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英子产生变化的原因。
(4)体会再次掌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英子产生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体会再次掌声的含义,使学生受到爱人如己的教育。
四、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四、抄写词语
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诵积累
①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
②组织学生交流。
③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和谚语。
六、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
板书设计:
29、掌声
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
热烈的掌声(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后的英子:不再忧郁,说笑。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因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故事的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1.读熟课文。
2.理解“忧郁、犹豫、骤然、歧视”等词语。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感人的课文,第29课
掌声,请注意看老师写课题。
二、检查词、句
1.出示生词。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想重点来检查一下这几个词语。
点击出示:犹豫、忧郁、刚调来
谁来读?
(个别读、齐读2遍。)
2.理解词义。
师:我们看到“犹豫、忧郁”这两个词语,它们的拼音相同,但声调是不同的。那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忧郁:一个人总不爱说话,整天闷闷不乐的,我们就说这个人很忧郁。
师:这样看来,这两个词语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3.认识多音字“调”。
“调”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一个多音字,它还读什么?谁来看着拼音给这个多音字组出词语。
4.读难读的句子。
出示句子:“因为他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这个句子里生字多,谁来读一读?
5.认识多音字“落”。
指出“落”在句子中读”lao”,
它也是本课要学的一个多音字。这个字还读什么?谁能看着拼音给这个多音字组词语。
6.齐读句子。
7.了解小儿麻痹症。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小儿麻痹症吗?
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叫脊髓灰质炎。这种病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得了这种病,往往会留下终身残疾,腿脚萎缩,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孩子。
三、接读课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1.接读课文。
请5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课文中的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在这个故事里面都有哪些角色?(老师、英子、同学们)
老师是怎样的?(刚调来的)
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学生结合课文第一段中的句子谈理解)
生:英子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
师:还有吗?
生:英子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引导:你是从哪里知道出来的?
生:我是从“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出来的。
表扬:这位同学多会读书,她能从课文的词句中读出自己的理解。真好!(老师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
生:她是一个孤独的小姑娘。从哪里知道的?
“早早地、又总是”
师引导:刚才同学们说英子不爱说话、孤独、寂寞,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它概括了英子的这些表现,哪个词?大家找一找!(忧郁)
师:后来她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小姑娘,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结合课文第四段内容理解)
生:“她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师引导:还可以说她变得怎么样了?(活泼、开朗)
四、重点探究,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此环节采用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师生共同参与,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文中人物的对话,进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一)渲染过渡
开始,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今天我们变一种方式来学习这两段课文。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你们觉得行吗?
要想演好,首先要认真读书。下面就请大家用心读一读课文的2.3自然段,在自己认为要重点表演好的词句下面做一下标记。
师:读好了吗?谁愿意演英子?
(注: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老师当刚调来的老师)
(二)试演:(第一次掌声部分)
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
师:今天,我们开个故事会,请同学们轮流上台讲一个故事,老师借此来了解一下大家。
同学们一个一个地讲完了故事,下一个,轮到英子了。英子,该你了?(英子表演)
(三)评议表演
同学们对刚才的表演满意吗?谁来评价一下大家演得怎么样?
