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设计理念】
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学习课文时,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联系时代背景,想象当时的动人情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读中感悟、读中体会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有关台湾的课文吗?对台湾你有哪些了解?
在谈话中,让学生谈出有关台湾的美丽风光以及台湾人民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热烈愿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正是发生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
板书:
《难忘的一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情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ě,不要读成第二声。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自由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概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品读交流,探究体验
1、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为何如此让人难忘?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后思考:整篇课文最让你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最让人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同学们对这句话印象最深� 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4、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并想一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学,交流体会。
(依照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预设:
⑴课件出示: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①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请用课文中语言回答。
(因为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②课前搜集了有关台湾的资料,台湾光复指的是什么?
③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不让我们中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
(他们企图奴化台湾人民,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
④日本人的阴谋诡计能够得逞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不能,因为台湾人民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字;从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有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和真挚的心。感受到的)
请同学们也那么严肃认真,也那么富有感情,读台湾老师一笔一画书写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指名读,齐读。
领悟台湾老师书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很吃力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
⑵课件出示: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①为什么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并跟着教师朗读?
(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
②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③这里连用了三个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更表现出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严肃与虔诚。)
④为什么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反而读得更起劲了。
(老师、孩子们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所以没感到意外反而读得更起劲了。)
请同学们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这间充满着浓浓爱国情感的教师,跟台湾的孩子们一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读、评读。
品读语句,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到台湾人民浓浓的爱国情谊。
⑶课件出示:
我紧紧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①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怎样理解?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意思是说: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了。用反问句,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②为什么我此时有如此强烈的感情?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位老师一定要带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礼堂两面墙上新画了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作者被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震撼了。)
③一定要领我去、中国人自己的伟人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台湾 )
④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我一次次被台湾的老师和学生所打动,请同学们一起读屏幕上的语句,引读。
四、激情朗读,感情升华
1、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想你一定被台湾老师和孩子们那真挚而火热的心打动了。请再次朗读课文,抒发我们内心那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浓厚的爱国情意。
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课件:
台湾风光、中国地图。
请同学们再看一看这美丽而富饶的小岛,这游离母亲怀抱的一叶扁舟!大家展开想象,此时的台湾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否也在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师没有机械的讲解,也没有琐碎的提问,只是让学生观看台湾的风光,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再观看中国地图,感受台湾游离祖国怀抱的孤单,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迫切希望。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请反复读一读当时的动人情景。把最能打动你的一个画面记录下来。
2、请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练习设计】
1、用心读一读下边的句子,注意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⑴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chóng zhòng)新学习祖国的文字。
⑵接着,他先用闽(mǐng 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大熟悉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⑶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 zū)葛(gé g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2、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情,有些短语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补充完整:
()地握手()的敬意
()地朗读()的情景
()的民族精神()的爱国情谊
课文中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3、礼堂两面墙上新画了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的画像,如果再画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你会想到谁呢?
【教学建议】
1、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台湾光复初期,对这段历史背景学生是陌生的。课文里虽然提到一些,但很有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台湾人民对祖国深厚、强烈的感情,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2、教学本文,可从实际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思路。一种思路是从课题入手,先简要交流学生自己最难忘的一堂课,再简介历史背景,紧扣难忘让学生自读探究作者为什么很难忘,勾划有关语句作批注,最后全班交流研讨,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句段。第二种思路是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想想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心感受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3、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中语句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做到学文不断情,动情不离文。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过程中,要多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设计理念】
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学习课文时,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联系时代背景,想象当时的动人情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搜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
2、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有关中国台湾的课文吗?对中国台湾你有哪些了解?
在谈话中,让学生谈出有关中国台湾的美丽风光以及中国台湾人民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热烈愿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正是发生在中国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
板书:
《难忘的一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情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ě,不要读成第二声。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自由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概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品读交流,探究体验
1、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为何如此让人难忘?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后思考:整篇课文最让你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最让人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同学们对这句话印象最深� 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4、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并想一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学,交流体会。
(依照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预设:
⑴课件出示: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①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请用课文中语言回答。
(因为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②课前搜集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中国台湾光复指的是什么?
③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不让我们中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
(他们企图奴化中国台湾人民,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
④日本人的阴谋诡计能够得逞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不能,因为中国台湾人民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字;从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有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和真挚的心。感受到的)
请同学们也那么严肃认真,也那么富有感情,读中国台湾老师一笔一画书写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指名读,齐读。
领悟中国台湾老师书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很吃力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
⑵课件出示: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①为什么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并跟着教师朗读?
(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
②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③这里连用了三个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更表现出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严肃与虔诚。)
④为什么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反而读得更起劲了。
(老师、孩子们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所以没感到意外反而读得更起劲了。)
请同学们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这间充满着浓浓爱国情感的教师,跟中国台湾的孩子们一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读、评读。
品读语句,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到中国台湾人民浓浓的爱国情谊。
⑶课件出示:
我紧紧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①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怎样理解?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意思是说: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了。用反问句,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②为什么我此时有如此强烈的感情?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位老师一定要带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礼堂两面墙上新画了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作者被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震撼了。)
③一定要领我去、中国人自己的伟人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中国台湾 )
④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我一次次被中国台湾的老师和学生所打动,请同学们一起读屏幕上的语句,引读。
四、激情朗读,感情升华
1、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想你一定被中国台湾老师和孩子们那真挚而火热的心打动了。请再次朗读课文,抒发我们内心那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浓厚的爱国情意。
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课件:
中国台湾风光、中国地图。
请同学们再看一看这美丽而富饶的小岛,这游离母亲怀抱的一叶扁舟!大家展开想象,此时的中国台湾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否也在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师没有机械的讲解,也没有琐碎的提问,只是让学生观看中国台湾的风光,感受中国台湾的美丽、富饶;再观看中国地图,感受中国台湾游离祖国怀抱的孤单,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迫切希望。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请反复读一读当时的动人情景。把最能打动你的一个画面记录下来。
2、请给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练习设计】
1、用心读一读下边的句子,注意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⑴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chóngzhòng)新学习祖国的文字。
⑵接着,他先用闽(mǐng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大熟悉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⑶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zū)葛(gég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2、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情,有些短语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补充完整:
地握手的敬意
地朗读的情景
的民族精神的爱国情谊
课文中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3、礼堂两面墙上新画了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的画像,如果再画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你会想到谁呢?
