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狼和鹿 教案【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还强调重视朗读感悟,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加语感、陶冶情操起着其他任何认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弄清狼和鹿的关系,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从而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留意观察,自觉做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讨论、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引号的作用。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人们肆意杀鹿,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2、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
难点:通过诵读,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出示鹿的图片)这是鹿,能说说鹿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它的天敌是什么动物呢?
(出示狼的图片)说起狼,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是啊,在人们心目中狼是不折不扣的大坏蛋,鹿则给人美好的感觉,可在今天的故事中,狼变成了森林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坏森林的大坏蛋,这是为什么呢?
3.请听我讲讲这个故事。(多媒体演示画面,师配乐讲故事。)
(二)揭示课题。
刚才老师讲的就是第30课狼和鹿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精读课文
1、请大家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读书的感受。(学生大声读,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
2、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当地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的捕杀狼,但是不是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鹿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再去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出示:狼被捕杀前,()的鹿在林间()。
你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填一填吗?指名交流。
4、这美好的情景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5、由于狼的贪婪凶残,为了保护鹿群,为了保护这片美好的森林,人们向狼开枪了,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狼被捕杀后,鹿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狼被捕杀后,()的鹿在林间()。
还是这道题,这时该怎样填呢?你为什么这样填呢?
6、真想不到,捕杀了狼以后,竟会造成严重的饥荒和疾病的流行,转眼间,森林被破坏的一塌糊涂,真令人痛惜啊!该怎么读呢?选择表现这一情景的句子,练一练。(学生练习,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7、善良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好心居然办了坏事,鹿的急剧变化,也给森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轻声读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原本美丽的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学生边读边画)
8、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指名交流。
出示: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吗?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出示绿森林的图片:想象一下葱绿森林里是什么样的情景,指名交流。
这样的森林应该怎么读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出示黄森林的图片:枯黄的森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指名想象交流。
你能读出它的荒凉与萧条吗?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男女生分组读。
9、同一座森林啊,100年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出示:(1)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分组讨论交流。你怎么理解狼是“功臣”,鹿是“大坏蛋”的?
指名交流:①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②“大坏蛋”是什么意思?鹿为什么变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四)由事明理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黄森林变成绿森林呢?(学生讨论交流)板书:保持生态平衡
2、总结明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论他们是朋友或是敌人,我们都不能破坏这种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不光要保护鹿,还应该保护所有生物。目前,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森林资源被毁,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
3、多媒体演示各种事例。
(五)课后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注意生态平衡的事情。课后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相互讨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别是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特别的故事,她会让你重新认识鹿和狼,也会重新反映我们人类自己。
二、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学课文
三、联系讲述鹿和狼的故事
1、仔细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自己练习讲故事。
3同桌互相讲一讲。
四、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小组讨论:罗斯福错在哪儿?为什么?
五、全班交流
1、说说罗斯福错在哪儿。
2、举例说说: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六、课外扩展
搜集有关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写下来,准备参加不能破坏生物链主题队会的演讲。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运用相关资料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在分析具体事例的基础上,明白道理,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不走向极端,不完全以习惯判断事物的好坏。
2、使学生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故事所阐述的道理,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教学难点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观看“动物世界”或“人与自然”。
2、了解美国凯巴伯森林的状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预习探究
1、导入新课:1995年,美国政府实施了一个“引狼入室”计划,把从加拿大运来的首批狼放生到凯巴伯森林中,从此凯巴伯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怎么回事呢?学了《鹿和狼的故事》你就会明白。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我们把平时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本课的阅读实践中。回忆一下你掌握了哪些阅读方法?
