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精选6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这次为您整理了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精选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篇1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二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课文,现在,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请大家回忆一下,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中国台湾青年为杭州的小钱捐骨髓。

生2:杭州的小钱得了白血病,中国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

师:说得很完整,看来你上节课听讲很认真。

师板书:杭州  中国台湾

二、通读全文,自读自悟

师:孩子们,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999年9月22日。这一天,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可他,杭州青年小钱,却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是挽救小钱生命的唯一途径。那抽取骨髓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快速读一下课文,看看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抽取骨髓的过程?

学生读书。

师:谁来说一说,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抽取骨髓的过程?

生:3——5自然段。

师:你找得真准!孩子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尤其是那些令我们心中一动的文字,我们最好画下来。现在就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读这三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用心体会,等会我们一起交流。

(生读课文3——5自然段)(教师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师:好,同学们读得差不多了。刚才大家读书时专注的神情,让老师很感动。谁愿意第一个来交流?

生1: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你能说说让你感动的理由吗?

生1:因为青年在不知道家人安危的情况下,心里却只想着小钱在等待着他的骨髓救命!

师:是啊!多么让人感动啊!谁继续读?

生2: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能说说这句话哪儿触动了你的心吗?

生2:此时,余震还在发生,但他们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很感动。

师:说得多好哇!

点评: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再者,设置的两次自由读文,有目标,有梯度,让学生和文本的接触显得充实而有效。

二、精读语段,悟情悟法

师:刚才同学们谈得都不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这三个自然段,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能做得更好吗?

生:能!

(学生做练习)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练习题:

请认真阅读文章的第三——五自然段,完成练习题。

1、 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思考:

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仍”的意思是          , 此刻,李博士在                          ;此刻,那位中国台湾青年正                         。从他们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                    。

2、 联系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思考:

⑴、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意外?(把有关的句子用——画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此时此刻,怎样做才是安全的?(把有关的句子用……画出来。)

⑵、此时此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中国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沉着”可以换成        ,从“沉着”、“静静地”我们可以体会出                    。

⑶、“一次又一次”、“终于”说明了                    。

想一想,从中国台湾青年的身躯里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还有什么呢?

点评:练习设计出彩。抓住文章的中心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重点。教师紧紧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此刻”和“此时此刻”,使学生从文本出发,深刻体会句子的含义,以及作品所表达的含义。语文教学就应该这样扎扎实实,从关键词语出发,使教学落到实处。新教材的教学,如何把课堂交给学生呢?关键是授予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分析教材,学会把握重点。

三、全班交流,深化提高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播放地震录像),看,这就是发生在中国台湾的里氏7.3级的大地震。(画面定格地震惨状图片)看到录像,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1:地震太可怕了!

生2:好恐怖呀!

点评:恰到好处地通过录像资料“中国台湾地震”,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台湾青年是忍受着如何大的痛楚和冒着随时的生命危险,入情入境地帮助学生体会到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出示练习第一题)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大地震。大地震过后,余震不断。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仍”是什么意思?

生:仍是还、继续的意思。

师:回答非常准确!但此刻,李博士在干什么呢?

生: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师:那中国台湾青年此刻在干什么呢?

生:那位中国台湾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待李博士来抽取骨髓。

师:从他们的表现中你可以体会出什么呢?

生1:他们在冒着生命危险抽骨髓。

生2:他们不怕危险。

师:是啊,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他们不怕危险。

课件出示第二题

师:那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生: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师:突如其来是什么意思呢?

生:事情发生得很突然。

生:余震突然就来了!

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来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来了。那此时此刻,怎样做才比较安全呢?

生:跑到空旷的地方。

师:但此时此刻,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沉着在这儿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呢?谁来说?

生:可以换成镇定!

师:孩子们,从“沉着地”、“静静地”我们可以体会出什么呢?

生1:他们不怕危险。

生2:为了就小钱,他们不惜付出生命。

……

师:是啊,此时此刻,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心里想得更多的是挽救小钱的生命。救助小钱生命的力量已经使他们顾不上考虑自己生命的安危。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大的决心!孩子们,这就是海峡两岸心连心,不是亲人胜亲人啊!

出示: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读句子)(教师提示重读“沉着地”、“静静地”)

师:从“一次又一次”、“终于”可以读出什么?

生:抽取骨髓很不容易!

