?(教师简单介绍)我们国家真是物产丰富,东西南北都有自己的特产。我们潜江市也有很多自己的特产,谁来说一说自己熟悉的?

1、学生自由发言说词,并由教师引导唱词。

师:我们可以把歌词改一改,唱一唱我们潜江嘛。

2、教师归纳,并取名。把歌词展示在大屏幕上。

3、集体演唱歌曲,第一段唱家乡,第二段唱祖国。

七:课堂小结

我们潜江市就有这么多土特产,更别说全中国了。我们的祖国真是一个甜甜的大家园!同学们,让我们为可爱的潜江,为甜美的祖国,努力吧!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1、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欣赏优美的图片、音乐,结合教师的讲解,学生走进美的意境,感受到风景美、歌曲美。

2、鼓励音乐创造:通过山歌形式创编歌词,培养创编能力

3、弘扬民族音乐:本首歌曲是广西壮族歌曲,通过学习鼓励学生更多的了解民歌,热爱民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歌山歌《什么结子高又高》感受壮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刘三姐,知道山歌的特点。

3、弘扬民族音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用愉快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启发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PPT歌片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影片导入

1、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你知道刘三姐的故事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描写刘三姐的故事影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2、简单介绍关于刘三姐的传说(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

师: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被誉为“歌仙”,她聪慧机敏,歌如泉涌,八岁时就能把看到的东西唱出来,。还善于把人们的心声用歌声表达出来,所以人们对她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3、师:一部好的影片一定会有好的音乐来衬托,在这部影片中就有许多优美的歌曲,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引导学生感受影片的美、音乐的美)

4、影片中的地方景色很美,是哪里呢?这就是刘三姐的家乡广西桂林(音乐伴奏结合图片简单介绍壮族风情。)

三、了解山歌的特色

1、师:这部影片中,刘三姐唱了许多山歌,那什么是山歌呢(提示学生,山歌在哪里演唱,曲调有什么特点,是即兴演唱还是经过创作)

师小结:多在户外演唱,曲调高亢嘹亮,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即兴演唱。

四、学习新歌

1、出示歌片聆听录音范唱

师:《什么结子高又高》是这部影片中比较脍炙人口的一首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回答歌曲表现了欢快、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2、介绍曲作者

师: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音乐创作改编,获得了全国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音乐奖,也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电影歌曲。

3师:歌曲开头出现了“哎——”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讨论)对,他就是起提醒的作用,意思是提醒对方注意自己的歌声。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学生练习喊哎)

4、随录音演唱(解决难点)

5、教师弹琴伴奏,学生视唱曲谱。

6、知道演唱歌词,注意咬字。

7、教师范唱

8、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9、学生思考:什么是对歌,教师小结。

五、创编歌词

1、引导学生分小组创编歌词。(结合自己的生活)

2、各小组演唱创编的歌词(一段)。

3、课件出示本节课学习的问题,生答。(课件逐一出示问题答案)

什么地方山水美?(广西桂林)

什么人被称歌仙?(刘三姐)

问答唱歌叫什么?(对歌)

4、师声生以对歌的形式演唱,结束本课。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a、通过学习和欣赏大山图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绪,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美

b、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声音,逐步学会聆听,用美的声音去演唱歌曲

(2)技能目标:

a、唱准歌曲中的(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敲得山谷叮咚叫)

b、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记号,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过程与方法:

本课我主要运用的是体验、模仿、合作的方法。这些方法我将具体的在教学过程中做详细的讲解。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思想

教学难点:

1、歌曲中泉水声的力度记号

2、节奏:地质队叔叔的小铁锤敲的山谷叮咚叫

设计思路:

本课以音乐学科新课程标准为基石,以唱歌为主线,于体验、感受、演唱为一体的歌曲教学课。课中通过生动的视觉感官(情景创设)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在丰富的想象、感悟中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同时把相关知识技能巧妙融合于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演唱中体会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

