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回顾导入
1、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说明文?
2、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第十一课《新型玻璃》(板书课题)。
二、精读指导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出:课文主要讲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2、指名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吸热玻璃、变色玻璃、吃音玻璃)
3、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认真想,先在小组中交流,再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中。
4、教师巡视指导。
5、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1)哪一个小组先来说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自动报警 防盗)
齐读“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说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采用这种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学生试着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话。
(2)夹丝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谁来说?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坚硬、不易碎 安全可靠)
理解“安然无恙”“藕断丝连”。
(3)变色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如何?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调色 调节光线)
作者把变色玻璃称为“自动窗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吸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那个小组愿意说。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吸热、挡冷空气 冬暖夏凉)
(5)谁来介绍吃音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消除噪音 减弱噪音强度)
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这样写有何好处?
6、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
看板书,发现文章是按什么结构写的吗?
三、拓展延伸
1、这篇文章按照先分述后总述的结构,介绍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可见,新型玻璃种类之多,功能之全,应用之广泛,在现代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过,在新型玻璃领域中,人们还将会创造出更多奇迹。同学们,能否做一次小发明家,也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创造出一个奇迹来填补玻璃发展史上的空白?怎么样?有信心吗?(学生答:有)
那就请大家放飞想象的翅膀,发挥创造潜能,大胆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吧!
(学生说自己设计的新型玻璃)
2、总结
同学们的想法真好,既新奇又实用,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一定能够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课下,同学们可以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成一段话加以介绍,插入到课文中,使它和原文有机整合。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将举办新型玻璃展销会。那么,你们就是展销会上的推销员,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你们公司生产的新型玻璃推销给在场的每一位客商,大家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
1.师:我非常相信你们,你们的推销一定会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熟悉新型玻璃。你们都想学习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
2.师: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呢?我们一块来读读课文。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
5.这5种玻璃,你对哪种玻璃有兴趣呢?那就请你根据自己的喜好的玻璃,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了解玻璃的特点、作用等。
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上台写出所学玻璃的特点、作用。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四、拓展延伸
1.最近,一个商场要装修,请你帮帮忙,他们该用哪种玻璃?为什么?
2.你们推荐的玻璃除了商场可以用,还有哪儿可以用?(练习句式: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
3.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说一句话。
师:你们的建议真好!老师谢谢你们。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玻璃?你们设计了哪些玻璃?
二、展示、推销
1.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或已经生产出来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
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自行准备。
3.汇报推销,师生点评。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推销员、最佳推销词。
三、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总结评价: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学得怎么样?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感触?
2.布置作业: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讲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新型玻璃
种类特点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 盗变色玻璃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自动窗帘”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吃音玻璃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 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 王林)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二
北京市东四九条小学 汤亚宁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阅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想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课前准备
书写生字的小黑板或投影片。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①同学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②教师板书课题点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③“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了课文我们就明白了。
↘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①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②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
(“看守”中的“看”读kān;“粘在一起”中的“粘”在本文中读zhān,“调节”中的“调”读tiáo)
③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
④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
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和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⑤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请大家拿好书,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要把生字读准。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①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
(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吸音玻璃。)
②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的?
(课文是从1.2.3.4.5自然段中介绍的。)
③第6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布置作业,练读课文
①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②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①老师导语引入:“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大家快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中找答案。
②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③学生汇报,再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和作用的关系。(由于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又和电源相接通、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的特点,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④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导朗读句子。(“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⑤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四个可以说明了这种玻璃的用途广泛,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用上“……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⑥指导朗读第一段。
↘利用表格,自主学习
①除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呢?我们来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请各个厂家把自己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分组读书讨论,要求:读课文,画特点,想作用,填表格。
新型玻璃名称
特 点
作 用
加丝网防盗玻璃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防盗夹丝玻璃非常坚硬 藕断丝连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吸热玻璃使房间冬暖夏凉阻挡强光和冷气消音玻璃消除噪音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变色玻璃反射阳光 改变颜色调节室内光线
②哪个厂家先来介绍自己生产的新型玻璃,注意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变色玻璃是怎样随着阳光的强弱调节室内光线的?
