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作者穿越戈壁滩时所见、所闻、所感,对沙漠中特有的。景象——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雨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的人生感悟,感受语言的美;增长有关海市蜃楼的知识以及成因,拓宽知识面。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教学构想:
这篇课文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由于课文篇幅长,还有很多学生们没有见过的词,所以先解决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然后再交流文中的重点问题。通过重点问题,大体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课文——《海市》,这篇文章对沙漠里的风情作了描写。
二、学习课文
1、简介作者张抗抗。
2、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海市蜃楼的材料。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沙漠的哪些景象?你对什么最感兴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把课文读通
5、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远看沙漠是什么样子?(一马平川、断墙残垣、触目惊心)
(2)大漠的旋风是怎样的?
(3)海市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形成的?
(4)彩虹是怎样的?你喜欢吗?
(5)课文最后讲“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啊,然后,在路边种上一排排树苗。那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对于绿色、生命的赞美。)
(6)讨论:课文描写了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蜃楼、彩虹、丝路花雨,为什么以“海市”为题?
三、总结
欣赏了大漠风情,我想大家对于沙漠有了更深的认识。海市蜃楼虽然很美,但那毕竟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应该追求一些实际的、真实存在的美的东西。
板书设计:
海市
旋风
沙漠海市蜃楼
彩虹
丝路花雨
作业设计: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预习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叙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圣诞节吗?每年的圣诞节你是否会收到圣诞老人送给你的新年礼物呢?你最喜欢的圣诞礼物是什么?
有一位久居他乡的老爷爷,他最喜欢的圣诞礼物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交流,研讨、理解:
1、教师:同学们,请用学过的方法快速阅读本文,读准字音,并思考几个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或不明白的问题,等会儿在班上提出来。(5分钟)
2、课堂上学生提问,全班讨论回答。(教师可适当对学生提问的方向加以引导)
3、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教师引语:同学们对本文的字词理解方面有什么困难的地方或者是你认为的重点词可提出来?
可能出现的被提问的字词有:执拗仓皇络绎不绝瘫痪蹂躏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引导学生练习给课文分段,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1-2):写信给叔公寄圣诞礼物成了家明一家头痛的事。
(3-7):回忆了叔公眷恋祖国的两件事。一件是教家明说北京话,一件是站在落马洲山头向北眺望祖国。
(8-15):写全家人反复讨论不能决定给叔公寄什么礼物,最后决定要写信问问叔公。
(16-25):写爸爸妈妈按叔公回信的要求,给叔公寄去了一袋故乡的泥土、一点花种子。
(26-28):写收到叔公的回信,说是这几年来最合他心意的圣诞礼物。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1、男女生分段朗读课文。
2、小组内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呢?从奇怪的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1、指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2、指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拓展学习
课后搜集有关圣诞节的习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4个会认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学用具: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板书:表里的生物。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2、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3、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二)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个环节就是解决了课后习题第二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出示“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这个问题也是课后习题。
三、练习
1、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经历。
2、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分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分号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表里的生物》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还有哪些描写让你很欣赏找到之后好好读一读。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文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
(围魏救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惊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2、老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有关的话,帮助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理解词语。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国军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为了体现魏国军队强大,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直接写出了魏国军队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齐国的担心间接写出魏国军队的强大。
3、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读相应的关键词句,你还能读出什么信息?
(严峻的形势让齐国必须出兵救赵,然而面对强大的魏军,齐国想救赵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为后文齐军大胜,体现孙膑的足智多谋埋下伏笔。)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对话中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依田忌之计直奔邯郸,联系上文试想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果?如果直奔邯郸有可能:(1)邯郸失守,因前文提到“赵国危在旦夕”。(2)打了胜仗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若与魏军主力硬拼,胜负难料。
3、再读孙膑的话,体会孙膑计谋的绝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先对魏军的优势、劣势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实就虚,攻打大梁”的计谋。
“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孙膑的计谋判断准确、措施果断。
4、从“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这些词中,你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孙膑的计谋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自由读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
2、在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孙膑的计谋妙在什么地方?
(孙膑一方面让无名将领带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洋洋得意之时放松了警惕,孙膑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一攻一逼让魏军实力消耗,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仅从体力上打败了对手,更从心理上战胜了对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精彩部分再读一读。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在孙膑的“一攻一逼”之后,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呢?自由读第四部分。
2、精疲力竭的魏军在进入孙膑设下的伏击圈后是个怎样的状况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
3、魏军此时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与攻赵时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相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4、对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你有什么看法?
二、再读课文,讲述故事
1、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二题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在小组内讲一讲“围魏救赵”这个故事。
3、小组推荐组员为全班讲述这个故事,共同交流评议。
4、故事交流会:讲一讲课前搜集的其他有关孙膑的故事。
三、自主积累,书写生字
1、找出课文中的成语,用“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积累。
2、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送你一片绿荫》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爬山虎的自述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显得亲切自然。文章段落层次分明,语言生动灵活,利于学生自读自悟,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和运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从第一人称的叙述中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不但要根据课文中的介绍,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在学文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对人类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领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准备:爬山虎的资料。
说教法与学法:
依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实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等常用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会学习的人
说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了解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1、课文是怎样形象、具体地介绍爬山虎的特点的呢?比较句子;
第1组
①我生长得很快,绿化覆盖面积很大。
②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
第2组
①我的叶片较大。
②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这两组句子中,哪一句说得更具体、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2、总结: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让人感到更准确、形象,让被说明物真实可感,让读者有更真切的了解,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
二、学习运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片断写作
列数据的方法是我们写作中经常用到的。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形象,帮助我们准确表达。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出示课件,学生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2、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父亲了不起表现在哪儿?儿子了不起表现在哪儿?
3、感悟:父亲的了不起。读课文2—23自然段,用“~~~”线画出描写父亲的语句,并说说父亲为什么了不起?
4、全班交流,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变化。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①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②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①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②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③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④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⑤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我。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⑥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快速默读课文12—23自然段,用“——”线画出描写儿子了不起的语句,并说说儿子为什么了不起?
(1)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不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①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②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说③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2)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①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投影:图片、音乐。)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教学目的:
1、积累本课生字词。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张抗抗的《海市》围绕“海市”写了哪些内容?
注:旋风、海市、彩虹和丝路花语,这是让沙漠生动的景象,然而这些都是旅人们虚幻的希望。“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多想看到绿油油的青稞麦和丰收的田野……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海市》。
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5★WWW.BAIHUAWEN.com★、课文描写了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语,为什么以“海市”为题?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一、畅所欲言。
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泰山日出,云南石林,流星雨、日全食……你想了解就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向长辈请教等方式了解,把自己找到的最感兴趣的一处奇观介绍给大家。
1、课前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奇观,生动、流利地讲述神奇景观。
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3、小组交流。
4、全班围绕“奇观”这一主题进行奇观推介会。
二、初显身手。
1、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奇观的资料?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2、你对其中的哪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
3、评选小博士。同学们都爱看历险记,就让我们一起编探险故事吧!
三、笔下生花。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单元中指导了这么多的奇观,大家的知识又丰富了许多,在了解这些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激发你的一些想法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编写探险故事,大家平时搜集的奇观资料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相信只要你能大胆想象,编写的故事一定会离奇、有趣,或者你也可以仿照的故事改编一个。
1、要写好有关奇观的想象类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2、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
3、全班交流协作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