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说课稿(优秀2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要怎么写呢?

年月日说课稿 1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有机会来到这里与大家交流和学习!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下面我将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分五个阶段来完成说课: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学情,三是说教学方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说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定的比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鲜活个体的学生,时时刻刻要与它打交道。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进行的,由于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月的时间有多长大概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需借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引入,完成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会快速地说出各个月的天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

三、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观察—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四、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中的“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基本理念,我分五个环节进行设计:

(一)、复习旧知,直入正题

用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吗?这一问题引入,在复习了旧知识的同时点明了新知的性质。也告知学生本单元知识是“时分秒”知识的延续,便于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审视和学习新知。

(二)、介绍年月日的来历

通过提问,你们知道年月日是怎么来的吗?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听老师的介绍,使学生知道年月日 的形成。再者开门见山提出关于年月日你都了解些什么?让学生展现已知,暴露未知,点明学习的方向,便于把握教学的起点。

(三)、观察比较,探究新知 第一层:观察年历 ,认识大小月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大胆放手,先出示20xx年的年历,让学生观察今年的年历下,仔细观察,看你能从年历中发现些什么?我再引导,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吗,1月有多少天,2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说一说。通过观察探究对照比较,发现各月的天数,学生观察了20xx年的年历后,有了一定的方向,我再让学生观察书76页和77页的年历,然后将你观察到地每月的天数填在表格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然后我提问,你能根据这些天数分一分类吗?跟据学生的汇报,向学生诠释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含义。关于平年和闰年的深入学习我点出留在下一节课。其次,让学生结合板书说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体所指的同时我再次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看一看20xx的的年历是不是一样的,。在学习全年天数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计算后,展示最优算法。以上的教学,目的 2 是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引导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知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纳表达。

第二层: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课标》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在学生认识大月、小月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识记大小月有没有什么妙方。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汇报,我再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强化左拳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并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记忆。为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我设计了“我报月份,你听好;大月拍手,小月跺脚;二月来了,不出声”的游戏。在这一活动中我让静的知识接受转变为动的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快乐中理解数学知识。

(四)、情境练习,巩固新知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紧扣重点(如在外婆家玩了连续两个月这一练习就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力求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有教育意义(如在今年的年历上圈一圈自己的生日和父母的生日)在加深对年月日的认识的同时渗透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教育);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五)、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眼睛”,是教学的“灵魂”,为课堂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从板书中,可以清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知识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年、月、日》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年月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时间单位是较抽象的计量单位,本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超来越多地出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简单认识,并掌握了一定的课外知识,还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途径获得新的学习资料和信息。所以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和年、月、日有关的资料或信息,这样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自己了解并掌握的年、月、日相关知识,从而提取并整理出相关的重要的信息资料,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接着创设情景,合作探究认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信息资料,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探讨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具学具:图片、各年份的年历卡。

二、说教法与学法

1、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概括、经历学习的过程,从而明白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不仅仅只在课堂。

2、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数学的方法解决重点问题,亲身经历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定标沟通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你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吗?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呢?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学互动合作探究

1、认识年、月、日

(1)出示探究材料

以前我们用钟来研究时、分、秒,那么年、月、日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呢?

(2)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看是哪一年的年历。

(3)分别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10月1日是什么节日?你知道是哪一年的10月1日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吗?申奥成功又是在哪一年呢?

(4)请同学们在年历上找出你知道的纪念日,爸妈或自己的生日说给大家听。

(5)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原来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仔细观察你能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吗?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个月是31天?哪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板书:

年月日

一年12个月

1、3、5、7、8、10、1231天

4、6、9、1130天

(6)认识大月、小月

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不管哪一年,1、3、5、7、8、10、12这个月都是31天。4、6、9、11这4个月都是30天,它们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我们把每月的天数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大月。把每月的天数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2月)从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数比大月、小月的天数要少,所以二月是特殊的月份。

2、学习大月和小月的记忆。

你有什么方法记大小月?和同桌说说。

(1)拳头记忆法:让学生讲清相应部位所表示的每月的天数。

(2)歌决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3)单双数规律:7月差是单月是大月,7月后面是双月是大月。

(三)测评巩固

观察今年的年历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四、全课小结

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是怎么学到年月日的知识的?有什么收获?

《年月日》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已经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互关系;判断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方法。教材力图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

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以教材为依托,网上�

2、能力目标:能判断任意一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还能判断任意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获取新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并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和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每个月、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教学难点是知道大月小月,学会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二、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本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学法上,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质疑--讨论--验证--总结--概括--应用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分三个部分,一创设情境,认定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三巩固新知、拓展提升;四小节评价、课外延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定目标

在年月日这节课中,我们要学习年、月、日。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直接导入本课新知,让学生体会到这个知识来自生活实际中,以致学习本知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介绍年、月、日的来历,目的是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认识2003年7月份的日历,目的让学生知道要判断一个月有多少天,就看这个月最后一天是几号?最后观察2003年历,完成学习指南的内容。

2、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份是31天;4、6、9、11月份是30天,2月份是个特殊月。介绍大月小月,并动脑筋想办法记住大月与小月。这样的设计,使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倾听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将机械记忆变为有意义的记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再通过有趣的小组合作猜生日,对新知加以巩固。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大、小月的知识,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3、了解平年、闰年。

首先让学生观察1993——2004年二月日历了解这些年份的二月份的天数,接着介绍平年、闰年。判断1993——2004年哪些年是闰年,哪些年是平年?并从中发现每四年就有一个闰年,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老师问照这样算,下一个闰年应该是哪一年?最后质疑那为什么四年就有一个闰年呢?通过知识加油站使学生得到知识的升华。

(三)巩固新知、应用拓展。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应用以及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小节评价、课外延伸

最后是学生畅谈感受,交流收获。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年月日》说课稿 4

时间单位是比较抽象的计算单位,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它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教材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读PPT+教学重难点)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精讲精炼”教学法对本节课做了以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 设疑生趣

数学来源于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时间的小马车去认识年月日。

二、读讲结合 自主探究 第一层 激趣引入 初步感知

出示教材提供的画面,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这些有意义的日子,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和同桌说一说。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知道了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第二层 读书自学 交流讲解

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年月日之后,我问学生: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想知道哪些?这一问题的提出触动了孩子们的思维,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是要抓着机会,让学生自学本课的新知识。现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在认真的阅读中,静静的思考里,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第三层 读讲结合 议辩探究

在自学之后,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要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说“一年有十二个月”,有的说“我发现二月份的天数不同”,还有的说“我发现了平年和闰年”。另外,我也发现了学生在读书自学的`过程中,边读边思索,边圈点,把认为重要的自己用横线画了出来。

为了让学生系统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呈现出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年历,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说一说从年历卡中你了解到的信息,小组合作,通过表格归纳出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和二月份的特殊情况。这时学生们有问题了: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不同呢?借助这个问题我告诉学生,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二月是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并通过知识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来历。那么闰年的出现有什么规律,如何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又一次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探索的**。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1997年——2006年二月份的天数统计表”探索出4年一润的规律,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9页下方的注释,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知道判断平年和闰年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情况。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既可加深理解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读一读 想一想 说一说”的教学环节中,通过读讲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议辩能力。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每个月的天数,我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中的“左拳记忆法”和“歌诀”,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其他的记忆方式,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择优而用。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实际效果,还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是学生乐学、好学。以上三个层次,从个体到群体,由书内到书外,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步步追进,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探究活动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初识验证 体会新知

在学生学习了年历之后,为了进一步体会新知,师生共同回忆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并让学生在年历卡中找一找,说一说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一年有多少天?因为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轻松而愉快地完成了练习。

四、分组精炼 拓展提高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共同的发展,我精心选择和设计了三组习题:

第一组 基础题:第一题是课本“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巩固新知;第二题是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了解四大发明的年代距今时间长短的同时进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教育,亲身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第二组 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组 拓展题:在“我为奥运尽份力”的活动中制作2008年的年历卡,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再一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并且懂得从小就要树立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五、抒发感受 心灵对话

在本节课结束前,亲切地问学生: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在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关于时间的名言。

这样的收尾,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受到了珍惜时间的良好教育。

本节课我运用“自主探究 精讲精练”的教学法,以言语训练作为主线,做到了文理结合。学生在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提高了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努力做到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由去飞翔。是学生在这以人为本的数学课堂中,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生命的辉煌!