(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词句进评议)
师:同学们,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英子。
英子,
我看到你站起来的时候眼圈红红的,
这是为什么
师:同学们,
你们的掌声想对英子说什么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会讲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们会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难过,我们不会笑话你。
师:英子以前总是早来晚走,不愿意让同学们看她走路,今天她鼓起勇气走上讲台,
英子,你是好样的,你勇敢地走上了讲台,
战胜了自己!英子,
听了同学们的掌声,
你为什么流泪了呢
(因为我没想到,同学们不但没有笑话我,还用掌声鼓励我,我非常激动。我一定要讲好。)
(四)配乐表演(课件出示第三段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完整地表演一遍这段课文,再现那感人的一幕。(表演略)
英子的故事讲完了。(同学们鼓掌。英子鞠躬后走下讲台)
师:同学们,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
生:英子,你讲的故事太好了,太感动人了,以后欢迎你再为我们讲故事。)
生:英子,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
生:英子,你的声音真好听。
师:英子,我看到你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
(感谢大家对我的表扬,我还要继续努力;谢谢大家的称赞,我以后也要加入到你们中间和你们一起快乐地学习、游戏。)
(五)朗读课文第三段
在入情入境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六)理解两次掌声
我们看在这一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
谁来读读这两句话?(一般)
谁能比他读的更好?(个别读、齐读)
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支持、鼓励;称赞、表扬)
(七)对比两个“一摇一晃”
师;在这一段中还有两句写英子走路姿势的句子。
点击出示:
1.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
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的走下了讲台。
师:大家看,这两句话中都有“一摇一晃”这个词语。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紧张、害怕;高兴、愉快)
(八)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量
师:同学们,英子走路的姿势是无法改变的,但他的心情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以勇气和自信,使他从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逐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同学们,你们说,掌声是什么?(理解、尊重、支持、鼓励、赞扬、夸奖、关爱)
同学们,就是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称赞,使英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九)听课文朗读录音,齐读最后一段。
(十)全文总结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平时,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围绕掌声分两部分来讲述的,一是掌声前英子的心态和表现。一是掌声后英子的变化。英子由自卑到自信再到开朗,这源于同学们给了她鼓励和关爱。课文语言的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特别对英子的外在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
一个残疾的孩子,如何面对生活,我们应该给予他什么,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篇课文讲述的故事,会给孩子心灵的启示。那就是正确的面对生活,乐观的面对生活,自信的面对生活。同时,我们应该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给他们生活的勇气,给他们无限的关爱。爱是人生的真谛。爱是永恒的主题。
【设计理念】
本文反映的主题是“关爱和自信”。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残疾的姑娘,因为同学们的爱心转变了她对生活的看法,由自卑、忧郁转变为自信、开朗。教学时应该充分抓住这个主题线索,逐层深入地展开教学。通过品词析句、研讨对话、朗读感悟等方式,体会文本的价值,启迪学生的思想情感。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主张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让学生多元的感悟课文内容。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建构、自我体验,自我表达。
加强阅读与生活的联系。以文本为载体,拓展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同情之心,自信之心,关爱之心。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使识字学词、积累感悟、情感体验和谐并进。
【教学目标】
1、会认和会写本课要求的生字,自主积累词语,学会用词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的面对生活,树立生活的自信,同时懂得要主动地鼓励和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
1、同学们,平时一定听过掌声吧!在哪儿听过?你给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要鼓掌?别人给你鼓过掌吗?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2、是啊,掌声能崔人振奋,掌声能给人勇气,掌声能给人自信。老师了解到一个残疾的女孩,因为得到了别人的掌声,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你想听听这个故事吗?好,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这篇课文是围绕着“掌声”来写的。在生活中,掌声是常见到的现象,在一定的场面,有时自己为他人鼓掌,有时他人为自己鼓掌,每次掌声都有不同的意义。掌声是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所以学生有深刻的印象。这样从学生身边生活现象说起,学生会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发。由掌声的话题过渡到文本内容,自然衔接,顺理成章。
二、初读感悟,识字学词
1、你们想听听老师读课文吗?那么老师还有个要求,边听边想,课文中的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交流看法:
启发学生多元的认识,随机板书概括英子特点的词语。预测学生能说出:文静、残疾、可怜、自卑、忧郁、自信、活泼、开朗……。
评析:整体感知是深入阅读的前提。先从整体上扑捉信息,并以此为依托,再展开精细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采用教师的范读和学生听读的整体感知方式,缘由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有生字障碍,不能顺畅的读通课文,不利于整体的把握。二是有情感地范读,可以给学生一种感染力,以及训练了学生听读后的理解与概括的能力。这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
带着问题听读,听读中伴随着思考,所以,听读是有效的设计。听读后,就让学生交流看法,这是让学生谈出初步的感受。由于学生理解上的和扑捉上的差异,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各有不同,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多元的感悟,不要轻易的下结论,使问题留有悬念,这样就创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情境。
4、看来,同学们对英子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英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你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好吗?
5、要想读好课文,读懂课文,我们首先要做好什么?
