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细心的小编小鱼儿给家人们整理的11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本课极其生动逼真地记叙了快手刘变戏法的过程,表现了他纯熟的技巧和出神入化的手技。文章以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从“我”(一个孩子)的眼中看快手刘变戏法,充满了童真与童趣,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本文的特点是作者把快手刘变戏法的过程写得十分生动逼真,语言准确,动态感强烈,首尾呼应;同时又写出了孩子天真的心理,读来饶有趣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表现童心和童趣,理解一般叙述与典型介绍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练习选用指定的词语写一篇短文,介绍魔术表演的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快手刘纯熟的技艺和出神入化的手技。

媒体设计:

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板书设计:

神出鬼没

13、快手刘(变戏法)

神奇无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提问:什么叫快手?“刘”是指什么?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会提哪些问题呢?

(二)交流预习收获

1、交流朗读,正音、纠错。

2、交流字词识记、含义。

3、互相质疑。

(三)初读指导。

1、学习生字词。

(1)正音。

卖糖简单绢子玻璃眨眼发烫

棒糖撂地摆摊白瓷臊

(2)释词。

撂地戏法神出鬼没

2、轻声读全文,思考并准备回答下列问题。

(3)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快手刘变戏法的情况的?

(4)课文可以分几段?

(5)默读全文,思考各段段落大意,讨论后小结。

第一段:介绍快手刘是一位变戏法的老人。

第二段:写快手刘变戏法的情况。

第三段:写我对快手刘的赞叹。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四)作业布置

1、习字册有关练习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表现童心和童趣,理解一般叙述与典型介绍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练习选用指定的词语写一篇短文,介绍魔术表演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题眼是什么?(快手)

2、为什么称他为“快手刘”,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师读第一小节自然导入第二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读:你从中了解了什么?

(2)交流:

(快手刘是谁、戏法工具、快手刘变戏法神出鬼没)

▲简要说说“快手刘”变戏法的名称和工具。

▲理解“神出鬼没”,课文中是怎样写快手刘变戏法神出鬼没的,找出关键词句同桌交流?

▲交流相机板书:

明明居然难道东指西吹好像

▲学生各自轻读课文,同座间练习运用上述词语描述“快手刘”变戏法的情况,可适当加以动作。

▲学生讲述表演。

3、读第3——6自然段,说说“我”及快手刘当时的话语,神态和动作。

(1)圈圈画画。

(2)交流并指导朗读。

(3)分角色朗读→表演

4、讨论:“我”为什么那么自信?

5、结果怎样呢?指名读第7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并朗读,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用波浪线画出写“快手刘”的话语和动作的语句,看看这两部分的介绍告诉了我们什么?)

6、想一想:文章为什么要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话语?

7、齐读最后一段,指导读两个“真是”,体会赞扬的语气。

(三)朗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总结课文,重理脉络,指导复述

一.指导复述

1.重点指导复述第二段,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1)提问:第二段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复述第一部分。

仔细阅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记住一些关键词语或句子。

“快手刘变戏法的工具。

变得神出鬼没。

变戏法的情景。

分别记住内容,同座互相练习复述,提出补充意见,再练习。

指名当众复述并进行评议。

(3)以表演助记忆,复述第二部分。

同座位分角色轮读第二部分,记住描写各自的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合上课本,共同复述第二部分内容。

仿此,交换角色练习复述。

指名当众复述。

2.练习复述全文。评议。

二.指导写魔术表演。

1.读课后习题4。想一想:这道题总的要求是什么?有哪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具体要求有两点:一是这次魔术表演是要让自己“惊奇”的,二是提供了9个词语供选用,可以自由选择,但大部分都要用上。

2.默读《快手刘》,思考:这篇文章写了快手刘变戏法的哪些方面?(语言、动作和表情)还写了“我”的什么?(心理活动以及动作、语言)

3.回忆已经看过的魔术,仔细想想当时的情景,练习写作。

三.作业:

1、写魔术表演片断

教后小记:

教学时应着重抓两点:一是抓住第二自然段中快手刘变戏法的时的饿动作,指导学生进行复述,从中体会快手刘变戏法的出神入化。二是由于采用侧面描写是本文的结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协助学生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地方,并体会这样的好处。

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前准备】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2、歌曲《天堂》,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

2.没有去过草原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一些资料,说说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说,教师及时评价。

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4.播放歌曲《天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

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

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点拨:其实这些句子就是作家老舍先生看到草原风光以后,抒发自己感情的句子。

7.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

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两种感受可以调换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原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进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

10.背诵第一自然段。

(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配乐)

四、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1.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风情。课文向我们详细地描述了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这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5.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

(1)第二自然段--迎客

A.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

B.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以及草原上的热闹场面。)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

C.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D.练习背诵本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相见

A.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B.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

C.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从"总是"和两个"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D.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

(3)第四自然段--款待

A.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

(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B.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4)第五自然段--联欢

A.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

B.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队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热爱--依恋

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

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喜爱。

教学准备

搜集带有趣味故事的对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对联。我们对对联并不陌生,前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对子歌》《郑板桥题联赠渔民》等文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对联有关的文章《茶酒联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读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做好标记。

2.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3.出示生字词拼读。

4.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5.读准“悬”“赐”“吩咐”等词语。

6.齐读课文。

(二)练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生仔细听,强调读准字音。

2.学生试读课文

①自读;

②教读节奏(生个读,点评)——读准节奏

③生自由读——读出味道(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④生竞读;点评。

三、复述课文,锻炼口语表达。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组内先练习讲一讲,看看谁讲故事语言流畅,有条理。

3.试着用3——5句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再试着用1——2句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发挥才智,探究对联的妙处。

(一)读了这则对联,你想到了什么?

(二)这个办法是怎样帮助了富商的?

(三)从这则故事中,你觉得富商是怎样一个人?

(四)猜测一下,这个学者长什么样子?可能有着怎样的经历?

五、搜集这样与对联相关的小故事,开一个“故事交流会”。

六、布置作业:背诵“积累”中提供的对联。

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利用「KWL表」连结文本与学生的经验、知识。

2、学生练习带着问题阅读信息性文章。

3、利用小标题整理信息。

4、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导入:

阅读《听那鲸鱼在唱歌》,引发学生对鲸鱼的好奇,导入教学。

这是一则故事,充满了文学想象之美。接下来的学习则是很严谨的信息性阅读,帮助我们对鲸油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

一、阅读前:我知道什么?

利用KWL表来整理自己的想法,为读文章作准备。

1、先让大家会想自己的旧经验,知道哪些关于鲸的知识,填写工作单(关于鲸我知道……)上。然后请学生轮流说出个人关于「鲸」的知识,其他同学注意倾听,鼓励互相质疑与好奇,顺便检核自己所知是否是正确的。

2、经过初步的交流分享后,关于鲸你想知道什么?将你的好奇写在工作单上(我想知道……)。小组成员互相交换工作单,分享彼此问题,并且考虑下述事项:

○小组有共同的问题吗?

○看到一些自己也想问的问题吗?

○把问题分类

二、阅读文章——边读边想问题

1、发下文章,请学生快速浏览一遍。浏览时,在可能与自己的问题有关的段落旁作上记号。

2、找到答案吗?——信息阅读

请学生找出跟自己提问相关的部分,再读一遍。读的时候,将重点信息加上底线或是用荧光笔标示出来。

提示:学生标示的不一定是「答案」,可能只是「相关数据」。文本的信息可能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大多时候,学生所求的答案是从文本的信息再推论出来的,而这也正是练习从阅读中做推论的时机。

3、邀请一组学生说一说,哪些问题文章中直接回答了?哪些问题还需要想一想,或需要更多的信息帮助?