师:说得真好!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努力,针头一次又一次地脱落,他们也就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危险。他们是豁出性命去挽救小钱。孩子,们,此时此刻,从中国台湾青年的身躯里流出的还仅仅是骨髓吗?

生:不是!

师:那还有什么呢?

生1:还有爱心!

生2:亲情!

生3:希望!

生4:祝福!

师:是啊,多么崇高的品质!在病魔面前,爱心战胜了一切;时间面前,责任心战胜了一切。于是——

课件出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学生接读)

师:骨髓抽出来容易吗?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不容易读出来!

(生读这句话。)

师:骨髓抽出来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带进你的高兴再读这句话。

(生再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这就是深深的爱,这就是浓浓的情,这就是无私的奉献!请孩子们再轻声读一读课文的3——5自然段。

师:抽完了骨髓,李博士又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开始了奔波。他从花莲到台北,从台北赴香港,再从香港转机到杭州,连续工作了近二十个小时。但纵然有重重困难,也无法阻隔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此刻,老师从你的脸上看到了“感动”二字。那么,就让我们把我们的全部感动融入到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吧!

学生齐读第六段。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这让我们提着的那颗心平静了下来。我们为文章美好的结局而感动。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倾吐我们的心声吧!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师:文章学到这,让我们再一次回头细细品味文章的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你的心中,这还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从你的眼神中,我看出你有更深的体会。

课件出示:这是一座用          架设的生命桥。

生1:这是一座用爱心架设的生命桥。

生2:这是一座用亲情架设的生命桥。

师板书:爱心、血脉亲情

师:这是一座爱心桥,是一座亲情桥,更是一座神圣的桥。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遍课题。(学生读课题。)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读课题!(学生读课题。)让我们再用无私的爱读课题。(学生读课题。)

(配乐《感恩的心》),课件出示:一年以后的一天早晨,阳光依旧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已经开花,晨风中飘来甜丝丝的香气。小钱和那位中国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教师深情诵读)

生1:谢谢你救了我的生命,让我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生2:谢谢你把我从生死线上救了回来。

生3:我实在是太感谢你了,你是我的再生父母,以前我是一朵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现在,你让我绽放了。

师:孩子们,感谢的话是说不尽的,最好的感谢就是好好活下去!

五、抄写生字,拓展延伸

1、知道写袭、暂,学生抄写两遍。

2、师:这岂止是一个故事,这简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把我们的感受融进去读。(出示诗的形式,并播放音乐)

小钱得救了,

这朵生命之花又重新绽放了。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也许——小钱和这位中国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

但是在人们看来,这并不重要,

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那血脉亲情

如同生命的火种,

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传下去……

点评:老师饱含激情,倾情的投入,充分发挥了教师语言讲解的作用。慷慨的陈词,入情的倾诉,昂扬的抒发,孕育了一个激情燃烧的课堂,学生渐入其境,深入其境,师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篇2

感受血脉亲情唤起学生爱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铜鼓一小:邱卓尔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新词,并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二、教学重点: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理解中国台湾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质,以及海峡两岸同胞之间的骨肉亲情。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资料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点击课件,出示画面:病床上,静静地躺着一位年青人)

师导:同学们,有一位18岁的杭州青年,不幸得了严重的白血病,眼看这朵含苞欲放的生命之花就要枯萎了。这位身处绝境的杭州青年,命运会怎样呢?真让人揪心啊。

同学们听到这个令人心酸的消息,你会怎样帮助他呢?(学生发言)

同学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从小就知道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我非常愿意代表杭州青年谢谢你们。这位杭州青年的病情,不仅牵动着你们的心,也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还牵动着台湾同胞的心。1999年9月22日,一场跨越海峡、拯救生命的行动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天,走进这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里。板书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生读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荧屏上的病人,设置悬念,导出问题,唤起学生的爱心,把学生的情感带进课文故事的情景中,使学生的情绪一开始就处在最佳状态。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画出新词。

2、检查反馈:

(1)字词

涓涓跨越里氏骨髓奔波

突如其来谈何容易几经周折步履匆匆血脉亲情

(2)课文

①指名分段读课文

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杭州小钱,骨髓,中国台湾青年)

设计意图: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全文学习作好铺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细读,体会小钱的幸运

1、过渡:这位杭州青年的病情怎样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点击出示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位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枯萎的花苞,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花朵绽放。”

2、指导朗读。

师:读了这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师:含苞的花朵,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也充满着希望,小钱这个18岁的年轻人,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但是还没开放就要枯萎了,我们觉得可怜,同时也感到惋惜,谁能读出这种感受来?(指名读)

3、导读:白血病就是血癌,得了这种病,真的就没有一线希望了吗?(生读“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花朵绽放。”)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4、师:这一句道出了移植骨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吗?请大家读这几句话。(点击)

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常常要在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人中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骨髓捐献者。小钱是星云的,几经周折,终于在中国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①“谈何容易”你是怎样理解的?