(学会生字,读正确,读通顺。)
6、那么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交流办法。)
7、同学们真有办法!我们遇到生字,不仅要认识,还要记住。并且要体会一下字的意思。如果,你有什么好办法,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8、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相互交流。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识字学词。并有意识的让学生凭借过去的经验自主的的学习。如何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呢?教师巧妙的过渡很关键。教师顺接上一个环节的问题,引发学生自己要读课文,话题一转,自己要读好课文就要先解决生字的问题。那么怎么学习生字呢?这一问,唤起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情境。接下来,教师又强调了识字的要求和具体的做法。这样的设计,是环环相扣的自然衔接。
9、老师检测一下,看你们都认识这些生字了吗?是怎么记住的?
10、教师出示识字卡片,学生认读:
⑴ 带音节读。
⑵ 去掉音节读。
⑶ 游戏──抢读。
11、你们能给这些字找个朋友吗?并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注意调控课堂节奏,有重点的识记生字,体现学生识字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12、我们把这些字放在词语里,你们还认识吗?(学生读词语)
评析:识字应该体现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先读准字音,再感知字义,最后记忆字形。这是一般的识字规律,当然也可以整体上识记。识字的关键是各有侧重,在音形义上不必平均使用力量。识字的难点是记忆字形。这个环节重在启发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办法。
三、指导写字,扎实训练
1、刚才,我们认读了生字,积累了词语。我们学习语文还有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那就是写字,不仅要会写,还要写得端正、美观。请同学们看这几个生字:
麻、症、疾、姿、势。
2、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说特点。)
3、那么你想让老师指导哪个字呢?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请求指导写两个字,边写边讲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每个字写两遍。)
4、评议学生的写字情况,指出优点与不足。
评析:在什么时候指导学生写字,没有一定的定势,但是写字尽可能在课内完成,并且主张把写字分散到两课时来完成。写字的基本要求是端正、美观。那么如何做到?首先学生的观察感知很重要,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规律,要比老师直接告诉效果要好。其次,教师的范写也很关键,通过教师的边讲边写,让学生掌握的写字的要领。教师的指导一定要细,要到位。写字后,注意评价和激励,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四、再读课文,总结延伸
1、同学们能把字写得不错了,那么你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课文呢?在读的时候,大家注意倾听。然后,你给评一评,哪儿读的好?
(指名学生,分读课文,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学读得很用心,如果还没有没读通顺的同学,课下再多读一读,同时思考一下,英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3、查阅一下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回事?找一找,读一读,残疾人自命不息的故事。
评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一训练目的,就必须给学生训练的时间与机会,并且要注意读后的评价,充分利用评价的手段,纠正和促进学生把课文读好。
学到这里,已经完成了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为了下一课时的顺利进行,要做必要课外延伸,也就是紧扣课文要研究的问题和主题,布置课外的作业。实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指导写字
1、出示识字卡片,认字组词。
2、理解“镇定”,练习说话。
3、引导学生书写“况 镇 绪 述 励”,重点强调“励”的写法。
评析:注重了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复习生字,积累词语,练习用词说话,指导写字,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体会掌声前的英子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的《掌声》这篇课文,大家对英子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英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小姑娘呢?,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好吗?
(大屏幕出示第1自然段。)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2、轻读第1自然段:
思考:你认为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姑娘?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她是一个文静的姑娘。因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总是”是什么意思?“默默”说明了什么?
……
生:她是一个残疾的姑娘。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
师:你知道“小儿麻痹症吗?你见过这样的孩子吗?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
生:她是一个孤独的姑娘,因为“上课前,她早早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师:是很孤独,还有别的理解吗?(也可能体会出要强。)
……
生:她是一个自卑的姑娘。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假如你就是那个残疾的小女孩会怎么想?
……
生:她是一个忧郁的姑娘。因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3、是啊,一个残疾的小姑娘,她怎么不孤独,怎么不自卑,怎么不忧郁呢?你能读出她的孤独吗?(读──)。你能读出她的自卑吗?(读──)。你能读出她的忧郁吗?(读──)。
一个孤独、自卑、忧郁、残疾的小女孩,她又是多么令人同情啊,下面让我们带着同情之心再读一读,好吗?想读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读──)。
评析: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本教学环节,就是在教师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后,让学生自主的进入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然后教师再创设创设一个互动对话的平台。在民主的对话中,体会文本情感。对话是开放的,体会是多元的。教师在学生的对话时,恰到好处地点拨、追问、讲解,把课堂引向有意义的建构。特别是尊重了不同学生的感悟,让他们带着不同的情感去朗读。
三、心灵呼唤,体会英子的快乐
1、英子是一个残疾的孩子,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同学们,难道你不希望英子勇敢地面向的生活吗?那么,你心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快乐 活泼 自信……)
2、说得多感人啊!我替英子谢谢你。那么英子真的改变自己了吗?课文是怎么写的?