3、自由读课文,思考: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3)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一读,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想法。
1、交流学过的阅读方法。
2、自由读课文。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写出自己的想法。
1、导语给学生造成悬念,激起阅读兴趣。
2、立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二、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画出重点句子,交流预习收获,教师适当点拨。
1、交流: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找出文中点明这个道理的句子,交流自己的想法。
3、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品读体验
一、快速读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1、两项措施:(1)设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2)雇请猎人捕杀狼。
2、结果: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体会这个结果,“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十万只······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二、聚焦7—9自然段,默读思考:罗斯福制定的措施错在哪儿?组织学生交流。
1、为了保护鹿而消灭狼,结果事与愿违。因为狼吃鹿“就可以将森林中的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灾难。”对这个道理,罗斯福不仅不理解而且想不到。
2、制定这项政策的依据是“习惯的看法和童话原则”而不少童话原则和习惯看法并不符合客观规律。
3、作者借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看过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谈谈自己的理解,加深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的感悟。
1、分小组自由读课文1—6自然段并讨论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3、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内容,跟随教师的引导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自然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狼的图片)这个呢?(出示鹿的图片)
狼和鹿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这两种动物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狼和鹿》,齐读课题。
二、 初读感知
1、我们先来听一下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大家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习生字词。
4、自己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疑问?
(为什么成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
三、细读课文
是啊,为什么贪婪而凶恶的狼被称为功臣,而美丽温顺的鹿却被称为祸首呢?我们一起在书中找答案。
1、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然后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3、我们先来看看森林是怎样的?(狼被捕杀前、狼被捕杀后,出示图片和两句话)
你能说一说森林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吗?
你能想象一下枯黄色的森林是什么样子的吗?
过去的凯巴伯森林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么,狼被捕杀后呢?有时怎样的情景?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
这两句话应该怎样来读呢?
男女省份读这两句话
5、我们再来看看,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有什么变化(出示鹿前后变化的句子)
在这里,鹿的王国你是怎样理解的?
(数量:狼被消灭掉,森林成了鹿的天下,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鹿。生活:鹿快乐的生活着,没有其他动物来打扰它们了)
但是鹿群很快发生了变化(出示语句)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只病鹿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在草地上徘徊。
6、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在25年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段找找原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在凯巴伯森林,贪婪而凶狠的狼总是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人们对狼恨之入骨,从哪儿可以表现出来?
(有组织的捕杀狼、数量多、时间久)
这样的捕杀确实解了人们的心头之恨,怎样读好这段话?
8、拿着猎枪的狩猎者和当地居民以为捕杀鹿的天敌——狼,就可以创造安静、祥和的森林环境,还以为自己是保护鹿群和森林的功臣呢,其实,真正的森林功臣是谁呢?为什么这样说?
9、读第四段。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
10、交流意见
是啊,狼吃掉一些鹿,保持了鹿和森林的相对平静、稳定的发展,而且狼吃掉的又多半是病鹿,保证了鹿的优胜劣汰,对于保持生态平衡,狼才是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11、 从保护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祸首在这个句子中有着特定的含义,所以在祸首上加引号,我们知道,其实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啊?对,是我们人类杀狼护鹿,才酿成了这样的惨剧。
12、狼吃鹿,鹿吃森林里的植被,而森林又给狼和鹿提供生存的环境和场所,自然间的生物总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失去平衡,就会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因此保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狼和鹿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教训,老师想在凯巴伯森林的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应该在上面写什么呢?