教材分析

《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的分节歌。歌曲一开始用“×0×0×-”的节奏、很弱的音量,把我们带到了宁静的山谷中,然后节奏紧缩并运用了切分节奏,描绘充满生机的美丽山谷,使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前三段歌词分别描绘了山间的景物,富有动感,从“烟雾”“花”、直至“溪流”、“野兔”动感不断增强。在四小节间奏之后,“地质队叔叔”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的寂静安详,使山谷顿时热闹起来,锤子击石的叮咚声和溪水声交织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在山谷中回荡。四段歌词虽都配同样的旋律(第四段的旋律稍作变化),但由于歌词在形象、意境上有丰富细腻的变化和发展,歌曲很能使人们对山谷中的美丽景色产生丰富的想象。

学情分析

学生在演唱欢快的歌曲时,在节奏上一般不会有太多问题。但对于一些歌曲中音符时值较长的情况,学生容易唱不够时值。在歌曲中,出现了好几处时值较长的音符,这应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学方法

1、情景法2、实践法3、合作法4、听唱法

教具:钢琴课件沙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山谷美景

师:欢迎进入音乐世界,来到奇妙的山谷。(看课件,欣赏山谷美景)请仔细看,认真听。(加山谷静悄悄伴奏)

2、谈话

问:你看到了什么?

3、山谷里的回声

师:在这美丽的山谷里,老师都忍不住想对山谷喊一声:喂,山谷你好吗?(手势)

师:这时,你还会听到什么?

生:回声。

师:你觉得回声有什么规律?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射回来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强弱的力度变化)

4、回声的规律引出f、p、mp以及pp的强弱记号

师:那你觉得回声有什么规律呢?

(师用不同的力度记号分别来表示回声不同时段的声音强弱)

(1)f、p:

师:在音乐课上,我们对于给强弱专门一个音乐记号,那就是f和p,(幻灯片出示)

(2)mp、pp:

师:那么在弱这个力度上又有不同的变化(师模仿不同弱度的回声),我们又把他们分别叫做mp和pp

(3)渐强和渐弱:

师:可是我在说话的时候这个力度是从头到尾都不变的吗?还是由什么到什么有变化的?(听师范唱,引出渐强和渐弱符号)

师: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现象也是有这些力度变化的?

火车路过的的情景,用“WU”来哼鸣模仿强弱,同时做发声练习

5、再次用不同力度模仿回声

三、歌曲教学:

1导入:山谷里的回声如此有趣,山歌里的歌声更是美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山谷静悄悄》你听。

2、初听录音范唱。

问: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3、复听歌曲:

静悄悄的山谷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同时还在歌声里给我们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在歌声里寻找答案

幻灯片出示:什么在飘飘?什么在闪耀?什么在奔跑?

多媒体播放一些画面:崇山峻岭中,淡淡的烟,薄薄的雾,紫杜鹃和红梅花,飞奔而下的溪流,活蹦乱跳的小野兔。

(2)师用歌声再次提问,生回答

(3)师生用歌声来问答

你能用歌声来回答我的问题吗?师生互换

4、请同学们按节奏有感情的读歌词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44页,跟老师按节奏读歌词

(第一段师带领,二、三段让学生试着自己读)

5、学习第一部分:

(1)师:第一段请同学们轻声跟老师一起来唱(双簧游戏)

(2)师:同学们和老师配合的真默契!那第二段老师想让同学们接唱老师的歌声,准备好喽!看谁的歌声又准又好听?

(3)师:第一、二段同学们和老师配合表演的很成功,老师想听听你们自己单独来演唱第三段,同学们准备好哦!(及时纠错)

5、学习第二部分:

师:山谷里的景色真实美不胜收,你们听那“叮咚叮咚”是什么声音?

老师范唱第四段

(小铁锤敲打石头发出的声音)

6、难点乐句教学

听难点乐句

(1)你能模仿一下敲打的声音吗?

(2)学唱

师:要学会这个“叮咚”声可不简单呢,请你找找这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3)跟师找休止符特点,学唱

(4)用踏步、拍手解决休止符

(5)p、pp、渐弱记号的演唱

仔细的听最后一句,力度有什么变化?(越来越轻)

地质队叔叔来了后“叮咚”声响起,变的热闹,走了之后,山谷又恢复了静悄悄(越走越远的感觉)

7、生跟琴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师:大家学的这么认真,那请你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来感受地质队叔叔工作的快乐吧!