3、读第4自然段: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犹豫。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英子?见到这样的英子你高兴吗?那么你高兴地读一读。
5、英子由“忧郁、孤独、自卑”变得“快乐、活泼、自信”。那么是什么让她有如此的变化呢?(同学的掌声)掌声的力量真有那么大吗?事情还得从那天说起……
评析:教师先用满怀激情的话语激发学生对英子的爱心。然后,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英子,体会英子的快乐。此环节的设计打破的课文记叙的顺序,而是顺着学情的需要,了解英子“掌声”以后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掌声”力量的探究。
四、体会两次“掌声”,感受英子的内心
1、出示第2、3自然段: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即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2、请同学默读第2、3自然段:
提示:
⑴ 事情是怎么发生?
⑵ 从英子的神态和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⑶ 两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生:事情的起因是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英子既害羞又紧张。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
生:写出了英子的犹豫。她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犹豫”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犹豫?
……
生:英子很激动。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师:英子为什么要流泪?
……
生: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这是什么掌声?
生:理解的掌声。
师:还是什么掌声?
生:信任的掌声。
师:还是什么掌声?
生:鼓励的掌声。
师:还是什么掌声。
生:关爱的掌声……
师:说的真好!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
师:假如你就是英子,听到掌声会怎么想?
生:……
师:是啊!英子是怎么做的?谁来读──
生:读“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师:你读出来什么?
生:读出了英子的自信。
师:很好。谁来读第二次掌声。
生:读“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这是什么掌声?
生:赏识的掌声。
师:还是什么掌声?
生:赞美的掌声。
师:还是什么掌声?
生:表扬的掌声,加油的掌声,敬佩的掌声……
师:说的多好啊!
4、总结升华:
第一次掌声是英子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走向讲台时,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这掌声里包含着大家的──(鼓励与信任)。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她的普通话说得──(好极了),声音也──(十分动听)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次掌声是──(赞美、鼓励……)
同学们,一个残疾的姑娘,她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自信?而这种勇气和自信又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那掌声是鼓励和赞赏,那掌声分明是爱的奉献!有一首歌写到:“只要人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也会变成美好的未来!”
5、朗读体验:
下面再让我们满怀激情的再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读出同学们的爱心。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
6、拓展训练:
同学们,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你取得成绩的时候,当你犹豫不决的时候,你是否也需要掌声呢?那么说一说,你还在什么时候需要掌声?
出示:
当__________时候,我需要掌声。
评析: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采用让学生默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默读是重要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默思静想。教师温馨的提示,使学生默读更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
汇报交流时,学生抓住英子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体会英子内心的变化。教师既是听众,又是点拨者,也就是在学生对话中,寻找突破点和关键点,然后采取评价、引问、反问等方式,把学生引入深层地理解和感悟。特别对“两次掌声”的处理,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有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感受。
教师还巧妙的运用了换位思考,当英子走上讲台的时候,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学会怎么想?当英子得到热烈的掌声的时候,假如你是英子会怎么想?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心比心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真实的情感世界。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语文是诗意的语文。无论是教师的过渡语,还是总结性的抒情,都具有一种艺术的感染力。
朗读也是个性化的朗读。教师没有所指学生要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而是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并且形式多样,读得很充分。
语文是生活中的语文,要建立文本与生活的联系。这个环节的最后处理,让学生说一说“你还在什么时候需要掌声?”这是对文本的拓展,也是对学生情感的发现。
五、体会英子的回信,放飞美好的心愿
1、掌声代表鼓励,掌声代表爱心,掌声能使我们自信,能使我们微笑面对生活。几年后,英子给“我”写了一封信,谁来读一读。
2、从英子的来信中老师看到了英子脸上写满了两个字──自信。相信大家也有很多话想和英子说。让我们给他写封回信吧!(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3、写回信。
4、同学们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传递着同学们真诚的爱。那爱是春天的细雨,那爱是流淌的甘泉,那爱是热烈的掌声,那爱是深情的呼唤。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认为爱还是什么?