4、将所得到的答案或信息,填到工作单中(我学到了……)

5、小组同学聊一聊,检查一下有没有原本以为知道,但却是错误的认识。

三、信息整理——为文章下小标题

再重读一次文章,这次阅读重点在为段落下小标题。看看这个段落主要在介绍或说明关于鲸的哪些信息,用简单的语句概括,例如:鲸的大小。

提示:经过整理后,就可以清楚掌握文章提供了哪些信息。

四、统整与反思

1、这次的阅读,从文章中我学到了什么?

哪些信息是你预期到的?(或是猜想到的)

哪些信息让你惊讶?

哪些信息让你质疑它的真实性?

哪些信息让你产生更多好奇?

2、关于鲸,我还想知道什么?要如何去寻找这方面的信息?

3、关于信息性的文章,我知道如何阅读了吗?

提示:活动中,学生练习了以下的阅读策略:

◎建立阅读目的——有意识的阅读

◎配合目标和提问,选择阅读内容

◎边读边想:思考问题

回想已知

思索新知

知识性文章的阅读

赵镜中

一、学生为什么读不懂知识性文章

阅读的困难其实多发生在知识性阅读上。不论是阅读的兴趣或是理解,知识性阅读对学生的挑战均较大。

读不懂的原因:

1、只记零碎的知识,不知如何组织

2、对叙写方式不熟悉,看不到数据之间的关联

3、分不出重点

4、缺乏背景知识

5、文章本身的问题

二、知识性文章的组织形态

掌握知识性文章的组织形态,就能看出知识间的关系,帮助理解与记忆。

1、定义或说明

2、论点或命题的陈述

3、异同的比较

4、因果关系的叙述

5、指引和方法

6、问题和回答

三、教学策略

1、介绍关键词汇,充实先备知识

2、注意阅读历程中多元的思维技巧

3、区辨事实与意见

4、正确的使用图表

5、自我提问(针对上述文章的组织形态自问自答)

6、讨论与探索

7、读写结合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预习

⑴读几遍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反复读读。

⑵收集一个名人事例(100字左右),仿照第3自然段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并附上他的图片(可剪贴、复印或创作)(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⑶收集一条名人名言,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⑷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带点字查一下字典。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迷恋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铭记

2、教具

⑴生字写在小黑板上 ⑵重点词语写在卡片上

⑶重点句子打印在纸上 ⑷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课题是--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

2、词语教学。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若干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一节,5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迷恋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炉火纯青铭记《本草纲目》

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流?(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

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

①滴水怎么能穿石?

②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

三、品读课文

1、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

⑴教师投影仪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⑵仔细阅读,这段话中你对哪些词语的感受比较深?谈谈体会。

⑶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一个地方、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并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到的内容。

⑷用自己的话说: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⑸关于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能把石块滴穿。

①指导朗读,点出可是、所以两个关联词,体会可是前后语气的不同。

②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品读课文“雨水”部分

⑴联系实际,说说雨水为什么不能把石块滴穿?

⑵齐读这一小节。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仿照课文第3段,搜集一个事例,简要地写下来,尽量附上人物的图片,可剪贴,也可作画。(名人的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你长大后想做什么?那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呢?我相信大家学了这篇课文后就会有清醒的认识了。

2、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过渡:同学们,在作者的眼里,滴水穿石仅仅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吗?这篇课文仅仅是想让我们了解这一现象吗?

(引导学生得出滴水穿石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一个人在成功道路上不可忽缺的一种精神。)

2、读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这种想法。

3、投影仪出示下面的句子: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点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⑴自读,这句话比较长,又是一个问句,读时既要注意停顿,又要注意语气。

⑵“滴水穿石的精神”是指什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⑶“滴穿”“顽石”是指什么?