【教学建议】
1、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台湾光复初期,对这段历史背景学生是陌生的。课文里虽然提到一些,但很有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深厚、强烈的感情,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2、教学本文,可从实际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思路。一种思路是从课题入手,先简要交流学生自己最难忘的一堂课,再简介历史背景,紧扣难忘让学生自读探究作者为什么很难忘,勾划有关语句作批注,最后全班交流研讨,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句段。第二种思路是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想想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心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3、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中语句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做到学文不断情,动情不离文。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过程中,要多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会写本课的生字,辨别形近字并进行组词,读准易误读字的字音,掌握课文中较有特点的多音字的字音、字义与组词。
【方法与能力】(1)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拓展与延伸】搜集一些关于中国台湾人民爱台保台的故事。
【重、难点突破】�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周都要学习新课,在这么多年,这么多节的新课的学习中,你有印象最深、最令你难已忘怀的一课吗?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
板书题目:难忘的一课
二、学习课文
1、“难忘的一课”学习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呢?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提示:要求学生能� 对于第二问,则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哪些地方令人难忘,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所学内容本身,一是作者与中国台湾师生的情感令人难忘。而这就需要抓住时代背景的特殊性和所学内容负载的情感因素,师生上课时的情感,还有中国台湾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变化来加以理解。
让学生先找出相关的内容,带着感情朗读,再说说自己的感悟。
2、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样的情感下出现的?
提示:要求学生结合这句话出现时的情境理解人物情感的变化和重点句子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交流课下搜集的关于中国台湾人民爱台保台的故事。
板书设计:
“我”:吸引住——眼睛湿润——激动
难忘 强烈的民族精神 深厚的爱国情感
的 写:一笔一画 认真吃力
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读:一遍又一遍 富有感情
教学目标:1、认识“闽、诸”2个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自读课题,激发情感。
1 、板书(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同学们,谁能读一读板上的句子。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黑板上的话出自课文《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介绍文章背景。
三、初读课文,扫请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课文着重写了那几个主要场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两部分其中一部分。
3、汇报并说明原因
4、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这句在文章中出现几次?每一次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出示最后一句设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五、总结全文,了解详略
《难忘的一课》中“一课”都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哪一部分详哪一部分略?
六、感情升华,读写结合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2、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一首七年前的歌你听过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这首歌唱的是谁回归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
(澳门。)
师:九年前的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得又是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香港。)
师: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还有哪位游子没有回家?
(中国台湾。)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同学们听一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师放乐曲。)
师:听完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师:激动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情到了心中,我已经从你们的眼神中看了出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动,穿过时光的隧道,来到五十七年前,在中国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上一堂……
板书课题:
难忘的一课
二、介绍背景
课文讲述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台湾“光复”初期。中国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里,日本对中国台湾进行着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中国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学生汇报:
(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出现了三次。)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四、围绕主线,体会情感
师:课文详写了师生学习的情景以及到小礼堂参观这两部分,我们下面就重点来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的三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
(强调:“我”每一次都有怎样的感受)
生谈作者的感受。
师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感受:
师:我们走进文中看文章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段。“为什么这位老师第一次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那么吃力?”别着急回答,我们现在每个人拿起笔来,写一写这句话。
(师生共同写这句话。)
师:你写的时候是不是一笔一画写的?是不是认真来写的?你吃力吗?为什么中国台湾的老师却吃力呢?谁来谈谈。
生谈。
师:写完这句话后,老师又是如何教自己的学生读的?
他先用闽南话,然后又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样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为什么他们读这句话是那么严肃认真?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能看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读这句话时,严肃认真而又富有感情。他们读这句话那么认真,更加体现出他们的爱国之心。)
师:他们是一遍一遍地读,请同学自己一遍一遍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四遍)(注意读出严肃而又那么认真的感情。)
(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同学们,不甘被奴役的中国台湾人,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写的吃力,但是他们还是一笔一画地写。虽然他们读得吃力,可是他们却读得那么──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
师:好像每个字──
(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我已经看到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你们真挚的心。这是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看看第二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
(船员和学生在教室里共同读这句话。)
师:我们看到在教室里老师这样认真,这样富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有谁能不被吸引,又有谁能不会被感动,不会为中国台湾人民的这种感情而产生敬意呢?于是情不自禁的走进教室里,跟着孩子们怎么样读这句话,但是中国台湾的老师和孩子们却没有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呢?谁来谈谈。
生谈。
师:不用吃惊,共同的汉民族语言,就证明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就像张明敏歌中唱的那样:“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同学们,再读这句话。
(应该是没有吃惊,没有意外,是大声的、整齐的、一遍又一遍地读。)
师:读到这,是不是很激动。
师:现在我们就做一个小节目。下课之后在上小礼堂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下面的一幕。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然后领着“我”到了小礼堂,在小礼堂我们又参观了──(中国伟人的画像。)
师:那么谁愿意当老师,还有谁想当中国台湾的学生,还有谁想当‘我’”。请你读课文最后这一部分,也就是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自学,一会儿老师要采访你们,看看同学们是否读懂了,而且感受到当时的心情。自己反复读这一部分,然后小组之间合作,分工扮演老师,扮演船员。现在开始准备。
(开始讨论准备表演。)
学生先自己表演,再到前面表演。
师生共演,师扮演中国台湾教师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船员介绍中国伟人的图像及其他伟人)(争取让学生感受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包含浓郁、真切的爱国感情。)
师:大陆朋友就要和我们告别了,就让我们伴着《思乡曲》,共读余光中的《乡愁》诗,来送别船员。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可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心里就只会涌出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师:下面就请拿起你的笔,再写一写这句话抒写你的心情。
(师生再次写这句话,教师用红笔。)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惟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也许母亲丑陋但你绝不能嫌弃,因为母亲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养你的甘甜乳汁;祖国贫穷,儿女绝不嫌弃,因为祖国的周身细胞铸造了你做人的灵魂之躯。是呀!我们的国家并不富强,需要发展,虽然也有黑暗的存在,但是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她,改变� 现在出国留学已成热门,不过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国外,请别忘了,赵老师和你们上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请再读这句话。
师:可以说,这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当然可以成为──难忘的一课!
(教师在课题后边加上叹号!)
【教学板书】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何利用本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回顾课堂,我感觉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是以下两点:
一、激趣导入,在歌曲中感受爱国之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演唱了《七子之歌──澳门》,接着,又让学生听了《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在听完《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后,又专门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在学生的谈话中,我不但进行了语言的训练,而且更主要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紧抓主线,读中
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抛开烦琐的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深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中国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这样的读,使语文课升华了厚重的精神。就在课堂中,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随着我与学生共同表演“参观小礼堂”,随着学生一把握着我的手,随着学生的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的泪不能自禁,夺眶而出。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读,使学生受到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再回眸整节课,我还有些遗憾: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学生的感情的发展的程度,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作为课改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具备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智慧和魄力,应该学会大胆取舍。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选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创意理解“光复”的意思。
3、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
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揭示:刚才我们听到的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首歌,歌名叫《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出了全香港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心声,所幸的是,香港人民的美梦终于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成真了。
二、课堂
1、理解“光复”,揭示课题:
⑴ 张明敏用歌声唱出了香港人民的渴望,1925年7月,著名诗人闻一多发表了爱国组诗《七子之歌》,下面是《七子之歌》中的第三首──中国台湾。
课件出示:
《七子之歌──中国台湾》
师生一起朗诵。
师:闻一多的这首诗道出了千千万万中国台湾人民的心声,同时也深深地震撼着大陆每一个同胞的心灵。的确,没有哪个母亲不思念离家的孩子,更没有哪个孩子不眷恋自己的母亲。今天,我们上的这篇课文《难忘的一课》讲的就是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后,一位船员在中国台湾乡村一所小学所见到的动人情景,有谁知道 “光复”是什么意思?(收复。)
⑵ 有时候我们理解一个词,不但要从字面上了解,还要深究:什么时候丢失的?为什么会丢失?什么时候光复的?