③板书,小结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些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同学们,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创新想象,让其充满自信。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一
北京市史家小学分校 屈平
课前准备
1.生字、词的幻灯片。
2.每个小组准备白纸一张,用于课后思考题一。
第一课时
↘导入
板书课题:新型玻璃
我相信同学们都见过玻璃,而今天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介绍几种我们从没有见过的玻璃。
“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的类型、新的品种)
“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新型玻璃在哪里?它有什么作用?新型玻璃“新”在哪里?有多少种新型玻璃?等等)
↘初读课文,自主预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通顺连贯。
2.自学生字:
a.同学自学生字,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b.出示生字、词的幻灯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同桌互读、指名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解答。
认读:盗窃、嫌疑、夹丝、粘、噪音、废水、安然无恙、藕断丝连
重点理解安然无恙:平安,安安稳稳地,没有受害等词语。
3.巩固练习。
以组词的形式来作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
比一比,再组词。
型( )费( )付( )
形( )废( )寸( )
占( )绸( )阻( )浅( )
粘( )调( )祖( )践( )
4.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达到了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音。
如:特殊(shū)、仍(rān)然、即(jí)使、调(tiáo)节、处(chǔ)理、奇迹(jì)
↘探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2.交流: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课文共写了5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复习、巩固、听写8个生字
第二课时
↘回忆、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窜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盗窃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板书课题
2.自由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几种新型玻璃?
↘精读课文
1.认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作用。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特点:自动报警作用:防盗
理解: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玻璃的特点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
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2.读课文,仿照第一自然段独立思考其他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填在书上)
3.小组进行交流。
每个小组发一张表格,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一起设计表格、填写表格。
4.全班汇报,老师板书。
5.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它们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
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我们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说一说,请你用自
述的方法。(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就是自己介绍自己)。
小组互相说,全班推荐。
6.探读课文,归纳说明方法:
课文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作者在介绍时使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明确要求,拓展练习
1.现在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今天我们也来发明一种新型玻璃。请你仍然用“自述”的方法说一说。
想一想,你设计的新型玻璃可以用在哪?请你用上“可以……可以……也可以……”
2.分组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
3.每组推荐一个最佳方案在全班汇报。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玻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功能独特的新型玻璃层出不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这篇课文紧紧扣住一个“新” 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全文一共6个自然段。前5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是自动报警,作用是防盗;夹丝玻璃的特点是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变色玻璃的特点是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因而能调节室内光线,起着“自动窗帘”的作用;吸热玻璃的特点是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吃音玻璃的特点是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说明了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的重要作用,预言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前5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如,第2自然段用“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这句话来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自然段的开头既连接了上文,又直接进入下一种玻璃的介绍,清楚明白;第4自然段的首句过渡非常自然,令人感到亲切。第5自然段的开头则以形象的比喻引起读者的注意,激起读者阅读的愿望。
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也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对每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都介绍得极为生动具体。如,开篇先从夜深人静、警铃骤响讲起,引人入胜地讲述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可以自动报警,为下文介绍这种玻璃的作用埋下了伏笔。再如,介绍夹丝玻璃的坚硬时,说夹丝玻璃即使破碎,碎片仍粘在一起,课文用“藕断丝连”来形容,使人容易理解。作者还把变色玻璃比作“自动窗帘”,把噪音比作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在介绍吃音玻璃时,作者又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它说成是“消除噪音的能手”,并通过具体例子和数字加以印证,使人清楚明白,印象深刻。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通过了解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安然无恙”是形容平安,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本课指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不会伤人。“藕断丝连”原是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本文是指玻璃虽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粘在一起,不会四处飞溅伤人。这两个词语生动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正是由于 “夹丝玻璃”有这个特点,所以高层建筑上采用这种玻璃才安全可靠。