《年月日》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3、教学重点、难点: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习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第1题是先练习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条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

(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法

1、教法上:

①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

②尽量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特点,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进率时,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教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幻灯片演示近几年二月份的天数,学生通过动脑、想、说、总结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2、教具准备:

分句课本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年历、幻灯片、录音机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观察、看书、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时,首先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等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中二月份的天数发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再经过计算1980÷4和1986÷4得出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让你们猜个谜好吗?请同学们注意听:有个宝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可以知道:在日历上我们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通过学生猜谜语和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导入课题,既直观形象,过度又自然,同时好能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我分两次口述学习目标,我是这样出示学习目标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首先要完成哪两个任务吗?我来告诉你们,第一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年、月、日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第二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这样出示目标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让学生记得住,激发求知欲。

出示完目标后,教师将沿着这条线去教,学生也将沿着这条线去学。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等知识。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看年历,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看完后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这是1993年的`年历,请同学们根据鸭博士提的问题认真观察年历。由于问题简单,学生看完后会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28天。

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在学生熟悉了年历之后,借助于他们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993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国庆节是几月几号?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能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建立起了较长的时间观念,巩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地完成了前两个任务。

在学生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后,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从而引出二月。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发现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板书29天),写完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闰年)。这时,我口头出示第三个学习目标: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就是我们将要完成的第三个任务。出现了平年和闰年后,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一段录音:“你知道吗?……。”这个录音既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完录音后,我用幻灯出示了1980年到1992年二月份的天数,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四年里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的规律,并经过计算得出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从而学会判断方法。这样既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巩固判断方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对“做一做”的第3题进行了练习。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我把原题进行了改动,把书中只给的年份都分别除以了4。在判断2000年时,我用了2000÷4的,学生看到这题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00,而不是除以4呢?”我及时利用教科书下面的底注,通过让学生看82页下面的底注,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里只作为常识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我给学生介绍了左手拳头数月份和用儿歌记忆大月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计算一年的天数打下了基础。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幻灯,图上有一个左拳头图,在左手的拳头上我们可以依次数出十二个月份。

这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图上数月份,边数边标出月份。再学生观察图知道: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月份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都是小月。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数月份进行练习。这样既能亲身体验,又能达到巩固的目的。由此再一道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在此,讲清十二月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说的腊月。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个月份的天数之后,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己计算出平年和闰年各有几天,并填在书上,通过提问,知道平年有365天(板书365天),闰年有366天(板书366天)。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再通过“做一做”中的第1、2题进行练习。

到此,本课知识已经学完,通过看书质疑进行小结。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小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有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道的自信心。

《年月日》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年、月、日是教学的重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首先,我从生活实际引入:同学们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呢?在地球上能看到哪些星体?随之电脑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继而又问:你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白亮围绕地球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吗?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年、月、日)

这样通过生动的画面导入新课,一方面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确了方向。

2、分组探究,学习新知

“相信自己的学生,别以为他做不到“凡是学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师绝不代替。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学好的方法”。我开始就让学生拿出课前搜集年历卡查阅有资料等,然后投影出示要求:

(1)思考:除了前面我们学的时、分、秒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时间单位?各自的含义及他们的关系是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汇报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认识。然后由一人执笔用表格或列提纲的方法进行系统整理。

这样就给学生探究知识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整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态度。然后再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各组代表走上讲台,利用实物展台,把本组整理的情况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随时提问,本小组的其他学生也可以帮助解答,在此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及时评价,由传授者变为合作者、引导者。

3、系统整理,归纳概括

(1)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了一张自己整理的表格,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修改、评价,并大力表扬、鼓励给老师提意见的学生,使学生放开胆子畅所欲言。这样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我再准确的语言概括本课所学的时间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等。随后课件出示如下题目:

①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份有31天?哪几个月份有30天?二月有多少天?

②今年二月有多少天?去年、明年呢?

完成快的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大小月的排列规律及记忆方法。

接下来我鼓励学生看书质疑,因为善于提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应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

4、深化练习,拓展提高

(1)重点练习: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了较完整的认识,比较难的是对闰年的判断。针对难点我先用课件显示1991年至2000年的二月份,让学生快速判断平年和闰年。之后用红色显示闰年的几个年份,引导学生“用4除”来判断闰年的方法。这是一般的方法,公历年份是整百的要“用400去除”来判断是否是闰年,并告诉学生,大家喜爱的奥运会一般在闰年举行。

(2)发展练习:说说自己的生日在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根据学生发言我又提出了下列问题:在某一个月中,都有谁过生日?其中两位小朋友的生日相差多少天?等等。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5、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按照老师板书的年、月、日给填写关系。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合作意识。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板书形式,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的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年月日》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3、教学重点、

难点: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习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第1题是先练习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条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

(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法

1、教法上:

①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②尽量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特点,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进率时,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教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

幻灯片演示近几年二月份的天数,学生通过动脑、想、说、总结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2、教具准备:分句课本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年历、幻灯片、录音机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观察、看书、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时,首先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等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中二月份的天数发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再经过计算1980÷4和1986÷4得出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让你们猜个谜好吗 ?请同学们注意听:有个宝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可以知道:在日历上我们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通过学生猜谜语和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导入课题,既直观形象,过度又自然,同时好能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我分两次口述学习目标,我是这样出示学习目标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首先要完成哪两个任务吗?我来告诉你们,第一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年、月、日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第二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这样出示目标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让学生记得住,激发求知欲。

出示完目标后,教师将沿着这条线去教,学生也将沿着这条线去学。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等知识。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看年历,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看完后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这是1993年的年历,请同学们根据鸭博士提的问题认真观察年历。由于问题简单,学生看完后会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28天。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在学生熟悉了年历之后,借助于他们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993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国庆节

是几月几号?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能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建立起了较长的时间观念,巩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地完成了前两个任务。

在学生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后,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从而引出二月。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发现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板书29天),写完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闰年)。这时,我口头出示第三个学习目标: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就是我们将要完成的第三个任务。出现了平年和闰年后,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一段录音:“你知道吗?……。”这个录音既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完录音后,我用幻灯出示了1980年到1992年二月份的天数,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四年里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的规律,并经过计算得出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从而学会判断方法。这样既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巩固判断方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对“做一做”的第3题进行了练习。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我把原题进行了改动,把书中只给的年份都分别除以了4。在判断20xx年时, 我用了20xx÷4的,学生看到这题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00,而不是除以4呢?”我及时利用教科书下面的底注,通过让学生看82页下面的底注,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里只作为常识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用儿歌记忆大月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计算一年的天数打下了基础。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幻灯,图上有一个左拳头图,在左手的拳头上我们可以依次数出十二个月份。这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图上数月份,边数边标出月份。再学生观察图知道: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月份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都是小月。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数月份进行练习。这样既能亲身体验,又能达到巩固的目的。由此再一道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在此,讲清十二月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说的腊月。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个月份的天数之后,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己计算出平年和闰年各有几天,并填在书上,通过提问,知道平年有365天(板书365天),闰年有366天(板书366天)。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再通过“做一做”中的第1、2题进行练习。

到此,本课知识已经学完,通过看书质疑进行小结。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小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有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道的自信心。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将要认识的时间单位。接着教材通过例1给学生呈现了一张年历,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沟通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另外教材还特别安排“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每月的天数。

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二、说教学流程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激情导课,大约用5分钟。第二个环节是民主导学。大约用25分钟。第三个环节是检测导结。大约用10分钟。

(一)激情导课

上课伊始,我会告诉小朋友今天的日子(20xx年3月20日)并让小朋友记住。然后出示情景图,说一说图上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

孩子们开始兴味盎然,从而引出年月日,这样既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民主导学

下面的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民主导学。我将分两个个层次来进行教学第一层次,年月日间的关系。第二层次,学会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于是,我大胆放手,先让学生观察年历卡,把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完成这张统计卡。(出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统计卡对12个月进行分类,教师诠释大月小月的含义。其次,鼓励学生:你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很快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出方法来。学生汇报后,我出示了两种记忆方法:左拳记忆法,和儿歌记忆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新知识,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在叫到二月时,学生可能犹豫不决,是站起来呢?还是不站起来?教师适时诠释二月是个特殊月,从而引入平年闰年,并告诉学生这是下节要研究的内容。

(三)检测导结。

第三个环节是检测导结。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将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融合在淘气的日记里。这样,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以上是我对《年月日》的教学设计,教学结束前,我会对小组作出评价,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发一张带有年历的`学习卡片进行鼓励。我这样做是考虑到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法学法

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纵观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观察探究,综合探究,独立探究,合作探究。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说板书设计

综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得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说课稿 9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年月日》,这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二第26到29页上的年内容。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具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了钟表,二年级下学期了解了时、分、秒,并且在上一节课学习了24时计时法。随着年龄增长,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因此,教材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了解较长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材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天文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经验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那么,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对年月日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2、学生的能力

心理学家表明:8到10岁的孩子处于各种能力发展的过渡期,思维由直观到抽象、想象由模仿到创造,并且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探究能力。所以,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并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借助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比较会判断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2、过程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具:年历卡、课件。通过这些教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一环节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工商局的人到一个食品店检查,仅通过食品上的保质期就很快判断有两种食品肯定不合格,一种是保质期到2013年9月31日,一种是保质期到2014年10月30日。

看日期,两种食品并没过期,为什么判定不合格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从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年 月 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满疑惑、好奇、兴趣的状态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2、观察比较、探究新知

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分四步进行教学。

(1)了解年月日的来历。学习第一个小红点“年”的知识。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给学生介绍第一幅图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它们都绕着太阳转。第二幅图是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图。根据三者的运动规律,使学生知道年月日的来历。

在了解了天文现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读一读图中的数学信息,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是一年;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大约是一日。

教师补充信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月。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年月日的来历,让学生了解天文知识,将数学学习与科普教育相结合。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是一年;谁能描述一下“一年有多长?”可能有学生会说,12个月、365天,也可能会说两个学期、从今年的今天到明年的今天,去年生日那天到今天生日那天……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做出合理的评价,通过学生的交流,能感受到“年的长短”,加深了对“年”理解。

为什么一年有365天和366天不同的情况呢,引出平年、闰年,这就要了解“月”的相关知识,接下来学习第二个小红点。

(2)学习第二个小红点“月”的知识。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观察年历卡交流想法,在交流中让学生的想法得到完善,在交流中学会思考,然后交流汇报,板书知识点。

根据板书诠释大月和小月的含义。接着介绍记忆大小月方法。

介绍两种方法:课本27页儿歌、28页拳头记忆法。

最后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我设计了“我报月,你听好,大月点头,小月击掌”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大月小月的记忆。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3)判断平年、闰年

对于判断平年、闰年这一教学难点,我采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小组合作交流来突破的。

首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看一段小资料:课本29页知识长廊和27页的小博士的话。

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来,把这1天加在2 月份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设计意图:根据这样的理论依据,说一说你对“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理解

然后,出示了2000年到2013年二月份的天数,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四年里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的规律,并经过计算得出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从而学会判断方法。

设计意图:这样既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重点说明2000年、1900年和2100年的判断方法。

不用计算,想一想:1984年是闰年,1985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1986年呢?1987年、1988年呢?