课件出示:
史海沉钩
让我们走进“史海沉钩”去了解这段历史吧!
师:中国台湾在日本人的铁蹄蹂躏下整整50年,50年的屈辱50年的痛苦,如今,中国台湾终于──光复了。
引导学生谈中国台湾光复后的心情。
⑶ 揭示课题,指导读题。
⑷ 析题:
抓住“一课”一词,得出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文章。
(在“一课”一词下面板书事。)
师:你能不能用感叹的语气读一读课题?
(在“难忘”一词下面板书:抒情。)
⑸ 质疑:
那这篇文章叙的是什么事?抒的又是什么情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把握结构,整体感知: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件什么事?着重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板书:
学习祖国文字 参观小礼堂
⑵ 找出描写“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小礼堂”的有关段落。
⑶ 通过刚才的自由朗读,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愛中国。
⑷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愛”字。
⑸ 说说为什么这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⑹ 分别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3、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⑴ 齐读3~6节,即第一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问: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联系具体的句子来谈,也可以通过朗读来体现。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
⑵ 女生读7~12节,即第二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问:第二次出现这句话,作者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主要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训练朗读,并引导学生了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台湾的老师和学生是欢迎我们的。)
⑶ 过渡:
除了同学们上面讲到的以外,还从哪些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对我是表示欢迎的。(参观小礼堂)齐读13~15小节。
⑷ 问:作者来到小礼堂,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中华名人)简介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此情此景,作者发出了什么感叹?
板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⑸ 抓住最后一句话教学第16节课文:
师: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怪不得作者在最后会这样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引导学生读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反问句,老师希望你们能用朗读告诉我它真的是一个反问句。“简单的话”指的是什么?“全部的感情”指的又是什么?
4、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⑴ 就让我们一排又一排,一遍又一遍地用这句最简单的话来表达我们全部的感情吧!
(再次训练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⑵ 师:今天我们在这个难忘的教室上了这堂“难忘的一课”,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适合自己的作业?
⑶ 从你们的朗读中,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炽热的中国心,就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难忘的一课吧!
【板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1、让学生分段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四、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五、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六、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七、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八、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一首七年前的歌你听过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这首歌唱的是谁回归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澳门)
师:九年前的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得又是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香港)
师: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还有哪位游子没有回家?(中国台湾)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同学们听一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然后谈谈你的感受。(师放乐曲)
师:听完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师:激动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情到了心中,我已经从你们的眼神中看了出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动,穿过时光的隧道,来到五十七年前,在中国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上一堂……(板书课题: 难忘的一课)
(二)、介绍背景
课文讲述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台湾“光复”初期。中国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里,日本对中国台湾进行着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中国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A、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B、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学生汇报
(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出现了三次。)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七子之歌》有关资料(《澳门》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首篇。其余六篇分别为《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七子之歌》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这首歌唱的是谁回归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澳门)
师:在澳门回归之前又是谁早一步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香港)
师:那么,还有哪位游子没有回家?(台湾)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学过的诗歌《七子之歌——台湾》
师: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师:激动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情到了心中,我已经从你们的眼神中看了出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动,穿过时光的隧道,来到五十七年前,在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上一堂……(板书课题: 难忘的一课)
(二)介绍背景
课文讲述的事情发生在台湾“光复”初期。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着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A、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B、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
(四)围绕主线,体会情感
师:课文详写了师生学习的情景以及到小礼堂参观这两部分,我们下面就重点来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的三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强调:“我”每一次都有怎样的感受)
师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感受:
师:我们走进文中,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这位老师第一次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那么吃力?别着急回答,我们现在每个人拿起笔来,写一写这句话。(师生共同写这句话)
师:你写的时候是不是一笔一画写的? 是不是认真来写的? 你吃力吗? 为什么台湾的老师却吃力呢?谁来谈谈。(生谈)
师:写完这句话后,老师又是如何教自己的学生读的?(“他先用闽南话…….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为什么他们读这句话是那么严肃认真?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能看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所以读这句话时,严肃认真而又富有感情。他们读这句话那么认真,更加体现出他们的爱国之心)
师:他们是一遍一遍地读,请同学自己一遍一遍地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四遍)(注意读出严肃而又那么认真的感情)
(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同学们,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写的吃力,但是他们还是一笔一画地写。虽然他们读得吃力,可是他们却读得那么一一(严肃认真、富有感情)
师:好像每个字一一(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我已经看到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你们真挚的心。这是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看看第二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船员和学生在教室里共同读这句话。)
师:我们看到在教室里老师这样认真,这样富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有谁能不被吸引,又有谁能不会被感动,不会为台湾人民的这种感情而产生敬意呢?于是情不自禁的走进教室里,跟着孩子们怎么样读这句话,但是台湾的老师和孩子们却没有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呢?谁来谈谈。(生谈)
师:不用吃惊,共同的汉民族语言,就证明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就像张明敏歌中唱的那样:“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同学们,再读这句话。(应该是没有吃惊,没有意外,是大声的、整齐的、一遍又一遍地读)
师:读到这,是不是很激动。
师:现在我们就做一个小节目。下课之后在上小礼堂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下面的一幕。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然后领着“我”到了小礼堂,在小礼堂我们又参观了—(中国伟人的画像。)
师:那么谁愿意当老师,还有谁想当台湾的'学生,还有谁想当‘我’”。请你读课文最后这一部分,也就是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自学,一会儿老师要采访你们,看看同学们是否读懂了,而且感受到当时的心情。自己反复读这一部分,然后小组之间合作,分工扮演老师,扮演船员。现在开始准备。(开始讨论准备表演)
学生先自己表演,再到前面表演。
师生共演,师扮演台湾教师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船员介绍中国伟人的图像及其他伟人)(争取让学生感受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包含浓郁、真切的爱国感情)