②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这句话具体介绍了变色玻璃的作用:阳光强,玻璃颜色就暗,室内光线也就暗些;阳光弱,玻璃颜色就淡,室内光线也就亮些。所以说变色玻璃能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因而人们把它叫做“自动窗帘”。“自动”指不凭借人的力量而自己活动,“自动窗帘”是指自动拉开或关上的窗帘。这里把变色玻璃比作 “自动窗帘”,生动形象,恰如其分。
③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这段话是课文的最后一段,讲了两层意思:一是总结全文,作者用“正在”一词指出新型玻璃并不是无法实现的奇迹,它们已经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是点明主旨,作者又用“将会”一词启示人们创造出更多品种的新型玻璃。
(2)对词语的理解。
报警:向治安机关报告危急情况或向有关方面发出紧急信号。
企图:图谋,打算。
嫌疑: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本课是指被怀疑有盗窃博物馆里的展品的可能性。
警报:用电台、汽笛、喇叭等发出的将有危险到来的通知或信号。
问世:指作品、产品等与世人见面,本课是指吸热玻璃早就生产出来和用户见面了。
噪音:嘈杂、刺耳的声音。
吃音:本课指阻挡、消除噪音。
分贝:计量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在大、中城市的繁华街道上都有这种计量装置;科学家说,声音超过54分贝就称为噪音,对人体有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观察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伊始,教师可先告知学生这堂课将要召开新型玻璃展销会,前提是要学好《新型玻璃》这篇课文。初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如,轻声读、默读、同桌对读)通读课文,读熟课文,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思考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自己练习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填写在表格中,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学习,之后再全班交流。
在对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后,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首先让学生画出介绍每种新型玻璃特点、用途的重点词句,认真加以揣摩,说一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说一说喜欢的原因,仔细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最后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前5个自然段,探究这5个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每段的开头有什么作用,从而感悟作者在布局谋篇方面的独具匠心。
3.在学生熟读精思,基本消化了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后,便可组织召开“新型玻璃展销会”。教师可以请一名学生与自己配合做主持人,其他学生当“推销员”,展销的产品既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也可以是自己搜集的别的新型玻璃,更欢迎自己发明新型玻璃。要求“推销员”在会上把自己公司的一种 “产品”介绍给大家,重点讲明它的特点和用途。在召开展销会时,教师要通过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使说与听互动,讲与评结合,从而促使学生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4.课后安排的选作题,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请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商品说明书,了解它们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商品说明书来设计一段广告词,在全班交流、评比。
5.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应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字形结构、书写要领,将字写正确、写美观。教师应对学生写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 “恙”中羊字头的“竖”不露尾巴,并要注意上小下大;“藕”字下边的“耦”左边是“耒”不是“未”,最后一笔要由捺变为点;“废”字的最后一笔“捺”应写得长一点,以使这个字保持平衡不歪斜。另外,“粘”、“调”“处”是多音字,“粘在一起”的“粘”字应读“zhān”,“调节室内光线”的“调”字应读 “tiáo”,“处理”的“处”应读“chǔ”。
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较多,可结合课文的朗读指导正音。对于词义的理解可以利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加深理解,如,“急促”“嫌疑”“安然无恙”;有些词可以结合实物进行理解,如,“藕断丝连”,可以将一段藕轻轻掰开,让学生观察藕虽断了,丝仍旧连着。
四、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齐读: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师:你们能否也设计出一种新型玻璃,创造出一个奇迹来填补玻璃发展史上的空白?怎么样,有信心吗?
生:有!
师:那就请大家放飞想象,发挥创造潜能,大胆设计一种新型玻璃。
生:(冥思苦想)小声与周围同学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设计出了哪种新型玻璃?
生:我设计出一种音乐玻璃,这种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自动播放音乐。
生:我想发明一种净化空气玻璃,它可以自动净化空气。
生:我想发明一种香味玻璃,这种玻璃可以散发出一种人体特别喜欢的香味。
……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既新奇又实用,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一定能够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下面我们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一段话加以介绍,插入到课文中,使它和原文有机整合。
(生动笔练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将自己写的一段话放到课文中,将前后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一看是否顺畅。)
师:谁愿意将自己的“大作”读给大家听?注意读的时候先说明自己写的这段话插在原文的第几自然段之后,然后把这两个自然段连起来读。
生:我将我写的这段话插在第4自然段之后,下面我来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注意听,一会儿共同评议一下。
生:你可能会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它就是“吸热玻璃”。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你可能还会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自动净化空气,那该多好!其实,这样的玻璃早就诞生了,它就是“净化空气玻璃”。这种玻璃能在光的作用下,吸进废气、释放氧气,保护人体健康,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天然氧吧”。
师:你们认为他写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写得挺好的。既写出了这种玻璃的特点,也写出了它的作用。
师:像原文一样,也是先写特点,再写作用,一脉相承。
生:这段话跟课文的上一段话联系十分紧密,原文的开头是“你可能会想”,他这段话的开头是“你可能还会想”,我觉得这样写能跟课文形成一个整体。
师:对,这样写给人感觉很舒服,这位同学很注意段与段的衔接过渡。
生:我觉得他这段话用了一个比喻,把净化空气玻璃比喻成“天然氧吧”,很准确。
师:对,我们在介绍说明的时候,恰当地使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会使文章生动、形象。这一点也很值得大家学习。
生:我觉得他这段话的写法跟课文第4自然段有点儿雷同,缺少变化,这种玻璃的作用介绍得也不够具体。我想帮他改一改:你可能还会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自动净化空气,岂不更好?其实,你的这个想法早已变成现实了,它就是“净化空气玻璃”。这种玻璃能在光的作用下,吸进废气、释放氧气,保护人体健康。如果所有的建筑物都安装上这种玻璃,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空气都能够得到净化,我们如同生活在一个“天然氧吧”世界里,再不用担心废气的侵害了。
师:同意他这样帮你修改吗?