8、生有感情的演唱整曲:

师:前面我们感受过了山谷里的美妙景色,也体会了地质队叔叔工作的快乐。现在让我们用轻柔、优美的声音完整来演唱这首歌曲,

四、歌曲拓展:

(1)我们用美妙的歌声演唱歌曲,让原本安静美丽的山谷又热闹起来,静悄悄的山谷又产生了什么现象?(回声)

你能模仿一下吗

(2)分小组来模仿回声,最后一句让学生分两组。一组演唱,另一组在空拍时加入回声。

(3)师:大家做得真棒!现在请你把这些回声运用到歌曲中,加上我们刚才的空拍练习。

(四)小结

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的演唱全曲,听音乐出教室

师:同学们在这美丽的山谷里学会并演唱动听的歌曲,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的保护爱心才会更加的美丽,让我们在大家动听的歌声里结束这节课。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6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篮球教学

丰宁满族自治县窄岭总校 吴秀

摘要:本文就小学体育的篮球教学的存在问题、教学方法做简要分析,旨在阐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知识和技能水平发展的促进作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就是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发展需要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前小学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没有转变

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全方位进行,但不少教师在实践中却只热衷于课程形式的改革,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学生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究其原因就是许多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在教学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上,上级教研部门给教师大多是口号式指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等。大部分体育教师不了解设计的意图,而且也没有多余时间去学习探究这些问题,使体育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教学方法僵化呆板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尊

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主动地、活泼地进行学习。在传统体育教学手段上,教师单纯以“灌输”为主,简单“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从而也就不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和锻炼创造条件,满足和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素质教育要求在体育教学设计上,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能像过去那样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去安排教学。

3、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科学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影响,教学内容除了体育知识技能以外,还把竞技运动的一整套项目、规则和办法等来规范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竞技性运动项目,从体育竞技的角度出发,以实效性为原则,选用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技术为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已具有的运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但对体育教学来说,显然脱离了其内涵,只能是一种外部的行为要求,未必是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最佳活动内容,竞技化的体育教学偏离正确的健身目的,违背学生的自然生长发育和发展规律,积极主动去锻炼的学生有减无增。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篮球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对其未来参与体育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刚接触运动时,他们的兴趣较狭窄、不持久,兴趣的中心尚未建立,这就要求教师从多方面去培养和诱导学生热爱运动训练,建立稳定的运动兴趣,从而取得兴趣的最大效能。所以,训练学生是先从培养其兴趣出发。一是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的特点、概况和趣闻,通过让学生在家收看电视里的NBA、CBA等篮球明星,同学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自己的偶像还可以通过模仿她们,学会更多精彩的动作,体会更多的快乐。二是形象地进行介绍,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羡慕之心,跃跃欲试,产生对篮球运动的浓厚兴趣。然后,在开始阶段的训练中实施形象化的教学。比如在熟悉球性和运球技术的教学中,把球比作动物,要求学生不用力打它,要分开手指,随球下压,使它们听话。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注意在尽力使球早日听话,从而促其球感的形成和运球技术的发展。学生早期的兴趣又不是持久的,容易转移。这就要求教师随时注意学生兴趣的变化,选择适当的篮球训练内容和多样化的训练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对篮球训练的稳定性兴趣。

2、通过篮球游戏教学

一运球,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组织他们进行定时运球,并让一组学生彼此为对方计算自己运球和丢球的次数;然后分析他们丢球的原因,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改进动作。对于运球速度

较慢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进行 “运球接力”、“运球占位”的游戏,而对于运球变向不灵活的学生,可以进行“绕人运球”、“穿越树林”的游戏来提高技术。二传接球,在传接球教学的提高团结意识的平台上,老师可以选择演示一对一或者二对一的防守或者投篮对抗,清楚明了地让学生了解篮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在场上一个人的`力量是极为渺小的。这样在游戏比赛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也就可以让他们自然地掌握传接球。三投篮,比如设立几个不同的篮筐,不断改变篮筐的大小,先放大篮筐,再逐步放置小篮筐,直至与正常篮圈一样大小;或者不断改变篮筐距离,先近后远,这样就提高投篮的灵活性;或者不断改变篮筐的高度,由低到高,自主选择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进行投篮练习,设置对优胜者的奖励,以激励学生。