师:大陆朋友就要和我们告别了,就让我们共读余光中的《乡愁》诗,来送别船员。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可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心里就只会涌出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师:下面就请拿起你的笔,再写一写这句话抒写你的心情 (师生再次写这句话,教师用红笔)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惟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也许母亲丑陋但你绝不能嫌弃,因为母亲的周身血液化作了喂养你的甘甜乳汁;祖国贫穷,儿女绝不嫌弃,因为祖国的周身细胞铸造了你做人的灵魂之躯。是呀!我们的国家并不富强,需要发展,虽然也有黑暗的存在,但是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她,改变� 现在出国留学已成热门,不过有一天,一旦你身在国外,请别忘了,老师和你们上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请再读这句话。
师:可以说,这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当然可以成为—— 难忘的一课!(教师在课题后边加上叹号)
板书: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准备:
1、收集台湾风景名胜图片。
2、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3、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的宝岛台湾,风光秀丽,物产富饶,与祖国大陆仅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之所以称赞它美丽,请同学们先欣赏一组图片。(出示课件)
正因为它美丽富饶,致使这块土地历尽沧桑,经常被肆意践踏。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出示课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台湾早期居住人民大部分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荷兰和西班牙都曾统治过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时的事。
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难忘的一课》,故事就发生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
二、走进课文
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并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台湾人民是怎样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1、同学们课前预习了没有?老师这里有两个字想考考大家。出示课件:闽、诸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3、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把它找出来。并思考它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一)学习第一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1、这三次不同情况下的出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同的;我们先来看第一次出现的情景。出示课件
学生质疑:光复:收复,指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
真挚:感情真诚而恳切。
为什么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在台湾光复后,台湾人民急切要表达自己是中国人,他们热爱祖国的火热的感情可以从他们学习祖国文字中间表露出来。)
2、谁能把他们对祖国的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
(二)学习第二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1、出示课件
2、请同学们再仔细把这一段内容好好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当一个陌生人走进教室,师生们为什么不感到意外?(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3、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把它朗读一遍。
(三)学习第三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1、学习了祖国的文字,作者又参观了小礼堂。那么他参观小礼堂时,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出示课件图片,这些伟人你们了解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伟人介绍: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3、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为什么不觉湿润了?
4、此时此刻,你想对台湾的师生说些什么?
5、那么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6、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谁能把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配乐朗读)
三、复习总结
最后,让我们怀着真挚的感情,再齐读一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单元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探讨、团结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时代背景,创设情景,使学生如情入境。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1、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大陆横行霸道八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占并血腥统治了台湾整整50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在台湾刚刚光复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二、合作交流
(一)、自读课文,梳理文脉
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都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听了一位——的老师上了一堂课。课的内容只有一句话:————————。课后我又参观了——————。我觉得这堂课上得——,让我———。
2、学生分享,教师点评。
(二)、浏览课文,找到中心
1、出示浏览要求: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
2)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次
“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2、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三)、单元组合作学习
1、教师出示合作要求:1)四人单元组交流批注感受;
2)组内达成共识,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次。
2、教师了解选择情况,适时引导。
3、单元组合作要求:1)组内用喜欢的方式朗读选择的部分;
2)找出能够体现中心句的词语;
3)读一读这些词语,你的感受是什么?完成大卡。
4)时间为8分钟。
4、学生汇报展示,生生互评。
5、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点评。
6、学生有感情的齐读选择的部分。
(四)、写一写
1、假如你就是作者,在那样的情景中,你一定也会感动不已。就让我们用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吧!
出示教师写的例子,老师已经写了一段,请一生读。请用精炼的诗一样的语言写,你可以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词句,也可以合理想象。我写的是开头一部分,你可以接着往下写,刚刚研究那个镜头的就可以写写那个镜头。
2、学生练写。
3、全班交流分享。
(五)、巩固延伸
同学们,经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法国作家都德在他的文章《最后一课》中这样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的,祖国的语言就象征着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都德的《最后一课》讲述了法兰西人民被剥夺学习祖国语言前夕的故事,同学们课余可以去看一看。
(六)、作业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作业完成:
1、爱诵读的你,不妨给你的家人和朋友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2、爱阅读的你,不妨读一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或者一些台湾作家的作品如: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3、爱写作的你,不妨将课堂上的一节小诗创作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4、爱唱歌的你,不妨听听学学有关台湾的歌曲比如:《鼓浪屿之歌》、《我的中国心》等
5、爱思考的你,不妨写下你的读后感悟和思考。
6、爱探索的你,不妨了解一下台湾的地理和历史资料,然后把它余同学们分享。
(七)教师总结全文,全班感情朗读。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选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创意理解“光复”的意思。
3、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
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揭示:刚才我们听到的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首歌,歌名叫《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出了全香港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心声,所幸的是,香港人民的美梦终于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成真了。
二、课堂
1、理解“光复”,揭示课题:
⑴张明敏用歌声唱出了香港人民的渴望,1925年7月,著名诗人闻一多发表了爱国组诗《七子之歌》,下面是《七子之歌》中的第三首──台湾。
课件出示:
《七子之歌──台湾》
师生一起朗诵。
师:闻一多的这首诗道出了千千万万台湾人民的心声,同时也深深地震撼着大陆每一个同胞的心灵。的确,没有哪个母亲不思念离家的孩子,更没有哪个孩子不眷恋自己的母亲。今天,我们上的这篇课文《难忘的一课》讲的就是1945年台湾“光复”后,一位船员在台湾乡村一所小学所见到的动人情景,有谁知道“光复”是什么意思?(收复。)
⑵有时候我们理解一个词,不但要从字面上了解,还要深究:什么时候丢失的?为什么会丢失?什么时候光复的?
课件出示:
史海沉钩
让我们走进“史海沉钩”去了解这段历史吧!
师:台湾在日本人的铁蹄蹂躏下整整50年,50年的屈辱50年的痛苦,如今,台湾终于──光复了。
引导学生谈台湾光复后的心情。
⑶揭示课题,指导读题。
⑷析题:
抓住“一课”一词,得出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文章。
(在“一课”一词下面板书:记事。)
师:你能不能用感叹的语气读一读课题?
(在“难忘”一词下面板书:抒情。)
⑸质疑:
那这篇文章叙的是什么事?抒的又是什么情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把握结构,整体感知: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件什么事?着重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板书:
学习祖国文字参观小礼堂
⑵找出描写“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小礼堂”的有关段落。
⑶通过刚才的`自由朗读,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愛中国。
⑷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愛”字。
⑸说说为什么这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⑹分别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3、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⑴齐读3~6节,即第一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问: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联系具体的句子来谈,也可以通过朗读来体现。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
⑵女生读7~12节,即第二次出现的有关段落:
问:第二次出现这句话,作者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主要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训练朗读,并引导学生了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台湾的老师和学生是欢迎我们的。)
⑶过渡:
除了同学们上面讲到的以外,还从哪些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对我是表示欢迎的。(参观小礼堂)齐读13~15小节。
⑷问:作者来到小礼堂,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中华名人)简介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此情此景,作者发出了什么感叹?