生:同意,非常感谢!
师:谁还愿意读一读你写的片段?
……
五、相关链接
变色玻璃 变色玻璃是怎样制成的?生产普通玻璃时,在原料中加入大约5%的光敏感物质(如,氯化银),加入0.015%的氧化剂(如,氧化铜),而后经过1 500 °c的高温熔化后就制成了变色玻璃。这种玻璃为什么会变色呢?由于氯化银和氧化铜的颗粒很小,又均匀地分布在玻璃中,当然不会影响透明度,但当遇到强光照射时,氯化银分解,产生许多银离子,阻止光线通过玻璃,使玻璃由暗变黑;而等到外界的光线变弱,在氧化铜的作用下,氯和银又重新化合成氯化银,玻璃颜色于是由深变浅。
玻璃微珠 大白天能不能放露天电影呢?能!有种反射力很强的玻璃微珠银幕能担任这个角色。微珠的直径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得多。这种银幕反射光线的本领比最白的白纸还高出一千倍。只要银幕不在阳光直射之下,即使是白天看电影也十分清晰。玻璃微珠除了“白昼银幕”外,还有其他用途。用它做交通标志,黑夜里受到车灯光的刺激马上发亮,使驾驶员在500米外就能清楚地看到交通标志。车辆一过,标志的亮光又自动消失。将玻璃微珠嵌在救生艇或救生圈上,遇难时就容易被发现了。
憎水玻璃 冬天,眼镜片上有时会蒙上水汽,遮住视线,怪讨厌的。现在发明了用憎水玻璃做的新型眼镜,水滴在上面就像荷叶上的水珠一样,会形成圆形点滴迅速溜去。汽车驾驶室装上憎水玻璃后,雨天就不必使用雨刷了。潜水艇的潜望镜如用憎水玻璃制造,当潜水艇浮出水面,就不必担心水痕遮住视线了。
微晶玻璃 玻璃家庭中的新秀——微晶玻璃比钢还硬。如果用一根微晶玻璃管当榔头,把钉子敲进木头里,玻璃管丝毫无损。它还有一个特性:几乎受热不胀,遇冷不缩。将微晶玻璃杯放在冰块上,再倒入沸腾的金属熔液,玻璃杯依然无恙,用微晶玻璃做杯盘锅碟,不仅摔不碎,而且高温不裂。用它做刀具能削铁如泥。用它做导弹头的外罩能抵得住高速飞行产生的高温。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型玻璃》这一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看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
2.读完一遍课文的同学请默读第二遍,把新型玻璃的名字划下来,并读一读,记住它们的名字。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理解段落中不理解的词语。
①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指名读第二段,齐读第二段。
②第一、二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这一课中说的是什么?指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③划出这两段中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请同学齐读这两句话。
④指名读第三段,齐读第三段。
指名读第四段,齐读第四段。
第三、四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⑤指名读第五段,理解“分贝”是什么意思。
划出这两段中的关联词语:“尽管……还是……”、“如果……就……” 。请同学齐读这两句话。
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1.小组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
2.全班交流:课件展示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
3. 课件出示:课文中有关说明方法的句子
学生自己读句子,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4. 课件出示:“新型玻璃的自述”
“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
5.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
6.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
7. 课件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内容
学生齐读一遍。
四、拓展延伸
放飞想象:大胆设计一种新型玻璃 (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
板书设计:
名称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盗
变色玻璃 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 “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 吸热,阻挡冷空气 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不断探索
创造奇迹
《新型玻璃》课堂教学实录您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
本站网址是
执教:特级教师于永正
整理:陈虹
评析:特级教师张庆
班级:江苏省新沂市实验小学四(1)班
[评者按]怎样改革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以为,改革的要点,就在于加强读书训练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便是以读书训练为“经”、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来组织阅读教学的,并使字词句的基本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之中。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评: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评:于老师善于从学生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评: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矗]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评:由此看来,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苦用心。]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评:于老师解这个词语是颇有章法的。他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
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
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
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问世”一词在口语中不大常用,学生自然会感到陌生。于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便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所以,“大纲”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谁读读最后两段?(指名读最后两段。老师相机指出错、漏之处。略。)