13、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狼和鹿的例子。(举例说明)
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慨,课后,请同学们去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们的愚蠢行为,去行动,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得到的奖品就是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后代的幸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环保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插图比较,显示矛盾,感受森林的变化
1、揭示课题《狼和鹿》,齐读。
2、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位主人公(板书:狼 鹿),请你说说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出示:贪婪 凶残 活泼 美丽 (理解“凶残”)
3、狼和鹿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凯巴伯森林)
4、读悟森林之变化:
(1)多媒体出示插图,以充满生机的绿色及荒芜静寂的黄色的反差引起视觉冲突。观察后谈谈自己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以及二十几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的感受。
(2)找出与图匹配的相关文字并出示:
①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②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
(3)指导朗读:
①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片美丽的森林?(抓住关键词“一片葱绿、生机勃勃”等)
②指名读,读出怜惜之情。
5、图文对照,质疑: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凯巴伯森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二、感悟文本,深入探究
☆数据比较,感受鹿的变化
1、是呀,为什么同一座森林前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学生边默读边思考。
2、自悟交流,点拨,初步得出:
狼被猎人杀死,鹿变多了,所需的食物也多了,森林中的植物被鹿吃光了,所以森林变成了这样。
3、理解杀狼动机,感受杀狼场面。
(1)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呢?(理解“提防”)
(2)出示第二自然段:放声读,完成说话训练:狩猎人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开始大量捕杀狼。听—— ;看—— 。
(理解“宁静、青烟袅袅”,感受人们对狼的杀戮,场面的凄惨)
4、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了解鹿的数量、情况变化:
鹿的数量鹿的情况通过对比你明白了什么
狼被杀前
狼被杀后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全班交流。
出示:四千只 活泼美丽
十万只 鹿的王国
四万只 饥饿疾病
八千只 病鹿
(2)教师小结:狼的数量在急剧变化,鹿群生活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鹿群在这里大量繁殖时,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
(3)出示句子: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读读这段话,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会比喻句的作用,感受鹿的痛苦:每天都有鹿在接二连三地倒下,剩下的也奄奄一息。)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景象?
☆理清狼、鹿与森林的关系,感受狼鹿角色的异位
1、狼一只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受到破坏,活泼美丽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凄惨。而此时,贪婪而凶残的狼以及活泼而美丽的鹿,它们的角色发生了怎样戏剧般的变化?(狼——功臣,鹿——祸首。理解“功臣、祸首”)
2、出示第四自然段,用因果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1)贪婪而凶残的狼成了“功臣”,因为
(2)活泼而美丽的鹿成了“祸首”,因为
3、对于谁是祸首,你还有什么高见?(人类才是真正的祸首)
4、再次出示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读。(感受由于人类的无知而做的蠢事)
三、总结明理,升华感悟
1、狼、鹿、森林、人类都是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学完课文,你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老师请你们小组合作,担任不同角色。你最想担任哪个角色,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
(1)小组合作,进行角色对话训练。
(2)展示合作成果。
2、出示天平,师总结:生物间有平衡关系,就像一个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但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天平必将倾斜,也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所以“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应该时常敲响。(板书:吃 保护生态平衡)
板书设计:
狼 鹿
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中我紧扣三组对比:森林状态的变化,鹿群数量、情况的变化以及狼鹿角色的异位。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比如,在感受“森林变化”时,通过两幅插图,使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二十几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又如,在感受“鹿群变化”这一板块中,我请学生合作完成表格,找出文中关于鹿的数量、情况变化的数字及语句,思考并交流,使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
层层剥笋似的探究,使学生充分领悟了文章的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并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功臣”“祸首”“糟蹋”等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简要概括在凯巴伯森林里发生的事。
3、理解“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的真正含义,说清楚狼对保护森林和狼做出的贡献。
4、初步懂得自然界中的“食物链”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不能违反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齐读课题。
板书:39狼和鹿
2、狼和鹿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吃 天敌)
3、鹿这种动物大家都很喜欢,(出示)看,这就是鹿。你看到它,脑海中会出现哪些形容鹿的词语?(出示:活泼而美丽)读
4、那么狼又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呢,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出示:贪婪而凶残)读。
5、狼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就是贪婪而凶残的形象。在小说、故事、童话中,它更是一种罪恶的化身。人们非把它赶尽杀绝不可,可是你们知道吗,真的有一天,当人们把狼赶尽杀绝之后,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
①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一百多年前狼和鹿共同生活的这片森林景象的句子。
2、学生读课文。
3、交流出示: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①这片森林给了你怎样的印象?(“生机勃勃”变红)
②(引读)的确,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那里的树木——,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这样的景象,多么令人向往呀。
③指导朗读。
4、可是,过了二十多年,这片森林又是怎样了呢?