板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⑸抓住最后一句话教学第16节课文:
师: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怪不得作者在最后会这样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引导学生读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反问句,老师希望你们能用朗读告诉我它真的是一个反问句。“简单的话”指的是什么?“全部的感情”指的又是什么?
4、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⑴就让我们一排又一排,一遍又一遍地用这句最简单的话来表达我们全部的感情吧!
(再次训练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⑵师:今天我们在这个难忘的教室上了这堂“难忘的一课”,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适合自己的作业?
⑶从你们的朗读中,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炽热的中国心,就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难忘的一课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做课前预习,扫除字词障碍。通读课文。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 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
1、质疑:
通过你的预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按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
2、导学:
(1)思考文题:
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
(2)提示:
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
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阅读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抓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
a、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 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
1.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引导理解:第二次出现
1、说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找出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的感受?(感动)
5.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次出现
1.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2.“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3.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三、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四、作业布置: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写会生字词。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意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了解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
2、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
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会不会也让你难忘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之后同桌互查。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之后小组内交流。
3、读读想想:
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4、细读课文,用“──”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5、再读,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6、三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7、全班交流、汇报、体会情感:
第一次,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写得认真吃力,说明什么?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之后练读。
第二次,一遍一遍地读,读得严肃认真,说明了什么?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之后练读。
第三次,“我”激动地说,表明了什么?
(表达了我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之后练读。
三、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
2、指名读,全班评议,再读。
3、全班齐读,再次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表达的情感。
四、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1、“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将来,中国台湾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2、课文学完了,你最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认真、严肃、有感情
大声、整齐、起劲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1、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2、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
(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
(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
“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难忘的一课》。谁来说说这难忘的一课发生在什么地方?
(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
2、中国台湾,对我们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非常神秘的地方。课前老师请你们分组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现在就请你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课前把资料制作成网页,图文结合,学生一一介绍:中国台湾的阿里山;中国台湾的日月潭;中国台湾的自然资源;中国台湾的历史。)
中国台湾真是一个宝岛啊!但也真由于它的美丽富饶,致使这块土地万尽沧桑,经常被肆意践踏。老师想请大家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后,1859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中,中国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话,不许学中国文字,中国台湾人民渴望赶走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时的事。
3、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二、教学课文
同学们,法国小说家都德曾经说过:“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不甘被奴役的中国台湾人民并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文字。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中国台湾人民是怎样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把它找出来。并思考它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1、学习第一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⑴ 这三次不同情况下的出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同的;我们先来看第一次出现的情景。请大家轻读这一段,然后做“测一测”中的选择题,根据你做的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光复:收复,指中国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
闽南语:让学生听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
真挚:感情真诚而恳切。
为什么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在中国台湾光复后,中国台湾人民急切要表达自己是中国人,他们热爱祖国的火热的感情可以从他们学习祖国文字中间表露出来。)
……
⑵ 谁能把他们对祖国的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
2、学习第二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⑴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悄悄地走进了教室。竟也跟着师生们朗读着,学生接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⑵ 请同学们再仔细把这一段内容好好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当一个陌生人走进教室,师生们为什么不感到意外?
(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⑶ 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把它朗读一遍。
3、学习第三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⑴ 学习了祖国的文字,作者又参观了小礼堂。那么他参观小礼堂时,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
⑵ 这些伟人你们了解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伟人介绍: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⑶ 看着,看着,作者的眼睛为什么不觉湿润了?
⑷ 此时此刻,你想对中国台湾的师生说些什么?
⑸ 那么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⑹ 跟你们刚才说的那些话相比较,你体会到了什么?
⑺ 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谁能把这种深厚的感情读出来。
(配乐朗读。)
三、复习总结
1、我们学过《王二小》、《鸡毛信》、《小英雄雨来》。今天我们又学了《难忘的一课》,请大家把这些连起来想想,再联系“南京大屠杀”、日本的731部队事件,想想在日本人占领下生活的中国人是什么滋味,会有什么感情?请大家谈谈学习了本课后,你想到了什么?
(几位同学交流。)
2、我想好多同学都想说,那就请你们把自己的感受发表在我们的讨论区。
一、对句子的理解
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第一次是作者看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一笔一画地写,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再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教得非常认真。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这是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台湾的时期,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准学,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但是不甘被奴役的中国台湾人民并没有忘记祖国,没有淡忘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中国台湾刚“光复”,师生们就怀着真挚的感情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作者走进教室跟师生一起读这句话。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师生们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老师、孩子们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因而“谁也没有感到意外”,而且“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第三次出现,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画像后激动地说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这里又一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他们不许中国的孩子了解自己祖国历史上的伟人,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一定要领我去”、“中国自己的”这普普通通的几个字,表达了中国台湾 学校礼堂里的历代中国伟人画像中,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看着听着,此时此刻,作者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学校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所以眼睛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这句话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意思是说: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自己这时的全部感情了。用反问句说,就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二、对词语的理解
高雄:中国台湾的一座港口城市。
闽南语:闽,福建省的简称。“闽南语”,福建南方的方言。
国语: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我国指汉语普通话的旧称。
光复:收复。本课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被收复。
真挚:本课指师生的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在文中出现时作者的不同感受。
2、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台湾光复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上课,回想一下哪一节课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说说为什么让你难忘?
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我们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板书:难忘的一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到揭示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二、汇报预习,整体感知
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中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着文字的背后。请大家用两只眼睛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交流课前预习读懂的内容,再提出不懂得地方。如: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为何如此让人难忘呢?(引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三、析词赏句,品文悟道
1、教师提示: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抓住重点词语去品味。
2、默读课文,想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并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看似是在第一板块基础上的回复,实则是在把学生的视点引向作者的情感生长点,把学生的视线引向作者的情感变化线。有了这个环节的铺垫,学生方能顺畅地入境动情。]
3、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交流读书的体会。研读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情形。师板书,师生、生生交流:
1)谁能把老师是怎样写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2)你从老师的写字中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几个重点词语体会到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光复”是指什么?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为什么写字这样吃力呢?还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这位教师是初学会国语的?
3)生展示课外搜集有关“台湾光复”的历史资料。
4)年轻的台湾教师为什么这样急切地把刚学来的这句话教给学生,而不是一幅画、一首歌或者别的什么?