生:请问“分贝”是什么意思?师:这是个专用名词,大家很生疏。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孝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了。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孝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
[评:对于学生不理解的专有名词,无需反复启发,教师径直讲来,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同学们,请把于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尽管……还是……如果……就……)
师:划好了,请把这四段读一读,读到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最后四段。师巡视。最后又请一位同学读了划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评: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无需多讲,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便教师讲了也很难领会,更不要从语法角度给学生分析复句。于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在书上划下来,并读一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意在让小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然后再去学习运用。]
师:(看手表)到现在为止,我们整整读了35分钟的书。还记得我开始提的问题吗?生: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师:对,我想,书读到这个程度,人人都知道了。谁来回答?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
[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一些人囿于传统的偏见,夸大了烦琐分析的作用,似乎摒弃了烦琐分析,学生便无从理解课文内容。事实上,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乃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读书。这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反复强调“要把阅读课上成读书课”的道理也在于此。]——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师: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
生:(该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评:于老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使说话训练落到了实处,训练得有质量。](听课的老师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为她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笑声。)
[评:既训练说的能力,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于老师的这一番话,学生是很难忘的,甚至会激励她一生。什么叫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讲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
第二教时
师: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用笔划。看来陆飞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人人要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
[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信手拈来,因势利导。教给读书方法,强化良好习惯,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举重若轻,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好,接着读吧。(学生继续读、想、划。然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划得是否准确。)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
[评:这项练习设计形式新款,颇具匠心。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采用“自述”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其实,这是改变“人称”的训练,于老师以他的丰富经验,以他的创造性,把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运用到自如的程度了。]
师:大多数同学写好了,有许多人写得很漂亮。
下面,我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谁愿意来?(指名到前边来读。)
师: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特别注意听老师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学生到讲台前“自述”,于老师当面进行评改。下面是重点评的后三种玻璃的“自述”。前面的从略。)生:(读)“《变色玻璃自述》。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有人可能不知道我,其实,我早就上世了。”(师插话:“请停一下,把你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听课者忍不住笑了。老师说:“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该生恍然大悟,把“世”改为“市”。
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一个好经验。当写作文的时候——全体同学注意蔼—当你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太心慌,没有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写成‘世’。还有‘再在’、‘像向’、‘已经’的‘已’、‘所以’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当你们写作文,要用这些字的时候,别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只要你稍微地想一想,一般都不会用错的,这是经验。记住了没有?