3、改进场地器材,使学生体会成功感

把篮球架改为升降式降低球篮架的高度。原本球篮的高度是,对小学生而言感到遥不可及,把高度降低一些,对于素质好、身材高的男生通过练习,在奋力一跃下,许多孩子也可以像NBA选手一样成为“灌篮高手”,学生们的兴奋与欢快的笑意溢于言表,学习的积极性自不用说。扩大篮筐的内径也是一个好的教学手段。标准篮筐的内径是45cm,如能把篮筐的内径扩大些,必定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投篮的命中率,就可大大激

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使更多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从运动中得到满足,找到自信。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篮球的教学过程中,希望在小学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 研究出更多的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篮球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云》

授课时间:14周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能对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感受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2、在演唱歌曲《郊游》、《云》、《旅行之歌》时能较准确地表现出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等节拍的特点。能背唱歌曲《云》,能较流利地用唱名分句模唱该曲的歌谱。

3、通过欣赏,体验多种情绪,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复习歌曲《郊游》

四、导入新课

五、新授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意境,说一说《云》和《郊游》不同的感受

(《云》的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亲切动人,有着诗一般的意境,描绘出一幅由蓝天、白云、春雨、田野构成的美丽图画。)

2、完整聆听范唱,边听边跟老师做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跟琴轻声哼唱歌词

4、齐唱

要求:根据歌曲的情绪,演唱歌曲时声音不要太高,音与音之间要连贯,引导学生用自然、柔和、亲切的歌声表现歌曲抒情、优美的意境。

5、用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6、分小组创编各式表现云的动作

7、和学生共同讨论有关云的科学知识

8、模唱歌谱

六、欣赏《快乐的小熊猫》

1、欣赏,讲故事

2、欣赏,启发学生感知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内容

3、画一画小熊猫憨厚的形象

七、小结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保持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及演唱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歌曲《雪花》,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表现雪花带来的欢乐。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表达对雪花的喜爱之情,体现儿童对大自然奥秘的初步探究。

重点难点

1、用欢快的音乐情绪准确地演唱歌曲,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唱准歌曲节奏能按照顿音、重音、保持音等音乐记号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各种打击乐器、电脑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生问好

2、激情导入:老师以雪花仙子的身份做自我介绍,将学生带人冬雪的氛围。

师:同学们你们猜猜我是谁?

猜谜(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吹来时,飘落千万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和谐的音乐氛围。

二、聆听歌曲、初步感受

1、生说一说雪花的形成

师: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雪花是从哪里来的吗?

教师先说:小雪花,一身白,请你告诉我,你从哪里来?学生接着答:我呀本是江河水,太阳一晒变云彩。冬天冷得受不了,又变雪花飘下来。师:原来呀,江、河、湖、海里的小水珠,受到太阳的照射,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上去了,在天空中它们冷得受不了,就变成了小雪花,又飞回大地母亲的怀抱。

2、生说一说雪花有几颗瓣

师:(模仿小雪花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有几颗小花瓣吗?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那么,它到底有几颗小花瓣,还是让小雪花自己来告诉我们吧!

3、初听歌曲(播放课件)

4、出示小雪花的图片

师:歌曲中唱的是有六颗花瓣的小雪花。其实,由于雪花形成的环境不同,还有(出示图片1)三颗、四颗、六颗、十二颗……其中,六颗瓣的小雪花最为常见,它们的形状也各式各样。你们瞧!(出示图片2)

师:小朋友们,这些小雪花漂亮吗?

师:那你们想不想用歌声来赞美一下这些小雪花啊?

5、揭示歌曲

师:今天,我们就学唱这首歌曲《雪花》(揭题)

6、复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用动作表现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7、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师:谁来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揭示歌曲情绪(欢快地),你真聪明!让我们给他一点儿鼓励!棒!棒!你真棒!

设计意图:

1、了解雪花的形成,展示各式各样的小雪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雪花的喜爱之情。

2、初听歌曲,为学生提供完整聆听音乐的时间与空间。

3、以歌曲感受为主,体验四二拍的强弱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雪花的喜爱。

三、学唱歌曲、进步体验

1、划旋律线,学习歌曲的第一部分。

师:小雪花这样的美,你们想不想跟着雪花仙子一起用它的魔法棒画一画小雪花飘舞的样子呢?