出示: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①指名引读:原来一片葱绿的森林——,仅仅两个冬天,原本在林间嬉戏的鹿——
②凯巴伯森林里的鹿最多的时候曾超过了——十万只,现在一下子就死去了——六万只,再到1942年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算一算,前前后后一共死去了——九万两千只。
③你想用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眼前出现的景象。(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④男女同学来对读这两段话。
5、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凯巴伯森林有如此之大的变化?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2、3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两小节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板书:人 捕杀 大量繁殖 林 糟蹋 毁灭
(一百多年的凯巴伯森林里,狼要吃鹿,人们恨透了狼,捕杀了6000多只狼,使鹿大量繁殖。森林被鹿糟蹋了,鹿从十万只锐减到8000只,遭到了毁灭。)
练习说话。
3、出示:
枪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
原来,是人们的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凯巴伯森林从此不再宁静。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小节。
引读: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伴随着哀嚎声,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0多年,——
4、人们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鹿,希望这片森林能成为——
出示:
没有了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读句子。
5、请你想象一下,鹿在自己的王国里是怎样生活的呢?请你用上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把这样的景象说具体。
出示:
提防、嬉戏、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没有了狼,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抓住“4000”和“100000”,理解“大量繁殖。”
7、大量繁殖的鹿给森林和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
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的确,十万多只鹿都要吃东西呀,灌木吃完了,就去吃——,小树吃完了就去吃——,嫩枝吃完了只好吃——,最后连树皮也吃完了,一切能吃的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于是——,而人们最想保护的鹿也在短短的两个冬天里就——,到1942年,——。
8、这一切都是当地的——(出示)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
令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有什么?请大家默读最后一节,用直线画出有关语句。
9、交流出示:
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理解“功臣”。(板书:“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板书:“祸首”)理解“祸首”。
10、贪婪而凶残的狼为什么成了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它对森林有怎样的功劳?对鹿群又有怎样的功劳呢?自己读读最后一节的这段话,用“因为…所以…”“因此…”的关联词把原因说清楚。
出示: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而且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因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因为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因此,狼是森林功臣。)
(因为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所以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因此,狼是鹿群的功臣。)
(因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因为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因为森林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所以鹿就不会饿死。因此,狼是鹿功臣。)
11、同学们,狼、鹿、林这三者之间就是一环扣着一环,互为因果关系。
齐读第4小节。
四、总结课文
1、读到这里,你一定对“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出示)其实,人们打破的到底是什么呀?(板书:生态平衡)
人类、动物、植物在环境中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生态平衡,而人们杀了狼,其实是打破了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生态也就不平衡了。原来,造成林毁鹿亡真正的祸首是——人,当地的人们好心办了坏事。
2、现在有什么方法能使凯巴伯森林恢复往日的生机呢?先说怎么做,再用“如果……就……”这个关联词来说这样做的好处。
其实课文中所讲的这件事,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它就发生在100多年以前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一边放狼,一边放鹿,一边种树,使森林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3、(出示图片)引读:你们看,现在的森林还是像100多年以前那样,那里的树木——,小鸟——,活泼而美丽的鹿——这样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
我们只有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大自然,使它永远生机勃勃!
板书设计:
天敌
“功臣” 狼 和 鹿 “祸首” 大量繁殖
吃 毁灭
生态平衡
捕杀 糟蹋
人 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初步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直奔重点
1.( 映示狼和鹿的图像)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朋友。
看到它们,你们联想到哪些词语呢?(贪婪、凶残、美丽、活泼……)
你们联想到的这些词语,其实表明了人们的态度。一般说来,人们喜欢鹿,讨厌狼。
2.可是,发生在美国凯巴伯森林的一则故事中,作者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是什么看法?请默读课文,把表达作者看法的句子划下来。
3.初步朗读
· 出示句子: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指名读。
·在这两句话中,谁是“功臣”?谁是“祸首”?
什么是“功臣”?狼是功臣,这是人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从哪个词看出?(居然)能读出这种语气来吗?
什么是“祸首”?鹿在什么情况下成为祸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为什么说狼是功臣,而鹿是祸首呢?请大家轻轻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完了,想想这个问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2.同学们大部分字音读准了,这里有几个词语还得注意一下。(映示词语)
传染(读准翘舌音) 贪婪(读准边音)
提防(“防”读轻声) 血泊(读准多音字)
3.作者认为狼是功臣,而鹿是祸首,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了哪些理由?