②怎么个不容易呢?

③哪个词说明了不容易。(几经周折)你怎样理解这个词呢?可能去过哪里找?终于在哪里找到了这样的人。课件出示地图:杭州——中国台湾

④朗读句子,读出这种不容易。

设计意图:从文中的关键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品读,在读中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移植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寻找骨髓的艰难,从而知道小钱寻找到了骨髓是非常幸运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钱得了白血病是不幸的,然而在中国台湾找到了适合于他移植的骨髓又是幸运的。

此时的他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着可以挽救他生命的骨髓。就在同一时刻,台湾同胞正在为小钱的生命努力着。下一节课,让我们跨越中国台湾海峡到那边去感受真情。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在杭州医院了解了小钱的病情,也为小钱找到了骨髓而感到高兴。下面让我们跨越海峡一同来到中国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来亲眼目睹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吧!

二、精读,感悟真情

1、过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3—6自然段,把令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读读,想想为什么令你感动。

2、学生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

3、集体交流感动的语句,教师引导进一步探究。(随学生的交流而进行学习)

预设⑴(学生导出第三自然段)

“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中国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7.3级、伤亡上万人的大地震袭击了当地。”

①“同一时刻”是什么时间?

②“步履匆匆”说明了什么?

③你为什么而感动呢?

④观看地震录像(点击课件)

⑤同学们,看了录像后,有什么想法?

地震还未结束,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你会怎样做?可是李博士和那位中国台湾青年却要做抽取骨髓的手术,难道不令人感动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动读一读这段话。

预设⑵(学生导出第四自然段)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①师导读:地震还未结束,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你会怎样做?这位中国台湾青年却冒着生命危险,仍要做抽取骨髓的手术,是因为他知道→(生读)“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为青年还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家人是否平安他不清楚,是他不担心、不挂念吗?(不是)是因为→(生读)“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为青年还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心灵的煎熬,他勇敢的承受着,因为他知道→(生读)“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为青年还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②你为什么感动呢?

③师:是啊,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生答)要拯救这个白血病者——小钱。

④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为了救小钱,顾不了自己,也顾不了家人,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这位中国台湾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书:爱心)

因为有一颗爱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真的让人感动。

预设⑶、(学生导出第五自然段)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努力,引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①引导学生说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②出示句子,说说你为什么感动。

“突如其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余震”呢?余震是大地震后的震动,有大有小,无法预料。房屋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们害怕了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出示句子。具体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③师导:他们不退缩,不放弃,是因为他们知道,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前,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同时出会破坏身体的抵抗能力,生命处在生死的边缘,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移植骨髓,后果不堪设想。移植骨髓就是和时间赛跑,和时间争夺生命。

④师再导:让我们想象一下,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窗户上的玻璃啪啪掉落,身体下的病床吱吱作响……但是,李博士→(生接读)(仍沉着地站在病床前),那位青年→(生接读)(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可是针头又一次脱落,等到余震慢慢暂停下来,针头又一次刺进肌肤,他们就这样→(生接读)(经过一次又一次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中国台湾青年骨髓的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大的决心呀!怎能不使人感动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来读读这句话吧。

⑤练说:看见骨髓涓涓流出,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点击课件)

我仿佛看见这外18岁的年轻人,生命就像。

预设(4)(学生导出第六自然段)

“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务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①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动。

②师导“李博士”这个人物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哪三次?文中花费的笔墨并不多,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他的付出也不亚于这位捐献骨髓的年轻人,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李博士”吧!(点击课件介绍)你觉得李博士是个怎样的人呢?

③自由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从这段话中获取什么信息,或有什么质疑吗?

中国台湾和杭州很近,为什么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呢?