5、回放《爱的奉献》,齐唱。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是以“写回信”为活动载体。让学生畅谈内心的感受,激励学生奉献爱心。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对爱的理解,达到了既教语文又教做人的教育效果。
【综述】
本课教学在落实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注重了思想情感的探究,并且始终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启发思考、朗读感悟、拓展练习等。
本课是以着“掌声”为线索,展开地情境教学。重点抓住掌声前、掌声时、掌声后,英子一系列的表现和变化,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时,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多元的感受,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过程。
课堂教学“唱响了爱的旋律”。初度课文感知“爱”,细读课文体验“爱”,生活拓展抒发“爱”。使我们感受到,不仅是在学习一篇课文,读懂一个故事,而且在发现人间的真情,呼唤爱的奉献。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及两次掌声的含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
同学们,你们接受过别人的掌声吗?(板:掌声)当时你心里有些什么感受呢?
(生说)我们今天学习的32课正与掌声有关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自读课文。
先自由地读读课文吧!遇上难读的字、句划下来,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读通并标好自然段。
2、认读生字。
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刚才大家边读边划,划出了不少生率,瞧,(出示有关生字的课件)哪个小组愿意来帮帮读读,向大家展示展示?(生认读生字)出示较易出错的几个词,再次练读。
3、小组合作读。有了这些小老师的帮助,相信我们一定能读得更好。我们小组合作读读吧!想怎么读?对,可以一人一段轮读,也可以一齐读,互相帮帮,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4、小组开火车读。真会合作,各小组开火车读读课文吧!比比看,哪组读得最通顺。
三、品赏朗读.领悟情感
1、师:请大家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你能不能用书上的语言简单地介绍一下。
2.生默读。
3、交流。
(1)哪个小组派代表来汇报?英子给了你什么印象,能用书上的句子简单介绍一下吗?(师根据生的发言板书:文静忧郁)从哪看出来?(学生边说,边对着屏幕齐读第一段。)
后来,她改变了,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从哪看出来?)板:活泼开朗。真管英子高兴呀,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4段吧!
(2)师(指着板书):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不能从你的朗读中,你的表情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呢?想怎么读?(生说后,分组读1、4两段。)
4.师:读了这两段,我不由想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2(生:掌声)文中几次提到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呢?别急着说,我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书,一边读一边划出有关的句子吧!
5、师:在小组里再读读划出句子,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交流交流吧!
6、交流。
(1)几次掌声?(2次)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呢?(小组代表发言,根据发言,演示课件。)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表达些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鼓励)把我们想说的话化作鼓励的掌声鼓鼓吧!)如果你是英子,听到这掌声会想些什么呢?你是从哪感受到的?你真会学习,会从人物的表现来猜她心理想的!吐我们再一次通过读把第一次掌声表现一下吧!(自读——评议——齐读)
(2)第二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生说,师演示有关的大屏幕)这次,大家想在掌声中表达些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夸奖)快把这夸奖的掌声鼓起来吧!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纷纷发言)是啊,掌声使英子鼓起了勇气,掌声使英子和同学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残疾人的关爱,(板书:)正是这充满爱的掌声改变了英子的一生,(看着板书,师生同说)她由一个文静忧郁的人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让我们再次齐读2、3两段,把你的感受表现在你的脸上,溶进你的声音里c
7.齐读人3两段。
8.师: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课件),快来读读吧!(生读信)微笑着面对生活,说得多好啊,想想从这封信中,你有些什么体会呢?
9.交流。师:想说的话太多了,回去之后,可以把你的心里话写一写,给英子写一封回信呢!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l、师:学了这篇课文,你对掌声有没有新的认识呢?(生说)
2.师:是啊,掌声是鼓励,是夸奖,是尊重,是关爱(板:…)(出示课件)你瞧,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处处需要掌声,需要爱,你想把这掌声,这爱献给谁呢?说说吧.!~
3、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让我们为自己的精彩发言鼓鼓掌吧!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后面的听课老师吧!