交流
三。研读课文,感悟人文
1.从刚才的发言中,大家谈到了狼、鹿和森林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 板书
狼 鹿
森林
2.先来看看森林的变化。
(1)映示练习题1。读读书上写森林变化的内容,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100多年前,凯巴伯森林____,____。……后来,整个森林像____一样,____,____。
(2)找到书上描绘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情景的语句。找到句子自己读读,体会体会。
自读。指名读。
(3)画面映示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的情景。随着画面的场景、音乐,教师描述:
听了你的朗读,我们好象看到了凯巴伯森林到处是葱绿的树木,到处活跃着鸟儿们的身影。看,小鸟在唱歌,小鹿在奔跑、跳跃,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妙。再指名欣赏朗读。
(4)后来凯巴伯森林变了样,看课文第三节,划出写森林变化的有关句子,再自己读读。
交流评读,相机映示凯巴伯森林一派荒凉、萧条的情景。
提示:你这样读,想告诉我们什么?
(5)凯巴伯森林从草木葱绿到荒凉萧条,这种鲜明、强烈的对比,深深地震撼们每一个同学,让我们感到痛心疾首。指名对比读。
(6)再来看看这个填空,读读课文的2、3小节,大胆地想象一下,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森林情景变化的原因;狼、鹿数量的变化。)
(7)小结:其实同学们说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的原因,另一个是鹿的原因。男女同学分读。
3.是啊,这些年来,鹿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这道题。映示练习题2。
凯巴伯森林原来生活着大约____只鹿,狼在被杀了之后,鹿的总数超过了____只,到了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____只病鹿。
(1)同学们,我们填的都是数字。看了这一组数字,你想说什么?
(2)作者就是运用了这一串数字有力地说明了狼和鹿数量的变化与森林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4.那么,它们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默读课文第四小节,试着用箭头、词语来表明三者的关系,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指名学生板书
这就是大自然神奇的食物链,一旦食物链被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随着被打破。
5.这样的结局是人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所以,文章最后这样说道:(映示句子)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学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6.看来,大家都很关注凯巴伯森林的命运,那么,拯救凯巴伯森林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讨论交流。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如今的凯巴伯森林的情况吗?(映示材料)
“引狼计划”——为了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美国政府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1995年,从加拿大运来野狼放生到凯巴伯林区,森林又焕发勃勃生机。
7.如今,当你走进凯巴伯森林,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呢?
【教材说明】
《狼和鹿》课文描述的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构思全篇。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统一。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失衡——狼被捕杀,灾难降临。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凶狼,消灭鹿群的天敌;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最后得出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道理。课文富自然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的教学思路是:以读为主,借助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研读感悟。在一幅幅鲜明的画面,一个个具体的数据的对比中体情悟理,初步学习运用对比、运用数字描写的作用。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狼和鹿》一课的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为了将教材所载的有限信息最大化的激活,根据课前确定的教学目标,我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选取重点——找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抓住典型的语言信息,恰当地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这一课的片断设计中,我试着以“狼、鹿和森林的关系及它们的变化”为主线,紧扣教材中的对比描写,巧妙运用cai课件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
片断的设计着重体现多角度、多方位的“对比与碰撞”。
一、碰撞于反差强烈的画面对比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感知才能形成表象,然后才能获得知识。尽管文章对凯巴伯森林变化有一些描写。但为了再现和强化森林之变的特定场景,我用课件将森林原先的繁茂之美与后来的荒凉之景作了鲜明、强烈的对比。学生一见原来那美丽的凯巴伯森林,兴奋、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心理顿时活跃起来。而后来的凯巴伯森林那么荒凉、萧条,学生图文对照,思维面打开了,思维的力度加大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反映cai课件播放适时适度,真正使学生在个性化的解读、感悟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触辞而入境、动情”,他们个个都惊讶于凯巴伯森林巨大的变化,抽象的文字符号构成了一幅幅发人深省的形象画面,学生也收到较好的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效果。
二、碰撞于内容深刻的对比中