(教师随谱画旋律线,并唱谱,学生跟老师一块画)

2、仔细观察,哪两个乐句很相似。

师:第一、三乐句很相似,第二、四乐句很相似。(师用柯尔文手势表示音高,区别不同)

3、随琴用“la”哼唱旋律

师:下面,让我们用欢快的声音随琴声一起轻声地用“la”哼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

4、、随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下面,跟老师的琴声有节奏地读一下歌词,好吗?

师: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

师:小朋友们读的真棒!

5、引导学生听琴,跟唱。(如果哪句唱的不好,再弹纠正)

6、讲解顿音记号、生试唱

师:同学们在第一句“雪花,雪花”上方有一个黑色的小三角形,它在音乐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顿音记号”,让我们听一听雪花仙子告诉我们的魔法口诀吧!“黑三角,小又小,唱得轻巧短又跳”,让我们一起试试吧! (师唱,“雪花,雪花”——)

6、学习歌曲的第二部分

师:请跟着老师学习歌曲的第二部分,先听老师范唱,看看神奇的小雪花为啥不见了?

7、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8、逐句跟唱,。

设计意图:

1、通过画旋律线进一步感受音的旋律走向,让生更好的把握音的高低。

2、按节奏朗读歌词,突破本课中的教学难点,为学唱歌曲奠定基础。

3、再唱歌曲,通过轻声地随唱,体验音乐欢快的情绪。

四、歌曲处理,激发情感

师:那么,在唱得时候,你们发没发现,歌曲中有很多的音乐记号?

师:这些音乐记号都有自己的名字!

1、讲解重音记号、生试唱

师:那这句话呢?“一,二,三,四,五,六”

师:听听,这样有什么不同?

(轻声唱“一,二,三,四,五,六”)

(重音唱 “一,二,三,四,五,六”)

师:对,是重音唱,但是上面的那个大于号在我们的音乐里叫“重音记号”, 让我们听一听雪花仙子告诉我们的魔法口诀吧!“唱时声音要有力,昂首阔步雄赳赳”,记住了吗?(师带学生唱“一,二,三,四,五,六”)

2、讲解保持音记号、生试唱

师:这句是怎么唱的呢?(师唱“小水点)

师:歌曲里面唱的是第一种,长一点的,为什么要这样唱呢?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叫“保持音” ,雪花仙子告诉我们的魔法口诀是“保持音记号大写一,唱得饱满又有力”试试看?(师带学生唱“小水点)

3、“师生接龙”学唱歌曲(钢琴伴奏)

师:你们想不想再跟老师来做个“接龙游戏”?老师唱每一乐句的前半句,同学们唱后半句。

4、互换角色演唱。

设计意图:

1、讲解歌曲中的音乐记号,通过试唱,体验顿音记号、重音记号、保持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演唱歌曲。

2、采用分句学唱歌曲、分组接唱游戏等方式,以便学生准确地掌握歌曲,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五、表现歌曲、拓展延伸

1、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

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二分音符处加入打击乐器。

师:谁想试试

师:老师还想让我们的乐队变得更丰富些,我还想加入碰铃和响板,你们能帮帮我吗?(课件出示器乐谱)

2、师生齐表演

师:最后让我们把今天最精彩的表演,献给喜欢雪的小朋友们和天下

所有爱雪的人,好吗?

设计意图:在分组创编中,体验创编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

六、小结所学、律动下课

1、师小结本课

师:雪固然美,但是雪下得太大了,就会出现——

师生:危险!

师:所以,我们外出时,一定要注意——

师生:安全!

师: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让我们一起向着银色的雪世界出发吧!