1988年是闰年,再过几年还是闰年呢?你是怎么想的?

(4)绿点部分“日”的知识

相对于年月来说,日是较短的时间单位,并且学生刚学习了24时计时法,所以很容易理解体会一日的长短。在这里教材借助“卡通电脑”让学生了解还有比“年”大的时间单位“世纪”。

3、自主练习、巩固新知

(1)填一填 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简单回顾和整理。

(2)判一判 变式练习。

(3)连一连 对平年闰年的理解巩固。

(4)猜一猜 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基础题到提升题,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练习的形式多样,力求照顾到所有学生,即要考察基础知识,也给学有力的学生创造继续发展的空间。

4、首尾呼应、解疑答惑

设计意图: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惑,让学生学会一种判断伪劣产品的方法,体会年月日的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不要买不合格的食品。

5、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采取,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眼睛,教学的灵魂,为课堂起到导航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如下:从板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总之,本节课中创设富有生活味的数学情景,力求学生感受到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充分的体现“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理念。但本节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年月日》说课稿 10

一、是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的时间单位。我们知道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时、分、秒,本单元是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观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且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和一年有多少天。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学生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数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

(1)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二、是说教法

为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的教法是:

(1)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从学生的“要我学”到“我要学”意识转变,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2)尽量利用直观教具、演示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说学法

由于年、月、日的知识比较抽象,而三年级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这节课我采用的学法是: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从而形象直观理解该知识。并运用学会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是说教具准备

学生:不同年份的年历卡。

教师:课件、年历等。

五、是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师:(出示课件)现在老师给大家1分钟边看题边想,把答案记在脑子里。(1分钟过去了)师:老师要请五位同学分别来完成这五道练习题,谁来呢?(学生举手)我先请一位学生回答第一题,然后发动学生评论,统一认识,得出结论:2时=(120)分。(出示隐藏答案)。然后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我平时上课的表扬方式是全体学生边拍手边说:嘿嘿嘿,你真棒。)同上完成以下四道练习题最后提问:大家知道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学生就会回答是时间单位)

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检查学生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面要学新的时间单位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设置悬念、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到现在你们一定很累了吧?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放松放松一下好不好?”(这时同学们的情趣会高涨起来。)但在讲故事之前老师要向你们提出几个要求,那就是听故事要认真,听完了要回答几个问题哦!(出示课件开始讲故事)故事讲完了,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的警察是怎么一下就发现了呢?发现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1993年年历卡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位警察,请你在卡片上找出这位罪犯的生日。(学生在寻找时,我提示他们要在2月份找。)学生找了一会儿就会说找不到2月29日这一天。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肯定会说想)因为1993年2月份根本就没有29日这一天,所以我们的警察就知道他的护照是假的。由此可见,年、月、日这个时间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多重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比原来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课题:年、月、日)

这样设计的意图: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有利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师:请同学们先闭上眼睛(出示课件),现在可以睁开了。(当学生看到这张照片可能会很高兴地议论:这不是咱们班的同学跳舞的照

片吗?)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是咱们班在哪一年的什么节日参加表演时拍下的照片呢?(出示隐藏时间xxxx年1月1日)

师:大家还想看照片吗?(学生肯定特别高兴地说:想!出示课件当学生看到张相片也肯定会说:这不是最近咱们班女子拔河比赛的照片吗?)对!那大家还记得这是什么时候拍的吗?(同时出示隐藏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学生会回答:国庆节)那么国庆节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呢?(学生可能会说不知道)这张照片拍的是我们的毛主席10月1日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那是在哪一年呢?(同时出示隐藏时间1949年)从此我国的第一个国庆节就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诞生了。

我们再来看下一张照片。(出示课件)

大家看,照片上的人怎么样呢?(学生可能会回答他们高兴得大叫起来!)那他们为什么这么激动、高兴呢?(老师用鼠标指着“中国申奥成功”这几个字提示学生。学生会回答中国申奥成功了)那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在哪一年的7月13日呢?(同时出示隐藏时间xxx年。)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xxx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又是一个什么有意义的日子呢?(学生一看照片自然会说出3月12日是植树节。)对!同学们的眼睛真亮!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3月12日是植树节。

师:那这张图片呢?(学生看到这张图片就会脱口而出六一儿童节是6月1日。)对!同学们真棒!我们自己来表扬自己一下:嘿嘿嘿,我真棒!

师:同学们像以上这些有意义的日子都需要用哪些时间单位去记载呢?(学生自然会回答年、月、日)那大家再大声得读一读课题:年、月、日。(再一次出示板书年、月、日)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年、月、日这个知识来自生活实际中,以致学习本知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2005年的年历卡,一边看一边想如何回答这几道思考题,(出示课件)并做出答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出示课件)按问题的顺序出示隐藏答案。如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是30天。师: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一看还有那个月没有出来跟我们玩呢?(学生回答2月份)(出示隐藏答案2月)那2005年的2月份是多少天呢?(学生回答28天)(出示隐藏答案28天)师:人们习惯把有31天的叫大月,(在31天后板书大月,出示隐藏答案)把30天的叫小月。(在30天后板书小月,出示隐藏答案)那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那它是什么月呢?(出示隐藏答案特殊月)

师:同学们谁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记住各月有多少天?(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说出自己的办法。)表扬能想出比较好的办法的学生。现在轮到老师向你们介绍一种拳头记数法看你们喜不喜欢。(出示课件)师示范演示:请大家举起左手,攥成拳头,背向自己。从食指的凸起处依次往小指那数:1、2、3……12。数8月时要从数1月的地方数。凡是凸起的是31天也是大月,凹下去的是30天也是小月,除2月外。

学生自己练习拳头记数法,同桌互练互评,指定学生演示,大家评。然后根据投影的拳头全体一齐记忆。最后再介绍两首儿歌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好的办法记一记。(出示课件)

第四环节::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1)为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我设计了“我报月份,你听好,大月点头,小月击掌”的游戏。判断大、小月游戏的加入,使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2)师:看谁是个聪明的小朋友,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两道练习题。(出示课件)学生完成练习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

(3)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我设计了一道开放性练习题:小明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如果是61天?60天呢?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创建继续发展的空间。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至此,结束整节课的教学,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可能纯在不少问题,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

《年、月、日》说课稿 11

一、是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的时间单位。我们知道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时、分、秒,本单元是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观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且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和一年有多少天。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学生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数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

(1)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二、是说教法

为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的教法是:

(1)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从学生的“要我学”到“我要学”意识转变,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2)尽量利用直观教具、演示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说学法

由于年、月、日的知识比较抽象,而三年级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这节课我采用的学法是: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从而形象直观理解该知识。并运用学会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是说教具准备

学生:不同年份的年历卡。

教师:课件、年历等。

五、是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师:(出示课件)现在老师给大家1分钟边看题边想,把答案记在脑子里。(1分钟过去了)师:老师要请五位同学分别来完成这五道练习题,谁来呢?(学生举手)我先请一位学生回答第一题,然后发动学生评论,统一认识,得出结论:2时=(120)分。(出示隐藏答案)。然后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我平时上课的表扬方式是全体学生边拍手边说:嘿嘿嘿,你真棒。)同上完成以下四道练习题最后提问:大家知道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学生就会回答是时间单位)

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检查学生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面要学新的时间单位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设置悬念、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到现在你们一定很累了吧?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放松放松一下好不好?”(这时同学们的情趣会高涨起来。)但在讲故事之前老师要向你们提出几个要求,那就是听故事要认真,听完了要回答几个问题哦!(出示课件开始讲故事)故事讲完了,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的警察是怎么一下就发现了呢?发现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1993年年历卡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位警察,请你在卡片上找出这位罪犯的生日。(学生在寻找时,我提示他们要在2月份找。)学生找了一会儿就会说找不到2月29日这一天。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肯定会说想)因为1993年2月份根本就没有29日这一天,所以我们的警察就知道他的护照是假的。由此可见,年、月、日这个时间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多重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比原来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课题:年、月、日)

这样设计的意图: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有利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师:请同学们先闭上眼睛(出示课件),现在可以睁开了。(当学生看到这张照片可能会很高兴地议论:这不是咱们班的同学跳舞的照

片吗?)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是咱们班在哪一年的什么节日参加表演时拍下的照片呢?(出示隐藏时间x年1月1日)

师:大家还想看照片吗?(学生肯定特别高兴地说:想!出示课件当学生看到张相片也肯定会说:这不是最近咱们班女子拔河比赛的照片吗?)对!那大家还记得这是什么时候拍的吗?(同时出示隐藏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学生会回答:国庆节)那么国庆节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呢?(学生可能会说不知道)这张照片拍的是我们的毛主席10月1日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那是在哪一年呢?(同时出示隐藏时间1949年)从此我国的第一个国庆节就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诞生了。

我们再来看下一张照片。(出示课件)

大家看,照片上的人怎么样呢?(学生可能会回答他们高兴得大叫起来!)那他们为什么这么激动、高兴呢?(老师用鼠标指着“中国申奥成功”这几个字提示学生。学生会回答中国申奥成功了)那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在哪一年的7月13日呢?(同时出示隐藏时间x年。)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x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又是一个什么有意义的日子呢?(学生一看照片自然会说出3月12日是植树节。)对!同学们的眼睛真亮!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3月12日是植树节。

师:那这张图片呢?(学生看到这张图片就会脱口而出六一儿童节是6月1日。)对!同学们真棒!我们自己来表扬自己一下:嘿嘿嘿,我真棒!