五、布置作业,延伸情感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呢?(生说:美美地读、抄感受深的句子、给英子写回信等)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去做吧!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理解课文,品位课文,领会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看待自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谈话,感受掌声的魅力。
2、揭示课题《掌声》
二、情境渲染,启动情感
1、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主人公英子。听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录音。
2、读读议议第一自然段,感受残疾给英子带来的忧郁自卑。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读准字音。
(2)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里体会到的?
(3)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这么自卑的英子后来怎么样了呢?翻开课本读全文。
2、组织交流,深入感悟
(1)说说英子后来怎样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2)创设情境,走进故事会。
●体会上讲台前的艰难选择
出示: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指名读、指导朗读。
●感悟两次掌声里的浓浓情意,抒发情感。
说说写写:英子,——————————————————。
①把想对英子说的话写下来。
②、分男、女生读第四自然段。
③、放录音。
④、你们又想用这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3、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巨大变化。
四、悟真情,升华情感
1、现在的英子自信而又开朗,而这一切归功于那两次热烈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给了英子——————————————————————。
2、感悟掌声的真谛,其实,爱的表达方式有许许多多,拿起笔把心中涌起的话语记录下来。
爱是什么?
爱是。
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音乐响起)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9《掌声》。谁来帮老师写课题?(请邓泽玉)现在邓泽玉最需要什么呀?
2、复习,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2人,齐读):落下残疾 一齐 犹豫 轮流一摇一晃 情况 骤然 镇定 经久不息 情绪 热烈 持久 鞠了一躬 忧郁 平息 讲述 慢吞吞
3、刚才小朋友们献给邓泽玉怎样的掌声?可以用这些词里的那些词形容?(2中出示的词)
二、掌声切入,走近小英
1、课文里也有这样的掌声,小朋友们自己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学生汇报
2、出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齐读。
a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b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3、这两次掌声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响起的呢?小朋友再读课文。(出示:第2、3段)
边读边划出描写小英动作、表情的句子。体会一下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动作?建议大家拿起笔来把你的感受和发现在课文的空白处记录下来。
• (出示说话练习) 当 的时候,响起了 的掌声。
• 学生交流所写的话
• 同学们的掌声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假如你就是这个班的一员,你想通过这两次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 师总结:同学们第一次献出的掌声——引读d1这掌声是一声声的鼓励,让小英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同学们第二次献出的掌声——引读d2这掌声是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赞扬,让小英微笑着走下讲台。这不是普通的掌声。因为,这掌声里,有同学们的爱心。(画:爱心)
• 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同学。把你想说的话带到朗读中吧,让朗读传递你的真情。谁愿意再为我们朗读(出示第4自然段)。
引:这热烈持久的掌声改变了文中小姑娘---小英一生的命运。让我们走近小英,看看在这掌声的前后小英是怎样的孩子?
三、比较小英的变化
(出示课文第一、五自然段文字投影):
师:谁来为我们朗读第一段?这是掌声----前的小英。谁来为我们朗读第五段?这是掌声----后的小英。小英在掌声的前后各是怎样的孩子?
启发:想象一下平时他还会有什么表现?这样的人可以说她很——忧郁、自卑(板书)谁再来给我们朗读,
( 1 )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启发:想象一下,这时的她无论在交谈中还是在游戏中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 2 )这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不是)她变得———开朗、自信(板书)。
( 3 )你们为小英有这样的变化高兴吗?(高兴)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五自然段吧。
过渡:这掌声不是一时改变了小英,而是改变了他的一生,这在他后来写给作者的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出示第六段)
师:齐读。你能想象到他是怎样生活的吗?交流。
四、深入拓展
1、不光小英在掌声中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你们看——出示课外资料:张海迪、桑兰、海伦。凯勒。
师: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绝少不了那一次次及时而又激励人心的掌声和话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更需要。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7、同学们你们想把掌声献给谁?为什么?或者说说你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过掌声,当时有什么感受?
五、激发想象 升华“亮点”
1、师:读了《掌声》这一课,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还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2、如果让你给小英回去一封信,你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出示信的开头)
3、小结: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学得很棒,让我们为自己的出色表现鼓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听课老师。掌声是钥匙,是春雨,是小鸟,是让我们敞开心扉的大草原,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
板书: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
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请小朋友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
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准下列字:翘舌音“镇”“骤”“持”“束”“述”,平舌音“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生字并记住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