2、生随歌曲《雪花》律动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概括的小结语,将本课的教学内容推向高潮。最后,在律动表演中结束,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建宁县实验小学廖永艳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9

一、教材分析:

《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

二、教学目标:

认知:欣赏不同地方、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 情感: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了解和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能力:

1、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茉莉花》;

2、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并能正确的演唱。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歌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并且体验欣赏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

四、教学难点: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按节奏准确演唱歌曲;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并能正确的演唱。

五、教学方法: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的演示并以讲授谈话为辅助欣赏歌曲。

六、教学过程:

看花——情景导入:

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

1、学生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 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 生:茉莉花

2、谈谈感想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 (生畅谈)

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闻花——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闻过茉莉花香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看:(多媒体展示江南风景及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民乐合奏的《茉莉花》)师在教室洒上茉莉花清新剂。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生畅谈置身茉莉花丛的感受) 唱花--学唱歌曲《茉莉花》,学生练习呼吸及歌唱

师:是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小桥、流水、茉莉、花香。让我们都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尽情的吮吸这芳香的花蜜吧!

(师引导学生深吸气,用哼鸣随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处理

①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词

师:你们刚才的声音就像是天籁之音,相信加入歌词你们一定唱得更美。 ②解决歌唱难点

师: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听到这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自己闻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舍不得摘的心情。带着爱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乐句。

③学习音乐知识:附点音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a、拍、读课后新的节奏型,要求学生口读、手拍、脚踏,在读拍好后可以为节奏型创编句子或带进歌词练习。

b、c、利用电脑展示,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 找出乐谱中的附点音符进行练习。

④表现相同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引导学生用赞美的情绪唱。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的力度加强,更加深情的赞美。之后,随伴奏有感情地渲唱歌曲。

赏花--音乐欣赏

1、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引导学生从速度、歌词、情绪、语言、演唱方法等艺术要素出发,挖掘江苏和河北两首《茉莉花》的不同特征。

师: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茉莉花》,流传最广的是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多媒体出示两首茉莉花的歌谱及音乐)

师生总结:江苏的《茉莉花》委婉、秀美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欢快。

师:是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了不同的音乐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以后要多学习,把我们民族音乐继续发扬下去。

2、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①学生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

师:《茉莉花》是一首誉满中外的歌曲,有很多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过,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开场曲就是《茉莉花》。这也是中国歌唱家第一次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让我们来欣赏这精彩的一幕吧!(多媒体出示演唱录像)。说说自己的感受(骄傲、自豪); 说说宋祖英的演唱和自己演唱在情绪、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②听赏和感受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

师:除了演唱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欢这首《茉莉花》,而且经过改编,茉莉花的曲调变得更加优美、动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中国“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播放音乐)

师: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哪一种表现的茉莉花更能打动你的心呢? (生交流、讨论) 品花——喝花茶说用途

师:同学们,我们听了这么多的茉莉花音乐,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途吗?今天老师准备了清香的茉莉花茶,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品尝吧。

在茉莉花的音乐伴奏下让学生品尝茉莉花茶,并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茉莉花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让他们进一步体会茉莉的魅力。

师:茉莉花不仅可以喝,它的花还可提取作为茉莉花油,连叶和根都有药用价值呢。

本课小结,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让我们把茉莉花唱响全世界。最后让学生再次唱起歌曲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由于民族音乐文化长期根值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为人民所喜爱,所以,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音乐欣赏习惯的连续性,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就可以极大提高这种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学生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情怀。

《茉莉花》是一首流行于全国的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我选择了《茉莉花》这首中国民歌的杰出代表,尝试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元素,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1、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也曾说:“民歌是民族的产物,它的创造永远都不会达到止境,在它的任何阶段中,它总同时寄托在很多形式里。”个人也非常喜欢中国的民歌,因为它们短小精悍,易于传唱、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

2、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

本课的导入引用的视频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手提红灯笼的小女孩在全世界亿万观众面前,唱响了>这首歌曲, 那清新优美的曲调,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也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重现这激动人心的一刹那,可以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首民歌,问题的设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心理。这样的情境导入必定会吸引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3、以音乐要素为中心的音乐知识学习

演唱歌曲是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为了让学生用细腻的声音演唱《茉莉花》,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小桥、流水、茉莉、花香)配上优美动听的《茉莉花》音乐,再悄悄洒上茉莉花的空气清新剂,让学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丽景色之中,在音乐中学会深吸气,慢呼气,跟着钢琴伴奏轻轻哼唱歌曲旋律,在茉莉芳香中用甜美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由此,一个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的识谱视唱过程得以实现,注重将音乐学习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日后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