⑷指名朗读,然后师生评价。(反复多遍)

4、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作者在课文中举了几个人的事例?依次是哪些人?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达清楚。

(在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当中,作者举了三个事例,他们依次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

教师点拨一下古今中外一词(这三个名人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这就叫古今中外,可见作者选材是多么精当。)

5、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请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然后重点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读出来。

⑴自读。

⑵同桌互读互评,并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去体会滴水穿石精神的。

⑶按三个人物分别推荐一名代表朗读,教师评价,重点词语和句子可反复读。

①出示:明代著名……《本草纲目》(第一个事例)

指名读→谈体会→喜欢读的一起在读中体会

这个事例中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

②第二个事例中要从迷恋、毕生孜孜不倦去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句话可反复朗读感悟。

③第三个事例要在完整朗读中感悟,可让喜欢读的同学一起读,训练学生的语感。

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孜孜不倦、直截了当、万般无奈、滔滔不绝、烙印”等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复述。

3、感受莫泊桑不断追求出色、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复述。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酷爱,孜孜不倦,作品,万般无奈,滔滔不绝,烙印。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莫泊桑和福楼拜两个人物的了解,并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主人公莫泊桑的了解,揭示课题。

(1)初步了解莫泊桑的成就。说的好,这就是莫泊桑,他写出了很多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随机把“作品”一词出示在黑板上)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出示PPT)

(2)复习“拜”字写法,读好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讲述的就是青年莫泊桑在成长为作家过程中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莫泊桑拜师。

“拜”是一个熟字,注意,它的右半部分是,四短横,一竖。(描红)

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莫泊桑拜师。

2、反馈学生预习课文后对福楼拜的了解,理解“文学大师”。

(1)了解文中另一个人物福楼拜。

文中莫泊桑拜谁为师福楼拜。

谁能把他的身份介绍具体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文学大师。

(2)理解“大师”的含义。

什么样的人人们会尊称他为大师啊在某些领域中相当有造诣的人。

福楼拜在文学创作方面极有造诣,所以被人尊称为——文学大师(拿词卡)带着崇敬的语气,读好——文学大师。

3、联系课文第一小节,理解“酷爱、孜孜不倦、作品”的含义,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了解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学什么。

●莫泊桑要拜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为师,学什么呀?

●抓住文中句子: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理解“酷爱、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几个词的含义。

●因为他的作品总是平平常常。(贴:平平常常)

所以他追求让自己的——作品有特色。(贴:有特色)

(2)小结,初步感莫泊桑是个有追求的文学青年。

(3)抓住“酷爱、孜孜不倦、特色、作品”几个关键词语,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莫泊桑拜师学什么。

二、深入学习,学习创造性复述,体会莫泊桑不断要求进步、勤学苦练的精神。

(一)学习莫泊桑第一、二次登门请教的经过。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1、学习课文1—5小节,通过朗读,了解人物对话内容,指导抓好莫泊桑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练习创造性复述,了解“功夫”的具体含义。

(1)反馈文章写了莫泊桑几次登门拜访。

(2)了解莫泊桑拜师过程中,福楼拜是通过什么方式教他的。文章中三次登门,也都着重描写了莫泊桑和福楼拜之间的——对话。

(3)读文,了解前两次登门莫泊桑提出的问题。

①学生先自由朗读莫泊桑前两次登门,读读人物之间的对话。

②指名读,读出疑问的口气。

③把莫泊桑说的第三句话用疑问的口气读出来。

(4)了解第一次登门面对莫泊桑的困惑,福楼拜如何指导他的,理解福楼拜所说的“功夫”的具体含义。

①师引读人物对话。

②想象莫泊桑的心理活动,进行创造型复述。

莫泊桑听了福楼拜的说他的功夫不到家,心里会想什么呢谁能联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一说。

③理解“功夫”的具体含义。

●于是,莫泊桑急切地问,那——(指导读好莫泊桑的话)

●福楼拜又是怎样指导他的呢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板书:看详细、长期记

●就是莫泊桑第一次登门,福楼拜针对他的问题——写不生动(指指黑板上的板书)教他的方法,谁能用一句话说清楚。

●小结:今天我们抓住的是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创造性复述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练习抓住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开创造性复述的。