师归纳:这位年轻的教师虽然是生长在台湾的中国人,但他从小上的是日本人的学校,日本人不允许他们讲国语,学国语。不会讲国语因而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这位台湾教师就把刚学会的还不太熟练的国语教给自己的学生们。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怀着多么强烈的爱国之心在教育孩子们啊。教孩子们爱祖国,教孩子们明白自己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下面请同学们举起你的右手,想象我们就是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胸怀一股强烈的爱国心,一起在黑板上写下神圣的汉字:“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提出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转换角色书写神圣汉字,把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熏陶结合起来了。】
5)老师和学生是怎么读的?你又体会到什么?“真挚”是什么意思?(感情强烈而恳切)“真挚的心”指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6)老师是一遍一遍的教,孩子们是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此时,我仿佛就是那位年轻的台湾教师,你们仿佛就是台湾的学生,我用一颗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心教着,你们用一颗颗爱国心读着。让这句话的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我们火热而真挚的心。(师读三遍,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台湾师生角色,模拟当时读的情景,在浓浓的读中共同升起热爱祖国的深情厚谊,可谓入境动情。】
4、长期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海员,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请同学们看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情景。出示语段。
1)你体会到什么?为什么我要坐到教室的后面,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仿佛一股暖流涌进了心中,情不自禁地跟着读。传达了我与师生共同的心声,有着一样的爱国之情。)
2)如果我们的教室里,突然来了一位外国人,跟着学习,你是什么反映?为什么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好象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都爱中国,学习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作者与师生心心相通,情感共振。)
5、请同学们看第三次出现这句话的情景。出示语段。
1)我为什么紧紧握住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这句话呢?台湾教师领我在小礼堂看到了什么?你了解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吗?他们身上体现着什么样民族精神?
2)“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谊啊!”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6、回顾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出现的情景,你想说《难忘的一课》中,作者难忘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开始是偶然听到,中间是交融一体,后来是喷涌而出。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这一课所以“难忘”正是难忘再这里。】
四、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1、学完课文,你最想对台湾的师生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用笔写下来。生生交流。
2、结束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中走了一趟,相信大家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以后不论你身处何处,请别忘记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颗爱国心!
3配乐欣赏《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着“自主探究,品读感悟”这一主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使阅�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意
【文本解读】
浓浓的爱国情意在本课多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几个字上表露无遗。文本看似浅显,但其实内蕴的那股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意如果无法得到彰显,那么,整堂课的教学必然走向失败。本课的教学不仅有了优秀的课堂设计,而且教师的激情显然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学生的心,引领着学生真正走进了一个爱国的殿堂。
【教学实录】
一、课前“知识快餐”,介绍背景
(著名爱国将领和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在美国考察期间,有一次,他和一名使馆人员去邮局往国内寄东西。邮局职员看了邮单后故意问:“你是哪国人?”吉鸿昌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我是中国人!”那职员冷笑道:“地球上已找不到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同行的使者却低声劝道:“吉先生,你为何要说自己是中国人呢?你可以说自己是日本人,这样就能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大声斥道:“你觉得中国人丢脸吗?我却觉得当中国人很光荣。”回到寓所,吉鸿昌越想越气,当即找到一块半尺来长的硬纸板,亲自用毛笔在上面用英文写了5个大字:“我是中国人!”无论是外出,还是出席宴会,他都把它佩戴在胸前。)
师: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学,深有感触地对自己说道:“一定要做个豪迈的中国人”吧?但大家可曾思索过,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一个多么可悲的时代啊!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竟到了连自己的国籍都不能堂堂正正说出口的境地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上海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的牌子、不能忘记“圆明园”那场空难性的烈火与洗劫,更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这种种的种种,让无数的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时,在我们的台湾,那里也正经历着一次空前的大劫难。
(出示关于台湾被日本人侵占后的背景资料。)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难忘的一课》便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
(读题。)
情感的积淀是上好一节成功公开课的坚实基础,我们倡导“简单而扎实”的语文课堂,每一堂有效的课前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扩大知识面,更能垫定学生感情的基础,再加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控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感知难忘事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花一分钟时间默读课文,然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谈理解,师指导。)
师:让我们再一次看看题目吧!(读题)这一节课在作者的心里已刻上了一个极深极深的烙印。可到底让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来说说吧?
生:作者难忘的是台湾的师生对祖国诚挚的爱。
生:我补充,难忘的是台湾民众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对回归后的台湾人民爱国的感动!
师:是啊,难忘的是一颗颗深厚的爱国心,一片片对祖国无比赤诚的爱!
(再读题。)
两次读题,但课题的内涵已大为不同,学生的激情自然随之高涨。
三、精读,揣摩难忘心
1、以演促读:“一笔一画”:
师:他们的爱究竟有多深呢?你们是从哪里读懂的?
生1:我是从这两句读懂的:“他用粉笔在黑板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从台湾师生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老师写字的样子,我明白了他们爱国的深厚。
生2:老师,我有疑问,为什么说他很吃力,要一笔一画呢?
生3:我知道,是因为台湾刚回归,他们字写得不熟练。
师:“一笔一画”是什么样子呢?
生:就是很慢很慢地写字。
师:请你到黑板上写个字,为同学们演示演示吧。
(生表演“一笔一画”。)
师:同样是“一笔一画”,有什么区别吗?
生:他们所包含的情感不同。
生:对,台湾的老师是满怀爱国之情写这几个字的,所以写得特别慢。
生:老师,我知道了,他不仅仅是因为不熟练,更因为他满腔的爱国之情,写得慎重,所以才“一笔一画”。
师:同学们,让我们配合,一起把当时的情景来演演,好吗?
师:准备好了吧!(上课)孩子们,今天,老师的真的好高兴啊!50年了,我们终于能堂堂正正地说自己的中国话了。这是我们的第一堂国语课,希望我们能共同学好。孩子们,举起手,跟着老师一起来书空,好吗?
(教师一笔一画地写,一板一眼地念。)
师:孩子们,跟着老师来读读吧!
第一遍:我-是-中-国-人。(极慢而慎重)
第二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低而慢)
第三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渐高,渐通顺)
第四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高,有感情)
第五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最高,满腔激情)
师:表演结束了,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老师,我内心好感动!原来这几个字竟能饱含这么深的感情!
生:他们对祖国的爱真是太让我们激动了!
生:……
师:多么深情的一句句话啊!就让我们用上自己最深情的语气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
读演的结合,让课堂充满了生机活力,不仅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氛围,同时更是自己爱国情感的深化,知识、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机的统一,整堂课达到了高潮。
2、“一遍又一遍”:
师:听着动人的课,情不自禁地,作者坐到了孩子中间,“我被这动人的情景……”
(学生齐读。)
师:这“大声地、整齐地”如何来表现呢?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朗读。
学生汇报读,评价。
生:我有问题。他们这样读了“一遍又一遍”,难道他们不觉得枯燥吗?