课件出示地图:中国台湾——香港——杭州——医院

④小结: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中国台湾和大陆还没有直接接通航,中国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这样时间就长了。我们来看一看李博士这天中的时间表(点击课件)他废寝忘食不辞辛劳尽职尽责用精湛的医术为骨髓配型,骨髓移植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永远尊敬这位老人,记住这位老人。

设计意图: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感悟,围绕课文说出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品读相关的语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句子所流露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物的高贵品质。

三、感悟,升华主题

1、师导:尽管中国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条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生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引导学生讨论:“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板书:血脉亲情)

4、小结:小钱得救了,这是一个美丽的结果,这凝结了台湾同胞的爱心还凝结了中国台湾和大陆同胞的血脉亲情。我们盼望中国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中国台湾人民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早已连在一起了,我们坚信→(点击出现最后一句话)(学生读)“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两岸同胞用爱心,用血脉亲情架起的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我们华夏儿女的心中。

5、练习说话: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请选择一个对象说一说。(小钱、李博士、中国台湾青年)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生命桥”的含义,体会两岸同胞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通过说话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6、拓展,延伸主题

1、师导:是啊,我们要感谢他们。下面我们看一组资料,点击课件。

①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到今为止,台湾同胞捐赠骨髓,已达八十六例。

②去年7月20日,开通了海峡两岸骨髓库业务合作与交流的绿色通道,结束了以往只是中国台湾慈济骨髓库单方面向大陆白血病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的局面。今年3月18日,中华骨髓库向中国台湾提供了第4例造血干细胞。

③中华骨髓库现库容造血干细胞已达77万多人份。

④中华骨髓库,目前向国境外血液病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34例。

师说:这些资料又一次表明,海峡两岸同祖同根,血脉相连的真谛,演绎着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亲情。

2、小结:目前,我国的白血病患者,需要有更多的人像中国台湾青年那样志愿捐献骨髓。篮球明星姚明你就是志愿大使(点击课件)“姚明抽取造血干细胞勉力青少年欲投身公益事业”。

让我们以姚明为榜样,以志愿投入公益事业的人为榜样,为社会,为人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课件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美丽可爱。”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中国台湾和大陆两岸同胞的爱心和血脉亲情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唤起的学生爱心,激励学生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情。

五、板书设计:19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爱心血脉亲情

大陆台湾

骨髓

小钱青年

六、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接触文本,和文中人物进行心灵沟通,才能获得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我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感悟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感悟血脉亲情。

1、创设自我感悟的空间,落实文本的语言文字训练。

本课的设计我把大量的时间都给了学生,在必要时给予启发或点拔。我主要抓住“感动”这条线,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划下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感受;提供品析句子的多重感悟法,让学生自主选择从多角度悟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诵读,探究人物内心活动,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真正含义。这样既落实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又突破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2、做好课程资源开发,拓宽文本向外延伸。

面对这篇距离学生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比较遥远的课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呢?在教学中,我运用了cai课件辅助手段和相关资料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手术危情和感受护送骨髓的辛劳之后,也真正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3、以说促思,发散思维,感悟人间真情。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处说话练习,如“看见骨髓涓涓流出,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请选择一个对象说一说。”等,并注意了读说结合,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最后的结束语,更是引发了学生对爱的思考,对人间真情的渴望。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篇3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理解"辗转"等部分词语的意思。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

3,在朗读中理解余震中抽骨髓的艰难历程,感受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4,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设疑激趣

1,指名读题目,我们见过石桥,木桥,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生命桥 预习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是"生命桥" 谁和谁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板书:杭州小钱===中国台湾青年)

2,出示中国台湾海峡图,介绍中国台湾背景。同学们,这就是我国的台湾海峡,在他的两旁是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虽然只相隔300千米,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如今依旧不相往来,而且连乘飞机都得从香港转机。但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却在大陆与中国台湾之间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这是为什么呢

二,初读探究,感受生命的脆弱

1,师:请打开书,让我们走进这个发生在杭州和中国台湾之间的真实的故事。因为真实,我们在读时会格外感动。让我们再来读读它,请放声读,读准读通,看看到底是一件怎样的事在感动我们。

2,词语反馈,理解

1) 出示词:凋零 含苞 绽放 骨髓 移植

辗转 暂停 身躯

2) "凋零"是什么意思 屏幕中的哪个词正好和它相反 "含苞"是怎样的

这三个词在文中的哪句话里 出示句子: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这3个词语还是在写花吗 自由读,想想这3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含苞"在这指什么 "凋零"呢 "绽放"呢

理解了词语,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练读,指名读 齐读)