2、学习第6小节,理解“单调”。

(1)读文,了解第一次登门后,莫泊桑的做法。

第一次登门,莫泊桑按照福楼拜的要求去做了,他是怎么做得拿起书,一起读读课文第六小节。

(2)引读课文。

他连续看了三天都——一无所获(板书)

(3)想象三天莫泊桑看到的东西,理解“单调”。

●同学们,第一天,莫泊桑站在街道上看到——(马、车)大街上来来往往只有马和车吗没有人吗?(人、马、车)

●第一天,他看到了人、马、车,看不出它们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想到老师要他长期看,于是决定第二天再看,可他看到的还是——(人、马、车),还是没发现什么特殊之处,第三天又去看,看到的仍然是。(人、马、车)

三天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用文中一个词形容就是:单调。

(4)师小结

3、学习第7、8小节,读福楼拜的话,理解这里的”功夫“指“会观察“。

(1)自由读福楼拜说的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福楼拜是怎样告诉他的,自由读读福楼拜说的话。

(2)请一生读福楼拜说的话,并注意读好一些四字词语。

这段话比较长,看谁能一口气读清楚。(富丽堂皇装饰简陋狂风暴雨烈日炎炎)注意读出感情。

(3)发现福楼拜说的这段话的表达方式。

你们发现了吗福楼拜讲了一连串的话,都是什么句?

他究竟问了多少问题啊。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心安理得、年逾八旬、雪中送炭、毫无愧色”等词语意思。

2、简要概括文章讲述的三件事,并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3、结合具体事例学习,理解“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4、体会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享受”,理解“享受”的含义。

2、板书课题:23、享受心安理得(读课题)

3、理解“心安理得”的意思。

4、师:心安理得是一种坦然的感觉,人们不必自责和惭愧,这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呢?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个词。

媒体出示:毫无愧色

5、再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过渡:人们怎样才能享受毫无愧色地心安理得呢?课文最后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

媒体出示最后一节:

人们常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当你能做到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时,就自然可以毫无愧色地享受他人给你带来的好处,享受心安理得。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指导多音字“着”。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怎么做才能享受心安理得呢?

(1)板书: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

(2)请大家用上“只要……才……”“如果……就……”这些关联词,说说怎样才能享受心安理得?指名说

(3)引读: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只有做到——,你才能——。

如果做到了——,你就能——。

(4)小结:这就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要让我们明白的道理。

3、练习概括三件事。

(1)作者是怎样感悟到这一道理的呢?课文写了人们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的三件事。请同桌互相交流,用简要的话概括三件事。

(2)学生发言,教师评议

板书:老夫妇街坊邻里

前房客“我”

“我”后游客

(3)随机指导“逾,旬”的字义和“年逾八旬”词语理解。

(4)随机指导学生用“生活用品”来概括。

(5)小结内容,引读三件事:

几年前,文中的我在欧洲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有一回,我路过法国东南部的爱归里小镇,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动人的场景——。

一年暑假,我住进学生公寓,正逢超市关门,买不到一点吃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亲身感受到这种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理念,以后,也学前房客留下多余的生活用品给以后的房客。

在阿尔卑斯山上,——,并身体力行,很自然的为别人着想,——。

三、研读课文

1、学习第一事例,深入感受人们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

(1)默读课文1,2小节,划划相关句子,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看出老夫妇和街坊邻里是在随时随地地为别人着想?

(2)媒体出示第1,2小节,交流。

(3)引读:这个小镇上的每个人任何时候都在为对方着想着。你看,每天清晨——。而每天路过老夫妇花园的人都会——,平日里——,周末的时候——

追问:平日里,街坊邻里还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呢?

(4)从这些词语中,你看到他们双方是怎样为对方着想呢?(强调“随时” )

(5)说话训练,感受“为别人付出”。

①(师:如果以街坊邻里约翰为例,想像他会怎么想,怎么做,怎样为年逾八旬的老夫妇着想呢?)