师:同学们像以上这些有意义的日子都需要用哪些时间单位去记载呢?(学生自然会回答年、月、日)那大家再大声得读一读课题:年、月、日。(再一次出示板书年、月、日)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年、月、日这个知识来自生活实际中,以致学习本知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20__年的年历卡,一边看一边想如何回答这几道思考题,(出示课件)并做出答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出示课件)按问题的顺序出示隐藏答案。如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是30天。师:同学们睁大眼睛看一看还有那个月没有出来跟我们玩呢?(学生回答2月份)(出示隐藏答案2月)那20__年的2月份是多少天呢?(学生回答28天)(出示隐藏答案28天)师:人们习惯把有31天的叫大月,(在31天后板书大月,出示隐藏答案)把30天的叫小月。(在30天后板书小月,出示隐藏答案)那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那它是什么月呢?(出示隐藏答案特殊月)

师:同学们谁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记住各月有多少天?(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说出自己的办法。)表扬能想出比较好的办法的学生。现在轮到老师向你们介绍一种拳头记数法看你们喜不喜欢。(出示课件)师示范演示:请大家举起左手,攥成拳头,背向自己。从食指的凸起处依次往小指那数:1、2、3……12。数8月时要从数1月的地方数。凡是凸起的是31天也是大月,凹下去的是30天也是小月,除2月外。

学生自己练习拳头记数法,同桌互练互评,指定学生演示,大家评。然后根据投影的拳头全体一齐记忆。最后再介绍两首儿歌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好的办法记一记。(出示课件)

第四环节::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1)为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我设计了“我报月份,你听好,大月点头,小月击掌”的游戏。判断大、小月游戏的加入,使整个课堂的气氛达到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2)师:看谁是个聪明的小朋友,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两道练习题。(出示课件)学生完成练习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

(3)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我设计了一道开放性练习题:小明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如果是61天?60天呢?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创建继续发展的空间。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至此,结束整节课的教学,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可能纯在不少问题,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

《年月日》说课稿 12

一、说教材

《年月日》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它是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有很多经验。因此,我根据课标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初步建立这些单位的概念,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而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和平年、闰年的判断又是教学的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准备:年历表。

二、说教法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为了体现课标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注重教学与实际的联� 教师观察指导个别学生,做到学生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较好把握了学生的认识活动的进程,培养了合作互动精神。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师:孩子们,近段时间我们学校正在开展迎奥运书法竞赛活动,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是什么时候开幕吗?(课件出示:)

()年()月()日北京奥运会开幕。

师:真是个关心实事的好孩子,在这个问题中出现了哪些时间单位?

师:是的。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一点的时间单位,它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年、月、日)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其实这些知识都藏在年历中,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年历,认真观察,看看从年历中你们能发现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师了解学生的年历是哪年的,出示2000年年历)出示课件:2000年年历

师:下面,谁愿意把你发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年月日》说课稿 13

教材分析:

“年月日”一课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年月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第1课时。学习和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探索学习时间单位及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有助于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感受,便于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新大纲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的:

(1)联系学生已有知识,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知道一年中各月的天数: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能正确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2)在探索年、月、日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计算全年的天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3)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年、月、日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判断平年、闰年。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而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因此,我特为学生设立了如下学习方法:

学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猜想验证、分析实践,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学习平台,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实践验证、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

教学流程:

综上所述,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交流,构建新知→实践应用,反馈提高→总结回顾,拓展延伸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和申奥成功的画面,提问:“你们知道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你们有自己喜欢的时间吗?”学生发言,说出节日或生日等时间。

3、教师归纳:像刚才这样,我们在说明一件事情时候,往往要告诉人们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也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教师从学生关心与感兴趣的开国大典和申奥成功这一资源入手,动态地

呈现出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时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环节探究交流,构建新知

1、认识年历

A、课件展演示年月日的来历。

B、利用手中的年历,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年历,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C、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30天:四、六、九、十一月

二月28天

二月29天

D、计算一年的天数。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展示交流,教师板书: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E、练习,圈出xxxx年中,�

(采用多媒体演示年月日的来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观察年历,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发现创造,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认识大月、小月。

A、根据学生回答,揭示大月、小月的定义。

B、指出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

C、记忆大月和小月。(左拳记忆法和儿歌记忆法)。

D、游戏。我们一起做游戏吧!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同学拍手,要是小月女生拍手。教师最后报到二月,根据学生的反映得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引入平年与闰年的教学中。

(通过用左拳记忆法和记大月的儿歌,轻松地帮助学生记住每个月的天数,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活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平年、闰年。

A、利用1981年——xxxx年二月的月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完成记录表。

B、观察记录表,小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在汇报过程中,学生会说出有的年二月有28天,有的年二月有29天,教师适时指出: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揭示出平年和闰年的定义后,继续提问:“为什么会有平、闰年之分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再出示小知识,学生既知道平闰年的来历,又知道每4年中就有一个闰年。教师再追问:“闰年的年份与数字4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再次探究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首先出示年份除以4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然后让学生进行平闰年判断的练习。当学生判断1900除以4没有余数,而它却是平年时,教师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为学生设下悬念,再及时出示小知识,既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学生也掌握了整百年是不是闰年的判断方法,即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C、练习,再次判断平年和闰年。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本部分教学中,教师层层设疑、环环相扣,学生始终处于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特别是整百年是否为闰年的判断更是学生数学智慧的一次提升,同时插入平年闰年的课外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完善。)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年月日的知识,并得到了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知识方法到智慧岛去闯闯吧!

第三环节实践应用,反馈提高

1、填空我最棒!

(1)、一年有()个大月,()个小月。

(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今年的一、二、三月共()天。

(4)、平年一年有( )天,闰年一年有( )天。

(5)、四月份有()个星期零( )天。

2、判断我更行!

(1)每年都是365天。()

(2)24个月就是两年。()

(3)小明的书包是xxxx年2月29买的。()

3、口答: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月哪日出生的?

4、拓展练习。

小明在奶奶家连住了两个月,正好62天,这两个月可能是哪两个月?

(慧智岛闯关的练习遵循了学生爱动、爱玩、爱挑战的特点,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也培养了他们大胆探索的精神。)

第四环节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谈谈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3、“你还想研究哪些关于时间的知识?

(让学生谈收获、谈感想,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及要点知识进行梳理,利于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能够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你还想研究哪些关于时间的知识?”通过学生上网查找,把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眼睛”,是教学的“灵魂”,为课堂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从板书中,可以清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知识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说课稿 14

一、说教材

1、全册说课稿打包: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3、教学重点、难点: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习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第1题是先练习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条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

(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法

1、教法上:

①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②尽量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特点,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进率时,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教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幻灯片演示近几年二月份的天数,学生通过动脑、想、说、总结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2、教具准备:

分句课本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年历、幻灯片、录音机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观察、看书、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时,首先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等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中二月份的天数发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再经过计算1980÷4和1986÷4得出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让你们猜个谜好吗?请同学们注意听:有个宝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可以知道:在日历上我们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通过学生猜谜语和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导入课题,既直观形象,过度又自然,同时好能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我分两次口述学习目标,我是这样出示学习目标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首先要完成哪两个任务吗?我来告诉你们,第一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年、月、日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第二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这样出示目标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让学生记得住,激发求知欲。

出示完目标后,教师将沿着这条线去教,学生也将沿着这条线去学。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等知识。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看年历,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看完后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这是1993年的年历,请同学们根据鸭博士提的问题认真观察年历。由于问题简单,学生看完后会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28天。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在学生熟悉了年历之后, 借助于他们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993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国庆节是几月几号?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能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建立起了较长的时间观念,巩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地完成了前两个任务。