3)但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中国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出示句2: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中国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你知道"辗转"这个词的意思吗

联系上下文理解:光读这句话还不行,找找前两句话,同学们边听边想这几句话在说什么

想象一下,小钱家人会在哪些地方找骨髓

我们理解了这一点,能将它读出来吗 读句子。

第二课时

三,锁定"感动",深层解读

过渡:找到骨髓的小钱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同一时刻,身处海峡彼岸的中国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1,自由读3,4,5自然段,课文的哪些语句打动了你的心 做做记号多读几遍。

2,交流,出示句3: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l 说说你的想法。

l 课文告诉我们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 边说边播放地震图片边解说: 1999年9月21日1时47分,在台湾省花莲西南突然发生7.3级大地震,这是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死亡人数2735人,伤11305人,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无家可归的达20万人以上。

师:看到这些数字,你最想说的一个词是什么 (恐怖,可怕……)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台湾青年会不牵挂自己亲人的安危吗 他为什么不去看看自己的家人,仍旧这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

l 朗读句子: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这位青年这么坚定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这位青年愿意这么冒着生命危险做手术,是因为——他知道……

引读句1: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3, 出示句4: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句话为什么打动了你

l 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是怎样的余震 (大地在颤抖,突然,急,快

面对这样的余震,博士和青年本应怎么做 但现在呢 (指名读句子)

l 想象说话:在这紧张,危险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中国台湾青年会想些什么呢 让我们用心去贴近中国台湾青年的心,同桌说一说,他在想什么。

l 朗读:我们感动于中国台湾青年的爱心,感动于李博士那高尚的医德。让我们用朗读再现李博士与青年的沉着与冷静。

l 引读:为了能让18岁的小钱重新绽放生命之花,在这样的环境中,经过——利用——终于——.

l 从中国台湾青年的身躯里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还是——(爱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四,再明题意,朗读抒情

文章学到这,让我们再一次回头细细品味文章的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你觉得这座"生命桥"只是连接着生命吗

师:这岂止是一座桥,岂止是一个故事,这简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把我们的感受融进去读。(出示诗的形式,并播放音乐)

两岸骨肉同胞,

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也许,

小钱和这位中国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

这并不重要,

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那血脉亲情,

如同生命的火种,

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五,拓展延伸,表达感激

小钱得救了,小钱康复了,当他的父母告知他海峡对岸那感人的一幕后,小钱凝望着窗外,此时此刻,小钱的内心激动万分,让我们将他的想法诉之笔端。

生命在延续——

小钱苏醒后,得知海峡那头地震中感人的一幕,内心激动万分,他……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篇4

【教材解读】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中国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中国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的含义。为了落实重难点我在设计中在力图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深入课文抓住课文关键的词句进行体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新词的含义,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2、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给予是快乐的!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通过测试我想知道我们班哪个孩子最聪明,哪个孩子最可爱。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三棵苹果树,第一棵树上结了80个苹果,第二棵树上结了100个苹果,第三棵树上结了150个苹果。现在你来到了苹果树下,要和你的对手比赛谁摘的苹果多,我们假设你们采摘的速度一样快,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

(学生谈怎么摘,就知比赛结果。)

师: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找到了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在比赛中不仅要有取胜的强烈欲望,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竞争是要讲究策略的,决不能想当然的蛮干。

师:还想不想再来一题?再来,请看题──还是这样三棵苹果树,你又来到了苹果树下,你的对手也是一个孩子,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很饿很饿。你和他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

(生谈。)

师小结:看来,你们不仅很聪明,还有一个很善良很可爱,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好!上课!

一、揭题导入,初谈感受

读题目,初步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海峡,海峡两岸和生命桥,解决对于海峡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说说大意

过渡语:《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发生在杭州与中国台湾之间的真实的故事。因为真实我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会格外感动。让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一件怎样的事在感动着我们?

要求:放声读课文,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生自由读课文。

2、初读检查:

a组:凋零、含苞、绽放。读通相关句子。理解三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凋零:(草木)凋谢了,这是用来形容小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含苞:花朵裹着花苞即将开放。就在生命力是最旺盛的时候小钱的生命却遭受到了死神的威胁。)

(绽放:花朵盛开,这里是比喻让让小钱重新获得健康,恢复生命力。)

b组:谈何容易。理解词义,把相关句子读通顺。

(谈何容易: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相当困难。)

c组:辗转。注意读音,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展转: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3、谁能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

(这里主要是对初读的检查,同时通过对词语的理解,解决第2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小钱情况的危急。)

三、聚焦“感激”,深层理解

过渡语: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爱心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爱的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钱,你会怎么想?