媒体出示:

约翰路过老夫妇家的花园门口,发现。

②学生交流,教师评议。

(6)理解句子意思。

媒体出示:在这中间,付出或得到的双方都显得那样心安理得。

(“要有付出才能享受心安理得”或“心安理得是接受,为了享受心安理得就要付出。”)

2、学习第二事例,体会人们随时随地为他人着想的,享受心安理得的。

(1)自读课文第3,4节,圈划理解,组内交流。

(2)媒体出示:

只见冰箱上醒目地贴着一张纸条……请您注意查看食品保质期……它们分别用塑料袋包扎好……

①引导学生从“醒目,查看食品保质期,分别包扎好”体会房客为后人着想。

②这位从未谋面的前房客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给了我最贴心的帮助,文中用了哪个词语表现前房客的这种做法?出示:雪中送炭

③引读:可我却很遗憾无法向他说声谢谢。此后我又几次去法国度假——,我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享受——。

(3)媒体出示句子:我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弥补那年暑假里留给我的遗憾。

①质疑问难

②讨论,紧扣“遗憾”一词“作者遗憾什么?怎么弥补的?”

③在这件事情中,我觉得心安理得吗?(从遗憾到弥补的过程也就是从开始的不安到心安)

④再读句子。

3、学习第三件事例

(1)哪里看出为别人着想,可以享受心安理得呢?(引导学生从“特意,很自然”等词语体会为别人着想。)

(2)交流“我”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表现。

(3)小结:此时,作者知道可能永远不会认识那个用他雨披的人,他只是希望他的举动能让自己以后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别人为他带来的方便,像这样的行为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达成了共识,作者深受感动,并且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作者的行为已经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四、复习巩固。

1、这三件事中我们看到了这些人之所以毫无愧色地享受别人带给他们的好处,是因为——(齐读第4节。)

2、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优美的文章,作者把这种精神同时带给了我们,但愿我们能把这种共识带回家里,也带到社会中去,这样我们会生活的很快乐。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3、了解文章结构。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是通过亲身经历的三件事感悟到这个道理

媒体出示:三件事的主要内容

(2)这三件事看上去各自独立,但作者这样叙述是有道理的,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叙述吗?

(3)交流

媒体出示:耳闻目睹亲身感受身体力行

五、拓展练习

1、拓展:课文中哪件事让你最感动?说说你的感受。

2、作业:

(1)抄写词语:心安理得关注头疼脑热遗憾弥补泥泞雨过天晴

遮风挡雨毫无愧色

(2)假如你是那个登山忘了带雨具的人,在暴风雨中突然发现作者留下的雨具,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样把“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理念传下去呢?展开想像写一个“享受心安理得”的故事。

板书:23享受心安理得毫无愧色

老夫妇街坊邻里

前房客“我”

“我”后游客

只有……才……随时随地

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

2、边读边想像,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

4、体会作者对书的讴歌,培养学生对书的热爱。

教学重点:

想像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书的神奇。

教学难点:

发挥想像仿写诗歌。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

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

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再读诗歌,品味体会。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自由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默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

4、同桌互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四、三读诗歌,领略神奇。

1、让我们带着对书的喜爱之情再一次走进书的世界,去领略书的神奇。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讨论,围绕“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学习,既突出了重点,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读文——谈理解——再读文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你读过哪些书?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看来大家都对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现在请大家拿取手中神奇的笔,仿照诗歌的前两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学生进行仿写)

(设计意图:让阅读与写作美丽地携手,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机地进行了习作能力的训练。)

3、交流点评。

小结:读书使我们变得豁达,变得高尚,让我们思想逐渐深刻,目光更加深远;让我们继续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在书的陪伴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4、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六、作业设计,夯实双基。

1、抄写文中的好词,背诵诗歌。

2、收集一些与读书相关的名言、谚语。

板书设计:

神奇的书

到浩瀚的天地

神奇的书、领略人世的真谛

遨游书海、精神上的富翁

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针对景物思路严谨地提问方法。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马背上的小学》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围绕“马背上的小学”写了哪些内容?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马背上的小学》。