在学生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后,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从而引出二月。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发现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板书29天),写完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闰年)。这时,我口头出示第三个学习目标: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就是我们将要完成的第三个任务。出现了平年和闰年后,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一段录音:“你知道吗?……。”这个录音既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完录音后,我用幻灯出示了1980年到1992年二月份的天数,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四年里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的规律,并经过计算得出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从而学会判断方法。这样既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巩固判断方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对“做一做”的第3题进行了练习。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我把原题进行了改动,把书中只给的年份都分别除以了4。在判断2000年时,我用了2000÷4的,学生看到这题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00,而不是除以4呢?”我及时利用教科书下面的底注,通过让学生看82页下面的底注,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里只作为常识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我给学生介绍了左手拳头数月份和用儿歌记忆大月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计算一年的天数打下了基础。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幻灯,图上有一个左拳头图,在左手的拳头上我们可以依次数出十二个月份。这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图上数月份,边数边标出月份。再学生观察图知道: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月份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都是小月。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数月份进行练习。这样既能亲身体验,又能达到巩固的目的。由此再一道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在此,讲清十二月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说的腊月。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个月份的天数之后,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己计算出平年和闰年各有几天,并填在书上,通过提问,知道平年有365天(板书365天),闰年有366天(板书366天)。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再通过“做一做”中的第1、2题进行练习。

到此,本课知识已经学完,通过看书质疑进行小结。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小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年月日》说课稿 15

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 让我们记住这难忘的日子(教师板书当天日期:20xx年10月16日9时34分21秒)

师:刚才我们用到了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你的小手举得真高,请你来回答。

师:是的,有年、月、日、时、分、秒。其中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较小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要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师板书:年、月、日)

师:关于年、月、日你想知道什么?请你说——哦,你想知道一年有多少天,这是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你说——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想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是吧?后排的那位男生,你来回答——哦,你想知道一个月有多少天,很不错的问题。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真多,其实关于年、月、日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呢。请看大屏幕——(请学生观看关于年、月、日形成的。知识)

没想到吧,年、月、日的知识还跟地球、月球、太阳的运动有关呢。

想进一步了解年、月、日的知识咱们还得用上它呢(师作手势表示出示年历卡)对,年历卡。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这些年历卡片,看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你说——哦,你们组发现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都是31天,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请你——你看出了四月、六月、九月和十一月都是30天;二月是28天或者29天,是吧。你们小组说——你们组还发现一年有12个月。(师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 四、六、九、十一月(每月30天) 师:想一想,把有30天的月份起个什么名字? 哦,大家觉得应该叫小月,是吧。(生说后师板书:小月)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你们能自己想想办法吗?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几个巧妙的记忆方法。第一种:拳头记忆法,拳头关节凸起的地方是31天,拳头关节凹下的地方是30天,2月除外,下面大家对照大屏幕,轻身念、跟着做。师:为了更容易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你们还可以记住下面的歌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 四、六、九、冬三十整。这里的“冬”是指十一月。师:咱们探索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大家轻松一下,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老师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同学起立,要是小月女生起立。 师:在上面的游戏中,老师最后报二月时,你们为什么谁也不站起来? 你听得真认真,请你来说——哦,因为2月即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回答的真不错。 师:我们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请你们同桌合作算出全年有多少天?你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你说——31×7+30×4+28=365天 ,这个方法很简便。师:哦,你算出了366天,你是怎么算的?是的,二月29天时,一年是366天。看来一年是365天或366天。

我的片段教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年月日说课稿模板(精选6 1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章“年、月、日”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小学阶段接触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在本单元以前,学生已经学过了较小的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后,学生将会把它们用于实际生活,小学阶段不要求对时间进行再拓展。因此此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本课,学生将认识时间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特殊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及其判断方法。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判断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天数的方法。

②能力目标:经历动手操作,搜索资料,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提高观察、判断、探究能力。

③情感态度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突出重点:采取大月歌和左拳记忆法,把抽象的知识概括成有趣的顺口溜与点拳头。简单,学生易于接受。

突破难点: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是本课难点,必须让学生独立去观察、猜想、归纳,才能顺利内化成自身的知识。

5、学情分析

在低年级,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接触了离他们生活较远的时间单位,如年、月。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越来越多地积累关于较大的时间单位感性知识,“六一”儿童节、每年的生日、元旦、国庆、植树节等让孩子建立年月日的初步时间观念。这些知识是三年级学生学习此课的基础。“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较为繁多。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出现混乱。

二、说教法

(一)教学指导思想

1、“开放观察研究”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新课标理念之下,教师应扮演主导角色,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所思考,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在教法上,我是采用“开放观察研究”的方式进行,放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寻找教育素材。通过对形式多样,制作精美的年历进行观察、统计、思考、总结,同时在学校生活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数学交流与数学表达的能力。新课标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具有浓厚现实意义的年历入手,本章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更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前调查成果”建立“已有的知识经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平年、闰年、大月、小月、特殊月、判定大小月的方法、判定平年闰年的方法等等的知识使本课知识密度相对较大。本课在知识连贯性方面稍微欠缺。与单位“时“的联系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显得并不紧密。所以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处理上我采用观察研究方式,唤醒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同时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形成新的“已有的知识经验”。

3、动画、游戏、比赛多种形式调节课堂学习气氛

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较容易分散,运用多种形式调节课堂气氛很重要。我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多媒体动画、游戏和比赛,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对知识规律的运用,加深印象。

(二)教学准备

1、课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家里和亲戚朋友家里的年历,找出其中连续四年,观察数据并完成“课前调查成果”纸。

2、教具:年历卡、PPT幻灯片。

三、说学法

课前,学生搜寻资料、观察、概括、对比、思考,把生活的数学进行归纳、总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课上孩子以儿歌和游戏为桥梁,把客观规律内化成为自身知识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后,大月歌、左拳记忆法等作为知识的载体,将帮助学生解决来自生活和学习的诸多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连续四年的年历,完成“课前调查成果”。

学生手中的“课前调查成果”如下

年份天数

1月31

2月28/29

3月31

4月30

5月31

6月30

7月31

8月31

9月30

10月31

11月30

12月31

全年365/366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一年有几个月?

2、一个月有多少天?

3、哪几个月有31天?哪几个月有30天?

4、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课堂教学环节

(一)汇报课前调查结果

同学们,在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去收集年历,观察连续4年的年历中的天数。同学们的结果怎样?有什么发现?下面请一个同学来把他的调查结果汇报出来。

学生汇报如:

1、一年有12个月。

2、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30天,还有29天和28天。

3、有31天的月份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30天的月份是四、六、九、十一月,有28天或29天的月份是二月。

4、二月有28天或29天。

有的年份全年365天,有的366天。

(二)学习新知

1、月份和年份

有31天的月份,我们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份,我们称为“小月”。对于天数会改变的、最特殊的二月,我们称它为“特殊月”。(边板书大月、小月、特殊月)

二月如此与众不同,这里面一定藏着小秘密。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请数学小博士为我们解释清楚。

PPT幻灯片播放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动画,并响起数学小博士的声音:“地球总是围绕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实际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四年就与标准时间相隔将近一天。人们就在这一年的二月份多加一天。就是366日了,这样的年份我们称为闰年”。

2、月份的记忆方法。

要记住大月和小月,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思考两分钟后提问)

学生介绍自己记忆的方法,可能是单双数记法、大月歌记法、左拳记忆法等等,只要符合规律,都予以肯定。

①单双数记忆法:七月以前单月是大月,八以后双月是大月。

②大月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③左拳记忆法:从拳头边沿开始数,凸起来的地方是大月,每个月31天。凹进去的地方是小月,每个月30天。二月除外。

3、读一读、赛一赛

①全班同学用左拳记忆法一起边做边念。

②比赛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熟练最响亮。

③全班同学读大月歌,且考考哪个小组记得最牢。

④数学活动。活动要求:当老师说月份数,是大月时全班男生起立,是小月时全班女生起立。老师依次说出三月、十一月、七月、九月、六月、八月、一月、十二月,二月。

4、判断平年和闰年

我们已经学会辨别大月和小月的方法。那么,平年和闰年又怎样区分呢?

我们仔细想想,闰年就是当年二月有29天的年份。所以,我们只需要看二月份的天数,就可以判断出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了。请翻开书本49页“做一做”,把闰年圈出来。观察闰年的年份数字,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的回答如下:

①每四年就出现一个闰年。

②都是双数。

③都是4的整倍数。

总结规律:把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我们用发现的规律,猜一猜20xx年之后的下一个闰年。(xxxx)把它除以4检验一下。再找出xxxx年的年历检验一下。

5、练习反馈,引出疑问: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1864年、1963年、xxxx年、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6、平年闰年判定的补充规定。

1900÷4=475没有余数,可是它是平年,为什么呢?请听数学小博士的解释。

PPT幻灯片播放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动画,并响起数学小博士的声音: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加了44分56秒。看起来误差很小,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多算了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该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做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因此科学家又做了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判断题①五月是大月。()

②十一月是大月。()

③20xx年是平年。()

④xxxx年的二月有29天。()

⑤20xx年的一月有31天。()

(四)全班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年月日》说课稿 1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量的计量”中时间单位第一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的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年和月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教材首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关系,在初步掌握各月天数后,引出平年、闰年全年天数的计算,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世界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一年、一日,知道世纪、年、月、日的关系,记住大月、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2、知道平年、闰年的天数,知道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3、结合本节课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重点确定为:让学生获得较长的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a)学生准备:各年份的年历表若干张。

b)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理念:

本课总体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让全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围绕“经历学习过程”这一主线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遵守师生互动的原则,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4、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组数)在导入部分,我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许多数,引出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是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既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又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了思维上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本环节分以下几步进行:

1、认识一年和一日

2、认识年历表

3、记大月、小月

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5、学平年、闰年的规定

6、学习世纪

1、认识一年和一日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同时配音说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样的设计,是想从浩瀚的宇宙中揭示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组织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更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认识年历表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智能结构。因此,我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发现年历表上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把从年历表上发现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展开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观察、讨论得最认真。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概括总结并板书。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小组研究获取知识,这样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记忆大、小月(演示:拳头记忆法、歌诀法等)

(1)教师提出疑问: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小朋友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发现的,要求记住这些知识,怎样很快地记住31天的大月有哪几个月?学生汇报并演示这些方法。

(2)游戏记大、小月

为了学生进一步记住大小月的月份,我采用了游戏记大小月的形式:老师说到大月时男生站,说到小月时女生站,比比谁的反应最快。这样的环节安排,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出示:平年31×7+30×4+28=()天

闰年31×7+30×4+29=()天

提出问题:31×7、30×4、28各表示什么?