训练语言是语文课的专务。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而语文能力的获得是在丰富多彩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渐获得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道内涵比较丰富,易于激活学生思维的填空练习题。这一道题的设计旨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自读自悟,对文本中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疏理、加工。在组织学生研究题目中的省略号的妙用时,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再次和文本进行对话,然后用语言表达、感情朗读等方式表达各自不同的感受。这是又一次思维与情感的碰撞,是对学生智慧的挑战,是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碰撞于数量变化的对比中
《狼和鹿》这篇课文,作者用一系列翔实的数字隐含说明狼与鹿的数量变化与森林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设计的第二道填空练习题目标比较明确,就是让学生通过狼和鹿的数量变化去发现,去思索这些惊人的数字告诫人们的道理。学生在前后对照的读书中,不难发现自然界中的生物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发展思维,实践语言文字的重要阵地。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极具震撼力的课堂氛围中驰骋思维。强烈的对比引起了学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学生在对比中解读了文本,悟出了道理,陶冶了性情。于是,课堂绽放出了创造的火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狼和鹿
教材:苏教版语文第六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课文,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德育目标)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为什么狼少了,鹿却成了破坏森林的“祸首”。
教学难点:由狼和鹿之间的联系知道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森林挂图、狼和鹿的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感受,直观导入
1、教师谈话: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想认识一下吗?那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吧。
2、教师一边帖出动物图片,一边说:
一位是—— 板书:狼
另一位是—— 板书:鹿
3、它们还带来了各自的见面礼,想来考考聪明的同学
出示卡片:( )的狼 给它个简单评价吧?
( )的鹿 这个呢?
从大家所填的词语中,老师发现大家都比较喜欢—— 而对狼充满了斥责。可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却将我们平常斥责的狼说成“大功臣” ,而将我们普遍喜欢的鹿却说成是“罪魁祸首”。这是怎么回事呀?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关于“狼和鹿”的有趣故事,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 19 和 齐读课题
二、指导初读,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105页,按照这个自学要求来读故事:
出示:①自由轻读课文,借助生字表,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句话,特别要注意读准多音字。
②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词语读音:
凯巴伯 繁殖 蔓延 下毒手 贪婪
传染病 威胁 祸首 妖魔(简单理解)
3、多音字选音:
①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tí dī)防狼的暗算。
②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dǎo dào)在血(xuè xiě)泊(pō bó)中。
③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dǎo dào)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
4、指名交流课文大概内容。(答到边即可)
5、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关于“狼和鹿”的故事,发生在一片名叫——“凯巴伯”的森林里。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的语言,一起走进这片大森林。
三、图文结合,对比学习一、三自然段
1、扫读全文,找找哪些段落描写了森林前后不同的景象?(第1、3自然段)
2、(出示、师范读)自由轻读课文第一和三自然段 想想这两段分别描写的森林景象前后有什么变化?在这两段中用“——”描写森林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鹿的句子。好好比较感受一下,然后把你的感受和同桌交流一下。
3、读后交流: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两段课文所描写的森林景象一样吗?(大不相同)
教师贴出两幅插图:看,这是课文第几段描写的森林景象?(第1段)那,这幅呢?(对,第3段,也就是狼消失后森林的景象。)
可见,同一片森林前后的景象变化是多么大啊!
我们看这里的森林,抓住你划的句子来谈谈你的感受。
①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感受:森林里生机勃勃、茂盛、美丽、郁郁葱葱……
这画面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概括?(鸟语花香、枝繁叶茂……)
② 那么,后来的森林呢?(师手指插图2)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感受:“绿色在消退”:花草都被鹿吃光了;灌木没有了,树叶、树皮都被鹿吃得精光;森林中绿色的植物在越拉越少……
“枯黄在蔓延” :地上光秃秃的,森林里很荒凉,枯黄的范围越来越广;森林已毫无生机了……
文中还有哪句话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时的森林是“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指读第3段含省略号的句子,简说理解,齐读)
想到原先生机勃勃的森林,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呢?(焦急、担心、疑惑、沉重)
<自由练读、指读、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心情>
③ 看,森林前后的变化是那么大,除了森林,你还感受到——
在这里,你看到了——
抓住文中的句子,能告诉大家你对它们的感受吗?