(预设1感激,预设2感谢那名中国台湾青年。)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交流。

1、感激点1:中国台湾青年

过渡语:师: 但是,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找出相关的句子划出来,然后谈谈你的理解。

⑴ 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中国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① 自由谈谈感受;

② 补充地震的资料,理解袭击,余震的意思。

(余震也有一定的破坏力。)

③ 从中你感受了一颗怎样的心?根据感受朗读句子。

⑵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① 地震中的青年安然无恙,但是他的家人是否平安呢?

② 海峡的这头正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正满怀希望,这是一个怎样的希望呢?

③ 现在你又看到了一颗怎样的心呢?用你的感受来读读这个句子!

⑶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① 你能体会到这无法预计的余震给青年带来的是什么吗?

② 面对这样的一位青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③ 带着你的理解来读好这两个句子。

⑷ 师:在大地震过后,在剧烈的余震中,这位青年不顾亲人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为海峡另一边的小钱捐献骨髓,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是他用自己的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感激点2:李博士

⑴ 体会会小钱感激李博士的原因:

过渡句:小钱是不幸的,刚满18岁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小钱又是幸运的,终于在治疗期限内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小钱感激为他捐献骨髓的中国台湾青年的心情,我们能够体会,也已经体会到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更细心的体会小钱心中的那份感激,他还会感激谁呢?(李博士)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抓住了哪些词句?

① 抓住:

步履匆匆、沉着,体会不顾安危,一心救人。

② 抓住:

奔波、连夜,体会不顾劳累,急人所急。手术艰难,更显真情。

⑵ 单介绍李博士。

⑶ 让我们把对李博士的感激和尊敬融入在深情的朗读中吧!

(读课文第5,6自然段。)

⑷ 是啊,李博士用他高尚的医德,用他的爱心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3、激感点3:两岸的医护人员和众多的好心人

过渡句:师:我们已经两次走进小钱的心里,感受到了他心中感激,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在一次走进他的心里,小钱还会感激谁?

⑴ 在小钱被确症为白血病,急需骨髓做移植手术时。

⑵ 当李博士取到骨髓到为小钱做移植手术之间。

(医护人员、朋友、亲人、一些素不相识的人……)

师:同学们是小钱的父母和朋友给了在病床上的小钱以最大的安慰。当他急需骨髓时新闻媒体给予极大的关注,社会各界为了给小钱找到合适的骨髓而四处奔波,又是医护人员不眠不休日夜奋战才将小钱从死亡的边缘拯救回来。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人付出和努力,奇迹才会发生;正是因为海峡两岸这么多人的爱心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配乐朗读,激情结尾

过渡句: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一朵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让两岸同胞的血脉相融。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深情的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让我们在爱心的拥抱下结束今天的课。起──

【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新词的含义,把学习新词和理解课文主旨两者结合了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效果还算是可以的,学生能够比较扎实地掌握了新词同时又来学生体会到了小钱当时情况的危急。但是在设计时没有非常严谨地对板块进行梳理,所以在教学时显得较为随意。如果能够在预设时能更为周全一点,让板块的思路再清晰一点,过程的重点在突出一点,可能教学效率会再高一点。

在整节课中我一直努力去调动学生的情绪,关注学生对于文本的体验,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我想如果我对具体环节的预设再充分一点,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会更自如一些。

可能在最初的设计时我没有把握好节点的选择,为了追求课的完整性,导致整节课的容量过满,使学生对于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浅尝辄止。如果设计为第一课时只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台湾青年的行为,从中国台湾青年的身上体会到海峡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的话,学生的学习会更为有效更为扎实。把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改为“青年静静的躺在病床上……”为主线的话,思路也许会更加清晰。

另外对于过渡语的设计还欠缺考量,我的语言不够精练,应当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孩子。

以上是我对这节个一个简单的思考。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篇5

【预习要求】:

学生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1.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     ,让人         。

2.面对一个需要骨髓移植的大陆青年,中国台湾青年顾不上

,顾不上            ,依然      ,因为他知道                   ;李博士        走进手术室,冒着

的余震的危险,      地站在手术台旁,          的努力,终于让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                 。这时候,他们的心中唯一想着的是          ,而丝毫没有                 。是大家一起用爱心架起了    ,这一座        ,这座写满爱字的      。