5、学平年、闰年的规定

质疑:那么平年、闰年又是怎样规定呢?指出:答案就在书上。鼓励学生看书81页中间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并划出来。学生通过自学、交流,了解平年闰年的规定。然后,课件出示:

(1)规定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

(2)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不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是平年。

由此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

6、判断平年、闰年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根据四年一闰的规律,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讨论、自学课本等手段来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计算这些年份是否是4或者是400的倍数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出现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一个孩子非常激动、开心的说:“老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的方法,如果这个数的末尾两位数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样,我就能很快地用口算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个孩子的表现,是我课前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向全班同学推广。这段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要提高对学生的研究,充分了解、信任学生,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吻合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材料。

7、反馈练习

为了避勉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疲劳感,我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力求达到“新”、“活”、“实”、“用”的目的,使学生作到有张有弛,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平。所以在认识了平年、闰年之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对号入座:

19xx年19xx年19xx年

20xx年18xx年20xx年

闰年平年

()()

8、认识世纪

通过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及时反馈获得的数学信息,表述自己独到的发现。交流是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所以在认识“世纪”这个比年大的时间单位这一环节,我仍然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学、交流得出:1世纪=100年

紧接着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练习……

接着对零乱的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便于更好的有意记忆。

总结质疑: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练习的趣味性,我把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成几个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独立版块,让学生自动选择练习,使各类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1、我显身手

2、我当包公

3、走进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4、欢乐总动员

学生制20xx年()月的月历表,并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喜欢数学,主动研究数学的情感态度,我提出:请同学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走进网络世界,上网查一查有关年、月、日的更多知识。这样的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入纵深。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学习习惯,达到“曲散意未尽”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它简洁名了,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引申谈话:

总之,本课从“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理念出发,在整堂课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我相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年月日》说课稿 18

《年月日》是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九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年、月、日”之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联系;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判别平年、闰年的方法;每季度所包含的月份等知识。本节课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围绕教学重点“讲清时间单位年、月、日等知识”,让学生运用网络信息资源,自己观察→质疑→再观察→再质疑→结论→验证,记住各月,平年、闰年及各季度天数的作用,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年月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三年级学生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对一年、一月的天数也有初步了解。但是学生对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由来,判断、记忆的方法的了解等几乎没有,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自己网络搜索获得这方面的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及由来;知道各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2、过程能力与方法: 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观察、搜集、整理信息和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对年、月、日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形成认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精神。

4、信息技术能力目标:能以独立或协作方式正确、熟练地操作信息工具,在网上浏览、检索、有关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观察、搜集、整理信息和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对年月日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初步阶段,因此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探究出年月日之间的奥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共分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学生回忆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日子,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年、月、日”在我们生活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资源、探究规律。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欣赏“万年历”,自主寻找有意义的日子,探究年、月、日的基本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是观察→质疑→再观察→再质疑→结论→验证等六个环节,体现运用信息资源,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

三、搜集信息、巩固新知。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而且这个机会是均等的,既能为学生提供自学的`舞台,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许多课外知识。四、操作实践、延伸拓展。本环节我设计了一组联系生活、拓展应用的实践操作拓展题,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拓展性学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 在本节课中我落实了:“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以及数学的美。在有关数学内容的学习中,体会实事求是的精神,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最新理念。

《年、月、日》说课稿 19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新站镇中心校的。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42—44页《年月日的认识》一课。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组织学生利用年历进行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接着给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所学时间单位的一览表,以便学生记忆时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了基础。

我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教学中,学生可能对年、月、日概念有理解上的困难,对此,我将利用课件进行“三球运动”的演示。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及理论依据与落实设想

《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提出的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又指出:“数学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双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的阐述,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及能力水平,本着“服务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数感,培养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将运用激励性语言、肢体语言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年历卡、年历转盘。

五、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深知这一道理的我在导入时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今天是我生日。一大早,我就吃到了香喷喷的生日蛋糕。真高兴!可是我的朋友芳芳却特别难过,因为她今年已经九周岁了,可只过了三个生日。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然后借机引出课题。

环节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在导入的基础上,我分三个层次来进行教学。

第一层:教学年月日间的关系

本着“以学 学生汇报时,我着重启发:每用天数是多少?然后板书知识点,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动规律,使学生知道年月日的来历,在脑海中形成时间观念。最后指出:“只要用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知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去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并在小组合作中将自己的想法得到交流、完善。

第二层:学会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课标》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

首先我向学生诠释大月、小月的含义。其次,让学生结合板书说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体所指。在学生认识它们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明确:“想和12个月宝宝交朋友,首先要记住它们。你们有什么巧妙的办法?”接着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想出办法来。学生汇报后,我出示几种识记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拓宽思路,再通过课件演示,指导学生学习左拳记月法。

为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我设计了“我报月份,你听好;大月点头,小击掌;平月来了,伸胳膊”的游戏。

第三层:平年、闰年的认识、计算和判断

因为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带着随意性,所以我先提出问题:“在观察年历卡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两张年历中2月份不同。于是我抓住这一点,指出:2月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2月是29天的那一年是闰年。(课件出示)并让学生到课本44页中寻找答案。随后指导学生计算全年的天数,提出合理的计算方法。

对于探索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一教学难点,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突破。首先,创设和平、闰年交朋友的情境,然后课件出示1992年—20__年2月的天数,引导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根据学生的汇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访“四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计算、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总结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后,再次提起芳芳生日的问题,引导学生解释原因。

环节三: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基础题:

1、吃水果,做游戏

课件出示几种水果图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然后回答水果后面的填空题。

2、动动脑,来判断

课件出示判断题,学生以抢答方式进行。

开放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不寻常的日子。

环节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知识的扩展延伸以再现生活的形式展开,能把学生从数学课堂带到广阔的生活空间,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我出示一个自制的年历转盘,学生观察后,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动手设计一个。

环节五:畅谈感受,交流收获。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六、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

我想: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课上,同学们都将以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乐学、爱学、会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是生活中存在的,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年月日说课稿模板(精选6 20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认识年、月、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年、月、日》的知识内容。

2、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教材把学生已有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分三个层次组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活动。

一是通过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找自己生日的活动,了解学生对年月日的认知基础。

二是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年历卡,发现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并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每个月的天数,引出一年有12个月,几个大月和几个小月。再让学生通过涂颜色,凸现大月和小月的排列规律,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规律,并用规律来记忆。

三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20xx年全年的天数,想想做做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从年历卡查找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大月、小月和二月及每个月的天数。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知道20xx年全年有365天。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识。

3)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4)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相互的关系。教学难点是:记住各月的天数。

二、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设想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小小特别高兴,因为明天是他的生日。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学生回答自己的生日。让学生拿出年历卡,找出自己的生日。你对年月日的知识有哪些了解呢?同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是:数学来源于生活,由生活实际引入新知,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一种需要学习的迫切感。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第一层次初步认识年月日

1、请已经找到生日的同学圈出自己的生日。指名学生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

2、继续观察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那怎样把刚才发现的一些有用的信息整理出来进行研究呢?在小组内议一议,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汇报方法。请同学再进行比较,用哪种方法来整理最合适?教师小结。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3、认识大月和小月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利用表格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0xx年的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观察年历卡,通过独立思考发现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给学生的学习活动留下了较为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列表、阅读教科书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又促使学生主动地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第二层次记住大月和小月

1、请同学用彩笔给表格图色。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很快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教师参与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组织交流。如果没有学生交流利用拳头来记忆大月和小月,则由教师讲解。指名用拳头数一数。

2、说自己的生日在大月还是小月。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表格里的大月、小月涂上不同的颜色,目的是让学生主动的发现大小月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排列规律记忆哪个是大月,哪个是小月。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组织交流。

2、想做做第2题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年历里圈出来。你们还知道哪些节日和纪念日吗?学生回答,并适时地进行一些思想品德教育。

3、计算全年的天数师: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20xx年全年的天数吗?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不同的算法反馈。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查找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既让学生经历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不但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还让学生对一节课的活动进行发思,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把课堂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本节课在教法的选用上,我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多动口交流,通过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的合理运用,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年月日》说课稿 2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3、教学重点、

难点: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习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第1题是先练习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条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

(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法

1、教法上:

①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

②尽量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特点,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进率时,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教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