a、抓住第1段第二句说说对小鸟的感受
这句话还让我们感受到什么?谈谈鹿,引出第1段第四句,理解“提防”
b、抓住“暗算”一词过渡,引出第1段第三句
这里的“下毒手”是指——
所以,“毒”在这个词中的解释应该是——
出示:毒:a、病毒 b、毒品 c、狠毒的,凶狠的 d、有毒的
指导朗读这句
④ 归纳:所以,这时的凯巴伯森林里,狼和鹿共存,狼要吃鹿,对鹿下毒手,鹿因为怕被狼吃,而时刻提防着。森林却在狼和鹿的这种关系下生机勃勃,充满了和谐与快乐。
板书:吃 下毒手 被吃 提防 狼鹿共存
⑤那在这时的森林里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感受:鹿的身体状况发生了变化,它们生病了,不像以前那么强壮、活泼了。
把“疾病”比作“妖魔的影子”可见,鹿生的病很严重,很可怕,令鹿群无法摆脱。
根据你的感受,想象一下,这时它们是怎样的情景?
出示: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想通过朗读来表达你这种感受的请站起来,一齐读出你的感受来吧。
⑥你还从其他句子感受到鹿群其他方面的变化吗?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感受:鹿的食物发生了变化,因为森林在越来越枯黄,所以鹿没有吃的植物了。
⑦“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感受:“十万只”森林中有很多鹿,到处都是鹿。
⑧“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感受:鹿的数量因为生病在大量减少。
⑨“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感受:鹿的数量更少了。
5、归纳:
我们来看,此时的森林随着狼和鹿的其他天敌的消失,不但没有维持原先生机勃勃的景象,却反而遭受了一场谁也没有想到的灾难,就连鹿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了。
板书:遭受灾难
6、同一片森林,完全不同的景象。现在让我们把两段课文连起来读一读,再次体会、比较森林前后的景象变化。
男生读第1段 女生读第3段
四、小结内容,引导质疑设悬念
1、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们通过谈感受,目睹、比较了凯巴伯森林在狼消失前后的景象变化。此时此刻,你心中有什么疑惑吗?
(为什么狼消失了,森林反而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2、是呀,“为什么狼消失了,森林反而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下节课,我们就从讨论“森林景象变化后,狼和鹿又是怎样的关系”入手来解决大家心中的疑惑。
贴图:狼 鹿 板书;?
五、作业
1、词组积累: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森林
( )的狼
( )的鹿
2、钢笔字描红,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提问:凯巴伯森林前后有哪些变化?
3、过渡:是啊,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森林如此大的变化呢?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2段 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狼的消失
重点分析:“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一只跟着一只”说明狼被不断枪杀,数量很多。
“哀嚎”说明狼死得很悲惨。
指导朗读这一句
还有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狼被杀数量之多。(25年 六千多只)
3、谈话过渡:在人类这项所谓的护鹿行动之后,鹿的生活并未想人们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改观,相反,一切变化都事与愿违。——齐读第3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段
谈话过渡:出现了这样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象,人们除了伤心难过,更进行了沉重的反思与调查,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原因所在。
1、轻读第4段 思考:为什么人类的护鹿举动反而使森林和鹿群遭到灾难?
2、读后讨论(重点分析含引号的两句)
①什么是“功臣”?
②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③“祸首”是什么意思?文中指谁?
④鹿怎么会成了“祸首”了?
3、小结狼和鹿在森林中的关系
4、齐读末段 体会狼与鹿之间复杂的关系
四、总结全文
1、从狼与鹿关系变化和密切联系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必须保持生态平衡)
2、感情朗读全文
3、总结:在这堂课上,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这样才能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现在,如果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5、指导复述
五、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继续练习复述课文
3、搜集有关生态态(或失)衡的故事,和小伙伴交流,并讨论从故事中想到了或明白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