4、通过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从学情上看,学生对《茉莉花》已相当熟悉,这样的旋律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我不想在歌曲学唱上多花时间,而是挖掘歌曲的丰富内涵,通过歌曲处理,更好地表现歌曲,感受歌曲。所以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流行最广的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的音乐和歌谱,让学生跟着音乐,看着乐谱小声哼唱,通过欣赏,比较两者的不同风格,总结出:江苏民歌委婉秀美,河北民歌豪放欢快。之后我再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如:二胡演奏的茉莉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茉莉花,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歌剧《图兰朵》中法文演唱的茉莉花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更加增强了学生对茉莉花的喜爱和一种民族自豪感。 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特点的认识,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听辨、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经过比较学生发现三首《茉莉花》,节奏有的宽松,有的紧密,情绪有的清新优美、有的豪爽热情、有的刚直爽朗,特别是东北版的,衬词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几分风趣和幽默。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将听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去挖掘它们的内涵和联系。

5、以音乐要素为中心的知识扩展

在课的最后,我用歌曲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品尝茉莉花茶,并谈谈感受,再利用我在网络上收集的一些图片学生介绍茉莉花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茉莉的淡雅清香。

本节课的教学,我始终围绕歌曲《茉莉花》为主线,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准上,通过听、说、唱、演等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以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在视觉与共同感观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小学音乐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歌曲以短笛的吹奏叙说了家乡的美景,赞美了生活的幸福,富有童趣。歌曲为2/4拍、羽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四个乐句各为4小节,其中第三乐句仅三小节,节奏紧凑,曲调欢快跳跃,并运用了顿音的唱法,形象地模拟了银铃般的清脆笛声,悠扬动听。第二乐段共有五个乐句,第一、二乐句采用了切分音和顿音,使得音乐舒展和跳跃,每句句未呼应式的手法表达了孩子的欢乐喜悦的心情。第三乐句只有三个乐节,旋律以模进的手法逐渐地把歌曲推向高潮,第四、五两个乐句是前段的第三、四乐句再现,最后的悠扬的笛声结束。

学情分析

学生弄融入到学习中,而且对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能力目标:能以体验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唱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能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3、情感目标: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会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表演。

教学难点: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一只短笛轻轻吹》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

1、师:课外,你最喜欢玩哪些有趣的活动?

2、学生自由说。

3、出示课件图片(傍晚,小男孩背着书包吹着笛子在山坡上赶着羊儿的画面)请学生说说小男孩喜欢在做什么。

4、引出新歌

5、课件出示歌谱歌词,学生边听赏边打出节拍。

6、再次感受,根据歌词自由创编动作。

7、那位小男孩吹出的笛声好听吗?引出难句(带衬词的那两句)

8、跟琴学唱这一句,并指导学生唱得短促、轻快。

9、老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第一段,学生唱所有带衬词的乐句,其余的老师唱。

10、即时纠正错误。

11、学生跟琴演唱第二段。

12、认识反复跳跃记号,在演唱中讲解实践。

13、图色快表示曲调顺序巩固

14、各种形式巩固练唱

三、创编表演

1、分组讨论,自选道具,设计表演唱。

(笛子、羊头饰、书包、鞭子等)

2、各小组展示、评议。

四、结束部分

随《一只短笛轻轻吹》出教室。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1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演唱《冬夜静悄悄》高声部。

2.体会旋律、强弱、速度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学生能更加理解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激发学生尊敬热爱老师。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

教学难点:情感启发――音乐与心灵共鸣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教师用竹笛吹奏《秋湖月夜》片断,学生随音乐想象。

设计意图:因为听课的老师很多.学生心情难免浮躁,引导学生的心回到课堂,让学生沉醉于优美的音乐之中,有利于上课。

二、设问导入

1.师生节奏问答:今天先不告诉同学们学习什么内容,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周老师想了解你们现在心情如何,但要求你回答的节奏与我问的节奏一样,教师用节奏语言问学生

2.设问:想知道老师的心情如何吗?《冬夜静悄悄》)。

3.学生从音乐中猜测教师的心情。

师:周老师的心情究竟如何,学了今天的新课同学们自然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师生问答心情,抓住学生的心,同时最重要的是解决教学中的节奏难点。从音响出发,激发学生听的欲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以幽默与风趣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情,也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歌曲教学