幻灯片演示近几年二月份的天数,学生通过动脑、想、说、总结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2、教具准备:分句课本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年历、幻灯片、录音机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观察、看书、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时,首先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等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中二月份的天数发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再经过计算1980÷4和1986÷4得出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让你们猜个谜好吗?请同学们注意听:有个宝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可以知道:在日历上我们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通过学生猜谜语和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导入课题,既直观形象,过度又自然,同时好能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我分两次口述学习目标,我是这样出示学习目标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首先要完成哪两个任务吗?我来告诉你们,第一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年、月、日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第二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这样出示目标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让学生记得住,激发求知欲。

出示完目标后,教师将沿着这条线去教,学生也将沿着这条线去学。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等知识。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看年历,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看完后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这是1993年的年历,请同学们根据鸭博士提的问题认真观察年历。由于问题简单,学生看完后会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28天。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在学生熟悉了年历之后,借助于他们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993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国庆节

是几月几号?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能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建立起了较长的时间观念,巩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地完成了前两个任务。

在学生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后,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从而引出二月。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发现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板书29天),写完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闰年)。这时,我口头出示第三个学习目标: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就是我们将要完成的第三个任务。出现了平年和闰年后,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一段录音:“你知道吗?……。”这个录音既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完录音后,我用幻灯出示了1980年到1992年二月份的天数,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四年里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的规律,并经过计算得出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从而学会判断方法。这样既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巩固判断方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对“做一做”的第3题进行了练习。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我把原题进行了改动,把书中只给的年份都分别除以了4。在判断2000年时,我用了2000÷4的,学生看到这题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00,而不是除以4呢?”我及时利用教科书下面的底注,通过让学生看82页下面的底注,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里只作为常识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用儿歌记忆大月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计算一年的天数打下了基础。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幻灯,图上有一个左拳头图,在左手的拳头上我们可以依次数出十二个月份。这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图上数月份,边数边标出月份。再学生观察图知道: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月份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都是小月。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数月份进行练习。这样既能亲身体验,又能达到巩固的目的。由此再一道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在此,讲清十二月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说的腊月。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个月份的天数之后,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己计算出平年和闰年各有几天,并填在书上,通过提问,知道平年有365天(板书365天),闰年有366天(板书366天)。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再通过“做一做”中的第1、2题进行练习。

到此,本课知识已经学完,通过看书质疑进行小结。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小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有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道的自信心。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说课稿 2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掌握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年月日这三个时间单位的。体现了时间由短到长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个时间单位,不仅是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根据上面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互联网搜索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的知识,弄清每个月的天数。

5、教学难点: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二、说教法

教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的教法是:

(1)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尽量利用直观教具、课件演示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教学中采取创设情境,引导创新式的教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目的。

三、说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进行简单操作活动的经验和能力,所以这节课我采用的学法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让学生观察、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课件、年历。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三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是那年那月那日上小学的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样直接导入本课新知,让学生体会到这个知识来自生活实际中,以致学习本知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对年、月、日的知识可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教师先让学生二人小组互说课前预习搜集到的重要节日以及父母的生日,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年月日,加强学生对年月日的感性认识。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从年历中了解到哪些知识,再通过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几个问题分别是:“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根据每个月的天数,你能推算出全年的天数吗?”完成统计卡。

(出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统计卡对12个月进行分类,教师诠释大月小月的含义。其次,鼓励学生:你有什么巧妙的办法很快记住哪个几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出方法来。学生汇报后,我出示了两种记忆方法:左拳记忆法,和儿歌记忆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自己的年历,然后以四人小组交流填写统计表,由于学生拿的是不同年份的年历,这样学生通过交流就可以发现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这样学习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2、教学大月、小月

首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而后设疑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大月与小月。然后先让学生自学48页歌诀记忆法和左拳记忆法。而后老师重点点拨,强化学生记忆。

数学课应该有数学味,淡化基础知识不等于不要基础知识。学生该掌握的知识还是要掌握的。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大、小月的知识,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一起去探索记住大、小月的有效方法。

(三)总结新知,理解运用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为强化所学知识,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强化了所学知识。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其次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

《年、月、日》说课稿 23

一、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定的比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鲜活个体的学生,时时刻刻要与它打交道。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进行的,由于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月的时间有多长大概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需借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引入,完成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会快速地说出各个月的天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

三、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观察—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四、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中的“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基本理念,我分五个环节进行设计:

(一)、复习旧知,直入正题

用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吗?这一问题引入,在复习了旧知识的同时点明了新知的性质。也告知学生本单元知识是“时分秒”知识的延续,便于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审视和学习新知。

(二)、介绍年月日的来历

通过提问,你们知道年月日是怎么来的吗?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听老师的介绍,使学生知道年月日 的形成。再者开门见山提出年月日你都了解些什么?让学生展现已知,暴露未知,点明学习的方向,便于把握教学的起点。

(三)、观察比较,探究新知 第一层:观察年历 ,认识大小月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大胆放手,先出示20__年的年历,让学生观察今年的年历下,仔细观察,看你能从年历中发现些什么?我再引导,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吗,1月有多少天,2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说一说。通过观察探究对照比较,发现各月的天数,学生观察了20__年的年历后,有了一定的方向,我再让学生观察书76页和77页的年历,然后将你观察到地每月的天数填在表格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然后我提问,你能根据这些天数分一分类吗?跟据学生的汇报,向学生诠释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含义。关于平年和闰年的深入学习我点出留在下一节课。其次,让学生结合板书说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体所指的同时我再次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看一看20__的的年历是不是一样的,。在学习全年天数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计算后,展示最优算法。以上的教学,目的 2 是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引导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知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纳表达。

第二层: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课标》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在学生认识大月、小月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识记大小月有没有什么妙方。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汇报,我再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强化左拳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并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记忆。为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我设计了“我报月份,你听好;大月拍手,小月跺脚;二月来了,不出声”的游戏。在这一活动中我让静的知识接受转变为动的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快乐中理解数学知识。

(四)、情境练习,巩固新知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紧扣重点(如在外婆家玩了连续两个月这一练习就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力求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有教育意义(如在今年的年历上圈一圈自己的生日和父母的生日)在加深对年月日的认识的同时渗透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教育);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五)、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眼睛”,是教学的“灵魂”,为课堂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从板书中,可以清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知识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年月日》说课稿 24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二、本课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设计理念

虽然年月日时间单位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设计课时考虑到这一点,先了解学生已知的内容,自主探究,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通过学生的搜集、汇报、展示、交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学习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知道自己出生的日子吗?

2、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日子?

3、这里有哪几个时间单位呢?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新课探究

1、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2、分析年月日的产生。

3、引导探索:(1)出示年历卡,说说通过年历卡,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年历卡,分组观察,讨论找出年历卡中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多?

(2)小组讨论(3)生交流。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善板书:

大月(31天)1、3、5、7、8、10、12

一年有12个月

小月(30天)4、6、9、11

特殊月二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对比xxxx年的日历看看有什么发现?(二月天数不同,我们把二月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把二月是29天的月份叫闰年。)关于平年和闰年的有关知识我们下一节课研究。

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几个特殊月?

4、教学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师:(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

a、歌诀法b、拳头记忆法。(出示拳头,师:这是什么?你们有吗?它能帮我们记住每月的天数,怎样帮呢?自学课本P48)

(2)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3)师生共同玩游戏: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 )

5、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1)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年历卡,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在2019年的年历卡上找到国庆节这一天,你是怎样找到这一天的?在找出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你们知道妈妈的生日吗?找出自己的生日

(2)请你想一想今年有哪些让你高兴、难忘、或值得庆祝的日子?在今年的年历卡上圈出来。(学生交流,并说出为什么?)

(3)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看年历卡,而且通过年历卡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现在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想一想,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年?一月?一日?举例说明。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平均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谢老师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怎么产生的,使学生认识到它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有许多亮点。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本节课谢老师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参赛比较,“这样比公不公平”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教学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注重思想方法的培养

谢老师在教学中能通过直面的课件演示让学生体验这种方法,并启发学生发现移动前和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在此,初步小结:什么是平均数?通过例题的深入研究,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帮着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逐步清晰。

三、学会运用平均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意从生活实例入手,通过练习设计,让学生借助于具体问题、具体数据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性质,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年月日》说课稿 25

尊敬的评委: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年月日》。

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时分秒以及上册学习了“24时记时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而教材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简单归纳等过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通过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德育。

在这基础上我确定了: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教学难点: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先通过一个谜语“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年历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来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第一层次初步认识年月日

你能在年历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吗?用笔圈出来。

请已经找到生日的同学圈出自己的生日。指名学生讲台上交流,并在年历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

继续观察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那怎样把刚才发现的一些有用的信息整理出来进行研究呢?在小组内议一议,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汇报方法。请同学再进行比较,用哪种方法来整理最合适?教师小结。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填在书上的表格里。认识大月和小月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利用表格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xxxx年的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说自己的生日在大月还是小月。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观察年历卡,通过独立思考发现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给学生的学习活动留下了较为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列表、阅读教科书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又促使学生主动地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2、第二层次记住大月和小月

请同学用彩笔给表格图色。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很快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教师参与活动,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组织交流。如果没有学生交流利用拳头来记忆大月和小月,则由教师讲解。指名用拳头数一数。(口诀:七八两月换着数,七月以前数单数,八月以后数双数)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表格里的大月、小月涂上不同的颜色,目的是让学生主动的发现大小月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排列规律记忆哪个是大月,哪个是小月。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游戏进一步记住大月小月