生:我不同意,因为他们太爱国了。
生:我有补充,还可能因为他们离开祖太久了。
师:是啊,同学们,我们的台湾同胞们被日本侵略者欺压了整整50年啊,600多个月,1800多个日日夜夜啊!此刻他们所读着的不仅仅是祖国的语言,祖国的文字啊,他们同时也正读着作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尊严,作为中国人久违的自豪感啊!所以,一遍过去了,
(指名读。)
“他们大声地、整齐地读着,……”
又五遍过去了,(女生)“他们大声地、整齐地读着……”
十遍过去了,(男生)“他们大声地、整齐地读着……”
二十遍、三十遍过去了,(全班)“他们大声地、整齐地读着……”
师:同学们,心中的热血沸腾了吗?此刻,你们能理解“一遍又一遍”吗?
生:这一遍又一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
生:对,所以他们即使念再多次,也还是不够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的。
师:谢谢同学们的一席肺腑之言,他们对于你们的理解一定感怀在心的!
不同层次的多重解读,让学生的感情充分得到了渲泄,更让课堂的氛围再次升华,真正地从“一遍又一遍”中领会到了台湾人民那一颗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3、“光复”、“自己的”:
师:下课了,他们亲切地交谈着,作者应邀参观了小礼堂。
“说是礼堂……”(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完成一道练习。
(出示:比较句子。)
“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好了,画上了我们中国的伟人。”
“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生:第二句好,增加了“自己的”更能说明台湾人民对久违的回归的一种自豪感。
师:那么这里的“光复”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形容以前受过很大的苦难,后来终于回归了,这样就称为光复。
师:那么这说明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里用了“光复”,说明了台湾人民对以前被欺压的历史仍记忆犹新。
生:我补充,用了“光复”更能表现台湾人民对台湾回归的渴望和对台湾回归后的幸福。
师:是啊,同学们,多么强烈而复杂的爱国精神,多么深厚悲喜交集的爱国情意啊!就让我们用上自己读,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吧!
(学生齐读。)
师:我们作者被眼前的这一切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作者即将离别时,
“我紧紧地握着……”(学生齐读。)
在比较中领悟爱国情怀,这其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只有通过思维的交互流动,才能形成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对教师的盲目随从。
四、课外延伸
1、同学们,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堂课呀,多么感人肺腑的一堂课呀,多么令人难忘一位位的爱国的台湾同胞呀!还记得《七子之歌──台湾》吗?让我们再去品品吧!
(诵读《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现在都在提倡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本课的首尾两节简短而恰当的小阅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更让学生的爱国情怀有了进一步的升华,紧扣文章的主旨。
2、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衷心祝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早日统一!”
3、作业: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一、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始终重视“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五、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布置学生搜集台湾光复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扫除字词障碍,通读课文。
2、教师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难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想一想,老师是不是给大家讲过许多有意思的课,是吗?
生:是的。
师:请马上回答,哪节课最难忘?
生:(停顿后议论纷纷)
师:这些课有的是本学期的学的,有的是前两年学的,如果再过几十年你们还会记得吗?
生:可能不记得了。
师:是啊!但是我们的作者对一节国语————也就是一节语文课永远铭记在心上。齐读课题—
生:《难忘的一课》
师:再读一遍
生读课题,突出“难忘”。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会不会也让你难忘呢?
(二)预习检查,感知“难忘”
1、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想一想,文中那些场面让你感到非常难忘?
(三)重点研读,体验“难忘”
1、品读交流
⑴思考:文中那句话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⑵想一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研读感悟
师:好,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觉得这节课如此难忘。课文中有一句话不断地重复,你们知道吗?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出现在不同的情况下。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看看第一次出现在哪里?怎样写的?你读懂了什么?第二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你又有什么感受?最后一次又是怎样的出现?你体会到什么?读一读,划一划,仔细想一想。
品读一:老师写出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课件出示: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师:上面的哪些字,词,句给你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从“一笔一划”,“认真”看出老师态度很端正。用心的教孩子学习国语。
生2:从“一笔一划”,“认真”看出老师热爱自己的国家。(让孩子们一笔一划,认真地写下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3:从“一遍一遍”,“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看出孩子们学习态度端正,孩子们喜欢国语。
生4;从“一遍一遍”,“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看出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国家。
师:为什么老师会写的那么吃力呢?请用课文中的语言回答。
生:“因为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师:台湾的教师是怎么读的?请用课文中语言回答。
师:台湾人民之前学习的是什么语言?
生:学习日语
师:是呀!日本人企图“奴化”台湾人民,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日本人的阴谋诡计能够得逞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不能,因为台湾人民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字;从“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有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和真挚的心。”感受到的。
师:请同学们也那么严肃认真,也那么富有感情,读台湾老师一笔一画书写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指名读,齐读。
品读二:学生读出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是啊,写中国字,说中国话是台湾人民的强烈愿望,此时如果你是作者,你想不想和他们一起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课文的哪个地方写了作者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情景。
课件出示: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50年没说这样的话了。(手指板书)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50年,整整50年没有这样大声地说这样的话了。(手指板书)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50年的耻辱,现在终于能这样痛快地说出来了。(手指板书)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50年,风雨飘摇的50年啊,台湾的人民过着的是怎样的日子啊,如今终于光复解放了,心情怎能不激动,神情怎能不严肃?再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齐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品读三:作者说出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课件出示:我紧紧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师: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这位老师一定要带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礼堂两面墙上新画了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作者被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震撼了。
师:小礼堂的墙壁上挂着几幅中国伟人的画像,你们了解这些名人吗?
生: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有弟子三千,最杰出的有七十二贤。我会背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生: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已知彼胆识过人,他是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有《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精彩极了!
生: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在台湾人民的心中是“国父”。
师:是啊,作者内心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为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又一次感动。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最能表达“我”这时的情感只有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说: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了。用反问句,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师:是呀!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请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请再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四)积累语言,升华“难忘”
师:让作者难忘的不只是这“写、听、看”的一幕幕,而是激荡在心中的是一种情怀。
课件出示:我紧紧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心潮澎湃,我永远忘不了————。请想一想把句子补充完整。
学生写话。
生:我永远忘不了墙上画的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些伟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生:我永远忘不了,我们终于驱走侵略者台湾,台湾终于回归祖国怀抱了,台湾人民深深热爱自己的祖国。
生:我永远忘不了,台湾师生的爱国情意。忘不了那一声又一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会永远激励我,为自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那是感动的心声,那是激动的表达,那是异常兴奋的诉说。他在告诉我们————中国人永远爱自己的祖国。民族魂永远在中国人的血液里。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让我们在著名的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再次体会诗人那浓浓的思乡爱国的情怀。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第xx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xxxx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xxxx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xxxx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xxxx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
1、借助语境及补充资料,了解“光复”的意思。
2、抓住课题了解课文呈现的画面,借助“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一句体会xxxx人民的爱国热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本文字词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况且学生基本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发现本班学生情感性朗读还是蛮不错的。不过学生对文本背景了解较少,相对来说比较陌生。
四、教学过程
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学习课文时,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联系时代背景,想象当时的动人情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读中感悟、读中体会xxxx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一)解题,明确学习要点
1、出示:难忘的一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2、你们觉得读一遍课文后,哪个问题能解决了?