[评:袁枚说:“但肯寻诗便有诗。”只要有了训练意识,到处可以找到训练点。](接着往下读)“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而从外面看室内却看不见。
”(师插话:“‘却什么也看不见’,加个‘什么’”)“却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小偷就不知家里有些什么,没法去偷。”(师插话:“想得真周到。不过,不是‘没法去偷’而是‘不会去偷’。”)“我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作‘自动窗帘’。你们看,于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笑声。师插话:“对!就是用你做的!”笑声、掌声。)“大家去商店把我买回家,我会为你尽力效劳。”师: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的心很善良。三好啊!还有一好,课文读得好。如果课文没读好,哪能写得这么漂亮?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跟于老师握握手。(笑声。)该第四种玻璃介绍了。请班长来吧
!生:(读)“《吸热玻璃自述》。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大大地希望能为你效劳。”(师插话:“‘大大地希望’改成‘衷心地希望’。”)“如果你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大大地为你效劳。”
师:又来个“大大地”!你是不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笑声。)把第一个“大大”改成“衷心”,把第二个“大大”改成“热情”,不要老是用“大大地”。你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读得很有感情。特别是你没忘了老年人,很善良,良心大大的——好!(笑声。)孔子的学生问他的志向,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首先愿天下的老年人能安度晚年。你这句话虽然是以新型玻璃的口气说的,但是可以看得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请上位。
[评:于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不光从“文”的角度评改,也注意到从“道”的角度评点,抓住学生在行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与熏陶,可谓“循循然善诱人”。]最后一种玻璃谁来读?好,请你来。
生:(读)“《吃音玻璃自述》。我叫‘吃音玻璃’,我虽然不像‘夹丝网防盗玻璃’那样能防盗,不像‘夹丝网玻璃’那么坚强,(师插话:“‘坚强’改为‘坚硬’。)不像‘变色玻璃’那样能调节室内光线,不像‘吸热玻璃’那样,夏天能够把强光挡在外面,冬天把温暖留在房间里,但我也有一种特殊本领,就是能吃掉噪音。你们把我装在窗上,如果街上的噪音是6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8分贝了。我是消灭噪音的能手!
师:书上说,街上的噪音是40分贝时,传到屋里能减少到12分贝,如果是60分贝时,能减少到多少分贝?
生:18分贝。师:对,18分贝,一点也不错!数学也学得好!(笑声。)她是最后一种玻璃,她把前面的概括了一下,等于替教师作了总结,我要好好谢谢这位同学。
[评:让学生当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则当众相机面批,此种方式好处很多:1.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能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2.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3.当众面批,费时少,受益面大。——当然,要面批得好,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语感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您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
本站网址是
创设丰富情境 增强切身体验
——一课的情境创设
浙江省瑞安市平阳坑镇学校 谢尚江 戴少霄
是浙教版六年制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的特点和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的教学,可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片断1]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用到许多东西,谁能说一说哪些产品是因为哪些需要而发明的?
生:飞机是为了方便生活需要发明的。
生:为了节约能源,人们发明了许多节能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泡……
生:为了节约用水,科学家发明了喷灌方法。
……
师:是啊,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都是为了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同学们就说一说最常见的玻璃有哪些用途吧。
生:窗户上装上玻璃,房间里变得明亮了。
生:人们在玻璃的一面泼上水银,玻璃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镜子。
生:人们用玻璃制成各种各样的器皿,可以盛放各类液体。
……
师:是呀,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科技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玻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反映玻璃新的用途的文章。那么,本文所写的玻璃新在哪里呢?这需要大家从文中自己寻找答案。
(学生兴趣高涨,纷纷读文、勾画、记录,教师走入学生中了解学习情况。)
……
[评析]
教师在导入 新课时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探究“需要和发明的联系”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发明,创设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接着巧妙地将话题转移到玻璃上,询问最常见的玻璃有哪些用途,这一问题也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片断2]
……
师:每一种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教师板书“特点”、“用途”,并在它们的下面分别画五个问号。)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并记住问题的答案。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能读懂,了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理解上有什么障碍,随时予以点拨。
师:同学们知道了每种的特点和用途,而且记住了。但老师还希望你写下来,题目是《自述》(教师在课题后面加“自述”两个字)。谁知道什么叫自述?
生:自述就是自己谈自己的事,自己介绍自己。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的身份写一篇《自述》。
全班分五组,分别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夹丝玻璃自述》、《变色玻璃自述》、《吸热玻璃自述》、《吃音玻璃自述》。
师:要会夸自己,把自己的特点、用途写清楚,叫人一看就想买。当然,要实事求是,不吹牛。别忘了,现在你就是了。
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到学生中间走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还要进行必要的辅导。
……
[评析]
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想像为,写一篇自述,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学生容易产生对的认同感。此时,他们自己就是了,而不再面对冷冰冰的科技知识,写自述的过程就是自我思考的过程,赋予丰富的感情色彩,激发了创作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这一设计,让学生进入角色以表演体会情境,写的过程中不仅运用到的知识,还得考虑如何表达清楚,即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技能。
(电:13968939416 邮:32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