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老师说月份,认为是大月则学生站着,小月则坐着。经过一定的训练巩固后我在说2月,学生可能会有一愣,出于观望状态。这时再次揭示2月的特殊性。并让学生计算xxxx年一年的日子,并在小组交流

算法。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活动,把刚在通过找规律来记住的大月小月来进行一个巩固,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究一年有多少天,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铺垫,留下伏笔。

三、重要节日的

想想做做1让学生圈一圈并交流。(从儿童节引入让学生说说)并记忆

想想做做2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时候进行讨论记忆,知道这三个重要节日。

你还知道那些重要节日?让学生说一说,拓宽学生对重要节日的认识。

结合孩子及家人的生日,说说值得纪念的日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儿童节入手,一起回顾一些重要节日,既丰富了孩子对节日的认识,也让孩子通过这一找的过程加深对年月日的认识。

四、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不但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还让学生对一节课的活动进行发思,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把课堂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本节课在教法的选用上,我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多动口交流,通过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的合理运用,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以上就是我就《年月日》教学流程的初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当修改教学设计方案,调整教学进程,更� 以上是我就《年月日》一课的说课内容,其中一定还存在许多不恰当的地方,恳请各位专家、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板书

大月1、3、5、7、8、10、1231天

一年12个月小月4、6、9、1130天

年月日说课稿模板(精选6 26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年月日》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组织学生利用年历进行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接着给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所学时间单位的一览表,以便学生记忆时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说学生)

我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教学中,学生可能对年、月、日概念有理解上的困难,对此,我将利用课件进行“三球运动”的演示。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的阐述,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及能力水平,本着“服务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通过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数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1、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

2、教学策略:

设置悬念——自主探究——应用拓展

3、教法学法:

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选择与创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奥运会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将运用激励性语言、肢体语言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五、教学准备(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年历卡、年历转盘。

学生准备:年历卡、统计表。

六.教学流程(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故事引入:有一个罪犯,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他去了家著名的整容院去整了容。出来之后,所有的人都不认识他,然后他又去做了张护照,护照上写的他的出生日期是:1965年2月29日,当他通过检查口时,立即被我们细心的警察发现,最终没有逃过法律的制裁。同学们,你想,我们的警察是怎么一下就发现了呢?

2、看出生日期上有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一个比原来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

设计意图:课开始,就设置悬念,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有利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环节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在导入的基础上,我分三个层次来进行教学。

第一层:教学年月日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动规律,使学生知道年月日的来历,在脑海中形成时间观念。最后指出:“只要用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知识。”本着“以学 学生汇报时,我着重启发:每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等。当学生说出一年有12个月时,让学生再次观察20xx—20xx年日历,得出结论:一个有12个月(板书)。这时我会说: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迎刃而解了,那么我们再拿出日历,继续研究下一个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学生有的说一个月有31天,有的说30天,我再次板书:1、3、5、7、8、10、12是31天,4、6、9、11是30天。再次强调每月是31天的是大月,30天的是小月。并让学生找到规律,大月中的月份,7月前是单数,7月后面是双数。

第二层:学会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首先我向学生诠释大月、小月的含义。其次,让学生结合板书说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体所指。在学生认识它们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明确:“想和12个月宝宝交朋友,首先要记住它们。你们有什么巧妙的办法?”接着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想出办法来。学生汇报后,我出示几种识记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拓宽思路,再通过课件演示,指导学生学习:拳头记月法、儿歌。为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我设计了“我报月份,你听好;大月点头,小击掌;平月来了,伸胳膊”的游戏。

第三层:平年、闰年的认识、计算和判断

因为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带着随意性,所以我先提出问题:“在观察年历卡时,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两张年历中2月份不同。于是我抓住这一点,指出:2月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2月是29天的那一年是闰年。(课件出示)并让学生自学课本寻找答案。随后指导学生计算全年的天数,提出合理的计算方法。

对于探索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一教学难点,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突破。首先,创设和平、闰年交朋友的情境,然后课件出示19xx年—20xx年2月的天数,引导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根据学生的汇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访“四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计算、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总结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后,再次提起芳芳生日的问题,引导学生解释原因。

环节三: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基础题:

1.吃水果,做游戏

课件出示几种水果图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然后回答水果后面的填空题。

2.动动脑,来判断

课件出示判断题,学生以抢答方式进行。

开放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不寻常的日子。

环节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知识的扩展延伸以再现生活的形式展开,能把学生从数学课堂带到广阔的生活空间,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我出示一个自制的年历转盘,学生观察后,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动手设计一个。

环节五:畅谈感受,交流收获。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七、板书设计(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一目了然,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面简明的将本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说课稿 27

一、说教材

1、本课时在全册书中的位置:

年月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在本册书中是一个独立单元。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学过时、分、秒和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的。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利用万年历,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想,讨论,发现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难点: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特点与规律。会判断平年、闰年。

二、说教法

讲授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方法、练习法

三、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初步感知年月日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开国大典和上海世博会两段视频,让学生提取其中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主持开国大典,xxxx年5月到10月在上海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世博会。

将课本上静态的历史事件动态的呈现。让学生重温当时激动人心的场面,十分具有情感与视觉的双重冲击力。

2、合作交流经历探索全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计算等活动过程。

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认识大月、小月,然后逐步探索出平年、闰年的特点与规律及全年天数。

(1)认识大月、小月

认识大小月时,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电子年历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工具和环境。学生可以轻松查找到1900年——2049年每一年每一月的天数。此时教师选择1998年——xxxx年的年份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填写学习卡,师生共同汇总。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不同的年份中发现大月、小月的排列规律。即: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

这个学习活动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探索权、发现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获取的知识既深刻、又有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对于大月小月天数的记忆,给学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记忆方法:拳头记忆法,同时为听力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准备了歌诀记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学生充分认识大月小月的基础上,教师追问:刚才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提到2月,那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呢?由此质疑,顺利的转入本堂课的难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与2月的天数有关。

(2)认识平年闰年和全年天数

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我采用考考老师的形式,让学生随机指定年份,我准确的说出那年的二月份有多少天,让学生产生对老师崇拜的心情和对知识好奇的心理。在此,老师说明:实际老师是找到了一个法宝,你们想知道这个法宝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发现规律中,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的每年二月份天数,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当学生为自己找到算法洋洋得意时,让学生算算未来21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100÷4=520,没有余数肯定是闰年时,再通过万年历来验证,却发现2100年2月只有28天是平年,既而产生困惑。此时,我提出问题:谁能再列举几个整百年份呢?引导学生说出xxxx年、1900年、1800年时。我再次追问:他们又分别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引导学生通过万年历进行搜索,同时出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这里,还为学生提供了视频闰月的产生这个内容,让有能力的学生课后学习。

在探究全年天数时,为了避免机械的记忆。通过讨论比较得出简便的方法,知道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这样培养了学生求异、求佳的思维。

3、活用教学内化整理知识点

课堂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总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察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

4、拓展提高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整堂课将数学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认识这些知识后,引导学生通过查询有意义的历史年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说板书

年月日

大月31天

小月30天

平年28天

二月

闰年29天

《年月日》说课稿 28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年月日》。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年、月、日是教学的重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首先,我从生活实际引入:同学们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呢?在地球上能看到哪些星体?随之电脑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继而又问:你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白亮围绕地球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吗?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年、月、日)

这样通过生动的画面导入新课,一方面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确了方向。

2、分组探究,学习新知

“相信自己的学生,别以为他做不到“凡是学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师绝不代替。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学好的方法”。我开始就让学生拿出课前搜集年历卡查阅有资料等,然后投影出示要求:

(1)思考:除了前面我们学的时、分、秒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时间单位?各自的含义及他们的关系是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汇报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认识。然后由一人执笔用表格或列提纲的方法进行系统整理。

这样就给学生探究知识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整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态度。然后再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各组代表走上讲台,利用实物展台,把本组整理的情况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随时提问,本小组的其他学生也可以帮助解答,在此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及时评价,由传授者变为合作者、引导者。

3、系统整理,归纳概括

(1)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了一张自己整理的表格,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修改、评价,并大力表扬、鼓励给老师提意见的学生,使学生放开胆子畅所欲言。这样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我再准确的语言概括本课所学的时间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等。随后课件出示如下题目:

① 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份有31天?哪几个月份有30天?二月有多少天?

② 今年二月有多少天?去年、明年呢?

完成快的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大小月的排列规律及记忆方法。

接下来我鼓励学生看书质疑,因为善于提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应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

4、深化练习,拓展提高

(1)重点练习: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了较完整的认识,比较难的是对闰年的判断。针对难点我先用课件显示1991年至2000年的二月份,让学生快速判断平年和闰年。之后用红色显示闰年的几个年份,引导学生“用4除”来判断闰年的方法。这是一般的方法,公历年份是整百的要“用400去除”来判断是否是闰年,并告诉学生,大家喜爱的奥运会一般在闰年举行。

(2)发展练习:说说自己的生日在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根据学生发言我又提出了下列问题:在某一个月中,都有谁过生日?其中两位小朋友的生日相差多少天?等等。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5、课堂小结,升华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按照老师板书的年、月、日给填写关系。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合作意识。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板书形式,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的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