(二)学词,了解课的内容
1、读课文,正字音
2、解决“这一课指的是谁上的,上了什么内容?”
(三)品析,体会爱国热情
1、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画下来,并和同桌讨论: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2、交流:
(1)第一次出现:出示相关语段,哪个地方最令你难忘?
说说你的理解。读到这里,你有问题要提吗?
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语解答吗?理解“光复”光复,这个词文中还出现了一次,请找到相关的语句。读这两个句子,说说你读懂了xxxx在光复之前是怎样的。介绍背景资料1: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光复了吗?(收复)
引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出示:第二处出现,是我走进教室,跟着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这一处令人难忘的又是什么呢?
一个陌生的成年人进入课堂,大家怎么会“没有感到意外”?你觉得他们在“欢迎”什么?)
3、第三次出现,是我看了礼堂里中国伟人的画像后说的
这个画面中,最让你难忘的又是什么呢?
在这之前,日本人为什么在小礼堂里画上日本人?
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吗?(激动)是呀,这怎能不让人激动呢?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这句话——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忘记我们曾经有过的辉煌的历史。现在挂中国的伟人,又有什么用意呢?
4、相信读到这里,你能说说这一课为什么让作者如此难忘?他难以忘却的究竟是什么?
(四)质疑,领悟语言表达:
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
难怪作者在课文最后说——
(五)拓展,升华文章主题
推荐出示:郑振铎曾在暨南大学给学生上过《最后一课》中的话语
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同名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话语
1、为什么说这一课是令人“难忘”的?这一课指的是谁上的,上了什么内容?
2、后一个问题认读词语
3、学生自主划句子
4、预设1:他写得很认真,思想汇报范文也很吃力。
提问:为什么xxxx教师会感觉到吃力?)
读句子,说体会
预设2: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说理解,提问题,理解“光复”
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我……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感受我的爱国之心)
预设: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欢迎的。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得更起劲了。
读句子体会
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感受自豪之情)
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你了解这些伟人吗?从古至今,这样的伟人还有很多,比如民族英雄文天祥、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诗人李白)
记住日本人,忘记我们自己的祖先,(是的,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尊严就无从谈起,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历史也被遗忘,)现在礼堂里画上中国的伟人,就是要让他们的子子孙孙都不忘历史。
可见,墙上画的不仅仅是伟人像?画的更是——(祖国的尊严;祖国的骄傲;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光辉历史……)
难忘xxxx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这句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集中体现了xxxx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比较着读一读,感受这三篇文章的异同。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并学会释疑,逐步引导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关键,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预设板块,随机出示,根据课堂实情,以学定教,促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借助课外资料,既能理解词语,又能有机地进行课外拓展,还能帮助理解文章的主题,可谓一石三鸟语文教学姓“语”,朗读是促进学生感悟的最好途径,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通过质疑,让学生感悟写法,做到一课一得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进行拓展性阅读,比较本课课文语言的特点。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七、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 难忘的一课激动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动。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能力目标;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在文中出现时作者的不同感受。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知识快餐”,介绍背景
1、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学习过一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相信“圆明园”那场空难性的烈火与洗劫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大家可曾思索过,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一个多么可悲的时代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带给人民的又何止这些呢?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由于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中国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从此,中国台湾沦为殖民地,中国台湾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2、交流关于中国台湾被日本人侵占后的背景资料。
3、同学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台湾人民最盼望的是什么?理解“光复”。这一愿望中国台湾人民盼望了多少年?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光复”的材料。
4、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难忘的一课》便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难忘事
1、下面,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花一分钟时间默读课文,然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谈理解,师指导。)
2、 让我们再一次看看题目吧!(读题)这一节课在作者的心里已刻上了一个极深极深的烙印。可到底让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来说说吧?
是啊,难忘的是一颗颗深厚的爱国心,一片片对祖国无比赤诚的爱! (再读题。)
三、精读,揣摩难忘心
在令作者难忘的这堂课中,哪句话给作者的印象最深?这句话在文中出现过几次?请同学们边默读边画出来。
1、“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位教师是怎样写这句话的?(一笔一画) 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孩子们我们也拿起笔来写一写这句话。你写的时候是不是一笔一画?是不是认真?那么你吃力吗?为什么中国台湾老师写的却很吃力?50年没有写过汉字为什么刚学会就急着去教孩子?
� )(齐读)
2、“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这那位教师大声的、整齐的、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位老师和孩子们是怎样读这句话的?他们的朗读还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他们读这句话是那么严肃认真?这句话他们读的并不熟练,但为什么却那么富有感情呢?
(是的,言为心声。正是源自他们心中对祖国的赤诚的爱,所以尽管这句话他们读的并不熟练,但是却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同学们,我们的台湾同胞们被日本侵略者欺压了整整50年啊,600多个月,1800多个日日夜夜啊!此刻他们所读着的不仅仅是祖国的语言,祖国的文字啊,他们同时也正读着作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尊严,作为中国人久违的自豪感啊!
50年没说这样的话了——
50年,整整50年没有这样大声地说这样的话了——
50年的耻辱,现在终于能这样痛快地说出来了——
50年,风雨飘摇的50年啊,中国台湾的人民过着的是怎样的日子啊,如今终于光复解放了,心情怎能不激动,神情怎能不严肃?再读——再读——
3、“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一幕发生在哪里?
礼堂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加上“新画”?如果去掉“自己”可以吗?为什么?
墙上挂的仅仅是画像吗?
面对画像,面对中国台湾教师这颗炽热的爱国之心,面对这份浓浓的民族之情,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啊,此时此刻没有什么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各自的感情。
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再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再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样的一段经历,这样的一堂课我能忘吗?
指着课题读——难忘的一课。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体会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做课前预习,扫除字词障碍。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 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
1、质疑:
通过你的预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按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
2、导学:
(1)思考文题: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
(2)提示: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
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阅读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抓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
a、 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 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
1.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引导理解:第二次出现
1、说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找出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的感受?(感动)
5.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次出现
1.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2.“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3.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三、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四、作业布置: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写会生字词。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意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体会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做课前预习,扫除字词障碍。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 1945年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
1、质疑:
通过你的预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按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
2、导学:
(1)思考文题:
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
(2)提示:
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
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阅读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抓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
a、 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 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
1.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引导理解:第二次出现
1、说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找出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的感受?(感动)
5.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次出现
1.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2.“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3.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三、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于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四、作业布置: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写会生字词。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意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