1.教师范唱

设问:标题中哪一个字最能代表歌曲的意境,歌曲的情绪怎样?表达怎样的情感?可分为几部分?(板书)

2.随琴唱词

教师用正误两种演唱让学生选择正确的、有意唱错让学生改错两种方式来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我送你过木桥”这一句的节奏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

刚才我们用什么速度演唱的?为什么?师生互议

3.视唱歌谱

音乐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的强弱变化怎样的?为什么?师生互议

教师指挥学生演唱歌谱,体验力度的变化,

4.完整演唱歌曲:注意速度、情绪、力度变化、声音、咬字等

特指出学生演唱歌曲情感不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感受歌曲,学唱歌曲,加强学生的音准、节奏、声音等双基训练,体验速度、力度对音乐形象的作用。音乐是听觉艺术,课堂中始终抓住“听”进行教学,以听歌曲的主旋律让学生来思考歌曲的情绪;以听旋律的变化体会速度、力度的作用;以听歌词的不同演唱方式来克服歌曲演唱中音准、节奏上的错误;以听音乐来启发学生的情感,为下一步情感的引导作准备。

四、情感深入

1.你最想念哪位老师?师生讨论

2.给学生讲述了一位老师献身教育,积劳成疾的感人故事,在舒缓的音乐衬托下,还当场深情地念了一封25年前一位曾被家访过的学生写给这位老师感人肺腑的信。学生此刻已是倍受感动,当我含泪告诉学生故事中这位老教师就是我的父亲时,无疑一声惊雷,在场的师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当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许多学生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座中泣下谁最多,全班学生泪沾襟”。

3.教师弹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有感情地随音乐哼唱。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艺术,教学应讲究情感性,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心灵深处情感的强烈共鸣,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

五、课堂总结

师:老师是书,让学生一生来读;老师是参天的树,永远牵学生的路……

学生深情演唱歌曲,献给所有热爱学生的老师。

设计意图:揭示本课爱老师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

课后反思:我把这一课定位为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一堂音乐教学反思课。

“新课标”带来了音乐教育的重大改革,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革新,给音乐教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的思想理解不深刻,忽视“音乐本位”,过度追求课堂气氛;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忽视双基学习,过分强调学科的综合。教学的功利化浮躁之风大行其道,这给广大音乐教师增添了困惑:21世纪的音乐课,到底应该给孩子们什么?对此我进行了深深的思索:

一、音乐教师作为学生审美趣味的引领者,人格的塑造者,精神家园的建设者,求真、求实、求美是音乐教学永远不会变的主题。因此,我在教学中追求返朴归真。不偏离以音乐为本的原则,从音乐本质属性出发来上课,情感为主线,倾听为基础,评价为手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教风上追求朴实自然,没有提前给学生搞训练,没有华而不实的教学表演。教学手段追求低成本,高产出,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此次我上课仅使用一台录音机(实际只用了一次),一支粉笔,一台钢琴。

二、新课程中尽管我们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突破,教学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教材也进行了重新编定,但经典音乐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艺术境界与艺术韵味很难与学生的心灵共舞,作品中所蕴含的弥足珍贵的人生观、价值观很难感动他们,成为他们的精神信仰。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我们的教学怎样才能让音乐与学生的心灵共舞?在对教材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之后,我认为在知识技能方面,能把握好歌曲的音准、节奏,能完整地演唱好歌曲;体会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作用。但只有这两点还是不够的,音乐是情感艺术,不解决情感的问题,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便无从谈起,教学最终要让歌曲的思想情举内涵深入学生的心灵。歌曲的情感启发引导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走近灵魂,以情育人成了教学的最高目标。

实践证明,凡是上过这一课的四年级学生不仅对这一课难以忘怀,而且都普遍在语言上、行动上更加理解尊重老师了。一堂好课不仅是教师教学技术的体现,更是教学思想的体现,是思想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小学音乐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2、欣赏合唱《欢乐颂》

3、课堂乐

器演奏《欢乐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初步认识《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重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生混淆

(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

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

(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2、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认识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教科书中的四幅照片简略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让学生仔细换观图片好阅读说明文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5)复听

3、器乐演奏

(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

(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