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分小组朗读。

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 篇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前准备】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2、歌曲《天堂》,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

2、没有去过草原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一些资料,说说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说,教师及时评价。

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4、播放歌曲《天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

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

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点拨:其实这些句子就是作家老舍先生看到草原风光以后,抒发自己感情的句子。

7、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

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两种感受可以调换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原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进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

10、背诵第一自然段。

(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配乐)

四、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1、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风情。课文向我们详细地描述了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这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5、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

(1)第二自然段--迎客

A.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

B.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以及草原上的热闹场面。)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

C.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D.练习背诵本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相见

A.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B.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

C.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从"总是"和两个"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D.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

(3)第四自然段--款待

A.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

(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B.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4)第五自然段--联欢

A.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

B.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队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热爱--依恋

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11

设计理念:

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加语感、陶冶情操起着其他任何认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语文课堂就要强调朗读,这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根据本课的特点我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主,整体感悟”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以读为主”,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朗读形式将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方法,如本课采用的快速读、默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这是感悟型语文教学遵循的极为重要的原则和手段。“整体感悟”既体现了语感成分的综合,又体现了多种心理思想活动的综合。

课时目标:

品读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变戏法的过程以及“我”的心理活动,体会快手刘纯熟的技巧和出神入化的手技。

教学重难点:

本文把快手刘变戏法的过程写得十分生动逼真,语言准确,动态感强烈,首尾呼应;同时又写出了孩子天真的心理,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品读感悟描写变戏法过程的词句和"我"的心里活动上。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谁来说说快手刘是什么人呢?(电脑出示:快手刘变戏法的画面)

二、精读感悟课文

(一)品读感悟第二自然段

1、快速浏览文章,课文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和概括“快手刘”变戏法的情形。(神奇无比)

2、出示: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句子中的“神奇无比”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神出鬼没、神乎其神、奇妙无比……)

3、快手刘变戏法究竟是怎样的神奇无比呢?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词句,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快手刘变戏法的神奇。

4、学生交流朗读自己所画的句子,或谈品读感受,或评议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使学生体会快手刘变戏法“神出鬼没”的纯熟技巧。

(1)、引导学生从变戏法的工具简单体会他变得神出鬼没。

①出示: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东西,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

②“神出鬼没”是什么意思?从哪里体会出的?

③“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是指什么?

(2)、引导学生从快手刘变戏法的动作中体会他变得神出鬼没。

(其一是具体写“神出鬼没”:你明明看见每一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可是,嘿!居然四个球儿全都跑到一个茶碗下边去了。其二是概括写“神出鬼没”: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一边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似的。四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二)品读感悟第三~十自然段

1、过渡:快手刘玩“小碗扣球”让我感到神出鬼没,有一次就更让我更加佩服了。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内容

2、默读这部分,找一找“我”当时心理变化的过程,想一想“我”的心理为什么会这么变化?

3、小组交流讨论朗读体会。 (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朗读评议,要真正使小组中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4、全班交流评比,哪一小组朗读体会最好。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自信惊讶脸红钦佩)

5、全班分角色朗读。

6、为什么要把“我”当时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写得这么具体?(从“我”的亲眼所见和当时的心理活动更能表现“快手刘”所变戏法的“神奇无比”)

7、读了这段,你除了体会到快手刘变戏法技术高超以外,还有什么体会?(善良)

三、总结全文

1、这么一位可亲可敬的民间艺人在大作家冯骥才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2、再出示最后一节:真是个“快手刘”。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

①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敬佩之情,读出对小时候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②“快手刘”为什么加引号?

③你还知道哪些有类似“快手刘”这样的名号的民间艺人?或者是街头巷尾那些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本事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的手艺人?(天津的泥人张、朝天宫捏泥人的、浇糖人的、夫子庙用草编小动物的、扎花灯的

④电脑播放录像:朝天宫和夫子庙的民间艺人。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4。选一个最让你惊奇的魔术节目写下来。或者从刚才的录像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民间手艺写下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