家庭作业:

基础题:

1. 自主积累词语10——20个。

2. 文章哪些描写让你深受感动?请选择两处分别写出让你感动的理由。

选择题:

1.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中国台湾青年见面了,会是怎样的情景?请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2.课后收集类似课文一样的感人报道,然后讲给同学听。

附板书: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爱心

中国台湾            大陆

————————————

青年            钱畅

血脉亲情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篇6

教材解读: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中国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中国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中国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中国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中国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 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中国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得要,中国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关于骨髓移植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桥是连接两个地方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桥的课文,那么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这节课中的桥连接的是哪两个地方吗?大陆和中国台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3、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开大家的这些疑问吧!

二、学习课文:

1、播放音乐,教师朗读渲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和中国台湾花莲之间的故事。1999年9月22日,早晨7点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106页,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读文中的语句。

① 师出示:“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指名再读,说说你的感受。

师:你见过含苞的花朵吗?(美)它给人一种什么感受?(生机勃勃)小钱这样一个18岁的年轻人,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一样,但是还没开放就要凋零了,什么是“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谁能读出这样的感受?(指名读)

师:小钱如果不得白血病,他可能在做些什么?(读书、学习、愉快的玩和跑)可是现在的小钱却只能在病床上躺着,谁再来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②从这段的其他句子你还读懂了什么?(骨髓十分难找,但是小钱很幸运,在中国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

师:此时的小钱会怎么样?(兴奋、高兴)

师: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中国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中国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播放地震录像)

师:(播放背景音乐)在这场大地震中,一栋栋房屋倒塌、一座座桥梁断裂,人们流离失所,顿时哭嚎遍地。许多人在一瞬间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生命。建筑物几乎全部被摧毁,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就在这种情况下,李博士仍然坚定的走进了手术室,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画完和同位交流一下。

3、谁来说说,你找到的让你感动的句子?学生说,教师出示,其他同学再谈这句。

①(教师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先谈感受。)师: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地震还未结束,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年轻人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

师:“家人”,什么叫家人?(和自己有血肉之亲的人、骨肉相连的人)中国台湾青年连自己的家人的安危都不顾了,可以感受到他把小钱看作了什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谁能读出这种情绪?谁再来读?咱们师生配合着读一读。(师读黑色部分,生读红色部分)

②还有那里让你感动?(生读第五自然段,师出示)师:什么是“沉着”谁能读出这种情绪?

师生配合读:

师渲染:此时此刻,地震还未平息,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但是……(生接读);听那,外面房屋倒塌的声音、桥梁断裂的声音,轰隆隆响彻天际,但是……(生接读);看那,人们四散逃窜,哭声、喊声混作一片,更大更严重的地震随时都可能爆发,但是……(生接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指名答)此时此刻,李博士和那位青年对小钱的关爱胜过了什么?(指名说)谁再来读?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坐着不行,就站起来)播放音乐教师渲染,齐读,读到段末。

③涓涓流出的是什么?(不仅仅是骨髓,还是爱心,是两岸人民那割舍不断的亲情。)播放《爱的奉献》,师生配合读。

④(出示地图,师解释)大家看,杭州与中国台湾只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坐飞机只需要几个小时,由于历史原因,杭州和中国台湾不能实现通航。骨髓的保质期只有24小时,而且需要不停晃动,才能保持骨髓的新鲜。李博士带着刚刚抽取的骨髓,先坐飞机到香港,再转机到杭州,一路上李博士不断摇晃着手中装有骨髓的瓶子,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终于赶到了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4、 结果,小钱得救了。大家感觉怎么样?(高兴、感动)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和喜悦之情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5、故事讲到这儿,谁能说说什么叫生命桥?(指名说,师总结:祖国宝岛台湾和祖国大陆虽被中国台湾海峡所隔,但是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息,世代相传。)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来齐读课题。

三、想象拓展、启迪心灵:

故事就讲到这儿,小钱得救了,是海峡另一端骨肉同胞给了他新生。或许小钱和这位台湾同胞永远都无法见面。但是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中国台湾青年见面了,会是怎样的情景?请同学们课下写一写。

四、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亲情

杭州 骨髓  中国台湾

小钱  年轻人

(杭州与中国台湾之间用弧线连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